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俄天然气谈判分析.ppt
2021 中俄天然气供应协议

2021年中俄天然气供应协议近年来,我国和俄罗斯两国在能源合作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在天然气领域,双方合作愈发密切,并不断签订新的供应协议。
2021年,中俄天然气供应协议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这一协议的背景、内容和对两国的影响。
一、背景1. 中俄天然气合作的历史沿革自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和俄罗斯在天然气领域展开了合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两国关于天然气供应的合作也进入了新阶段。
此前签订的多份天然气供应协议为2021年的新协议奠定了基础。
2. 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对能源需求和价格的影响,我国和俄罗斯都意识到了寻求更加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的重要性。
双方通过谈判和协商,达成了新的天然气供应协议。
二、协议内容1. 供气量和供气期限根据协议,俄方将向中方供应大量天然气,为期多年,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
这一协议将为我国提供更长期的天然气供应保障,同时也为俄罗斯能源出口市场开拓提供了新的机遇。
2. 价格机制在新协议中,中俄双方也对天然气的价格机制进行了重新设计。
未来的价格将更具市场化和弹性,符合双方的利益需求。
这将有助于建立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能源合作模式。
3. 输气管道建设为了确保天然气的稳定供应,中俄双方还将加强输气管道建设。
这将为俄罗斯天然气输送至我国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通道,增强了能源合作的可持续性。
三、影响分析1. 对我国的影响中俄天然气供应协议的签订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稳定的天然气供应将有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促进工业和城市用气需求的平稳增长。
协议的签订也为我国打开了更多的能源供应渠道,减少了对传统能源进口国的依赖。
2. 对俄罗斯的影响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一天然气供应协议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向我国提供大量天然气,俄罗斯将获得更为稳定的能源出口市场,降低了对欧洲市场的依赖。
这一协议也为俄罗斯提供了更稳定和可预期的出口收入,对改善国内经济状况具有积极作用。
中俄天然气谈判分析

三.案例分析
3.谈判形势多变,让步成就双赢。 谈判后期,国际形势多变,天然气价格在欧洲遇到滑坡, 加上克里米亚独立,北约与美国联手制约俄罗斯让普京承受了 巨大的压力,而能源危机也是中国的心腹大患,若双方都坚守 各自的边界,那么协议将永远无法达成。所以在 2014 年 5 月 21 日,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离开上海返回莫斯科前的最后一刻,中 俄签署了一份为期 30年、总价高达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合作协 议。这是一个多方努力推动的结果。当然,这也是一个双方妥 协的结果。谈判就是相互妥协至达成一个双方比较认可的条件。 让双方利益最大化。由此,普京的让步不仅让东西伯利亚经济 得到发展,也顺势减轻乌克兰动荡给俄罗斯带来的危害,无疑 是吃下一颗定心丸。
三.案例分析 4.谈判应利益为上,货比三家,增加胜利筹码。 在双方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双方的优势与劣势都摆在了台 面,要想获得胜机,不如向外发展,给对手提供压力,中俄双 方都采取了多元化战略的计谋,中国与中亚诸国签订协议,俄 罗斯则与日韩等国达成合作,中国为了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俄国则是为了获取更大利益,拖延时间,给予对手较大的心里 压力,也许两国合作是天作之合,可是在谈判中,只有利益的 较量。
二.谈判过程
• 1.谈判拉开序幕,经济变换形势。 • 这是一场长达10年的谈判,这是一场长达20年的博弈。自2004年10月 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开始,中石油与俄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也由此拉 开了中俄天然气10年谈判的序幕。 • 2004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迅速上升,且一直持续至 现在。需求迅速上升形成的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中俄双方开展经济 技术研究,寻找从西西伯利亚经新疆阿尔泰每年向中国供气300亿立方米、 计划供气时间为2010年的可行性。 • 2006年3月,俄气与中石油签订了《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会谈 纪要》,约定俄罗斯将从2011年开始,每年向中国供气680亿立方米,供气 年限长达30年,采取西线与东线两种方案:前者以西西伯利亚资源为基础, 经阿尔泰地区与西气东输管道连接,年供气量约300亿立方米;后者则涉及东 西伯利亚、远东与萨哈林大陆架等天然气田,年供气量约380亿立方米。表 面上看来,合作在推进,但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天然气谈判中俄的艰难博弈

