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西游记--《长春真人西游记》

合集下载

长春真人的《西游记》

长春真人的《西游记》

朝统治 下, 百姓 生活很苦 , 占人一来 , 老 蒙 那就更加 厉害了 , 在 当时战争环境下, 全真教也起 了一些保护生命 的作用 。在 中国历 史上 , 佛教与道教有搅 不清的 问题 , 佛教是 印度传 来
今 天 的 主题 是 神 话 小 说 《 游 记 》, 西 游 记 》跟 长 春 真 西 《 人 有 什 么 关 系 呢 ?实 际上 没 关 系 , 一个 讲 和 尚 , 个讲 道 士 , 一 只 是 长 春真 人 的旅 行 记 也 叫 《 游记 》。蒙 元 时 代 有 ~ 位 著 西

大 套 哲 理 是 很 深 奥 的 ,如 果你 有 兴 趣 读 佛 教 的 书 会 入 迷
新 世 纪 图 书 馆 2 2- 期 0- 1= g  ̄2
第二届“ 图阅读 节 ’ 南 ’ 专栏 ( ) 上
长春真人 的《 西游记 》
陈得 芝 ( 京大 历史系) 南 学
【 摘 要 】 此讲稿介 绍 了长春真人的 《 西游记 》 学术价值 , 及 还论述到神话小说 《 西游记 》 与全真道有联 系。 【 关键词 】 《 西游记 》; 长春 真人 ; 丘处机 ; 神话小说 ; 全真道
场 , 在 一 起 , 际上 是 佛 、 大 杂 烩 。 其 是观 音 菩 萨 , 朝 搅 实 道 尤 唐
的玄奘传说里就有 , 说玄奘为什么在那么 困难的情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走
完 那 么远 的艰 苦旅 程 昵 ? 为 他 念心 经 , 若 波 罗 蜜 多心 经 , 因 般 《 经 》里 说 “ 般 若 波 罗 密 多 故 , 无 挂 碍 , 挂 碍 故 , 心 依 心 无 无
里路, 百三十里到某个地方 掉下来 了, 一 居然那把伞上 写着 他的第一个大 弟子 的名字 , 怎么可能呢 ? 是不可 能的。 我想可 能就 是魔术 , 一把甩 出去又 回来 了, 大概就是这~套 。 抛伞飞 行、 穿墙入 壁那些 说法都 是 “ 权智 ”, 这个权 智是 佛教 的概 念。佛教和道教互相融合, 交叉影响, 充分表现在 《 西游记》

长春真人西游记

长春真人西游记

《长春真人西游记》
记载长春真人丘处机西行经过的著作。

全书二卷,李志常(1193~1256)撰。

1219年冬,成吉思汗遣侍臣至莱州(今山东掖县)传旨,敦请丘处机赴西域相见。

次年正月,丘处机率领门徒十八人启程,在燕京(今北京)等地逗留多时。

1221年春,离宣德(今河北宣化),取道漠北西行,当年11月抵撒麻耳干(今苏联乌兹别克撒马尔罕);次年4月于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晋见成吉思汗;10月离撒麻耳干东还,1223年秋回到宣德。

李志常为随行弟子之一。

李志常字浩■然,号真常子,又号通玄大师,后掌全真道门(1238~1256)。

《长春真人西游记》以记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为主,兼及丘处机生平,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

该书过去知道的人很少,乾隆年间钱大昕从《道藏》中抄出,加以表彰,得到学术界重视。

现在流行较广的是王国维1926年校注本。

论《长春真人西游记》在蒙元时期丝绸之路汉语文学中的价值

论《长春真人西游记》在蒙元时期丝绸之路汉语文学中的价值

作者: 宋晓云
作者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西域研究
页码: 119-125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长春真人西游记》;丝绸之路文学;丘处机;李志常
摘要:本文以蒙元时期道教全真派信徒李志常的散文作品《长春真人西游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在丝绸之路汉语文学中价值、艺术特点等问题,认为此书的成就之一就是通过吟诗作词活动、注重生活细节及丝路沿线身份、阶层各不同的人们迎候丘处机的态度等方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位西行传道的道教宗师的生动形象;其成就之二则体现在对元代早期丝绸之路沿线的社会生活习俗、多样民族文化与变换的自然风光所作的家常般的亲切描写;而诗文合璧的艺术形式、极具文人化的典雅文笔与生活化的写人记事、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等则显现出此书独特的艺术魅力。

