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陶瓷
多孔陶瓷标准

多孔陶瓷标准
1.尺寸和形状
多孔陶瓷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且表面平整、无裂纹、无气泡、无杂质。
形状可为任意形状,但一般应为块状或片状。
2.密度和气孔率
多孔陶瓷的密度和气孔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密度范围一般在0.3~2.0g/cm3之间,气孔率范围一般在10%~60%之间。
3.机械强度
多孔陶瓷的机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在0.1~10MPa之间。
4.耐腐蚀性
多孔陶瓷应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够承受一定的化学物质侵蚀。
一般要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其表面无明显变化。
5.热导率
多孔陶瓷的热导率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在0.1~10W/(m·K)之间。
6.电性能
多孔陶瓷的电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如具有绝缘性、导电性或半导体性能等。
7.气密性
多孔陶瓷应具有一定的气密性,能够防止气体渗透或渗漏。
一般要求在一定压力下进行测试,无气体渗漏。
8.生产工艺
多孔陶瓷的生产工艺应符合环保要求,且生产过程安全可靠。
一般采用粉末烧结法、颗粒堆积法、有机泡沫浸渍法等方法制备。
9.应用领域
多孔陶瓷的应用领域广泛,如催化剂载体、过滤器、吸附剂、热交换器等。
不同应用领域对多孔陶瓷的性能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0.安全环保要求
多孔陶瓷的生产和使用应符合安全环保要求,无有毒物质排放,不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多孔陶瓷制备及应用

多孔陶瓷制备及应用多孔陶瓷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陶瓷材料,它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均匀分布的孔隙结构,广泛应用于过滤、吸附、催化、电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下面我将从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两个方面来介绍多孔陶瓷。
一、制备方法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模板法、聚结剂法和发泡法。
1.模板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某种模板材料(如聚合物微球、泡沫等)作为模板,通过固化、烧结等工艺将模板材料与陶瓷材料结合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处理或溶解模板材料,得到具有孔隙结构的多孔陶瓷。
模板法制备的多孔陶瓷具有孔隙分布均匀、孔径可控的特点。
2.聚结剂法是一种通过添加聚结剂来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
聚结剂可以提高陶瓷颗粒之间的粘结力,使得陶瓷颗粒形成一定的孔隙结构。
常用的聚结剂包括有机胶体、胶粘剂等。
聚结剂法制备的多孔陶瓷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耐磨性。
3.发泡法是一种通过气泡或气体在陶瓷浆料中的分散和膨胀,形成孔隙结构的方法。
发泡法制备的多孔陶瓷具有孔隙分布均匀、孔隙率高的特点,适用于制备高孔隙率的多孔陶瓷。
二、应用领域多孔陶瓷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1.过滤材料:多孔陶瓷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良好的孔隙结构,可以作为过滤材料应用于液体和气体的过滤领域。
例如,多孔陶瓷可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净化等领域。
