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综合测评加分细则

合集下载

中国医科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智育加分补充细则

中国医科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智育加分补充细则

中国医科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智育加分补充细则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深化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科学评价学生综合表现,正确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在总结《中国医科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和《中国医科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细则》颁布实施以来各方面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本科学生工作实际,制定本补充细则。

一、智育加分项目与标准(一)外语等级考试1.英语四、六级考试及格分数为425分,优秀分数为600分;日语四级考试及格分数为60分,优秀分数为85分;日语国际一级考试及格分数为100分,优秀分数为130分。

2.英、日语四级考试优秀加1分;英语六级、日语国际一级考试及格加1分,优秀加2分。

(此加分标准仅适用于在学期间第一次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及日语国际一级考试的成绩)3.七年制学生第三学期末前通过英语四级,第四学期末前通过英语六级,第五学期末前通过日语国际一级,第六学期末前通过日语四级者,方可获得加分。

(二)发表论文1.以“中国医科大学”为通讯单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家科技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按照学校职称晋升文件中规定的期刊分类办法加分,具体标准如下:自然科学类三类及以上刊物加3分,版面费报销100%;4类刊物加2分,版面费报销60%;5类刊物加1分,不报销版面费。

社会科学类四类及以上刊物的加3分,版面费报销100%;5类刊物加2分,版面费报销60%;6类刊物加1分,不报销版面费。

2.发表不在学校指定目录范围的核心期刊论文(具体目录查询网址:),在智育加分中只能使用1次且只加1分,不报销版面费。

3. 每名学生每学年论文加分不得超过3篇,总分不得超过3分。

(三)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是指由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与学校教学内容相关的竞赛活动。

1.参加市级以上(含市级)学科竞赛获三等奖以上者,各加1—2分。

2.参加校级学科竞赛获一等奖者加1分,获二、三等奖者加0.5分。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生综合测评评分细则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生综合测评评分细则
SCI期刊Ⅰ、Ⅱ区、权威刊物、SSCI、A&HCI
+30
刊物级别划分参见学校科技处和社科处相关文件,其中第二作者加分权重为0.5,第三作者加分权重为0.25。
其他SCI、EI、ISTP、专著、一级刊物
+24
二级刊物
+20
公开发表(有公开发行刊号)
+2—5
5
学术著作
学术著作
文学、艺术等著作
10人以上参编学术著作的加分减半。
未经审批同意擅自校外租房住宿
-4/次
未经请假夜不归宿
-3/次
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但未构成处分
-4/次
参照《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宿舍安全用电管理规定》。
违反《新生公寓电脑使用公约》规定
-1/次
参照《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新生公寓电脑使用公约》。
11
在校内饲养猫、狗等宠物影响他人生活
-3/次
12
不讲社会公德、故意损坏公物或破坏环境
校特色寝室+1.5/人
院文明寝室+1.5/人
院特色寝室+1/人
院文明寝室提名+0.5/人
校军训先进寝室+2/人
样板寝室每人+1.5分。
参照《浙江师范大学文明寝室评比标准与办法》。
10
内务
检查
新生军训内务检查
-1/人
普查、抽查单项不合格
-0.2—0.5/项
参照《浙江师范大学寝室内务检查细则》。
拒检
-2/次
国家级+30,省部级+20,市级+10,县级+5
学生记者、编辑等从事宣传工作的学生发表的新闻作品加分减半,2人及以上合作完成的作品加分再减半。校报副刊上发表的作品按院级加分。

最全大学生综合测评加分标准

最全大学生综合测评加分标准

综合测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测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力求科学,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表现。

各班级学生每年的综合测评成绩要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登记表》中,作为评选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业优秀奖学金、推荐就业的依据,并于毕业时存入学生档案中。

综合测评的内容包括品德行为表现、学业表现和文体素质活动表现三个方面,德育、智育、体美三部分的分数总分是100分,比例分配为德育30%、智育60%、体美10%。

一、德育政治品质良好,学习态度端正,有较强的法纪观念,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爱护国家财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一)基本分22分,达不到者每项扣5分。

