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范文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范文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乡村旅游考察报告范文一、基本情况东坪村位于县城东北约24公里处,距唐太宗昭陵仅2公里,这里群山环绕,地貌独特,登高远眺,千里沃野置于脚下,如画田园尽收眼底,南与巍巍秦岭遥相对峙,东观朝**顶天寺高耸云端,漫山遍野的幼松郁郁葱葱,万亩果园宛若一个“天然氧吧”,农家土窑洞冬暖夏凉,人称“没有噪音的天然空调”.白村是一个现代农业园区,占地2万亩,其中农耕文化体验园是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地500亩,目前建成半亩园500户,已对社会开放认耕,让城市生活的人们,离开喧嚣的城市,走进农村,放松身心,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让城市生活的'人们,深入农村,了解农业,亲历春种秋收的传统农业生产过程。

二、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建设规划方面:袁家村在建设发展中按照环保、生态、绿色的理念,斥资1500万元打造了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再现了原汁原味的关中民俗风情,创建了民俗民风体验一条街,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辣子坊、豆腐坊、醪糟坊、药坊等传统特色作坊,集中展示关中农村自明清以来的农村生活的演变。

基本形成了集关中小吃街区、特色乡村食宿客栈、浪漫满屋田园派对、多主题酒吧街区、麻将茶园等关中民俗互动体验和现代艺术街区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旅游基地。

2、运营管理方面:袁家村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成立了旅游公司和农产品公司,前者做品牌宣传,后者以农产品带动经济发展,下一步把袁家村的香辣子,豆腐,醪子,醋油面,酸奶等小作坊发展成股份制公司,把现代生产工艺和传统生产工艺相结合,经国家生产许可,对外销售,进一步做大,发展成上市公司,解决公司资金不足问题。

景区下一步将实行一卡通,公司掌握现金流,与经营农户签订合作协议,统一管理,从传统的“农家乐”旅游向建设“乡村度假基地”迈进,实现公司和农户共赢。

3、土地流转方面:目前袁家村是全省新型社区示范村,所在烟霞镇是全省的示范镇,每年有1000亩的用地指标,政府帮助袁家村现有700亩土地变成国有土地,解决农村产权问题,资产盘活,向银行贷款,鼓励村民入股,让资产翻倍。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范文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范文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成为新时代下的热门话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前景,本人于近期前往某地进行考察并撰写此篇报告。

一、调研背景乡村旅游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但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

据统计,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超过70亿人次,同比增长逾20%。

在这股热潮下,不少地方开始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经济任务。

二、考察对象此次考察对象为某浙江省的某乡村旅游区。

该旅游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山区,周围环境优美,是一处以体验农村生活为主的乡村旅游区。

近年来,该地区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为本次考察带来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考察内容1、旅游区规划考察时,我首先了解了该旅游区的规划情况。

乡村旅游区规划是旅游区建设的基础,决定了该区域的景观、功能和服务等方面。

该地区的规划做得比较到位,有较完善的规划方案和施工计划,其中包括旅游公路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农业观光等。

此外,该地区还注重交通配套建设,提供免费停车、公共交通等服务,方便游客前来旅游。

2、旅游项目设计该旅游区的旅游项目设计较为丰富,其中包括了第一手体验类项目、休闲娱乐项目、文化教育类项目等。

我尝试参加了几个项目,其中包括摘苹果、采摘茶叶、亲子DIY等,一些最初的活动由当地的农户提供。

这些项目能够让游客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

但对于一些文化教育类项目的设计,需要更多有关当地历史、文化、民俗的展示和传播,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和认识当地文化。

3、农家乐和民宿乡村旅游区的农家乐和民宿是游客体验当地生活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该旅游区提供了多种住宿形式,农家乐和民宿条件均较好。

农家乐要求尽量贴近当地生活方式,为游客提供饱含民俗文化的美食和住宿环境,能让游客更好的了解当地的生活和文化。

同时,个别民宿在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加规范。

四、总体印象通过此次考察,我对这个乡村旅游区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

总体上,该旅游区在规划和项目设计方面做得较好,能够提供丰富的游览项目和生产体验活动。

乡村旅游立法考察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立法考察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立法考察调研报告本次乡村旅游立法考察调研报告是针对乡村旅游立法进行的一次全面的考察调研。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乡村旅游立法的完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一、乡村旅游的现状和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发展并不够理想,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充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其次,一些乡村旅游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对当地生态和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再次,乡村旅游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备,法律缺失和法律法规不符合时代要求,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二、乡村旅游立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本次调研的情况,我们认为乡村旅游立法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乡村旅游立法可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法律依据,明确各方责任,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立法可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三、乡村旅游立法的完善建议针对乡村旅游立法的现状和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应当完善乡村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乡村旅游法,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利。