2.吸附材料:多孔陶瓷具有大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可以作为吸附剂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吸附。
例如,多孔陶瓷可以用于吸附有害气体、重金属离子等。
3.催化剂:多孔陶瓷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可用于负载催化剂,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例如,多孔陶瓷可用于汽车尾气催化转化等。
4.电化学材料:多孔陶瓷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用于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电化学器件的支撑材料。
5.生物医学材料:多孔陶瓷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稳定性,可用于骨修复、组织工程等方面。
例如,多孔陶瓷可用于骨组织修复、人工关节等。
多孔陶瓷分类

多孔陶瓷分类一、简介多孔陶瓷是一种具有开放孔隙结构的陶瓷材料,它的孔隙率通常在20%到70%之间。
多孔陶瓷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其特性和用途的不同,多孔陶瓷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二、按用途分类1. 过滤陶瓷过滤陶瓷是多孔陶瓷的一种,其主要功能是过滤和分离固体颗粒、悬浮物或液体中的杂质。
过滤陶瓷具有高孔隙率和均匀的孔径分布,能够有效去除微小颗粒和胶体物质,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环境保护和化工等领域。
2. 吸附陶瓷吸附陶瓷是一种具有较大表面积和丰富孔隙的多孔陶瓷材料。
它可以通过吸附和解吸的过程来吸附、分离和回收气体或液体中的有害物质。
吸附陶瓷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有机废气处理和催化剂载体等领域。
3. 保温陶瓷保温陶瓷是一种具有低热导率和良好绝缘性能的多孔陶瓷材料。
它能够有效隔热和保温,广泛应用于建筑、冶金和电子等领域,用于保护设备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生物陶瓷生物陶瓷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多孔陶瓷材料。
它可以用于修复骨组织和组织工程,广泛应用于医疗和生物科技领域。
三、按制备方法分类1. 泡沫陶瓷泡沫陶瓷是一种通过泡沫模板法制备的多孔陶瓷材料。
其制备过程包括泡沫模板的制备、浆料的渗透和烧结等步骤。
泡沫陶瓷具有均匀的孔隙结构和较低的密度,广泛应用于隔热、过滤和吸附等领域。
2. 泡状陶瓷泡状陶瓷是一种通过发泡剂制备的多孔陶瓷材料。
其制备过程包括发泡剂的添加、混合和烧结等步骤。
泡状陶瓷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均匀的孔径分布,广泛应用于过滤、吸附和催化等领域。
3. 模板法陶瓷模板法陶瓷是一种通过模板法制备的多孔陶瓷材料。
其制备过程包括模板的制备、浆料的注入和烧结等步骤。
模板法陶瓷具有可控的孔隙结构和孔径分布,广泛应用于分离、过滤和吸附等领域。
四、按材料分类1. 硅碳化陶瓷硅碳化陶瓷是一种以碳化硅为主要组分的多孔陶瓷材料。
它具有高温稳定性、耐腐蚀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高温过滤、催化和磨料等领域。
多孔陶瓷

多孔陶瓷制备工艺1. 多孔陶瓷概述多孔陶瓷又被称为微孔陶瓷、泡沫陶瓷,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是由骨料、粘结剂和增孔剂等组分经过高温烧成的,具有三维立体网络骨架结构的陶瓷体。
多孔陶瓷是近30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因其基体孔隙结构可实现多种功能特性,所以又称为气孔功能材料。
多孔陶瓷不仅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而且还具有优异的透过性、高比表面积、极低的电导率及热导率等性能。
可用作过滤材料、催化剂载体、保温隔热材料、生物功能材料等,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冶金、生物医药、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
