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100例对照分析
产后出血完整版本ppt课件

产后出血完整版本
40
• 因妊娠期糖尿病于4月10日入产房人工破膜+催产 素点滴引产术。临产时间9:30,14:00宫口开 2CM,15:35宫口开全后于15:51分自娩一女婴, 体重3390g,产时出血50Ml,胎儿娩出后20分钟胎 盘未剥离,报告史峻梅大夫行人工剥离胎盘术。
产后出血完整版本
41
• 胎儿娩出20分钟,胎盘未娩出。按 压耻上见脐带回缩,阴道少许流血,决 定行手取胎盘。刷手上台,手入宫腔探 查,血液即刻涌出,约500ml,迅速剥 离胎盘,感胎盘与子宫后壁紧密粘连, 考虑胎盘粘连。取出大部分胎盘组织, 对合不完整。感子宫体、子宫颈无收缩, 软如袋状,卡孕栓1mg舌下含服,予欣 母沛250ug子宫颈注射,双手配合按压 子宫,开放两条静脉,心电、血氧、 Bp监测。
No
Image
产后出血完整版本
17
--人工剥离胎盘
应用镇静剂或给予麻醉 手伸入宫腔,确定胎盘剥离面 用手指掌面分离胎盘小叶 术后检查宫腔,对合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应用宫缩剂、抗生素
产后出血完整版本
18
胎盘植入
• 胎盘植入为胎盘绒毛穿入宫壁肌层,发生于孕早 期胎盘植入时而非妊娠后期。胎盘植入是产科严 重的并发症之一。人工流产、引产、剖宫产、产 褥感染、前置胎盘、高龄被认为是导致胎盘植入 的高危因素。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产前彩超筛 查胎盘植入是必要的。胎盘植入是妊娠的严重并 发症之一,诊断有一定难度,对具有高危因素者 可以借助B超, AFP(血清甲胎蛋白) 等检查提高诊 断率。
• 局部因素 • 子宫过度膨胀 • 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 • 子宫肌水肿及渗血
产后出血完整版本
4
临床表现及诊断
•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性子 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根据休克程度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容积法测量失血量
产后出血
2.准确估计出血量:
休克指数(S1)=脉率/收缩压;正常S1为0.5, 当S1为1.0时表失血量减20%一30%为1000一1200m1 当S1为1.5时表失血量减30%一50%为1800一2000m1 当S1为2.0时表失血量减50%一70%为>2000m1
血压、中心静脉压及输血输液的关系
中心静脉压 血压 上升 不升 正常 低于正常 足够 不够 维持 加快输入 输血输液 处理
不升
高于正常
治疗心衰
⑵胎盘因素:
胎儿娩出后10分钟胎盘未娩出,出现阴道大量流 血,呈暗红色,胎盘娩出后出血立即停止。产后常 规检查胎盘,及时发现胎盘残留及副胎盘。
⑶ 软产道损伤:宫颈裂伤、阴道裂伤、会阴裂伤)
1.宫缩乏力性出血
(3)宫腔填塞: 方法:填塞时注意应从宫底部填起 ,均匀填紧 至阴道上段。剖宫产者 ,宫腔及子宫下段需紧密填 满后再缝合子宫。填塞后持续应用催产素 12~24 h, 并于24~36 h后取出全部填塞纱条
宫腔 填塞
宫腔填塞
1.宫缩乏力性出血
. (4)宫腔气囊· 产后大出血用气囊 导管止血,可避免 一些不必要的开腹 手术。方法:温生 理盐水5O0M1,放 置宫腔压迫止血; 可放置24h。
(四)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影响2,
3. 短期大量失血 -发生失血性休克,休克时间长—希恩综 合征(Sheehan syndrome) 。 1.性腺功能减退 2.甲状腺功能减退 3.肾上腺功能减退 4.其他:声低、嗜睡、 低血糖
4.产后出血的产妇由于失血、贫血,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 易发生产褥感染。机体失血、营养不足,产妇精神紧张、 焦虑,也会影响乳汁的分泌,不利于母乳喂养。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观察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观察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或伴随血容积减少10%以上的情况,是世界范围内威胁孕产妇生命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后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子宫收缩不良、胎盘残留、子宫平滑肌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子宫疾病等。
目前,预防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为缩宫素。
缩宫素单独使用仍然有一定的失败率,可能是因为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反应性存在个体差异性。
研究将缩宫素与卡孕栓联合使用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卡孕栓是一种合成的黄体酮类似物,具有抗雌激素、抗孕激素和抗黄体生长激素的作用,可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和减少子宫内膜的血流。
缩宫素则能刺激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将缩宫素与卡孕栓联合使用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值得探讨。
为了观察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我们选择了200例即将分娩的产妇进行观察。
100例为实验组,接受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治疗;另外100例为对照组,仅接受缩宫素预防治疗。
观察指标包括出血量、出血时长、子宫收缩情况等。
观察结果显示,在实验组中,有5例产妇出血量超过了500ml,占总体的5%;而在对照组中,有10例产妇出血量超过了500ml,占总体的10%。
实验组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的出血时长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而在子宫收缩情况方面,实验组的子宫收缩情况良好,没有发生子宫收缩不良的情况;而对照组中有3例出现子宫收缩不良的情况。
综合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确实较单独使用缩宫素更好。
这可能是因为卡孕栓能够增强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反应性,从而增加了缩宫素的治疗效果。
