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及证明)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目录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1第八章幂的运算2第九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3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4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4第十二章证明9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一、知识点:1、“三线八角〞①如何由线找角:一看线,二看型。

同位角是“F〞型;错角是“Z〞型;同旁角是“U〞型。

②如何由角找线:组成角的三条线中的公共直线就是截线。

2、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述: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补充定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述: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条件结论条件结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4、图形平移的性质: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相等。

5、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假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 、b 、c ,那么 b a c b a +<<-6、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都是线段。

②高、角平分线、中线的应用。

7、三角形的角和:三角形的3个角的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角。

8、多边形的角和:n 边形的角和等于〔n-2〕•180°;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第八章 幂的运算幂〔power 〕指乘方运算的结果。

a n 指将a 自乘n 次(n 个a 相乘〕。

把a n 看作乘方的结果,叫做a 的n 次幂。

对于任意底数a,b ,当m,n为正整数时,有a m•a n =a m+n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 m÷a n =a m-n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a m)n =a mn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b)n =a n a n (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一个因式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a 0=1(a ≠0)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a -n =1/a n (a ≠0) (任何不等于0 的数的-n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 次幂的倒数)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或者小于1)的整数记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复习知识点:1.乘方的概念求n 个一样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 区别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能灵活运用;2. 了解图形平移的概念及性质;3.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内角和定理,并能灵活应用;4、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定理.【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还有:(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它必与另一条直线垂直. 要点二、图形的平移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要点诠释:决定平移的两个要素:(1)平移的方向;(2)平移的距离.2.平移的性质:(1)图形的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2)图形平移后,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3)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要点三、认识三角形1.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 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要点诠释:(1)判断给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看较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最长边.(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确定第三边的范围:两边之差的绝对值<第三边<两边之和.3.三角形的三条主要线段(1)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七下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专项训练

