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的基本形态

合集下载

关于美的含义及形态

关于美的含义及形态

关于美的含义及形态美的基本含义:美是人类符号实践中显现的具有无功利性和感染力的活的形象。

第一,美与人类符号实践密切相关,它是人类进行符号实践这种创造性活动的产物。

第二,美与功利无关,美的事物把人引向自由、深层的精神愉悦,而不是诱发人进行直接的功利性考虑。

第三,美总是呈现为活的形象,"活的形象"指变动不居的、体现人类精神活力的、体现人性的辨证和谐而且与人亲近的生命形象。

第四,美必定是富有感染力的,它能感动和激活人类情感,并使人类能相互产生共鸣。

要正确、合理地理解自然美,根本的一点在于要正确理解自然美的实质在于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的价值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获得美的属性的过程,也就是自然人化的三个阶段:自然作为人类异己的符号--自然作为人类对话的伙伴--自然作为人类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获得美的属性。

自然美的定义:自然美是一种美的形态,指自然事物的美,它是自然物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显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活的形象。

关于美的形态不是从一个统一的方面出发来区分的,而是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论说的。

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是从美所存在的基本领域来区分的。

科学美和技术美则是得于科学技术在美的存在形态中的显现,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崭新的美学课题。

而优美与壮美、崇高与滑稽、悲剧与喜剧、荒诞;阳刚与阴柔、典雅、自然则是从西方和中国古典文化传统角度提出的。

判断题1:人是社会美的中心,自然美是与人无关的美。

回答应该是:错。

这种说法虽然承认了人在社会美中的中心地位,却错误地否定了自然美的实质在于它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

自然美并非与人无关,因为自然正是在人类的符号实践中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从而获得了美的属性,成为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

自然美与人紧密相关,无法割裂。

判断题2.“丑得如此精美”。

这个说法是对的。

因为艺术的“化丑为美”是艺术家征服丑的过程,其中一种重要的征服策略就是运用艺术符号的形式创造力量。

美的形态分为

美的形态分为

美的形态分类客观世界是极其丰富的,美的形态也千差万别。

但是,按照它们所属现实世界的不同领域和范围,按照美的性质,可把美分为三大种类,即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自然美与社会美总称为现实美,而艺术美则是现实美的反映。

一、自然美所谓自然美,即是指自然界中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

诸如日月星辰、山水花木、鸟兽虫鱼、园林田野等等,都属于自然美的范畴。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除了赋予了我们各种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如阳光、雨露、空气、水以及各种食物等,更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精神享受,是人类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源泉。

根据是否直接打上人类实践的烙印这一基本标准,可以将自然美分成未经加工改造的和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的两种类型。

在神秘诡奇的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并未经过人类实践活动的直接作用;有些自然物,不但人们从未涉足,甚至连其真面目也未可知。

然而,就是这些自然物却也可以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日久天长地与人们的审美活动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像浩渺的星空,多彩的云霞,红彤彤的朝阳,皎洁的明月,辽阔深邃的海洋等,都属于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对象这一形态的自然美。

还有一类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自然对象。

这一类自然美带有人类实践活动的种种痕迹和烙印,直接体现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本质力量,带有人的能动创造的特定标记。

人的最重要的本质,就是能通过实践,通过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从事物质生产并创造一个对象世界。

正是通过物质生产,自然被改造了,成了人的作品,从而人在他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观照自己,面对此类形态的自然美,人们能在直观自身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那绿化了的荒山,金黄的麦田,绵延千里的防风林,健壮的牛羊,碧波荡漾的水库等等,就都同时体现着人类巧夺天工的智慧和大自然的造化。

在大自然四季转换、动静交替的过程中,蕴含着如音乐般的旋律起伏、节奏高低,本身就如一部和谐、完美的音乐作品。

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音乐美的表现对象,也都可以在音乐中找到相应的作品。

美的形态

美的形态


如:王熙凤 “身显苗条、体格风骚”、
“明

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
美 (2)心美人不美:
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
(3)人不美心不美:
如:日本鬼子
(4)人美心亦美:
环 (1)环境美:

广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整个自然环

境和社会环境的美。如:风土人情

狭义:个人、家庭、社会集体生活和工作

是审美主体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对象

时,主客体之间所呈现的和谐统一的美.
优美的特点:
审美对象在形式上有共性:精致、典雅、轻

盈、柔和等;
审美对象在内容上表现为相对静止状态;
基本特点是内外关系的和谐统一;
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与人的关系和谐统一,易于被人接受
崇高的概念:
与优美相对,是物质形式、精神品质或两者并有的特别 伟大、出众的现象.包括四层含义:
华民族;
自 然 美 的 最 高 形 态 : 人 体 美
自 然
自然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形式性:形式胜于内容


象征性:直接象征和间接象征

多样性:有三种体现方式
自 在不同条件下,同一自然物会有
然 美
不同的美感;
的 以不同的心境看待同一自然物,
多 样
会有不同的感受;
性 同一自然物有多种属性;
自然美的根源仍旧在于人类社会实践,在

于自然物同人及其生活的客观联系。

例如:

↗ 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 钱塘观潮、青山碧水
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

美学原理第5章美的具体形态

美学原理第5章美的具体形态

第五章美的具体形态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以和谐、协调、一致、均衡、统一为特点。

优美的本质属性是和谐。

在它的内涵中,必然和自由、主体与客体之间均处于协调和完善状态。

在外在形式上,它呈现为柔媚、优雅、纤巧、秀丽、飘逸、安宁、淡雅的美。

优美能给人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从自然的角度看,优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社会的角度看,优美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第一节优美和壮美一、优美和壮美:两种不同形态的美(1)优美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以和谐、协调、一致、均衡、统一为特点。

优美的本质属性是和谐。

在它的内涵中,必然和自由、主体与客体之间均处于协调和完善状态。

在外在形式上,它呈现为柔媚、优雅、纤巧、秀丽、飘逸、安宁、淡雅的美。

优美能给人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从自然的角度看,优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社会的角度看,优美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画面:依次出现:自然景色:杭州西湖人物形象:唐代舞俑、蒙娜丽莎、椅中圣母、维纳斯(2)壮美壮美也是一个和谐、自由的审美范畴。

它不同于优美的只是它的表现形态,它以雄浑、刚性、壮观、粗糙、怪异、迅疾、巨大为特点。

壮美的外在形式常突破或违背形式美的法则,给人以惊心动魄、振奋精神、开阔心胸、激情荡漾的审美感受。

画面:依次出现:掷铁饼者、高山大河、海洋二、优美和壮美的区别优美和壮美没有质的区别,但从量的方面可以作如下的区分。

1.空间形体的大与小。

2.时间上的疾速与缓慢。

3.量上的强与弱。

4.性质上的刚与柔。

5.式上的规则与奇特。

第二节崇高一、崇高的特点及审美特征崇高的特点是美处于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的矛盾激化中。

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的气势。

其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坚韧的特征。

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崇高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艺术作品中。

画面:依次出现:自然中的崇高艺术中的崇高社会生活中的崇高二、崇高与壮美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科学中的美学

自然科学中的美学
E dl
l


B dS S t

B dS 0
S
D t B E t H
B 0
D
S
D dS q
♪ 狄拉克(1902~1984),世界著名数学-物理学家,建立了相对量子
E dS
Q=I2 Rt
q
0
U IR I1 +I 2 +I3 + I n =0
( ) 0
洛伦兹 )。
f =q (v B)
♪ ♪ ♪
磁学(法拉第、

d dt
光学
(费更斯、赫兹、爱因斯坦)
E2 E1 hv
原子物理 :物质由简单的质子、中子、电子组成
♪ 爱因斯坦:透过洛伦兹变换的数学形式,得出了物理空间
和时间的关系,并创立了相对论,这也是新奇美。
五、常数美
常数,是经常用的,反映物质客观属性的不变量。 自然科学中的某些常数,有着特殊的魅力和深邃的内涵, 因而也蕴含着美感。 常见的有:

♪ ♪
黄金分割系数:0.618
圆周率π(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3.14 自然对数的底e : 2.718
库仑定律(法)
♪ 麦克斯韦1864年根据电与磁的对称性,在没有任何实验支持的情况下,
大胆地在安培定律中平添了“位移电流”矢量项,使麦克斯韦得以建立 起呈现对称美的方程组。其中,主要的四个方程彼此相容,成为自洽的、 关于电磁场的完整理论体系,被誉为自然界最优美的诗。 积分形式 微分形式

D H dl dS l S t
现出来。
◆ 爱因斯坦认为:“丰富多彩、错综复杂、扑朔谜题的现象世界,表面可 能是千差万别的;但本质上,都可逻辑地归结为少数几个基本概念与 原理。这样一来,整个世界既和谐又统一。一切科学的伟大目标就在 于:寻找一个能把观察到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思想体系,具有最大可 能的简单性,并能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出来。”

第七讲 美的表现形态

第七讲 美的表现形态

(2)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把崇高与美严格 区别开来的,是英国的博克。 从外在形式和心理情绪两个方面,对比了优 美与崇高的不同。 他说:凡是能以某种方式适宜于引起苦痛 或危险挂念的事物,即凡是能以某种方式令 人恐怖的,涉及可恐怖的对象的,或是类似 恐怖那样发挥作用的事物,就是崇高的一个 来源。
(3)康德深化了崇高的理论基础 。
官 员 娱 乐 , 别 拿 工 作 当 幌 子
(四)悲剧的表现形态
[根据西方美学史的发展,有三种类型悲剧:命运 悲剧,性格悲剧,存在悲剧 。]
1、体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牺牲。 2、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 一种是旧制度与新生世界的冲突; 一种是旧事物之间的冲突 3、小人物的悲剧。
思考题:用悲剧的本质,即矛盾冲突来分析 悲剧作品. 例如《俄狄浦斯》 中国有没有悲剧作品?
美论
美学理论核心 审美客体
形态论
存在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
美感论
表现形态: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
审美主体
第七讲 美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优美与崇高
一、优美
1、含义 2、感性形式特征:和谐、均衡、宁静、单纯 等。审美在感性结构上体现出统一性、整体 性。
3、特点: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的平衡 状态 。 (1)和谐感 (2)自由感 (3)纯粹的形式感
二、喜剧
1、内涵:喜剧是相对于悲剧而言的审美范畴, 它是指人物或事物在其实质与外表之间产生 的一种悖谬关系,又称滑稽。 ※ 喜剧所表现的都是生活中的否定现象。喜 剧是通过对丑的彻底否定和批判,来表达人 们对美的理想追求,并体验胜利后主体人格 的愉悦与轻松。 ※ 喜剧引起的效果是笑 。
2、喜剧的基本特征: 第一,揭穿旧势力、旧世界的内在空虚 本质和无价值形式, 以激起人们最后 埋葬它的勇气和力量,这是喜剧的最基 本特征。 第二,笑是喜剧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第三,夸张也是喜剧的重要表现形式。 夸张不能违背生活的真实和本质

美学 第八讲:美的表现形态

美学 第八讲:美的表现形态

人际关系美是指 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通过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 如友谊、爱情、 亲情等,所形成 的一种和谐、美 好的人际关系氛
围。
社会美的特征
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创造美好的社会环境 公平正义:社会制度和规则公平公正,保障每个人的权益和机会 文化多样性: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科技美强调实用性和 功能性,同时也注重 美学和艺术性。
科技美体现了人类对 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 用,以及对未来生活 的向往和追求。
科技美是一种新的审 美观念,它打破了传 统美学的界限,将科 技与艺术相结合,创 造出独特的美感。
科技美的特征
创新性:科技 美在于不断创 新,追求卓越
实用性:科技 美在于实用性, 解决实际问题
简洁性:科技 美在于简洁, 易于理解和操

