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美的表现形态
美的存在形态与表现形态教学课件

(4)社会变革美:是指人们在从事推动历史前进的变 革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美。
3、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美,是最典型的美的 存在形态
(1)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①生活是艺术想象的土壤; ②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 ③生活推动了艺术家创作技巧的发展。
b、作品以丑为题材,但因艺术家真实地展现出丑的事物必须被 历史抛弃的命运,以否定的态度对其加以表现,并通过这样 的表现寄寓了美的理想,从而使丑的题材具有审美价值,如 果戈里小说《死魂灵》;
C、作品以某种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表现丑,但因艺术家高超 的技巧和独创的形式使丑的题材具有可欣赏的外观,其中丑 的内容与美的形式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如波德莱尔《恶之 花》的某些诗篇。
(4)艺术中的崇高 ①艺术中的崇高是对自然中和生活中崇高进行反映和
创造的产物。宏伟、规模大、巍峨是反映在艺术中 的崇高的典型形式。
②崇高在艺术中的表现:a、对现实中崇高客体的集中表现,
包括社会生活中的崇高和自然景观的崇高; b、艺术作品容量、艺术结构形式的壮美; c、艺术家的博大情怀。
③崇高的来源:a、崇高之美所由产生的心理根源是人类理想
从有限向无限扩张的需求,是理想和需求的无限性; b、崇高之美是一种伟大之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最突出的显现; c、崇高美的产生和存在更具有痛苦和悲壮的历程,丑恶的伴随
更能突现崇高的价值; d、艺术中的崇高来源于客体的崇高品性和艺术家创作激情的相
互结合。
2、优美 (1)优美和崇高的区别 ①在审美实践中,几乎所有的审美对象都可以划分为
(1)技术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典型的有 “自然派”和“社会派”两个美学派别, “社会派”又分为两种意见,“生产派”影响最大。
第7讲 优美与崇高

姚鼐列举的阳刚
美的对象有:雷 霆闪电、崇山峻 岭、对于人来说 如凭空远眺、万 千将士勇猛杀敌 等等;而阴柔美 的对象有:云、 霞、清风、烟雾、 幽静的山林里潺 潺的溪水等等。
姚鼐 (1732-1815) 清代学者、古文家、诗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年)
3、朗吉弩斯提出艺术中的崇高应该对人的感情产生强烈 的效果,使人狂喜,让人惊奇,这是贯穿《论崇高》全书 的一条主线。
• 他写道:“天才不仅在于说服听众,而且也在于使人狂喜。凡是 使人惊叹的篇章总是有感染力的,往往胜于说服和动听。因为信 与不信,权在于我,而此等篇章却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能征服听 众的心灵。” • 这里,朗吉弩斯是超越了希腊美学的传统的。崇高的目的不是净 化,不是摹仿,也不是理智的说服。
• 西塞罗是罗马第一雄辩 家,然而朗吉弩斯认为 他不如狄摩西尼。他认 为,西塞罗铺张,狄摩 西尼崇高,铺张以数量 和广度见长,崇高则以 强度和深度取胜。
西塞罗
• 狄摩西尼的演说字 字珠玑,具有深度 和强度,往往是一 语中的,引起人的 强烈共鸣。 • “宛若电光一闪, 照彻长空”,能够 产生雷霆轰击的效 果。
•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 无定、浩浩无际、渺 渺无限的观念;人类 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 他自己底无限的时候, 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 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 切。”
黑格尔(1770~1831)
• “我们在观照伟大的 东西时,或者感到恐 怖,或者惊奇,或者 对自己的力量以及人 类的尊严产生自豪, 或者由于我们自身的 渺小、衰弱而丧魂落 魄。”
荷马
电影《特洛伊》中的“木马屠城”源自《荷马史诗》
电影《特洛伊》剧照
一、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 朗吉弩斯在西方美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把 崇高作为审美范畴提出来。现代美学中的 崇高理论是以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为起 点而逐步走向完善的。 • 修辞学与美学的关系
美的形态

人
如:王熙凤 “身显苗条、体格风骚”、
“明
的
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
美 (2)心美人不美:
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
(3)人不美心不美:
如:日本鬼子
(4)人美心亦美:
环 (1)环境美:
境
广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整个自然环
美
境和社会环境的美。如:风土人情
和
狭义:个人、家庭、社会集体生活和工作
人
是审美主体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对象
优
时,主客体之间所呈现的和谐统一的美.