七下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专项训练

期末复习: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2021-2022学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互相得到的是( )A .B .C .D . 2、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1∠和2∠是同位角B .2∠和3∠是同旁内角C .1∠和4∠是内错角D .3∠和4∠是对顶角3、要求画ABC 的边AB 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4、下面不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 )A .a =b =100cm ,c =1cmB .a =b =c =3cmC .a =2cm ,b =3cm ,c =5cmD .a =2cm ,b =4cm ,c =5cm5、已知直线m n ∥,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按如图方式放置(∠ABC =30°),其中A ,B 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 ,n 上,若∠1=20°,则∠2的度数为( )A .20°B .30°C .45°D .50°6、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 ∥CD 的是()A .∠1=∠2B .∠BAD =∠BCDC .∠BAD +∠ADC =180°D .∠3=∠47、如图,直线a ∥b ,AC ⊥AB ,AC 交直线b 于点C ,∠1=60°,则∠2的度数是( ) A .50°B .45°C .35°D .30°8、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F 分别为BC 、AD 、CE 的中点,且216cm ABC S =△,则DEF 的面积等于( )A .22cmB .24cmC .26cmD .28cm9、如图,AB ∥CD ,则∠A 、∠C 、∠E 、∠F 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A .∠A =∠C +∠E +∠FB .∠A +∠E ﹣∠C ﹣∠F =180°C .∠A ﹣∠E +∠C +∠F =90°D .∠A +∠E +∠C +∠F =360°10、如图:AB ∥CD ,OE 平分∠BOC ,OF ⊥OE ,OP ⊥CD ,∠ABO =40°,则下列结论:①OF 平分∠BOD ;②∠POE =∠BOF ;③∠BOE =70°;④∠POB =2∠DOF ,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和为25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12、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 沿BC 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A .6B .8C .10D .1213、如图,若∠1+∠2=180°,∠3=70°,则∠4=_______.14、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长方形直尺的一边上,如143∠=,那么∠2的度数为______ 15、如图,已知AB ∥CD ,如果∠1=100°,∠2=120°,那么∠3=_____度.16、如图,四边形ABCD 中,点M ,N 分别在AB ,BC 上, 将BMN △沿MN 翻折,得△FMN ,若MF ∥AD ,FN ∥DC ,则∠B =___°.17、某科技小组制作了一个机器人,它能根据指令要求进行行走和旋转.某一指令规定:机器人先向前行走1米,然后左转45°,若机器人反复执行这一指令,则从出发到第一次回到原处,机器人共走了米. 18、如图,已知AD ∥CE ,∠BCF =∠BCG ,CF 与∠BAH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若∠AFC 的余角等于2∠ABC 的补角,则∠BAH 的度数是_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所示,直线AB ∥CD ,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EG 平分∠BEF ,FG 平分∠DFE ,(1)若∠AEF =50°,求∠EFG 的度数.(2)判断EG 与FG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0、已知:如图EF CD ∥,∠1+∠2=180°.(1)试说明GD CA ∥;(2)若CD 平分∠ACB ,DG 平分∠CDB ,且∠A =40°,求∠ACB 的度数.21、如图,已知180EFC BDC ︒∠+∠=,DEF B ∠=∠.(1)试判断DE 与B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DE 平分ADC ∠,3BDC B ∠=∠,求EFC ∠的度数.22、如图,直线AE 、CF 分别被直线EF 、AC 所截,已知∠1=∠2,AB 平分∠EAC ,CD 平分∠ACG ,将下列证明AB //CD 的过程及理由填写完整.证明:因为∠1=∠2,所以//(),所以∠EAC =∠ACG (),因为AB 平分∠EAC ,CD 平分∠ACG ,所以=12EAC ∠,=12ACG ∠, 所以=,所以AB //CD ( ).23、画图并填空:如图,在12×8 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ABC 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将△ABC按照某方向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A ' B 'C ' ,图中标出了点C 的对应点C ' .(1)请画出△A ' B 'C ' ;(2)利用方格纸,在△ABC 中画出AC 边上的中线BD 和BC 边上的高AE ;(3)点F 为方格纸上的格点(异于点B ),若S ∆ACB =S ∆ACF ,则图中格点F 共有个.(请在方格纸中标出点F )24、如图,四边形ABCD 中,∠A =∠C =90°,BE ,DF 分别是∠ABC ,∠ADC 的平分线.(1)∠1与∠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BE与DF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25、已知,直线AB∥CD(1)如图(1),点G为AB、CD间的一点,联结AG、CG.若∠A=140°,∠C=150°,则∠AGC的度数是多少?(2)如图(2),点G为AB、CD间的一点,联结AG、CG.∠A=x°,∠C=y°,则∠AGC的度数是多少?(3)如图(3),写出∠BAE、∠AEF、∠EFG、∠FGC、∠GCD之间有何关系?直接写出结论.26、将纸片△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A′处的位置.(1)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内部(如图1),∠A′与∠1+∠2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BE边上,这时图1中的∠1变为0°角,则∠A′与∠2之间的关系是.(3)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如图2),这时∠A′与∠1、∠2之间又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7、阅读下面材料:小亮同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如图甲,AB//CD,E为AB,CD之间一点,连接BE,DE,得到∠BED.求证:∠BED=∠B+∠D.(1)小亮写出了该问题的证明,请你帮他把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过点E作EF//AB,则有∠BEF=.∵AB//CD,∴//,∴∠FED=.∴∠BED=∠BEF+∠FED=∠B+∠D.(2)请你参考小亮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图乙,已知:直线a //b ,点A ,B 在直线a 上,点C ,D 在直线b 上,连接AD ,BC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且BE ,DE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 .①如图1,当点B 在点A 的左侧时,若∠ABC =60°,∠ADC =70°,求∠BED 的度数;②如图2,当点B 在点A 的右侧时,设∠ABC =α,∠ADC =β,请你求出∠BED 的度数(用含有α,β的式子表示).28、已知,AB ∥CD ,点E 为射线FG 上一点.(1)如图1,若∠EAF =25°,∠EDG =45°,则∠AED =.(2)如图2,当点E 在FG 延长线上时,此时CD 与AE 交于点H ,则∠AE D 、∠EAF 、∠EDG 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请说明你的结论;(3)如图3,当点E 在FG 延长线上时,DP 平分∠EDC ,且∠EAP :∠BAP =l : 2,∠AED =32°,∠P =30°,求∠EKD 的度数.期末复习: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2021-2022学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互相得到的是( )A .B .C .D .【答案】C2、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1∠和2∠是同位角B .2∠和3∠是同旁内角C .1∠和4∠是内错角D .3∠和4∠是对顶角【答案】.B解:A 、∠1和∠2是同旁内角,故本选项错误;B 、∠2和∠3是同旁内角,故本选项正确;C、∠1和∠4是同位角,故本选项错误;D、∠3和∠4是邻补角,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3、要求画ABC的边AB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C4、下面不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A.a=b=100cm,c=1cmB.a=b=c=3cmC.a=2cm,b=3cm,c=5cmD.a=2cm,b=4cm,c=5cm【答案】C【解析】解:A、因为1+100>100,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A不符合题意;B、因为3+3>3,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B不符合题意;C、因为2+3=5,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符合题意;D、因为2+4>5,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方式放置(∠ABC=30°),其中A,B两点分5、已知直线m n别落在直线m,n上,若∠1=20°,则∠2的度数为()A.20°B.30°C.45°D.50°【答案】D∥,所以∠2=∠1+30°,所以∠2=30°+20°=50°,故选D.因为m n6、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1=∠2B.∠BAD=∠BCDC.∠BAD+∠ADC=180°D.∠3=∠4【答案】C解:A .由∠1=∠2可判断AD ∥BC ,不符合题意;B .∠BAD =∠BCD 不能判定图中直线平行,不符合题意;C .由∠BAD +∠ADC =180°可判定AB ∥DC ,符合题意;D .由∠3=∠4可判定AD ∥BC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7、如图,直线a ∥b ,AC ⊥AB ,AC 交直线b 于点C ,∠1=60°,则∠2的度数是( )A .50°B .45°C .35°D .30°如图,,∵直线a ∥b ,∴∠3=∠1=60°.∵AC ⊥AB ,∴∠3+∠2=90°,∴∠2=90°-∠3=90°-60°=30°,故选D .8、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F 分别为BC 、AD 、CE 的中点,且216cm ABC S △,则DEF 的面积等于( )A .22cmB .24cmC .26cmD .28cm【答案】A解:∵S △ABC =16cm 2,D 为BC 中点,∴S △ADB =S △ADC =12S △ABC =8cm 2,∵E 为AD 的中点,∴S △CED =12S △ADC =4cm 2,∵F 为CE 的中点,∴S △DEF =12S △DEC =2cm 2;故选:A .9、如图,AB ∥CD ,则∠A 、∠C 、∠E 、∠F 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A.∠A=∠C+∠E+∠F B.∠A+∠E﹣∠C﹣∠F=180°C.∠A﹣∠E+∠C+∠F=90°D.∠A+∠E+∠C+∠F=360°【答案】B延长AE、FC交于点G,过G作GH//CD,∵AB//CD,GH//CD,∴AB//GH//CD,∴∠A+∠AGH=180°,∠F=∠FCD,∴∠AEF=∠AGH+∠FGH+∠F=180°-∠A+∠FCD+∠F,整理得:∠A+∠AEF-∠FCD-∠F=180°,故选B.10、如图:AB∥CD,OE平分∠BOC,OF⊥OE,OP⊥CD,∠ABO=40°,则下列结论:①OF平分∠BOD;②∠POE=∠BOF;③∠BOE=70°;④∠POB=2∠DOF,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①∵OP⊥CD,∴∠POD=90°,又∵AB∥CD,∴∠BPO=90°,又∵∠ABO=40°,∴∠POB=90°-40°=50°,∴∠BOF=∠POF-∠POB=70°-50°=20°,∠FOD=40°-20°=20°,∴OF平分∠BOD,故①正确;②∵∠EOB=70°,∠POB=90°-40°=50°,∴∠POE=70°-50°=20°,又∵∠BOF=∠POF-∠POB=70°-50°=20°,∴∠POE=∠BOF,故②正确;③∵AB∥CD,∴∠BOD=∠ABO=40°,∴∠COB=180°-40°=140°,又∵OE平分∠BOC,∴∠BOE=12∠COB=12×140°=70°,故③正确;④由①可知∠POB=90°-40°=50°,∠FOD=40°-20°=20°,故∠POB≠2∠DOF,故④不正确.故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③,故选A.二、填空题1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和为25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答案】14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n﹣2)×180°+360°=2520°.解得:n=14.故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4.故答案为:14.12、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6B.8C.10D.12【答案】.C解: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个单位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AD=1,BF=BC+CF=BC+1,DF=AC;又∵AB+BC+AC=8,∴四边形ABFD的周长=AD+AB+BF+DF=1+AB+BC+1+AC=10.故选C.13、如图,若∠1+∠2=180°,∠3=70°,则∠4=_______.∴,解:如图,12180∠+∠=︒,a b∴∠=︒-∠=︒,故答案为:110︒.∠=︒,5370370∴∠=∠=︒,4180511014、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长方形直尺的一边上,如143∠=,那么∠2的度数为______ 【答案】.47如图,,∵∠1=43°,∴∠3=∠1=47°,∴∠2=90°-43°=47°.故答案为47°.15、如图,已知AB ∥CD ,如果∠1=100°,∠2=120°,那么∠3=_____度.解:如图:过F 作FG 平行于AB ,//AB CD ,//FG CD ∴,1100EFG ∴∠=∠=︒,2180GFC ∠+∠=︒,即60GFC ∠=︒,31006040EFG GFC ∴∠=∠-∠=︒-︒=︒.故答案为:40.16、如图,四边形ABCD 中,点M ,N 分别在AB ,BC 上, 将BMN △沿MN 翻折,得△FMN ,若MF ∥AD ,FN ∥DC ,则∠B =___°.∵MF //AD ,FN //DC ,∴∠BMF =∠A =100°,∠BNF =∠C =70°.∵△BMN 沿MN 翻折得△FMN ,∴∠BMN =12∠BMF =12×100°=50°,∠BNM =12∠BNF =12×70°=35°.在△BMN 中,∠B =180°-(∠BMN +∠BNM )=180°-(50°+35°)=180°-85°=95°.故答案为:9517、某科技小组制作了一个机器人,它能根据指令要求进行行走和旋转.某一指令规定:机器人先向前行走1米,然后左转45°,若机器人反复执行这一指令,则从出发到第一次回到原处,机器人共走了米. 解:机器人转了一周共360度,360°÷45°=8,共走了8次,机器人走了8×1=8米.18、如图,已知AD ∥CE ,∠BCF =∠BCG ,CF 与∠BAH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若∠AFC 的余角等于2∠ABC 的补角,则∠BAH 的度数是______.解:设∠BAF =x °,∠BCF =y °∵∠BCF =∠BCG ,CF 与∠BAH 的平分线交于点F∴∠HAF =∠BAF =x °,∠BCG =∠BCF =x °,∠BAH =2x °,∠GCF =2y °,如图,过点B 作BM ∥AD ,过点F 作FN ∥AD∵AD∥CE;∴AD∥FN∥BM∥CE∴∠AFN=∠HAF=x°,∠CFN=∠GCF=2y°,∠ABM=∠BAH=2x°,∠CBM=∠GCB=y°∴∠AFC=(x+2y)°,∠ABC=(2x+y)°∵∠AFC的余角等于2∠ABC的补角∴90﹣(x+2y)=180﹣2(2x+y);解得:x=30;∴∠BAH=60°故答案为:60°.三、解答题19、如图所示,直线AB∥CD,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EG平分∠BEF,FG平分∠DFE,(1)若∠AEF=50°,求∠EFG的度数.(2)判断EG与FG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25°;(2)EG⊥FG解:(1)∵AB∥CD;∴∠EFD=∠AEF=50°∵FG平分∠DFE;∴∠EFG=12∠DFE=12×50°=25°(2)EG⊥FG理由:∵AB∥CD;∴∠BEF+∠EFD=180°∵EG平分∠BEF,FG平分∠DFE;∴∠GEF=12∠BEF,∠GFE=12∠DFE∴∠GEF+∠GFE=12∠BEF+12∠DFE=12(∠BEF+∠DFE)=12×180°=90°∴∠G=180°-(∠GEF+∠GFE)=90°;∴EG⊥FG20、已知:如图EF CD∥,∠1+∠2=180°.(1)试说明GD CA∥;(2)若CD平分∠ACB,DG平分∠CDB,且∠A=40°,求∠ACB的度数.【答案】解:(1)∵EF CD∥;∴∠1+∠ECD=180°又∵∠1+∠2=180°;∴∠2=∠ECD ;∴GD CA ∥;(2)由(1)得:GD CA ∥,∴∠BDG =∠A =40°,∠ACD =∠2,∵DG 平分∠CDB ,∴∠2=∠BDG =40°,∴∠ACD =∠2=40°,∵CD 平分∠ACB ,∴∠ACB =2∠ACD =80°.21、如图,已知180EFC BDC ︒∠+∠=,DEF B ∠=∠.(1)试判断DE 与B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DE 平分ADC ∠,3BDC B ∠=∠,求EFC ∠的度数.【答案】(1)DE ∥BC ;(2)72°解:(1)DE ∥BC .理由:∵∠EFC+∠BDC=180°,∠ADC+∠BDC=180°,∴∠EFC=∠ADC ,∴AD ∥EF ,∴∠DEF=∠ADE ,又∵∠DEF=∠B ,∴∠B=∠ADE ,∴DE ∥BC .(2)∵DE 平分∠ADC ,∴∠ADE=∠CDE ,又∵DE ∥BC ,∴∠ADE=∠B ,∵∠BDC=3∠B ,∴∠BDC=3∠ADE=3∠CDE ,又∵∠BDC+∠ADC=180°,3∠ADE+2∠ADE=180°,解得∠ADE=36°,∴∠ADF=72°,又∵AD ∥EF ,∴∠EFC=∠ADC=72°.22、如图,直线AE 、CF 分别被直线EF 、AC 所截,已知∠1=∠2,AB 平分∠EAC ,CD 平分∠ACG ,将下列证明AB //CD 的过程及理由填写完整.证明:因为∠1=∠2,所以//(),所以∠EAC =∠ACG (),因为AB 平分∠EAC ,CD 平分∠ACG ,所以=12EAC∠,=12ACG∠,所以=,所以AB//CD().证明:因为∠1=∠2,所以AE∥C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EAC=∠ACG(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AB平分∠EAC,CD平分∠ACG,所以∠3=12∠EAC,∠4=12∠ACG,所以∠3=∠4,所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AE;F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4;∠3;∠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3、画图并填空:如图,在12×8 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ABC 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将△ABC 按照某方向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A' B'C ' ,图中标出了点C 的对应点C ' .(1)请画出△A' B'C ' ;(2)利用方格纸,在△ABC 中画出AC 边上的中线BD 和BC 边上的高AE ;(3)点F 为方格纸上的格点(异于点B ),若S ∆ACB =S ∆ACF ,则图中格点F 共有个.(请在方格纸中标出点F )解:(1)如图,△A'B'C'为所作;(2)如图,BD、AE为所作;(3)若S△ACB=S△ACF,则图中格点F共有5个,如图.故答案为5.24、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BE,DF分别是∠ABC,∠ADC的平分线.(1)∠1与∠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BE与DF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解:(1)∠1+∠2=90°;∵BE,DF分别是∠ABC,∠ADC的平分线,∴∠1=∠ABE,∠2=∠ADF,∵∠A=∠C=90°,∴∠ABC+∠ADC=180°,∴2(∠1+∠2)=180°,∴∠1+∠2=90°;(2)BE∥DF;在△FCD中,∵∠C=90°,∴∠DFC+∠2=90°,∵∠1+∠2=90°,∴∠1=∠DFC,∴BE∥DF.25、已知,直线AB∥CD(1)如图(1),点G为AB、CD间的一点,联结AG、CG.若∠A=140°,∠C=150°,则∠AGC的度数是多少?(2)如图(2),点G为AB、CD间的一点,联结AG、CG.∠A=x°,∠C=y°,则∠AGC的度数是多少?(3)如图(3),写出∠BAE、∠AEF、∠EFG、∠FGC、∠GCD之间有何关系?直接写出结论.【答案】(1)70°;(2)∠AGC=(x+y)°;(3)∠BAE+∠EFG+∠GCD=∠AEF+∠FGC.解:(1)如图,过点G作GE∥AB,∵AB∥GE,∴∠A+∠AG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140°,∴∠AGE=40°.∵AB∥GE,AB∥CD,∴GE∥CD.∴∠C+∠CG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150°,∴∠CGE=30°.∴∠AGC=∠AGE+∠CGE=40°+30°=70°.(2)如图,过点G作GF∥AB∵AB∥GF,∴∠A=AG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GF,AB∥CD,∴GF∥CD.∴∠C=∠CGF.∴∠AGC=∠AGF+∠CGF=∠A+∠C.∵∠A=x°,∠C=y°,∴∠AGC=(x+y)°.(3)如图所示,过点E作EM∥AB,过点F作FN∥AB,过点G作GQ∥CD,∵AB∥CD,∴AB∥EM∥FN∥GQ∥CD.∴∠BAE=∠AEM,∠MEF=∠EFN,∠NFG=∠FGQ,∠QGC=∠G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EF=∠BAE+∠EFN,∠FGC=∠NFG+GCD.∵∠EFN+∠NFG=∠EFG,∴∠BAE+∠EFG+∠GCD=∠AEF+∠FGC.26、将纸片△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A′处的位置.(1)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内部(如图1),∠A′与∠1+∠2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BE边上,这时图1中的∠1变为0°角,则∠A′与∠2之间的关系是.(3)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如图2),这时∠A′与∠1、∠2之间又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1)图1中,2∠A=∠1+∠2,理由是:∵延DE折叠A和A′重合,∴∠AED=∠A′ED,∠ADE=∠A′DE,∵∠AED+∠ADE=180°﹣∠A,∠1+∠2=180°+180°﹣2(∠AED+∠ADE),∴∠1+∠2=360°﹣2(180°﹣∠A)=2∠A;(2)2∠A=∠2,如图∠2=∠A+∠EA′D=2∠A,故答案为:2∠A=∠2;(3)如图2,2∠A=∠2﹣∠1,理由是:∵延DE折叠A和A′重合,∴∠A=∠A′,∵∠DME=∠A′+∠1,∠2=∠A+∠DME,∴∠2=∠A+∠A′+∠1,即2∠A=∠2﹣∠1.27、阅读下面材料:小亮同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如图甲,AB//CD,E为AB,CD之间一点,连接BE,DE,得到∠BED.求证:∠BED=∠B+∠D.(1)小亮写出了该问题的证明,请你帮他把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过点E作EF//AB,则有∠BEF=.∵AB//CD,∴//,∴∠FED=.∴∠BED=∠BEF+∠FED=∠B+∠D.(2)请你参考小亮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图乙,已知:直线a//b,点A,B在直线a上,点C,D在直线b上,连接AD,BC,BE平分∠ABC,DE平分∠ADC,且BE,DE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①如图1,当点B在点A的左侧时,若∠ABC=60°,∠ADC=70°,求∠BED的度数;②如图2,当点B在点A的右侧时,设∠ABC=α,∠ADC=β,请你求出∠BED的度数(用含有α,β的式子表示).【答案】(1)∠B,EF,CD,∠D;(2)①65°;②180°﹣11 22 aβ+解:(1)过点E作EF∥AB,则有∠BEF=∠B,∵AB∥CD,∴EF∥CD,∴∠FED=∠D,∴∠BED=∠BEF+∠FED=∠B+∠D;故答案为:∠B ;EF ;CD ;∠D ;(2)①如图1,过点E 作EF ∥AB ,有∠BEF =∠EBA .∵AB ∥CD ,∴EF ∥CD .∴∠FED =∠EDC .∴∠BEF +∠FED =∠EBA +∠EDC .即∠BED =∠EBA +∠EDC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EBA =12∠ABC =30°,∠EDC =12∠ADC =35°,∴∠BED =∠EBA +∠EDC =65°.答:∠BED 的度数为65°;②如图2,过点E 作EF ∥AB ,有∠BEF +∠EBA =180°.∴∠BEF =180°﹣∠EBA ,∵AB ∥CD ,∴EF ∥CD .∴∠FED =∠EDC .∴∠BEF +∠FED =180°﹣∠EBA +∠EDC .即∠BED =180°﹣∠EBA +∠EDC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EBA =12∠ABC =12α,∠EDC =12∠ADC =12β, ∴∠BED =180°﹣∠EBA +∠EDC =180°﹣1122a β+. 答:∠BED 的度数为180°﹣1122a β+. 28、已知,AB ∥CD ,点E 为射线FG 上一点.(1)如图1,若∠EAF =25°,∠EDG =45°,则∠AED =.(2)如图2,当点E 在FG 延长线上时,此时CD 与AE 交于点H ,则∠AE D 、∠EAF 、∠EDG 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请说明你的结论;(3)如图3,当点E 在FG 延长线上时,DP 平分∠EDC ,且∠EAP :∠BAP =l : 2,∠AED =32°,∠P =30°,求∠EKD 的度数.(1)70°;(2)EAF AED EDG ∠=∠+∠,证明见解析;(3)122°解:(1)过E 作//EF AB ,//AB CD ,//EF CD ∴,25EAF AEH ∴∠=∠=︒,45EAG DEH ∠=∠=︒,70AED AEH DEH ∴∠=∠+∠=︒, 故答案为:70︒;(2)EAF AED EDG ∠=∠+∠.理由如下:过E 作//EM AB ,//AB CD ,//EM CD ∴,180EAF MEH ∴∠+∠=︒,180EDG AED MEH ∠+∠+=︒, 180EAF MEH ∴∠=︒-∠,180EDG AED MEH ∠+∠=︒-,EAF AED EDG ∴∠=∠+∠; (3):1:2EAP BAP ∠∠=,设EAP x ∠=,则3BAE x ∠=,32302AED P ∠-∠=︒-︒=︒,DKE AKP ∠=∠, 又180EDK DKE DEK ∠+∠+∠=︒,180KAP KPA AKP ∠+∠+∠=︒, 22EDK EAP x ∴∠=∠-︒=-︒, DP 平分EDC ∠,224CDE EDK x ∴∠=∠=-︒, //AB CD ,EHC EAF AED EDG ∴∠=∠=∠+∠,即33224x x =︒+-︒,解得28x =︒, 28226EDK ∴∠=︒-︒=︒,1802632122EKD ∴∠=︒-︒-︒=︒.。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及证明)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及证明)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及证明)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 )A .足球在草地上滚动B .拉开抽屉C .投影片的文字经投影转换到屏幕上D .钟摆的摆动2.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7:1.,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3.下面有3个命题:①同旁内角互补;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其中真命题为 ( )A .①B .②C .③D .②③4.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两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6B .7 C. 8 D .95.如图,AD 平分∠BAC ,DE ∥AC 交AB 于点E ,∠1=25,则∠BED 等于 ( )A .40B .50C .60。

