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质量观

合集下载

德国的企业文化

德国的企业文化

德国的企业文化引言概述:德国作为欧洲的经济大国,其企业文化向来以来备受瞩目。

德国企业文化以其高效、务实、注重质量和创新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德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一、价值观的重视1.1 诚信:德国企业文化强调诚实、朴重和可靠性,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其经营的基石。

1.2 质量导向:德国企业文化注重质量,追求卓越和持续改进,以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1.3 可持续发展:德国企业文化注重长期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组织结构的灵便性2.1 平等与合作:德国企业文化强调平等和合作,组织内部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决策,鼓励员工参预管理。

2.2 扁平化管理:德国企业普遍采用扁平化管理结构,减少层级,提高决策效率和沟通效果。

2.3 职业发展:德国企业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激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成长。

三、工作文化的平衡3.1 工作与生活平衡:德国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提倡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3.2 稳定与安全:德国企业注重员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感,提供稳定的职业发展和福利保障。

3.3 尊重与关心:德国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尊重和关心,鼓励员工参预决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四、创新与科技的推动4.1 技术创新:德国企业文化鼓励技术创新,注重研发和科技进步,推动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4.2 合作与合资:德国企业倡导合作与合资,通过与其他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技术的共享和创新。

4.3 创业精神:德国企业文化鼓励创业精神,支持员工创业和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五、社会责任的承担5.1 环境保护:德国企业文化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5.2 社会参预:德国企业注重社会责任,积极参预社会公益事业,回馈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5.3 人材培养:德国企业文化注重人材培养,通过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培养和吸引优秀的人材,为企业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德国的企业文化

德国的企业文化

德国的企业文化德国作为全球经济强国之一,其企业文化一直以来备受瞩目。

德国企业文化以其高效、务实和注重质量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德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一、价值观和原则1. 诚信和可靠性:德国企业文化强调诚信和可靠性,它们视之为企业成功的基石。

德国企业在业务往来中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注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 质量导向:德国企业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极高,追求卓越的品质是德国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德国企业注重精益求精,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3. 创新和技术导向:德国企业文化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

德国以其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而闻名于世。

德国企业在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投入巨大的资源,以保持竞争优势。

4. 社会责任:德国企业注重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环保活动。

德国企业文化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正,关注员工福利和社区发展。

二、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1. 平等和民主:德国企业注重平等和民主的管理方式。

企业内部决策通常采取集体讨论和协商的方式,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较多,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受到重视。

2. 高度专业化和分工:德国企业通常采用高度专业化和分工的组织结构。

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职责和角色,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3. 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德国企业文化倡导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

德国企业往往与员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提供稳定的职业发展机会。

4. 没有明显的等级制度:德国企业中往往没有明显的等级制度,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关系相对平等。

管理者更注重与员工的合作和沟通,鼓励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工作文化和工作环境1. 严谨和高效:德国企业文化强调严谨和高效的工作态度。

德国企业注重工作流程的规范和标准化,倡导高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2. 工作与生活平衡:德国企业注重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福利待遇。

德国企业鼓励员工在工作之余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庭和个人兴趣爱好中。

德国螺丝钉故事

德国螺丝钉故事

德国螺丝钉故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德国螺丝钉是一种常见的紧固件,它起到连接、固定和支撑的作用。

德国技术和工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闻名的,德国螺丝钉也因其高质量、精密加工和可靠性而备受推崇。

德国螺丝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当时,德国工业迅速发展,机械制造业蓬勃发展。

传统的木钉和铆钉已经不能满足对连接件的需求,于是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新型的连接件。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最终研发出了现代的螺丝钉。

德国螺丝钉以其精密的制作工艺和高质量的材料成为了工业界的首选。

德国螺丝钉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

需要选取合适的原材料,通常是优质的碳钢或不锈钢。

然后,将原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经过锻造、拉拔、车削和切割等多道工序加工成螺丝钉的毛坯。

接下来,对毛坯进行热处理,以提高螺丝钉的硬度和强度。

进行表面处理,如镀锌、磷化、氧化等,以增加螺丝钉的耐腐蚀性能。

德国螺丝钉的优点在于它的精密加工和高质量。

德国制造业一直以来都以“德国质量”著称,德国螺丝钉作为工业产品的一部分,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德国螺丝钉的外观光滑,尺寸精确,安装后稳固可靠,能够长时间保持连接件的紧固性。