智能化:科技 美在于智能化, 提高效率和便
捷性
科技美的欣赏
科技美的定义:科技与艺术的结 合,通过科技手段展现美的形态
科技美的价值:科技美可以提高 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科技美的表现:通过高科技产品、 设计、创新等展现美的魅力
对美的表现形态的思考
美的表现形态是多元的,包括自然美、艺术美、人性美等。 美的表现形态是主观的,每个人对美的理解都有所不同。 美的表现形态是动态的,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美的表现形态是相对的,需要在比较中才能体现出来。
THNK YOU
汇报人:XX
美的表现形态的特点
多样性:美的 表现形态多种 多样,包括自 然美、艺术美、

美有哪些存在形态

美有哪些存在形态

美有哪些存在形态(一)自然美1、自然美的形态:A、奇险美;B、壮丽美;C、幽静美;D、秀丽美;A、[华山]情势奇特,超出既定承受度,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威慑力,不造成实际灾难B、[泰山]空间开阔,整体和谐,色彩鲜明,富有人文景观特色C、[青城]大背景中的较小境界,环境纯净,又所掩映,声音细小无喧闹。

D、[西湖]主体凸现,色彩明快,如诗入画,具有较强的情致感召力2、自然美的产生:A、美在本身;毕达哥拉斯,陆机,刘勰B、美在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C、美在理念;黑格尔3、自然美的特性:A、实体性;美的对象实体性,美感的实体性,效应的实体性B、形式性;自然美是形式美的交响诗C、意蕴性;自然在形式的深处是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意蕴。

(二)社会美(人的美)1、外在美:A、声音;B、容貌;C、人体;D、服饰;内紧外松,越穿越显2、内在美:A、B、C、D、A、理想;B、道德;C、才能;D、情感;3、气质美:A、魅力;B、“腹有诗书气自华”“充实而有光辉谓之美”;(二)社会美(环境美)1、物质环境美(城市、厂区、校园等):绿净美安A、充满绿色,生机盎然,鲜花盛开,富有生命活力,人在其中身心安泰舒展B、干净卫生,秩序井然,阳光明媚,空气新鲜,光线合适,无刺激气味。

C、富有艺术氛围,体现深厚文化理念,充分形式美及展示形式美规律的有效运用。

D、安静,没有噪音适合工作学习生活;安全,不受各种灾难威胁;安心;2、社会环境美(城市、社区、学校等):绿净美安A、富有凝聚力向心力,积极进取,积极向上B、没有害群之马,文化环境纯净C、人际关系表现为相互欣赏与促进D、对本集体充满爱心,甘于奉献3、家庭环境美(物质与社会有机统一):绿净美安A、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朴素自然B、卫生秩序,气氛温馨C、充满书香艺馨,男性美与女性美的完美结合D、人生温馨的浪漫的港湾,内部,外部各种关系和谐。

