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真实作者

合集下载

西游记吴承恩的作品详细介绍

西游记吴承恩的作品详细介绍

西游记吴承恩的作品详细介绍 童年我们⼤家最常看的⼤概就是西游记了,下⾯由店铺为⼤家提供关于西游记的内容简介,希望对⼤家有帮助! 西游记基本简介 《西游记》为明代⼩说家吴承恩所著。

取材于《⼤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

宋代《⼤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奘法师为原型的。

作为中国古代第⼀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先写了孙悟空出世,然后遇见了唐僧、猪⼋戒和沙和尚三⼈,但还是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戒、沙和尚三⼈保护唐僧西⾏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难,⼀路降妖伏魔,九九归⼀,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

⾃《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三种。

鸦⽚战争以后,中国古典⽂学作品⼤量被译为西⽂,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西、⼿语、世(世界语)、俄、捷、罗、波、⽇、朝、越等⽂种。

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和专著,对这部⼩说作出了极⾼的评价。

被尊为中国古典四⼤名著之⼀。

《西游记》讲述盘古开天辟地,⼀颗仙⽯迸⽣出的美猴王拜倒菩提门下,取名孙悟空,苦练成⼀⾝法术,却因⼤闹天宫闯下⼤祸,被如来佛祖压于五⾏⼭下。

五百年后,唐三藏到西⽅取经收伏孙悟空、猪⼋戒、沙悟净、⼩⽩龙作其徒弟。

四⼈紧随唐三藏上路,途中屡遇妖魔⿁怪,展开⼀段艰⾟的取西经之旅。

唐⽞奘经菩萨指点奉唐朝天⼦之命前往西天取经。

途中路经五⾏⼭收得齐天⼤圣为徒取名孙悟空,继⽽在⾼⽼庄⼜遇到了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的猪⼋戒。

师徒三⼈来到流沙河,收服⽔妖取法名悟净,⾄此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历经千难万险,⼋⼗⼀难,最终来到灵⼭,⽞奘在凌云渡放下了⾁⾝,终于取回了真经,回到⼤唐长安,把⼤乘佛法⼴宣流布。

⽽⼀路勇敢⽆畏的孙悟空也成为⽃战胜佛,⼋戒、沙僧、⽩龙马分别成为净坛使者、⾦⾝罗汉、⼋部天龙马,功德圆满。

西游记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谁

西游记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谁

西游记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谁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于明代中期,由明朝小说作家吴承恩编写而成。

该书描绘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三藏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神话故事。

《西游记》作者简介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安庆府桐城县高甸(今属安徽省枞阳县),吴承恩父亲吴国迁至淮安府山阳县。

代表作《西游记》。

《西游记》: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书中讲述唐三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一般认为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1、大圣大闹蟠桃宴:悟空管理蟠桃园,监守自盗,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2、大闹天宫: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如来将五指化为大山,压住悟空。

3、偷吃人参果:唐僧师徒路过万寿山五庄观,借宿观内。

观主镇元大仙外出听经,嘱咐童儿以人参果款待唐僧。

唐僧见果害怕不敢吃,两童子就吃了。

八戒恰巧窥见,就怂恿孙悟空到后园偷果。

悟空偷得三枚人参果,与两个师弟分吃。

4、计收猪八戒:高老汉夫妇招赘悟能为女婿。

酒宴上,悟能酒醉现出真面目,吓到了大家,悟能只能将高小姐锁在后花园,不许她与父母家人见面。

悟空与师父来庄投宿,悟空使用巧计,弄清了猪悟能的来历,经观音点化,唐僧收他为徒,给他取名猪八戒。

5、车迟国斗法:唐僧在车迟国要趋朝换文西行,国师不许,提出斗法,经过祈雨,下油锅,砍头三次斗法之后,三国师都死于非命,现出原形。

6、真假美猴王:唐僧因悟空打死强盗把他撵走,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唐僧,抢走行李关文,悟空跟沙僧回去验真,经过在多路神仙辨别,仍分辨不出,最后还是如来识破假猴。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吴承恩(1504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1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