除了工业应用,德国螺丝钉还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汽车等领域。

在建筑领域,德国螺丝钉被用于固定梁柱、连接墙体、安装门窗等,其可靠性和耐久性受到了建筑师和工程师的高度评价。

在家具领域,德国螺丝钉则被用于连接家具的各种零部件,其精密加工和高质量保证了家具的稳固性和使用寿命。

在汽车领域,德国螺丝钉则用于汽车的组装和维修,确保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德国螺丝钉是一种高质量、可靠性强的紧固件,其精密加工和高质量保证了它在各种领域的广泛应用。

德国螺丝钉不仅代表着德国的工业制造水平,也是德国制造业的一张名片,为德国科技和工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篇示例:德国,一个著名的工业强国,制造出来的产品深受世界各地的赞誉。

德国人注重质量,精益求精,他们一直以来都以高品质的产品闻名于世。

质量是一种习惯

质量是一种习惯

质量是什么?曾任华为终端产品线首席质量官的苏立清认为:“质量是一种习惯。

质量工作要做好,要把这种理念融入到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去,让每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把事情做好的愿望。

”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对别人的爱去年公司组织学习和研讨克劳斯比质量管理理念,统一了公司内部对质量的认识——质量就是满足客户要求,是公司对于质量认识的重要里程碑。

质量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全员参与,才能真正有效果,并且要长期坚持。

通过质量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互动,使员工更深入理解质量文化的内涵。

质量的原动力来自于一种愿望:一种把工作做好的意识和愿望,基于这种愿望,才能把质量的基础建立起来。

大家都知道德国车好,但德国车为什么好?研究质量的人有没有研究一下根因呢?从历史上看,这个问题和宗教很有渊源。

现代社会文明是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基础上的,而欧洲工业革命的社会基础来自于马丁·路德推动的宗教革命。

人们把对上帝的爱和崇拜,从教堂融入到生活之中,转变为工业革命的一种精神力量。

对上帝的爱,可以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爱,进而体现在社会分工上:我做的工作都是为别人服务的,同时我也享受了别人的服务。

为别人创造了价值,体现了对别人的一种爱。

这个理念通过马丁·路德在德国的推动,促进了整个工业文明的发展。

再通过几百年的发展,这个理念融入到德国人的思维深处,德国人本能地就认为应该把工作做好,体现对他人的一种爱,对人类的爱,这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

可见质量文化的形成是有它的历史渊源。

“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对别人的爱”,这个观点与华为的理念“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是一致的。

社会分工使得自身的工作体现为对别人的一种爱,当这个理念根植于人的思维深处时,力量将非常强大。

质量文化做到一定境界,就成为一种习惯,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和基于这种愿望的长期行动。

质量文化建设,首先要从深层次上挖掘出人们向往美好事物的天性,这是所有质量工作的基础。

接着演绎出我们对质量的理解,如克劳斯比、戴明等大师的质量理念;再对其理论化,让员工去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德国工匠精神故事

德国工匠精神故事

德国工匠精神故事(原创版4篇)篇1 目录1.德国工匠精神的概念2.德国工匠精神的起源和发展3.德国工匠精神的特点4.德国工匠精神的影响和启示篇1正文【德国工匠精神的概念】德国工匠精神,指的是德国人在制造产品和服务过程中,追求卓越品质、精益求精和责任至上的一种精神。

它是德国制造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德国国家品牌的核心价值之一。

【德国工匠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德国工匠精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行会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学徒需要通过严格训练,掌握专业技能,才能成为合格的工匠。

这种制度为德国培养了大量技艺精湛的工匠,为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德国工业化的推进,工匠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

德国企业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追求卓越,使得德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

这使得德国工匠精神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和认可。

【德国工匠精神的特点】德国工匠精神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益求精:德国工匠追求产品的完美,注重细节,力求在质量上达到最高境界。

2.持续创新:德国工匠精神强调不断突破和创新,追求技术进步,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3.责任至上:德国工匠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负责,对客户负责,对社会负责。