其次,应当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监管,督促相关部门和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

再次,应当引导和鼓励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旅游项目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推动乡村旅游的绿色发展。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立法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为了推动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监管和引导,推动乡村旅游的绿色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重视乡村旅游立法,共同推动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同时,乡村旅游立法也应该考虑到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问题。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避免对当地文化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乡村旅游立法应该明确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另外,乡村旅游立法还需要关注游客权益的保护。

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一些游客可能面临消费纠纷、安全问题等,因此需要明确游客的权益保护措施,确保游客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新疆乡村旅游考察报告为了园艺场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农业+旅游有效融合,实现田园综合体项目达标,确保不走弯路,科学有效实现目标,为了更好地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在乡村旅游建设、经营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快我公司休闲旅游发展,7月13日至18日,由彩田总经理带队,组织一行4人,前往阿克苏塔村、刀郎部落、库尔勒阿瓦提农场、奇台腰站子村、北屯中心广场等地实地考察。

深入乡村民宿、乡村餐饮、乡村娱乐设施亲身体验验并与他们交流和探讨,认真询问了当地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学习当地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此次考察,感受颇深,启发很大,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阿克苏温宿县塔村旅游现状阿克苏温宿县塔村全名是阿依库勒镇塔什塔村,距离温宿县75公里,位于天山托木尔峰山脚下气温比城区低了近15℃左右,了解到从2019年起,阿克苏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围绕“乡村振兴+旅游扶贫”战略,打造“归园田居·塔村”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了“归园田居·塔村”乡村旅游示范点,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村民增收,让农民变被动为主动,让刻意“输血”变农民自发“造血”,为“一帮就富,撒手就贫”的顽疾开出了一剂妙方。

塔村环境整治、民宿改造、土地整理、基础设施配套和60余处网红打卡点打造通过阿克苏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资金建设。

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开发建设滑雪场、彩虹滑道、玻璃栈道等旅游项目,丰富景区业态的同时,已吸纳150余名农牧民就业,全村约60%以上的村民直接受益于旅游业发展。

整体照片展示:整体规划分成14个点,分为:云中漫步游乐园,天山托峰滑雪场,低空飞行基地,无动力游乐园、彩虹滑道,真人CS基地,半山客栈,蒙古人家,星空泡泡屋,游客服务中心,湿地瀑布,吃货街,杏花园啤酒广场,托峰大本营,塔村火车站,油菜花海。

百花生态园艺场在餐饮包厢风格,无动力游乐设施,特色住宿上都具有借鉴意义,打造百花田居园艺村,以童趣乐园,乡间美食,特色木屋,加以石头水系,麦田稻草人,木櫈,木椅点缀,石头文创,木头文创,水车等融入整体规划,形成园艺场独特的乡村旅游气息,形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与院方。

关于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发展的报告

关于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发展的报告

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发展的报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模式和农村生活方式为要素,以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为载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

尤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论述为农村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旅游发展将有助于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载体。

为此,为加快推进惠农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质增效,3月1日-4日,赴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泾源县、西吉县等地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先进经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近年来,固原市以深厚的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全域旅游为统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深挖乡村生态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和特色农业资源,乡村旅游与农村、农民和农业紧密结合,通过重点旅游项目带动、典型示范引领、标准化建设、品牌化推广,使固原乡村旅游成为新兴产业和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仅春节假期,固原市就接待游客11.3万余人次,景区和农家乐经营性收入340.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7.92%和10.66%。

先后涌现出了隆德县老巷子、泾源县全域旅游、西吉县龙王坝等一大批乡村旅游发展典型,乡村旅游已成为新常态下固原旅游的“新名片”和经济增长的新路径。

(一)原州区河川乡河川乡“黄土情休闲农业示范园”推行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第一产业以油用牡丹、元宝枫、文冠果、中药材种植为基础,第二产业以牡丹香料、精油加工为拓展,带动第三产业吃、住、行、游、娱快速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的齐头并进,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有很好的生态效益。

公司目前已投入4000余万元,按照1亩1股,每股240元标准采取“公司经营、农户入股”的形式,打造万亩油牡丹布局田园景观,搭配特色餐饮、窑洞民宿、山间娱乐等项目,通过微信平台、旅游网等媒体推广,辐射吸引周边300公里范围内客源,2017年6月至10月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品牌推广初现成效。