《西游记》会不会真是丘处机写的

《西游记》会不会真是丘处机写的

《西游记》会不会真是丘处机写的据现在的有关资料,根本无法证明吴承恩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说吴承恩是作者和说丘处机是作者有什么区别呢?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吴承恩是作者本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么是不是可以反证:吴承恩之前一直署名署在作者一栏的长春子丘处机大侠是被吴玉搢、胡适和鲁迅所冤枉的呢?自康熙二年(1663)汪象旭在《西游证道书》上把这部书的著作权给了丘处机之后,200多年来,丘处机就稳坐太师椅,直到文学造反派胡适先生一顿突突把他轰下神坛为止,丘处机和《西游记》的关系也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在丘处机倒台之前,有一个大事件,就是重新发现《长春真人西游记》,发现这本道教小册子的,不是旁人,正是著名的"知道分子"钱大昕。

钱大昕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他在苏州玄妙观潜心研究,发现浩若烟海的《正统道藏》中居然藏有一部当时鲜为人知的道教典籍,恰是丘处机弟子李志常记述丘处机西行面见成吉思汗的游记《长春真人西游记》,钱大昕乃如获至宝。

那一年,是乾隆六十年,即1795年,那是不是那一年,丘处机就给剥夺了《西游记》的著作权呢?其实并没有。

丘处机依然屹立不倒,想想,这200多年,佛教徒和道教徒居然都能接受丘处机写了《西游记》这一事实,现在想想也确实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难道是佛教徒见全真教宗师讲和尚西天取经的故事而沾沾自喜,道教徒见其中暗藏玄机也欣喜若狂?以丘处机的身份地位,他写一个道教徒潜心修行的故事不是更名正言顺吗?何必舍近求远去为佛教唱一些阴阳怪气的赞歌?表面上唱赞歌,暗中又另有乾坤,大谈特谈道教内丹术,被佛教徒发现了不要惹出事来?如果丘处机真是作者他会做出这样欠考虑的事?事实上,《佛教大词典》的主编丁福保火眼金睛,一眼就看穿了《西游记》中的猫腻,他对《西游记》中最后列的佛经卷目极为混乱的现象极为不满,因为有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居然认为那就是玄奘从印度取回的真经,他愤怒地说:"按西游记系丘长春借唐僧取经名相,演道家修炼内丹之术。

关中文脉与《西游记》的不解之缘——对关中应建《西游记》旅游景点的设想

关中文脉与《西游记》的不解之缘——对关中应建《西游记》旅游景点的设想
化胡 ” 想 , 思 对作为 “ ” 胡 的元 室构 成不 尊 , 佛徒 告 发 , 被 引致 元 室 13 2 1年派人 抓 捕李 志常 。这 实 际上 就是
收稿 日期 :0 8 9 2 20 一O —1
作者简介 : 胡义成 ( 4 一)男 , 1 5 。 陕西凤翔人 , 9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陕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关键词: 西游记 ; 旅游 ; 道教 ; 全真教 中图分类号 :5 2 1 F 9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9 X(0 90 - 0 1 0 10 —58 2o )1 0 6 — 5
关 中文脉 ( 日“ 中隐 型文化 ” 精华不 限于“ 秦汉唐 ” 或 关 ) 周 。在一定 意义 上可 以说 , 中也是 中 国“ 关 三教 ” 的源头 。孔子思想 的主要精神导 师是关 中人姬旦 ( 周公 ) 。除 了法 门寺 有佛 骨 , 中还 是佛 门多 数祖庭 所在 关
20 0 9年 3 月
陕西 教育学院学报
J u l fS an Is t t f uain o ma h a  ̄ nt ueo Ed cto o i
M a .2 o r 09 V0. 5 No 1 12 .
第2 5卷第 1 期
关中文脉与《 西游记》 的不解之缘
— —
对关 中应建《 西游记》 游景 点的设 想 旅
拙见简述如 下。
其一 , 真教 由关 中人 王重 阳创建于金元 之交 。王后 来到 山东一带传 教 , 收 了被后人称为 “ 全 招 七真” 的一 批弟子 , 包括对 全真教发展有 最大贡献 的山东人丘处机 。丘在王离世后到关 中诺溪 ( 宝鸡) 在 和龙 门洞 ( 在陇 县) 修炼并 发展全真教 , 主导性地造就 了至今决 定着道 门的全真教 。丘处 机被看成全真教最大 门派“ 门派 ” 龙 创始人 , 明了人们对丘在龙 门成道 的重视 。 说 其二 , 为全真教“ 门派” 始人 的丘处 机 , 作 龙 创 离开 龙 门洞后 , 应邀 万 里西 游讲道 而受 到成 吉思 汗 器重 。