4.团队协作:德国工匠精神强调团队合作,认为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

【德国工匠精神的影响和启示】德国工匠精神对德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使得德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为德国带来了经济繁荣。

同时,德国工匠精神对全球制造业也产生了重要启示。

对于我国来说,德国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学习德国工匠精神,提高产品质量,追求技术创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篇2 目录1.德国工匠精神的定义与特点2.德国工匠精神的来源3.德国工匠精神的体现4.德国工匠精神的影响与启示篇2正文德国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它体现了德国人在工作中严谨、细致、负责的特点。

德国工匠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这种精神对德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人的质量观

德国人的质量观
在评 价德 国人 的 自我 定位 时 , 的认 为 他们 都 像 是 有

萌芽状态 , 从而确保了新客机的质量和乘客的安全。
食 品安 全 问题 是 全 球 目前 普 遍 关 注 的重 要 的 问题 。 尤其 近年来 在欧 洲乃 至在德 国屡屡 发 生 的严 重 危及 人 体 健康 的事件 , 加引 起人 们 的惶 恐 和 不安 , 如 : 几 年 更 例 前 爆发 的震惊 全球 的疯 牛病 和继后 出现 的二 恶英 , 口蹄疫 , 都 给人类 带 来 无 法 估 量 的 巨大 的灾 难 和经 济 损 失 。 此
为基 础 的 ”“ 品 的优质 性是 它最好 的广 告 ” 、产 。德 国人 还 从道 德层 面来看 待 质量 问题 , 国人认 为 :任 何产 品都 德 “ 是人 生 产 出来 的 , 某种 意 义上讲 , 品质量 所涉及 的 问 从 产 题, 往往 不 是技 术 问题 , 而是 责 任 心 的 问题 ” “ 的质 量 、人
品和饲 料企 业 的责任 。
() 2对危及健康 的保护措施( 如驾驭危机 , 拓宽快 速 预警 机 制 和处理 防止 不安 全 的食 品和 饲料 的流通 )
欧 盟 委员会 和所 有成 员 国应 该恪 守对危 机管 理措施
的权 限 ( : 断 的措 施 , 止 市 场 销 售 或 者 限 制 性 销 如 果 禁
给人极大的启示。要想提高 国人的质量意识 , 首先要健 全 法律法 规 , 大处罚力 度 , 加 提高生 产者乃 至全 体 国民 的
道德 意识 、 责任意 识 , 分 发 挥 市场 质 量 监 管 、 会 质 量 充 社 监管、 政府 质量监 管 的共 同的作用 。
作者简介 : 张风梅 , , 女 高级工程 师。工作单位 : 疆昌吉州产 品质量检验 新 所 。通讯地址 :3 10新疆昌吉市北京北路 12号 。 8 10 0 周延 , 新疆 昌吉州纤维检验所 ( 昌吉 8 10 ) 3 10 。

德国企业管理的三大特点

德国企业管理的三大特点

德国企业管理的三大特点在世界三大企业管理模式中(美国、日本、德国),德国的企业管理模式是近年来受到世界企业界广泛推崇和学习的,就连美国的企业界也普遍认为,德国的企业管理比美国更富有活力和有效。

其特点主要有三.一、完善的职业培训机制和职工广泛参与管理。

德国是世界上进行职业培训教育最好的国家之一,其法律规定的有三项:一是带职到高等学校学习;二是企业内部进修;三是由劳动总署组织并付费的专项职业技能培训。

第三项主要是针对失业人员。

在德国,要想找到一份工作,除了必备的文凭外,没有经过三年专业职业教育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一个传统经营农业生产的家庭,如果其子女没有经过专业农业训练教育,也不可能继承家业来从事农业生产。

除了成年人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就是对口学校毕业出来的高中学生,被企业录为学徒,首先得进行三年的双轨制教育培训:每周三天半到四天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技巧,一天到两天去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这三年的培训费用和学徒工资全部由企业负担。

例如德国的大型客货车生产厂家慢营车辆股份公司是个有10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1999年年营业收入100多亿马克,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把各级各层人员的培训当作系统工程来抓。

