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环境工程学生物滤池设计
鱼池修建过滤系统工程方案

鱼池修建过滤系统工程方案本工程方案将介绍鱼池过滤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包括过滤系统的选型、布局和调试等内容。
在此过程中,我们将综合考虑鱼池的尺寸、鱼类的种类与数量、水质监测要求等因素,以确保过滤系统的性能可靠,并且能够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一、设计阶段1.确定鱼池尺寸及水量首先,我们需要确定鱼池的尺寸及所需的水量。
鱼池的大小将决定过滤系统的容量和效果。
在一般情况下,鱼池的深度应在1.5-2米左右,长度和宽度则根据鱼池的使用需求和场地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条鱼需要约0.5-1升的水来维持生活,因此,可以根据鱼的种类、数量和生长速度来计算出所需的总水量。
2.选择合适的过滤设备在确定鱼池的尺寸和水量之后,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过滤设备。
常见的鱼池过滤设备包括生物过滤器、机械过滤器和化学过滤器等。
生物过滤器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分解有机废物,机械过滤器则主要通过过滤网或过滤棉等材料来去除悬浮颗粒物,化学过滤器则主要通过吸附和化学反应来去除有机废物和异味气体。
3.确定过滤系统的布局一般来说,鱼池过滤系统应包括生物过滤器、机械过滤器和化学过滤器等多种过滤设备。
在设计布局时,我们需要考虑过滤设备的容量,水流的分布和流速,以及管道连接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过滤设备的放置位置,以便于维护和清洁。
4.安全及环保考虑在设计过滤系统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安全和环保因素。
例如,我们需要确保过滤设备的电气设施符合安全标准,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电气火灾等事故。
同时,我们还需要选择环保友好的材料和设备,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二、安装阶段1.选型采购在确定了过滤系统的设计方案之后,我们需要选型采购所需的过滤设备。
在选型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品质、价格和服务等方面,以选择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同时,我们还需要确保所选设备能够满足鱼池的使用需求,并且能够方便维护和清洁。
2.施工安装在选型采购完成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施工安装。
在安装过滤设备时,我们需要确保设备的固定和连接符合要求,避免因设备脱落或漏水等问题。
曝气生物滤池设计计算详解

曝气生物滤池设计计算详解生物滤池是一种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微生物代谢转化为无机物的处理设施,它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养殖废水处理等领域。
设计一个有效的生物滤池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
首先,需要确定生物滤池的尺寸。
生物滤池的尺寸主要取决于处理的水量和水质参数。
一般来说,生物滤池的尺寸应根据日最大流量来确定。
根据流量公式Q=F×V,其中Q为流量,F为日最大通量,V为通量系数,一般取0.4-0.6、例如,如果日最大通量为1000m³/日,通量系数取0.6,那么生物滤池的尺寸为1000×0.6=600m³。
接下来,需要计算生物滤池的曝气量。
曝气是为了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代谢活动,从而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曝气量的计算可以通过需氧量和比表面积来确定。
一般来说,曝气量需要根据曝气装置的功率来确定。
曝气功率一般取决于氧的传输效率、气泡的大小和数量等因素。
需氧量是衡量有机污染物浓度的标准,可以通过实验测定。
根据经验,一般曝气量为需氧量的1.5-3倍。
例如,需氧量为500mg/L,曝气量取需氧量的2倍,那么曝气量为1000mg/L。
最后,需要进行生物滤池的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主要包括水力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
水力负荷是指单位面积的滤池所能承受的水量,一般取决于水流速度和填料层的深度。
水流速度一般取决于水质要求和滤池的尺寸。
填料层的深度一般取决于处理效果的要求。
水力负荷的计算公式为水力负荷=Q/A,其中Q为流量,A为滤池的有效面积。
水力停留时间是指水在滤池中停留的时间,一般取决于滤池的尺寸和水流速度。
