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疾病的诊断(1)复习过程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讲解) - 副本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总论第一章:发展史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适用夹板固定。
首创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猝死病人的复苏术。
2、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首次记载髋关节脱位,分为前脱后脱,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
采用“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
3、清代,钱秀昌《伤科补要》最早记载采用屈髋屈膝拔伸法整复髋关节脱位。
4、宋·宋慈《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5、元·李仲南《永类欽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
6、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首先采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的医生。
7、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脊柱中段损伤使用通木固定。
8、明代薛已《正体类要》重视整体疗法,骨伤科以八钢、气血、脏腑辨证为准则“气血学说”“平补法”。
9、最早记载鉴别髋关节前、后脱位的诊断方法的文献《普济方.折伤门》。
10、元代李仲南《永类jin方》首创过伸牵引复位法治疗屈曲型腰椎骨折。
提出“有无粘膝”体征作为髋关节前后脱位的鉴别。
11、《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破伤风的书籍。
还记载使用水银膏治疗外科感染。
12、《皇帝内径》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
13、明代《金疮密传禁方》记载骨擦音作为检查骨折的方法。
14、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该书记载髌骨损伤分为骨折脱位两类,骨折分为分离移位和无移位两类。
15、我国最早记载骨折治疗施行内固定的医籍是《诸病源候论》。
16、将踝关节损伤分为内翻和外翻的医籍是《世医得效方》。
17、伤气:气滞、气虚、气闭、气脱伤血:血瘀、血虚、血脱、血热18、高足跟足弓指数大于31.19、掌侧屈腕肌是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
20、磁共振检查中显示高密度的组织为脂肪,CT检查中显示高密度的组织为皮质骨。
21、致密骨岛一般可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多为2-4cm。
肩周炎诊断标准

肩周炎诊断标准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
正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这一疾病。
一、临床症状。
1. 主要症状。
肩部疼痛是肩周炎的主要症状,通常在患侧肩部出现,疼痛可放射至上臂或颈部。
疼痛加重于夜间或活动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伴随着肩关节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无法举手或梳头。
2. 次要症状。
肩部肌肉萎缩、力量下降、肩关节疼痛、僵硬和肩关节周围压痛等次要症状也常见于肩周炎患者。
二、体格检查。
1. 肩部活动度。
通过观察患者的主动和被动肩关节活动度,可以初步判断肩周炎的程度和范围。
2. 肌肉力量。
检查肩部肌肉力量,了解肌肉的萎缩和力量下降情况。
3. 特殊体征。
肩关节压痛、肩关节稳定性检查等特殊体征也是诊断肩周炎的重要参考。
三、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肩关节的骨质增生、关节面变形和骨质疏松情况。
2.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肩袖肌腱的断裂、肌腱炎和滑囊炎等情况。
3. MRI检查。
MRI检查是诊断肩周炎的重要手段,可以清晰地显示软组织和肌腱的病变情况,对于肩周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四、其他辅助检查。
1. 血液检查。
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的检查可以帮助了解患者的炎症程度。
2. 关节穿刺。
对于部分疑难病例,关节穿刺液的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五、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辅助检查结果,可以做出肩周炎的诊断。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影像学检查显示肩袖肌腱病变等。
六、诊断注意事项。
1. 排除其他疾病。
在诊断肩周炎时,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疾病,如颈椎病、冈上肌综合征等。
2. 综合分析。
诊断肩周炎需要综合分析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不仅要看单一指标,还要全面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肩关节脱位诊查要点

肩关节脱位诊查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病史询问:了解受伤机制,如摔倒、运动损伤等,以及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受限等症状。
2. 体格检查:观察患肩外形是否对称,有无肿胀、畸形、压痛等。
检查者可进行被动活动试验,观察关节活动是否受限。
触诊时可检查肩峰、肱骨头等部位是否有异常活动或空虚感。
3. 辅助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肩关节脱位的金标准,可明确脱位类型、方向及程度。
必要时可进行CT、MRI等检查,了解关节周围结构的损伤情况。
4. 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既往病史等,以评估手术风险及预后。
5. 评估神经、血管损伤情况:如检查皮肤感觉、肌肉力量、脉搏等,以判断有无神经、血管损伤。
6. 评估合并损伤:如肩袖损伤、肱骨骨折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7.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如恐惧、焦虑等,以便进行心理疏导和术后康复指导。
肩周炎试题及答案免费

