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性淋巴瘤诊断中TCR基因重排检测的应用
t细胞淋巴瘤tcrγ基因重排特征的分析及检测方法优化

T细胞淋巴瘤TCRT基N重排特征分析及检测方法的优化摘要研究背景与目的淋巴瘤在组织和细胞形态学方面与高度反应增生性淋巴组织的鉴别诊断十分困难,容易造成误诊。
淋巴瘤病理诊断是临床病理工作的难题之一。
目前国内主要依靠以形态学为主、免疫组化为辅的诊断手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基因水平研究和分析诊断疾病的技术不断出现并且日趋成熟,为淋巴瘤诊断提供了有效工具。
淋巴瘤是由单克隆淋巴细胞增生所致,而反应增生性淋巴组织则来自于多克隆淋巴细胞,这是二者的重要区别。
编码免疫球蛋白(Ig)或T细胞受体(TCR)的基因经过重排以后,不同克隆之间的重排基因互不相同,因此,基因重排对淋巴瘤的诊断具有特异性价值。
以PCR技术为基础的方法以其简便、高效、廉价及适用面广而在淋巴瘤基因重排研究方面越来越受重视。
但不同研究文献中所采用的引物、PCR条件、PCR产物检测方法等都不尽相同,结果也有差异。
因此,难以找到适于常规临床病理诊断之用的标准程序。
Jurkat细胞是T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研究中常用的阳性对照细胞,但有关Jurkat细胞基因重排的详细情况也未见报道。
假基因是Ig和TCR胚系DNA中常见的基因,有关假基因参与重排的情况以及在设计引物方面是否应将假基因包括在内也未见有关研究报道。
本实验以TCR基因重排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引物选择、PCR条件及PCR产物的检测方法等,分析T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的最佳方法。
同时,分析TCR基因重排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TCR基因重排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方法1以TCRy基因重排为研究对象,选用通用引物TVG、VvI及TCR7家族特异性引物为工具。
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ⅥI引物的PCR条件。
另选一对TCR[j通用引物作为TCRy引物的补充和比较。
2利用PCR和测序研究Jurkat细胞基因重排情况,分析TCR基因重排的基本特点。
3PCR产物检测方法①利用TCR通用引物检测淋巴瘤克隆性基因重排阳性率,分别用琼脂糖电泳和SSCP分析PCR产物;②将PCR产物分别进行直接测序和克隆后测序,分析TCR基因重排的特点及探索测序方法在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⑧分析PCR产物中DNA的克隆数与SSCP中条带数目的关系。
TCR基因重排检测在T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TCR Gene Rearrangement in the Pathologic Diagnosisof T-cell Lymphoma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for the degree ofMaster of MedicinebyJia Wen(Path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Supervisor:Ph.D Ma XiaobingJune,2015独创性说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华北理工大学以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15年6月10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华北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学位论文,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采用影印、缩印或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公开、检索和交流。
作者及导师同意论文公开及网上交流的时间:□自授予学位之日起;□自年月日起。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2015年6月10日签字日期:2015年6月10日√摘要摘要目的探讨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基因重排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特异性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由于淋巴瘤在临床病理诊断中难度较大,仅凭HE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得出的结论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在恶性淋巴瘤的分类中,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临床上相对少见且异质性较高的肿瘤,准确做出诊断给病人的治疗和预后带来不可或缺的价值。
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进展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张巧花侯淑玲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是一种来源于T淋巴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
