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返修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焊接返修工艺守则

焊接返修工艺守则

编号W-02-02焊缝返修工艺守则第 1 页共 3 页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返修次数,避免或减少返修过程中再次出现不必要的焊接缺陷,特制定本工艺守则。

本守则适用于局部焊缝缺陷的返修。

1返修过程中尽量做到一次合格,同一位部的返修一般不应超过两次,如两次返修仍不合格,应视为严重质量事故。

应由设备主管技术员组织,焊接工程师、质检员、施焊焊工参与,共同分析查找原因。

定出返修措施,并报质保工程师批准,方能进行第三次返修。

返修部位和返修次数应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注明。

当整条焊缝割掉重新焊接时,割掉以前的返修次数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可以不计在内。

2经质检员、技术员宏观检查或各种探伤方法确定的下列缺陷(欠)必须进行返修或补焊2.1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外观缺陷(欠):表面气孔、裂纹、夹渣、弧坑等深度大于0.5mm的等缺陷;焊缝咬边深度大于0.5mm ,咬边连续长度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角焊缝没有圆滑过渡至母材的几何形状;打磨焊缝表面缺陷或机械损伤后的厚度小于母材的厚度。

3缺陷的清除方法3.1低碳钢或σS≤390MPa的低合金强度钢以及低合金耐热钢(指115CrMo等)可用碳弧气刨消除缺陷,气刨后熔渣必须清除干净,方可进行补焊。

低合金耐热钢气刨前必要时需进行预热。

3.2对σS≥390MPa的低合金强度钢以及21/4Cr-1Mo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或用风铲、砂轮清除缺陷,若实在没有条件时,也可以通过预热进行碳弧气刨清除缺陷,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气刨前的预热温度应比该材料的焊接预热温度再提高50℃。

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管理规定

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管理规定

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管理规定(CCESCC/WI-66)1 目的规范特种设备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行为,确保工程焊接质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特种设备焊接工程的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管理。

其它焊接工程可参照执行。

3 职责3.1 质量检查员负责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检查工作,并保存其记录。

3.2 技术员负责编制、报审、发放《焊缝返修方案》(或返修用《焊接作业指导书》,下同);并负责焊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3 焊接责任工程师负责审核《焊缝返修方案》,超次返修方案需经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3.4 焊接操作人员依据任务书、严格按《焊缝返修方案》施焊,并做好记录。

4 工作程序4.1 工作流程4.2 工作要求4.2.1 焊缝返修程序焊缝返修:包括一、二次返修和超次返修。

4.2.1.1 无损检测人员对超标缺陷应以“焊缝返修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队(组)、技术人员、焊接检查人员。

4.2.1.2 技术人员接到“焊缝一(二)次返修通知单”后,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返修方案,经相关领导审批后,向班组交底。

4.2.1.3 施工班组按返修方案要求进行返修,质检人员现场监督。

4.2.1.4 返修完毕,经外观检查合格,由施工队(组)委托无损探伤。

探伤人员应在探伤报告中注明返修次数。

4.2.2 返修方案4.2.2.1 一、二次返修一、二次返修时,由技术人员编制返修方案,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后,持证焊工依据返修工艺进行返修,并做好焊缝返修记录。

4.2.2.2 超次返修焊接接头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超过2次后时,应重新制定返修措施(方案),经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返修。

并做好焊缝返修记录。

4.2.2.3 返修焊接工艺应当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或者具有经过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支持。

4.2.3 缺陷的清除4.2.3.1 施焊焊工(相应项目持证焊工)根据探伤报告将缺陷清除干净。

当无法确定缺陷是否清除干净时,在补焊前可增加探伤,其结果不列入产品档案。

压力容器焊缝缺陷返修规程

压力容器焊缝缺陷返修规程

封皮第一版页数: 1.ASME 质量管理规程焊缝缺陷返修规程1.1 本文件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没有AI事先同意对正在加工的焊缝缺陷进行返修的控制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ASME规范产品所有焊缝的返修,那些超出本规程规定的返修被看做为不一致品处理。