吴承恩生于一个由下级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家境清贫,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喜读稗官野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

《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做诗文下笔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

六年后,由于母老家贫,得到李春芳的帮助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

影视剧中的吴承恩吴承恩看不惯官场的黑暗,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后流寓南京,晚年因家贫卖文为生,约六十七岁时到过杭州,大约活了将近80岁,晚景凄凉。

他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一般公认吴承恩是中国《西游记》的最后定稿作者,胡适与鲁迅根据清代吴玉搢的《山阳志遗》、阮葵生的《茶余客话》和丁晏的《石亭记事续篇》等书的考证,得出了《西游记》的作者是淮安嘉靖中岁贡生吴承恩的结论。

但也有观点认为不是,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将吴氏《西游记》归入史料舆地类,又如汪詹漪在《游记通书》提到道教全真派祖师丘处机,并认为《西游记》是道士炼丹之书。

栾贵明等据《永乐大典》中“梦斩河妖”等资料。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吴承恩(1504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其故里江苏淮安东南马甸乡二堡村有修葺一新的墓园,淮安市有其纪念馆。

2005年10月8日吴承恩纪念馆开馆。

1、人物简介吴承恩(1504 年-1582年),明代小说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

科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吴承恩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

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

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

小说想象大胆,构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创造出孙悟空,猪八戒等不朽的艺术形象。

全书组织严密,繁而不乱,语言活泼生动且夹杂方言俗语,富于生活气息。

主题上冲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丰富了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现实内容,具有民主倾向和时代特点。

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讽刺幽默。

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取经故事的独特风格。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通严肃的批判巧妙的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

西游记的作者介绍

西游记的作者介绍

西游记的作者介绍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4~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射阳山人。

祖籍涟水(今江苏省涟水县),后徙居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

中国明代作家、官员。

吴承恩十多岁时就以文才出众而享有盛名。

嘉靖八年(1529年),就读于龙溪书院,成为“法筵人”,虽才华出众,但多次名落孙山。

吴承恩约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完成小说《西游记》初稿,之后继续走科考之路,但仍仕途坎坷,直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才补为岁贡生,后落榜,在国子监就读。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年逾六十岁的吴承恩终以贡生的资格升为长兴县丞,但在任仅两年便被人诬为贪污入狱,被释放后罢官而去。

隆庆二年(1568年),得以平反,应召赴湖北,任荆王朱翊钜府第纪善。

隆庆四年(1570年),辞官回乡。

约于万历十年(1582年)去世,无后人。

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西游记》在出版发行后被译为英、俄、日、法、德、意等十几种文字,为世界所称颂。

吴承恩晚年以吟诗作画自娱,还编订了《花草新编》,著有志怪小说《禹鼎记》,可惜原稿遗失,后人将其诗文辑成《射阳先生存稿》4卷、《续稿》1卷。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西游记作者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男,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以祖先聚居桐城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

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

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2004年,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政府决定在山上茶庵处建立了吴承恩纪念馆和在山下山门处建树其石雕座像,用来纪念他。

中文名:吴承恩外文名:Chengen Wu别名:吴汝忠,高甸吴氏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淮安出生日期:1500年逝世日期:1582年职业:作家主要成就: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目录1 人物生平2 主要成就▪诗作3 人物评价4 作品特点5 轶事典故▪称号6 亲属成员7 后世纪念▪墓址▪复原▪纪念馆▪研究会8 艺术形象9 创作背景1、人物生平编辑1500年(大明弘治十三)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一个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

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自幼聪慧,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

朱应登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

1529年(嘉靖八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吴承恩大约5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

1551年(嘉靖三十年)吴承恩接任河南新野县知县。

修建行台察院,尊经阁,增修儒学,表彰贞节,兴办水利等德政事迹。

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

《西游记》作者及人物简介

《西游记》作者及人物简介

《西游记》作者及人物简介作者吴承恩(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又称射阳山人,南直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今江苏淮安)人(一说安徽桐城),祖籍安东,明代文学家。