卡孕栓还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的血流,减少出血的可能性。
在该观察研究中,我们并没有对产妇的年龄、孕龄、分娩方式等因素进行分析,这可能对结果的解释造成一定的限制。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目的:研究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
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采用欣母沛治疗,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
结果:观察组立即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出血量500~1000 ml、1000~2000 ml、2000 ml以上三个阶段患者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效果优于缩宫素,在治疗产后出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高效,安全,迅速,能有效的收缩子宫,对产妇有明显的效果,值的临床推广。
标签:欣母沛;产后出血;宫缩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所面临的临床常见的分娩并发症。
据有关调查发现,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占总体分娩的3%左右,所占分娩数的百分比并不多,但却是我国产妇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占整体并发症的80%以上[1-3]。
子宫收缩乏力,会导致产妇产后出血,而且失血量巨大,严重者可在产后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也就是临床常见的DIC,对产妇生命直接造成威胁[4]。
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产妇的死亡率,对2011年4月-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年龄18~36岁,平均(28.3±3.2)岁;剖宫产56例,阴道分娩44例;初产妇64例,经产妇36例;存在并发症30例,其中包括糖耐量异常4例,双胎6例,巨型儿7例,瘢痕子宫4例,前置胎盘9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 (1)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产前、术前)备注:该表用于产前和入院后进行产后出血风险的预测,总分≥5或单项大于3者,产后出血机会增加,≥7分者阳性预测值达100%,因此,要求每一例孕产妇均需做产后出血风险预测。
经评分该孕妇系产后出血高危患者,产时或术中有可能出现大出血、休克、DIC,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脏器损害和功能衰竭,甚至危及产妇生命,医生需根据原因作相应治疗,必要时需手术治疗,甚至切除子宫以挽救产妇生命。
医务人员已将病情告知孕产妇以及家属。
意见□本人或/和家属已了解上述告知内容。
□本人或/和家属愿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产后出血。
□其它患者签名患者家属签名与患者关系日期谈话医生日期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产时)备注:该表用于产前和入院后进行产后出血风险的预测,总分≥5或单项大于3者,产后出血机会增加,≥7分者阳性预测值达100%,因此,要求每一例孕产妇均需做产后出血风险预测。
经评分该孕妇系产后出血高危患者,产时或术中有可能出现大出血、休克、DIC,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脏器损害和功能衰竭,甚至危及产妇生命,医生需根据原因作相应治疗,必要时需手术治疗,甚至切除子宫以挽救产妇生命。
医务人员已将病情告知孕产妇以及家属。
意见□本人或/和家属已了解上述告知内容。
□本人或/和家属愿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产后出血。
□其它患者签名患者家属签名与患者关系日期谈话医生日期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备注:该表用于产前和入院后进行产后出血风险的预测,总分≥5或单项大于3者,产后出血机会增加,≥7分者阳性预测值达100%,因此,要求每一例孕产妇均需做产后出血风险预测。
经评分该孕妇系产后出血高危患者,产时或术中有可能出现大出血、休克、DIC,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脏器损害和功能衰竭,甚至危及产妇生命,医生需根据原因作相应治疗,必要时需手术治疗,甚至切除子宫以挽救产妇生命。
医务人员已将病情告知孕产妇以及家属。
意见□本人或/和家属已了解上述告知内容。
□本人或/和家属愿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预防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预防 摘要 目的:观察阴道分娩产妇给予系统的、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方法:入选对象为进行阴道分娩100例产妇,根据实施护理干预情况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发生尿潴留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发生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妇产前、产时及产后系统的护理干预及预防措施,可以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缩短产程时间,提高分娩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护理 预防 对进行阴道分娩的100例产妇进行观察,旨在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护理效果与预防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12月~2010年6月对进行阴道分娩的100例产妇,根据实施护理干预情况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年龄、孕周及孕产次,明显高危因素(多产、巨大儿、双胎等)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严密观察产程进展、胎儿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严密观察阴道出血量和生命体征等。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专职助产士给予产妇持续的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全程陪伴,实施心理护理、疼痛、行为、第三产程、产后等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发生尿潴留及护理满意度。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数据资料以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发生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果见表1、2。