(二)奖惩分1、任院校学生会主要干部,任期满一学期,加0.5分。

2、任班长、团支书,任期满一学期,由班级全体学生根据工作表现进行打分,打分范围为1-2分,最后按照平均分进行加分。

3、其他班委任期满一学期,由班级全体学生根据工作表现进行打分,打分范围为0-1.5分,最后按照平均分进行加分。

4、宿舍长、课代表满一学期,加0.5分。

5、获市级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的班级,班级所有成员每人加1分,校级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的成员,每人加0.5分。

6、校级优秀宿舍的成员每人加0.5分。

7、参加各类社团的,一般会员加0.3分,主要干部加0.4分,参加多个社团可以重复加分,但是累计加分不得超过0.9分。

8、参加校艺术团加0.3分,不与社团加分累计。

9、参加校级活动的,每人加0.3。

10、参加献血者加1分。

11、受到纪律处分的扣2分。

12、虽未受到纪律处分,但是受到学校、院批评的,扣0.5分。

(三)德育累计分数不超过30分。

二、智育(一)基本分:每学期考试的平均分(二)奖励分1、参加国家级竞赛者加1分,获奖者加2-6分(级差1分)。

2、参加省市级竞赛者加0.5分,获奖加1.5-4分(级差0.5分)。

3、参加校级、院级竞赛者加0.3分,获奖者加0.5-3分(级差0.5分)。

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量化细则(试行稿)

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量化细则(试行稿)

外语与经管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考评量化细则(试行稿)二、细则第一部分:加分1.学生学习成绩期末统计总分居班前15%以内者加10分,在16%—30%以内者加7分,在31%—50%者加4分,在前51%—70%者加2分。

2.学期单科成绩在班内居前三名者分别另加3、2、1分。

总成绩前三名者分别另加4、3、2分.3.每通过一门选修课加2分。

校级各类技能考核每通过一项加2分。

全国、省级计算机、书法、普通话等项目等级考试,每通过一项加4(3)分。

4.遵守纪律、当月考勤全勤者加5分。

5.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比赛,获得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10(5)、6(3)、4(2)分,获得优秀奖者加2(1)分.位于一等奖中第一名者,另加2分。

6.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政府部门和相关专业协会组织的各级比赛,成绩突出者加4、3、2分,获得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40、30、15;30、20、8;20、15、5分,集体合作参赛获奖者均按原获奖分值除以参加人数计分。

7.参加国家、省、市非政府组织举办的各级各类非专业比赛或征稿等,成绩突出者加3、2、1分,获得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30、20、10;20、15、5;15、10、3分,集体合作参赛获奖者均按原获奖分值除以参加人数计分.8.被评为校级文明宿舍者每人加4分,舍长另加1分,校级卫生先进个人加4分,受院卫生评比表彰的宿舍每人每次加2分,舍长另加1分.9.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主动参与者每次加1分,获省、市和学校先进个人加8—6分.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科技发明成果获省、市和学校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30(15)、20(8)、15(6)分,获国家专利的加30分。

10.崇尚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热心参加义务性工作等文明活动行为,表现突出,或受院级或院级以上部门表彰者加5~2分。