优美的特点:
审美对象在形式上有共性:精致、典雅、轻
美
盈、柔和等;
审美对象在内容上表现为相对静止状态;
基本特点是内外关系的和谐统一;
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与人的关系和谐统一,易于被人接受
崇高的概念:
与优美相对,是物质形式、精神品质或两者并有的特别 伟大、出众的现象.包括四层含义:
华民族;
自 然 美 的 最 高 形 态 : 人 体 美
自 然
自然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美
形式性:形式胜于内容
的
特
象征性:直接象征和间接象征
征
多样性:有三种体现方式
自 在不同条件下,同一自然物会有
然 美
不同的美感;
的 以不同的心境看待同一自然物,
多 样
会有不同的感受;
性 同一自然物有多种属性;
自然美的根源仍旧在于人类社会实践,在
自
于自然物同人及其生活的客观联系。
然
例如:
美
↗ 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水
↘ 钱塘观潮、青山碧水
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
美学 第七讲:艺术美

阴柔优美风格与阳刚崇高风格对比
两种风格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往往是:
前者和谐、完整,后者对立、无限; 前者小巧玲珑,后者庞大宏伟;
前者使人感到亲切、平易,后者令人敬仰崇拜。
贝多芬音乐
《英雄交响曲》:
《致爱丽丝》:
③含蓄朦胧风格与明晰晓畅风格
含蓄朦胧风格的特征是: 作品的意向不直接表现出来,比较隐深曲折,具有言外之 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作品的情节一般比较复杂,层次丰富,含义深刻。 比如唐代李商隐的诗就比较含蓄,耐人寻味; 现代鲁迅的作品读后也是让人咀嚼,令人沉思默想。
①主观表现风格与客观再现风格
主要是根据艺术家感受生活与表达生活的方式而区 分,但在艺术创作的实际过程中往往是既相互对立 又相互渗透,互补,交替,构成了艺术创作史上丰 富多彩的二重奏。 比如: 现实主义(客观再现)与浪漫主义(主观表现); 自然主义(客观再现)与印象主义(主观表现); 西方风格(客观再现)与东方风格(主观表现)等
明晰晓畅风格的特征是:
表达直接透明,形象展示栩栩如生,作者往往直抒胸意,如 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痛快淋漓。 如李白,白居易,郭沫若的诗
举例: 郭沫诺的《凤凰涅磐》读之让人痛快酣畅,激情澎湃,情绪 高昂。
郭沫诺诗《凤凰涅磐》节选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生动,我们自由, 我们雄浑,我们悠久。 一切的一,悠久。 一的一切,悠久。 悠久便是你,悠久便是我。 悠久便是他,悠久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代表作
美的表现形态

美的表现形态一、优美(一)优美的本质:优美是人类自由的社会实践与客观规律相一致,是真与善、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有时亦称为纤丽美、秀美等。
(二)优美的本质特征:第一,优美不是与人们的艰巨曲折的社会实践和严峻复杂的斗争相联系,它一般是对事物的正常发展规律和人们正常的社会实践的肯定,不呈现为激烈的矛盾冲突,表现为矛盾双方的暂时相对静止状态。
第二,优美的事物在形式方面都具有小巧、柔和、淡雅、细腻、光滑、圆润、精致、轻盈、舒缓、嫩弱、绚丽、微妙、秀丽、清新、幽雅、渐次等品格。
第三,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相互和谐,以其个体形态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
(三)优美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自然领域的美,偏重于形式。
社会领域的美,偏重于内容,突出地体现着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和谐统一。
艺术中的优美,集中表现在完美内容和精致形式的和谐统一。
二、崇高(一)崇高的本质崇高是一种庄严的美、宏伟的美,显示着主体实践斗争的美。
(二)崇高的基本特征:崇高对象的表现形式,往往要突破匀称、光滑、柔和、平稳等特点,保留着主体与客体艰巨曲折的斗争印记。
(三)崇高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自然领域的崇高,以量的巨大和力的强大为特征。
社会领域的崇高,主要是直接体现实践主体的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主体要征服和掌握客体的矛盾冲突状态。
艺术中的崇高,一方面,它往往描写社会生活中那些感人的、艰巨曲折的重大生活事件,描写英雄人物的丰功伟业,表现生活中的崇高人物的思想、品格等。
另一方面,它要渗透艺术家的崇高思想、感情、理想、愿望、要求。
