微生物显微计数--血球计数板法
血球样板计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球样板计数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习利用血球样板计数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3. 提高对微生物计数结果的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血球样板计数法是一种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微生物的计数,如细菌、酵母、真菌等。
计数原理是将一定稀释度的微生物悬液滴加到血球样板计数室中,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并计数。
血球样板计数室由一块特殊的载玻片构成,其上有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
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为九个大方格。
每个大方格分为16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为25个小方格。
每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总数为400个,每个大方格的边长为0.1mm,因此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³。
计数时,通常只计数四个四周大方格内的细胞数。
然后求出每个大方格的平均值,即可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平均细胞数。
再根据菌液稀释倍数,计算出1ml菌液中的总细胞数。
三、实验材料1. 血球样板计数室2. 显微镜3. 试管4. 吸管5. 微量移液管6. 细胞悬浮液7. 稀释液8. 滤纸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血球样板计数室及盖片用擦试干净,并将盖片盖在计数板上。
2. 制备细胞悬液:将细胞悬浮液吸取少许,注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释液,搅拌均匀。
3. 稀释:根据细胞悬液的浓度,将细胞悬液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便在计数时细胞数适中。
4. 计数:将稀释后的细胞悬液吸取少许,滴加到血球样板计数室的盖片边缘,使培养液自然渗透填满计数室。
等待一段时间,让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5. 观察: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所在的位置,然后转换到高倍镜观察。
计数四个四周大方格内的细胞数,记录下来。
6. 计算结果:根据计数结果和菌液稀释倍数,计算出1ml菌液中的总细胞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血球样板计数法,得到酵母菌的计数结果为N个细胞/ml。
《药学微生物》1-2-3 实训 血球计数板显微计数法

三、材料和用具 酿酒酵母、血球计数板、 盖玻片、显微镜等。
(四)操作步骤 菌悬液制备 以无菌生理盐水将酿酒酵
母制成适当浓度的菌悬液。 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
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则需 清洗,吹干后进行计数。
的总和。
图 血 球 计 数 板 构 造 图
血球计数板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将1cm2面积分 为25个大格,每大格再分为16个小格;另一种 是16个大格,每个大格再分为25个小格。两者 都是总共有400个小格。
设5个中方格的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 如果是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则: 1 mL菌液中的总菌数=(A/5) ×25×104×B=50000AB(个)
实训 血球 计数板显微 计数法
(一)实训目的 进一步熟练显微镜的使用; 掌握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 基本方法。
(二)实训原理
显微镜计数法是指利用血 球计数板进行计数,是 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 法。将经过适当稀释的 菌悬液(或孢子悬浮液) 放在血球计数板的计数 室内,在显微镜下进行 计数。可根据在显微镜 下观察的微生物数目换 算成单位体积内的微生 物数目,此法所测得的 结果是活菌体和死菌体
及时清洗血球计数板。
(五)实训结果 及时记录操作及结果。
(六)思考题 说明血球计数板计数的误差主要来自哪些
方面?如何减少这些误差、力求准确? 血球计数板在洗刷时,为什么不能用硬物
洗刷?
加样 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 片,用无菌毛细管将摇匀的菌悬液由盖 玻片边缘滴一小滴,让菌液沿缝隙靠毛 细管作用自动进入计数室,一般计数室 均能充满菌液。注意加样时计数板内不 可有气泡。
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精度高
血球计数板由精密的网格构成,能够精确地 计算细胞数量,误差较小。
样本用量少
血球计数板计数法需要的样本量较少,适用 于珍贵样本的计数。
缺点
主观性强
血球计数板计数法需要人工识别和计数细胞,因此容易受到主观因素 的影响,不同操作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无法计数非网格区域细胞
血球计数板上的网格区域有限,对于非网格区域的细胞无法计数,可 能会造成计数误差。
改进样本处理方法,提高细胞分散效果,降低细胞聚集现象, 提高计数的准确性。
增加血球计数板的网格密度,以减少计数误差,提高计数的准 确性。
将血球计数板计数法与其他检测方法相结合,如染色法、流式 细胞术等,以提高计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6 血球计数板计数法:血常规检测中的血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降低
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也 可见于慢性病、肿瘤、月经期、孕妇等生理性贫血。
白细胞计数结果解读
白细胞计数正常值
成人(4.0~10.0) × 10^9/L,新生儿 (15.0~20.0) × 10^9/L。
白细胞计数升高
常见于感染、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等,也可 见于生理性升高,如剧烈运动、体力劳动、月经期 和排卵期等。
常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 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 合征等,也可见于某些药物影响 或放化疗后骨髓抑制。
05 血球计数板计数法的优缺点
CHAPTER
优点
操作简便
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是一种直接、快速的细胞 计数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适用范围广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细胞计数,包括细 菌、红细胞、白细胞等。
总结词
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在血常规检测中广 泛应用,用于准确计数红细胞、白细 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数量,为临床诊 断提供重要依据。
微生物的计数——血球计数板法