(二)社会美(产品美)1、无言的美学A、概念:B、本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化自然,人性的阶段性证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剧和喜剧的产生,同样与人类精神心理相反相成 的辩证指向有关。人类的精神心理,既有端重仁慈 怜惜 同情他人的一面,形成一种肃然内敛式的庄敬 深沉肃穆悲悯的内心情感的需求指向;又有恣意放 荡嘲弄调侃他人的一面,形成一种轻松开怀式的幽 默戏谑忘忧相悦的内心情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需求指向。事物的特 性吻合前一种需求指向,形成悲剧之美;事物的特 性吻合后一种指向,形成喜剧之美。
一些美学书籍将优美、崇高、悲剧、喜剧 称作美的基本形态
四种美的基本形态,实为两组: 优美和崇高: 悲剧和喜剧。我们可以通过对人类精神心 理的辩证辨析,阐释它们形成的原因和它 们作为美的形态本质上都是关系属性的实 质
优美和崇高美的产生,与相应的人类精神心理的 正方向指向有关。人类的精神心理,通常具有辩 证的相反相成的貌似互逆的两个正方向指向:一 是仁爱万物,怜惜怀柔,喜好娇弱玲珑圆润幽娴 柔嫩;一是凌轹一切,征服超越,崇尚博大雄浑 刚强勇武威烈。事物有特性契合指向之前者,形 成优美之美;事物有特性契合指向之后者,形成 崇高之美。由此可见,优美与崇高之美,本质上 也都是事物的关系属性。
悲剧,其所描写的主人翁一般本身即有为社会人们同情赞 美的特性,作者与观众也有同情赞美的强烈倾向指向他们, 二者和合,故悲剧主人翁本身就存在美。当主人翁遭受摧 残甚至毁灭时,厄运打击会使其性格特性因反向激发而愈 显鲜明突出,观者的愿望意向及同情赞美的指向也会因这 种挑逗性逆向打击愈发强烈。犹如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 会诱发增强意愿指向而使人感觉对象更美一样,悲剧的这 种“逆向遏抑”也能使观众觉得主人翁更美。从理性上讲, 逆向遏抑可迫使观众的心灵反逼内省,达到一种严肃的理 性的清醒;从情感上讲,逆向遏抑能触压性地激发道德良 知的情绪,悲悯同情的泪水能洗涤心灵的尘垢,还可以使 观赏者由于处于悲悯同情他人的地位从而获得一种道德的 尊严感与崇高感。
由此可以推知:人类可以按自身认可为好的意向去 构建戏剧乃至所有的精神产品,使其形成艺术之美; 人类也可以将意愿正方向指向物化“凝固”在产品 中,使 其形成劳动产品之美。马克思说:人可以按 美的规律建造。从美的本质的角度去分析,这可理 解为:人可以按照人自己认可为好的意念指向去建 造。由此看来,戏剧、建筑、音乐、文学以及产品 之美,其美的本质无一不是事物的关系属性。
悲剧喜剧还另作一些分析。
悲剧具有悲剧性,喜剧具有喜剧性。这里 的“性”,本文认为,也就是能吻合人的 感情需求指向的特性。有学者认为,只有 悲剧性喜剧性才有审美价值,而生活中自 然状态的悲剧喜剧事件乃至戏剧本身无美 学意义。其实,这种理论是片面的。分析 可知,生活中的自然事件,戏剧,自然界, 都可能有美存在,不能撇在审美之外。
喜剧,其特性是“可笑”。喜剧主人翁不一定要是坏人 或是“应该送进坟墓者”,也可是好人。坏人好人,只 要具备好笑有“味”的特性就行(如印度文学即讲求 “味”)。喜剧不论描写什么人,剧情均是好笑有味, 而人类天性中亦有求索这种情味的意愿指向,故喜剧能 有美可供欣赏。而喜剧人物,则不一定有美可供欣赏。 喜剧所描写的可予嘲笑鞭挞的坏人,其本质是人们所否 定的、不能正面肯定的,因此这类人物本身不美。从理 性上看,喜剧多使用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错位” (幽默)或使某部分夸张裸露(漫画)等手法,使观众 对喜剧人物的本质容易“一眼看穿”,从而获得理性认 识的不经意的轻松与满足;从情感上看,喜剧对其人物 采取非郑重的态度,对好人加以调侃,对坏人加以讽刺, 使观众也产生一种“彼可供我开心调侃或嘲笑讽刺”的 意识,从而获得某种凌越他人的优胜感。可以说,喜剧 是应人类“醉酒式忘忧狂放恣意欢谑”这种心态需求而 形成的,人们期以获得的不是悲悯与庄敬,而是一种开 心与轻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