11.关心集体,在院编专题小报、《连云港师专》报和市级报刊(《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上发表正面报道的通讯稿、诗歌、散文、小说、感受及摄影绘画书法作品者,每篇加2~10分,成绩突出或受表彰者加10~12分.12.积极从事外语、经贸及其他学术研究,在校外各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者,每篇加10~15分.13.积极主动向院、班集体提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主动监督检举不良行为使事态没有不良发展,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表现突出者加4~2分。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表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表
1、按照职业发展要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交社会实践单位意见和报告。
每次加3分
查阅资料
2、受校级、地市级、省部级、国家级表彰的。
校级加3分、地市级加5分、省部级加10分、国家级加20分
查阅资料
3、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个人或小组事迹被地市级、省部级、国家级媒体报道的。
地市级加5分、省部级加10分、国家级加15分
备注
2、身心素质=(基础分+总加分-总扣分)×10%
总分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鉴定
班级:姓名:测评时间:年月日
德育测评(40%)
思想道德素质(占30%)+业务素质(占50%)+人文素质(占10%)+身心素质(占10%)
总分:________
智育测评(60%)
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
总分:________
综合得分
查阅资料
2、参加地市、省、国家级体育比赛;获奖的分别加分;
参加国家级体育比赛的选手每人加20分、省级每人加15分、地市级每人加10分;个人(或团体)获国家级奖励的加30分、省级每人加20分、地市级每人加10分(参加的与获奖的累计加分);
查阅资料
3、参加体育比赛,破校、省、全国大学生记录分别加分;
参加体育比赛破校级记录的个人(或团体)每人加10分、省级每人加20分、国家级每人加30分;
查阅资料
6、学校军事训练获表彰的分别加分;
获军训标兵加2分;获优秀学员加5分。
查阅资料
扣分项
1、大学生体不达标的扣3分;
查阅资料
2、大学生军事训练不合格的给予相应减分;
大学生军训不合格的扣3分。
查阅资料
说明
1、本项总加分不得超过40分;身心素质总分计算以班评为准;

大学综合测评加分细则

大学综合测评加分细则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指导意见为了做好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充分发挥素质综合测评工作的评价、激励和导向作用,院学工组特制定以下指导意见:一、德育素质总分100分,权重15%1、参加学校党校学习,成绩在85分以上,加3分,考核合格但低于85分,加1分;参加学校团校或青马工程培训班等学习的,考核合格加3分;2、参加公益活动例如无偿献血等每次加1分,不超过3分;“其他突出事迹”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好人好事;3、受表彰同学,国家级加20分,省级加10分,校级加5分,院系级加3分;此处表彰指综合类表彰,不指单项竞赛或活动获奖,也不包括上一学年依据综合测评评定的三好学生、奖学金等表彰;4、在宿舍检查评比中,被评为文明宿舍或优秀宿舍的,宿舍成员每人每次加2分;5、无故不参加班集体活动者,每次扣2分;6、受学校纪律处分的,每次扣20分;受院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者的,每次扣10分;7、旷课每节扣2分;二、智育素质总分100分,权重60%1、智育素质积分计算公式中,学校实施办法中的周学时数m n改为学分,文化课成绩中不计算体育课成绩,体育课成绩在体育素质中另行计算;2、参加国家英语六级统考且达到425分者,加5分;3、第3学期参加国家英语四级统考且达到425分者,加3分;第4学期及以后学期参加国家英语四级统考且达到425分者,加1分;4、对于多次参加四级考试均达到425分的情况,只按第一次的加分;5、对于多次参加六级考试均达到425分的情况,也只按第一次的加分;6、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达到国家三级及以上水平,加3分;只加一次;三、体育素质总分100分,权重10%体育素质的积分,各班根据学院关于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意见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积分办法;四、能力素质总分100分,权重15%1、学生会干部、班级班干、社团干部等学生干部每人加3分不重复加分,被评为优秀干部者加5分不累计加分;学生干部的本职工作内的活动,如活动的组织、主持等不加分;2、参加竞赛获得名次者,院级第一名加3分,其他名次加2分,优秀奖加1分;参加未获名次者加0.5分;校级第一名加6分,第二、三名加4分,第四名至第六名加3分,优秀奖加2分;省级第一名加12分,第二、三名加10分,其余加8分;如组织选拔赛只算最高加分;3、社团活动比照院系级学生会活动加分,但要有支撑材料;4、参加校大学生科研立项的同学,每人每项加3分,完成项目的加8分;参加义务家电维修活动的,每人每次加1分,最多不超过3分;5、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2分,以暑期实践活动表或社会调查报告等成果为支撑材料;6、在校级刊物发表文章,每篇加4分;在广播站发表稿件0.5分/篇不超过6分;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文章,每篇加12分,在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每篇加20分;以上德育、智育、能力素质各项总分最高不得超过100分;五、评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限制条件1、本学年必修课有补考科目者;2、本学年体育成绩不及格者;3、本学年受过院系和学校纪律处分者;4、本学年智育成绩排名在班级1/2以后的同学;5、评选一等奖学金者智育成绩必须排在班级前15名含;六、各班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在此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班的实施细则;七、其他未尽事宜,请向院学工组咨询;此指导意见由院学工组负责解释;备注: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单项奖学金评比及发放以综合测评结果为唯一依据;其他评奖评优、推优推先、助学金等均以综合测评结果为重要参考依据;各项加分扣分均需有材料支撑;学院学工组年月日。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加减分标准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加减分标准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加减分标准
1、无故缺席班级、学院、学校要求的各项活动,每次扣1分;
2、学生违反学校有关规定,被通报批评者,每次扣1分;警告处分者,每次扣3分;严重警告处分,每次扣5分;记过处分者,其当年德育测评成绩按不及格处理,不再分项测评,记为26分;留校察看处分者,其当学年德育测评成绩不再分项测评,记为0分。

