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焊接工艺和热处理

合集下载

20g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

20g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

20g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在20g管道的焊接过程中,由于热影响区内的晶粒尺寸增大、硬度降低等问题,需要进行热处理来恢复和提高材料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20g管道焊后热处理的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工艺流程1. 预热:将焊后的20g管道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和晶粒生长,预热温度一般为400-600℃。

2. 保温:在预热温度下,将20g管道保温一段时间,使其达到均匀加热的状态。

保温时间根据管道的厚度和规格而定,一般为1-2小时。

3. 冷却:将保温后的20g管道冷却到室温。

冷却速度要适中,过快或过慢都会对材料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4. 后续处理: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后续处理,如表面处理、机械加工等。

二、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在热处理过程中,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材料的过热和烧焦,而过低的温度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工艺要求合理控制温度。

2. 保持时间:保持时间是指材料在特定温度下保持的时间,对于20g管道的热处理而言,保持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保持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材料的组织未完全转变,保持时间过长则可能导致材料的晶粒长大,从而影响性能。

3. 冷却速度:冷却速度是指材料从高温到室温的冷却速度。

过快的冷却速度可能导致材料的组织不稳定,甚至产生裂纹;而过慢的冷却速度则可能导致晶粒长大,影响性能。

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冷却速度来保证材料的性能。

4. 热处理设备:选择适当的热处理设备也是保证热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热处理设备应具备稳定的温度控制能力和合适的加热方式,以确保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得到均匀加热和冷却。

5. 工艺记录: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冷却速度等参数应进行记录,以备后期参考和追溯。

同时,还应对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和检验,以确保热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1Cr5Mo管道焊接工艺标准

1Cr5Mo管道焊接工艺标准

1Cr5Mo合金钢管焊接及热处理工艺标准淄博北岳设备防护有限责任公司前言本工艺标准根据《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2011和现行《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47015-2011编制。

参考李亚江等主编的《实用焊接技术手册》。

RT射线探伤表明,严格按照本施工工艺进行焊接的焊缝100%合格。

编制人:李哲目次1 范围 (4)2 焊接方法及焊材 (4)3 坡口加工及要求 (5)4 焊前预热 (5)5 焊接 (6)6 焊后热处理 (6)7 焊接质量检查 (7)1 范围及特点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汉地阳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施工工程中1Cr5Mo 管道(包括炉管和工艺管道)的焊接及热处理工程施工。

通过本工艺标准施工的管道,经济合理、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2 焊接方法及焊材2.1焊接方法1Cr5Mo 管道焊接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打底焊时管道内部应充氩气护;填充及盖面焊采用焊条电弧焊。

2.2焊材选用2.2.1氩弧焊焊丝选用:H1Cr5Mo2.2.2焊条电弧焊焊条选用:型号(标准号):E5MoV-15(GB/T5118)牌号:R5072.3焊材管理2.3.1焊条、焊丝、焊接用气体等焊接材料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书,且实物与证书上的批号相符。

外观检查时,焊条的药皮不得有受潮、脱落或明显裂纹。

出厂期超过一年的焊条,应进行焊条焊接工艺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3.2焊条使用前,必须经烘干合格,并符合下列规定:1)烘箱与保温箱应有温度自动控制仪,烘干温度允许偏差为±10℃。

测温仪表应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2)焊条应按出厂说明书要求进行烘干,也可烘干温度为350-400℃,烘干时间为1~2h。

3)焊条烘干时,升温和降温的速度应缓慢,升温速度不宜超过150℃/h,降温速度不宜超过200℃/h;4)不得将冷态焊条突然装入高温状态的烘干箱内,也不得将高温的焊条从烘干箱中取出任其迅速冷却。

