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车动作及驾驶姿势(教案)

合集下载

上车、下车动作(实操)教学教案

上车、下车动作(实操)教学教案

上车、下车动作(实操)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上车、下车动作,提高乘坐的安全性。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交通秩序,关爱他人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上车动作:a. 排队等候上车b. 依次上下车,不拥挤c. 抓好扶手,保持稳定2. 下车动作:a. 提前准备下车物品b. 依次下车,不拥挤c. 注意下车安全,避免跌倒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上车、下车动作的规范与安全。

2. 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交通秩序,关爱他人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其他学生跟随练习。

2.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动作。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练习上车、下车动作。

五、教学步骤1. 讲解上车、下车动作的要点,强调安全与秩序。

2. 示范上车、下车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

3.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动作。

4. 组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练习上车、下车动作。

5. 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应用。

教案编写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上车、下车动作是否规范、安全。

2. 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遵守秩序方面的表现。

3. 搜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公交司机来校进行实地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上车、下车动作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公交调度室,了解公交运营秩序和安全知识。

3. 开展“我是文明乘客”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公共交通秩序。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动作。

2.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交通秩序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九、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上车、下车动作的图片、视频及讲解内容。

上车、下车动作(实操)教学教案

上车、下车动作(实操)教学教案

上车、下车动作(实操)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上车、下车的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安全、文明的乘车习惯。

3.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上车动作:排队、等待、上车顺序、车票查验、找座位、安全带使用。

2. 下车动作:到站提醒、下车顺序、整理物品、安全离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上车、下车动作的顺序与要领。

2. 教学难点:安全带的正确使用、下车时的紧急情况处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客车模型、安全带、车票、教学视频。

2. 场地:模拟客车停车场、安全演练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解上车、下车动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安全。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上车、下车动作的顺序与要领,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3. 示范演示:教师演示上车、下车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4. 实操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上车、下车动作的实际操作,教师点评指导。

5.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进行上车、下车动作的练习。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实操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教师进行总结。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演示上车、下车动作,培养文明乘车习惯。

8. 课后跟进:教师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操作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上车、下车动作的顺序与要领。

2. 学生能在实际环境中文明、安全地乘车。

3. 学生能主动向家人演示上车、下车动作,传播文明乘车理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公交车场,了解公交车运营情况。

2. 邀请公交司机来校讲座,分享安全行车经验。

3. 开展“文明乘车小卫士”评选活动,表彰优秀学生。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2. 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操作情况,针对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3. 定期组织复习,巩固学生上车、下车动作的操作技能。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调整教学重点与难点。

上车下车动作教学教案电子教案

上车下车动作教学教案电子教案

上车下车动作教学教案电子教案课题:上车、下车动作教学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正确的上车、下车动作;2.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的上车、下车动作;2.教学难点: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

教学准备:1.教学桌椅;2.教具:模拟车门和车座。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们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告诉学生们上车、下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作,学会正确的上车、下车动作可以让我们更加安全地出行。

Step 2:教学(30分钟)1.教师示范上车动作。

a.教师模拟车门打开,解释车门两侧的安全区域,并告诉学生们在上车之前需要先观察左右侧是否有来车。

b.教师展示正确的上车动作:面对车门,先用一只手扶住车门上部,另一只手扶住车门中部,然后迅速抬脚跨上车辆,再用力推车门将身体稳定地移入车厢。

c.教师要求学生们观察示范并记住动作要点:扶住车门上部和中部,迅速跨上车辆,然后用力推门移入车厢。

2.学生练习上车动作。

a.学生们两人一组,分别站在模拟车门两侧。

首先,一人模拟司机打开车门,另一人观察是否有来车。

然后,两人依次站在模拟车门处进行上车动作练习。

教师逐个巡视指导,纠正学生们的动作。

3.教师示范下车动作。

a.教师模拟车门打开,告诉学生们下车前需要先观察左右侧是否有来车。

b.教师展示正确的下车动作:面对车门,先用一只手扶住车门上部,另一只手扶住车门中部,然后用力推车门推开,迅速放下脚。

c.教师要求学生们观察示范并记住动作要点:扶住车门上部和中部,用力推门迅速放下脚。

4.学生练习下车动作。

a.学生们两人一组进行下车动作练习。

教师逐个巡视指导,纠正学生们的动作。

Step 3: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回顾上车、下车动作要点,让学生们进行归纳总结,帮助他们记住和理解正确的动作。