丘处机麾下全真道士不是《西游记》的最早作者——与胡义成先生商榷

丘处机麾下全真道士不是《西游记》的最早作者——与胡义成先生商榷

第27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11月 Vol. 27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5──────────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0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5sk269) 收稿日期:2005-05-09 作者简介:杨俊(1962-),男,安徽芜湖人,安徽芜湖教育学院文化传播系副教授。

- 1 -✧文学研究✧丘处机麾下全真道士不是《西游记》的最早作者——与胡义成先生商榷杨 俊(芜湖教育学院 文化传播系,安徽 芜湖 241001)摘 要:针对近年来学术界否定吴承恩力主丘处机麾下全真道徒为百回本《西游记》最早作者的观点,作者从道教与《西游记》、茅山与《西游记》、虞集序真伪与《西游记》等关系正本清源,驳斥胡义成等立论暨论据的错误,指出百回本《西游记》最早作者绝不是丘处机麾下的全真道徒。

关键词:丘处机;全真道士;百回本《西游记》;茅山;虞集序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6-0001-05《西游记》作者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一段悬案,作为学术论题,必须遵循一定的定律与论题规律,以求得科学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真正为推动这一论题的最后解决奠定有价值的基础和条件。

学术界研讨《西游记》作者一般以百回本《西游记》作者为参照物与研讨对象,非百回本前有关《西游记》演化的各种宗教故事、戏曲话本、平话等,这是迄今为止海内外研讨《西游记》作者的各位专家学者所共同遵循的定律,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我们才能拥有争辩、研讨的话语权,以免隔山打牛、海底捞月。

我们旗帜鲜明地论定“丘处机麾下全真道士不是《西游记》的最早作者”,就是建立在上述“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这一大前提之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百回本《西游记》是章回体神魔小说,是文学艺术精品,非道书;这是对其性质的基本界定,任何试图对这一论题提出挑战的学人,必须拿出充足准确的证据来!回首《西游记》研究史,古往今来,诸多贤士名流均基本肯定其首先是一部文学艺术作品,这一点不可动摇。

《翻译规范视角下《长春真人西游记》英译本比较研究》范文

《翻译规范视角下《长春真人西游记》英译本比较研究》范文

《翻译规范视角下《长春真人西游记》英译本比较研究》篇一摘要本研究基于翻译规范视角,以《长春真人西游记》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

研究目的在于探究不同译本在遵循翻译规范上的差异与优劣,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译文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通过对各译本进行系统比较,以期为未来相关作品的翻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长春真人西游记》作为一部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古籍,其英译本的出版对于文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不同的译者由于文化背景、翻译理念和翻译方法的不同,所翻译的版本存在差异。

本文旨在从翻译规范的视角出发,对不同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优劣得失,为今后的翻译工作提供参考。

二、翻译规范理论框架翻译规范理论认为,翻译活动受到社会、文化、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翻译规范。

本文所指的翻译规范主要包括语言规范、文化规范和交际规范三个方面。

语言规范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和地道性;文化规范关注文化元素的传达和文化的可接受性;交际规范关注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的有效传播。

三、各英译本比较分析(一)各译本概述本研究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英译本,分别是:A译本、B译本和C译本。

这三个译本分别由不同的译者完成,出版时间不同,反映了不同的翻译理念和方法。

(二)语言规范比较语言规范是翻译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译本在语言使用上存在差异。

A译本语言较为直白,句式结构简单;B译本则更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地道性,采用了较多的长句和复合句;C译本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力求语言的多样性,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这些差异体现了各译本在语言规范上的不同侧重点。

(三)文化规范比较文化规范是翻译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

《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包含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如道家思想、风土人情等。

各译本在处理这些文化元素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A译本较为直译,保留了较多的文化特色词汇;B译本则更注重文化的可接受性,对一些文化元素进行了适当的解释或改写;C译本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通过注释等形式对文化背景进行了介绍。

西游记》故事的流变及其作者。

西游记》故事的流变及其作者。

西游记》故事的流变及其作者。

《西游记》的成书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相类似,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积累与演化的过程。

但两者演化的特征幷不一致:《三国》、《水浒》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加以生发与虚构,是“实”与“虚”的结合而以“真”的假像问世;而《西游记》的演化过程则是将历史的真实不断地神化、幻化,最终以“幻”的形态定型。