D .256.如图,面积为6 2cm 的△ABC 纸片沿BC 方向平移至△DEF 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BC 长的2倍,则△ABC 纸片扫过的面积为 ( )A .18 2cmB .212cmC .272cmD .302cm7.如图,∠ABC=∠ACB ,AD 、BD 、CD 分别平分△ABC 的外角∠EAC 、内角∠ABC 、外角∠ACF .以下结论:①AD ∥BC ;②∠ACB=2∠ADB ;③∠ADC =90一∠ABD ;④BD 平分∠ADC ;⑤∠BDC=12∠B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二、填空题。

(每空3分,共21分)8.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8,斜边长为10,则斜边上的高是 .9.如图,直线a ∥b ,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 上,若、∠1=60。

则∠2的度数为 .10.如图,在△ABC中,∠A=60,若剪去∠A得到四边形BCDE,则∠1+∠2= .11.如图,在直角△ABC中,∠C=90,AD、AE把∠CAB三等分,AD交BC于D,AE 交BC于E,且EF⊥AB,AF=FB,则∠B的度数为.12.如图,将边长为4个单位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13.如图,将正方形纸片ABCD沿BE翻折,使点C落在点F处,若∠DEF=40,则∠ABF= .14.如图,△ABC的两条中线AM、BN相交于点O,已知△ABC的面积为12,△BOM 的面积为2,则四边形MCNO的面积为.三、解答题。