三、悲剧(一)悲剧的本质我们认为悲剧是经过艺术家的审美加工和评价而集中反映社会及其结局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悲剧冲突是特定社会生活中相对弱小的美、善力量与强大的丑、恶势力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斗争,矛盾和斗争的结局是美、善力量遭到失败,严重苦难以至死亡。
(二)悲剧的基本特征悲剧人物性格,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正面素质,具有向强大的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
美的不同表现形式有不同的形容壮美俊美秀美柔美

18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欧拉(Euler)证明了 n=3,4时费马定理成立;
后来,有人证明当n<105是定理成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995年英国数学家Andrew Wiles的108页论 文解决了费马定理。他1996年获wolf奖, 1998年获Fielz奖。
推广 : n 4时不定方程
n
勾股定理 : x2 y2 z2有非零的正整数解: 3,4,5;5,12,13. 其一般解为: x a2 b2 , y 2ab, z a2 b2 其中a b为一奇一偶的正整数. 那么,3次不定方程:x3 y3 z3 有没有非零的正整数解?
此即为著名的费马猜想 : xn yn zn 当n 2时没有正整数解! 费马在一本书的边上写道, 他已经解决了 这个问题.但是没有留下证明.在此后的300 年一直是一个悬念.
x1n x2n
xn n1
xnn
是否有非平凡整数解?
dLaI6F3C0y)v&s#pXlUiRfNcK9H5E2A +x(u$rZoWkThPeMbJ7G4D1z -w&t!qYmVjSgOdL9I 6F3B0y )v%s #oXlUi QfNcK8H5E2A +x*u$r ZnWkT hPeMaJ7G4C1z -w&t!pYmVjR gOdL9I6E3B0y(v%s #oXlTi QfNbK8H5D2A -x*u$qZnWkShPdMaJ7F4C1z %s#pXlUiQf NcK8H5E2A+x *u$rZnWkThPeMaJ7G4C1z- w&t!pY mVjRgOdL9I6E3B0y( v%s#oXlTiQf NbK8H5D2A-x *u$qZnWkShPeMaJ7F 4C1z) w&t!pY mUjRgOcL9I
美的表现及其分类

一、美的表现形式 【美的视窗】
1.视觉形象 视觉形象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也是 美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可视性、直观性是视觉 形象最显著的特点。无论是自然美、生活美,还 是艺术美、技术美,都以其直观的视觉形象来表 现美。例如,作品《击鼓说唱俑》通过生动传神 的面部表情和憨态可掬的动作造型,为人们展现 了东汉时期的民间气息和地方风情。
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
【美的印象】
提起敦煌,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那些石窟壁画中的飞天形象。飞天以其飘逸飞舞、灵动 优美的浪漫形象深受世人喜爱。眉清目秀,体态俏丽,凭借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翱翔于天空 之中是敦煌飞天最典型的特色。在它身上,反映出佛教美学思想与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交融、传 承、演变。飞天是中国文化的艺术瑰宝和重要的民族符号,展现了中国人对生活和美的不懈追求。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课下活动 【美的体验】
一、美的表现形式 【美的视窗】
一、美的表现形式 【美的视窗】
4.感官知觉 感官知觉是人们通过品尝、触摸、聆听等亲 身体验获得的,它是香甜之美、舒适之美、快意 之美的主要表现形式。例如,通过品尝水果感受 到甜美,通过春风拂面感受到凉爽,通过触摸棉 被感受到柔软和温暖等。
美的形态

内 在 美 的 形 成 条 件
善是首要的条件; 善是首要的条件; 知识也是形成内在美的重要条件; 知识也是形成内在美的重要条件; 内在美的形成还与人的能力、 内在美的形成还与人的能力、性 格、气质等有密切的关系。 气质等有密切的关系。
艺术美的概念
艺 术 美
艺术美的分类 艺术美的本质 艺术美的特点 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区别
雷诺阿作品《红磨坊街的舞会》 雷诺阿作品《红磨坊街的舞会》
艺 术 美 与 现 实 美 的 区 别
现实美
艺术美
• 分散性 • 易逝性 • 芜杂性
• 集中性 • 永久性 • 纯粹性
优美的概念: 优美的概念:
优
是审美主体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对象 主客体之间所呈现的和谐统一的美. 时,主客体之间所呈现的和谐统一的美.
