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生命教育》学案(教师篇)
呼唤生命教育教案

呼唤生命教育》教案江门市新会第四中学吴玉环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训练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
3、学习议论文文体的特点和论证方法。
4、培养学生关注生命、思考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1、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我表达能力。
2、培养关注生命、思考生命的意识。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命、思考生命的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讲评结合;利用多媒体,开拓学生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①整体感知课文,列出全文提纲。
②文章针对什么现象进行阐述?③倡导生命教育的原因何在?教学过程一、导入生命是一条亘古长流的河,生命又是一首古老而年轻的歌。
古往今来,无数人用心灵和智慧来诠释生命,解读生命。
请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首经典曲子是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
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了命运,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播放音乐《命运交响曲》前面一分钟)。
面对挫折,有人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有人却选择结束生命(播放不爱惜生命的画面)。
这种现象不只见于中国大陆,在国外也常见。
在这种氛围下,我们要呼唤生命教育,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
二、展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三、赏析课文A、整体感知课文,列出提纲。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并板书)一、(1)摆出现象,指出生命教育的不够。
(提出问题)二、(2—7)倡导生命教育的依据和现实背景。
(分析问题)三、(8)如何进行生命教育(解决问题)B、分析问题中,倡导生命教育的原因何在?三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学生思考后,教师提问并用多媒体展示)⑴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引证法)⑵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⑶21世纪人的生命意识凸显(例证法)C、学生列举身边或古今中外,能执着地追求生命、珍惜生命的事例进行正面分析。
(教师先举出一个例子分析)四、讨论、交流。
回想自己的经历,哪些时候,因为什么原因,你特别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五、拓展阅读。
《呼唤生命教育》教案

《呼唤生命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活出有意义的人生,提高生活质量。
4. 增强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与价值2. 尊重生命的重要性3. 关爱他人,从尊重生命开始4. 生命的意义与目标5. 活出有意义的人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与目标,以及如何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价值、尊重生命的重要性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有关生命教育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尊重生命,以及如何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与价值。
2. 讲解:讲解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分析相关案例。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尊重生命,以及如何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命教育的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 开展生命教育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生命知识的掌握程度。
3. 举办生命教育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讲解生命的重要性。
4.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养老院等场所,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可贵。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思考深度。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以及是否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生命教育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生命教育读本》2. 案例素材:有关生命教育的案例及其分析3. 视频资源:生命教育相关视频资料4. 网络资源:生命教育相关文章、论文、资讯等九、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90分钟)完成。
呼唤生命教育-粤教版必修4教案

呼唤生命教育-粤教版必修4教案一、课程背景粤教版必修4《生命的奥秘》是一门涉及生命科学、医学伦理、科技伦理等多方面知识的学科,它能够为学生提供关于生命的基本概念、生物多样性、遗传与变异、进化、细胞功能与组织器官、医学伦理、科技伦理、生命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然而,现实中许多人对生命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表面,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保护。
这也说明,在生命教育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并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
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深入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2.掌握生物多样性、遗传与变异、进化等知识;3.了解细胞功能与组织器官、医学伦理、科技伦理、生命伦理等方面的内容;4.能够探究生命科学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科技应用;5.具备对自己生命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1.多样性与适应性;2.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3.小组合作与分享。
四、教学过程1. 生物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列举生物的分类;2.描述种群的概念和性质;3.研究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海洋生物的适应性通过学习海洋生物的适应性,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的进化和演变。
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研究海水中生物及其适应性;2.了解海洋中生物的复杂性。
3. 科学与伦理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将科学伦理和社会伦理结合起来,探究科学应用所带来的伦理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探究科学、技术对人类造成的影响;2.研究遗传性疾病等医学伦理问题。
五、教学方法1.Project-Based Learning 项目学习法;2.形成性评价;3.情景教学法。
六、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常规评估、学习日志、作业、小组讨论、考试等方式进行学生的评估和记录。
七、教学心得通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探究和思考,让学生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呼唤生命教育》公开课教案