高压蒸汽管道焊接及热处理施工方案

高压蒸汽管道焊接及热处理施工方案

1、概况 .......................................2、编制依据 ...................................3、焊接工艺控制程序 ...........................4、焊接工艺要求 ...............................5、焊后热处理 .................................6、管道安装 ...................................7、管道吊装 ....................................8、主要程序控制点 .............................9、成果保护 ....................................10、............................................ 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管理11、............................................ 主要工机具、人力组合及施工计划......................................1、概况咸阳60万吨/年吨甲醇项目空分装置(271)及压缩机厂房(671 )区域共有高压蒸汽管线470米,管线材质均为12Cr1MoVG,管道主要尺寸主要为325*28及450*38的厚皮管道,此合金钢管道材料需要做焊前预热、焊后后热及焊后热处理,以降低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改善焊缝及近缝区的组织性能。

因此编制此方案指导合金钢管道的施工及热处理2、编制依据2.1《现场设备、工艺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2.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2.3报甲方批准的焊接工艺评定2.4《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国家质量监督局2.5 JB/T4709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2.6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热处理技术要求及文件3、焊接工艺控制程序4、焊接工艺要求4.1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资格确认。

P91钢管道焊接及热处理施工工法

P91钢管道焊接及热处理施工工法

P91钢管道焊接及热处理施工工法P91钢管道焊接及热处理施工工法一、前言:P91钢是一种高温高压力下常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石化、核电等领域的管道工程中。

针对P91钢管道的施工特点和需求,制定了P91钢管道焊接及热处理施工工法,旨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二、工法特点:1. 与其他钢材不同,P91钢焊接后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消除焊接产生的应力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2. 该工法采用特殊焊接材料和工艺参数,能够有效控制焊接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和性能。

3. 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P91钢的高温、高压等特性,采取合适的隔热措施,保证焊接质量和工人的安全。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P91钢管道的焊接和热处理,广泛应用于石化、核电、火力发电等行业的管道工程。

四、工艺原理:通过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释,让读者了解该工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

1. 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和焊接材料,控制焊接热输入和焊接速度,以保证焊缝的质量。

2. 采用预热、焊接后热处理等措施,消除焊接产生的应力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五、施工工艺:对施工工法的各个施工阶段进行详细的描述,让读者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1. 准备工作:对管道进行清洁和检查,准备焊接材料和设备。

2. 焊接工艺:采用TIG焊接和电弧焊接等方法进行焊接,保证焊缝的质量和外观质量。

3. 热处理工艺:采用正火或脱碳退火等工艺对焊接区域进行热处理,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4. 后处理工艺:对焊接区域进行清理、修整和防腐处理,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六、劳动组织:根据施工需要,确定施工队伍的组成和工作分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1. 针对P91钢管道的特点,需要具备一定的焊接和热处理技术经验的工人。

2. 设置工班长和技术指导专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七、机具设备:对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进行详细介绍,让读者了解这些机具设备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

1. 焊接设备:包括TIG焊机、电弧焊机等。

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

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

吴江华力热处理设备厂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1、管道焊接后,根据刚材的淬硬性,焊件厚度和使用条件等综合考虑,按图纸要求或表3规定进行焊后热处理。

2、管道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一般应在焊接后及时进行,对于易产生焊接延迟裂纹的焊接接头,若焊后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则在焊后冷却到300-350℃(或加热到该温度区间),保温4—6h缓冷,加热范围和焊后热处理相同。

3、焊后热处理采用履带或陶瓷加热器进行,温度检测根据不同要求,采用色笔和热电偶,保温材料采用硅酸铝针刺保温毯,保温宽度从焊缝中R 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5倍。

4、焊后热处理的加热范围;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且不小于60mm。

5、焊后热处理的加热速率、恒温时间及降温速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热速率。

升温至3O0℃后,加热速率不应超过220×25.4/δ℃/h(δ为壁厚,mm),且不大于220℃/h。

(2) 恒温时间,碳素钢每毫米壁厚为2—2.5mm;合金钢每毫米壁厚为3min,且不小于30min。

(3) 冷却(降温)速率降;恒温后,冷却速率不得超过275×25.4/δ℃/h且不大于275℃/h。

300℃以下自然冷却。

6、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要求,按合金成分较低侧的金属确定,热处理温度不超过该钢材的下临界点AC1 。