产后出血预警评估指标体系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

产后出血预警评估指标体系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预防效果。
方法:根据2019年10月~2022年2月近3年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共选取100例用于此项研究,以数字抽签法将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组有50例产妇,给予其常规干预及处理,观察组中同样有50例产妇,应用产后出血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对2组产妇的术后出血情况展开分析。
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2h、术后24h的出血量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要明显更少,(P<0.05)。
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的术后护理,临床实施产后出血预警评估指标体系的效果最佳,可有效的改善产妇的产后出血状况,对其术后出血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剖宫产;术后出血;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是指产妇的出血量超过1000ml,属于临床中多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已经位于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故而对剖宫产的术后出血预防十分关键,其中产后出血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可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及早的识别、发现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处理,从而达到产后出血的预防目的[1]。
基于此,本文根据近3年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00例产妇,分组实施常规干预及处理、运用产后出血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展开术后出血预防效果的调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2019年10月~2022年2月近3年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共选取100例用于此项研究,以数字抽签法将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组有50例产妇,给予其常规干预及处理,产妇年龄在21岁~35岁,平均(28.15±4.34)岁;观察组中同样有50例产妇,应用产后出血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年龄在22岁~34岁,平均(28.21±4.25)岁。
2组产妇均行剖宫产,且为单胎妊娠,产妇及其家属已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加入研究;本项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下执行;排除妊娠及分娩期间合并严重并发症、习惯性流产、精神类障碍等产妇。
五加生化胶囊用于产后子宫复旧100例临床分析

五加生化胶囊用于产后子宫复旧10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五加生化胶囊对于产后子宫复旧。
方法210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10例。
治疗组常规于产后服五加生化胶囊3~5 d。
对照组未予以任何治疗。
结果治疗组即五加生化胶囊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分别为:产后出血(89.2±23.3)ml和(98.6±34.2)ml,和阴道血性恶露持续时间(3.3±0.9) h和(2.9±0.7) h,宫缩痛持续时间(2.0±0.8) h和(2.4±1.1) h,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五加生化胶囊可明显缩短产后子宫复旧时间、减少恶露排出。
该药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五加生化胶囊;产后子宫复旧;初乳分泌我院于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使用黑龙江多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五加生化胶囊即治疗组促进产后机体恢复100例与对照组110例临床观察发现:五加生化胶囊组较对照组更能减少产后子宫出血量,缩短产后恶露时间,并能迅速恢复产妇虚弱的体质。
经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210例产妇随机抽样分成两组:五加生化胶囊组即治疗组100例,观察组110例,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妊娠阴道分娩。
年龄22~35岁,平均28岁。
孕一产一的产妇占140例,孕二产二的产妇占30例。
孕周波动于38~41周。
1.2 方法治疗组100例产妇均于产后加服五加生化胶囊6粒,2次/d,共5 d;对照组:110例产妇不加任何药物。
2 疗效判定标准统计产后5 d内阴道出血情况:产后出血:产后出血>500 ml;产后出血过多:产后出血300~400 ml;正常产后出血:产后出血<200 ml。
