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引发的三次石油危机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一、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股市崩盘事件,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这场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大萧条,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和经济体系。
华尔街股市崩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过度炒作和财务不正规的行为导致的。
二、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由于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发起的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抵制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并施加石油禁运。
这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石油供应不足,油价飞涨。
第一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引发了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
三、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单日跌幅事件,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在这一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2.6%,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股市崩盘。
这次危机揭示了市场过度依赖计算机交易系统和缺乏监管措施的问题。
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多个国家的货币和金融市场遭受重创,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
这次危机起因于泰国银行业的问题,随后迅速扩散到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危机导致了货币贬值、股市崩盘和经济衰退,对亚洲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由于对新兴科技公司过度投资和高估价值,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场大规模的互联网泡沫。
然而,在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突然下跌并持续下滑,标志着泡沫破灭。
这次危机导致了许多互联网公司破产和投资者损失惨重。
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导致了次贷违约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崩溃。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多家银行破产或被迫接受政府救助。
七、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2010年,希腊宣布其公共财政状况严重不稳定,引发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
以下是八个重大危机事件的年表:
1. 1929年 - 华尔街股市崩盘:此次股市崩盘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大萧条。
2. 1945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场灾难性的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大面积破坏,对世界局势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3. 1973年 - 石油危机:由于中东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阿拉伯国家对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禁运,导致了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和经济衰退。
4. 2001年 - 9/11恐怖袭击:恐怖分子在美国纽约市和华盛顿特区的袭击导致了3000多人的死亡,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反恐战争。
5. 2008年 - 金融危机: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崩盘,导致全球股市暴跌和经济衰退。
6. 2011年 - 阿拉伯之春:这一系列示威和起义在北非和中东地区爆发,推翻了多个国家的政权,引发了严重的地区动荡和冲突。
7. 2014年 - 乌克兰危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进行军事干预,引发了乌克兰内战和东欧地区的紧张局势。
8. 2020年 - 新冠疫情: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感染和死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卫生危机和经济衰退。
三次石油危机的影响

迄今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第一次石油危机:影响:(1)第一次石油危机是減少石油供應和提高油价的雙重產物。
(2)经济:A.第一次石油危机,對于世界石油工業是一個大轉折點,沉重打击了当时过于依赖石油的世界经济。
突破了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对国际石油产销的控制,沉重打击了美国在世界石油领域的霸权地位。