美 的 基 本 形 态
美的存在形态
美的形态论 美的表现形态 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科学美 技术美 崇高 优美 悲剧 喜剧 丑与审丑
自然美和社会美统称为生活美。 自然美和社会美统称为生活美。
美 的 基 本 形 态
自然美 生活美 社会美 生活美是最基本的美的存在形态。 生活美是最基本的美的存在形态。 没有生活美, 没有生活美,也就没有其他的美的 存在形态。
自 然 美 的 特 征
自然性: 自然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形式性: 形式性:形式胜于内容 象征性: 象征性:直接象征和间接象征 多样性: 多样性:有三种体现方式
自 然 美 的 多 样 性
在不同条件下, 在不同条件下,同一自然物会有 不同的美感; 不同的美感; 以不同的心境看待同一自然物, 以不同的心境看待同一自然物, 会有不同的感受; 会有不同的感受; 同一自然物有多种属性; 同一自然物有多种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把崇高与美严格 区别开来的,是英国的博克。 从外在形式和心理情绪两个方面,对比了优 美与崇高的不同。 他说:凡是能以某种方式适宜于引起苦痛 或危险挂念的事物,即凡是能以某种方式令 人恐怖的,涉及可恐怖的对象的,或是类似 恐怖那样发挥作用的事物,就是崇高的一个 来源。
(3)康德深化了崇高的理论基础 。
官 员 娱 乐 , 别 拿 工 作 当 幌 子
(四)悲剧的表现形态
[根据西方美学史的发展,有三种类型悲剧:命运 悲剧,性格悲剧,存在悲剧 。]
1、体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牺牲。 2、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 一种是旧制度与新生世界的冲突; 一种是旧事物之间的冲突 3、小人物的悲剧。
思考题:用悲剧的本质,即矛盾冲突来分析 悲剧作品. 例如《俄狄浦斯》 中国有没有悲剧作品?
美论
美学理论核心 审美客体
形态论
存在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
美感论
表现形态: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
审美主体
第七讲 美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优美与崇高
一、优美
1、含义 2、感性形式特征:和谐、均衡、宁静、单纯 等。审美在感性结构上体现出统一性、整体 性。
3、特点: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的平衡 状态 。 (1)和谐感 (2)自由感 (3)纯粹的形式感
二、喜剧
1、内涵:喜剧是相对于悲剧而言的审美范畴, 它是指人物或事物在其实质与外表之间产生 的一种悖谬关系,又称滑稽。 ※ 喜剧所表现的都是生活中的否定现象。喜 剧是通过对丑的彻底否定和批判,来表达人 们对美的理想追求,并体验胜利后主体人格 的愉悦与轻松。 ※ 喜剧引起的效果是笑 。
2、喜剧的基本特征: 第一,揭穿旧势力、旧世界的内在空虚 本质和无价值形式, 以激起人们最后 埋葬它的勇气和力量,这是喜剧的最基 本特征。 第二,笑是喜剧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第三,夸张也是喜剧的重要表现形式。 夸张不能违背生活的真实和本质
第二节 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 (一)定义: 悲剧是美学基本范畴之一,与喜剧美 相对。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反映中那些 作为实践主体的肯定性社会力量,在具 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冲突中,遭到不应 有、但又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从而 引发悲痛、同情和奋发感受的一种审美 形态。
