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概述
第一章 互换性及概述

1.3.4 标准化的作用
标准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4 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比较全面地讲述了机械加工中有关尺寸 公 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公差及技术测量 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计划中,本课程是联系设 计类课程和机械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是从基础课 及其他技术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 在学习本课程前,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原理和机械 制图方面的知识和初步的生产实践知识。在学习本课 程时,应将本课程的学习与机械工艺类课程的学习及 生产实习相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本课程的内容。
1.2.1几何量的误差和公差
误差:
公差:允许工件尺寸、几何形状和相互位 置参数的变动范围,包括尺寸公差和形 位公差。
1.2.2几何量的测量
技术测量是实现互换性的技术保证, 包括统一计量单位和计量器具的发展 。
1.3 标准与标注化
1.3.1 标准与标注化的概念 1.3.2 标准的分类与级别 1.3.3 标准化与互换性生产的关 系 1.3.4 标准化的作用
1.3.1 标准与标注化的概念
我国的标准: 1959年我国正式颁布了第一个《公差与配合》 国家标准(GB159~174-59) 1979年以来对旧的基础标准进行了两次修订: 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GB1800~ 1804-79、GB1182~1184-80、GB1031 -83);另一次是九十年代中期 (GB/T1800.1-1997,GB/T1182-1996, GB/T1031-1995)
1.1.2 互换性的种类
1.按互换的程度 (1)完全互换性 完全互换是指零部件装配或更改时, 不需做任何选择、调整或修配,装配后即 可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如螺栓、圆柱销 等标准件的装配大都属于此类情况。 特点:零件无需选择修整,即达装配要求。 装配过程简单,生产率高,对工人要求不 高,便于组织自动化装配;在各种生产类 型中都应优先采用。
互换性测量技术

装配前 不挑 装配时 不调整或修配
三者缺一不可
装配后 满足使用要求
二、互换性的种类
1.按互换参数范围或使用要求分为:
三、互换性的重要性(作用)
互换性是现代化生产的基本技术经济原则,无论大量生产 还是单件生产,都应遵循这一原则。互换性广泛应用于机械设 计、制造及使用、维修等方面。
1.使用维修上
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以旧换新,方便维修,提高机器利用率,
1)军用:军工产品易损件:子弹、炮弹都具有互换性。 2)民用: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举例:备胎、电子元件等等)
3.实现互换性的条件:合理确定公差标准是实现互换性的基 础;正确进行检测是保证互换性生产的手段。
二、标准和标准化(自学) • 现代化生产的特点是品分工细、品种多、规模大, 互换性要求高。因此,必须有一种协调手段,使各 个生产部门形成必要的技术统一,以实现互换性生 产。 • 标准与标准化正是联系这种关系的技术途径和手段, 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 标准: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这里指技术标准:指对产品和工程的技术质量规 格及其检验方法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 例如:公差与配合标准、形位公差标准、表面粗糙 度等标准。
2.检测:包含检验与测量。
检验:确定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并判断 其是否合格,但不必得出被测量的具体数值。 测量器具:量规、样板等专用无刻度定值量具。 合格品:工件的误差在公差范围内。 不合格品:工件的误差超出了公差范围。 测量:将被测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比较,以确定被测量 具体数值的过程。 测量器具:钢尺、游标卡尺、千分表等等。 作用:检测不仅用来用来评定产品质量,而且用于分析不合格 品产生的原因,以便及时调整生产,监督工艺过程,预防废品 产生。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根据式(2-9),式(2-10)计算公差
Th ES EI (0.033) 0 0.033mm
孔的实际偏差
轴的实际偏差
Ea Da D
(2-3)
(2-4) 图 2-3
ea da d
(2)极限偏差:上偏差和下偏差。 代数差。
上偏差(ES,es):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
下偏差(EI,ei):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
代数差。 极限偏差的表示式
ES Dmax D
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实际尺寸应位于其
中,也可达到极限尺寸。(图 2-3) (1)最大极限尺寸( Dmax ,dmax ):孔或轴允许的最大尺 寸。
(2)最小极限尺寸( Dmin ,dmin ):孔或轴允许的最小尺
寸。
6. 最大实体极限(MML) 对应于孔或轴最大实体尺寸的那个极限尺寸,即孔的最 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 DM ,d M ):孔或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
在公差带图解中,通常基本尺寸以 mm 为单位,偏差和
公差以
μm
为单位。
2. 1. 4 有关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1. 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2. 间隙和过盈 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正称为间隙,用 符号 X 表示。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负称为 过盈,用符号 Y 表示。
