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文化常识常见考点及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考语文古文化常识常见考点及文言文特殊句式

表授予官职

1、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3、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4、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5、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6、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7、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8、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9、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10、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11、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12、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13、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表罢免官职

1、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2、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3、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4、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表提升官职

1、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2、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3、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4、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5、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6、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7、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8、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降低官职

1、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2、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4、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5、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7、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表调动官职

1、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2、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3、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4、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5、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6、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7、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表兼代官职

1、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2、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

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3、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4、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5、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6、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7、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8、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9、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表辞去官职

1、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2、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4、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6、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7、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考场试卷检查技巧

01

开始做题时

就要为检查做准备

1.遇到拿不准或不会做的题目,用铅笔在试卷处做一个自己能看懂的标记,回头检查时重点检查。

最后的检查一般分为两步

第一步:

看“有没有遗漏”。漏题丢分是最倒霉的。怎么检查遗漏呢?首先看好题目。题目要求我们做几项,把题目的要求看清楚。看的时候,可以建议小孩拿笔标注项目。这样看来,即便是考语文,也要带好铅笔。之后,解读这些项目。

例如,题目要求“补充填写成语后,画出属于寓言的两个成语”。题目要求我们做两项任务,同时画出两个成语。一不小心,漏做一项,再不小心,少画一个。分数就是这样丢光的。

又如,有时候题目要求“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句”,很多小孩一直做题,很快忘记回到文中划线。类似这样的项目,容易被遗漏,检查的第一步,专门“治漏”。

第二步:

看“有没有做错”。错误,其实是查不出来的。错就是错。能查出来的,就不是错。我们说的“错”指这三类:

第一类:题目看错。例如,让你画横线,你画波浪线;让你选择错误的打“×”,你把对的打“√”,这叫“白做之错”。

第二类:位置做错。例如,让你在这条线上填写,你填的那条线上;让你在这道题下做答,你把答案写到那道题下。也许你会说“我的天呐”“不可能吧”。实际上,考试有时有点邪,还真有这个情况。丢分,多可惜啊。

第三类:答的内容错。这一类,就等着扣分吧,和检查无关。

2.草稿纸也要好好利用,不要东一笔,西一笔。

做题打草稿时按顺序来,检查时按草稿来,既方便又能节约时间。

3.卷面及字迹一定要干净、整洁。

如果平时孩子写字比较潦草,家长一定要提醒TA把字写清晰。字面整洁与否,不但极大程度上影响着TA的成绩,而且也更有利于检查的进行。

02

教你一招:

垫板检查法

方法,管用的都很简单,教大家一招——垫板检查法。

考试时带一块白色的垫板。考完后检查时,用垫板遮盖试卷,逐行往下推移。露出一行,看一行。这样检查最有效。

为什么?让小孩检查时注意力集中,眼睛关注一行,才能够看清这行到底写什么,不至于稀里糊涂的。想想看,满纸都是字,不遮住“暂时无用的信息”,好像都在检查,其实就是走马观花。

当然,结合第一项的步骤建议,使用垫板检查时也可以分步骤执行。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告诉小孩,让眼睛集中盯在一行上,逐步检查。

03

不同科目检查时

要注意!

语文——重点检查阅读题和作文

第一,一般来讲,语文试卷前面的题目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

例如,注音题、默写汉字题等,像这样的题目,即便再检查,不会读的字还是不会读,不会写的字还是不会字,所以,类似这样的题目可以简略检查。

第二,但语文中的阅读题却是检查的重点。

检查时文章再多读一遍,往往对文章理解就会更深刻,感想也会更多。

另外,阅读题即使对答案没把握,也建议多写一些内容,因为这类题常常是按点给分的,写出的得分点越多,得的分也越多。

关于阅读的主观题,我们给出检查的操作的步骤为:

一、引用原文。回答主观题时,不要自说自话,可以更多引述原文中的关键句。

二、善于联系。联系自己的理解,联系生活的实际,联系文章内容,联系过往知识。有联系,让人觉得回答有依据。

三、合理推论。根据之前的引述、联系,进行推论。这一步可以增补推论形成的过程,让人看到小孩是如何思考的。

四、明确表述。说出你的主观意见,做出明确的回答。

第三,作文也要重点检查。作文最忌讳有错字、错句及用错的标点。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作文错误太多,涂改太乱,建议在草稿纸上列出大纲后再写。

作文检查两次。第一次,一边看一边改,增补或删除,好好调整,用好修改符号;第二次再总体读一读,做些校正。然后,不要再看了,水平如何,基本就在那里了,更多消耗时间无意义。