初中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常考题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word版)

初中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常考题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word版)

《平面图形的认识》常考题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8春•吉安期中)如图,1∠与2∠不是同旁内角的是( )A .B .C .D .2.(2018春•城关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 )A .6对B .8对C .10对D .12对3.(2018•呼和浩特一模)如图,已知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那么1∠的同位角是( )A .2∠B .3∠C .4∠D .5∠4.(2019春•东至县期末)如图所示,共有 3 个方格块,现在要把上面的方格块与下面的两个方格块合成一个长方形的整体,则应将上面的方格块( )A .向右平移 1 格,向下 3 格B .向右平移 1 格,向下 4 格C .向右平移 2 格,向下 4 格D .向右平移 2 格,向下 3 格5.(2018春•新罗区校级期中)将图中所示的图案平移后得到的图案是( )A .B .C .D .6.(2016春•南长区期中)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A .小亮荡秋千运动B .电梯由一楼升到八楼C .导弹击中目标后爆炸D .卫星绕地球运动7.(2019•香坊区模拟)如图图形中,把ABC ∆平移后能得到DEF ∆的是( )A .B .C .D .8.(2018•天津二模)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 ∆沿BC 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是( )A .8B .10C .12D .169.(2017•莱西市一模)如图,面积为26cm 的ABC ∆纸片沿BC 方向平移至DEF ∆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BC 长的2倍,则ABC ∆纸片扫过的面积为( )A .218cmB .221cmC .227cmD .230cm10.(2015春•石家庄期末)如图,将ABC ∆沿射线BC 方向移动,使点B 移动到点C ,得到DCE ∆,连接AE ,若ABC ∆的面积为2,则ACE ∆的面积为( )A .2B .4C .8D .1611.(2015•宛城区模拟)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10AB =,4DO =,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A .48B .96C .84D .4212.(2014春•台州月考)如图,把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分成n段,以每段为对角线作正方形,设这n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为P,正方形ABCD的周长为L,则P与L的关系是()A.P L<C.P L=D.P与L无关>B.P L13.(2019春•番禺区期中)下列图形不是由平移而得到的是()A.B.C.D.14.(2015秋•盐都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图案分别是一些汽车的车标,其中,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A.B.C.D.15.(2018秋•沁阳市期末)将一个四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它不可能是()A.六边形B.五边形C.四边形D.三角形16.(2017秋•肇源县期末)把一个多边形纸片沿一条直线截下一个三角形后,变成一个18边形,则原多边形纸片的边数不可能是()A.16 B.17 C.18 D.1917.(2017秋•东莞市校级月考)如果从一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作它的对角线,最多能将多边形分成2011个三角形,那么这个多边形是()A.2012边形B.2013边形C.2014边形D.2015边形18.(2014•大兴区一模)正五边形各内角的度数为()A.72︒B.108︒C.120︒D.144︒19.(2014•独山县模拟)如图,一个60︒的角的三角形纸片,剪去这个60︒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的度数为()A.120︒B.180︒C.240︒D.300︒20.(2015春•攀枝花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且都相交于一点②任意三角形的外角和都是360︒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④在ABC ∆中,当12A C ∠=∠,13B C ∠=∠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 .1 B .2个 C .3个 D .4个21.(2019春•河南期末)小王到瓷砖店购买一种正多边形瓷砖铺设无缝地板,瓷砖形状不可以是( )A .正三角形B .正四边形C .正五边形D .正六边形22.(2019春•北海期末)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DE AC 的是( )A .EDC EFC ∠=∠B .AFE ACD ∠=∠C .34∠=∠D .12∠=∠23.(2017秋•雨花区校级期末)如图,能判定//AD BC 的条件是( )A .32∠=∠B .12∠=∠C .BD ∠=∠ D .1B ∠=∠24.(2016春•微山县期末)如图,木工师傅在一块木板上画两条平行线,方法是:用角尺画木板边缘的两条垂线,这样画的理由有下列4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④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③25.(2019•安次区一模)将一把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 )A .50︒B .110︒C .130︒D .150︒26.(2017•自贡)如图,//a b ,点B 在直线b 上,且AB BC ⊥,135∠=︒,那么2(∠= )A .45︒B .50︒C .55︒D .60︒27.(2017•安陆市模拟)如图,//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M ,N 两点,将一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若75EMB ∠=︒,则PNM ∠等于( )A .15︒B .25︒C .30︒D .45︒28.(2019•荆州一模)如图,已知直线AB 、CD 被直线AC 所截,//AB CD ,E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点E 不在直线AB 、CD 、AC 上),设BAE α∠=,DCE β∠=.下列各式:①αβ+,②αβ-,③βα-,④360αβ︒--,AEC ∠的度数可能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29.(2019春•武昌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其中平行线的性质是( )A .(1)B .(2)(3)C .(4)D .(1)(4)30.(2016春•新泰市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1.(2016•重庆校级一模)如图,1B ∠=∠,220∠=︒,则(D ∠= )A .20︒B .22︒C .30︒D .45︒ 32.(2019秋•江津区期末)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4,8B .4,4,8C .5,6,10D .6,7,1433.(2017秋•兰陵县期末)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3B .3、3、7C .20、15、8D .5、15、8 34.(2019秋•北仑区期末)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9,那么第三边长可能是( ) A .1 B .5 C .8D .14 35.(2018秋•左贡县期末)把三角形的面积分为相等的两部分的是( )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 .三角形的中线C .三角形的高D .以上都不对 36.(2017春•单县期末)在ABC ∆中,画出边AC 上的高,下面4幅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 .37.(2015秋•莒南县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能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B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角平分线都相交于一点C .直角三角形三条高交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D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38.(2019秋•咸丰县期末)如图所示,12∠=∠,3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AD 平分BAF ∠;②AF 平分BAC ∠;③AE 平分DAF ∠;④AF 平分DAC ∠;⑤AE 平分BAC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39.(2012秋•长丰县校级期中)如图,ABC ∆中,70BAC ∠=︒,40B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ADC ∠度数是( )A .70︒B .75︒C .80︒D .85︒40.(2017春•渭滨区校级期中)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锐角的个数最少为( )A .0B .1C .2D .3二、填空题(共30小题)41.(2018春•武冈市期末)如图,如果140∠=︒,2100∠=︒,3∠的同旁内角等于 .42.(2018春•静安区期中)如图,写出图中A ∠所有的内错角: .43.(2016春•五莲县期中)如图,有下列判断:①A ∠与1∠是同位角;②A ∠与B ∠是同旁内角;③4∠与1∠是内错角;④1∠与3∠是同位角.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44.(2019春•浦东新区期中)如图,//AD BC ,AC 、BD 交于点E ,三角形ABE 的面积等于2,三角形CBE 的面积等于3,那么三角形DBC 的面积等于 .45.(2016春•威宁县期末)小明把自己的左手手印和右手手印按在同一张白纸上,左手手印 (填“能”或“不能”)通过平移与右手手印完全重合.46.(2015春•自贡期末)如图,在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草地内修建了宽2米的道路,则草地的面积为 .47.(2019春•郯城县期中)如图,直径为2cm 的圆1O 平移3cm 到圆2O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cm .48.(2018•雁塔区校级模拟)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D BCAD=,将三角形ABC⊥,6BC=,3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三角形A B C''的面积为.''',连接A C',则三角形A B C49.(2018•柯桥区模拟)如图,170∠-∠=︒.∠=︒,直线a平移后得到直线b,则2350.(2017春•滑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直角梯形沿一腰平移,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1.(2015春•文安县期末)如图,ABC=,则AC cm''',若3∆沿射线AC方向平移2cm得到△A B CA C'=cm.52.(2014春•无锡期末)如图,把边长为3cm的正方形ABCD先向右平移1cm,再向上平移1cm,得到正方形EFGH,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3.(2017秋•随县期末)若从一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以引10条对角线,则它是 边形.54.(2014•东莞模拟)从一个n 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6个三角形,则n 的值是 .55.(2019秋•霸州市期末)小明发现交通指示牌中“停车让行标志”可以看成是正八边形,如图所示,则1∠= ︒.56.(2019秋•历下区期末)如图,若12220∠+∠=︒,则A ∠= 度.57.(2018秋•市南区期末)如图,//AB CD ,点P 为CD 上一点,EBA ∠、EPC ∠的角平分线于点F ,已知40F ∠=︒,则E ∠= 度.58.(2019秋•淅川县期末)如图,按虚线剪去长方形纸片的相邻两个角,并使1120∠=︒,AB BC ⊥,那么2∠的度数为 .59.(2019秋•峄城区期末)如图,直线////a b c ,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直线b 上.若135∠=︒,则2∠等于 .60.(2016•梅江区校级模拟)如图,已知12∠=∠,30B ∠=︒,则3∠= .61.(2015•丹东)如图,1240∠=∠=︒,MN 平分EMB ∠,则3∠= ︒.62.(2016春•虎丘区校级期末)已知ABC ∆中,B ∠是A ∠的2倍,C ∠比A ∠大20︒,则A ∠= .63.(2019秋•大冶市期末)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图图形,其中90C ∠=︒,45B ∠=︒,30E ∠=︒.则BFD ∠的度数是 .64.(2014秋•汉阳区期中)如图,已知120BOF ∠=︒,则A B C D E F ∠+∠+∠+∠+∠+∠= .65.(2014春•宿城区校级月考)在ABC ∆中,高BD 和CE 所在直线相交于O 点,若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且60A ∠=︒,则BOC ∠= .66.(2016秋•南阳期末)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6,若第三边取奇数,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67.(2019秋•长白县期末)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边,化简:||||||a b c a b c a b c +----+-+= .68.(2017秋•秀洲区校级月考)如图,在ABC ∆中,2013AB =,2010AC =,AD 为中线,则ABD ∆与ACD ∆的周长之差= .69.(2015秋•绍兴校级期中)在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这三种三角形中,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的是 三角形.70.(2015秋•磴口县校级期中)在ABC ∆中,80A ∠=︒,I 是B ∠,C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则BIC ∠= ︒. 三、解答题(共31小题)71.(2014春•灌云县校级期末)如图,1∠和2∠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它们是什么角?1∠和3∠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它们是什么角?72.(2015•六盘水)如图,已知,12//l l ,1C 在1l 上,并且12C A l ⊥,A 为垂足,2C ,3C 是1l 上任意两点,点B 在2l 上.设1ABC ∆的面积为1S ,2ABC ∆的面积为2S ,3ABC ∆的面积为3S ,小颖认为123S S S ==,请帮小颖说明理由.73.(2019春•宛城区期末)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33A ∠=︒,将ABC ∆沿AB 方向向右平移得到DEF ∆. (1)试求出E ∠的度数;(2)若9AE cm =,2DB cm =.请求出CF 的长度.74.(2017秋•灵石县期末)如图,已知直线//AB CD ,100A C ∠=∠=︒,E ,F 在CD 上,且满足DBF ABD ∠=∠,BE 平分CBF ∠.(1)求证://AD BC ; (2)求DBE ∠的度数;(3)若平行移动AD ,在平行移动AD 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BEC ADB ∠=∠?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5.(2017春•江都区月考)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1)画出ABCA B C;∆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111(2)图中AC与A C的关系是:;11(3)画出ABC∆中AB边上的中线CD;(4)ACD∆的面积为.76.(2017春•曲阜市期中)如图,平移方格纸中的图形,使点A平移到点A'处,画出平移后的图形.77.(2019春•平昌县期末)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5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78.(2019春•杜尔伯特县期末)如图,在六边形ABCDEF中,//∠=︒,AAB DE,且120AF CD,//∠的度数.∠和D∠=︒,求C80B79.(2019春•龙门县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 BC,连接BD,点E在BC边上,点F 在DC边上,且12∠=∠.(1)求证://EF BD;(2)若DB平分ABC∠的度数.∠=︒,求2∠,130A80.(2019秋•鄂城区期中)如图所示:求A D B E C F ∠+∠+∠+∠+∠+∠的度数.81.(2015春•怀集县期末)已知:如图,AB BC ⊥,BC CD ⊥且12∠=∠,求证://BE CF .82.(2019秋•金牛区期末)如图,直线MN 分别交AB 和CD 于点E 、F ,点Q 在PM 上,EPM FQM ∠=∠,且AEP CFQ ∠=∠,求证://AB CD .83.(2014春•澄江县校级期中)如图,130∠=︒,60B ∠=︒,AB AC ⊥. 试说明//AD BC .84.(2018秋•惠来县期末)如图所示,已知12180∠+∠=︒,3B ∠=∠,试判断AED ∠与C ∠的大小关系,并对结论进行说理.85.(2014春•裕民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已知//DC AB ,190A ∠+∠=︒,求证:AD DB ⊥.86.(2019春•白城期中)如图,BD AC ⊥于D ,EF AC ⊥于F ,//DM BC ,12∠=∠.求证:AMD AGF ∠=∠.87.(2017秋•遂宁期末)已知:如图12∠=∠,C D ∠=∠,请证明:A F ∠=∠.88.(2019秋•罗湖区校级期末)如图,直线MN 分别与直线AC 、DG 交于点B 、F ,且12∠=∠.ABF ∠的角平分线BE 交直线DG 于点E ,BFG ∠的角平分线FC 交直线AC 于点C .(1)求证://BE CF ;(2)若35C ∠=︒,求BED ∠的度数.89.