而且不能为零。(图 2-3)
3. 极限与配合图解(公差带图解) 极限与配合图解(公差带图解)由零线和公差带两部分 组成。(图 2-5) (1)零线:在公差带图解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
互换性和测量技术基础

孔 轴
轴 孔
最大间隙 Xmax =Dmax -dmin =ES-ei 最大过盈 Ymax =Dmin -dmax =EI-es
极限与配合旳基本术语及定义论
最大间隙
过盈配合
轴
最小过盈
孔
最小间隙
最大过盈 过渡配合
轴
最大过盈
最大间隙
轴
间隙配合
基本尺寸
2.2原则公差系列
一、公差等级
国标GB/T1800.3—1998将公差数值旳大小划分为20个公差等级,各 级原则公差旳代号分别以IT01、IT0、ITl、IT2、 IT3、……、 ITl7、 ITl8表达。20个公差等级中,IT01级旳精度最高,ITl8级旳精度最低。
h
c
km Js j
np
r
st
,
za z uv x y
为基本偏差
b
轴
a
2.2原则公差系列
二、基本偏差系列
3. 公差带代号
基本偏差代号,如:H、f
公差带代号构成 原则公差等级代号如:8、7
如: H8 f7 例:查表拟定φ30H8旳孔φ30p7与轴旳极限偏差,画出公差带图,并指出
配合类型
2.4配合种类旳原则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第1章 绪论
• 互换性旳概述 • 本课程旳性质和特点
绪论
一、互换性旳概念
互换性:是指机械产品在装配旳时候,同一规格旳零件或部件能够不经 选择、不经修配、不经调整就能够确保机械产品使用性能要求 旳一种特征。
互换性旳分类: 1、完全互换 2、不完全互换
互换性旳经济意义:维修、设计、制造 机械制造中旳互换性一般涉及零件几何参数、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 等方面旳互换。 互换性生产旳体现:原则化
演示互换性的概述

– 零线: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 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零线 以上为正,以下为负。 – 尺寸公差带:由代表上、下偏差的 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公差 带有两个基本参数,即公差带大小 与位置。大小由标准公差确定,位 置由基本偏差确定。
选择原则 尺寸公差等级的选择 选择方法 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配合的选择与设计 配合选择的方法 配合选择的步骤 零件图中的标注形式 尺寸精度和配合的标注 装配图中配合尺寸的标注
第2章 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
习 题 课
一、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X)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 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X )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X ) 4.图样标注φ200 -0.021 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 愈精确。( X )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X ) -0.067 6. 某 孔 要 求 尺 寸 为 φ20-0.046 , 今 测 得 其 实 际 尺 寸 为 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X )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X )
极限与配合知识分布网络
基本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基本偏差 上偏差 下偏差 标准公差 基孔制 基准制 基轴制 最小极限尺寸
极限 偏差
间隙配合
配合类型 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 最大间隙或过盈 极限盈隙 最小间隙或过盈 配合公差
知识分布网络 极限与配合知识分布网络
基孔制的应用 基准制的选择与设计 基轴制的应用 非基准制的应用
《互换性》基础知识点2024

引言概述: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互换性已经成为商品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和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互换性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介绍互换性的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互换性的概念。
正文内容:一、互换性的定义和重要性1. 互换性的定义:互换性是指商品、零部件或系统之间可以相互替换和交换,而不影响性能、功能或效果的能力。
2. 互换性的重要性:互换性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加消费者福利。
二、互换性的分类1. 外观互换性:商品外观相似,可以互相替换。
2. 功能互换性:商品具有相同的功能,可以互相替换。
3. 尺寸互换性:商品具有相同的尺寸,可以互相替换。
4. 性能互换性:商品具有相同的性能指标,可以互相替换。
5. 材料互换性:商品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互相替换。
三、实现互换性的要素1. 标准化: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确保互换性的实现。
2. 认证和检验:通过认证和检验,验证产品符合互换性的要求。
3. 设计和工艺:合理的设计和工艺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互换性。
4. 备件和维修:提供符合互换性要求的备件和维修服务,保证产品的长期互换性。
5. 供应链管理:科学的供应链管理可以确保产品在不同环节的互换性。
四、互换性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1. 汽车行业:互换性的实现可以降低汽车维修和配件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