3 结果详见表1、2。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
治疗组疗效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五加生化胶囊是以君药刺五加辅以五种名贵中药材配方而成[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1999年~2005
年7月之间的100例产后出血和100例非产后出血孕妇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剖宫产和
非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P<),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相
对危险性是非剖宫产产妇的倍。手取胎盘和清宫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对危险性分别是自娩的倍
和倍。第三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的危险性也增加(U=,P<)。人流次数越多,发生产后出
血的相对危险性越大,但经全局性H0检验和有序水平趋势检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剖宫
产、胎盘娩出方式、第三产程延长等均与产后出血有明显关系。
【关键词】 剖宫产;胎盘娩出;第三产程;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预后较严重。虽然近年来产后出血发生率
已有所下降,但仍是产科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各种原因
对产后出血的危险程度,现将1999年~2005年7月在我院和成都市妇产科医院分娩的100
例产后出血和100例非产后出血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1999年~2005年7月在我们两家医院共分娩19783例,其中产后出血753
例,发生率为%。随机抽取其中的100例作病例对照研究。
1.1.1 产后出血组 100例。年龄22~37岁,平均(±)岁。初产妇91例,经产妇9
例。均符合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的诊断标准。出血量估计方法为:以产时
及产后24h病历记录累积量≥500ml为产后出血。
1.1.2 对照组 100例。年龄22~36岁,平均(±)岁。初产妇93例,经产妇7例。
为同期在我院生产的非产后出血产妇中随机抽选。
统计学方法 全面记录200例病例资料的主要指标、数据,并分别根据资料性质进行
χ2检验、t检验、U检验、全面性H0检验、有序水平趋势检验[1]和相对危险度[2](比
值比,Odd Ratio,OR)。
2 结果
产后出血量分布 出血500~600ml 75例,601~800ml 15例,800ml以上10例。
产后出血与年龄的关系 见表1。
表1 产后出血与年龄的关系 (略)
剖宫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剖宫产与产后出血有非常密切的关系(χ2=,P<),剖宫
产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性是正常产产妇的倍(OR=),见表2。
表2 剖宫产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略)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
人工流产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经统计学检验有无人工流产其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
显著性,但随着人流次数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性有增加的趋势。
胎盘娩出方式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两组比较发现:胎盘娩出方式与产后出血发生有密
切关系(χ2=,P<)。手取胎盘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性是自娩的倍(OR=),徒手清宫发生
产后出血的危险性是自娩的倍(OR=),见表3。
表3 胎盘娩出方式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略)
第三产程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第三产程延长也与产后出血有一定关系(P<),见表4。
胎儿体重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胎儿体重越重,越容易发生产后出血(P<),见表5。
表4 第三产程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略)
表5 胎儿体重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略)
3 讨论
产后出血与年龄的关系 本文发现,产后出血组生产时年龄均数大于对照组,初次刮
宫年龄均数小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说明产后出血与生产时年龄和初
次刮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产后出血与剖宫产的关系 1966年以前,我国剖宫产率一般不超过3%,以后上升较
快,近10年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3]。虽然剖宫产可减少阴道手术所致的婴儿损伤或
死亡,但剖宫产毕竟是孕妇的剖腹手术,除发生手术、麻醉意外及伤口感染外,产时、产后
出血也是剖宫产比较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剖宫产的出血量平均比阴道分娩高出
1~3倍[4],特别是术中切口撕裂或损伤子宫动静脉往往造成大出血。我们的分析资料也
表明,剖宫产和非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有差异非常显著性,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相
对危险性是非剖宫产产妇的倍。
产后出血与胎盘娩出方式的关系 胎盘滞留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种因
素所致子宫收缩乏力可引起胎盘滞留,胎盘滞留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当会造成子宫壁损伤,
又可加重子宫收缩乏力,造成恶性循环,增加产后出血的危险性。本文资料提示:手取胎盘
和清宫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对危险性分别是自娩的和倍,说明胎盘娩出方式与产后出血有非常