(2019秋•市北区期末)如图,180ADE BCF ∠+∠=︒,BE 平分ABC ∠,2ABC E ∠=∠. (1)AD 与BC 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2)AB 与EF 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3)若AF 平分BAD ∠,试说明:90E F ∠+∠=︒.90.(2019秋•阳江期中)如图,125ABD ∠=︒,50A ∠=︒,求ACE ∠的度数.91.(2019秋•徐闻县期中)如图,求x的值.92.(2018秋•甘井子区期末)已知:如图,D是AB上一点,E是AC上的一点,BE、CD相交于点F,62ABE∠=︒,20∠=︒.求:ACDA∠=︒,35(1)BDC∠的度数;(2)BFD∠的度数.93.(2019秋•瀍河区月考)如图,ABC∆中,点D在AC上,点P在BD上,求证:AB AC BP CP+>+.94.(2019秋•瑶海区期末)如图,已知ABC∆.(1)若4AB=,5AC=,则BC边的取值范围是;(2)点D为BC延长线上一点,过点D作//∠=︒,EDE AC,交BA的延长线于点E,若55∠的度数.∠=︒,求B125ACD95.(2016秋•垦利县期末)如图,已知:AD是ABCBAC∠=︒,∆的高,60∆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度数.∠=︒,求ADBBCE4096.(2016秋•宁海县期中)如图,在ABC ∆中30B ∠=︒,110ACB ∠=︒,AD 是BC 边上高线,AE 平分BAC ∠,求DAE ∠的度数.97.(2019春•上蔡县期末)如图,ABC ∆中,AD 是高,AE 、BF 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 ,50CAB ∠=︒,60C ∠=︒,求DAE ∠和BOA ∠的度数.98.(2019春•南海区期末)已知:如图,在ABC ∆中,80BAC ∠=︒,AD BC ⊥于D ,AE 平分DAC ∠,60B ∠=︒;求AEC ∠的度数.99.(2016秋•南开区期中)如图,ABC ∆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OE BC ⊥于E 点,求证:BOD COE ∠=∠.100.(2015秋•西区期中)如图(1)所示,称“对顶三角形”,其中,A B C D ∠+∠=∠+∠,利用这个结论,完成下列填空.①如图(2),A B C D E∠+∠+∠+∠+∠=.②如图(3),A B C D E∠+∠+∠+∠+∠=.③如图(4),123456∠+∠+∠+∠+∠+∠=.④如图(5),1234567∠+∠+∠+∠+∠+∠+∠=.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8春•吉安期中)如图,1∠与2∠不是同旁内角的是()A.B.C.D.【知识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思路分析】根据同旁内角的概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可得答案.【解答过程】解:选项A、C、B中,1∠在两直线的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与2旁,是同旁内角;选项D中,1∠的两条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旁内角.∠与2故选:D.【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同旁内角,关键是掌握同旁内角的边构成“U”形.2.(2018春•城关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6对B.8对C.10对D.12对【知识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思路分析】在基本图形“三线八角”中有四对同位角,再看增加射线GM 、HN 后,增加了多少对同位角,求总和.【解答过程】解:如图,由AB 、CD 、EF 组成的“三线八角”中同位角有四对, 射线GM 和直线CD 被直线EF 所截,形成2对同位角; 射线GM 和直线HN 被直线EF 所截,形成2对同位角; 射线HN 和直线AB 被直线EF 所截,形成2对同位角. 则总共10对.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同位角的概念.即两个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叫做同位角.3.(2018•呼和浩特一模)如图,已知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那么1∠的同位角是( )A .2∠B .3∠C .4∠D .5∠【知识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思路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可得答案.【解答过程】解:已知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那么1∠的同位角是2∠, 故选:A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利用同为角的定义是解题关键.4.(2019春•东至县期末)如图所示,共有 3 个方格块,现在要把上面的方格块与下面的两个方格块合成一个长方形的整体,则应将上面的方格块( )A .向右平移 1 格,向下 3 格B .向右平移 1 格,向下 4 格C .向右平移 2 格,向下 4 格D .向右平移 2 格,向下 3 格【知识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思路分析】找到两个图案的最右边移动到一条直线,最下边移动到一条直线上的距离即可. 【解答过程】解:上面的图案的最右边需向右平移 2 格才能与下面图案的最右边在一条直线上,最下边需向下平移4 格才能与下面图案的最下面重合,故选C.【总结归纳】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两个图案重合需移动的左右距离和上下距离.5.(2018春•新罗区校级期中)将图中所示的图案平移后得到的图案是()A.B.C.D.【知识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思路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解答过程】解:通过图案平移得到必须与图案完全相同,角度也必须相同,观察图形可知C可以通过图案平移得到.故选:C.【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是: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6.(2016春•南长区期中)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A.小亮荡秋千运动B.电梯由一楼升到八楼C.导弹击中目标后爆炸D.卫星绕地球运动【知识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思路分析】根据平移的定义,旋转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过程】解:A、小亮荡秋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B、电梯由一楼升到八楼是平移,故本选项正确;C、导弹击中目标后爆炸不是平移,故本选项错误;D、卫星绕地球运动是旋转,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注意平移是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7.(2019•香坊区模拟)如图图形中,把ABC∆的是()∆平移后能得到DEFA.B.C.D.【知识考点】平移的性质【思路分析】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过程】解:A、DEF∆由ABC∆平移而成,故本选项正确;B、DEF∆由ABC∆对称而成,故本选项错误;C 、DEF ∆由ABC ∆旋转而成,故本选项错误;D 、DEF ∆由ABC ∆对称而成,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的是平移的性质,熟知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2018•天津二模)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 ∆沿BC 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是( )A .8B .10C .12D .16【知识考点】平移的性质【思路分析】根据平移的基本性质,得出四边形ABFD 的周长 11AD AB BF DF AB BC AC =+++=++++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过程】解: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个单位的ABC ∆沿边B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1AD ∴=,1BF BC CF BC =+=+,DF AC =;又8AB BC AC ++=Q ,∴四边形ABFD 的周长1110AD AB BF DF AB BC AC =+++=++++=.故选:B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得到CF AD =,DF AC =是解题的关键.9.(2017•莱西市一模)如图,面积为26cm 的ABC ∆纸片沿BC 方向平移至DEF ∆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BC 长的2倍,则ABC ∆纸片扫过的面积为( )A .218cmB .221cmC .227cmD .230cm【知识考点】平移的性质【思路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以知道四边形ACED 的面积是三个ABC ∆的面积,依此计算即可. 【解答过程】解:Q 平移的距离是边BC 长的两倍, BC CE EF ∴==,∴四边形ACED 的面积是三个ABC ∆的面积;∴四边形ABED 的面积26(13)24cm =⨯+=,ABC ∴∆纸片扫过的面积26(23)30cm =⨯+=,故选:D .【总结归纳】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本题的关键是得出四边形ACED 的面积是三个ABC ∆的面积.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计算.10.(2015春•石家庄期末)如图,将ABC ∆沿射线BC 方向移动,使点B 移动到点C ,得到DCE ∆,连接AE ,若ABC ∆的面积为2,则ACE ∆的面积为( )A .2B .4C .8D .16【知识考点】平移的性质【思路分析】首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BC CE =;然后根据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时,面积和底成正比,可得ACE ∆的面积等于ABC ∆的面积,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过程】解:Q 将ABC ∆沿射线BC 方向移动,使点B 移动到点C ,得到DCE ∆, BC CE ∴=,ACE ∆Q 和ABC ∆底边和高都相等,ACE ∴∆的面积等于ABC ∆的面积,又ABC ∆Q 的面积为2, ACE ∴∆的面积为2.故选:A .【总结归纳】(1)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②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2)此题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时,面积和底成正比.11.(2015•宛城区模拟)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10AB =,4DO =,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A .48B .96C .84D .42【知识考点】平移的性质【思路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6BE =,10DE AB ==,则6OE =,则阴影部分面积ODFC ABEO S S ==四边形梯形,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过程】解:由平移的性质知,6BE =,10DE AB ==,ABC DEF S S ∆∆=, 1046OE DE DO ∴=-=-=,()()1110664822DEF EOC ABC EOC ODFC ABEO S S S S S S AB OE BE ∆∆∆∆∴=-=-==+⋅=+⨯=四边形梯形. 故选:A .【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及梯形的面积公式,得出阴影部分和梯形ABEO 的面积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2.(2014春•台州月考)如图,把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分成n 段,以每段为对角线作正方形,设这n 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为P ,正方形ABCD 的周长为L ,则P 与L 的关系是( )A .P L >B .P L <C .P L =D .P 与L 无关【知识考点】平移的性质【思路分析】运用平移的方法,发现:所有的小正方形的周长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周长. 【解答过程】解:将小正方形的上边平移至AB 所在直线,根据平移的性质,所有小正方形的上边长度和为AB ,同理可得,所有小正方形左边长度和为AD , 所有小正方形右边长度和为BC , 所有小正方形下边长度和为CD , 所以,P L =. 故选:C .【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和应用.13.(2019春•番禺区期中)下列图形不是由平移而得到的是( ) A .B .C .D .【知识考点】利用平移设计图案【思路分析】根据平移定义: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可得A 、B 、C 都是平移得到的,选项D 中的对应点的连线不平行,两个图形需要经过旋转才能得到.【解答过程】解:A、图形是由平移而得到的,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图形是由平移而得到的,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图形是由平移而得到的,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图形是由旋转而得到的,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关键是掌握平移的定义.14.(2015秋•盐都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图案分别是一些汽车的车标,其中,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A.B.C.D.【知识考点】利用平移设计图案【思路分析】根据旋转变换,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过程】解:A、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旋转得到,不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平移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基本图案的组合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不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平移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平移得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仔细观察各选项图形是解题的关键.15.(2018秋•沁阳市期末)将一个四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它不可能是()A.六边形B.五边形C.四边形D.三角形【知识考点】多边形【思路分析】根据一个四边形截一刀后得到的多边形的边数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过程】解:一个四边形沿对角线截一刀后得到的多边形是三角形,一个四边形沿平行于边的直线截一刀后得到的多边形是四边形,一个四边形沿除上述两种情况的位置截一刀后得到的多边形是五边形,故选:A.【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多边形,能够得出一个四边形截一刀后得到的图形有三种情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2017秋•肇源县期末)把一个多边形纸片沿一条直线截下一个三角形后,变成一个18边形,则原多边形纸片的边数不可能是()A.16 B.17 C.18 D.19【知识考点】多边形【思路分析】一个n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剩下的形状可能是n边形或(1)n+边形或(1)n-边形.【解答过程】解:当剪去一个角后,剩下的部分是一个18边形,则这张纸片原来的形状可能是18边形或17边形或19边形,不可能是16边形.故选:A.【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剪去一个角的方法可能有三种:经过两个相邻顶点,则少了一条边;经过一个顶点和一边,边数不变;经过两条邻边,边数增加一条.17.(2017秋•东莞市校级月考)如果从一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作它的对角线,最多能将多边形分成2011个三角形,那么这个多边形是()A.2012边形B.2013边形C.2014边形D.2015边形【知识考点】多边形的对角线【思路分析】经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2)n-个三角形,根据此关系式求边数.【解答过程】解:设多边形有n条边,则22011n-=,解得:2013n=.所以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2013.故选:B.【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多边形过一个顶点的对角线与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的关系列方程求解.18.(2014•大兴区一模)正五边形各内角的度数为()A.72︒B.108︒C.120︒D.144︒【知识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思路分析】方法一:先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2)180g求出内角和,然后除以5即可;n-︒方法二:先根据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外角和除以边数,再根据每一个内角与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过程】解:方法一:(52)180540g,-︒=︒︒÷=︒;5405108方法二:360572︒÷=︒,︒-︒=︒,18072108所以,正五边形每个内角的度数为108︒.故选:B.【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注意两种方法的使用,通常利用外角和与每一个外角的关系先求外角的度数更简单一些.19.(2014•独山县模拟)如图,一个60︒的角的三角形纸片,剪去这个60︒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的度数为()。