Step 4: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其他场景中的上车、下车动作,如公共汽车、地铁、电梯等,让学生们了解不同情况下的上车、下车要点和注意事项。

教练员教案

教练员教案
2.踩下离合挂倒档,方向向右打死,半联动起步,缓慢后移车身,观察左后视镜,当左后轮轮胎刚压掉甲乙两车库中间线时,向左打死,待车身摆正后停车,方向盘回正。
3、挂1档,起步,左右小幅修正方向使车身尽量在甲库中间,离甲库前方边线一定距离时停车。
4.挂倒档,起步,左右小幅修正方向使车身尽量在甲库中间,倒入库底停车。
3.在各种情况下使用制动跳板:
(1)需要降低车速时应先轻后重缓慢踏下;
(2)需要停车时,除按减速要领操作外,在车辆即将停止时放松踏板再缓慢踏下;
(3)需要紧急制动时,应迅速有力将踏板踏到底。
(4)放松踏板也应根据需要操作可以一次放松,也可以分次逐渐放松。
(4)放松踏板也应根据需要操作可以一次放松,也可以分次逐渐放松。
5、松离合器至联动点停住,逐渐加油并缓慢松手刹,做到三者协调配合。(讲解离合器使用中的“两快两慢一停顿”操作要领以与判断离合器联动点的三种现象:(1、听发动机声音变化;2、凭脚感;3、凭抖动的感觉。)
5、松离合器至联动点停住,逐渐加油并缓慢松手刹,做到三者协调配合。(讲解离合器使用中的“两快两慢一停顿”操作要领以与判断离合器联动点的三种现象:(1.听发动机声音变化;2、凭脚感;3、凭抖动的感觉。)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解、实车讲解、示范和练习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练车(C1)在实车场地操作
教案十一
教学科目
上坡路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
教学时间
5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上坡路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的操作要领,熟悉上坡路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的考核要求。
教学要求
掌握上坡路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的操作要领
教学内容
1.听到“上坡定点停车”指令后,打右转向灯,右打方向盘使车辆向右侧靠。

上车、下车动作(实操)教学教案

上车、下车动作(实操)教学教案

上车、下车动作(实操)教学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材:《交通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上车、下车动作,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上车动作:排队等候、有序上车、系好安全带。

2. 下车动作:系好安全带、有序下车、走人行道。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上车、下车时应该注意什么吗?二、新车演示(10分钟)1. 教师演示正确的上车、下车动作。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操练习。

三、分组实操(10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

2. 各小组按照要求进行上车、下车动作的实操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上车、下车动作的要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操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绘制一幅关于上车、下车动作的漫画。

2. 家长签名确认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上车、下车动作,遵守交通规则。

2. 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实操练习,提高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与家长共同关注交通安全。

六、交通安全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交通规则的相关知识,包括车辆行驶、行人通行等方面的规定。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七、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一些关于上车、下车动作不当导致的交通事故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角色扮演(15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司机和一个乘客。

2. 各小组按照要求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上车、下车动作。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的动作,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九、小组竞赛(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上车、下车动作的竞赛。

上车、下车动作(实操)教学教案

上车、下车动作(实操)教学教案

上车、下车动作(实操)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上车、下车动作的基本步骤和要领。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完成上车、下车动作。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公共交通工具的尊重和安全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上车、下车动作的基本步骤和要领。

2.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正确完成上车、下车动作。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上车、下车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2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解公共交通工具的重要性和安全知识,引出上车、下车动作的学习。