玄奘(602~664)取经原是唐代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贞观三年(629),他为追求佛家真义,经历百余国,费时17载,前往天竺取回梵文大小乘经论律657部。

这一非凡的壮举,本身就为人们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归国后,他奉诏口述所见所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此书尽管“皆存实录,匪敢雕华”,但以宗教家的心理去描绘的种种传说故事和自然现象,难免已染上了一些神异的色彩。

后由其弟子慧立、彦悰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在赞颂师父,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也不时地用夸张神化的笔调去穿插一些离奇的故事。

于是,取经的故事在社会上越传越神,唐代末年的一些笔记如《独异志》、《大唐新语》等,就记录了玄奘取经的神奇故事。

成书于北宋年间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似为一种“说经”话本,它虽然文字粗略,故事简单,尚无猪八戒,“深沙神”也只出现了一次,但大致勾画了《西游记》的基本框架,幷开始将取经的历史故事文学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出现了猴行者的形象。

他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助三藏西行,神通广大,实际上已成了取经路上的主角,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雏型。

取经队伍中加入了猴行者,这在《诗话》流传后逐步被社会认可。

一个其貌不扬的猴精,开始挤进了取经的队伍,幷渐渐地喧宾夺主,这在《西游记》故事的神化过程中关系重大。

这个艺术形象的形成,与我国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及道、释两教的故事中长期流传着诸如“石中生人”的夏启、“铜头铁额”的蚩尤、“与帝争位”的刑天及一些猿猴成精的奇闻异说有关。

比如唐代李公佐的《古岳渎经》所载的“形若猿猴”的淮涡水怪无支祁,其“神变奋迅之状”和叛逆的色彩,就与取经传说中的猴王比较接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教的西游记--《长春真人西游记》
*导读:中国历史上有两部西游记,我想有一部大家一定都
是耳熟能详,甚至是非常喜爱,那就是吴承恩的西游记,特别是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更……
中国历史上有两部西游记,我想有一部大家一定都是耳熟能详,甚至是非常喜爱,那就是吴承恩的西游记,特别是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更是脍炙人口。

那还有一部大家可能就不太了解,但我说一部前不久出来的一部电影大家就可能有所了解,那就是
13年上映的电影《止杀令》。

这部电影取材于丘处机说服成吉思汗止杀东归的故事。

而这个是就是来源于我们道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

长春真人就是全真派一代高道丘处机大真人。

乾隆皇
帝曾写过一幅对联来称赞丘处机的西行功绩,其中下联为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神功。

丘处机真人曾拜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为师,是著名的全真七子之一。

1217年,他成为全真教第五任掌门。

当时,由于战乱纷繁、民生疾苦,很多人为寻找心灵寄托纷纷加入全真教,全真教在北方声名大振。

而年届七旬的丘处机鹤发童颜、碧眼方瞳,于是外界纷纷传说他精通长生不老之术和治天下之术。

这些传言也传到了率军西征花剌子模国的成吉思汗耳朵里。

此时的大汗已是耳顺之年,感到精力日衰、老之将至,身边人又向他进言:丘处机行年300余岁,肯定有长生之术。

这样的神仙应该赶紧请来。

于是,1219年,成吉思汗写下一封言词谦虚、
恳切的诏书,派刘仲禄前去邀请丘处机。

起初,接到诏书的丘处机颇感为难,全真教一向主张清心寡欲、清静无为,不希望与乱世的政治有任何瓜葛。

为此,他曾先后拒绝过金和南宋的邀请。

但丘处机审时度势,认为蒙古统治者很有可能一统天下。

为了全真教的发展,他最终决定应诏。

同时,他也想借机为民请命,劝蒙古大汗少杀无辜。

1219年腊月,丘处机带领尹志平、李志常等18位弟子从山东启程西行北上。

1222年初夏,丘处机终于到达了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见到了成吉思汗。

经过丘处机的努力,成吉思汗最终被说服,并诏告国人,听从神仙的指示,要尽孝道。

丘处机还多次劝导成吉思汗,治理天下之术以敬天爱民为本,应该体恤百姓疾苦,保护黎民生命。

丘处机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道教的生命伦理,他之所以不避凶险、不畏艰苦,西行雪山去见成吉思汗,其最大动力便是借此千载难逢机会,用道德的力量打动成吉思汗,拯救众多的生命于战争灾难之中。

这是符合道教修道度人的思想宗旨的,也是道教生命伦理的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