(二)悲剧的本质 1、亚里士多德:悲剧引起怜悯和恐惧而 使人得到净化。 2、黑格尔:两种片面的理想的冲突。 3、车尔尼雪夫斯基:悲剧是人生中可怕 的事物。 4、马克思恩格斯:悲剧性是“历史的必 然要求和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 剧性冲突”。
3、喜剧的类型。
(1)讽刺。反映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否定现象。 一种是对敌人的揭露和批判,一种是人民内部某 些比较严重的错误提出批评。
(2)幽默。 幽默不同于讽刺。 它不仅反映生活中的否定现象,而且也反映 生活中的肯定现象; 讽刺较严厉,幽默较轻松; 讽刺较辛辣,幽默较温和; 幽默使人产生会心的微笑,同情的苦笑,或 戏弄的讥笑,讽刺则是笑中带怒,或笑中带 刺。
2、优美的对象具有特征性的形式和外 观,诸如小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圆润、完善等。 崇高的对象体现出巨大、无限、晦暗、 粗犷等,体现出某种反形式的特征。
3、 优美的对象是令人愉悦的,招致一种 主体向往和被吸引的心理状态;
崇高的对象由于内在的冲突,在欣赏 中,有一种痛感向快感的转变。
法国柯罗《孟特枫丹的回忆》
英国透纳《暴雪》
4、审美主客体关系:和谐统一、相互肯 定的。 5、美感效果:一种悦感。
刀美兰《水》
拉斐尔 《美丽的女园丁》
二、崇高
1、崇高的来源: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它 的源头是希伯来文化和西方的基督教文 化。
2、西方美学史上对崇高的认识 (1)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崇高的 是朗吉弩斯《论崇高》一书 。
作者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有五 个方面: 庄严伟大的思想、 慷慨激昂的感情、 辞格的藻饰、 高雅的措辞 尊严的结构
艺术崇高,兼有自然和社会崇高对象的
形式特点。 集中展现在以展现人物冲突为主要特 征的戏剧、电影、文学等艺术中。 悲剧和颂歌是最为常见的类型。 造型艺术和音乐
伦勃朗自画像 运用暗黑色彩
小结:
优美与崇高的区别 1、优美是对象的完美、和谐与统一, 带有静态的特征。 崇高的对象充满了内在冲突和张力, 具有动态的特征。
鲁迅先生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 毁灭给人看. “历史的必然要求”,正是“人生的有价值 的东西”。 “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就是正义 的实践暂时被否定而终将被肯定,体现出矛 盾斗争的复杂性、历史进步的艰巨性和最后 胜利的必然性。
悲剧的本质就在于悲剧的矛盾冲突 。
(三)悲剧的美学特征。 第一个特征,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正面 人物。 第二个特征,在悲剧冲突的展开中,用 美的毁灭来否定丑的存在。 第三,从悲剧效果来看,怜悯、恐惧、 净化、提升——这是欣赏悲剧逐步展开 的心态感受。 A、怜悯 B、恐惧 C、振奋(提升)
•认为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象的形
式无规律、无限制或无限大。
•崇高的对象引起的是一种由痛感转化而来的
快感。
拉奥孔
3、崇高的本质 崇高就是一种庄严、伟大的美,一种惊心 动魄的美。它是在艰苦环境中,显示出主体 实践的顽强、英勇的斗争。它是美的一种更 壮丽、更雄伟、更高尚的形态。 感性形式特征:粗犷、雄伟。 两个发展阶段 : A、低级阶段:人感到卑微与渺小。 B、高级阶段:展现出人的尊严和勇气。
•
•审美主客体关系:冲突。 •美感效果:痛感、恐怖甚至可怕等否
定性的感觉。
具体表现:
自然崇高,显现为外在形式的粗犷、严峻、
生糙、丑陋;
社会崇高,表现为承受挫折、摧残的惨痛。
社会崇高具有明确的伦理本质,它的内容 是至善。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