数学——重点检查选择、应用题

第一,选择题是数学检查的重点。

检查时,题目一定要认真重读一遍,看准备题目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答案”,还是“错误的答案”;是要求选“最多”,还是要求选“最少”。

第二,应用题不要一看不会做就什么都不写。

静下心来再读一遍题目,把能用的公式或理论写在草稿纸上,理出思路,能想出一步算一步,都写在试卷上,因为应用题是步骤得分的,即使只答对一步,也会有步骤分。

英语——重点检查语法题和作文

第一,语法题是英语考试检查的重点。拿不准的、记不清的语法可以凭借语感来作答。

第二,同语文的作文一样,英语作文写完后也要多读几遍,一定不要出现错词或错句。宁可用很短很简单的句子,也坚决不用拿不准的句子。

题会做,但是却因为做错或漏做题而失分,要比难题不会做更加让人惋惜。要想少产生一点这样的遗憾,就要学会如何去检查一份试卷。

04

阅读理解万能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它本身的作用 + 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

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宾语前置

文言篇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

“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 ......是 ......”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主谓倒置

文言篇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状语后置

文言篇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判断句

文言篇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 "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 ......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 ......,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 "者 ",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 ......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被动句

文言篇

什么是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 ......于 ......。”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 ......于 ......。”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

“为”,“为 ......所 .....。”表被动。如 :“(巨)偏在远郡 ,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疑问句

文言篇

疑问词

常见的疑问词有“何”、“安”、“乌”、“为”、“哉”、“奚”、“乎”、“耶”等

例句

“又安干毒耶?”(又怎么干去怨恨呢?)

“尔亦知射乎?”(你也懂射箭吗?)

“为何人哉?”(是什么人?)

“夫子奚不时来观乎?”(您为什么不时常来参观呢?)

“然则何时而乐耶?”(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欢乐呢?)

固定句式

文言篇

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相当于“与其……宁可……”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 ......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 ......的)、比及(等到 ......的时候)、为 ......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 ......怎么样)、得无 ......耶(大概 ......吧、恐怕 ......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 ......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 ......乎(不是 ......吗)、得无 ......乎(难道 ......吗)、孰与、孰若(跟 ......相 ......)何 ......为(为什么 ......呢

省略句

文言篇

主语的省略

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谓语的省略

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宾语的省略

例如:民说之,使(之)王天下……

介词的省略

例如:方柯玩游戏(于)网吧。

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 ,介词“以”、“为”、“与”的宾语 "之 "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文言文复习之特殊句式

文言文复习之特殊句式 一、特殊句式1、判断句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我没能早些重用您,现在危急了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这也像是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蔺相如)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失其所与,不知。 【失掉自己的同盟国,是不明智的。】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勇士,有智谋,适合差遣。】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什么呢是因为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之所以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只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不过我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 们两个人存在啊。】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之急难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仇怨放 在后面啊。】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现在人家正好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告辞什么呢】 2、倒装句式: (1)宾语前置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文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文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 一、知识结构 文言句式,一般指与现代汉语表示形式有较大不同的几种文言句式。所谓有较大不同,以判断句为例。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判断词“是”表示,而在古代汉语中则主要用“……者,……也”的形式来表示。 常见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几种。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⑤臣本布衣。⑥且相如素贱人。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2)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5)用“被”表被动。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①戍卒叫,函谷举。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 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三、省略句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讲解(共四大类)

高考语文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翻译时,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这种判断句式中的“也”同样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前面不用“者”停顿,谓语后面“者也”连用,表示判断,即“……者也”式。翻译时,这种判断句中的“者也”不用译,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5)“者”“也”都不用。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7)用“是”做判断动词。 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 (8)用“乃、即、则、皆、必、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a.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臣本布衣。(《出师表》) 2.被动句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的形式。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 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 如:有罪受罚,又焉移之?(《左传·哀公六年》) 这种句子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施动者则未能引出。如果需引进施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 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 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5)用“为”引进施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示被动。 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为……,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

文言文高考(特殊句式、虚词)专题

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虚词 1、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2、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高考语文古文化常识常见考点及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考语文古文化常识常见考点及文言文特殊句式 表授予官职 1、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3、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4、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5、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6、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7、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8、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9、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10、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11、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12、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13、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表罢免官职 1、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2、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3、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4、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表提升官职 1、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2、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3、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4、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5、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6、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7、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8、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降低官职

高考语文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

高考语文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 一、古代文化常识概述 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掌握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对于高考语文考试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最全面的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二、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重点 1. 儒家文化 -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的重要性 -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提倡“仁者爱人”,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孔子的学生有颜回、子路、子贡等,他们是儒家思想的传承者 2. 文化 - 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宗教思想 - 四大名山是峨眉山、武当山、普陀山、雁荡山