水力停留时间的计算公式为水力停留时间=滤池体积/Q。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进出水口的位置、管道连接方式、排污设施等。
综上所述,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包括尺寸计算、填料量计算、曝气量计算和水力计算等。
这些计算可根据水量、水质参数和处理效果要求进行详细设计。
设计一个合理的生物滤池可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保护环境。
普通生物滤池设计

普通生物滤池的设计方案普通生物滤池(Trickling Filter)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系统,用于处理污水中的有机废物。
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正确的设计可以保证高效的处理能力和较低的运营成本。
设计参数对于普通生物滤池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参数:污水流量和水质。
这是确定生物滤池的面积和高度的基本参数,还需要确定入口COD和BOD (有机物的浓度)。
潜流深度。
多数情况下采用2.5-4米。
滤层材料。
滤层材料一般采用石料或塑料填料,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良好的处理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进水方式。
不同的流体动力特性需要采取不同的进水方式,如喷淋、漏斗等。
排放目标。
需要根据排放标准设定排放目标,并对滤床进行设计。
设计过程具体的设计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处理容量。
根据污水流量和水质确定处理容量和滤床的数量。
确定滤床的尺寸和形状。
通过污水流量和水质确定滤床的尺寸和形状,以确保处理能力和污染物去除率。
确定滤床的高度和填料的厚度。
高度和填料厚度的选择需要考虑到生物膜的厚度,以及固定膜的稳定性。
确定滤床的填料。
填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密度、孔隙率、生物附着能力以及耐久性等。
确定进水方式和设备。
进水方式需要根据对水下波动的使用要求而定。
对于需要冲洗滤床的设备,需要根据滤料的大小和形态进行特定设计。
确定排放标准和排放目标。
根据地方政策和环境规定,设定排放标准和排放目标,进行相应的设计措施,确保排放水质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在设计普通生物滤池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流量和水质来确定系统容量,确保承受能力和系统性能。
确定滤层厚度时,需要考虑填料的形状、表面积和孔隙率等,使其滞留时间适中。
选择合适的填料材料以达到附着菌群的稳定性,并且要找到廉价、易于支持的选项。
液位的控制和水的分配是确保水的质量稳定和干扰降至最低的关键步骤。
《生物滤池》课件

1
未来发展前景
2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物滤池有
生物滤池技术正在不断改进,研究人 员致力于提高降解效率、减少能耗和 延长装置寿命。
2
日常维护和操作
生物滤池需要定期检查滤料状态、增加养料和清理积聚物,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 长期稳定。
生物滤池的应用
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滤池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水 处理领域,能有效去除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
污染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滤池可用于空气治理和除臭,将有机废气转 化为无机物,净化大气环境。
生物滤池的未来发展
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附着在滤料表面,形 成复杂的生态系统,通过相互作用来完成 污染物的降解。
生物滤池的类型
湿式生物滤池
利用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污染物的降解,适用 于水处理和水质改善。
干式生物滤池
利用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污染物的降解,适用 于空气治理和除臭。
生物滤池的设计和操作
1
设计和建造
生物滤池的设计应考虑滤料选择、体积计算和水力负荷等因素。建造时应确保结 构稳固和操作方便。
《生物滤池》PPT课件
欢迎阅读《生物滤池》PPT课件!本课件将介绍生物滤池的原理、类型、设 计和应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简介