《呼唤生命教育》教案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简单明了的议论文,所以要求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掌握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把握议论中心。
同时,这也是一篇跟中学生密切相关的文章,希望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
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训练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
3、学习议论文文体的特点和论证方法。
4、培养学生关注生命、思考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1、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我表达能力。
2、培养关注生命、思考生命的意识。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命、思考生命的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评法结合;利用多媒体,开拓学生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①整体感知课文,列出全文提纲。
②文章针对什么现象进行阐述?搜集你见到的热爱生命或践踏生命的例子。
③倡导生命教育的原因何在?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人最宝贵的是什么呢?是生命。
生命是一条亘古长流的河,生命又是一首古老而年轻的歌。
古往今来,无数人用心灵和智慧来诠释生命,解读生命。
请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首经典曲子是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
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了命运,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播放音乐《命运交响曲》前面一分钟)。
面对挫折,有人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有人却选择结束生命,(播放不爱惜生命的画面)。
看了这些图片,我们的心情不禁沉重起来。
这种现象不只见于中国大陆,在国外也常见。
在这种氛围下,我们要呼唤生命教育,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
一、检查字音:销蚀(shí)滋( zī)养凸( tū)显虐( nüè)待泛滥( làn ) 践( jiàn )踏皈( guī)依挫( cuò)折二、赏析课文探究一:从文体角度讲这是一篇议论文,那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呼唤生命教育。
加强生命教育。
探究二:根据作者的观点,为什么要“呼唤生命教育”,分论点有那些?用了那些论证方法?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⑴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呼唤生命教育》学案

- 1 - 呼唤生命教育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 了解时评的特点和写法
2. 认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1.生命教育
2.本文的论证逻辑、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论证逻辑、论证方法
学习过程:
预习﹒交流
一、文体知识
1.时评,是一种对 进行 的文章。
它有 、 、 三个特点。
2.议论文三要素:
3.论证方法有:
二、 完成《导学案》预习作业,积累词语。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呼
列现象: 唤 寻根源: 生 重要性: 命 必要性: 教 国外的生命教育: 育 我国现状: 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四、归纳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
拓展﹒提高
编撰:审稿:
联系现实,抒发议论:
《呼唤生命教育》是十年前发表的时评,但今天读来并未过时,因为时至今日,问题不但没解决,甚至更严重了,请结合最近的新闻,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写一段关于生命教育的小议论文,标题、主旨、角度自定。
参考材料:
1.南加州3名中国留学生施虐同胞案于17日在洛杉矶波莫那高等法院宣判,
三人被判6年到13年的监禁。
三人的罪名为绑架、攻击、以及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
服刑期满后,三人将被驱逐出境,几乎没有再返回的可能性。
2.某校高二女生被同学下春药,处理结果是警方不立案,学校全权处理,一
人记过两人警告。
理由是这他们只有一个是成年,其他俩个未成年,另外也没有千万实质伤害,希望以和为贵,以高考为重。
- 2 -。
粤教版-语文-高一-4.3《呼唤生命教育》_教案

五、情感升华
1、欣赏:冰心《敬畏生命》
2.同学们展示小创作
2、活动二:谈判专家
假如你是一个谈判专家,现在在38层楼高的天台上,有一位高考落榜的女孩准备纵身一跳,结束无望的人生,你将如何凭借你的三寸巧舌,说服这位女孩打消轻生的念头呢?
(因为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人的生命不可替代的和不可逆的,它是人类创造和实施一
切价值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3、思考三:为什么要呼唤生命教育?
(1)生命意义的凸显是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宏观上,人类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微观上,人体会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有一种无所适从感。
(2)人类要幸免于难(生存危机),就必须从内心深处改变,即从生命教育做起。
(3)青少年面对挫折和打击的承受能力差。
(4)除了青少年心理脆弱之外,还跟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不够有关。
4、思考四:什么是生命教育?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三、文章总结
四、拓展活动(集体闯关)
(这是一个开放的活动,大家尽可发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允许同桌之间或前后左右间讨论)
1、活动一:荒岛生涯
课堂流程
导入2
课前爬黑板6
举例子8
思考讨论10
总结3
活动拓展8
情感升华8
课题
呼唤生命教育(展示)
姓名
周亚飞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的情感;
日期
2.论证思路,学习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搜集材料,并作整体分析。
2014-6-20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命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的情感;
呼唤生命教育_学案