2. 电子产品行业:互换性的设计可以简化产品维修和升级,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3. 医疗器械行业:互换性的要求可以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医疗事故风险。
4. 建筑行业:互换性的材料和构件可以减少建筑过程中的浪费,提高施工效率。
5. 航空航天行业:互换性的设计可以减少航空器件的库存和维修成本,提高航空器的可靠性。
五、互换性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1. 标准化的差异:不同地区和行业的标准差异限制了互换性的实现。
2. 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会对互换性产生影响。
互换性

一、互换性概述互换性: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奇异,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互换性应该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不需经过任何选择、修配或调整便能装配、维修更换●装配或更换后的整机能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作用:互换性是重要的生产原则和有效技术措施;不但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减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互换性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尺寸大小、几何形状以及相互位置关系)和机械性能(硬度、强度)的互换达到互换性并不要求相同规格的零、部件集合参数绝对相同,而是允许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
互换性的分类按可换性的程度完全互换(绝对互换) 不需选择、辅助加工和修配不完全互换(相对互换) 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为降低成本而采用其他技术手段来满足装配要求,如对机器中的某个零件的某个尺寸进行配做或进行修配、调整;公差: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二、优先数系在生产中,为了满足用户各种各样的要求,同一品种同一参数还要从大到小取不同的值,从而形成不同规格的产品系列例:普通车床加工最大直径φ320,φ400,φ500,φ630 形成产品系列•本身的零部件•加工和检验用的刀、夹、量具及机床等•使用性能✓防止数值传播的紊乱✓把产品品种的发展一开始就引向科学的标准化轨道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就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调、简化和统一的一种科学的数值标准目前我国数值分级的国家标准GB321--80优先数系的主要特征•R5系列的项值包含在R10系列之中,R10系列的项值包含在R20系列之中,R20系列的项值包含在R40系列之中,R40系列的项值包含在R80系列之中•Rr系列中的项值可按十进法向两端无限延伸,也适用于比值r/p等于整数的派生系列Rr/p•同一系列中任意相邻两优先数常用值的相对差近似不变。
其中R5系列约为60%,R10系列约为25%,R20系列约为12%,R40系列约为6%,R80系列约为3%•R10/3,R20/6,R40/12的理论等比数列十分接近于公比为2的倍数系列•标注派生系列时,除含有项值 1 的可用简化符号Rr/p外,其它的均需表明系列中含有的一个项值如R10/3(… 2.5 …)例:试写出R10/3从0.012到100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解:该数系为0.016,0.0315,0.063,0.125,0.25,0.5,1,2,4,8,16,31.5,63第一章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第一节极限与配合的基本词汇1.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
公差与配合详解

3 )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动旳两个界线值,以基本尺寸为 基数来拟定,分为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 尺寸: 孔旳最大极限尺寸Dmax,最小极限尺寸Dmin; 轴旳最大极限尺寸dmax,最小极限尺寸:dmin
尺寸公差与偏差
例一:已知孔、轴基本尺寸为φ25mm, Dmax= φ25.021mm,Dmin= φ25.000mm, dmax= φ24.980mm,dmin= φ24.967mm。 求孔与轴旳极限偏差和公差,并注明孔与 轴旳极限偏差在图样上怎样标注。
解:孔旳上偏差 ES=Dmax-D=25.021- 25=+0.021mm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尺寸公差:允许尺寸旳变动量,即最大极限尺 寸和最小极限尺寸旳代数差旳绝对值,也等与 上偏差和下偏差旳代数差旳绝对值。
孔旳公差:
TD Dmax Dmin Dmin Dmax TD ES EI EI ES Td d max d min d min d max Td es ei ei es
ES=EI+IT8=+33 对于f7得es=-20 μm,其ei=es-IT7=-20-21=-41
μm 由此可得φ30H8= φ30 +0.033
0
-0.020
Φ30f7= φ30 -0.041
(2)查表拟定φ30F8/h7配合中孔、轴旳极限偏 差 对于F8旳EI=+20 μm,其ES为 ES=EI+IT8=20+33 =+53μm 对于基准轴h7得es=0 ,其ei=es-IT7=-21 μm
Rz旳值越大,则表面越粗糙。 Rz只能反 应轮廓旳峰高和谷深,不能反应峰顶和 谷底旳锋利或平钝旳几何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小结
本节讲述了互换性在现代工业制造中的重要意义; 零件互换性的分类包括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要实 现互换性生产,国家制定了公差标准;合理使用公差 和正确进行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互换性生产的 必备的条件和手段;互换性要通过标准化来实现,标 准化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是本教材主要涉及的互换性。 对几何要素的
尺寸 形状 相对位置
提出互换性要求。
2)功能互换性(保证使用):广义互换性,指通过规定功能参数的极限范围 所达到的互换性。