4.2 讲解上车动作教师讲解上车时的步骤和要领,包括排队、等待、上车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4.3 讲解下车动作教师讲解下车时的步骤和要领,包括确认下车站点、提前准备、下车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4.4 示范操作教师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学生跟随模仿。

4.5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车、下车动作的理解程度。

5.2 实践操作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动作的正确性、操作的熟练程度等。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在上车、下车动作实践操作中的表现,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6.2 教学建议第七章:教学反馈7.1 收集学生反馈教师收集学生在学习上车、下车动作过程中的疑问和建议,以便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

7.2 调整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对后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确保教学效果。

第八章:教学总结8.1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上车、下车动作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8.2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上车、下车动作的知识,并在生活中实践运用。

第九章:教学资源9.1 教学课件教师准备上车、下车动作的教学课件,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上 下 车 动 作 及 驾 驶 姿 势教案

上 下 车 动 作 及 驾 驶 姿 势教案

上下车动作及驾驶姿势科目:——上下车动作及驾驶姿势目的: 使学员掌握安全上下车的方法及正确的驾驶姿势内容:(一)、上车前的安全检视及顺序(二)、上车动作及顺序(三)、下车动作及顺序(四)、正确的驾驶姿势(五)、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重点:安全检视和观察时间:60分钟方法:讲解、示范、练习和讨论要求:1、认真听,仔细看,反复练。

2、练习积极主动3、注意训练安全教学过程:一、上下车动作(一)上车前的安全检视及顺序我们上车前要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检”中的上车前的检查,我们不仅要掌握上下车的动作要领,更要的是培养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检视和观察习惯。

上车前,我们要检查车辆的安全状况,包括轮胎的气压、螺丝是否松动、灯光是齐全等,减少我们行车中不必要的麻烦,给我们安全出行增添保障。

车辆的安全检查是逆时针进行的,我们首先从驾驶的的左侧开始,检查左前轮的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规定的校准,如果气压不足我们就需要加气和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漏气或者轮胎是否被扎入了铁钉等杂物,除去轮胎纹路间的杂物,轮胎螺栓是否紧固;检查后视镜是否完好无损,镜面有无污染;用先前同样的方法检查左后轮;来到车身正后方,检查灯光是否齐全,牌照是否清晰,我们应当随时保持各灯光完好无损和牌照清晰无污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条、第95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第35条有关规定,机动车应当保持号牌清晰,不得故意污损。

对故意遮挡、污损号牌的作了相应处罚;用先前同样的方法检查右侧的车轮和后视镜;来到车辆正前方,用同样的方法检查灯光和牌照,然后,弯下腰,查检车底有无漏水漏油现象。

检查安完后我们回到驾驶室左侧,准备上车。

(二)、上车动作及顺序面向车门,向右侧头,再次观察交通情况,左手打开车门,先将车门打开车门距车身约10cm,确定安全后再将车完全打开。

左手扶在车门把手上,右手握转向盘,右脚迈入驾驶室,接着腰部、上身跟着顺势而入,正坐在驾驶座椅上,收左脚关车门。

上下车动作及驾驶姿势

上下车动作及驾驶姿势

上下车动作及驾驶姿势一、安全检视在进行上下车动作之前,我们要养成安全检视的习惯,我们从左前部开始,逆时针绕车一周,首先检查车辆周围有无行人和障碍物,再检查车体表面有无异常,轮胎气压是否正常,灯具号牌后视镜是否齐全,最后检查车底是否有漏水漏油(大车漏气)等滴漏现象。

二、上车动作上车动作:①安全确认;开车门前先向右转身看后方有无来车。

②上车;左手打开车门,右手接应一下,防止风刮开。

左脚迈近一步,左手换扶门内侧把手,右手握转向盘左下方,右脚一次伸向加速踏板,然后按腰.身.头的顺序坐入驾驶室。

③关车门;收左脚关车门,注意开始不要太用力,将车门关到距车身10-20MM时再确认一下不会夹到异物后再用力关紧.④调整座椅后视镜;按个人高矮胖瘦调整座椅距离,以双臂伸直抓到转向盘正上方,左脚踩离合踏板到底膝盖略有弯曲为宜。