天然气谈判:中俄的艰难博弈作者:张锐来源:《中关村》2012年第07期“邻居是无法选择的!”这句有名的西谚套用在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上似乎再贴切不过。
基于特殊的地缘关系,中俄双边贸易额正在不断刷新着历史记录,并向世人展示出未来三年突破1000亿美元贸易大关的诱人前景;而在彼此间日益活跃的经贸要素中,未来20年俄罗斯每年向中国输出1500万吨石油的既定承诺更让人对中俄关系的深化多了一份期待。
然而,好事古难全。
天然气的谈判尽管在中俄两国的各个层面来回拉锯了10多年,而且作为两国元首多次正式会晤的最热门经济话题,至今依然没有一个圆满的结果,甚至两国之间已经陷入到了锱铢必较和互不相让的程度。
2012年6月,再度坐上了俄罗斯总统宝座的普京来华访问时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共同签署了多达11项的双方能源与电力等领域的合作文件,但最受外界关注的中俄天然气合作项目依然缺席其中。
双方的纠结作为阻挠中俄天然气谈判进程的核心因子——天然气价格在过去10多年中伴随着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的扬升而水涨船高。
按照双方启动天然气管道修建时的市场行情,俄罗斯对中国的出价是180美元/ 千立方米,而中方给出的价格谈判底线是235美元/千立方米,双方价格之差扩大到115美元,俨然成为了横亘在中俄间的一道巨大“鸿沟”。
俄罗斯对中方开出350美元/千立方米的天然气出口价格有着自己的解释。
首先,在俄罗斯看来,俄方供给中国的天然气价格应该与国际接轨,即与俄输往欧洲的价格相一致。
资料显示,2011年俄罗斯卖给欧洲的天然气达到了400美元/千立方米左右,而且今年年底可能接近500美元/千立方米。
相比之下,俄罗斯认为如果卖给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为235美元/千立方米,自己不仅做的是赔本生意,而且会引起欧洲国家的降价诉求。
另一方面,俄罗斯明确指出向中国提供天然气的气田和管道都地处高寒地带,开采和铺设成本高昂,这部分成本应当转移到对中方的销售价格中。
相比于俄罗斯而言,中国坚守235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谈判底线似乎理由更加充分。
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天然气合作的分析报告

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天然气合作的分析报告王忠民【摘要】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天然气合作的关系错综复杂,并影响着中俄合作。
近年来中俄合作的实质成果不多。
但是,随着中俄原油管道的顺利开工和中俄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天然气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俄能源领域的合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种种因素决定了中俄天然气合作将是漫长的过程。
【关键词】天然气合作;控制;冲突和矛盾;影响【作者简介】王忠民,男,就职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俄合作项目部。
近年来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合作有了很大进展,从俄、哈、乌、土等国进口天然气项目也已列入政府和企业的议事日程。
然而,俄罗斯近期拟提出《2030年前能源战略》,核心之一就是在保证全球能源安全中强化自身的地缘政治地位。
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的俄罗斯,将进一步利用前苏联时期形成的独联体国家输气系统,竭力控制相关国家的天然气资源。
因此,了解俄能源战略意图及俄和中亚国家天然气合作之间的错综关系,对顺利推进我国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合作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俄罗斯和中亚油气资源丰富与我国接壤的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天然气资源。
俄罗斯天然气开采量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居世界之首。
中亚国家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占整个中亚的90%。
据不完全估计,其中: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探明储量约3.3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量的7.5%。
如果再加上远景储量,哈境内的天然气储量将达到6一8万亿立方米。
乌兹别克斯坦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其储量在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占第3位;乌兹别克斯坦60%的陆地可能蕴藏着石油和天然气,石油预测工业储量53亿吨,已探明5.84亿吨,凝析油储量4.8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约5.,一6.25万亿立方米,已探明 2.055万亿立方米,其中商业储量为1.62万亿立方米。
土库曼斯坦是中亚地区另一个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国。
中俄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近年来,中俄两国能源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在石油、天然气、核能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种合作不仅有利于满足两国能源需求,还有助于提升地区能源安全和稳定。
在全球能源格局不断演变的大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所展现的前景何等令人期待,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展望未来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前景。
一、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1.石油合作:中俄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两国之间的石油合作一直都比较紧密。
目前,中俄两国在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炼油加工和石油贸易等领域都有合作项目。
中俄原油管道项目是两国石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管道,俄罗斯可以将原油直接输送至中国。
2.天然气合作:中俄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合作一直是两国能源合作的重点领域。
2009年,中俄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管道项目之一。
该管道线路起点为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终点为中国黑龙江省布里亚特自治州。
中俄还在天然气开发、输气线建设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3.核能合作:中俄两国在核能领域也有着合作的基础。
俄罗斯拥有先进的核电技术,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核电建设国家之一。
双方已经签署了多项核能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核电项目,推动核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1.资源互补:中俄两国在能源资源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性。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双方的资源需求和资源供应具有一定的匹配性。
2.政治互信:中俄两国在政治上有着较高的互信程度,经济利益和政治关系相互交融。
在全球能源市场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相对较小。
3.地理位置优势:中俄地理位置相邻,交通便利,便于能源资源的输送和交换。
尤其是中俄天然气管道和石油管道的建设,有效地弥补了两国之间距离较远的不足。
以上优势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得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更加看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发展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化发展战略。
该倡议以加强国际合作和促进互利互惠为目标,旨在推动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
中国与俄罗斯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两国在天然气贸易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并为双方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的发展得益于两国的互补优势。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储量,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
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与中国的能源需求形成了天然的合作机会。
中国与俄罗斯的地理接近也为两国天然气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的合作始于2009年,当时两国签署了一项重要的天然气供应合同。
根据该合同,俄罗斯将向中国供应3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这使得中国成为俄罗斯天然气的最大外销市场之一。
此后,双方继续在天然气领域进行合作,并签署了更多的供应合同。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根据倡议的目标,中国将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这为中国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合作机会。
倡议还鼓励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交通互联互通,这将为两国天然气贸易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物流条件。
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中俄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远,天然气输送的成本较高。
尽管两国已经建立了一条天然气管道,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大天然气输送网络。
两国之间的能源价格谈判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双方在天然气供应和定价问题上的利益不同,导致谈判进展缓慢。
国际市场的天然气价格波动也对两国的天然气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克服上述挑战,中国与俄罗斯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天然气贸易的发展。
双方可以在管道建设和物流配套设施上加大投资,提高天然气输送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双方可以加强能源价格谈判,制定合理的供应合同和定价机制,以实现互利互惠的结果。
中俄管输天然气合作相关问题分析

