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诗莞市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三惠州二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0届高三惠州二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0届高三惠州二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24.商朝统治者迷信鬼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尊天”的同时,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观念。

这表明西周比商代更加A.重视神权统治B.关注现实世界C.强调等级秩序D.注重血缘关系25.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是颛顼、帝喾、尧、舜的祖先,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祖先,还是汉朝人和匈奴人共同始祖。

这种观念有利于A.消除民族矛盾 B.促进边疆开发C. 加强君主专制D. 强化民族认同26.宋代一些史家批评传统的重事轻义的史学风气,倡导作史“但欲通知古今之变,又以观其所处义理之得失耳。

”这种观点A.受到理学发展的影响B.有利于确立儒学正统地位C.开启通史编撰的潮流D.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思想27.下表为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水稻与蚕桑生产投入与获利对比表,表中所反映的的现象可以用来印证当时江南地区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农业结构发生变化C.农业生产逐渐衰退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8.下表为晚清驻外公使知识结构统计表,据此可知晚清A.新式人才成为官吏主要来源B.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C.摆脱了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D.外交官群体走向近代化29. 1919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

成立之初,讲演团的演讲话题以生活常识和启蒙性的教育居多。

两个月后,其讲演的报告涉及到“国民”“国家”“青岛”“爱国”“强权”等话题显著增加。

这说明A.民众民主意识显著增强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C.民族危机影响时代主题D.马克思主义已传入中国30.1948年1月,毛泽东致电叶剑英时提出:“对一切可以争取的中间派,不管他们言论行动中包含多少动摇性及错误成分,我们应采积极争取与合作态度。

”毛泽东的电报意在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C.推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扩大中共的阶级基础31.1981年7月,在国务院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首钢实行承包制。

2020届高考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二)(附答案)

2020届高考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二)(附答案)

2020届高考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二)(附答案)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

这些举措A.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B.反映了财税制度的成熟C.说明了监督制度的改变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25.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C.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26.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历史叙述。

叙述出处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清圣祖实录》于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

《清世宗实录》联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

今联虽逾六袠,而精力强盛如常,不惮万几之劳勚。

尝欲俟《清高宗实录》八旬以后,春秋渐高……或可稍安颐养。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勤于政事保证了三帝意志的完全贯彻B.勤政作风预示着封建王朝的衰落C.批阅奏章是三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方式D.乾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27.下表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

这种状况()年限1年以下1—2年2—5年5—10年10—15年15—20年20年以上阁臣数(人)30 37 42 2512114占比(%)18.63 22.98 26.09 15.53 7.45 6.83 2.49 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28.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一书中曾写到:“在清朝面临的新技术中,铁路是最棘手的”,“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模式”。

这说明()A.西学传入导致民族工业破产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传统观念阻碍近代化的发展D.国内市场走向开放29.1922年,梁启超认为,楚国在春秋战国以前属于南方的蛮夷之邦,之后才逐渐融入华夏。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 年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命题学校:惠州一中 六校分别为:广州二中、中山纪中、东莞中学、珠海一中、深圳实验、惠州一中 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及学校名称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及答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 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历(歴) :“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

意为经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希腊语中“ historia ”,原义为“调查、探究”。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 .历史是史学记录B .历史必得亲身经历C .历史可任意评说D .历史应“实事”而“求是”2.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 “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

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

”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3.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A .道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 4.《百家讲坛》兴起明史热,有位学者把 17 世纪 40 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 —— 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

2020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二模)试题(含解析)

2020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二模)试题(含解析)

史实来论证)
论题二:中国古代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阐述:皇帝集最高立法权、最高行政权和最高司法权,不受任何约束与监督;不断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直至废除丞相制度;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实行科举制,把官吏选拔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说明:回答时须用具体史实来论证)
论题三:对中国古代的专制制度的评价,应在特定环境下辩证看待。

(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可同等给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
点睛:比较类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1.比较需明确宗旨。

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

2.比较需求同存异。

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

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

3.比较需分开层次。

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20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期末)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期末)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卷历史部分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

这些举措A. 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B. 反映了财税制度的成熟C. 说明了监督制度的改变D. 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答案】A【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量入为出”的经济原则,其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满足争霸或统一战争的需要,故A项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逐步形成,并不是成熟阶段,排除B项;监督制度并未全面反映材料的内容,排除C项;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均财节用”“量入为出”等信息不相符合,排除D项2.据史书记载:九品中正制下,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选择中正非常慎重,多数中正都符合“贤有识鉴”的标准;中正必须认真负责,不负责者都要受到弹劾。

这表明九品中正制A. 强化中正官的道德意识B. 方便中央自上而下地管理C. 安抚了世族的不满情绪D. 消除了士族对吏治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由于选择中正官的权力在中央,中央对中正官有严格的要求,故方便了中央自上而下地控制官员的任选,B项正确;选择中正官的要求是“贤有识鉴”“认真负责”,强调除了道德,更重要的是“鉴人”能力,A项不全面,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世族”的不满情绪,九品中正制并非意在“安抚”世族,排除C 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对官员的考核任用的影响贯穿始终,排除D项3.陆九渊指出:“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张官置吏,所以为民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得乎丘民为天子,此大义正理也。