7、焊后热处理后,焊缝及母材上焊接热影响区的硬度值:碳索钢不应超过母材的l20%,台合钢不应超过母材的l25%,当硬度超过规定时,应重新进行热处理,并仍须作硬度测定。

硬度检查的位置。

每条焊缝不少于l处,每处各测焊缝、热影响区、母材三点,当管外径大于57 mm时,检查热处理焊口数的10%以上,当管外径小于等于57mmS时,检查热处理焊口数的5%以上。

工业管道焊接热处理施工工艺标准

工业管道焊接热处理施工工艺标准

工业管道焊接热处理施工工艺标准QJ/JA0615-20061 目的为了规范压力管道等焊件的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工艺,保证焊接工程质量,特制定本工艺标准。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承接的工业与公用压力管道焊接工程的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3 引用标准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 定义预热:焊接开始前,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的工艺措施。

焊后热处理:焊后,为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

5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一般要求5.1焊前预热5.1.1 焊接工艺人员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份、焊接性能、厚度、焊接接头的拘束程度、焊接方法、焊接环境和所执行的施工工艺标准要求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焊前预热,必要时可通过试验确定。

5.1.2 焊前预热温度应符合设计或焊接施工工艺标准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焊前预热温度宜采用表1的规定。

5.1.3 预热的加热方式一般采用氧-乙炔焰加热或电加热带加热法。

预热的温度应用热电偶、测温笔等测出。

当温度达到要求时才能进行焊接。

5.1.4 焊前预热的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

5.1.5 要求焊前预热的焊件,其层间温度应在规定的预热温度范围内。

5.1.6 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所有钢材的焊缝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

5.1.7 不同钢号相焊时,预热温度按预热温度要求较高的钢号选取。

5.1.8 当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时,焊前预热温度可按表1规定的下限温度降低50℃。

5.1.9 当用热加工法下料、开坡口、清根、开槽或施焊临时焊缝时,亦需考虑预热要求。

表1 常用管材焊前预热工艺条件5.1.3 预热的加热方式一般采用氧-乙炔焰加热或电加热带加热法。

预热的温度应用热电偶、测温笔等测出。

当温度达到要求时才能进行焊接。

5.1.4 焊前预热的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

5.1.5 要求焊前预热的焊件,其层间温度应在规定的预热温度范围内。

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流程说明综述

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流程说明综述

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流程说明综述引言管道焊接是连接管道和配件的常见方法之一。

在管道焊接完成后,由于热影响区域中的结构和性能会发生变化,为了保证管道的质量和可靠性,通常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

本文将对管道焊后热处理的工艺流程进行综述,以帮助读者了解该工艺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工艺流程概述在进行管道焊后热处理时,通常需要经历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1 预热在管道焊接完成后,首先需要进行预热。

预热的目的是提高焊缝区域的温度,以消除焊接变形和减轻焊接应力。

预热温度的选择应根据管材的材料和焊接方法来确定。

1.2 保温在预热完成后,需要对管道进行保温处理。

保温时间一般较长,以保证管道内部的温度均匀分布,从而消除残余应力并提高管道的耐蚀性和机械性能。

1.3 冷却保温完成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冷却的目的是使管道逐渐恢复到室温状态,从而稳定其结构和性能。

冷却速度应适中,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对管道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1.4 后续处理在冷却完成后,还需要对管道进行后续处理工作。

具体的后续处理工作包括清洁管道表面,对焊缝进行检测,以及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等。

2. 注意事项在进行管道焊后热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2.1 温度控制在整个工艺流程中,温度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预热和保温时,需要严格控制管道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管道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2.2 冷却速度冷却速度的选择应根据管道材料来确定。

过快的冷却速度可能导致管道的脆性增加,影响其耐久性;而过慢的冷却速度则可能引起残余应力的积聚,导致管道变形。

2.3 后续处理在管道焊后热处理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处理工作。

特别是对管道表面的清洁和焊缝的检测,以及防腐处理等。

这些后续处理工作的质量和细致程度将直接影响管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是保证管道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工艺流程的综述和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工艺的步骤和要点。