后视镜调整为内后视镜看到整个后车窗,外后视镜看到车身占后视镜横断面的1/4,车外场景占后视镜的3/4,地平线在镜面纵向的中间。

⑤系好安全带。

调整高度,右手缓慢拉,通过胸部搭扣插头。

三、正确的驾驶姿势;身体对正转向盘坐在座位上,腰.后背正好轻靠在靠背上,两眼平视前方,看远顾近,注意两边。

两手分握转向盘左右两边,左手9-10点位,右手3-4点位,两肘自然弯曲。

两腿分开,右脚以脚后跟为支点轻放加速踏板上,左脚放在离合器踏板的左下方。

四、下车动作①安全确认;解除安全带。

开车门前先观察后视镜,看后方有无来车和行人。

②开车门(二次开门法);左手打开车门,同时换扶门内侧把手,第一次开度不宜过大,先打开10-20MM,扭头向后观察无车辆行人后再开大车门。

③下车;抬左脚伸出驾驶室踏到地面,右手拉转向盘边缘,按头身腰的顺序下车。

④关车门;⑤锁车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上下车动作
(一)上车前的安全检视及顺序
我们上车前要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检”中的上车前的检查,我们不仅要掌握上下车的动作要领,更要的是培养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检视和观察习惯。上车前,我们要检查车辆的安全状况,包括轮胎的气压、螺丝是否松动、灯光是齐全等,减少我们行车中不必要的麻烦,给我们安全出行增添保障。
(三)、下车动作及顺序
当需要下车时,我们务必将车辆停好,拉紧驻车制动器,如果有关闭发动机,还应将变速挡杆置于低速挡或倒挡。
下车前,我们首先应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车辆左后方道路交通情况,并向左方侧头观察,确定前后方无车辆、行人靠近,准备开车门。打开车门时,先将车门打开约10cm左右,观察后方,确定安全后再开车门下车。下车后,应及时关闭车门,先将车门关到车门接近车身约10cm时,再用力将车门关好。
(二)、上车动作及顺序
面向车门,向右侧头,再次观察交通情况,左手打开车门,先将车门打开车门距车身约10cm,确定安全后再将车完全打开。左手扶在车门把手上,右手握转向盘,右脚迈入驾驶室,接着腰部、上身跟着顺势而入,正坐在驾驶座椅上,收左脚关车门。当车门关到离车身10cm左右再用力,确定车门是关好,务必用右手锁好车门锁扣。
驾驶证中,上车前不绕车安全检视,开门车门前不转头向后观察都是不合格的项目,请牢记。
讲解内容
(板书设计)
1、安全检视内容
1)轮胎气压及轮胎螺栓;2)后视镜
3)灯光及牌照;4)车底有无漏水漏油
5)车内仪表检查
10min
1、运用实车演示
2、运用实车指导
3、结合法律法规及驾驶证考试的评分标准进行讲解
2、上下车动作
1)上车动作及顺序;3)向右方侧头观察;
2)下车动作及顺序;3)在辆向左方侧头观察;
车辆的安全检查是逆时针进行的,我们首先从驾驶的的左侧开始,检查左前轮的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规定的校准,如果气压不足我们就需要加气和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漏气或者轮胎是否被扎入了铁钉等杂物,除去轮胎纹路间的杂物,轮胎螺栓是否紧固;检查后视镜是否完好无损,镜面有无污染;用先前同样的方法检查左后轮;来到车身正后方,检查灯光是否齐全,牌照是否清晰,我们应当随时保持各灯光完好无损和牌照清晰无污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条、第95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第35条有关规定,机动车应当保持号牌清晰,不得故意污损。对故意遮挡、污损号牌的作了相应处罚;用先前同样的方法检查右侧的车轮和后视镜;来到车辆正前方,用同样的方法检查灯光和牌照,然后,弯下腰,查检车底有无漏水漏油现象。检查安完后我们回到驾驶室左侧,准备上车。
机动车驾驶培训
上下车动作及驾驶姿势
教练员教学教案
备课人:大师兄
2011-12-30
上下车动作及驾驶姿势
教案
2011年12月30日
教学项目
上下车动作及驾驶姿势
教学阶段
第一阶段
教学学时
1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上下车动作及的要点及其重要性,用正确姿势驾驶车辆
教学内容