物理
对
机械 性能 提出互换性要求。
化学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二、互换性的基本形式(种类) 2、按互换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分为: (1) 完全互换: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作任何选择、调整 和修配就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对互换性要求高、大批量 生产。如: 一般标准件有螺钉、 螺母、 滚动轴承、 齿轮等。 (2) 不完全互换:零件在装配和更换前,允许有附加的选择、 调整,但不允许修配,装配后能满足预定的要求。对互换性 要求不高、单件小批量生产,一般用于机器上某些部位装配 精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四、实现互换性的基本条件
实现互换性的基本条件是对同一规格的零、部件按统 一的技术标准制造。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补充:标准与标准化
所谓标准,就是指为了取得国民经济的最佳效果,对需要协调统一的具有 重复特征的物品(如产品、零部件等)和概念(如术语、规则、方法、代 号、量值等),在总结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由有关方面协调制 订,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活动的共同准则和依据。
所谓标准化,就是指标准的制订、发布和贯彻实施的全部活动过程,包括 从调查标准化对象开始,经试验、分析和综合归纳,进而制订和贯彻标准, 以后还要修订标准等。 标准化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 标准化领域很广泛,为了保证基层标准与上级标准的统一、 协调,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企业标准。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如何使工件具有互换性? 设加工一批零件的实际参数(尺寸、 形状、 位置等几何 参数及硬度、 塑性、 强度等其它物理参数)的数值都为理 想的理论值, 即这批零件完全相同。 装配时, 任取其中 一件, 配合的效果都是相同的。 但是,要获得这种绝对 准确和完全相同的产品在实际生产中是根本不可能的。零 件加工时不可能做得绝对精确,总是存在几何参数误差。 零件的几何参数误差分为尺寸误差、形状误差、位置误差 和表面粗糙度。
➢ 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有关部门起草,审批 后由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它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 意义重大,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执行。部颁标准对一个部的 经济和技术发展意义重大,必须在部属范围内执行,由主 管部门或有关部门联合主持并指定发布。企业标准指公司 企业、行业机构制定的在本企业、本行业内实施的标准, 包括地方标准、行业标准。
孔、轴的基本尺寸: Φ10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Dmax = Φ10.030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 Dmin = Φ10 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dmax = Φ10 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dmin = Φ9.97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二、“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定义
1.偏差 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偏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三、互换性的重要性(续)
综上所述,遵循互换性原则进行设计、制造和使用,可大 大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也为标准化、 系列化、通用化奠定了基础。
所以,互换性原则是机械工业中的重要原则,是我们设计、 制造中必须遵循的。
即使是单件、小批生产,零件不具有互换性,此原则也必 须遵循。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我国自1959年起,陆续制订了各种国家标准。1978年我 国正式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旧国标已不能适应现代大工业 互换性生产的要求。1979年原国家标准局统一布署,有计划、 有步骤地对旧的基础标准进行了两次修订。于1998年将标准 《公差与配合》改为《极限与配合》,在术语上、内容上尽 量与国际标准一一对应,2009年国家又颁布了新标准,以尽 快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的交流。
1、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尺寸值的数值称为尺 寸。如(直径、半径、宽度、厚度、深度、高度、中 心距等) 。默认单位为mm。
2×
620 36 45
16 10 8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尺寸又分为基本尺寸、实际尺寸和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极限尺寸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差。其中某一尺寸可以是实际尺寸,也可以是 极限尺寸;
所以,偏差有实际偏差和极限偏差之分 。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实际偏差和极限偏差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注意: ➢ 上偏差和下偏统称为极限偏差,它是设计时
确定的允许实际偏差变动的界限。
➢ 零件加工后,只要实际偏差未超出上、下偏 差所限定的范围,零件的尺寸就为合格。用 极限偏差表示孔、轴尺寸合格条件的表达式 分别为ES≥Ea≥EI和es≥ea≥ei。