培训部经理麦希先生说,该公司1988年以前,80%的领导人是由外面培训的,或者是招聘来的,而现在80%是由公司自己培训出来的.由于德国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十分优良,这就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职丁参与管理法》明确规定,大型企业要按对等原则由劳资双方共同组成监事会,然后再挑选一位中立人士担任主席。

《企业法》规定,凡职工在5人以卜的企业,都要成立职工委员会,由全厂职工选举产生,每3年改选一次,职工委员会人数的多少由企业人数多少决定。

职委会的主要任务是在工资、福利、安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合理化建议等方面维护职工利益,资方在涉及到职工前述利益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前,必须征得职委会同意.这种由劳资双方共同治理企业的方法优点和好处很多,其一是这种决策方式能更多的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避免短期行为;二是劳资关系融洽,减少了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德国已有20多年没有发生工人罢工);三是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探究德国制造业的工匠精神

探究德国制造业的工匠精神

德国工匠精神的历史形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的手工业繁荣。在这个时期, 城市和农村的手工艺人们以其独特的技艺和手工制品赢得了声誉。例如,著名 的哥特式建筑师鲁佩尔伯格,他的作品如科隆大教堂以其完美的技艺和艺术性 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此外,德国的钟表制作、乐器制造等行业中也有很多杰 出的匠师,他们为德国工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奠定了基础。
结论德国工匠精神的历史形成与传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借鉴。从中我们 可以看到,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发展需要肥沃的社会土壤,政府、企业和教育机 构应当共同努力,为传统工艺的传承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面对现代社会的 挑战,我们也需要积极寻求创新路径,将工匠精神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赋予其 新的生命力。
在借鉴德国工匠精神的我们也要注意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 经济环境和社会结构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培育和发展工匠精神时,应当注重本 土化的探索和实践。
然而,工匠精神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部分企业过 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长期发展和社会责任,难以真正落实工匠精神。其 次,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难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 工作热情。
为促进工匠精神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融合发展,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 先,政府应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减税、补贴等方式提高企业实 施工匠精神的积极性。其次,企业应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提 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热情。此外,教育部门和媒体应加强工匠精神的宣传和 教育力度,提高社会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度。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德国工匠精神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自 动化技术的普及,传统工艺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对此,德国政府和企业积极 寻求对策,通过技术培训、创新研发等方式,努力提高工匠们的技能水平,将 他们从简单的劳动力转变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德国虽然在它所发动的两场世界大战中都遭到了失败,但它不是败于它 的质量问题,而是败于它的宏观战略。至于德国会败于宏观战略上的原因,恰恰 在于德国这个对手的质量太高了,太可怕了,以至所有受到威胁的对手和潜在的 对手都不得不联合起来,才能保全自己,因而结成了国际上的反德统一战线,德 国才会遭到因一己之力而寡不敌众的失败。但是在“一对一”的战争中,德国从 来没有失败过。
总之,在这种前后长达300年(1640—1945)的“德意志特殊道路”的发展过 程中,德意志人的确培养出一种“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注重质量”的传统。这 种作风与传统本身具有“价值中立性”,是不会因为德意志人在二战之后彻底放 弃那条“通过战争来谋生”的道路而丢失的,因为它已经代代相传地融入到德意 志人的血液之中了。这也是这个民族总会在“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原因。