B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所有工业国家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
C石油斗争大大加强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实力。
(3)政治:A第一次石油危机具有异常強烈的政治色彩。
在政治上分化了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孤立和打击了美国和以色列。
许多西欧国家为了获得中东的石油供应,都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政策,采取拒绝合作的态度。
B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给予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大长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志气.极大地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保护民族经济权益的斗争,它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第二次石油危机:影响:(1)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衰退,致使尚未从第一次石油危机造成的经济危机中恢复元气的世界经济再一次陷入大规模的严重的经济危机。
对其他工业化国家也产生了程度不等的影响,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恶性通货膨胀之中,失业人数上升,国际收支恶化。
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诱因。
(2)通过第一、第二次石油危机,资本主义不公正的石油体系逐渐打破,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达到巅峰。
(3)过高的油价一方面引起了石油需求量的下降,价格的上涨,有助于促进能源节约和新能源的开发。
各个国家努力发展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和开展节能措施,并开始了逐步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
70年代中后期起,各西方发达国家和石油公司大力开展了在非欧佩克地区的勘探和开采石油的活动。
另一方面促使非欧佩克产油国原油供应量的增加。
第三次石油危机:影响:(1)总体来说,这次危机中高油价持续时间并不长,与前两次石油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但使1991上半年欧美旅游生意相应减少。
三次石油危机历史及影响

三次石油危机历史及影响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三次石油危机历史及影响因油价在短时间内暴涨就判断全球将出现石油危机,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是过去30多年里毕竟多次发生过油价飙升导致全球性经济衰退的严重情况。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持续3年的能源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这次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组成了国际能源机构,应对可能出现的石油危机。
这个机构要求成员国必须保持相当于前一年90天进口原油的储备量。
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
随着产量剧减,全球市场上每天都有560万桶的缺口。
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
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诱因。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之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
美国经济在1990年第三季度加速陷入衰退,拖累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
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使原油价格在一天之内就暴跌10多美元。
次贷危机引发的石油危机及其影响

背景介绍
石油
危机
第一次危机: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油价 上涨两倍多,引发了二战后最严重 的经济危机。
第二次危机:1978年,伊朗政局的变动以及两伊 战争的爆发使得石油产量大幅度下 滑,油价在1979年暴涨。
第三次危机:1990年,伊拉克受到国际经济制裁, 来自伊拉克的石油供应中断。后来 由于欧佩克的增产,油价得以稳定。
✓美元的持续贬值实实在在地导致了主要石油出 口国原有资产的缩水和实际购买力的下降。
✓部分产油国要求原油购买者用除美元以外的其 它主要流通货币支付。同时传出欧佩克可能寻 求用其它货币代替美元报价。
✓高油价帮助石油输出国赚取了高额利润,发展 中国家损失较大。
当前下跌的油价
截止12月4日19点,美国市场主力原油期货 合约盘中跌至每桶45.3美元,创下三年多 以来的新低。对此专家表示,需求下降、 货币因素以及交易投机等多方面原因导致 油价不断下跌,短期内油价仍有继续走低 的可能……
为增强危机处理能力,经历过石油危机的发 达国家先后立法、以确保石油的战略储备。
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对本国的石油资源、生 产、供应、销售和市场的控制,加强了对外国 石油公司的管理和限制。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发达国家大力推广节 能产品,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高能耗产业向发 展中国家的转移。
这些经验和措施帮助发达国家在这次 石油价格高涨的过程中减少了相当一 部分的损失。
次
贷
危 ➢给投资于此的银行带来损失