异质性强,病理诊断类型复杂,2008年WHO病理分20种类型,临床表现与治疗因不同发病部位、不同病理类型以及基因型而差异较大。
T-NHL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对T淋巴细胞作用机制以及T-NHL的生物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T-NHL的诊治取得了瞩目的进展。
一、T-NHL的流行病及诊断与分型1.流行病因。
T-NHL的发病率远低于B-NHL,而且与地域分布有关,亚洲人群发病率高于欧美地区。
T-NHL在我国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4%,而在欧美国家仅占所有5%-15%。
亚洲地区以节外病变为主,如EB病毒相关的鼻部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瘤/T-NHL;在欧美地区主要是淋巴结内型,包括非特指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间变型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NHL。
2.诊断WHO于2008年更新的NHL疾病分类中,在2001年基础上进行了更精细的分类,将T-NHL分为20种独立的疾病,每种独立的类型都有其各自的定义及相应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和遗传特点。
按照发病部位可分为:播散型、节内型、节外型和皮肤型。
原发性全身型ALCL中有分为ALK+和ALK-两个独立的亚型。
将皮肤脂膜炎样T-NHL仅限于表型为αβ。
原表型为γδ的皮肤脂膜炎样T-NHL由于预后较差,另外归类于原发性皮肤型PTCL。
原发皮肤侵袭性嗜表皮性CD8+细胞毒性T-NHL和原发性皮肤小/中CD4+T-NHL也归类在原发性皮肤型PTCL中。
蕈样霉菌病(MF)和sezary综合征分为不同两型。
增加了EB病毒相关的克隆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儿童)。
NCCN2009年制定的NHL分类中,T-NHL按照细胞形态分为间变性和非间变性两种。
非间变性又可分为:节内型、节外型和皮肤型。
PCR检测TCRγ基因重排技术的临床应用

脉、 迷路动脉、 内耳动脉 的血流下 降 、 缺血 、 缺氧而引 察表 明,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 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 起。 现代医学认为动脉硬化及颈椎病是本病的两大病 组 , 疗效确切而显著 。其作用机理也在于其能扩张脑 理基础四 椎动脉受压或被牵拉 , 。 致使椎 一基底动脉血 血管 , 而且能改 善血液黏稠度 , 从而改善脑循环 ; 不失 流灌注不足 , 障碍是眩晕发作的主要动因。治疗 为治疗此类疾病可以选择的 良药。 循环 上可采用扩张脑血管 , 改善脑血液供应 , 降低血液黏 稠度等综合措施 , 以提高脑组织 的耐缺 氧能力 , 改善 【 参考文献】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3 9 期
20 0 6年 9月
遵Leabharlann 义医学院
学
报
V0. 9 No 3 12 .
Sp 20 e. 06
AC ADEMI TA AC AE MEDI I C NAE Z UNYI
椎一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 以脑动脉硬化 效。将该药用于治疗椎 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 及颈椎退行性病为基础 , 导致小脑 前动脉 、 小脑下动 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 , 通过以上两组病例 临床观
迹分子杂交分析 I 与 T R基 因重排 ,取得了特异性 N L g C H 分类的临床应用价值。
tcr测序的分类

tcr测序的分类TCR测序是一种用于研究T细胞受体(TCR)多样性和功能的技术。
TCR是T细胞表面的膜结构,负责识别和结合抗原,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对TCR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T细胞的免疫调节、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免疫等方面的机制。
本文将介绍TCR测序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1. 原理TCR是一种由α链和β链或γ链和δ链组成的异二聚体。
每个TCR链由可变(V)、多样(D)、连接(C)和常规(J)区域组成。
V区域是TCR链的最变异部分,决定了其特异性,而J和C区域负责链的连接和信号传导。
TCR测序的基本步骤是提取T细胞DNA或RNA,然后通过PCR扩增TCR链的V(D)J区域。
PCR产物经过测序后,通过比对参考数据库,可以确定每个TCR链的序列及其各区域的合并方式。
得到TCR链的序列信息后,可以根据其V区域序列进行TCR的克隆分析和多样性分析。
2. 应用TCR测序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TCR测序可以用于揭示正常T细胞库的基础TCR β链多样性和克隆分布。
这对于了解正常T细胞库的构成和免疫系统的功能非常重要。
其次,TCR测序可以用于研究免疫应答和疾病过程中的T细胞动态变化。
通过对T细胞库的TCR序列进行跟踪,可以获得有关特定抗原刺激引发的T细胞克隆扩张和分化的信息。
这对于研究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疾病等免疫调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TCR测序还可以用于研究肿瘤免疫。
由于肿瘤相关抗原的存在,T细胞库中可能存在特异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