”这些思想主张A. 是“心即理”主张的具体体现B. 是孟子“民贵君轻”的继承发展C. 使儒学开始适应政治统治需要D. 已有初步反封建民主思想取向【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陆九渊的思想,概括其大意是,君和吏都是为“民”服务的,民贵君轻,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戴,才能成为君主,因此,这些是孟子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B 项正确;“心即理”与材料无关,排除A 项;儒学自产生之初,即为政治统治服务,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政治需要,排除C 项;从材料看,陆九渊并不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排除D 项4.雍正帝刷新了古代历朝多项纪录,他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视。

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东莞市2020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统考(6月)高考冲刺试题(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在已知的西周早期墓葬中,按照随葬品的多少、葛室的大小等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但不同类型墓弗中铜器的数量及组合,没有形成一定的比例。

以此为证据可以说明当时A.阶级分化不明显B.贵族特权被削弱C.礼仪尚未制度化D.血缘关系的弱化25.史学家司马迁认为,汉族四周的匈奴、南越、东越、西南夷等族,都与汉族一样是黄帝后裔,甚至朝鲜也与黄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华夷共祖”的思想A.消弭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B.说明了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C.迎合了大一统政治的需要D.反映了司马迁严谨的史学观26.敦煌文献中唐天宝之前户籍上没有自买田的记载,而天宝六年(747年)以后,户籍中买田的记载明显增多。

这说明当时A.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B.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C.西北农业生产力衰退D.均田制日益遭到破坏27.晚明时期,江南地区许多农民一大早就把自己纺的棉纱和织的布拿到市场上去卖,买回原棉或者棉纱,然后回到家里再纺纱或织布。

次日他们再去市场上这样交易一圈。

这一现象A.推动了朝贡贸易繁荣B.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C.加速小农经济的瓦解D.不利于新生产方式发展28.在1843年的虎门谈判中,英方要求中国对香港贸易自由化。

中方为此发布告示:“若内地商民愿赴该岛(香港)买卖,即就近报明各海关,应照新例完纳货税,请领牌照,乃方准出口营生;若不请牌照辄往买卖者,查出以私贩及违禁下海论罪。

”这表明清政府A.尝试维护国家权益B.厉行闭关锁国政策C.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D.同意实行“协定关税”29.1917至1919年,在《新青年》中“十月革命”被提及的次数极少,1919年以后逐渐增多。

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国内主要矛盾发生转变C.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变化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30.1935-1936年间,共产国际莫斯科第七次代表大会决定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会议上决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后决定逼蒋抗日,放弃苏维埃政权口号,将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

广东省2020年(春秋版)高三历史3月第二次联考试卷(II)卷

广东省2020年(春秋版)高三历史3月第二次联考试卷(II)卷

广东省2020年(春秋版)高三历史3月第二次联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7高二上·钦州开学考) 古代“领地国家”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据此,对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 . 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 . 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 . 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 . 实现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2. (2分) (2019高二上·宾阳月考) “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

”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A . 厉行赏罚崇尚法治B . 奖励耕战与民休息C . 仁者爱人尊君爱民D . 崇尚贤能厉行节俭3. (2分) (2019高二下·慈溪期末)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历代政府对少数民族问题都十分重视。

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A . “道”是秦朝设于少数民族聚居地与“县”同级的行政机构B . “宣政院”是元代管理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地方官署C . 从明代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以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D . “理藩院”是清朝主管边疆民族事务机构,地位同于六部4. (2分) (2017高一下·菏泽期中) 据《北京青年报》信息:中国古代的文献里从来没有“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沿途客商皆是根据马粪和枯骨为路标进行探险式穿越。

当年唐僧在此进行生死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A . 丝绸、青瓷B . 纸张、铁犁C . 青花瓷、活字印刷佛经D . 土耳其地毯、吐鲁番坎儿井5. (2分) (2020高一下·本溪开学考) 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记录在《全唐诗》里流传于世。

广东省六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六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广东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文科综合(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卷Ⅰ(选择题共140分)24.曾国是存在于西周至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湖北随州。

近年来曾侯(曾国国君)墓地出土了编钟等青铜礼器,其中有一件青铜器上的铭文为“余[周]文王之孙(后代)......出邦(分封)于曾”;在曾侯宝和夫人芈(音mǐ)加合葬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铜缶,上刻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意为楚王嫁女入随国的嫁妆。

由此可以推断A.曾国与随国都是由楚国分封B.曾国与随国可能是同一个国家C.曾国通过争霸战争兼并随国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发生动摇25. 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

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

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繁荣促进思想解放B.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C.门阀士族腐朽丧失精神信仰D.三教合流改变思想格局26.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

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

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B.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C.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D.农业生产重心的逐渐南移27.嘉靖元年,政府对王阳明的著作不满,世宗下诏:“不许妄为叛道之经私自传刻,以误正学(程朱理学)。

”当时政府批判王阳明,可能因为王阳明心学A.颠覆了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B.离经叛道批判君主专制C.彻底地否定了封建纲常伦理D.主张提升人的主体地位28.洋务运动中,官办企业汉阳铁厂是清廷督抚的“政绩工程”,政府每年虽然投入大量资金,经营仍十分困难。

甲午战后,面临无力继续投资的窘境,洋务企业大多如此。

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新式生产方式行不通 B.有必要探索新的近代化道路C.缺乏兴办洋务的环境 D.资金缺乏阻碍洋务企业发展29.1907年,清政府开始实施女子的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