2. 返修范围2.1 在目视检验、无损检验及水压试验时发现的所有的按相应的规范不允许的焊缝缺陷,均应清除,补焊和重新检验。

3. 返修方法和工艺3.1 对那些需要使用焊接方法返修的焊接缺陷,检验员或NDE人员应编制《常规焊缝返修通知单》(FORM7-1),注明缺陷类型及其在焊缝中的位置并将此单提供给焊接工程师。

3.2 焊接工程师应编制返修工艺卡(FORM7-2),说明去除缺陷的方法,返修焊接时所使用焊接工艺规程及施焊焊工及NDE方法。

3.3 焊缝缺陷可采用机械方法或碳弧气刨方法清除。

3.4 如检验人员需要时,可对缺陷清除部位再作相应的无损探伤以判定所有的缺陷是否均已清除。

3.5 焊缝缺陷部位的补焊应由考试合格的焊工按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规程进行。

3.6 补焊应在产品最后热处理前完成。

3.7 补焊焊缝应采用检测出该缺陷所用的同样的方法进行复探,补焊焊缝应符合原来的探伤标准。

3.8 在热处理后发现的焊缝缺陷,如不能接受,必须返修时,补焊合格后仍需按相应规范的有关规定重新热处理。

如因结构因素无法重新热处理时,则补焊工艺应按相应的规范要求。

3.9 水压试验时发现的焊缝缺陷,补焊合格后重新做水压试验。

4. 返修记录4.1 ASME产品焊缝所有部位的返修均应由检验员作详细记录并填写《焊缝返修报告》(FORM7-3),内容包括:焊缝编号、部位、焊工姓名、钢印号、缺陷大小、性质、缺陷清除的方法、实际采用的补焊工艺及规范参数等。

修报告和无损探伤报告(包括RT底片)应作为产品的质量技术档案由质管办归档,以备授权检验师AI审核。

焊缝返修管理制度

焊缝返修管理制度

焊缝返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焊缝返修工作,提高焊缝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焊接工程中的焊缝返修工作。

第三条焊缝返修应遵循“谁犯错,谁负责返修”的原则。

第四条焊缝返修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返修原则第五条所有焊缝返修工作必须进行返修原因的分析,确定返修的合理性。

第六条返修工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焊接工人进行,返修工人应熟悉焊接工艺和焊接规范。

第七条返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更改焊接工艺参数。

第八条返修过程中,必须保证焊缝质量不受损。

第九条返修工作必须保证工期的合理安排,尽量减少工程延误。

第十条返修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生产,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第三章返修部署第十一条返修部署必须由项目经理或者相关负责人批准。

第十二条返修工作需要制定详细的返修方案,包括返修工艺、返修工期等。

第十三条返修期间需要设立专门的返修组,由相关人员组成。

第十四条返修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与验收,确保返修质量。

第十五条返修完成后,需要对返修质量进行评估与记录,为以后的返修工作提供参考。

第四章返修控制第十六条返修过程中需要制定返修控制程序,以确保焊缝返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七条返修控制程序包括焊接工艺的确定、焊接材料的选择、焊工的培训与合格评定等。

第十八条返修过程中需要进行返修质量的控制与监督,确保返修工作的合格率。

第十九条返修过程中需要进行返修工序的记录,保留返修记录以备查阅。

第二十条返修过程中需进行不合格报告的编制与处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措施。

第五章返修管理第二十一条返修管理包括返修的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等方面。

第二十二条返修计划需要制定合理的返修计划,确保焊缝返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三条返修组织需要选派专业的返修人员组成返修组,确保返修工作的专业性。

第二十四条返修实施需要按照返修计划和返修程序进行工作,保证返修的合格率。

第二十五条返修监督需要进行返修过程的监督和抽查,确保返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不合格焊缝返修规定

不合格焊缝返修规定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不合格焊缝返修规定
1.总则
本规程对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CO 2气保焊、关键焊缝的角焊缝等不合
格焊缝的返修做出规定。