通过对T细胞库中TCR的测序,可以分析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克隆扩张和功能状态,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3. 发展前景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TCR测序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TCR测序可以更深入地揭示T细胞库的多样性和克隆动态,从而对免疫系统和疾病过程有更全面的理解。
其次,TCR测序还可以结合机器学习等方法,对大规模的TCR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淋巴瘤的分子生物学诊断知识点

淋巴瘤的分子生物学诊断知识点淋巴瘤是一种以淋巴细胞增生异常为特征的恶性肿瘤,包括多种亚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在淋巴瘤的分类、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淋巴瘤分子生物学诊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HC)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通过检测肿瘤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特定分子标志物,帮助确定淋巴瘤的亚型和对应的治疗策略。
例如,CD20和CD79a是B细胞标志物,CD3是T细胞标志物,CD30是霍奇金淋巴瘤的标志物等。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通过染色的强度和分布情况来判断特定标志物的阳性率,并结合其他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二、基因重排检测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与基因重排异常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重排的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可以帮助确定淋巴瘤的亚型和起源。
例如,典型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常存在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排。
PCR和Southern blot是常用的基因重排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扩增和分析特定基因区域的DNA序列来判断重排情况。
三、染色体异常检测淋巴瘤中常伴随着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重排、整倍体性改变和部分染色体缺失等。
通过检测染色体异常,可以帮助确定淋巴瘤的亚型、预后风险和治疗选择。
常用的染色体异常检测方法包括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比较基因组杂交(CGH)等。
FISH 可以通过探针标记的染色体特定区域来检测染色体重排和缺失。
而CGH则可以全基因组范围内分析基因拷贝数变异。
四、新一代测序技术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淋巴瘤分子生物学诊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新一代测序技术可以高效地获得淋巴瘤患者的全基因组、外显子组、转录组和甲基化组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识别新的突变驱动基因和疾病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以上介绍了淋巴瘤分子生物学诊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基因重排检测、染色体异常检测和新一代测序技术。
tcr基因重排

tcr基因重排
近几年,基因重排技术在免疫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作为免疫基因重构技术家族的一员,TCR(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技术具有革命性的价值,从而为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和慢性非恶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TCR(T细胞受体)是一种免疫细胞,它能够识别外源抗原,从而建立免疫应答。
其中,αβ型TCR是囊括多种免疫细胞中最重要的一种,它可以在T细胞激活和增殖过程中产生免疫应答。
但是,由于TCRβ具有高度多样性,以致于其结构及结合性能受到很大的限制,使得其传统克隆技术的效率非常低。
因此,TCR基因重排技术的出现,为利用T细胞发挥免疫治疗效果带来了新的希望。
TCR基因重排技术是利用获取的T细胞的原始TCR基因,然后通过特定的基因重排技术来改造它们,最终实现合成的表达载体,以实现T细胞媒介的杀伤抗原特异性原核表达。
该技术具有高效率、快速正确、精确相容等优点,能极大提高T细胞受体αβ的结构多样性,具有强大的应用价值。
首先,重构的T细胞受体αβ能够增强其识别抗原的敏感性,从而增强免疫应答的功效,并具有更强的治疗潜力。
其次,TCR基因重排技术可以使T细胞受体αβ能够更有效地结合抗原,具有更强的杀伤能力,而且更能有效地抑制宿主免疫应答,具有抑制疾病发展的效果。
此外,利用TCR基因重排技术配合抗原特异性疫苗,可以更加精准地引导宿主免疫细胞,激活宿主免疫,并以最佳的免疫应答进行抗病理的治疗,以达到精准医疗的目的。