1、登车前安全检查程序和内容;2、上下车规范操作动作;3、正确姿势及调整座椅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上下车开关车门的正确方法;座椅的正确调整
教学方法
讲授、示范、练习、讨论
教学手段
文字课件、图片、实车
教学场地
理论教室、场地教练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
内容
时间安排
教学指导
导入新课题
一位驾驶员在路边停车后因为没有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而被后方驶来的车辆撞伤成造成的交通事故
5min
通过口述文献资料及图片展示
重点:安全检视和观察
时间:60分钟
方法:讲解、示范、练习和讨论
要求:1、认真听,仔细看,反复练。2、练习积极主动3、注意训练安全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习探讨如何做到安全上下车,一个文明的上下车动作能给我们驾车生活带来很方便,相反可能会埋下交通安全隐患。
上下车开关车门不仅是新出台的驾驶证考试标准中的中的项目,也是我们安全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不属于我们驾驶技能,但把它认真做好会给我们安全增添更多的保障。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在路边或者允许停车的街道边想停车下车购物时,如果我们不通过内外后视镜和向左方侧头观察左后方道路交通情况就贸然打开车门,我们车辆后方的车辆、行人或者非机动车就有可能对我们车门的突然打开避让不及而撞在我们的车门上,或者是车辆与我们贸然下车的驾驶人相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因为各种原因,经常需要上下车。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上下车注意事项的专门练习。
课后作业
要求学员通过教材复习本次教学内容;练习与本次教学相关的试题
课后总结与分析
需改进之处
教案编撰人:大师兄
科目:——上下车动作及驾驶姿势
目的:使学员掌握安全上下车的方法及正确的驾驶姿势
内容:(一)、上车前的安全检视及顺序
(二)、上车动作及顺序
(三)、下车动作及顺序
(四)、正确的驾驶姿势
(五)、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
4)正确开关车门;5)通过内外后视观察
20min
3、正确的驾驶姿势
1)根据自己身高调整座椅;2)调整后视镜
15min
总观察。
2、调整座椅时应将踏到底。
3、在后视镜中车身占/面积;地平线位于/处。
10min
通过教材学习;
从理论考试题中选择典型试题组织练习;
通过互联网搜集知识。
三、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
1、上车前不绕车安全检视;
2、开、关车门前不转头向后观察;
3、座椅及后视镜调整不到位;
现在请大家看我示范,然后请学员轮流上车练习安全检视和上下车动作,以及根据自己身高调整座椅,掌握正确的驾驶姿势调整要领。
四、讲评
练习结束,现在讲评,在今天的训练中,大家都能做到认真听,仔细看,基本掌握了上下车动作及驾驶姿势的要领,也有个别同学认为该课很简单,希望下来以后以克服骄傲情绪,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考
二、——驾驶姿势
上车后我们应当调整好驾驶姿势,以便于舒适安全地行车。首先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身高调整好座椅。调整座椅时,用左脚将离合器踏板踏到底,左膝关节呈适当的弯曲,腰背部紧贴座椅靠背,以此姿势将座椅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这时我们应当是正坐于驾驶室,左手握于转向盘9-10点钟位置,右手握在3-4点钟位置,两手拇指伸直贴于转向盘内侧边缘,其余四指拢向掌心几紧握转向盘,两眼平视前方,目光用扇形的方式观察道路交通情况。然后调整内外后视镜,内后视镜应能完全观察到后方道路交通状况;在外后视镜中,车身约占镜面的1/4,地平线位于镜面水平的1/2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