呼唤生命教育学案晨诵晚读尊重生命永远忘不了那朵开放在枪口上的蓝色的小野花,用它纤细的美丽抵抗着身后的暴力;永远忘不了那双黑色的大眼睛,忽闪在黑洞洞的枪口下面,默默企望和平。
越战期间,一位越南小姑娘把一朵野花插到美国大兵的枪口,告诉他:鲜花比子弹好。
7小时后,小女孩被击毙。
上个世纪的世界硝烟滚滚,到处都是破碎的家园,到处都是被战火灼伤了的残花败叶,人类前所未有地构建文明,又用最快捷、最先进的方式将其毁坏。
战争,成了人类嘲弄上帝的最为经典的形式。
文明之花的凋零也许从不使一些人担忧,他们甚至可以透过凋败的焦黄看到其中金子的成分。
美国,这个依傍战争发达起来的幸运儿已经无法满足于偶获的利益,它迫不及待地要把整个世界变为其炮制血腥利润的“梦工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以及近在咫尺的美伊战争,苦难的阴影笼罩了世界各地,独有它,坐享着滚滚而来的利益。
战场上消失的生命曾给美国社会带来过不小的伤痛,每一次的反战运动,都成为淤积的战争伤痕的总爆发。
最近在报上看到一位走在反战游行队伍最前面的老妇人,她的四个儿子都在抽签参战的应征者之列,她说她感到害怕,如果她也像《拯救大兵瑞恩》中的那位母亲,在白发苍苍之年收到第四个儿子的死讯,她将怎样生存下去?战争就是这样简单地摧毁了他们的幸福,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未来,而这还是在一个掌握着战争主动权和绝对优势的国家里,如果是弱小得毫无抵抗之力的被侵略国的人们,他们的未来又是怎样呢?当人们首先丧失了生存的权利,请不要与他们妄谈尊重。
人们首先应当拥抱生命,然后再去索取民主、自由、人权、平等这些昂贵的礼物。
可笑的是,高高在上的权贵们往往以这些东西的取得为借口轻易地抹去珍贵的生命,更有聪明者把这些称为:为和平而战。
尊重生命,请让我在这里响亮地说出这四个字,不要炮火浇灌下的繁荣,不要用鲜血淋漓换来狭窄而昂贵的权利。
就像那朵在枪口下永远枯萎了的蓝色的野花,我们需要它永远地开在世界的心中。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呼唤生命教育》