机 ➢使各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加大
的 深
➢对各国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远 ➢对各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
影
响
次贷危机 对
国际资本流动和石油市场 的影响
【周末读史】史上三次石油危机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周末读史】史上三次石油危机石油危机是指经济危机在世界石油领域的一种表现。
所谓经济危机是指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衡或产生剧烈震荡。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1975年)1950~1973年期间,原油价格被七大公司人为地压得很低,平均每桶约1.80美元,仅为煤炭价格的一半左右。
经过OPEC的斗争,到1973年1月才上升到2.95美元一桶。
产油国对资本主义旧的石油体系,特别是价格过低很不满。
西方世界对石油的需求急剧增长,但是,西方石油公司却不肯对主要生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的提价要求作出让步,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大有剑拔弩张之势。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纷纷要求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改变对以色列的庇护态度,决定利用石油武器教训西方大国。
10月1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提高石油价格,第二天,中东阿拉伯产油国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石油禁运。
因为当时,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和日本用的石油大部分来自中东,美国用的石油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东。
石油提价和禁运立即使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一片混乱。
提价以前,石油价格每桶只有3.01美元,两个月后,到1973年底,石油价格达到每桶11.651美元,提价3~4倍。
石油提价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国国际收支赤字,最终引发了1973~1975年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这次石油危机对美国等少数依靠廉价石油起家的国家产生极大冲击,加深了世界经济危机。
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
1974年的经济增长率,英国为-0.5%,美国为-1.75%,日本为-3.25%。
但发动石油战争的阿拉伯国家却因此增强了经济实力,数百亿石油美元流向中东据统计,仅提价一项,就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
经过这次石油危机,西方各国普遍强烈感到了石油对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历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

历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黄静,陈思远(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广东广州510070)[摘要]20世纪中后期,世界共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2004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先是猛涨再暴跌,接着是剧烈的波动。
通过分析石油定价机制、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因素、石油危机概况以及20世纪至今欧洲、日本及美国为应对石油危机而采取的相关措施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借鉴他国经验,采取谨慎开采国内石油资源、实施原油进口多元化战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石油战略储备制度、开发石油期货市场、加快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进程等对策,以降低未来石油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关键词]石油危机;国际石油价格;应对对策;影响[中图分类号]F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19)11-0123-03[作者简介]陈思远(1983-),广东顺德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技术经济分析与能源工程初步设计研究。
一、引言石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方面被使用到现代工业国家的产业体系和经济生活的各方各面,成为支撑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其使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另一方面作为工业行业重要的化工原料,石油产品已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物质领域。
由于国际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局限性,以及石油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域分布不平衡,石油资源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焦点因素,甚至是军事斗争。
国家战略资源地位日益突出,油价日益突出。