只有正确并严格地执行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才能保证管道的性能和寿命,确保工业生产和生活的安全和可靠性。

压力管道焊接及焊后热处理施工工艺规范

压力管道焊接及焊后热处理施工工艺规范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工业管道或公用管道中材质为碳素钢、合金钢、低温钢、耐热钢、不锈钢和异种钢等压力管道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及其焊后的热处理施工.2 主要编制依据2。

1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2 DL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2.3 SH3501-1997 《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4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5 CJJ28—89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6 CJJ33—89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7 GB/T5117—1995 《碳钢焊条》2。

8 GB/T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2。

9 GB/T983-1995 《不锈钢焊条》2。

10 YB/T4242—1984 《焊接用不锈钢丝》2.11 GB1300—77 《焊接用钢丝》2.12 其他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技术文件。

3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3.1。

1 压力管道焊接施工前,应依据设计文件及其引用的标准、规范,并依据我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出焊接工艺技术文件(焊接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

如果属本公司首次焊接的钢种,则首先要制定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然后对该种材料进行工艺评定试验,合格后做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1.2 编制的焊接工艺技术文件(焊接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必须针对工程实际,详细写明管道的设计材质、选用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接头型式、具体的焊接施工工艺、焊缝的质量要求、检验要求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有要求时)等。

3.1.3 压力管道施焊前,根据焊接作业指导书应对焊工及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技术交底记录.3.1.4 对于高温、高压、剧毒、易燃、易爆的压力管道,在焊接施工前应画出焊口位置示意图,以便在焊接施工中进行质量监控。

3。

2 对材料的要求3.2.1 被焊管子(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且其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或部颁标准)的要求;进口材料应符合该国家标准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热熔和电熔 接头型002-2006 《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规则》
2、实施单位 热熔: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和管道安装单位 电熔: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在产品设计定型时进行,管道安装 单位应当对其进行验证,验证项目为工艺评定规定的全部项 目
3、实施条件 首次采用焊接工艺参数; 不同原材料级别(例如PE80与PE100)的管道元件互焊; 同一原材料级别的管道元件,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差值 大于0.5g/10min(190℃,5kg); 管道元件对焊接有特殊要求;
预热温度对焊缝边界焊接热循环的影响
(2)预热要求
测温点位置(预热范围): 每侧宽度不小于3δ ,且不小于25mm;(距焊缝坡口边缘)
GB/T 20801对预热温度的要求:
6、其他焊接工艺
层间温度:不低于预热温度 焊接参数:由焊接工艺评定确定
线能量(热输入):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 缓冷 后热处理:在焊接完成后,立即加热到一定温度
奥氏体不锈钢与碳素钢、低合金钢、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 锈钢的异种接头应选用:
25Cr-13Ni(E309型),25Cr-20Ni(E310型)
(三)不锈钢的焊接
4、焊接工艺
马氏体、铁素体不锈钢:与低合金钢相类似 奥氏体不锈钢:快速冷却(与低合金钢相反)
不预热,层间温度≤150℃, 小线能量,多层多道焊, 背面充氩保护 药芯焊丝的应用
使用同一管道元件制造单位提供的管道元件时,管道安装 单位任选一个DN≥63mm规格进行验证即可覆盖所有规格。
5、试件数量:2组 6、试件检验项目及要求
热熔对接
电熔承插
电熔鞍形
7、检验要求
(1)热熔 外观
卷边应沿整个外圆周平滑对 称,尺寸均匀、饱满、圆润。 翻边不得有切口或者缺口状 缺陷,不得有明显的海棉状 浮渣出现,无明显的气孔。
2、操作技能要素 焊接方法; 焊接方法的机动化程度; 试件类别; 试件管材外径。
3、焊接方法 热熔对接法(BW)、电熔连接法(EW) 变更方法,重新考试
4、机动化程度 机动焊(J)、自动焊(Z) 热熔焊机动焊考试合格后,可以免除自动焊考试,反之不可。
5、试件类别及替代
5、试件类别及替代
热熔机动焊
剖面检查 用锯条与熔接组件端面成45°角进行切开,组件中的电阻 丝硬度排列整齐,不应当有涨出、裸露、错行,焊后不游 离。 管件与管材熔接面上应当无可见界线。
拉伸剥离 挤压剥离 撕裂剥离 耐压(静液压强度)试验
7.3 焊工资格
1、依据标准 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附件B: 特种设备非金属材料焊工考试范围、内容、方法和结果评定