这种编码看似繁琐,却作用不小,首先,它保证了鸡蛋的质量,因为有编码在 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解决起来很容易;另外,它能规范养鸡业的标准,使饲养 企业努力打造自己的信誉和品牌,再者,消费者也可根据母鸡的饲养方式来结合自 身的情况,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鸡蛋。
德意志民族为何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讲求质量的民族?下面,我们将从历史发 展、管理效率、教育体制、文化传统、现实压力五个方面几个方面来谈谈德意志人 的质量意识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从经济学上,他们认为: “只有一种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才是衡量产品质量优劣的最好裁判者。” “卖不出去的产品,就是质量低劣的产品,也是实现不了它的使用价值与
价值的产品。” “质量意味着产品的生命,因此,在任何情况下,质量都是企业的生命,
因而也是职工的生命。” “唯有产品的优质性才是它最好的广告。”
因此,当德意志人将这种严谨、彻底的作风和传统运用于战后的和平发展上 时,他们是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世界上最高质量的产品的。
管理效率
官员是国家的公仆。” ——腓特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帝【普鲁士国王】
2010年,青岛市老城区地下水道的一个设备坏了,德国人得知后立即通知青岛 市政府,100多年前德国人在青岛修建地下水道时曾在水道中专门留有配件,青岛市 政府派人下去搜寻,果不然,那配件就在出问题的地点附近,换上去之后立即就解决 了问题。
德国人追求产品质量的细致和严格无不令人钦佩,就连超市中出售的每个鸡蛋 上都印有编码,不同的号码表示着这只鸡蛋的饲养方式、出产国、饲养场地、鸡舍、 鸡笼的编号,有了这种鸡蛋“身份证”,一旦鸡蛋的质量有半点问题,有关部门就 会顺藤摸瓜,一直追查到饲养场和鸡笼。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哲学的民族。这种哲学传统不仅造就了众多饮誉世界的大哲学家, 而且也深深影响了德意志人的行为,即“追求完美”。德意志人的这种哲学禀性由三部分 组成:探求事物的本质、确定长期的战略、适应外部的环境。
从哲学上,德国人这样来谈论质量问题:“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毫无意义的,唯有以质 量为基础的数量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数量。” 因此,德意志人在一切领域中奉行的原则 就是:“要么最好,要么没有!”
“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于价格,而在于质量、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优秀 的售后服务。德国企业发展的一般产品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难度、别国一时 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 家产品,今天,在各自领域中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企业超过2300家。
西门子公司前总裁彼得·冯·西门子对此做过这样的解释:“这靠的是德国人 的工作态度,是对每个细节的重视,德国的企业员工承担着要生产一流质量产品的 义务,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的义务。”
德国产品的售后服务是世界上最好的,他们竟然能在近100年后都不忘提醒用户! 因为这仍然属于产品质量的组成部分。
2006年中国某家医院收到一封来自德国的信件,称该医院大楼是德国建筑师于 1919年设计建造的,该设计使用年限为87年,现在到了设计年限,要注意该建筑物的 修缮和安全。过了几天,德国方面又打电话给这家医院,提醒该建筑需要修缮或重建, 让那家医院的人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历史发展
“ 法国人和俄国人占据了陆地,海洋则属于英国人,只有在梦想的天空里,德国 人的威力才是无可争辩的。”
——海因里希·海涅 【德国抒情诗人,小说家】 1. 德意志的现代化发展是在一个相对窄小的地理空间里进行的,因此他们只能将 他们无穷的想象力用于对具体细节的极其关注上的,这本身就导致了德意志人对任 何事物质量上的关注。 2. 这种对具体细节极其关注的传统,正是恩格斯所讲的“德意志人具有独特的彻 底性”的原因。因此,这段走向工业现代化的“富国强兵”的历史,能给这个民族 留下一份特别的遗产,这就是“雷厉风行”的作风与“注重质量”的传统。 3. 一个处于欧洲中央地理位置上的国家,一个外在压力特别大的国家,要想逃 脱“波兰式”的亡国命运,要想冲出“欧洲盒子”,要想争霸世界,就必须使它的 民众具有高度的素质化和纪律化,以及武器装备的精良化。正是由于有这种质量上 的保证,德意志人才敢去频频发动战争。
德国人的质量观
德国只有8100万人口,但它在2008年创造出来的财富却与当时13亿中国人创造出来的 财富相当,也就是说,德国的人均产值是当时中国的人均产值的16倍!这靠的是什么呢? 靠的是德意志人创造出来的产品的高质量。
德意志民族是这个世界上最讲求质量的民族。在德国,不管去什么地方购物,不管 是大商场还是小摊贩那里,不管买什么,绝对不用担心质量问题,因为“在德国,你是买 不到假货的”。
与此同时,德意志人还从道德层面上来看待质量问题: “任何产品都是由人生产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产品质量所涉及的问
题,往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责任心的问题。” “人的质量是一切产品质量的基础”。
自19世纪下半期以来,德国的机械、化工、电气、光学产品、直到厨房用具、 体育用品,均已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的代名词。 戴姆勒—奔驰、宝马、奥迪、大众、西门子、拜尔、博希、克虏伯、施耐德、阿迪 达斯等等,这些公司的产品质量一直享有世界性声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