波动已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在表现。
同时,石油价格也受到供需、金融投机和结算货币价值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二、国际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国际石油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体系。
以三大期货市场(纽约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与五大现货市场(西北欧市场、地中海市场、加勒比海市场、新加坡市场、美国市场)为主的国际石油市场的格局决定了其定价机制,国际市场石油交易大多以各主要地区的基准油为定价参考,以基准油在交货或提单日前后某一段时间内现货市场或期货市场价格加上升贴水作为原油贸易的最终结算价格[1]。
学习时报:1979年石油危机,第二次全球性能源危机

1979年石油危机:第二次全球性能源危机第二次石油危机,又称1979年石油危机,时间约为1978年10月至1981年3月,是三次石油危机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1978年底伊朗政局剧烈动荡,停止输出石油60天,油价急剧上升。
1980年9月20日两伊战争爆发,两国石油生产完全停止,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脆弱的供求关系,由此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
(一)中东是世界石油的主要来源。
据统计,1972年欧洲经济共同体9国所需石油的63%和日本所需石油的72%都来自中东,美国也需要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美西方国家和日本等石油消费国对石油需求量有增无减,且所需石油的很大部分必须进口。
1978年,西欧日消费量1463万桶绝大部分需要进口,日本消费量542万桶几乎全部需要进口,美国日消费量1836万桶也需要进口约880万桶。
部分国家对石油需求量增大,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有刺激经济复苏,大力发展工业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些石油消费国汲取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经验教训,危机后纷纷制定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以确保国家在极端形势下石油供给能够维持稳定。
此外,还存在市场的心理预期影响。
1977年4月,美国发布的一份能源报告宣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和苏联的石油供应能力大约在1985年前后达到顶峰,之后世界石油需求量将超过供应量,石油市场的长期趋势是石油供应逐渐吃紧”。
市场的心理预期加速了石油消费国的储油进程。
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政局发生剧烈变化。
伊朗国内政局动荡导致停止向外出产石油两个月,此举导致世界每天减少了500万桶石油。
在世界石油需求只增不减,而供给短时间骤减的情况下,一时间石油价格疯涨,1980年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34美元。
1980年9月22日,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爆发大规模持久战争。
在两伊战争中,大量产油设施遭到破坏,市场每天有560万桶的缺口,国际油价一度攀升到每桶41美元,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6天 ,使石油市场每天短缺石油50 0 0 万桶 ,约 占世界总消 费量 的11 ,致使 /0 油价动荡 和供应紧张 。
世 界 石 油 市 场 的 原 油 供 应 的 突然 减
少 ,引 发 了抢 购 原 油 的风 潮 ,油价 急剧
因此有专家分析 ,第一 ,是为了控
制 海 湾 石 油 ,满 足 本 国石 油 需 求 ,保 持 和加 强 美 国在 西 方 世 界 的 霸 主地 位 ;第
关 于 第 三 次 世 界 石 油 危 机 的说 法 至 今 尚存 在 争 论 , 比较 得 到 人 们 认 可 的是
有 两个 时期 。
一
果 世 界 上 最 大 石 油 储 备 的控 制 权 落 入 萨 达 姆 手 中 ,那 么 美 国人 的就 业 机 会 、生
伊朗革命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大 幅度 增 加 产 量 来 压 价 。结 果 欧佩 克 失 去 市 场 调 控 能 力 。各 主要 出 口国轮 番 提
高官价 ,火上浇油 。
这一席卷世界的第二次石油危机 , 引 发并 加 重 了又一 次 世界 性 的经 济危
发生根本性变化,最主要 的因素就是在于
美国的量化 宽松政 策导致 的流动性 过剩 。
量的下降 、价格的上涨 ,有助于促进能
源节 约 和 新 能 源 的 开 发 。人 们 普 遍认 识 到发 展新 能 源 的作 用 ,各个 国 家 努 力 发
展 新 技 术 开 发 新 能 源和 开展 节 能措 施 ,
持续3 年的能源危机对发达国家 的经
济造成 了严重 的冲击 。美 国的工业 生产
羊 ,而应该负责的英美利益集 团却藏身幕后平安无事。
接 下 去 的 事情 就 是 尽人 皆知 的 了 。 17 年 l月 1 日, 93 O 6
欧佩 克 在 维也 纳 召 开会 议 ,决定 将 油 价 从每 桶 3 1 元提 高 .美 O
到51X元 ,涨 幅高达令人惊愕 的7 % ( .I 0 到第二年 中。这个 数字一度达到接近1美元 )。 2
伦敦洲 际交 易所 挂牌交 易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达到 每桶1 1 1 0 . 美元。这是2 0年 1月以来 国际油价第一次重新 O 08 0
站 上 10 0 美元 关 口。 众 所 周 知 , 中 东 在 当 今 世 界 石 油 市 场 上 占有 重 要 地
位 ,而 由于拥有苏伊 士运 河 ,与其 他中东 国家相 比,埃及
不 过 , 这 次 高 油 价 持 续 时 间 并 不 长 ,与前 两 次 危 机 相 比 ,对 世 界 经 济 的 影 响 要小 得 多 。
产量完 全受 到影 响 ,产量剧减 ,全球市
场上 每 天  ̄ f 6 万 桶 的缺 口 ,打破 了 当 1i o 7' 5