肩周炎试题及答案免费肩周炎,又称冻结肩或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通常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
以下是一套关于肩周炎的试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1. 肩周炎最常见的症状是:A. 肩部红肿B. 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C. 肩部力量增强D. 肩部温度升高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肩周炎的常见原因?A. 过度使用B. 肩部外伤C. 长期不活动D. 遗传因素答案:D3. 肩周炎的诊断通常需要以下哪项检查?A. X光B. CT扫描C. MRID. 血液检查答案:C4.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包括:A. 手术治疗B. 物理治疗C. 药物治疗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肩周炎的预防措施不包括:A.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B. 定期进行肩部运动C. 增加肩部负重训练D. 保持良好的姿势答案:C二、判断题1. 肩周炎仅影响老年人。
(错误)2. 肩周炎可以通过适当的物理治疗得到缓解。
(正确)3. 肩周炎患者应避免任何形式的运动。
(错误)4. 肩周炎的疼痛通常在夜间加剧。
(正确)5. 肩周炎不需要医生的诊断,可以自行判断。
(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肩周炎的三个主要症状。
答案:肩周炎的三个主要症状包括:持续性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以及夜间疼痛加剧。
2. 请列举至少两种肩周炎的治疗方法。
答案: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电疗、超声波治疗等)和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
3. 肩周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事项?答案:肩周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进行肩部运动以保持关节灵活性,保持良好的姿势,以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肩部负重训练。
四、案例分析题患者,女性,45岁,办公室文员,近一个月来感觉右肩疼痛,尤其在夜间和早晨起床时疼痛加剧,活动受限。
经过医生检查,诊断为肩周炎。
1. 根据患者的病情,你认为她可能需要哪些治疗措施?答案:患者可能需要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电疗等,以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活动度。
第06讲 骨科六诊(一)

二、局部证候
(一)一般症状
• 1.疼痛(Pain): 是损伤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 一。无论骨折、脱位、筋伤、内伤,损伤后患 处脉络受损,气机凝滞,阻塞经络,不通则痛, "气伤痛"。因此,临床上可见程度不同的疼痛。
• 若肝肾气伤,则痛在筋骨;若营卫气滞,则痛在 皮肉。骨折除了局部有疼痛感觉、直接压痛外, 还可见间接压痛,如纵轴叩击痛,骨盆、胸廓挤 压痛等;关节脱位时,往往伤及附近韧带、肌腱、 肌肉,也可引起疼痛,尤其在活动时痛甚,关节 周围有广泛的压痛;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疼痛 较为剧烈,慢性劳损则多表现为胀痛、酸痛,或 与活动牵扯、天气骤变有关。若神经挫伤有麻木 感或电灼样放射性剧痛。
二、局部症状 Local Symptoms
(一)一般症状 • 1. 疼痛(Pain) 骨病患病部位常发生疼痛自觉症状,
但不同类型或不同病期,其疼痛表现各异。如骨关节 痹证中行痹表现为游定性关节疼痛,疼痛部位走窜不 定,或伴麻木;痛痹则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 减,遇寒加重;着痹者关节酸痛、重着不移,痛有定 处,缠绵难愈;热痹者局部热痛,痛不可触,得冷稍 舒,得热痛剧。骨痈疽发病时疼痛彻骨,痛如锥刺, 病变的骨端有明显的压痛和叩击痛。脓溃后疼痛减轻。
• (2)骨擦音:是骨折的特征表现之一。完全无嵌插性骨 折,由于断端之间相互触碰或摩擦而产生,一般在检查 骨折局部用手触摸时,可以感觉到。
(二)特殊症状
• 1.筋骨损伤的特征
• (1)畸形:发生骨折或脱位时,由于暴力作用以及肌肉、 韧带的牵拉,常使骨端移位,出现肢体形状的改变,而 产生特殊畸形。如肢体骨折会产生缩短、成角、旋转、 隆起、凹陷等畸形;肩关节前脱位出现方肩畸形,肘关 节后脱位出现靴状畸形,髋关节后脱位呈屈曲、缩短、 内收、内旋畸形等(粘膝征)。
中医骨伤科知识点(一)