总之,TCR基因重排技术是一种具有巨大治疗潜力和精准医疗价值的免疫技术,它可以提升T细胞免疫反应的效率,有助于克服传统基因克隆中效率低、抗原特异性缺乏等问题,有望在慢性非恶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Hela细胞诱导下TCR Vβ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重排研究

Hela细胞诱导下TCR Vβ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重排研究胡丽莉;余雪松;王丁丁;张凤兰;张国锋;黄树林【摘要】目的研究Hela细胞诱导下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Vβ亚家族基因的优势表达规律,并探讨其是否与重排激活基因(RAGs)介导的TCR重排相关.方法将Hela细胞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混合培养,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检测共培养前后TCR Vβ各亚家族基因、重排激活酶RAGs、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gousend joining,NHEJ)途径中的核心蛋白Ku70/Ku80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等的表达特点.结果随着混合培养时间的推移,TCR Vβ各亚家族基因由最初的全部表达逐渐转变为选择性的部分表达,其中,TCR Vβ7在各时间段都有明显的表达;Ku70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表达量逐渐减少直至没有表达;而RAGs、kuS0和TdT基因在各个时间段均未检测到其表达.结论在Hela细胞诱导下,TCRVβ各亚家族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选择性但无明显的特异性,该选择性表达可能与RAGs介导的二次重排无关.%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TCR Vf! Gene induced by Hela cells,and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pattern and the rearrangement in T cell receptor ( TCR) mediated by 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s (RAGs). Methods Th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 PBMC) and Hela cells were co-cultured. The expression of TCRVJ3,RAGs,Ku70/Ku8O in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NHEJ) pathway and the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 genes were analyz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RT-PCR). Results All of TCR K/3 subfamily genes expressed equally before two cells co-cultured.When extend the culture time,the expression of TCR ^3 subfamily genes changed in different ways. TCR VβH gene was highly expressed at all time, but the expression of KiflO was gradually decreased until to no detection. Meanwhile, RAGs, kuSO and TdT genes were not detected.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TCR Vβ subfa mily genes is only selective,no specific,when induced by Hela cells. The selective expression may be independent onA4Gs-mediated secondary rearrangement.【期刊名称】《广东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7)004【总页数】6页(P417-422)【关键词】Hela细胞;TCR Vβ基因;重排【作者】胡丽莉;余雪松;王丁丁;张凤兰;张国锋;黄树林【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宫颈癌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位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之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细胞性淋巴瘤诊断中TCR基因重排检测的应用潘鑫艳;杨长绍;黎贵芸;杨举伦;王丽【摘要】目的:探讨T细胞受体( T cell receptors, TCR)基因重排检测对T细胞性淋巴瘤诊断的价值。
方法收集T细胞性淋巴瘤30例和淋巴反应性增生组织30例,提取DNA,应用BIOMED-2引物系统中的56条引物进行PCR扩增,核酸分子异源双链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结果30例T细胞性淋巴瘤标本中TCRβ、TCRγ、TCRδ的检出率分别为83.3%(25/30)、93.3%(28/30)、13.3%(4/30),三者联合检测的检出率为96.7%(29/30),30例淋巴反应性增生组织中均未检测出TCR 基因重排。