时全球 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 。平 衡 供应再度紧张 ,再度引起 油价上扬 。
机 即将 来 临 ? 要 回 答 这个 问 题 , 回顾 一 下 近 4 年 来 爆 发 的 三 次 世界 0
范 围 内石 油 危 机 的原 因和背 景 。
“ 赎罪 日战争”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
17 年 1 月6 9 3 0 日,埃及 和叙 利亚 入侵以色列 ,点燃 了
“ 罪 日 战 争 ” 的 烽 火 。 与 一 般 大 众 的 印 象 相 反 ,这 场 赎 战争 并 非 阿 拉 伯 国 家 一 时 误 算 的结 果 。相 反 , 围绕 它 的开 ‘
国 际 金 融 危 机 之 后 , 美 国 的虚 拟 经
美国等少数依靠廉价 石油起 家的国家产生
极 大冲击 ,加深 了世 界经 济危机 。
17年 , 美国 、英 国和 日本 的经 济增 94 长率 分 别 下降 了 l7% 05和 32% _ 5、 .% .5 。相 反 ,盛产 石 油的 阿拉 伯 国 家却 因此增 强 了
在 国 际石 油 市 场 上 更 处 于举 足 轻 重 的 地 位 。苏 伊 士 运 河 是
中东原油外运 的重要通道 ,每 天通 过苏伊 士运河运输 的原
油达20 4万桶 ,接近于伊拉克或巴西 的日产量 。 近 日,埃及政局 出现动荡 ,人们 又一次将国际油价与 埃及这个文 明古 国挂上 了钩 ,这是 否预示着第四次石油危
17年 底 至 17 年 3 初 ,伊 朗停 止 输 出 98 99 月
是 18 年至18 年因O E 宣布以 95 96 PC
争夺市场合理份额来取代过去 的限产保 价政策 ,从而导致 18 年油价 战的爆 发 96
和油 价 暴 跌 ,国 际油 价 从 2 美 元 一 桶 迅 8 速 跌 至 1美元 。 0 二是 19  ̄ 爆发 的海 湾战 争 。 90 1 9 年 8 2日, 当美 国 总统 老布 什 90 月 得 知 伊 拉 克 进 攻 科 威 特 的消 息后 ,立 即 在 白 宫 主持 召 开 国 家安 全 会 议 ,讨 论 对 伊 作 战方 案 。 8 4 ,老 布 什在 戴 维 营 月 日 主持 秘 密会 议 ,通 过 了 “ 0—10 作 战 9 02
间关 于确认 已经开始战争集结的通信 ,都被外号 “ 情报沙
皇 ”的基辛格压 了下来 。那 场战争及其后果 ,乃至基辛格
后来 的 “ 穿梭 外交 ” ,实 际 上 都 是 根 据 索 尔 茨 约 巴登 会 议 纲 领 安 排 的 。结 果 ,阿 拉 伯 产 油 国成 了 干 夫 所 指 的 替 罪
机 。油价在 17 年开始暴涨 ,从每桶 1 99 3
美 元猛 增 至 18 年底 的4美 元 。 9O 1
济畸形发展着实害人不浅,过剩的流动性 使各种热钱对 于炒作美国资本市场心有余
悸。
通 过第一 、二次石油危机 ,世界不
经 济 实力 ,数 百亿 石 油美元 流 向 中东。据
0 " 国 瓷 导 W g I。 7 土 谭 刊W W n c 2 h t m《 0
打 ,华 盛顿 和伦 敦秘密策划 了一系列事件 ,并动用 了由尼 克 松 的国家 安全顾 问基 辛格博 士建 立 的强大秘 密外 交渠 道 :通过 以色列驻华盛顿 大使 ,基 辛格有效地控制住 了以
色 列 的政 策 反 应 ;同 时 ,他 还 开辟 了与 埃 及 和 叙 利 亚 的沟 通 渠 道 — — 做 法 十分 简 单 ,就 是 在关 键 问题 上 向 对 方 误 传 消 息 ,确 保 战 争 和接 下 来 的石 油 禁 运按 计 划 展 开 。 这 个 计 划 就 是 希 望 借 助 全 球 性 的石 油 禁 运 来 大 幅度 拉 高 能 源 价 格 ,以 帮 助 美 国 度 过 “ 雷 顿 森 林 体 系 ”崩 溃 后 布 美元 贬 值 引 发 的石 油 上涨 的恶 果 。 据 美 国情 报 机 构 的 报 告 ,包 括 截 获 的 阿 拉 伯 官 员 之
次 日,欧 佩 克 组 织 中 的 阿拉 伯 成 员 国 在 历 数 “ 国在 美
中东 战争 中支 持以色列的种种罪状”后 ,正式宣布停止 向
美 国和荷兰出 口石油—— 鹿特丹一直是 欧洲主要 的石油输入港 口。
至 此 ,震 惊 世 界 的史 上第 一 次 “ 石 油 危 机 ” 全 面 爆 发 ,直 至 1 7 年 才 平 95
地 、雷达基地发射 了百余枚 “ 战斧 ”式 巡航导弹 。老 布什宣布 ,以美 国为首 的 多 国部 队已经 向伊拉克发起代号 为 “ 沙 漠风暴”的进攻。海湾战争爆发。
那 么 ,布 什 政 府 大 张 旗 鼓 地 打 这 一 仗 ,究竟 为 了 什 么呢 ? 当 时 任 美 国总 统 的老 布 什 表 示 ,如
在 此 期 间 , 欧佩员 国 主 张 随 行 就 市 ,提 高 油 价 ,
埃及 动荡不会 引发第四次石油危机
@ 文 / 明 白 目前 来看 ,国 际石 油供 求 形势 并没有
第一次 石油 危机 是一 场零和 游戏 。对
沙特阿拉伯则主张冻结油价 ,甚至单独
二 ,是为 了在军事上重新控制海湾地 区
这 一 战略 要 地 ;第 三 ,是 为 了保 住 美 国
军 火 工业 。
上 升 。 这 一 潮 头 刚要 过 去 , 1 8 年 9 90 月
2 日伊拉克空军轰炸伊 朗 ,两伊 战争爆 0
发 。两 国石 油 生产 完 全停 止 ,世 界 石 油
息。
公正的石油体系逐渐打破 ,欧佩克对世 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达到巅峰 。
过 高 的油 价 一 方 面 引起 了 石 油 需 求
计划” ,决定 向沙特阿拉伯派遣 大批部 队 ,对伊拉克进行地毯式狂轰滥炸。 这是老布什在他 的总统任期 内做 出
的 “ 重要 的决 定 ” 。 最 19 年 1 1 日凌 晨 2 0 ,停 泊 91 月 7 时4 分 在海 湾地 区 的 美 国 军舰 向伊 拉 克 防空 阵
1 7 年 伊 朗 发 生 推 翻 巴列 维 王 朝 的 98
活方式都将蒙受灾难 。对美 国而言 ,海
湾石油是其 “ 国家 利 益 ” 。 当时 油 价 一 路 飞 涨 。短 短 三 个 月 的 时 间 ,世 界 石 油 价 格从 每 桶 l美 元 ,到突 破4 美 元 。 4 o
革 命 ,社会 和 经济 出现剧 烈 动荡 。从
并 开 始逐 步 建 立 了战 略石 油 储 备 。 另 一 方 面 促 使 非 欧 佩 克 产 油 国原 油 供 应 量 的增 加 。 17 年 代 中后 期 起 ,各 90
西方发达 国家 和石油公 司大力开展 了在 非欧佩克地区勘探和开采石油的活动 。
海湾战争 引发第三次石油危机
下 降了1 %,G P 4 D 下降 了47 .%;日本 的
工业生 产下降 了2 %以上 ,G P 0 D 则下 降 了7 %;欧洲G P D 下降了2 %。 . 5 危机之后 ,以美 国为首 的一些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