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1),在△ABC和△EDC中,D为△ABC边AC上一点,CA平分∠BCE,BC=CD,AC=CE.(1)求证:△ABC≌△EDC;(2)如图(2),若∠ACB=60°,连接BE交AC于F,G为边CE上一点,满足CG=CF,连接DG交BE于H.①求∠DHF的度数;②若EB平分∠DEC,试说明:BE平分∠ABC.【答案】(1)证明:∵CA平分∠BCE,∴∠ACB=∠ACE.在△ABC和△EDC中.∵BC=CD,∠ACB=∠ACE,AC=CE.∴△ABC≌△EDC(SAS).(2)解:①在△BCF和△DCG中∵BC=DC, ∠BCD=∠DCE,CF=CG,∴△BCF≌△DCG(SAS),∴∠CBF=∠CDG.∵∠CBF+∠BCF=∠CDG+∠DHF∴∠BCF=∠DHF=60°.②∵EB平分∠DEC,∴∠DEH=∠BEC.∵∠DHF=60°,∴∠HDE=60°-∠DEH.∵∠BCE=60°+60°=120°,∴∠CBE=180°-120°-∠BEC=60°-∠BEC.∴∠HDE=∠CBE. ∠A=∠DEG.∵△ABC≌△EDC, △BCF≌△DCG(已证)∴∠BFC=∠DGC,∵∠ABF=∠BFC-∠A, ∠HDE=∠DGC-∠DEG,∴∠ABF=∠HDE,∴∠ABF=∠CBE,∴BE平分∠ABC.【解析】【分析】(1)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CB=∠ACE,由ASA证明△ABC≌△EDC即可.(2)①由ASA证明△BCF≌△DCG,得出∠CBF=∠CDG;在△BCF,△DHF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CF=∠DHF=60°.②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EG,∠ABF=∠BFC-∠A, ∠HDE=∠DGC-∠DEG,从而得出∠ABF=∠HDE,∠ABF=∠CBE,即BE平分∠ABC.2.如图①,△ABC中,BD平分∠ABC,且与△ABC的外角∠AC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1)若,,求∠D的度数;(2)若把∠A截去,得到四边形MNCB,如图②,猜想∠D、∠M、∠N的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解:∵BD平分∠ABC,∴∠CBD= ∠ABC= ×75°=37.5°,∵CD平分△ABC的外角,∴∠DCA= (180°-∠ACB)= (180°-45°)=67.5°,∴∠D=180°-∠DBC-∠DCB=180°-37.5°-67.5°-45°=30°.(2)解:猜想:∠ D = ( ∠ M + ∠ N − 180 ° ).∵∠M+∠N+∠CBM+∠NCB=360°,∴∠D=180°- ∠CBM-∠NCB- ∠NCE.=180°- (360°-∠NCB-∠M-∠N)- ∠NCB- ∠NCE.=180°-180°+ ∠NCB+ ∠M+ ∠N-∠NCB- ∠NCE.= ∠M+ ∠N- ∠NCB- ∠NCE= ,或写成【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BC=37.5°,根据邻补角定义以及角平分线定义求得∠DCA的度数为67.5°,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D的度数;(2)由四边形内角和与角平分线性质即可求解.3.如图,EF⊥AB于F,CD⊥AB于D,点在AC边上,且∠1=∠2= .(1)求证:EF∥CD;(2)若∠AGD=65°,试求∠DCG的度数.【答案】(1)证明:∵EF⊥AB于F,CD⊥AB于D,∴∠BFE=∠BDC=90°,∴EF∥CD.(2)解:∵EF∥CD,∴∠2=∠DCE=50°,∵∠1=∠2,∴∠1=∠DCE,∴DG∥BC,∴∠AGD=∠ACB=65°,∴∠DCG=【解析】【分析】(1)由垂直的定义,可求得∠BFE=∠CDF=90°,可证明EF∥CD;(2)利用(1)的结论,结合条件可证明DG∥B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GD=∠ACB= ,则∠DCG=∠ACB-∠2即可求得.4.综合题(1)如图1,若CO⊥AB,垂足为O,OE、OF分别平分∠AOC与∠BOC.求∠EOF的度数;(2)如图2,若∠AOC=∠BOD=80°,OE、OF分别平分∠AOD与∠BOC.求∠EOF的度数;(3)若∠AOC=∠BOD=α,将∠BOD绕点O旋转,使得射线OC与射线OD的夹角为β,OE、OF分别平分∠AOD与∠BOC.若α+β≤180°,α>β,则∠EOC=________.(用含α与β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解:∵CO⊥AB,∴∠AOC=∠BOC=90°,∵OE平分∠AOC,∴∠EOC= ∠AOC= ×90°=45°,∵OF平分∠BOC,∴∠COF= ∠BOC= ×90°=45°,∠EOF=∠EOC+∠COF=45°+45°=90°;(2)解:∵OE平分∠AOD,∴∠EOD= ∠AOD= ×(80+β)=40+ β,∵OF平分∠BOC,∴∠COF= ∠BOC= ×(80+β)=40+ β,∠COE=∠EOD﹣∠COD=40+ β﹣β=40﹣β;∠EOF=∠COE+∠COF=40﹣β+40+ β=80°;(3)【解析】【解答】(3)如图2,∵∠AOC=∠BOD=α,∠COD=β,∴∠AOD=α+β,∵OE平分∠AOD,∴∠DOE= (α+β),∴∠COE=∠DOE﹣∠COD= ,如图3,∵∠AOC=∠BOD=α,∠COD=β,∴∠AOD=α+β,∵OE平分∠AOD,∴∠DOE= (α﹣β),∴∠COE=∠DOE+∠COD= .综上所述:,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OC=∠BOC=9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OD=40+ β,∠COF=40+ β,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3)如图2由已知条件得到∠AOD=α+β,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OE=(α+β),即可得到结论.5.问题情境:如图1,AB∥CD,∠PAB=125°,∠PCD=135°,求∠APC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过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APC.(1)按小明的思路,易求得∠APC的度数为________度。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这些基本图形的概念、性质、表示方法和画法;2.初步学会应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空间想象力.【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与联系2. 基本性质(1)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要点诠释:①本知识点可用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 如:要在墙上固定一个木条,只要两个钉子就可以了,因为如果把木条看作一条直线,那么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 ②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可用直尺先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 (2)用尺规作图法:用圆规在射线AC 上截取AB =a,如下图: 4.线段的比较与运算(1)线段的比较: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度量法;一种是叠合法.(2)线段的和与差:如下图,有AB+BC =AC ,或AC =a+b ;AD =AB-BD.(3)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如下图,有:12AM MB AB ==.要点诠释:①线段中点的等价表述:如上图,点M 在线段上,且有12AM AB =,则点M 为线段AB 的中点.②除线段的中点(即二等分点)外,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如下图,点M,N,P 均为线段AB 的四等分点,则有AB PB NP MN AM 41====. PNMBA(4)线段的延长线:如下图,图①称为延长线段AB ,或称为反向延长线段BA ;图②称为延长线段BA ,或称为反向延长线段AB. 图中延长的部分叫做原线段的延长线.要点二、角1.角的概念及其表示(1)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此外,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2)角的表示方法:角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一是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二是用角的顶点的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三是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或一个数字表示.例如下图:要点诠释:①角的两种定义是从不同角度对角进行的定义.②当一个角的顶点有多个角的时候,不能用顶点的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2.角的分类3.角的度量1周角=360°,1平角=180°,1°=60′,1′=60″. 要点诠释:①度、分、秒的换算是60进制,与时间中的小时分钟秒的换算相同. ②度分秒之间的转化方法:由度化为度分秒的形式(即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时用乘法逐级进行;由度分秒的形式化成度(即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时用除法逐级进行. ③同种形式相加减:度加(减)度,分加(减)分,秒加(减)秒;超60进一,减一 成60.4.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例如:如下图,因为OC 是∠AOB 的平分线,所以∠1=∠2=12∠AOB ,或∠AOB =2∠1=2∠2. ∠β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范围0<∠β<90°∠β=90°90°<∠β<180°∠β=180°∠β=360°类似地,还有角的三等分线等.5.余角、补角、对顶角(1)余角、补角: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 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 结论: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要点诠释:①余角(或补角)是两个角的关系,是成对出现的,单独一个角不能称其为余角(或补角).②一个角的余角(或补角)可以不止一个,但是它们的度数是相同的.③只考虑数量关系,与位置无关.④“等角是相等的几个角”,而“同角是同一个角”.(2)对顶角:对顶角相等.要点三、平行与垂直1.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 平行用符号“∥”表示.要点诠释: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直线,这个公共点叫做交点.2.垂线(1)垂线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垂直用符号“⊥”表示,如下图.(2)垂线的性质:①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3)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典型例题】类型一、概念或性质的理解1.(2016春•永登县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分别是相交、平行、垂直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C.两条直线的铁轨是平行的D.我们知道,对顶角是相等的,那么反过来,相等的角就是对顶角【思路点拨】根据直线的关系,平行线的定义,可得答案.【答案】C【解析】解: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分别是相交、平行,故A错误;B、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故B错误;C、两条直线的铁轨是平行的,故C正确;D、我们知道,对顶角是相等的,那么反过来,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D错误;故选:C.【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注意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通辽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B.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C.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解:A中,若点在直线上,则不可以作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而是与已知直线重合,错误.B、C、D是公理,正确.故选【答案】A.类型二、角的度量2.钟表分针的运动可看作是一种旋转现象,一只标准时钟的分针匀速旋转,经过15分钟旋转了________度.【思路点拨】画出图形,利用钟表表盘的特征解答.【答案】90【解析】根据钟表的特征;整个钟面是360°,分针每5分钟旋转30°,所以经过15分钟旋转了90°.【总结升华】在钟表问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系:时钟上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分钟时的度数为6°,时针一分钟转过的度数为0.5°;两个相邻数字间的夹角为30°,每个小格夹角为6°,并且利用起点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举一反三:【变式】100°-60°52′10″=【答案】39°7′50″类型三、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有关线段或角的计算1.方程的思想方法3. 如图所示,在射线OF上,顺次取A、B、C、D四点,使AB:BC:CD=2:3:4,又M、N 分别是AB、CD的中点,已知AD=90cm,求MN的长.【思路点拨】有关比例问题,可设每一份为x,列方程求解,再利用中点定义,找出线段的【答案与解析】解:设线段AB,BC,CD的长分别是2x cm,3x cm,4x cm,∵AB+BC+CD=AD=90 cm,∴ 2x+3x+4x=90,x=10,∴AB=20 cm, BC=30 cm, CD=40 cm,∴MN=MB+BC+CN=12AB+BC+12CD=10+30+20=60(cm).【总结升华】当已知某线段被分成的几条线段的长度比时,可根据比设未知数x,用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线段的长度,列方程求出x的值,进而求出线段的长.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已知∠AOC=∠BOD=100°,且∠AOB:∠AOD=2:7,求∠BOC和∠COD 的度数.【答案】解:设∠AOB的度数为2x,则∠AOD的度数为7x.由∠AOD=∠AOB+∠BOD及∠BOD=100°,可得7x=2x+100°.解得x=20°,所以∠AOB=2x=40°.所以∠BOC=∠AOC-∠AOB=100°-40°=60°,∠COD=∠BOD -∠BOC=100°-60°=40°.2.分类的思想方法4.以∠AOB的顶点O为端点的射线OC,使∠AOC:∠BOC=5:4.(1)若∠AOB=18°,求∠AOC与∠BOC的度数;(2)若∠AOB=m,求∠AOC与∠BOC的度数.【答案与解析】解:(1)分两种情况:①OC在∠AOB的外部,可设∠AOC=5x,则∠BOC=4x得∠AOB=x,即x=18°所以∠AOC=90°,∠BOC=72°②OC在∠AOB的内部,可设∠AOC=5x,则∠BOC=4x∠AOB=∠AOC+∠BOC=9x所以9x=18°,则x=2°所以∠AOC=10°,∠BOC=8°(2)仿照(1),可得:若∠AOB=m,则∠AOC=59m,∠BOC=49m,或∠AOC=5m,∠BOC=4m.【总结升华】本题中的已知条件没有明确地说明OC在∠AOB的内部或外部,所以两个问题都必须分类讨论.【变式1】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3cm,求线段AC的长.【答案】解:分两种情况:(1)如图(1),AC=AB-BC=8-3=5(cm);(2)如图(2),AC=AB+BC=8+3=11(cm).所以线段AC的长为5cm或11cm.【变式2】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有 ( ) .①已知A、B、C三点,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一共可画三条.②过已知任意三点的直线有1条.③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三个交点.A.0个 B.1个 C.2个 D.3个【答案】A3.类比的思想方法【图形认识初步章节复习399079 类比思想例5】5.(1)如图,线段AD上有两点B、C,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2)如图,在∠AOD的内部有两条射线OB、OC,则图中共有个角.【答案】(1)6;(2)6.【解析】(1)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3条,同样以B,C,D为一个端点的线段也各有3条,又因为所有线段均重复了一次,所以共有线段条数:3462⨯=(条).(2)以射线OA为一边的角有3个,同样以OB,OC,OD为一边的角也各有3个,又因为所有角均重复一次,所以共有角的个数:3462⨯=(个).【总结升华】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了不同的问题,用已知的知识类比地学习未知的内容.类型四、平行与垂直6.(2015春•印江县期末)如图,点B在点A的南偏东60°方向,点C在点B的北偏东30°方向,且BC=12km,则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答案】12km.【解析】解:∵AD∥BE,∴∠EBA=∠A=60°,∴∠ABC=∠ABE+∠CBE=90°,∴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BC,即12km,故答案为:12km.【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方位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正确理解方位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梯形中,()是平行的.A.上底和下底 B.上底和腰 C.两条腰【答案】A【变式2】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AB=13cm,BC=5cm,AC=12cm ,且CD⊥AB于D.则CD的长.【答案】60 13cm。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件 第四章 基本的平面图形 (共39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件 第四章 基本的平面图形  (共39张ppt)
数学·课标版(BS)
第四章复习
方法技巧 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推理、判断等一 系列探索活动,解答有关探索规律的问题,探索规律性问题 的特点是问题的结论或条件不直接给出,需要逐步确定所求 的结论和条件.
数学·课标版(BS)
第四章复习
试卷讲练