- 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主张“八正道”,追求解脱和悟道的境界 3. 文化 - 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传统宗教 - 倡导“道法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 的经典有《道德经》、《庄子》等 4. 唐诗宋词 - 唐诗是古代文言文的杰作之一,以杜甫、李白、王维等为代表 - 宋词是古代文言文的艺术形式之一,以李清照、辛弃疾、苏轼等为代表 - 唐诗宋词在古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 5. 四书五经 -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

- 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中国古代经典文献 6. 武侠文化 - 武侠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形态,强调武功、侠义和忠诚等 价值观 - 武侠小说有《水浒传》、《西游记》、《射雕英雄传》等, 被广泛传播和阅读 三、结语 以上是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的最全面介绍。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掌握儒家文化、文化、文化、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以及武侠 文化等重要内容。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考生将更好地理解古代文 言文的内涵,提升语文水平,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是对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的简要概括,考 生需在备考过程中深入研究相关内容,以达到更好的备考效果。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对事物的性质、状况,事物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用“……者……也”表判断。 ①灭六国者六国也。(《六国论》)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五人墓碑记》) (3)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孔子贤者。(《孔子世家》)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②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赤壁之战》) (5)用“乃”“诚”“即”“则”“本”“素”“亦”“皆”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魏公子列传》)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⑤臣本布衣。(《出师表》) ⑥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 (6)无标志判断句。 这类判断句判没有任何标志,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鸿门宴》)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的情况才多了起来。(特别提示:判断句翻译的时候要加出“是”) 二、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2)用“被”表被动。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①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5)无标志被动句。 这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一般要根据上下文意思进行判断,为意念上的被动。 ①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②洎牧以谗诛。 (《六国论》) 三、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主语的省略。

文言特殊句式种类及例句

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翻译时不必管“者”“也”,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1)吴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3)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5)今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6)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7)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8)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9)《齐谐》者,志怪者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逍遥游》 (10)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齐人有一妻一妾》 (1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1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3)蔺相如者,赵人也。 (1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6)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7)缑(gou)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苏武传》(18)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也 在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在句末只用“也”收尾,表示判断。主语的后面,或有停顿(逗号标点),或无停顿(不加标点)。(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此余之所得也。 (6)所谓前洞也。《游褒禅山记》 (7)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8)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9)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 (10)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11)此陈日夜切齿拊心也。《荆轲刺秦王》 (12)召公曰:“是障之也。”《召公谏厉王弭谤》 (1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1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15)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17)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18)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苏武传》 例2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 有的判断句,也可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高中语文必考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

高中语文必考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特殊句式是教师教授的重要内容,那么具体有哪些特殊句式是需要我们掌握的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考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考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臣本布衣。” “且相如素贱人。”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例如: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例如:此人力士。 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汇总(共七大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 一、表示疑问 (一)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 【例】1.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为什么搜刮财物时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 (二)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 【例】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2.“求,尔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 (三)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 【例】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凭什么使自己在赵国安身立足呢?) 2.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四)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 【例】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五)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等)【例】1.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2.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六)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更……”) 【例】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七)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例】1.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 (蒋琬问道:“现在幼常(马谡)因为有罪而被处死,已经整肃了军纪,丞相为什么反而哭了呢?”) 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 二、表示反问 (一)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 【例】1.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你是被雇来种地的,哪里能富贵呢?) 2.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 (二)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 【例】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现在人家正像刀子和砧板,我们就像砧板上待割的鱼和肉,还告辞做什么呢?) (三)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 【例】1.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 (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 (四)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 【例】1.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五)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 【例】1.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唉!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

高中课本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归纳

高中课本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归纳 常见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通常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可以分为三个系列:“……者……也”系列、“乃、为”系列和无标志系列。 1.“……者……也”系列 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例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游褒禅山记》) 2.“乃、为”系列 文言文判断句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有时在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构成另一个系列。例如: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无标志系列 文言文中,有些判断句是没有任何标志的。如: 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 二、被动句 分为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两大类。 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常见表被动的词语有“于”“见”“见……于……”“为”“被”“为所”“为……所……”等。例如: ①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这类句子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文意看,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例如: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③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语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又称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几种。 1.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四种情况: (1)否定句中用代词做宾语时,这个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例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2)疑问句中用疑问代词(何、安、谁、孰、胡、焉等)做宾语时,这个宾语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充当介词的宾语时,这个宾语一般放在介词的前面。例如: ①沛公安在?(《鸿门宴》) ②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③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文言文中可把宾语移到动词前,并在提前了的宾语后面加“之”“是”作为提前的标志。有的文言句式为了表示强调,特意在宾语前加副词“唯”,组成“唯……是……”“唯……之……”的形式。如: ①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4)用“……之谓也”或“其……之谓也”“其……之谓乎”句式表示总结性的判断。这是宾语放在动词“谓”之前的形式,意思是“说的就是……啊”。例如: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文言文特殊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等知识点复习