结论利用BIOMED-2引物系统检测TCR 基因重排可作为T细胞性淋巴瘤的辅助诊断工具。
%Purpose To discuss the TCR gene rearrangements in the diagnosis of T-cell lymphomas. Methods Formalin-fixed and paraffin-embedded samples including 30 cases of T-cell lymphomas and 30 cases of 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 were chosen for ex-tracting genomic DNA and PCR amplification using 56 BIOMED-2 primers. PCR products were analyzed by heteroduplex and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Results In all 30 cases of T-cell lymphomas, 25 cases (83. 3%) showed TCRβ gene monoclonal rear-ran gements, 28 cases (93. 3%) of TCRγ gene monoclonal rearrangements, 4 cases (13. 3%) of TCRδ gene monoclonal rearrange-ments. 29 cases (96. 7%) with TCRβ+TCRγ+TCRδ gene monoclonal rearrangements were detected. but no clonal TCR gene rear-rangements were found in 30 cases of 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 Conclusions The detection of TCR gene rearrangements using BIOMED-2 primers is a useful assistant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T-cell lymphomas.【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400-403)【关键词】T细胞性淋巴瘤;基因重排;BIOMED-2;TCR基因【作者】潘鑫艳;杨长绍;黎贵芸;杨举伦;王丽【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病理科,昆明 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病理科,昆明 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病理科,昆明 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病理科,昆明 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病理科,昆明 6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4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包括B细胞性淋巴瘤(B-cell lymphoma)和T细胞性淋巴瘤(T-cell lymphoma),因T细胞性淋巴瘤种类繁多,分类复杂,病理诊断较难。
某些T细胞性淋巴瘤的诊断单凭HE和免疫组化染色很难明确性质,给临床病理工作者带来了一定困难。
自1985年Mullis首创PCR扩增技术以来,由于PCR技术具有简便、经济、省时、敏感、高效、易自动化等优点[1],很快被应用于B、T细胞性淋巴瘤的Ig和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s,TCR)基因的诊断。
本实验运用BIOMED-2引物系统[2]分析T细胞性淋巴瘤的TCR基因重排,探讨TCR基因重排在T细胞性淋巴瘤分型分类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材料收集2011~2013年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病理科存档的T细胞性淋巴瘤标本30例,另收集淋巴反应性增生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
所有标本均经两位病理医师分析确诊,采用WHO(2008)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对上述30例T细胞性淋巴瘤进行分类[3],包括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13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4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4例;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阳性的NK/T细胞淋巴瘤2 例; 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2例;皮下脂膜样T细胞淋巴瘤2例;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2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
1.2 主要试剂BIOMED-2引物序列(深圳华大基因公司);50 bp Marker6×Loading buffer、2. 5 mmol/L dNTP Mixture(天根生化公司); DNA提取试剂盒QIAamp DNA FFPE Tissue Kit(德国QIAGEN公司); rTaq DNA聚合酶、10×PCR buffer(Takara公司)。