微生物的计数一一血球计数板法【摘要】测定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方法很多,有分光光度法、显微直接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
分光光度法比较简便,易操作,但是会使数据严重偏大。
而平板计数法则会使实验数据严重偏小。
显微汁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有朵菌或杂质,常不易分辨。
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覆菌抱子可釆用血球讣数板,一般细菌则釆用彼得罗夫•霍泽(Petrof Hausser)细菌讣数板。
两种讣数板的原理和部件相同,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可以使用油镜观察。
而血球讣数板较厚,不能使用油镜,计数板下部的细菌不易看清。
本实验采用血球计数板法,主要U的是了解血球计数板法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学会用血球讣数板对酵母菌细胞进行计数。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微生物汁数常用的三种方法:分光光度法;平板计数法;血球计数板法。
2、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学会用血球讣数板对酵母细胞进行计数。
二、基本原理利用血球讣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讣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讣数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
将经过适当稀释的菌悬液(或泡子悬液)放在血球计数板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计数室中,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0.1mm'),所以可以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LI来换算成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Uo III于此法计得的是活菌体和死菌体的总和,故乂称为总菌计数法。
血球计数板,通常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乂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微生物的计数就在计数室中进行。
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乂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乂分成16个小方格。
但无论是哪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数都是相同的,即16X25=400小方格。
微生物显微计数--血球计数板法

实验七微生物显微计数--血球计数板法一、目的要求1.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学会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细胞进行计数。
二、基本原理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
将经过适当稀释的菌悬液(或孢子悬液)放在血球计数板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计数室中,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0.1mm2),所以可以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换算成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目。
由于此法计得的是活菌体和死菌体的总和,故又称为总菌计数法。
血球计数板,通常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微生物的计数就在计数室中进行。
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但无论是哪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数都是相同的,即16×25=400小方格。
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则每一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
在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16或25,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ml菌液中的总菌数。
下面以一个大方格有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进行计算:设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那么,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因1ml=1cm3=1000mm3,=50000A·B(个)同理,如果是16个中方格的计数板,设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为A',则三、器材酿酒酵母菌悬液,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无菌毛细管。
四、操作步骤1.稀释将酿酒酵母菌悬液进行适当稀释,菌液如不浓,可不必稀释。
显微镜 血球板计数法

血球板计数法(25x16)
器材: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酒精、胶头滴管、吸水纸、纱布若干、蒸馏水、移液管
操作步骤:1.配置菌悬液:将样用单层纱布过滤,摇晃后用移液管取适量样品至容量瓶中稀释(稀释情况依菌数量定,一般蜡牙菌放罐时稀释400倍,酵母干粉取0.25g稀释至250ml)
2.镜检计数室:将干净的血球计数板放置显微镜下,视野内若有菌,重新清洗,直至完全清洁
3.制板:取干净的载玻片,放置血球计数板中央,用胶头滴管轻轻的沿盖玻片边缘滴入(两侧均滴),放平,用吸水纸吸取边缘多余菌液,静止约5min
4.计数:选取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内有16个小方格)计数,格线上的一般只数上方和右方的。
5.清洗血球计数板,轻轻放置酒精瓶中
计算:
每毫升细菌个数=50000 *菌液稀释倍数*5个小方格中的细菌个数
每克细菌个数=50000*菌液定容体积x*5个小方格中的细菌个数/菌重量/(1-干粉含水量)
注意事项:
1.计数时,轻轻转动细焦,以便把视野内不同形状的菌全部看到;
2.不可用力擦拭血球计数板,以免留下划痕
3.配制时一定要摇匀后再制片
4.干粉含有一定水分,最后计算结果要除去含水量。
微生物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法