生物滤池是一种用于水处理和污染处理的环境工程技术,通过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将有害物质转化 为无害物质。
生物滤池的原理
1 工作原理
2 微生物和生态系统作用
生物滤池通过微生物附着生长和代谢的过 程,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达到去 除有机污染的目的。
普通生物滤池设计 案例范本

普通生物滤池设计案例范本1.目标:设计一个普通生物滤池,用于处理污水并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2.原理:生物滤池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3.设计要求:•处理能力:处理污水量为1000L/小时;•适用范围:适用于家庭污水处理、小型工业废水处理等;•操作简便:易于维护和操作;•环保: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经济性:成本合理。
4.设计步骤:•确定滤池尺寸:根据处理能力和适用范围,确定滤池尺寸为1m x 1m x 1m;•确定填料:选择合适的填料,如石英砂、砾石、生物滤材料等;•确定进出水口位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应分别位于滤池的上部和下部,并保证水流方向一致;•设计进水管道:进水管道应具有一定的斜度,以保证水流畅通;•设计出水管道:出水管道应与进水管道相连,方便排放水流;•设计通气口:滤池内应设置通气口,以保证滤池内氧气充足,有利于生物降解作用的进行;•设计排泥口:滤池底部应设置排泥口,方便清除滤池中的泥沙。
5.设计参数:•滤池尺寸:1m x 1m x 1m;•填料:石英砂、砾石、生物滤材料;•进水口位置:滤池上部;•出水口位置:滤池下部;•进水管道斜度:5°;•通气口数量:2个;•排泥口数量:1个。
6.设计结果:根据以上设计要求和步骤,设计出一个滤池尺寸为1m x 1m x 1m,适用于处理1000L/小时的污水的普通生物滤池。
该滤池采用石英砂、砾石和生物滤材料作为填料,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滤池的上部和下部,进水管道斜度为5°,滤池内设置2个通气口和1个排泥口,操作简便且具有较好的环保性和经济性。
鱼池净化过滤设计方案

鱼池净化过滤设计方案鱼池净化过滤设计方案鱼池是喜爱养鱼者的重要设施之一,鱼池的水体需要经过适当的净化过滤才能保持良好的水质,为鱼类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小型鱼池的净化过滤设计方案。
1. 水泵的选择:根据小型鱼池的容量和水体的体积,选用一款适合的水泵。
水泵需要具备足够的流量和扬程,能够保持水体的流动和氧气的充足供应。
2. 过滤材料的选择:在鱼池的水流路径中设置过滤材料,以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污染物。
常见的过滤材料有过滤棉、活性炭和生化滤材。
过滤棉可以去除较大的颗粒和杂质,活性炭可以去除异味和有机物质,生化滤材可以提供生物膜,降解有害物质。
3. UV杀菌灯的设置:UV杀菌灯可以对水中的病菌和病毒进行有效的杀灭,保持水体的清洁和卫生。
根据鱼池的容量和水流量,选择适当功率的UV杀菌灯,并将其设置在合适的位置,与水流充分接触。
4. 水质监测仪器的安装:安装适当的水质监测仪器,如pH计、溶解氧计和温度计等。
监测仪器可以帮助养鱼者及时了解水质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调节水体的环境条件。
5. 水循环系统的建立:通过适当的管道和喷嘴等设置,建立水循环系统,让池水能够不断循环流动。
水循环可以促进水质的混合和氧气的供应,保持水体的清洁和稳定。
6. 定期清洁和维护:定期对过滤材料进行清洗或更换,清除污垢和堵塞,保持过滤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水泵、UV杀菌灯和水质监测仪器的工作状态,及时维修和更换不良设备。
通过以上的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地净化和过滤鱼池的水体,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为鱼类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
同时,鱼池净化过滤设计方案也可以根据具体的鱼池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水质净化效果和减少养鱼者的工作负担。
鱼池生态过滤系统施工方案

鱼池生态过滤系统施工方案1. 引言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鱼池生态过滤系统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水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鱼池养殖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池生态过滤系统的施工方案,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处理水质问题。