出生在一个由书香门第而衰落为商人的家庭。

其先世为涟水人,早在五世祖前就迁居淮安;高祖吴鼎,素为白衣;曾祖吴铭,始跻身儒林,做过浙江余姚县学训导;祖父吴贞,由年例入监,当过浙江仁和(今杭州)县学教谕;父吴锐,因家庭败落,同街坊商人之女徐氏结婚,遂袭徐氏家业,成为店铺老板。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但科举失意,直到年近半百才考取了岁贡生,后在好友礼部侍郎李春芳的帮助下,六十一岁时屈就长兴县丞,后因对官场不满,愤然辞职,返归故乡。

七十一岁时,始执笔写《西游记》。

《西游记》:中国古典神话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全书共一百回,分为三部分:一至七回写孙悟空花果山称王和大闹天宫;八至十二回写取经的缘由和唐僧的身世;十三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所经历的八十一难。

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它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几百年间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久盛不衰。

至今已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

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已经家喻户晓。

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几百年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连环画,版本繁多。

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量惊人。

唐僧: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

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

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信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

唐借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

吴承恩西游记作者简介

吴承恩西游记作者简介

吴承恩西游记作者简介
一、生平概述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原籍浙江嵊县(今嵊州市),是明末清初著名
小说家、文学家。

生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卒于清顺治七年(1650
年),享年48岁。

吴承恩是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历史地位和文学成就的大家,
他的代表作品《西游记》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二、成就与影响
吴承恩被誉为“神笔”,他在文学创作方面贡献巨大。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
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其影响力、地位和价值一直延续至今,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深受全球读者的喜爱。

此外,吴承恩还有许多其他著作,如《二拍李逵》、《一点露台云子离别翁宾》等,作为明清间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三、创作风格与特点
吴承恩的作品富于幽默、深刻的寓言,他的文笔朴实而不失生动,对历史、神话、传说等元素的融合运用独具匠心,展现出独特的文学魅力。

同时,他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极具深度和情感,使得读者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常常被其内涵所吸引。

四、结语
吴承恩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成就和影响远远超出了
他自己的时代,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楷模。

他的作品《西游记》至今仍然广为流传,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世界文学遗产贡献了中国独特的一笔。

愿我们永远缅怀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将他的作品传承下去,让更多读者受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是根据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改造而成,因为古代没有著作权一说,小说都不署名,所以这部名著的作者到底是谁,一直存在争议。

据传,明朝有位刻书家想印上作者的名字,便把丘处机为《长春真人西游记》写的书序印到了《西游记》前面,此后人们都以为《西游记》是丘氏所作。

对此,纪晓岚进行了辛辣有力的嘲讽。

在《阅微草堂笔记》卷九里记载:有户姓吴的人家请人扶乩占卜,结果一个自称叫丘处机的大仙降临乩坛。

一个客人问道:“《西游记》真的是仙师所作,用来阐述金丹奥旨的吗?”丘大仙回答“是的”。

客人又问:“那么书中祭赛国之锦衣卫、朱紫国之司礼监、灭法国之东城兵马司、唐太宗之大学士、翰林院中书科,都和明朝的制度一模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只见这时大仙占卜的乩忽然不动了。

客人再问,丘大仙一言不发,逃之夭夭了。

纪晓岚是清乾隆时学者,当然不能与元代的丘处机当面质证,但他借这个荒诞的故事,进行了一番调侃。

元代的老道丘处机如何能写出后世之事?纪晓岚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讲得入木三分,令人无可辩驳。

所以,纪晓岚断言:“《西游记》为明人依托无疑也。


历史上的丘处机是位诗人,他的作品《长春真人西游记》以游记形式,叙述作者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过,对沿途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作了详细的记述。

鲁迅、胡适等人根据明朝天启年间《淮安府志》上所载,又据前人所论,推定淮安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

至此,吴承恩才被印在了《西游记》著作栏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