密切的关系。
产后出血与第三产程的关系 一般认为,第三产程延长,胎盘滞留宫腔,影响子宫收
缩,可增加产后出血量。本文发现:产后出血组第三产程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长,经U检
验,差异有显著性,也说明第三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危险性增加。
产后出血与人工流产的关系 已有许多资料表明[5],人工流产手术易损伤子宫内膜
及肌层,造成胎盘粘连、前置胎盘等,可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本文结果发现:曾做过1
次、2次、3次或3次以上人流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对危险性分别是未做过人流产妇的、、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3
倍。提示人流次数越多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性越大,但经全局性H0检验和有序水平趋势检
验:有无人工流产及人工流产的次数多少均与产后出血差异无显著性。这可能与本组资料研
究的病例数较少和对照组选择性偏差有一定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扩大病例数和更严格随机抽
样选择对照进行观察分析。
4 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尽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应做好以下几点:(1)严格掌握剖宫
产手术指征,合理选择剖宫产手术,降低剖宫产率。(2)提高首次剖宫产手术技巧,切口选
择适当,尽量取子宫下段。(3)娩头轻巧,避免切口撕裂,缝合技术过关,避免过密和血肿
形成,术后注意监测切口愈合情况,发现切口感染或血肿应及时进行相应治疗。(4)加强避
孕宣传教育工作和避孕药品工具的管理和发放工作,减少人工流产人数和次数,同时提高医
务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将手术损伤率降低至最低限度,减少胎盘粘连的发生率。(5)加强
围生期保健,提高产程处理水平,特别是正确处理第三产程。(6)健全保健网与保健工作制
度,做好产前检查和监护。
【参考文献】
[1] 陈春林, 张随学.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 中
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 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04)
[3] 方驰华,苏仲和.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 实用
医学杂志. 2010(10)
[4] 欧阳振波,刘萍,余艳红. 女性骨盆研究进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5] 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王建平. CT扫描计算机三维
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01)
[6] 欧阳振波,张随学,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梁波,全显跃,刘畅,钟世镇.
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06)
[7] 吴龙,周义军,高劲松,孙建永,李玉飞,马俊,金科. 女性盆腔的MRI三维重建[J]. 第四
军医大学学报. 2009(12)
[8] 张绍祥. 数字化人体与数字医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9] 高成杰, 张随学,裴强,徐达传. 成人盆腔血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初步研究[J]. 中
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01)
[10] 单锦露,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林支付,唐泽圣.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
机三维重建[J]. 解剖学杂志. 2005(03)
[11] 续靖宁,邓晓红.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J]. 右江医学.
2009(02)
[12] 刘增佑,朱艳宾,王淼,崔艳双, 张随学,胡群英.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妊娠期高
血压疾病相关性的初步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31)
[13] 佟艳,张晶,钱荣华,李蕊. 血清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分析[J]. 河北医
药.
[14] 林丽珍,杨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预测研究进展[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11)
[15] 狄海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对胎儿的影响[J]. 临床医学. 2011(09)
[16] 张随学,杨彦,杨伟文.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J].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4
中国妇幼保健. 2007(09)
[17] 马丽,叶新红,张文静. 311例妊娠期高血压临床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
版). 2008(04)
[18] 冯妍,刘蒙娜,赵兰娣. 褪黑素受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信息
(上旬刊). 2011(08)
[19] 易媛媛,其木格, 张随学. 18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
志. 2009(02)
[20] 杨宏兰. 非洲妇产科的特点和临床工作体会[J]. 现代妇产科进展. 1998(04)
[6]佚名.张燕 产后出血100例对照分析.中国医学期刊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