气体保护焊, ≤2m/s;
无雨、雪。
焊材贮存库相对湿度:≤60%, 温度:≥5℃
2、焊缝间距
直管段:DN≥150mm,间距≥150mm;
DN<150mm,间距≥DN。
3、对接接头组对:
错边:以管子内壁对齐,
钢:内壁错边<10%δ ,且≤2mm;
钛、镍:内壁错边<10%δ ,且≤1mm
(四)耐热钢管道的焊接
7)多层焊时应控制层间温度,其层间温度等于或稍高于预热温 度,每层的层间接头应错开。 (8)焊口焊完后若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应立即进行 250℃350℃的后热处理,后热处理的时间15min30min,并且 保温缓冷。 (9)施焊现场应做好防风措施,特别管子焊接时,管内应防止 穿堂风。 (10)在热处理过程中应能准确地控制加热温度,且使焊件温度 分布均匀,热处理的加热范围以焊缝中心为基准,两侧各不小于 焊缝宽度三倍,且不小于25mm,加热区以外的100mm范围应予 保温。焊后热处理过程中,焊件内外壁温度应均匀。 (11)热处理后进行返修或硬度检查超过规定要求的焊缝,应重 新进行热处理。
恒温时间: δ / 25(hr),2.4min/mm,最短1~2hr 加热范围:
焊接接头:焊缝两侧各为焊缝宽度的3倍 弯管:弯曲或成形部分及其两侧至少25mm
一般为200~350℃ (根据材料和结构型式的不同而不同) 保持一定时间(一般不少于30min), 目的:降低扩散氢含量
(三)不锈钢的焊接
1、焊接性能
用于耐腐蚀、高温、低温 奥氏体不锈钢主要问题:
晶间腐蚀: 碳在奥氏体中溶解度不同,1100℃时达0.12%,450~ 850℃时只有0.02%,称为敏化温度; 在敏化温度区晶粒边界析出Cr23C6,造成晶界局部贫铬(含 Cr量低于12%),丧失抗腐蚀能力。 解决办法:超低碳,添加稳定化元素(Ti、Nb),快速冷却
对接小试件考试合格后,其余试件合格项目方有效 三通试件考试合格,可以焊接所有
电熔焊改变试件类别,不需要重新考试
6、试件检验
试件数量及检验项目 检验要求与工艺评定相同
7、项目代号
考试项目表示方法:
焊接方法-机动化程度-试件类别
举例:
EW-Z-C 电熔管件,自动焊,承插试件 BW-J-D 热熔对接,机动焊,大试件(DN≥315mm)
4、覆盖范围
(1)热熔对接焊: 相同级别原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可以相互覆盖;
不同SDR系列管道(SDR11、SDR17.6)的焊接工艺评定 可以相互覆盖;
当DN≤250mm规格时,在110≤DN≤250mm规格范围 任选一个规格进行评定可以覆盖DN≤250mm所有规格; 当250<DN≤630mm时,在其范围内任选一个规格进行 评定即可覆盖250<DN≤630mm的所有规格。 (2)电熔: 对所有规格的电熔管件和电熔鞍形管件,管道元件制造单 位在设计生产时逐一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且向管道安装 单位提供相应的焊接工艺参数;
电熔焊接的压力来源于焊接过程中聚乙烯自身产生的热膨胀。
3、焊接方法
热熔对接法(BW)
使用专门加热工具对非金属材料制两元件端部加 热至粘流状态后,在压力下将其焊合的方法。
分机动焊(J)、自动焊(Z)
电熔连接法(EW)
将非金属材料制电熔管件通电加热至表面熔化状 态,使之与相接触的另一元件表面焊合的方法。
热裂纹: 解决办法:严格限制S、P含量
马氏体、铁素体不锈钢主要问题 :冷裂纹,脆化
(三)不锈钢的焊接
2、焊接方法:常见方法 3、焊材选择原则
同种接头:化学成分 不同奥氏体不锈钢异种接头:化学成分就低的原则 不同马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异种接头:化学成分就低的原则 提高焊缝耐腐蚀性:超低碳,添加稳定化元素(Ti、Nb)