多孔陶瓷一般可按孔径大小分为3类:微孔陶瓷(孔径小于2nm)、介孔陶瓷(孔径为2~50nm)及宏孔陶瓷(孔径大于50nm)。
若按孔形结构及制备方法,其又可分为蜂窝陶瓷和泡沫陶瓷两类,后者有闭孔型、开孔型及半开孔型3种基本类型。
根据陶瓷基体材料种类,将其分为氧化铝基、氧化锆基、碳化硅基及二氧化硅基等。
需要指出的是,多孔陶瓷种类繁多,可以基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2. 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多孔陶瓷是由美国于1978年首先研制成功的。
他们利用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制成多孔陶瓷用于铝合金铸造中的过滤,可以显著提高铸件质量,降低废品率,并在1980年4月美国铸造年会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此后,英、俄、德、日等国竞相开展了对多孔陶瓷的研究,已研制出多种材质、适合不同用途的多孔陶瓷,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日益先进,产品已系列化和标准化,形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制多孔陶瓷。
多孔陶瓷首要特征是其多孔特性,制备的关键和难点是形成多孔结构。
根据使用目的和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不同,近年逐渐开发出许多不同的制备技术。
其中应用比较成功,研究比较活跃的有:添加造孔剂工艺,颗粒堆积成型工艺,发泡工艺,有机泡沫浸渍工艺等传统制备工艺及孔梯度制备方法、离子交换法等新制备工艺。
2.1 多孔陶瓷的传统制备工艺2.1.1 添加造孔剂工艺该工艺通过在陶瓷配料中添加造孔剂,利用造孔剂在坯体中占据一定的空间,然后经过烧结,造孔剂离开基体而成气孔来制备多孔陶瓷。
多孔陶瓷研究现状课件

华为水蒸气而除去, 从而获得干燥的制品。
工艺中, 冷冻含有陶瓷粒子的悬浊液, 使水冻
成冰, 在一定冷冻温度下, 使冰晶推动陶瓷粒
子沿着冰晶枝晶区域的方向生长, 形成冰晶
在相同尺度上的微结构, 经干燥后, 使冰晶升
华被去除, 陶瓷粒子依然保持冰晶形态, 获得
可以划分为古代多孔陶瓷制备工艺技术和现
代多孔陶瓷制备工艺技术。
3.1古代多孔陶瓷制备工艺技术
古代多孔陶瓷成形工艺以半固态的塑性
成形为主,很少有浆料成形和干压成形。最
早古代陶瓷成形工艺为纯手工成形的泥条盘
筑成形和捏泥成形,这种成形工艺至今还能
在美术陶瓷制作和偏远地区的日用陶瓷厂见
到。在新石器时期出现了轮制成形工艺,随
影响最为显著。当然,多孔材料的性能在很
大程度上依赖于孔隙形貌、孔隙尺寸及其分
布。多孔材料孔结构的研究迫切需要准确、
简洁的表征技术。现对主要方法经行介绍。
5.1.1 孔隙率
多孔材料的孔隙率是指多孔体中空隙所占体
积与多孔体总体积之比,一般以百分数来表
示。该指标既是多孔材料中最易获得的基本
参量,也是决定多孔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
套中煮沸2.0 h,煮沸后从水中取出试样,用湿布擦掉试样表
面多余水分测试其在空气中的质量m湿,将称量后的试样放
在蒸馏水中称量试样在蒸馏水中的质量m水,最后取出试样
放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量试样干重m干。根据公式
P=(m湿-m干)/(m湿-m水)
计算多孔陶瓷试样开气孔率。
5.1.2孔径与孔径分布
多孔材料的孔径指的是多孔体中孔隙的名义
A、古代多孔陶瓷的应用
主要是用作建筑材料和日常生活器具的材料。
12-多孔陶瓷

利用传统精炼技术难以去除上面的这 些夹杂物和杂质,直接影响合金质量。
因为这些微小夹杂物或杂质给合金的 力学性能、耐腐蚀性、铸造性能以及加工 性能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
采用泡沫陶瓷进行过滤净化,不仅能 有效去除合金中的夹杂物和杂质,消除铸 造缺陷,而且可大幅度提高合金的力学性 能。
过滤前后ZA一27的机械性能 工艺 抗拉强度/ MPa 延伸率/ % 硬度/ HB
过滤
415.2
7.53
114
未过滤
393.1
4.81
110
由表中数据可知,过滤后,合金材料的抗 拉强度、延伸率、硬度等机械性能有很明显的 提高。