2020年最新乡村旅游发展调研分析报告

2020年最新乡村旅游发展调研分析报告

最新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汇报调研汇报写作者必需自觉以研究为目标,依据社会或工作需要,制订出切实可行调研计划,下面是搜集整理调研汇报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一、发展优势多年来,我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力和辐射力初步显现,前后荣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北旅游强县,九资河镇成为湖北旅游名镇,圣仁堂村成为湖北旅游名村。

据统计,已建成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景点16处,其中自然山水类51处,人文历史类15处,民俗风情类12处,现代农业类28处;已发展农家乐5多家,极具规模和特色1多家,年接待游客量2余万人次。

我县发展乡村旅游含有独特优势第一、适中区位优势是发展乡村旅游良好条件。

武英、麻阳两条高速在我县全部有出口,武冈城铁通车,罗田进入武汉1小时经济圈,周围2小时左右大中城市1多个,数以千万计客源市场,区位和交通条件好。

境内路网主干道路全方面升级改造,新建有大别山旅游公路,乡乡镇镇和关键旅游景点通二级公路,村村通四级水泥公路。

第二、宜人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现实基础。

我县动植物品种繁多,是大别山植物多样性关键区,是华中地域关键生物基因库,也是国家关键生态功效保护区。

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7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名副其实生态净土、天然氧吧和洗肺公园,是休闲度假胜地、养生养老天堂。

第三、丰富旅游资源是开发乡村旅游潜在动力。

乡村旅游产品齐全,有板栗公园、甜柿公园、葡萄采摘园、十里荷塘、燕儿谷等农业观光体验园;有李家楼、登场坳、石井头、新铺等农业新村;有大雾山桐花、天堂红叶、黄狮寨杜鹃、冰臼群遗址等农村风景观光旅游点;有滕家堡明清古街、紫薇山庄等历史文化村落;有金盆地和潘家塆梯田,白莲河、天堂湖水上娱乐等农业胜景。

第四、淳朴乡土文化是打造乡村旅游发展灵魂。

有胜利烈士陵园、金凤楼、红一军军部旧址、肖方旧居等革命遗址红色文化;有河铺吴氏孝子牌坊、坟等源远流长孝德文化;有板栗炖鸡、吊锅、汽水粑等罗田十大名吃饮食文化;有以徐寿辉、万密斋、王葆心、余三胜等为代表地方历史名人文化;有手工油面、东腔戏、畈腔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民俗文化。

乡村旅游考核工作总结报告

乡村旅游考核工作总结报告

乡村旅游考核工作总结报告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体验乡村风情。

为了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各地纷纷进行乡村旅游考核工作,以评估和监督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乡村旅游考核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报告,以便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首先,乡村旅游考核工作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了游客的体验和需求。

通过对乡村旅游景点、住宿、餐饮等方面进行考核,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在提供服务时,更加注重游客的需求,提供了更加贴心和周到的服务,受到了游客的好评。

而一些地方则需要在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方面进行改进,以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其次,乡村旅游考核工作也着重关注了乡村旅游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考核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重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护了乡村的原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了清新宜人的环境。

而一些地方则存在着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问题,需要加强环保意识,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乡村旅游考核工作也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进行了评估。

在考核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在宣传和推广方面做得非常好,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外界展示了乡村的美丽风景和丰富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

而一些地方则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考核工作总结报告显示,乡村旅游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结合考核报告的情况,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的规划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环境保护,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也希望各地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乡镇旅游调研报告

乡镇旅游调研报告

乡镇旅游调研报告
《乡镇旅游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旅游调研旨在了解乡镇旅游的基本情况,掌握乡镇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为乡镇旅游提供发展建议。

二、调研内容
1.乡镇概况:调研了乡镇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等基本情况。

2.旅游资源:考察了乡镇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色产业等。

3.旅游服务设施:调查了乡镇的旅游接待设施、交通配套、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

4.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了解了乡镇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旅游收入、从业人员等。

三、调研结果
1.乡镇的自然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乡村文化。

2.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和利用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开发利用效率。

3.目前乡镇的旅游服务设施相对简单,需要加大投入,提升接
待能力。

4.旅游产业发展良好,但仍需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宣传,提升
产业竞争力。

四、建议
1.加强乡镇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推动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

2.加大对乡镇旅游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提升接待水平和品质。

3.推动乡镇旅游产业的品牌塑造和市场推广,提升竞争力和知
名度。

4.注重乡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自然环境和乡村传统文化。

五、结论
乡镇旅游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通过加大投入和推动产业升级,可以促进乡镇旅游的健康发展,提升乡村经济和居民生活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外出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11月5日至11月11日,我有幸参加留坝县乡村旅游示范培训班赴浙江学习。