(五)镍及镍合金的焊接
焊接性能与奥氏体不锈钢相似 主要防止热裂纹 因含镍量高,热裂倾向更大
措施: 小线能量 不预热,低的层间温度(≤100℃) 底层焊完检查有无裂纹 必要时,加装冷却铜块或用湿布擦拭,以减少高 温停留时间。
(六)工业纯钛的焊接
特点:熔点高,化学活性大 措施:对300℃以上的区域用管外保护拖罩充氩保护;焊前清理
单位; 如果在热处理后进行焊接返修,返修后需要再做热处理. 长输管道( SY/T 4103《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规定:
裂纹:除非业主同意返修,否则所有带裂纹的焊口应按有关规 定从管线上切除
当裂纹长度小于焊缝长度的8%时,可以进行返修 非裂纹性缺陷:
根焊道及填充焊道中出现,经业主同意后方可返修; 盖面焊道中出现,可以直接返修; 同一部位的返修不得超过两次。
拉伸试验
耐压(静液压强度)试验
(2)电熔焊
非破坏性检验(宏观)
电熔管件应当完整无损,无变形及变色; 从观察孔应当能看到少量的聚乙烯顶出,但是顶出物
不得呈流淌状,焊接表面不得有熔融物溢出; 电熔管件承插口应当与焊接的管材保持同轴; 检查管材整个圆周的刮削痕迹。
(2)电熔焊
破坏性检验
(八)管道焊后热处理
1、目的:消除残余应力,改善接头组织和性能 2、方法:现场局部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
3、热处理 要求和 参数
(八)管道焊后热处理
4、热处理过程
加热:400℃以上,加热速度≤205×25/δ (℃/hr), 且不大于205 ℃/hr
冷却:400℃以上,冷却速度≤260×25 /δ (℃/hr), 且不大于260 ℃/hr
(二)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焊接
1、焊接性能 碳素钢 低合金钢:普通低合金钢、低合金耐热钢(Cr- Mo)、 低合金低温钢(Ni) 主要问题:冷裂纹,再热裂纹
2、焊材选择原则 碳素钢、普低钢:力学性能 Cr- Mo耐热钢:化学成分 低温钢:化学成分和低温韧性 异种钢接头:就低的原则
4.5.3、管道焊接工艺和热处理
管道焊接工艺一般要求 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管道的焊接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的焊接 耐热钢管道的焊接 镍及镍合金管道的焊接 工业纯钛管道的焊接 管道焊后热处理
(一)管道焊接工艺一般要求
1、焊接环境条件
温度:环境温度低于0℃,应预热10℃;
湿度:≤90%;
风速:手工焊和自保护, ≤8m/s,
3、焊接方法:各种 4、焊接工艺:
主要因素:降低冷却速度,避免冷裂纹产生 最有效方法:预热
5、预热
(1)焊前预热的作用:
降低焊接冷却速度,遏制或减少淬硬组织; 减小焊接区的温度梯度,降低焊接接头内应力; 扩大焊接区的温度场,使焊接接头在较宽的区域内处于塑性状
态,减弱了焊接应力的不利影响; 降低残余应力峰值; 有利于焊缝中氢的逸出。
坡口和焊丝;小线能量。 焊后检查焊接接头表面颜色,判定氧化情况。
(七)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焊接
7.1聚乙烯焊接知识
1、标准 《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规则》(TSG D2002-2006)
2、焊接原理 聚乙烯一般可在190~240℃之间的范围内被熔化(不同原料 牌号的熔化温度一般也不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