平面图形是七年级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考
(4)分类:小于平角的角可按大小分成三类:当一个角等 于平角的一半时,这个角叫做_直__角__;大于 0°角小于直角的角 叫做_锐__角__;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__钝__角__.
数学·课标版(BS)__点__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 个__相__等___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上 ” , 那 么 小 亮 可 以 对 小 明 说 : “ 你 在 我 的 ________ 方 向
上.”( A )
A.南偏西 30°
B.北偏东 30°
C.北偏东 60°
D.南偏西 60°
2.在一次航海中,在一艘货轮的北偏东 54°的方向上有一 艘渔船,那么货轮在渔船的_南__偏__西__5_4_°_方向上.
[解析] 钟表被分成 12 格,每格的度数是 30°, 30°×2.5=75°.
数学·课标版(BS)
第四章复习
方法技巧 计算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关键是确定时针
与分针相隔几个格.
数学·课标版(BS)
第四章复习
►考点三 规律探索性问题
如图 4-2,平面内有公共端点 的六条射线 OA,OB,OC,OD,OE, OF,从射线 OA 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 次在射线上写出数字 1,2,3,4,5,6,7,…. 则“17”在射线__O__E__上;“2013”在射 线__O__C__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及证明)
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 )
A .足球在草地上滚动
B .拉开抽屉
C .投影片的文字经投影转换到屏幕上
D .钟摆的摆动
2.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7:1.,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3.下面有3个命题:①同旁内角互补;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其中真命题为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②③
4.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两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
A .6
B .7 C. 8 D .9
5.如图,AD 平分∠BAC ,DE ∥AC 交AB 于点E ,∠1=25 ,则∠BED 等于 ( )
A .40
B .50
C .60 。