2. 设计要求在进行鱼池生态过滤系统施工前,需要明确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水质处理效果: 确保水质经过过滤系统处理后,达到适宜鱼类生长的标准水质要求。
- 系统运行稳定: 系统应能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性,不易出现故障。
- 施工成本控制: 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施工布局和设备选择,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 施工流程3.1 准备工作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确定施工地点: 需要根据鱼池的规模和周边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施工。
- 材料和设备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清单,并进行采购准备。
- 人力组织: 确定施工所需的人员数量和职责划分,并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3.2 施工步骤3.2.1 池体建设•挖掘池体: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鱼池的挖掘工作,确保池体的大小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池体加固: 在池体周围设置支撑结构,以增加池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安装防渗膜: 在池底和池壁铺设防渗膜材料,以防止水分渗透。
3.2.2 过滤系统安装•安装滤材容器: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滤材容器类型,进行安装和固定。
•连接管道: 将滤材容器与进、出水管道进行连接,并确保连接紧密,不漏水。
•安装水泵: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泵,进行安装和电气连接。
3.2.3 循环系统搭建•安装水循环管道: 根据设计要求,在鱼池周围设置循环管道,连接滤材容器和水泵,形成完整的循环系统。
•安装水处理设备: 根据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水处理设备,如增氧设备或紫外线杀菌设备,进行安装和电气连接。
4.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鱼池生态过滤系统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系统性能:- 材料和设备选择: 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保证其质量和技术性能。
生物学的应用环境生物技术与污水处理方法

生物学的应用环境生物技术与污水处理方法生物学的应用:环境生物技术与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一直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之一。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依赖化学物质和机械技术,但这些方法存在着高成本、能源消耗大和对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
为了找到更加可持续和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生物学应用于环境工程中的生物技术开始引起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生物学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和相关的环境生物技术。
一、生物学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1.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处理设施,其利用生物体,如细菌和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和污染物。
生物滤池通过滤层,如沙子或岩石,提供一个生物附着表面,以便细菌和微生物能够附着并降解污染物。
此过程被称为生物附着和生物降解,它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
2. 活性污泥工艺活性污泥工艺是另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它利用在污水中存在的微生物来降解有机污染物。
污水在处理过程中与活性污泥混合,这些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氧化有机物来生成能量和生长。