我深知此次培训学习机会来之不易,
严格要求自己,专心听讲,虚心学习,勤于思考,带着问题去考察,
积极与同事们沟通探讨,相互交流。

通过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活动,
使我开阔了眼界,发现了差距,增长了知识,受益匪浅。

现将心得体
会汇报如下:
一、主要感受
(一)、对旅游相关概念有了新的认识首先谈谈旅游营销,我所理解的
旅游营销就是:将我们的旅游品牌推广出去,吸引游客到咱们这来游玩、来消费,具体的营销手段比如利用网络、公众平台(美丽火烧店、
留坝门户网等)进行宣传,举办节庆活动,类似板栗采摘节、美食节等
吸引游客。

而通过学习,特别是老师的讲解和我们的切身体验,我认
识到,旅游营销包含了准确的市场定位、给力的品牌塑造、有趣的产
品设计、有效的信息传播,这每一项都值得去做文章,都不能忽视,
否则,咱们的营销就是失败的。

再谈谈全域旅游,它并不是单纯的一
年四季有可玩、可游的地方或是在一定区域内旅游景点遍地开花等,
它应是一个更加立体、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打造基础产品吸引游客、完善配套产品留住游客、增设外用产品实现再引客、留客,从而形成
全景引客、全时迎客、全业留客、全民好客的旅游发展景象。

(二)、对旅游产品设计打造有了新的理解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到
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应当是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游的转度,从
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的提升。

一方面要满足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还
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不能单纯停留在游客
对物质需求的满足上,更应当创造能够使游客参与、值得回忆的活动,应当关注游客的心理、情感方面的需求,比如将农耕民俗体验与亲子
教育、科普实践相结合,将农业景观与娱乐活动相结合,打造更多的
体验型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比如,将2元钱一斤作
为农产品售卖的花生包装为200元一盘作为体验项目进行消费的花生,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对旅游服务的重要性有了新的定位旅游业说到底是一个与人打
交道的行业,旅游服务就是为旅游者服务,其服务品质的好坏是取胜
的关键,而服务品质又在于细节,就像方敏教授谈到的优质的服务在
于细节管理,比如上厕所这样的小事情,既是满足游客出行的必须,
更是直接影响到旅游的体验,事虽小,却能从中看出一个地区旅游发
展的先进程度,在旅游消费观念日益成熟的今天,游客在衡量一项服
务产品的价值时,已经用“值不值”的消费意识替代了以往传统的
“贵不贵”的消费意识。

因此,在满足比如安全、卫生等刚性要求的
同时,要围绕可吃、可住、可赏、可看、可游、可购、可参与等多个
环节抓好旅游服务品质的提升,尽可能地为游客提供超出他们期望值
的服务,让他们满意,才能长久的吸引游客。

二、对留坝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目前,咱们留坝的旅游发展已经有一定
的成绩,各镇、各片区旅游发展定位也基本明确,在乡村旅游,特别
是农家乐、民宿客栈的发展方面,要通过规划引导,来改善目前经营
规模小、分布散、经营单一、层次不高、发展无序的状况,规划要突
出留坝地方特色、本土文化,在房屋外观打造、环境营造、对外推介
等方面下功夫,要重在营造乡村风情而非风景,着力发展乡愁经济、
休闲经济、养生经济,给农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赋予新的价值,
从而,建成农村人的幸福家园,城市人的休闲乐园。

(二)、转变观念,实现跨越。

在旅游发展中,政府的适时引导和重视
是基础,而群众的主动参与才是推进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政
府要改变大包大揽推进旅游发展的思路,搭好台子,让市场唱戏,让
群众当主角,以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群众发展农家乐、开发旅游商品,从事旅游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旅游开发,以典型示范带动,由
点到面来发展;引入农家乐协会等行业内部组织,以评星定级、联户发
展等方式来规范经营。

同时,加大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特别要注重
相关政策法规、经营理念、营销策略、服务技能的培训,通过多角度、多方式,来加强群众的教育引导,鼓励更多的群众投入旅游发展大潮。

(三)、精准定位,创意营销。

在当前,西成高铁、巴宝高速即将开通
的关键时期,怎样避免留坝成为成都、西安这些一、二线城市虹吸效
应的牺牲品,一个好的旅游创意营销就显得格外重要。

咱们留坝的旅
游发展定位是“山地度假,醉氧留坝”,要围绕这一定位,通过本土
旅游人才的群策群力、购买专业创意营销服务,来塑造我们给力的旅游形象,设计有趣的旅游产品,通过口碑、情感、体验式、事件等营销手段吸引我们的目标客群,使留坝走出去,让更多的游客留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