3、学生9月底之前交不清学费者扣1分;12月底之前交不清学费者扣2分;向学校或学院以及班级提供个人或家庭虚假信息扣2分;代答到者每次扣0.5分;以虚假原因请假者,每次扣0.5分。

4、违反课堂纪律和要求,每次扣1分;无故旷课者扣2分。

5、考试成绩不及格者,不再享有本学期评优评先资格。

6、受到国家、省、市、校、院级表彰者,一次分别加8、5、2、0.5、0.2分。

7、在各项比赛中,荣获国家、省、市、校、院级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者,国家分别加8、6、5、4分;省级分别加6、5、4、3分;市级分别加5、4、3、2分;校级分别加3、2、1、0.5分;院级分别加2、1、0.5、0.2分,其它名次不加分,同一次比赛只取最高分。

8、英语A/B级考试合格者,在下发成绩单的学期加3分。

9、参加校级各类兴趣小组,每学期参与4次以上活动者,加1分。

10、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大型活动者,每次加0.5分;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被学院公开表扬者加0.5分,被学校公开表扬者加1分。

11、不参加卫生值日者每次扣2分。

综合测评加分标准细则

综合测评加分标准细则

综合测评加分标准细则(一)品德行为表现奖励分最高不超过20分,主要有以下十一项:1.①在校风﹑学风建设中,表现突出,受到国家、省(市) 、学校﹑系通报表彰者,以文件为据,分别加8、6、4、2分。

(上学期在三风建设活动月中,获得“五进”优秀班集体的每人加2分)②见义勇为,敢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者,加6分。

(一般没有)③敢于制止﹑检举违反校规校纪者,加3分。

(一般没有)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三下乡﹑社会调查﹑科技创新等)并提交总结或论文,被省(市)、学校表彰的,以文件为准,分别加6、3分。

(仅提交总结报告的不加分,同时提交读书心得的加1分)2.【院级】①学校团委、学生会干部和社团联合会干部,按主席及副书记、部长分别加10、8分;干事按优秀、良好、达标分别加6、5、4分。

(干事没有评优的统一按照4分加,月优秀不加分!)②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楼长、层长、舍长分别加8、6、5、2 分。

(以学校宿管科开具证明为准,没证明不加分)③院督察队教官和队员分别加8、5分。

【艺术团成员】:组长加8分,组员按优秀、良好、达标分别加6、5、4分。

(没有评优的统一按照4分加,出证明,没证明不加分)【系级】:①系团总支、学生会干部按主席及副书记、部长、干事分别加9、7、4分。

②辅导员助理加6分,助班加5分。

【班级学生干部】:班长、团支书、学委加6分,其余班委加4分。

以上各级各类学生干部,考核不合格的不予以加分,身兼数职的学生干部只以最高级别加分,不累加。

3.报名并成功无偿献血者,加3分。

(需提交证书复印件)4.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包括思想教育、社会服务、公益活动、义务劳动、班、团活动等)一次加0.5分,学期累计不超过5分。