文言文特殊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等知识点复习 特殊句式 [高频考点1]文言文阅读-宾语前置式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一古之人不欺余也。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例如: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一大王来操何? 3.用“之”“是”复指宾语,并将宾语前置。 例如: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一宋有何罪? [高频考点2]文言文阅读-定语后置句式 1.中心语+定语+者例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计未定,求可使报秦人,未得。 2.中心语+之+定语+者 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一然有声之石,所在皆是也。 [高频考点3]文言文阅读-状语后置句式 1.“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都后置 例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多数后置 例如:例: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后汉书·张衡传》) [高频考点4]文言文阅读-主谓倒置句式 1.名词谓语和主语的倒置。 例如: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 2.(疑问)代词谓语和主语的倒置。 例如:谁与,哭者?(《礼记·檀弓上》) [高频考点5]文言文阅读-被动句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于......”的形式。例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译:在国内被郑袖迷惑,在国外被张仪欺骗。)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 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 3,在动词前用“受”字,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译: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十万大军,被别人控制。) [高频考点6]文言文阅读-判断句 般以“......者,......”“....-也”“......者,......也”“为”“乃、则、皆、诚、非”“是”例如: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例如:中峨冠而多者为东坡。(《核舟记》) 词类活用 [高频考点7]文言文阅读-词类活用-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分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三类。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 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会学习到很多的知识点,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女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特殊句式的介绍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 此帝王之资也。(……也) 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二.被动句 1.而君幸于赵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为天下笑,何也?(为) 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9.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非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借否定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借疑问词“谁”) 四.否定句(非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 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 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 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

(完整版)高考语文:7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考语文: 7 种文言文特别句式 (一)判断句 用名或名性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代一般是在主和之用判断“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里,“是”多作代用,极少把它看作判断用。因 此,在大部分状况下借助气来表示判断。 常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后边用“者”表示停,在后边用“也”表示判断, 即“⋯⋯者⋯⋯也”式。种判断句式,是古中表示判断的典型 格式。如: 廉者,之良将也。 2.主后边用“者”表示停,而后边不用“也”,即“⋯⋯ 者⋯⋯”式。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只在主和之加 判断“是”。如: 柳敬亭者,之泰州人,本姓曹。 3.主后边不用“者”表示停,只在后边用“也”表示 判断,即“⋯⋯,⋯⋯也”式。种判断句式中的“也”同不, 只在主、之加“是”。如: 和氏璧,天下所共宝也。 4.“者”“也”都不用。成代,只要在主、之 加“是”。如: 刘,天下雄。

5.用“ ”表示判断,即“⋯⋯ ⋯⋯”式。如: 人方刀俎,我肉⋯⋯ 6.用“乃、即、、皆、必”等副表示必定判断,用副“非” 表示否认判断。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岳阳楼之大也。 7.用“是”作判断,文言文中也有,但出晚并且少。 如: 巨是凡人,偏在郡⋯⋯ (二)被句 在古中,主是所表示行的被者的句式叫被 句。 常的被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于”引行的主者,表被,即“ +于⋯⋯” 式。如: 夫而燕弱,而君幸于王,故燕王欲于君。 2.在前用“ ”“受”表示被,构成“ (受)+”的形式。如: 大家皆醉而我独醒,是以放。 假如需要把作行的主者介出来,可在后加介 “于”,构成“ (受)++于”的形式。如: 臣恐欺于王而⋯⋯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

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认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①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涉世家")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愈"师说")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④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⑤夫战,勇气也。("左传·判论战") ⑥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司马迁"涉世家") ②此则楼之大观也。(仲淹"楼记") ③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溥"五人墓碑记") ④夫六国与皆诸侯。(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溥"五人墓碑记")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晋。(渊明"桃花源记") ④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⑤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轼"石钟山记") 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认副词"非〞等表示否认的判断。例如: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洵"六国论")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①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认判断谓语前加的否认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①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溥"五人墓碑记")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愈"师说")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全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全 一. 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 此帝王之资也。(……也) 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二.被动句 1.而君幸于赵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为天下笑,何也?(为) 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9.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非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认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借否认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借疑问词“谁”) 四.否认句(非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认句,必须用否认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不过,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能够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否认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 A.莫我肯顾B.古之人不余欺也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欢迎阅览。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1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