精过滤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①用泡沫陶瓷或蜂窝陶瓷有效地捕获 柴油机尾气中小于lum的炭粒;
泡沫陶瓷过滤净化技术对铝锌合金 (ZA-27)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如下:
①泡沫陶瓷过滤净化对合金化学成分的影响
下表列出了过滤前后ZA一27合金的化学成 分变化情况。
过滤前后ZA一27合金的化学成分(%)
工艺措施 Al
Cu
Mg Fe
过滤
26.53 2.31 0.02 0.08
未过滤 26.55 2.30 0.02 0.10
泡沫陶瓷必须具有适于作为栽体所具 有的高空隙体积结构,如sotfoam公司提供 的一种聚氨酯泡沫,具有独特的十二边内 连气孔晶胞结构,能提供97%的空隙体积。
陶瓷粉末必须混合成触变形料浆,即 流动时比静态时粘度较低。
这种触变形有利于泡沫纤维的适宜涂 覆,而且没有过量的排液。
陶瓷料浆组成,通常为固体粉末(% 重量)+10%~40%水。
②平均孔径、最大孔径和孔道长度
多孔陶瓷的平均孔径可以用水银压入 法、气泡法等方法来进行测试。
多孔陶瓷

陶瓷孔道后,将大大提高转换效率和反应
速度。
例如用泡沫陶瓷和蜂窝陶瓷被覆贵金 属或稀土金属催化剂后,可用于汽车的尾 气处理,使层气中的CO、CmHn化合物转
化为CO2,并能使捕获的炭粒在较低的温
度下起燃,使净化过滤器催化再生。
当多孔陶瓷的孔径小于气体分子平 均自由程时,不同气体具有不同的渗透
能力,利用多孔陶瓷的这一特点,可选
择性地分离某一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
而使反应速度加快。
作敏感元件
利用多孔陶瓷探头制成的土壤水分测定 装置,可快速测出土壤中的水分变化,其
探头的灵敏度取决于材料的气孔率及孔径。
多孔陶瓷片两侧镀覆电极后,插入土
壤中,土壤含盐率的高低将由陶瓷片的电
阻值变化而反映出来。
作为隔膜材料
在电解法生产双氧水工艺中,用多孔
多孔陶瓷的孔结构特征与陶瓷本身的优异性能结 合,使其具有均匀的透过性、发达的比表面积、低密度、 低热导率、低热容以及优良的耐高温、耐磨损、耐气候 性、抗腐蚀性和良好的刚度、一定的机械强度等特性。 这些性能使多孔陶瓷成为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前景广阔 的新型材料。
2.2多孔陶瓷的孔隙形成机理 多孔陶瓷的孔隙结构通常是由颗粒堆积形成的空腔, 坯体中含有大量可燃物或者可分解物形成的空隙,坯 体形成过程中机械发泡形成的空隙以及由于坯体成 形过程中引入的有机前驱体燃烧形成的孔隙。一般 采用骨料颗粒堆积法和前驱体燃尽法均可以制得较 高的开口气孔的多孔陶瓷制品;而采用可燃物或分解 物在坯体内部形成的气孔大部分为闭口气孔或半开
多孔陶瓷

多孔陶瓷 泡沫陶瓷 蜂窝陶瓷 粒状陶瓷结体
气孔率/% 80~90
70
30~50
--精品--
2 多孔陶瓷的特性以及孔隙形成
• 2.1结构特征与性能 • 2.2多孔陶瓷的孔隙形成机理 • 2.3陶瓷的成孔方法。
--精品--
2.1结构特征与性能
• 2.1.1孔结构特征
•
多孔陶瓷最大的结构特征就是多孔性。
--精品--
多孔陶瓷材料工艺
3.1.1 挤压成形工艺
工艺流程为:原料合成→混合练混→挤出成形→干燥 →烧成→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核心工序是挤出成形,同时 挤出成形模具又是挤出成形的核心技术
--精品--
3.1.2 有机(聚合物)泡沫浸渍工艺 有机泡沫(聚合物)浸渍工艺是Schwartzwalder
在烧结时成孔剂分解,逸出气体起发 泡作用,形成连通开孔。
--精品--
粘结剂在烧结时熔融,形成液相烧结, 将骨料颗粒结合起来;同时,在骨料之间形 成孔隙。
--精品--
2.1.2性能特性 多孔陶瓷的孔结构特征与陶瓷本身的优异性能结
合,使其具有均匀的透过性、发达的比表面积、低密度、 低热导率、低热容以及优良的耐高温、耐磨损、耐气候 性、抗腐蚀性和良好的刚度、一定的机械强度等特性。 这些性能使多孔陶瓷成为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前景广阔 的新型材料。
--精品--
--精品--
3.2多孔陶瓷的制备
3.2.1 粒状陶瓷的制备 3.2.2 蜂窝陶瓷的制备 3.2.3 泡沫陶瓷的制备
--精品--
3.2.1 粒状陶瓷
一般是将粒状陶瓷骨料和玻璃质、粘 土质粘结剂与成孔剂混合、成型、干燥、 烧成。
其中,骨料包括Al2O3、SiC和玻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理论计算的气孔率分别为47.6%、 39.6%、30.2%和25.95%(两种情况)。