在反应器中,活性污泥与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接触,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的产物。
该工艺不仅对有机物具有高降解效率,而且对氨氮、硝酸盐和磷酸盐等其他污染物也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3. 植物湿地处理植物湿地处理是一种自然而又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它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湿地植物的根系提供了生物附着表面,细菌和微生物能够在根附近形成生物膜,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和硝酸盐。
植物湿地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农田水的净化和河流修复等领域。
二、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生物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利用生物体内的特定基因来改良微生物,使其具有更好的降解能力。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某种有机物的降解基因转移到其他微生物中,使其能够降解不同类型的有机污染物。
2. 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来去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有害化合物和污染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
NA——氨的生成率(kgNH4-N/100kg鱼•天) NN——硝酸盐的生成率(kgNO3-N/100kg鱼•天) P——磷酸盐的生成率(kgPO-P/100kg鱼•天) SS——固体悬浮物生成率(kgSS/100kg鱼•天) BOD——BOD生成率(kgBOD/100kg鱼•天) COD——BOD生成率(kgCOD/100kg鱼•天) F——投饵率(kg饵料/100kg鱼•天)
方法二 1. 需氧量
Oc=K2TaWb Oc, 耗氧量 K2,速率常数 T,温度 W,鱼的大小 A,b,线性常数
Oc=3.05×10-4(56)1.885(2.2)-0.138 =0.478 公斤氧气/100公斤鱼/天
生物过滤装置设计实例
2. 系统负荷
Lc=0.14(Ce-Cm)/Qc Lc , 系统负荷 Ce, 溶解氧饱和度 Cm, 最低需氧量
⑥ 生物过滤器的氨氮去除效率
E=
1CR C CR
式中:
R——水循环率
C——系统进出口氨氮浓度的比值
E——生物滤池的硝化效率
⑦ 硝化效率与水力停留时间的关系
E=(9.8T-21.7)tm
式中: tm——水力停留时间(h) T——水温(℃) E——生物滤池的硝化效率
⑧ 生物滤池的容积Vm:
一次去除率
Ⅶ.计算多次循环后的氨氮浓度
每天的去除量
Ⅷ.计算过滤装置的氨氮净化效率
以百分比、单位体积或单位比表面积表示
Ⅸ.确定过滤装置中总的氨氨负荷
每天的氨氮负荷
生物过滤装置的设计步骤
Ⅹ.计算需要过滤装置工作的时间
反冲洗、清理时间
Ⅺ.确定过滤装置的容量,特别是它的表面 积
水力负荷率
Ⅻ.确定装置的尺寸
=0.59 mg/L
i
( 6849 kg / min)(60min/h )(24 h / day )
允许最高氨氮浓度为0.75 mg/L
生物过滤装置设计实例
5. 循环引起的允许最高氨氮浓度系数 C = C2/Ci = 0.75/0.59 = 1.27
6. 浸没式生物滤池的效率 E = ( 1+CR-C)/CR R,循环百分比
a、b——斜率
W——每条鱼的体重(lb)
鱼类 鲑鱼 鳟鱼
表8.1 耗氧率计算中常数
T温度(℉)
K2
≤50
7.2×10-7
>50
4.9×10-5
≤50 >50
1.90×10-6 3.05×10-4
a
3.200 2.120
3.130 1.855
b
-0.194 -0.194
-0.138 -0.138
表8.2氨氮硝化生物滤池主要设计参数参考值
设计参数
设计参考值
鱼的总氨氮产出率 鱼的非离子态氨氮浓度最高容许量
鱼的总氨氮浓度最高容许量 生物滤器的氨氮去除率
溶氧需要量与总氨氮的比值
日投喂率的3%
0.025mg/L
1.0 mg/L 0.2~0.6g/(m2•天)
4.18~4.57
生物过滤装置实例
浸没式生物滤池
ⅩⅢ.确定装置的氧气供给量 ⅩⅣ.修改装置以确保氧气供给
生物过滤装置的简单设计步骤
计算最大氨氮等负荷 试验确定滤材的氨氮去除效率 确定耗氧量 确定生物滤池构造
生物过滤装置的设计方法
①鱼类代谢参数:
代谢参数是水产养殖用生物滤器的设计的 基础。Liao和Mayo(1974)得到的关于鲑鳟鱼新 陈代谢过程方程。 NA=0.0289F NN=0.024F P=0.0162F SS=0.52F BOD=0.60F COD=1.89F
3. 饲料投喂量(Mf)
该数值由鱼体的密度和个体大小决定,在鱼生长的早期 一般控制在鱼体重的6%或者更高一点,当鱼即将销售时控 制在体重的0.75%到3%,设计中这个值假设为2%,即: Mf = 10000×0.02 = 200 kg/day