中医骨伤科知识点(一)中医骨伤科知识点1. 中医骨伤科概述•中医骨伤科是中医学的一个专科,主要针对骨骼和关节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骨伤科主要包括骨折、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等。
2. 中医骨伤科诊断方法•中医骨伤科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眼神、舌苔等表面表现,以判断病情。
–闻诊:倾听患者的声音、呼吸等特征,以助于诊断。
–问诊: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情况。
–切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病灶等部位,判断病情。
3. 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骨折:指骨头或骨干发生断裂的病症,常见的有手指骨折、肋骨折等。
•关节损伤:指关节的软骨、韧带等组织受到损伤,常见的有膝关节损伤、肩关节损伤等。
•软组织损伤:指位于骨骼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受到拉伤、扭伤等损伤,常见的有腰肌劳损、颈椎软组织损伤等。
4. 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针对性地使用中药进行治疗,以促进骨骼和关节的恢复。
•中医推拿: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穴位,促进气血循环,加速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中医针灸:利用针刺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促进骨折和软组织的修复。
5. 中医骨伤科的防治要点•预防骨折: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取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增强骨骼的强度。
•预防关节损伤:避免剧烈运动过程中的扭伤、拉伤等损伤行为,并适当进行运动热身。
•预防软组织损伤: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减少过度劳累,注意休息和放松。
以上是关于中医骨伤科的相关知识点和详解,通过中药治疗、推拿和针灸等方法,可以有效诊断和治疗骨折、关节损伤和软组织损伤等疾病。
预防骨伤方面,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6. 针对不同疾病的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骨折治疗:中药配合外敷药物,加速骨折愈合,并辅助进行针灸推拿,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修复过程。
•关节损伤治疗:中药内服外敷,以温补阳气为主,促进关节的恢复和修复,同时结合针灸推拿,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解剖复习知识点(1)

解剖一、名词解释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嵴。
2、翼点:在颞窝,由额、颞、顶、蝶四骨汇合处,形似H形。
3、肝门:肝的脏面中部凹陷,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的部位。
4、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和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5、肺门:肺内侧面贴近纵膈和脊柱,其中中央凹陷处称为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
6、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结构出入肾的部位。
7、膀胱三角:为位于膀胱底内面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此区缺少黏膜下组织,其黏膜平滑无皱襞,是肿瘤、结核和炎症和好发部位。
8、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之处,在新鲜标本上呈灰色,称灰质。
二、成对、不成对的脑颅骨分别有哪些?长骨的构造;脊柱的构成、生理弯曲的名称及运动特点。
脑颅骨由成对:顶骨、颞骨;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组成。
脊柱由24个独立的椎骨、一个骶骨及一个尾骨组成;脊柱侧面有颈曲、胸曲、腰曲、骶曲四个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
二、肩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组成及特点,易脱位方向。
肩关节:①组成: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组成;②特点:( 1 )头大、窝浅,盂唇加深关节窝;( 2 )关节囊薄而松弛;( 3 )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4 )关节囊的周围有韧带增强。
易向喙突前下部脱位。
膝关节: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及髌骨构成。
特点:结构复杂,内有半月板,交叉韧带;关节内滑膜面积大;膝关节是全身关节中滑膜面积最大的关节,滑膜反应也最明显。
内侧半月板较易损伤。
髋关节:①组成:髋臼与股骨头;②特点:(1)股骨头韧带;(2)有髋臼唇(缩小髋臼口径,增加关节的稳固性);(3)关节囊包股骨颈,前面全包,后面包内侧三分之二(关节囊紧张而坚韧,上方附于髋臼周缘);(4)囊外有韧带(韧带中含有滋养股骨头的血管)。
肩关节病变-自