材料成型时的振动、加压、添加
剂的用量等对最终气孔率影响很大。
11
②平均孔径、最大孔径和孔道长度
多孔陶瓷的平均孔径可以用水银压入
49
当多孔陶瓷的孔径小于气体分子平 均自由程时,不同气体具有不同的渗透
能力,利用多孔陶瓷的这一特点,可选
择性地分离某一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
而使反应速度加快。
50
5.4 作敏感元件
利用多孔陶瓷探头制成的土壤水分测定 装置,可快速测出土壤中的水分变化,其 探头的灵敏度取决于材料的气孔率及孔径。 多孔陶瓷片两侧镀覆电极后,插入土
电压,提高电解效率,节约电能和贵金属
电极材料铑的消耗,效率可提高50%以上。
53
在高效电池中,多孔陶瓷作为碱性电池 隔膜也已取得成功。 例如,采用微孔玻璃质烧结体可透过 28nm的水分子又可阻止43.4nm的水化钠离 子及36.8nm的水化氯离子的通过。
54
5.6 降低噪声
利用多孔陶瓷的孔道阻尼作用可使高 速排气管的排气速度降低。如排气速度降
27
陶瓷料浆的组成
Al2O3 Cr2O3
原料 一般含量/ %
膨润土 0.1~12 0.5~2
高岭土
AlPO4
40~95 1~25 10~17
0.1~12 2.1~25 2~5 12~17
较好含量/ % 45~55
28
4、多孔陶瓷的形成机理
(1) 利用骨料颗粒的堆积,粘接形成多
孔陶瓷。 多孔陶瓷形成过程中,传质过程是不 连续的。骨料颗粒间的连接主要有以下两 种方式:
的收缩。
因此,添加剂的种类、数量、烧成 温度、时间、气氛等因素均对材料的孔 结构产生影响。
34
添加剂量增多时,气孔率及平均孔径
都会减少;
烧结温度过高或烧结时间过长,形成 的液相会填充孔隙,也会降低气孔率或形
成闭气孔。
35
(2) 利用可燃尽的多孔载体吸附陶瓷
料浆,而后在高温下燃尽载体材料而形成
孔隙结构。
壤中,土壤含盐率的高低将由陶瓷片的电
阻值变化而反映出来。
51
利用多孔陶瓷吸附湿气的性能而制成 的湿度传感器已实际应用。
多孔陶瓷用作测量压力及红外发射、
吸收等元件,也是当前研究开发的课题。
52
5.5 作为隔膜材料
在电解法生产双氧水工艺中,用多孔 陶瓷作为阳极隔膜,控制其孔径小于
0.5um及渗透性指标,可大大降低电解槽
要高气孔率的情况下,往往在配料中加入
碳粉、碳黑等。这些物质在高温下燃烧挥
发而留下孔隙。
39
利用该法可制各出气孔率高于60%的
多孔陶瓷。
另外,添加可燃尽物质的数量和尺寸, 将对材料的气孔率、最大孔径会产生影响, 并降低材料的强度。
40
(4) 利用材料的热分解、相变、
离析而形成小孔隙。
41
5 多孔陶瓷的应用
其中,骨料包括Al2O3、SiC和玻璃等。
19
成孔剂分为可燃性物质(如碳粒)和高 温时分解产生气体的物质(如碳酸钙)。 在烧结时成孔剂分解,逸出气体起发 泡作用,形成连通开孔。
20
粘结剂在烧结时熔融,形成液相烧结, 将骨料颗粒结合起来;同时,在骨料之间形 成孔隙。 粒状多孔陶瓷除气孔率较大外,同一般
在多孔陶瓷材料两侧存在一定压力差 的条件下,材料的渗透能力指材料透过流
体的能力,一般用透气度或渗透率来表征。
17
3、多孔陶瓷的制备
3.1 粒状陶瓷的制备 3.2 蜂窝陶瓷的制备
3.3 泡沫陶瓷的制备
18
3.1 粒状陶瓷
一般是将粒状陶瓷骨料和玻璃质、粘 土质粘结剂与成孔剂混合、成型、干燥、 烧成。
多孔材料用于气体过滤时,被滤阻
的粒子尺寸为最大孔径的1/20。
14
多孔陶瓷的孔道形状复杂而无规则,
因此毛细管的实际长度大于材料的厚度, 两者之比称为扭曲度,用符号表示。
15
以球体的堆积为例,两维的扭曲度:
(
2
)
2
实际上,多为l ~ 3,它可以通过测 量电阻而推算出来。
16
③渗透能力
低1/2,则噪声衰减24dB。
55
5.7 用于布气
孔径为10 ~ 600um的多孔陶瓷用于化工、冶 炼等过程,可增大气液反应接触面而加速反应。 目前城市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法中,已使用 了大量多孔陶瓷管或多孔陶瓷板进行布气。
56
如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多孔载体,
可以制成孔结构与原泡沫塑料相同的泡沫
陶瓷。
36
根据需要,可选用不同孔结构的载体。 选用载体时,应遵循的原则是,载体有 足够的弹性和强度,可以支撑所吸附的湿物
料而不致于使孔闭合。
料浆干燥后,生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排 塑,这时升温速度应缓慢,以防泡沫塑料过 快燃尽而使孔坍塌。
法、气泡法等方法来进行测试。 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假设材料孔道均为