呼唤生命教育教学目标:1、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的情感。
2、了解文章论证思路,学习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搜集材料,并作整体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人的生命价值。
2.难点: 论题的针对性。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字词:虐nuè待(残暴地对待)荒漠(荒凉而又无边无际。
这里形容精神贫乏。
) 销蚀(销损腐蚀)皈guī依(这里的意思是归属。
)一、导入生命,是一个既沉重又意义非凡的话题;生命教育,是一个既容易忽略又不容忽视的内容。
那么,现代社会上,青少年的生存状态如何,我国的生命教育现状如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将走进生命教育这个话题,一起进行一番理性的探讨。
1、下列蓝色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DA、折射挫折折腾折本B、强大强烈勉强倔强C、当差当道妥当当铺D、参差出差差错差劲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不管是自杀、校园暴力还是残害动物,都折射出了当今部分青少年情感的荒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
B、这一切都直接或见解地消蚀着人的生命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C、因为只有找到自己的心安之路,生命才有所返依。
D、这些都会使人体会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有一种无所是从的感觉。
3、填入下列各句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C1)、近年来,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生命的现象。
2)、生命意识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
3)、资源的日益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
A、虐待突出枯竭畏惧B、危害凸现枯萎畏惧C、虐待凸现枯竭敬畏D、危害突出枯萎敬畏4、下列句中蓝色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A、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
B、另一方面,人们从就业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面前,有一种受伤的感觉。
C、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谋求发展,所以,发展是生命意义的标志。
D、使学生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因而更加珍惜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中学高一语文学案 班别: 姓名: 使用时间:《呼唤生命教育》学案(教师篇)编辑: 陈 圣 编辑时间:2013年4月21日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的情感。
2、了解文章论证思路,理清文章的结构。
3、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字词积累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皈.依(ɡu ī ) ②虐.待(nüè )③凸.显(tū ) ④销蚀.(shí ) ⑤殊.不知(shū ) (2)给多音字注音①⎩⎪⎨⎪⎧ 难怪(nán )灾难( nàn ) ②⎩⎪⎨⎪⎧ 角度(iǎo )角色(jué )③⎩⎪⎨⎪⎧ 创伤( chuānɡ )创办(chuànɡ ) ④⎩⎪⎨⎪⎧ 率领( shu ài)效率( l ǜ) 2、词语释义(1)人文:a.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b.指强调以人为主体(2)销蚀:销损腐蚀(3)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来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
也作归依。
文中的意思是归属。
(4)漠视:冷淡地对待;不注意。
(5)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按哪个办法做才好。
(6)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简短而能切中要害四、课文导学(一)学习第一段1、课文是一篇议论文,论题针对性强,它是针对什么而作?青少年学生虐待生命的现象。
2、青少年学生虐待生命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自杀、校园暴力、残害动物等方面。
3、青少年学生虐待生命的现象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折射出当今部分青少年情感的荒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和践踏。
4、造成青少年学生虐待生命的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者认为是什么?我国生命教育没有达到足够的程度5、从全文内容结构看,这段地位怎样?提出问题部分:摆出现象,指出我国生命教育的不够。
(二)学习第二至七段1、作者说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为什么?生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因为只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评估。
生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2)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3)人的生命的基础性。
2、生命的价值对教育提出什么要求?教育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懂得尊重生命。
3、我们的教育中长期忽略了学生生命的价值教育的直接后果是什么?难以使学生养成对具体生命,对大自然、家人、邻里、同学等的爱心和同情,也无法收获爱心所带来的真诚回报。
4、从结构上看,第四自然段有何作用?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为什么说生命意识的凸显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怎样?宏观上,人类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微观上,人类体会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有一种无所适从感。
6、当前,世界各国开展生命教育的现状如何?西方国家开展生命教育起步较早。
1968年美国学者就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思想并付诸于实践;日本在1989年就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
比较而言,我国对生命教育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进行生命教育还远远不够。
7、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呼唤生命教育。
8、呼唤生命教育的依据是什么?(1)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2)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4)21世纪人的生命意识凸显。
(5)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自杀、欺侮、杀人、残害动物等方面日益严重。
(6)让人们幸免于难就必须从生命教育做起。
(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9、从全文内容结构看,这几段地位怎样?分析问题部分:指出倡导生命教育的依据和现实背景。
(三)学习第八段1、什么是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
2、我们的生命教育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1)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2)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价值教育;(3)死亡教育,从而使之更加珍惜生命。
3、从全文内容结构看,这段地位怎样?解决问题部分:点明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四)理清思路(小结板书)议论文的常见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请遵循这一模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1)摆出现象,指出生命教育的不够。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2—7)指出倡导生命教育的依据和现实背景。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8)点明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五)写作意图本文针对近年来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虐待生命的现象,及时地提出了“呼唤生命教育”这一中心论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
总之,要让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六)学习论证方法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理论论证,有举例论证,有引用名人名言。
1、理论论证:如第二、三自然段,主要说明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
2、举例论证:如第二、五、六、七自然段有关内容。
3、引证:如第二、六、七自然段引用国外、国内的一些专家的看法。
(七)写作特色1.观点鲜明,针对性强。
本文是典型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近年来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虐待生命的现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呼唤生命教育”的观点,标题就表明了这一论点。
文章针对性很强,例如多次提到现实中青少年“虐待生命”、“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自杀率上升”等极端现象,让人很容易感到当前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论证结构井然有序,论证方法多种多样。
文章的结构是严密的,开头第一自然段先由现实中的例子引出自己的观点,中间部分是从各个方面论证,结尾一段提出具体的做法,浑然一体,是一个总分总的结构。
在论证方法上,作者也讲究变化,有理论论证,有举例论证,有引用名人名言。
作者站在理性的高度分析造成青少年虐待生命现象的原因和我们生命教育缺失的危害性。
第二、三自然段是理论论证部分,主要说明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
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主要是例证和引证,举例说明生活中不得不正视的一些问题。
作者还列举国外、国内的一些专家的看法和做法,更有力地说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例证和引证的使用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也更有阅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四、课后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A.虐待(nüè)漠视(mò) 遗憾(hàn) 谋求(móu)B.皈依(pàn) 枯竭(jié) 销蚀(shí) 挫折(cuò)C.践踏(tà) 睿智(ruì) 阐述(chǎn) 禅让(shàn)D.缜密(zhěn) 泛滥(làn) 欺侮(wǔ) 鉴于(jiàn)2、填入下列各句中最恰当的一组是:(C、)(1)近年来,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生命的现象。
(2)生命意识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
(3)资源的日益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
A、虐待突出枯竭畏惧B、危害凸现枯萎畏惧C、虐待凸现枯竭敬畏D、危害突出枯萎敬畏4、下列句中蓝色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B、在C 因此D从而)A、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
B、另一方面,人们从.就业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面前,有一种受伤的感觉。
C、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谋求发展,所以..,发展是生命意义的标志。
D、使学生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因而..更加珍惜生命。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B)①使学生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从而更加珍惜生命②因此,它的实施与开展需要多方面的配合③死亡教育是介绍死亡知识,让学生了解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亡对亲人、朋友的伤害④与其他教育一样,生命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A.④②③①B.③①④②C.③①④②D.④③①②解释③①生命教育的目的④②生命教育的重要6、仿写例句“假如生命是……不要……要……”的句式,写一个类似的句子,不超过30字。
例句: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搏击。
示例: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
假如生命是花,不要华而不实,要无怨无悔地为大地献出自己的一丝芬芳。
7、以“生命”为开头,根据例句仿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一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有一定的思想意蕴。
(生命是什么,用它的什么东西来,能做什么)例:生命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空。
(顽强拼搏)生命是挺拔的青松,用它强劲的根系穿透坚硬的岩石。
(坚韧刚强)生命是潺潺的流水,用它轻快的脚步趟过干枯的河床。
(乐观积极)生命是滔滔的江河,用它滚滚的洪流冲刷平庸的人生。
(满怀激情)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