SLAP
肩胛盂缘上唇自前向后撕脱,累及肱二头肌 长头腱附着处
SLAP
Hill-Sachs+SLAP+ALPSA+GAGL
盂肱韧带肱骨侧撕脱(HAGL)
肱骨盂肱韧带撕脱是指下盂肱韧带(IGHL)从肱
骨插入处撕脱。如果有撕脱骨折,则被称为盂肱 韧带的肱骨侧骨性撕脱(BHAGL)
Bony HAGL lesion
一种较少见的肩部撞击,主要涉及冈下肌腱和后 上盂唇。临床表现肩关节后疼痛和不稳定患者。 它几乎只发生在运动的人,把他们的肩膀反复极 度外展、外旋等投掷、游泳、排球和网球选手。 病理在冈下肌腱的反复冲击和肱骨头和关节后上 缘之间的冈上肌腱的后部极度外展、外旋的结果。 这是导致肌腱变性,肱骨头囊肿和盂唇病变。 影像学特征MRI冈下肌腱炎和撕裂,通常在肱骨 表面上的纤维冈上肌肌腱炎和撕裂累及后上盂唇 撕裂或磨损、肱骨头囊肿。
肱二头肌长头腱近端断裂
肱二长头腱肌腱炎
肱二头肌长头腱纵向撕裂
关节盂唇撕裂
盂唇下隐窝
盂唇孔
Bankart lesion
Bankart损伤是肩关节盂唇前下方在前下盂肱韧带复合体
附着处的撕脱性损伤。因肩关节前脱位引起,是造成习惯 性前方不稳定和脱臼的基本损伤。Bankart损伤经常伴随 发生关节囊的异常,>30%的患者会有前下盂肱韧带复合 体的延长及松弛
神经性骨关节病(charcot关节病)
神经损伤或营养不良:如糖尿病、脊髓空洞症等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病因:肩峰骨、III型肩峰、肩锁关节退行性疾病、喙肩韧带增厚、喙肩 韧带骨化、肩关节不稳定、创伤后畸形、冈上肌的过度发展 主要为:肩峰下撞击、肩锁关节撞击:影响冈上肌;肩部撞击的不常见 类型包括:喙突下撞击:影响肩胛下肌;后上的撞击:影响冈下肌 Neer病理分期:Ⅰ、肩袖特别是冈上肌肌腱的水肿和出血;Ⅱ、冈上肌 肌腱炎及纤维化;Ⅲ、部分或完全肌腱撕裂 肩袖撕裂的MRI分级:0:正常,呈均匀一致的低信号;1:肩袖形态正 常,T1WI或PDWI呈高信号;3:肩袖变薄或不规则,T1WI或PDWI呈 高信号;4:T2WI肩袖信号增高且累及肌腱全层 部分撕裂分级:Ⅰ度:深度<3mm; Ⅱ度:3-6mm; Ⅲ度:大于6mm; 完全撕裂分级:轻度:2cm;中度:2~4cm;重度:4-5cm;巨大> 5cm; X-ray:肩关节正常外旋时,肩峰-肱骨头间隙大于7mm;小于此值时, 几乎都有冈上肌肌腱撕裂; 冈上肌肌腱厚度2~4mm,平均3.2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atomy Review
Blood Supply and Intervention
Shoulder Evaluation (History)
History
– What is the cause of pain? – Mechanism of injury? – Previous history? – Location,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f pain? – Creptitus, numbness, distortion in
temperature – Weakness or fatigue? – What provides relief?
Shoulder Evaluation (Observation)
– Elevation or depression of shoulder tips
– Position and shape of clavicle
肩关节疾病的诊断(1)
Anatomy Review Shoulder Girdle
Anatomy Review
Bony Anatomy
– Scapula – Clavicle
Anatomy Review
Bony Anatomy
– Humerus – Ribs
Anatomy Review
tuberosity – Bicipital groove – Spine of scapula – Scapular vertebral border
– Scapular lateral border – Scapular superior angle – Scapular inferior angle
Manual Muscle Testing
– Five Point grading system
5 = Complete ROM against gravity, with full resistance
4 = Complete ROM against gravity, with some resistance
– Acromion process
– Biceps and deltoid symmetry
– Postural assessment (kyphosis, lordosis, shoulders)
– Position of ead and arms – Scapular elevation and
3 = Complete ROM against gravity, with no resistance
2 = Complete ROM, with gravity omitted
symmetry – Scapular protraction or
winging – Muscle symmetry – Scapulohumeral rhythm
Shoulder Evaluation (Observation)
Scapulohumeral Rhythm
– Movement of scapula relative to the humerus – Initial 30 degrees of glenohumeral abduction does not incorporate scapular
Shoulder Evaluation (Special Tests)
Active Range of Motion (ROM)
– Flexion @ 180o – Extension @ 50o – Abduction @ 180o – Adduction @ 40o – Internal Rotation @ 90o – External Rotation @ 90o
motion (setting phase) – 30 to 90 degrees the scapula abducts and upwardly rotates 1 degree for
every 2 degrees of humeral elevation – Above 90 degrees the scapula and humerus move in 1:1 ratio
Anterior musculature of the shoulder girdle
Anatomy Review
Musculature of posterior shoulder girdle
Anatomy Review
Shoulder ligaments
Anatomy Review
Shoulder joint capsule and cartilage
– Subacromial bursa
– Sternocleidomastoid
– Biceps and tendon
– Coracoacromial ligament
– Glenohumeral joint capsule – Deltoid – Rhomboids – Latissimus dorsi – Serratus Anterior – Levator scapulae – Trapezius – Supraspinatus – Infraspinatus – Teres major and minor
Shoulder Evaluation (Palpation)
Soft Tissue Palpation
– Sternoclavicular, acromioclavicular and coracoclavicular ligaments
– Rotator cuff muscles and tendons
Shoulder Evaluation (Palpation)
Bony Structures
– Sternoclavicular joint – Clavicular shaft –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 Coracoid process – Acromion process – Humeral head – Greater and les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