1.3 石蜡样本基因组DNA提取为保证无交叉污染需采用新刀片或酒精擦拭消毒刀片,石蜡组织8 μm厚切片8~10张,并放于1. 5 ml灭菌EP管中,经脱蜡、脱二甲苯后置于56℃恒温器中干燥。
DNA提取试剂盒(Cat. 56404)提取石蜡标本的基因组DNA,并通过NanoDrop2000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所有样品DNA纯度和浓度。
1.4 引物设计TCR基因克隆性重排分析的56条引物全部从BIOMED-2引物系统中选取(表1)[2],该引物组合后用于检测TCRβ、TCRγ、TCRδ链,其中TCRβ分成TCRB-A、B、C 3组,用于检测Vβ-Jβ 和Dβ-Jβ; TCRγ检测Vγ-Jγ,包括TCRG-A、B两组; TCRδ检测Vδ-Dδ-Jδ。
同时还包含了5条内对照S引物,用于检测样本质量。
1.5 PCR扩增采用25 μl扩增体系:引物浓度0. 1 μmol/L,dNTP混合物浓度0. 2 mmol/L,10× PCR buffer,2个单位的rTaq DNA聚合酶。
PCR扩增条件:94℃预变性10 min; 94℃变性45 s,60℃退火45 s,72℃延伸90 s,循环40次;最后72℃延伸10 min,4℃保存。
1.6 异源双链核酸分析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于95℃加热5 min,4℃立即冷却1 h,使其快速随机复性,产生异源双链核酸分子。
上述产物经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分子量标准采用50 bp Marker,电泳完成后,溴化乙锭染色3~6 min,紫外凝胶成像仪下观察重排结果。
1.7 基因重排结果判读若电泳条带边缘锐利、清晰明亮、且大小与BIOMED-2引物系统中阳性片段相符,则判读为单克隆重排,相反则为阴性。
采用BIOMED-2引物系统时必须注意引物设计中允许在特定的位置出现非特异性条带。
如TCRB-A(273 bp)、TCRB-B(221 bp、<150 bp)、TCRB-C(128 bp)、TCRD(90 bp)。
2.1 PCR扩增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TCR重排分析,所有扩增样品的内对照S、β-action及阳性对照均扩增出正确条带,表明提取的样品基因组DNA质量合格,并能满足PCR扩增条件和体系要求。
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未出现任何条带,说明PCR扩增体系无污染。
上述结果证明本组30例样品的扩增结果完全合格。
2.2 TCR重排分析TCRβ、TCRγ、TCRδ的检出率分别为83. 3%、93. 3%、13. 3%,三者联合检出率为96. 7%。
对照组(30例淋巴反应性增生组织)均未扩增出任何TCR重排条带(表2,图1)。
TCR基因重排是指在T细胞性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T细胞基因组上彼此分离的基因片段通过DNA重组便可形成有效的TCR基因,进而表达抗原受体的过程。
恶性疾病(如恶性淋巴瘤或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由于在TCR基因重排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产生了单克隆增生而引发的病变[4]。
αβ和γδ链组成了T细胞表面抗原受体分子TCR,约95%的外周T细胞TCR含有α和β两条链,二者均有C、V、J区,β链还含有D区。
δ和γ链组成了其余大部分的TCR分子,不表达β和α链的成熟外周T细胞,约占5%。
γ链的VJ和β链的VDJ片段决定了TCR的特异性,为识别环境中各式各样的抗原,γ和β链可通过DNA重排组成多种特异性不同的TCR分子[5]。
TCR基因按照特定的顺序发生基因重排: TCRδ基因最先发生,其次为γ基因,再者为β、α基因。
Moreau 等[6]报道TCRγ基因重排发生在几乎所有的TCR α/β T淋巴瘤中,而TCRβ基因重排发生在大部分TCRγ/δ T细胞淋巴瘤中,因此即便检测出TCRβ或γ基因重排也不能证明其来源于T细胞的γ/δ或α/β细胞。
由于α基因的结构比较复杂,而发育后阶段的T淋巴细胞中常缺失δ基因,因此,β和γ链常用来作为TCR重排克隆性分析。
检测DNA重排的“金标准”是Southern blot法,但该方法需要提取大量高质量的DNA分子,然而石蜡包埋标本DNA分子降解成小片段,限制该方法的应用[7]。
PCR法具有省力、省时、高效、快速等优点,同时对样本DNA的质量和数量要求低(可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的穿刺石蜡包埋标本),所以PCR法应用非常广泛,并逐渐替代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的“金标准”[8]。
由于TCR多样性导致淋巴瘤重排方式不尽相同,而以往采用的通用引物只能覆盖一部分重排,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假阴性率高,阻碍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TCRγ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仅为73. 3%[9],只有结合其他基因标志物共同检测,才能让检测更加精确。
因此,为规范化PCR分析技术和解决引物不完全等问题,2003年建立的BIOMED-2多重PCR引物系统[2],其中包括扩增效率可达86%的TCRβ引物,该引物含有绝大部分Vβ和Jβ功能性基因片段,即13个Jβ、2个Dβ 和23个Vβ。
TCRγ基因是TCR基因重排分析的另一个优选基因,其原因是TCRγ所包含的Jγ和Vγ基因片段数量相对较少,5个连接基因中分别有两组具有高度同源性,而且其可变区家族Ⅰ的7个Vγ片段也具有高度同源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