• 两极限尺寸可能同时大于或同时小于基本尺寸, 因此,基本尺寸并不是零件在制造时一定要获得的 尺寸。
• 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未超出两极限尺寸所限定 的范围时,零件尺寸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即 零件的合格条件:最小极限尺寸≤ 实际尺寸 ≤最 大极限尺寸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例一 ,已知孔、轴的尺寸,求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值。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标准化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程度。在现 代化生产中,标准化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因为一种机械 产品的制造过程往往涉及许多部门和企业,甚至还要进行国 际间协作。为了适应生产上各部门与企业在技术上相互协调 的要求,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技术标准。公差的标准化有利于 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有利于保证产品的互换性 和质量,有利于刀具、量具、夹具、机床等工艺装备的标准 化。
和其它由单一尺寸形成的非圆柱形被包容面。
包容与被包容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孔、轴的区分
加工过程:
余量切除,孔 ,轴 ;
装配关系:
孔 – 包容面,轴 – 被包容面;
测量方法:
孔 – 内卡尺,轴 – 外卡尺;
表面关系:
孔 – 内无材料,轴 – 内有材料;
轴
孔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一、有关“尺寸”的术语和定义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由定义可知,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在装配过程 中,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装配前 装配时 装配后
不挑 不调整或修配 满足使用要求
缺一不可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二、互换性的基本形式(种类)
根据使用要求以及互换的参数、程度、范围的不同,互换性可分为不同
的种类。
1. 按决定的参数或使用要求分为:
1)几何参数互换性 (主要保证装配):狭义互换性,即通常所指的互换性,也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现代机器的生产应该是互换性生产,它符合现代化大 工业的发展条件。以电视机和汽车的生产为例,它们各自 都有成千上万个零件,由若干个省、几十家企业生产制造, 而总装厂仅生产部分零部件。在自动生产线上将各企业的 合格零件装配成部件,再由部件迅速总装成符合国家标准 的电视机或汽车,从而使年产量几十万台甚至几百万台成 为可能,而这种现代化大工业的生产使得产品质量更高, 产品的价格更为低廉。消费者在现代化进程中得到了实惠, 同时也注意到互换性的生产和维修给社会各个层面带来了 极大的方便,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4)使用方面。 由于零部件具有互换性,生产中各种设备的零部件损坏后,在
最短时间内用备件加以替换,能很快地恢复其使用功能,减少了 修理时间及费用,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1) 军用 军工产品易损件:子弹、炮弹 都具有互换性。 2) 民用 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举例: 备胎、电子元件等等)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2)制造方面。 互换性是专业化协作组织生产的重要基础,整个生产
过程可以采用分散加工、集中装配的方式进行。这样有 利于实现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从而 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3)装配方面。 从装配看,互换性是提高生产水平和进行文明生产的有利手段。 由于装配时不须附加加工和修配,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 了劳动周期,并且可以采用流水作业的装配方式,大幅度地提高 生产效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章 极限与配合
1-1互换性的概念
1、互换性的含义 互换性(Interchangeability)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 说是:“一种产品、过程或服务,代替另一种产品、 过程或服务能满足同样要求的能力。” 在机械工业中,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 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 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 一种特性”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孔
轴
极限与配合示意图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公差 下偏差
上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公差 下偏差 上偏差
零线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Th
ES
+
EI
0_
es
Ts
ei
画法:a、作零线,标出“0”“+”“—”号,画单向尺
寸线并标上基本尺寸
1-2 极限与配合基本术语、定义
术语和定义是技术标准的基础,也是工 程技术人员使用的技术语言。 一、尺寸 二、偏差与公差 三、配合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孔和轴
孔与轴的结合是机械装置中最典型的装配关系,装配后,孔以其 内表面包容轴的外表面。 孔——通常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内表面,包括圆柱形内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