4. 代谢废物的产量 根据已知数据:(每公斤饲料)
0.0103 mg/L 0.03 mg/L <10 mg/L
<110 总饱和浓度 <80 mg/L
设计过程
1. 水体体积(VW):
VW = 10000 kg fish/50 kg = 200 m3
2. 总水流量(Q)
10000kg Q= 150000kgperm3 / s = 0.0667 m3/s
生物过滤装置的设计步骤
Ⅰ.确定污染物的数量 代谢测定和实际数据
Ⅱ.确定鱼类的耐受水平 氨、 亚硝酸盐、硝酸盐、固体颗粒
Ⅲ.计算鱼类的氧气消耗量 静水法和流水法
Ⅳ.计算养殖系统的承载能力 系统能养殖鱼类的最大数量
Ⅴ.计算系统的流速 整个系统的水流量
生物过滤装置的设计步骤
Ⅵ.计算水流一次通过后的氨氮浓度
消耗: 0.21 kg O2 产生: 0.28 kg CO2
0.30 kg 固体颗粒
0.03 kg TAN 5. 需氧量(Or)
在已知需氧量0.21 kg O2/ kg feed 的基础上增 加20%的安全系数,为0.25 kg O2/ kg feed, Or = 0.25 ×200 = 50 kg O2/ day
E = (1+1.27×0.9-1.27)/1.27×0.9 = 0.76
生物滤池必须有76%的效率
7. 循环引起的生物滤池最大氨氮负荷 Wa = 5.8×1.27 = 7.37
8. 生物滤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
tm = E/(9.8T-21.7) = 0.48 分钟 9. 生物滤池容积
Vol=Qtm/空隙率=6849×0.48/0.9= 3653 升
生物滤池的设计还没有非常严格科学的方 法,特别是在水产养殖系统的设计中,因为水 体中的氨氮浓度常常低于1mg/L。
合理运用生物、化学、物理的数据量化地 去描述鱼类代谢物质在生物过滤装置中被除去 的过程。
简单讲,就是一定数量转氨细菌转化已知养殖 对象排泄的含氮废料的能力。
生物过滤装置设计考虑的因素
V
Q
t m
m
式中:
Q——流量 tm——水力停留时间 ε——滤材的孔隙率
⑨ 滤材的总表面积As: As= (Vm)(Au)
式中:Au为滤材的比表面积(m2/m3)
简化设计方法
根据前面的内容:将每将1g的NH4+氧化成NO3-需 要消耗4.18g氧气和7.14g的碳酸离子(如CaCO3) 并生成8.59g碳酸和0.17g细胞。按照下表列出了氨 氮硝化生物滤池主要设计参数参考值进行简化设计。
方法一 1. 氨氮产量(AP)
AP=0.0289(投喂量/天) AP=0.0289×10000×2%=5.8 kg/天 2. 氨氮通过装置的去除 在12℃氨氮的去除(AR)是每天0.60 g/㎡ 3. 需要的表面积(一次通过时) SSA=AP/AR=5800/0.60=9667 m2
生物过滤装置设计实例
10. 需要的比表面积总数
SSA = Vol×比表面积 = 3.653×160 = 584 m2
11.生物滤池滤料容积
方法一,Vol = 9667/160 = 60 m3 方法二, Vol = 584/160 = 3.65 m3
查溶解氧浓度
氨氮耗氧量 = 5.8/4.18 = 24.24 公斤/天 水流供氧量 = 6849×(10-5)= 49.3 公斤/天 供氧量充足
滴流式生物滤池设计
滴流式生物过滤装置有许多型式,并且滤 料的种类繁多,传统的滴流式生物滤池采用碎 石做滤料,滤池为圆筒状,高度低、直径大。 水产养殖生物滤池主要采用圆筒状,高度大于 直径,滤料采用比重较小的塑料材质。滤料可 采用随意堆积和固定两种方式。
假定给定条件
养殖量 10000kg鲑鱼(平均1kg重)。 养殖装置是一个密闭的装置,100%循环,每星期换水20% 装置温度:12℃ 投喂:2% 鱼体重 最大密度:50 公斤/m3
生物过滤装置的设计步骤
程序设计比较直接,只有很少的情况有充足的数 据,而且,数据也许只适应某些阶段
废物的排泄与鱼的大小、摄食情况、温度等因素 有关。废物的去除受温度、流速、氨氮的负荷等 因素影响。
依据环境排污的最大值去设计过滤装置
在一定水体中放养一定重量的鱼时,如果个 体是小鱼就要充分考虑到鱼对毒性物质的耐受作 用,其他情况下还应当计算鱼体最大时的废物量
(mg/L) Oc——耗氧率(kgO2/100kg鱼•天)
④ 总水流量
Q=
W Lc
式中: W——养殖系统鱼的总容纳量(kg) Lc——系统负载(kg鱼/L•min)
⑤ 氨浓度系数C的计算
c CZ Ci
式中: Cz——系统允许氨氮的浓度(mg/L) Ci——氨氮的初始浓度(mg/L)
基于生物过滤设计的数据,特别是养殖的数据非常的有限。 废物中氨的含量随着鱼在不同的生长状态及生存环境中有 差异,如果没有这些数据那么设计者就只能用其它种的相关 数据去尽可能准确的估计和判断,准确性差。 废物的产生率和净化率随着时间,投喂策略等变化。 不同的过滤装置构造。 生物过滤装置的设计数据是变化的,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 到细节问题,以使该装置能满足不同环境的需要,特别是一 些特殊条件,需要大量的改进以便能满足需要。 保证装置经济、可靠、有效的工作能力。
最大放养比率:150000 公斤/m3/秒
生物滤材:塑料环,直径2.5 cm;空隙率,0.92;比表面积,
220 m2/m3
水质要求:见表8.3。
表8.3 要求水质参数
水质参数
指标
DO
>5
pH
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