2.焊工
2.1担任手工电弧焊返修焊接的焊工必须按AWSD1.1的规定,经考试合格并在该项目持证有效期内才能担任焊接。

2.2焊工必须遵守《不合格品通知单》的返修工艺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

3.焊接设备
施焊前应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安全、可靠,设备上的电流表、电压表应经过校验并在鉴定有效期内,设备经过维修、保养,处于完好状态。

4.焊接材料
4.1填充用的焊条其型号、规格必须符合工艺的要求。

4.2焊条必须领自焊材库,并按有关规定经烘干后,方可领用实施焊缝返修焊接。

4.3焊条自焊材库领出后,必须放在焊条保温筒内使用,不得随意放置,以防受潮或被油锈污染。

4.4焊丝焊前应除油、除锈处理。

5.缺陷的清除。

不合格焊缝返修规定

不合格焊缝返修规定

不合格焊缝返修规定1.总则本规程对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CO2气保焊、关键焊缝的角焊缝等不合格焊缝的返修做出规定。

2.焊工2.1担任手工电弧焊返修焊接的焊工必须按AWSD1.1的规定,经考试合格并在该项目持证有效期内才能担任焊接。

2.2焊工必须遵守《不合格品通知单》的返修工艺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

3.焊接设备施焊前应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安全、可靠,设备上的电流表、电压表应经过校验并在鉴定有效期内,设备经过维修、保养,处于完好状态。

4.焊接材料4.1填充用的焊条其型号、规格必须符合工艺的要求。

4.2焊条必须领自焊材库,并按有关规定经烘干后,方可领用实施焊缝返修焊接。

4.3焊条自焊材库领出后,必须放在焊条保温筒内使用,不得随意放置,以防受潮或被油锈污染。

4.4焊丝焊前应除油、除锈处理。

5.缺陷的清除5.1对焊缝表面可见的夹渣、气孔、咬边及表面裂纹等缺陷,一般采用砂轮打磨的方法清除。

5.2对深度较大的表面缺陷及焊接接头内部缺陷,一般采用碳弧气刨的方法清除。

操作中应采用较小电流。

凡焊前要求预热的材料,碳弧气刨前必须预热,其温度不得低于该材料的焊接预热温度。

6.焊接6.1施焊前,对焊接部位母材周边和焊槽表面应进行清理,打磨出金属光泽,以上范围内的油、锈、水等有害物质应清除干净。

6.2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CO2气保焊、关键焊缝的角焊缝的返修严格执行工艺的规定或原焊接工艺。

6.3焊缝焊接工艺有预热要求时,补焊前必须按工艺严格预热,预热宽度为补焊处周边不小于焊件厚度的三倍,且不小于50mm。

6.4严禁在焊槽周边的母材表面起弧,应特别注意起弧和收弧的焊接质量;多层焊时,焊道的起弧位置应错开一定距离。

6.5每焊完一道焊缝,应认真清理焊渣,并检查焊道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消除后,方可继续施焊。

6.6焊接时必须按工艺控制焊接电流及层间温度,防止发生过热而影响焊缝的使用性能,不允许用大幅度的横向摆动慢速焊堆方式进行补焊。

6.7对于厚度较薄或尺寸要求严格的产品,返修时应采取防变形措施。

焊缝返修管理规定

焊缝返修管理规定

焊缝返修管理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焊缝返修的程序、返修工艺及母材补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产品受压元件的焊接返修及母材的补焊,非受压元件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返修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质检锅[2002]109号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TSG G0001-2012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 职责3.1技术部负责焊缝返修的控制与管理。

3.2生产车间负责焊缝返修及母材补焊的实施。

3.3质保部负责焊缝返修及母材补焊的监督检查。

4 管理内容与要求4.1返修程序4.1.1经探伤评定认为需要返修的焊缝,由探伤人员将产品编写、探伤编号、缺陷性质及级别,填写在“无损检测返修通知单”上,由探伤人员转交焊接施工人员、焊接检验人员。