俄罗斯 天然气 市场形 势
二 、中国天然气 市场形势
中国 天然气 资 源 丰富 , 天然气 消 费量 高速 增 长 。( 见表3 ) 但 是 中国天 然 气 资 源开 发 也存 在 不 少 难点 : 大部 分 天 然 气集 中在模 偏 小 、丰度 偏 低 、勘 探开 发难 度大 的 气 田 , 井口 气价 高 , 单井 产 量低 、递 减快 。 国 内又 缺乏 连接 产 气 区与 用 气 区间 的管 网 , 致使 天 然 气开 发相 对 滞后 于 天 然气 工业 的发 展 。此 外 , 国 内缺乏 保 障 用气 安 全和 调 峰的 地 下气 库群 。为 了保 证 国 民经 济 的健 康 发展 中 国需 要 加 强 与其 他 国家 的 合 作 。 中 国作 为 世 界 最 具有 潜 力 的天 然 气 消 费市 场 能 成 为 俄 罗斯 天 然气 最 大 的 战略买 家 。从 能 源安 全 角度 来 看 , 俄 罗斯 也 能成为 中国天 然气 战 略伙伴 。
发展 趋势 , 对俄 出口中国天然 气管道 两种 方案进行 比较 , 最后 以能 源宪章 组织及上 海合作 组织 为例 分析 国际能源组 织对 中俄 天然 气合作 的作 用及前景 。 关键词 : 中俄合作 ; 输 气管道 ; 东部天 然气规 划
中 国天 然 气 资源 很 丰 富 , 但是 由于 经 济 的蓬 勃 发展 及 推 广天 然 气 利用 的政 策 , 中国对 天 然气 需 求将 会 保持 增 长 的趋 势 。俄 罗斯 是 天 然气 生 产大 国 。 目前 , 世界 天 然气 市 场 发生 变化 , 俄 罗 斯正 在 推 进 东 部 天然 气 规 划 的 实施 , 亚洲 市 场 在 其 长 期 发展 战 略 中 的地 位 明 显提 升 。 中国 和 俄 罗斯 出现 了 新 的 战 略合 作 机 会 , 但 是 双 方 尚 未达 成 协 议 , 天 然 气 价格 仍 然 是 制 约双 方合 作 的最 大 因素 。 因此 我 们 需 要 找 出 主要 阻 隔 因素 并 给 出解 决 问题 的方 法 。
天然气谈判:中俄的艰难博弈

依然 缺 席其 中 , 就 意味 着 已经 进 行 这 了1 O多年 的 天然 气谈 判 在 中俄 之 间 还 会 拉锯式 地进 行下 去 。对于 作 为世
然 普 京 再 度 履 任 总 统 后 首 访 中 国 时 在《 民 日报 》 发 文作 出 了“ 不远 人 上 在
的将 来 , 罗斯 的天 然气 能 够 大 量 出 俄
地 区 , 线 管道 将 从 西 西伯 利 亚开 采 西
出的 天 然 气 输 送 到 中 国 新 疆 阿 尔 泰 地 区 。按 照约 定 ,从 2 1 0 1年 的 未来
遭遇 到 双 方 的实质 性利 益 博 弈 , 这种
极 具煽 情 的 客 套 性 官 方语 可 能 会 失
去 它的原教 原 义。
间 的一道 巨大 “ 沟 ” 鸿 。
口气签 订 的 《 关于 天 然气 领 域 进 一
步合作 的谅解备忘录》 《 和 关于天然
气 领域 合 作 的谅 解 备 忘 录之 路 线 图》
以及《 关于俄罗斯 向中国出口天然气
作 为两 国 国有 企 业 的 巨头 , 在 早 19 9 9年 , 罗斯 天然气 工业股 份 公司 俄
罗斯 从 西 线 管道 向 中 国输 送 3 0亿 0 立 方米 天 然气 , 东线 管 道输 送 3 0亿 8
立 方 米 , 由于 一直 未 能在 气 价上 达 但
成 一 致 , 方 的谈 判在 4年 中没 有取 双 得任 何 实质性 进展 。
合 双 方在 天 然 气价 格 上 的 巨 大 分歧 ,
的普 京 来 华访 问 时 与 中 国 国 家 主 席 胡锦 涛共 同 签署 了多达 1 项 的双 方 1 能源 与 电力 等领 域 的合 作 文件 , 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