理想毛细管,流体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毛
细管时,将遵循下式:
12
4 cos D P
式中,D--毛细管直径; --流体的表面张力; P--使流体通过毛细管所需之压力; --流体的材料的浸润角。
13
一般认为,多孔材料用于液体过滤 时,被滤阻的粒子尺寸为最大孔径的1/10;
②精密气动装置或液压装置中利用孔径
约为20um的陶瓷过滤器,可去除对装置有 害的微粒;
46
③用陶瓷多孔管作尘埃阻滤元件,可测 定1000℃高温烟气中0.5um以上的尘埃; ④利用碳化硅制成的孔径约40um的多
孔陶瓷可用于核电站中低放射性废弃物燃
烧处理时的过滤;
⑤以最大孔径为0.9um的多孔陶瓷过
滤管可除去饮料及药液中所含的大肠杆菌。
骨料颗粒堆积、粘接而形成的多孔陶瓷
32
一般来说,利用骨料颗粒的堆积、粘接 所形成的多孔陶瓷材料中,有下面的规律: 骨料颗粒尺寸越大,形成的平均孔
径越大;
骨料颗粒尺寸分布范围越窄,所得到 的多孔陶瓷微孔的分布就越均匀。
33
由于添加剂与骨料间可能发生固相
反应、扩散、液相浸润、液相反应等相
互作用,使多孔材料在烧成时产生一定
多孔陶瓷
1、概 述
2、表征多孔陶瓷材料特性参数
3、多孔陶瓷的制备
4、多孔陶瓷的形成机一种经高温烧成、体内具有 大量彼此相通并与材料表面也相贯通的孔
道结构的陶瓷材料。
多孔陶瓷的种类很多,几乎目前研制
及生产的所有陶瓷均可以通过适当的工艺
制成多孔体。
2
根据成孔方法和孔隙结构,多孔陶瓷可 分为三类: ①粒状陶瓷; ②泡沫陶瓷;③蜂窝陶瓷。
陶瓷烧结体无大差别。
21
3.2 蜂窝陶瓷
蜂窝陶瓷是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成许
多平行直线开孔,孔径1~10mm的薄壁多 孔结构。
22
3.3 泡沫陶瓷
泡沫陶瓷的制造方法略有别于一般陶瓷
工艺,它采用特别严密的软质泡沫塑料 (如聚氨酯)为载体,进而加工成所需形状、 尺寸等。
23
有机材料在陶瓷料浆注入后能恢复原
37
待泡沫塑料燃烧挥发后,再以较快速
度升温,高温下陶瓷物料烧结,但仍保持
了原有骨架而生成所需的泡沫陶瓷。 这样制备的多孔陶瓷,气孔率可达80 %~90%。
38
(3)利用某些外加剂在高温下燃尽或挥 发而在陶瓷体中留下孔隙。 通常由颗粒堆积而形成的多孔陶瓷的
气孔率的实际范围为25%~35%,因此在需
5.1 在金属熔体过滤净化技术中的应用 5.2 精过滤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5.3 作催化剂载体 5.4 作敏感元件 5.5 作为隔膜材料 5.6 降低噪声 5.7 用于布气
42
5.1 在金属熔体过滤净化技术中的应用
因为泡沫陶瓷和蜂窝陶瓷等多孔陶瓷材
料具有过滤面积大、过滤效率高的特点, 因此,在金属熔体过滤净化技术中,泡沫 陶瓷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过滤器,得到人们 的重视。
陶瓷的气孔率列于下表。
多孔陶瓷 气孔率/% 泡沫陶瓷 蜂窝陶瓷 粒状陶瓷结体 80~90 70 30~50
3
根据孔径大小,陶瓷可分为1000 um
到几十微米的粗孔制品、0.2 ~ 20 um的微
孔制品和0.2 um到几纳米的超微孔制品。
4
多孔陶瓷材料的特性
①化学稳定性好;通过材质的选择和工 艺控制,可制成适用于各种腐蚀环境的多孔
连气孔晶胞结构,能提供97%的空隙体积。
25
陶瓷粉末必须混合成触变形料浆,即 流动时比静态时粘度较低。
这种触变形有利于泡沫纤维的适宜涂
覆,而且没有过量的排液。
26
陶瓷料浆组成,通常为固体粉末(% 重量)+10%~40%水。 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可分别添加 <15%的莫来石、二氧化锆、氧化镁。 一种陶瓷料浆的组成,见下表所示:
29
① 依靠添加与其组分相同的微细颗粒,
利用其易于烧结的特点,在一定的温度下, 将大颗粒连接起来。
30
②使用一些添加剂,它们在高温下或能 生成膨胀系数和化学组分与骨料相匹配又
能与骨料相浸润的液相,或是能与骨料间
发生固相反应将骨料颗粒连接。
31
每一粒骨料仅在几个点上与其他颗粒发生连接 (见下图),形成大量的三维贯通孔道。
陶瓷;
②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在气压、
液压或其他应力负载下,多孔陶瓷的孔道形
状和尺寸不会发生变化;
5
③耐热性好,用耐高温陶瓷制成的多
孔陶瓷可过滤熔融钢水或高温燃气;
④具有高度开口、内连的气孔;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