与此同时,探伤人员应将缺陷位置在产品焊缝上作出相应标记。

必要时应与返修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1.2焊接工艺员在接到焊接检验员的“无损检测返修通知单”后,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采取避免再次产生缺陷的技术措施;编制经评定合格的“焊缝返修工艺卡”,经焊接质控责任人审批后,交班组进行返修。

4.1.3返修完工后,焊工在返修部位打上自己的焊工钢印,焊接检验员填写返修焊缝施焊记录。

4.1.4返修焊缝外观经焊接检验员检查合格后,交探伤室按规定要求进行无损检测。

4.1.5若返修焊缝经检测仍不合格,则按上面的程序进行再次返修。

三次或三次以上返修工艺除必要的审批手续外,还必须由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返修后的无损检测结果和总工程师批准字样记入容器质量证明书的制造变更报告中。

4.2焊工4.2.1担任焊缝返修的焊工必须具备相应的焊工资格,其资格的有效范围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订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的规定。

焊缝检查与返修

焊缝检查与返修
2、焊缝返修
1焊缝UT/RT检测不合格时,按照返修通知单的说明确定不合格位置,当不合格位置有争议时,应和监理联系以确定准确位置。
2采用砂轮机逐层将缺陷打磨掉,形成和母材圆滑过渡的槽。
3焊缝返修长度至少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mm,返修部位应进行焊前预热,预热温度为100—150℃,预热范围至少100mm宽,并以焊缝为中心。
一、无损检测
每日施工的焊口经过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提出书面探伤申请,由监理向检测公司下达探伤指令。探伤申请应按规定标明焊口编号、焊工号、探伤类型、施焊日期。
二、焊缝修补和返修
1、焊缝修补
焊缝外观出现咬边深度、长度超标及末熔合现象时,应及时补焊。焊缝余高超过1.6mm时,应将余高打磨,焊缝和母材应圆滑过渡。
4返修焊接工艺根据作业指导书GDZD-01-4进行。
5若一个焊缝发现三处以上(含三处)超标缺陷,则该焊缝应割掉,重新焊接。任一150 mm长焊缝只允许返修一次,同一焊缝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二次。
6间距小于50 mm的两个超标缺陷,可并作一起返修。
7返修完成后,向监理提出焊口复探书面申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XXXX有限公司
AYMS-A0.006-2018
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受控□不受控
文件名称:焊缝返修管理规定
版本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说明:本文件只供公司内部使用,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得将该文件据为已有,更不得复印、拷贝
焊缝返修管理规定
1 总则
1.1 本规定度适用于按机电类特种设备结构焊焊工考试规范DB34/T987-2009要求制造的大型游乐设施的手工电弧焊。

1.2 本指导书适用于本厂用碳素钢,普通低合金,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焊接返修工艺,适用于本公司钢结构焊缝及热影响区超标缺陷的返修与焊补。

1.3 焊接返修作业时,在执行专用工艺的同时,必须同时贯彻执行本规定。

2 焊缝返修用设备及工装
2.1 设置焊缝返修焊机,配备电流表、电压表并定期检定。

2.2 备有手工碳弧气刨枪,砂轮枪,角向磨光机,压缩空气管道或空气压缩机。

2.3 适用于焊缝返修的工装有滚轮架等。

3 焊接返修人员
3.1 返修焊工一般应指定专人担任,取得相应项目的焊工合格证。

3.2 返修焊工应了解产品图样及焊缝返修工艺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3.3 返修焊工必须在接到返修卡后,方可根据返修工艺要求进行返修,并做好焊缝返修记录。

3.4 建立返修焊工的技术档案,检查部门根据返修记录计算年平均一次返修合格率。

4 焊接返修程序
4.1 当焊缝需要返修时,其返修工艺应有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

4.2 焊缝缺陷产生后由品质部发出焊缝返工/返修通知单,生产制造部在接到返工返修通知单后,焊接责任人会同检验人员及施工人员,分析焊缝缺陷原因,并制定返工工艺后进行返修,重要部位的焊缝返修次数一般不应超过二次。