四、测定注意事项:
测定时,菌液要摇匀,防止菌液凝聚沉淀。
五、思考题:
• 1、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哪些步骤易造 成误差? • 2、血球计数板测定原理是什么?它有哪 些优点?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使用细菌计数板或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 优点:操作简便,计数直观。活菌,死菌都计在内,与微 生物大小相同的杂质也计在内.
• 血球计数板的分区与分格 * * # #
# * *
#
#
• 例一 • 1大格=16中格 • =16 X 25小格 • =400小格
例二 1大格=25中格 =25 X 16小格 =400小格
4、计数方法: • 设:每个中方格的菌数为A,则 • 每小格平均菌数=(A1+A2+A3+A4+A5)/80 • 样品中菌数/ml=每小格平均菌数 ×4000 × 1000 × 稀释倍数 • 本实验采用25 x 16规格,要求数这些方格中的全部
小格即80个小格。
结果记录:
• 微生物名称 总菌数 个/ml
三、材与仪器:
• 1、待测样品:灵芝孢 子粉菌悬液 • 2、显微镜,血球计数 板,接种环,盖玻片等。
四、方法与步骤:
• 1、取洁净的血球计数板,在计数室上面盖上盖玻片。 • 2、取稀释到一定程度(3-4个/小格)孢子数,从 盖片边缘滴一小滴,使菌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内不 能有气泡。静置约5min,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室 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并计数。 • 3、如用16 × 25计数板,只计四个角上中方格的菌 数。若是25 ×16的计数板,除计数四个角上的中格 菌数外,还要计算中央中格的菌数。每个样品重复 计数2~3次。计数时应不时调节焦距,才能观察到 不同深度的菌体。如菌体位于中格的双线上,计数 时则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以减少误 差。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3.计数时,格线上的菌体只数上方和右边线上的;
4.如遇酵母出芽,芽体大小达到母细胞的一半时,作
为两个菌体计算;
5.清洗计数板时切勿用手或硬物刷洗。在水龙头上用
水柱清洗,直到洗净为止。 6.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平均值来计算。
特别注意
血球计数板均有编号,一人一 个,务必小心使用,若损坏,需 原价赔偿或赔偿原物!
25×16型: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分16个小格。
计数室
(3)计数和计算方法
我们采用的是25×16的,计数时查5个中方格的总
菌数。如图:
5个方格的总菌数
计算:1个计数室的总菌数=A/5×25×B
稀释倍数
1g(ml)样品中的总菌数=A/5×25×10×1000×B
=50,000A×B个
计数室均能充满菌液。注意不可有气泡产生。
将酵母菌稀释液由盖玻片边缘点一小滴(不宜过多),
4.显微镜计数 静置几分钟,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
倍镜找到计数室,再换成高倍镜进行计数。
5.清洗血球计数板
计数完毕,将计数板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后自
行晾干,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无残留物为止。
五、注意事项
1.加样前先摇匀菌液,计数室中不可有气泡产生;
三、实验材料
1.菌种: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悬液(已
稀释100倍)
2.器具:显微镜、血球计数板、吸管、盖玻片。
四、实验步骤
1.检查计数板
检查计数板是否有破损。
2.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 则需清洗后才能进行计数。
3.加样品
在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再用细口滴管 让菌液沿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自行进入计数室,一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显微计数--血球计数板法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学会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细胞进行计数。
二、基本原理
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
将经过适当稀释的菌悬液(或孢子悬液)放在血球计数板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计数室中,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0.1mm2),所以可以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换算成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目。
由于此法计得的是活菌体和死菌体的总和,故又称为总菌计数法。
血球计数板,通常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微生物的计数就在计数室中进行。
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但无论是哪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数都是相同的,即16×25=400小方格。
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则每一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
在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16或25,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ml菌液中的总菌数。
下面以一个大方格有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进行计算:设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那么,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
因1ml=1cm3=1000mm3,
=50000A·B(个)
同理,如果是16个中方格的计数板,设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为A',则
三、器材
酿酒酵母菌悬液,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无菌毛细管。
四、操作步骤
1.稀释
将酿酒酵母菌悬液进行适当稀释,菌液如不浓,可不必稀释。
2.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
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后才能进行计数。
3.加样品
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再用无菌的细口滴管将稀释的酿酒酵母菌液由盖玻片边缘滴一小滴(不宜过多),让菌液沿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自行进入计数室,一般计数室均能充满菌液。
注意不可有气泡产生。
4.显微镜计数
静止5分钟后,将血球计数板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所在位置,然后换成高倍镜进行计数。
在计数前若发现菌液太浓或太稀,需重新调节稀释度后再计数。
一般样品稀释度要求每小格内约有5—10个菌体为宜。
每个计数室选5个中格(可选4个角和中央的中格)中的菌体进行计数。
位于格线上的菌体一般只数上方和右边线上的。
如遇酵母出芽,芽体大小达到母细胞的一半时,即作两个菌体计数。
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值来计算样品的含菌量。
5.清洗血球计数板
使用完毕后,将血球计数板在水笼头上用水柱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完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有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
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洗涤至干净为止。
五、实验报告
1.结果
将结果记录于下表中。
A表示五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B表示菌液稀释倍数。
2.思考题
根据你实验的体会,说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误差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应如何尽量减少误差,力求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