D .25
6.如图,面积为6 2cm 的△ABC 纸片沿BC 方向平移至△DEF 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BC 长的2倍,则△ABC 纸片扫过的面积为 ( )
A .18 2cm
B .212cm
C .272cm
D .302cm 7.如图,∠ABC=∠ACB ,AD 、BD 、CD 分别平分△ABC 的外角∠EAC 、内角∠ABC 、外角∠ACF .以下结论:①AD ∥BC ;②∠ACB=2∠ADB ;③∠ADC =90 一∠ABD ;④BD 平分∠ADC ;⑤∠BDC=12
∠B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二、填空题。

(每空3分,共21分)
8.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8,斜边长为10,则斜边上的高是 .
9.如图,直线a ∥b ,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 上,若、∠1=60。

则∠2的度数为 .
10.如图,在△ABC中,∠A=60 ,若剪去∠A得到四边形BCDE,则∠1+∠2= .
11.如图,在直角△ABC中,∠C=90 ,AD、AE把∠CAB三等分,AD交BC于D,AE 交BC于E,且EF⊥AB,AF=FB,则∠B的度数为.
12.如图,将边长为4个单位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13.如图,将正方形纸片ABCD沿BE翻折,使点C落在点F处,若∠DEF=40 ,则∠ABF= .
14.如图,△ABC的两条中线AM、BN相交于点O,已知△ABC的面积为12,△BOM 的面积为2,则四边形MCNO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

(共58分)
15.(8分)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
△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平移后得△EDF,
使点B的对应点为点D,点A对应点为点E.
(1)画出△EDF;
(2)线段BD与AE有何关系? .
(3)连接CD、BD,则四边形ABDC的面积为.
16.(12分)(1)完成下列推理过程(请在括号或横线上填空)
如图(1),AD⊥BC,EF⊥BC,∠1=∠2.求证:DG∥AB.
证明:AD⊥BC,EF⊥BC(已知),
∴∠EFB=∠ADB=90 ( ),
∴EF∥AD( ),
∴∠1=∠BAD( ).
又∠1=∠2(已知),
∴= (等量代换),
∴ DG∥AB( ).
(2)如图(2),∠A=50 ,∠BDC=70 ,DE∥BC,交AB于点E,BD
是△ABC的角平分线.求∠DEB的度数.
17.(6分)如图,∠E=∠1,∠3+∠ABC=180 ,BE是∠ABC的角平分
线.你能判断DF与AB的位置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18.(6分)AB∥CD,∠AFE=135 ,∠C=30 ,求∠CEF的度数.
19.(8分)如图,在△ABC中,AD是高,BE平分∠ABC.
(1)若∠EBC=32 ,∠1:∠2=1:2,EF∥AD,求∠FEC的度数;
(2)若∠2=50 ,点F为射线CB上的一个动点,当△EFC为钝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
∠FEC的取值范围.
20.(9分)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AOC=60 .将一把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其中∠OMN=30 .
(1)将图1的三角尺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2,使一边0M在∠BOC的内部,且恰好平
分∠BOC,求∠CON的度数;
(2)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按每秒10 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
中,在第秒时,边MN恰好与射线0C平行;在第秒时,直线ON 恰好平分锐角∠AOC.(直接写出结果);
(3)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3,使ON在∠AOC的内部,请探究
∠AOM与∠NO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1.(9分)直角△ABC中,∠C=90°,点D、E分别是△ABC边AC、BC上的点,点P是一动点。

令∠PDA=∠1, ∠PEB=∠2, ∠DPE=∠a
(1)如图1,若点P在线段AB上,且∠a=50°,则∠1+ ∠2= °
(2)如图2,若点P在边AB上运动,则∠a、∠1、∠2之间的关系为:
(3)如图3,若点P运动到边AB的延长线上,则∠a、∠1、∠2之间有何关系?猜想并说明理由
(4)如图4,若点P运动到△ABC形外,则∠a、∠1、∠2之间的关系为:
参考答案
1.B 2.B 3.D 4.A 5.B 6.D 7.C
8.4.8 9.30 10.240 11.22.5 12.16
13.50 14.4,三15.(1)画图略(2)BD∥AE (3)6
16.(1)垂直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BA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 ∠DEB=140
17.平行∵BE是∠ABC的角平分线,∴∠1=∠2.∵∠E=∠1,∴∠E=∠2.
∴AE∥BC.∴∠A+∠ABC=180 .∵∠3+∠ABC=180 ,∴∠A=∠3.∴DF∥AB.18.∠CEF=75
19.(1)∵BE平分∠ABC,∴∠ABC=2∠EBC=64 .
∵AD是高,∴AD⊥BC.∴∠ADB=90 .∴∠1=90 一∠ABC= 26 .
∵∠1:∠2=1:2,∴∠2=2 ∠1=52 .
∵EF∥AD,∴∠FEC=∠2 =52 .
(2)90 <∠FEC<140 ;0 <∠FEC<50 .
20.(1)已知∠AOC=60 ,
∴∠BOC=120 .
又0M平分∠BOC,∠COM=1
2
∠BOC=60 ,∴∠CON=∠COM+90 =150 .
(2)9或27,12或30
(3)∵∠MON=90 ,∠AOC=60 ,
∴∠AOM=90 一∠AON,∠NOC=60 一∠AON.
∴∠AOM一∠NOC=(90 一∠AON)一(60 一∠AON)一30 .∴∠AOM与∠NO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么AOM—∠NOC一30 21.(1)140 (2)∠1+∠2=90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