焊接工程师提出第一次焊接返修工艺,并经焊接责任人批准。

4.3 对经一次返修仍不合格的焊缝,由焊接责任人编制返修焊接工艺并有质保工程师签字确认方可实施。

4.4 非重要受力焊缝返修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不合格焊缝由焊接工程师提出返修方案并制定焊接返修工艺,焊接责任人批准实施;
4.5 返修过程中,焊工要填写好《焊缝返修施焊记录》。

焊缝返修后,应将返修
后的焊缝按原焊缝要求检验,由检查员按《无损检测控制程序》的要求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无损检测,并重新出具无损检测报告。

5 焊接返修技术要求
5.1 焊缝外形缺陷如超高,流溢、焊瘤、焊缝与母材不圆滑过渡等,均应打磨修整。

5.2 焊缝表面可见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均应彻底清除缺陷后按原工艺补焊,对超标咬边,可补焊后打磨。

5.3 对于经无损探伤发现的超标缺陷,须按返修工艺彻底清除后补焊,清理前必须找准缺陷部位,清理中应仔细观察是否已将缺陷清除干净。

5.4 清理缺陷可以机械手段去除,亦可用碳弧气刨。

5.5 采用碳弧气刨清理的要求:
5.5.1 挖到缺陷所在深度,直到用肉眼或3~5m倍放大镜见不到缺陷为止,必要时,可进行射线探伤验证。

5.5.2 对裂纹、夹渣、所挖槽长要比可见缺陷每端长达15~20mm,且圆滑过渡。

5.5.3 当工件较厚,缺陷所在位置较深时,槽宽要能使焊条伸进去,并且可适当摆运,四周坡口角度应小于15°。

5.6 采用机械方法清理缺陷时,若有油腻,应用汽油洗干净,采用碳弧气刨清理缺陷时,要清理干净氧化物,对不锈钢和耐热钢还得去除渗碳层,一般碳弧气刨面应磨去0.2mm。

5.7 推荐选用碳精棒规格见表1:
表1 工件厚度与碳棒直径
5.8 碳弧气刨规范应根据缺陷深度形状选用,在快刨到缺陷时应改用小规范,以利于发现缺陷,常用规范值见表2:
表2 常用碳弧气刨规范
5.9 碳弧气刨操作注意事项:
5.9.1 碳棒在保管时应注意保持干燥,使用时如发现碳棒受潮,应烘干后才能使用,烘干温度180℃左右,保温10小时。

5.9.2 应选用侧向送风的碳弧气刨枪,以保证金属熔渣的清除。

5.9.3 碳弧气刨必须采用直流电源,碳弧气刨一般所需电流较大,以防止超载确保设备安全。

5.9.4 碳棒伸出长度80~100mm,当烧损到30~40mm时应进行调整。

5.9.5 碳弧要压短,弧长控制在1~2mm,均匀连续推进。

5.9.6 碳棒与工件夹角一般控制在30°~45°,随着刨槽深度增加,夹角相应增大。

5.9.7 先通气,后起弧。

先断弧后关气。

5.9.8 操作过程避免夹碳,若短路夹碳,应剔除夹碳后再进行。

5.10 对于工艺规定需预热的焊件,应按规定预热后方可气刨。

5.11 对刨槽较深时,宜采用稍上坡焊位置焊接,一般为5°~7°。

5.12 对刨槽宽度大于15mm时,宜采用多道焊,多层多道焊时,每一道均应清除干净后,方可焊下一道。

5.13 产品焊接需预热的工件,返修时也需预热。

5.14 返修好的焊缝,要进行修磨后交检,返修要有记录。

5.15 返修过的焊缝,要按焊缝原要求进行各项检查。

5.16 要求焊后热处理的焊件,应在热处理前完成返修工作。

5.17 对水压试验中焊缝渗漏的返修焊要求:
5.17.1 禁止在与水接触的情况下进行返修。

5.17.2 采用碳弧气刨或机械磨削方法清除全部焊缝缺陷。

5.17.3 按工艺要求进行返修焊接,并检查焊缝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