②参加校内外各种比赛活动,积极参与而未获奖者,每次加0.5分,一学期累计不得超过2分。

③参加校内外比赛获奖的,校级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的分别加3、2、1、0.5分;系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2、1.5、1分(如同一个比赛中获得多项奖项,按最高分项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综合测评加分细则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指导意见
为了做好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充分发挥素质综合测评工作的评价、激励和导向作用,院学工组特制定以下指导意见:
一、德育素质(总分100分,权重15%)
1、参加学校党校学习,成绩在85分以上,加3分,考核合格但低于85分,加1分;参加学校团校或青马工程培训班等学习的,考核合格加3分。

2、参加公益活动(例如无偿献血等)每次加1分,不超过3分。

“其他突出事迹”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好人好事。

3、受表彰同学,国家级加20分,省级加10分,校级加5分,院系级加3分。

此处表彰指综合类表彰,不指单项竞赛或活动获奖,也不包括上一学年依据综合测评评定的三好学生、奖学金等表彰。

4、在宿舍检查评比中,被评为文明宿舍或优秀宿舍的,宿舍成员每人每次加2分。

5、无故不参加班集体活动者,每次扣2分。

6、受学校纪律处分的,每次扣20分。

受院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者的,每次扣10分。

7、旷课每节扣2分。

二、智育素质(总分100分,权重60%)
1、智育素质积分计算公式中,学校实施办法中的周学时数m n改为学分,文化课成绩中不计算体育课成绩,体育课成绩在体育素质中另行计算。

2、参加国家英语六级统考且达到425分者,加5分。

3、第3学期参加国家英语四级统考且达到425分者,加3分。

第4学期及以后学期参加国家英语四级统考且达到425分者,加1分。

4、对于多次参加四级考试均达到425分的情况,只按第一次的加分。

5、对于多次参加六级考试均达到425分的情况,也只按第一次的加分。

6、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达到国家三级及以上水平,加3分。

只加一次。

三、体育素质(总分100分,权重10%)
体育素质的积分,各班根据《学院关于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意见》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积分办法。

四、能力素质(总分100分,权重15%)
1、学生会干部、班级班干、社团干部等学生干部每人加3分(不重复加分),被评为优秀干部者加5分(不累计加分);学生干部的本职工作内的活动,如活动的组织、主持等不加分。

2、参加竞赛获得名次者,院级第一名加3分,其他名次加2分,优秀奖加1分;参加未获名次者加0.5分。

校级第一名加6分,第二、三名加4分,第四名至第六名加3分,
优秀奖加2分。

省级第一名加12分,第二、三名加10分,其余加8分。

如组织选拔赛只算最高加分。

3、社团活动比照院系级学生会活动加分,但要有支撑材料。

4、参加校大学生科研立项的同学,每人每项加3分,完成项目的加8分。

参加义务家电维修活动的,每人每次加1分,最多不超过3分。

5、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2分,以暑期实践活动表或社会调查报告等成果为支撑材料。

6、在校级刊物发表文章,每篇加4分;在广播站发表稿件0.5分/篇(不超过6分)。

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文章,每篇加12分,在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每篇加20分。

以上德育、智育、能力素质各项总分最高不得超过100分。

五、评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限制条件
1、本学年必修课有补考科目者;
2、本学年体育成绩不及格者;
3、本学年受过院系和学校纪律处分者;
4、本学年智育成绩排名在班级1/2以后的同学。

5、评选一等奖学金者智育成绩必须排在班级前15名(含)。

六、各班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在此《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班的实施细则。

七、其他未尽事宜,请向院学工组咨询。

此《指导意见》由院学工组负责解释。

备注: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单项奖学金评比及发放以综合测评结果为唯一依据。

其他评奖评优、推优推先、助学金等均以综合测评结果为重要参考依据。

各项加分扣分均需有材料支撑。

学院学工组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