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上的物理问题及答案

汽车上的物理问题及答案

1、汽车的底盘体积为什么都比较大?

答案:这样可以降低汽车的重心,增加汽车行驶时的稳度。

2、汽车的车身设计为什么都成流线型?

答案: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3、汽车前进的动力是什么?

答案:地面对主动轮的摩擦力(主动轮与从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反)4、汽车在平直路面为什么可以匀速前进?

答案:牵引力与阻力互相平衡,汽车所受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平衡

5、汽车拐弯时:

①司机为什么要打方向盘

答案: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乘客为什么会向拐弯的反方向倾倒?

答案:由于乘客具有惯性

6、汽车急刹车(减速)时,司机踩刹车为什么能停下来?

答案: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不同用途的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还存在大小和个数的差异?

答案:这与汽车对路面的压强大小相关

8、汽车的座椅为什么都设计得既宽且大?

答案:这样就减小了对坐车人的压强,使人乘坐舒服

初中物理与汽车有关知识习题

与汽车有关的中考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进入百姓家庭。近年来,以汽车为载体的中考题不断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下面以近几年中考题为例,介绍一些与汽车有关的典型题目。 一、与热学相关的题目 1(2008年重庆)汽车散热器等制冷设备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___较大的性质;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5kg的水,在温度升高1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是________J。[已知] 答案:比热容。 2(2008年湖北恩施)2008年1月的那场大雪曾导致我国大部分地方气温降至零下5摄氏度以下,很多车辆因为水箱中的水凝固成冰而不能正常运转。在有关技术部门的建议下,司机们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问题便得到解决。这说明:与水比较,酒精和水的溶液。答案:熔点低。 3(2008福建厦门)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答案:前玻璃窗的雾气是由于车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出热量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对着车窗吹暖风,可以使小水珠吸热加快蒸发成水蒸气,车窗玻璃就变清晰了。 二、与光学相关的题目 4(2008年湖北黄冈)如图1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摄像头(“靠近”、“远离”)。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是因为车内的人,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 答案:凸透靠近反射的光很弱熄灭。 三、与磁学相关的题目 5(2007年江苏扬州)如图2是公共汽车上用电磁阀控制车门开、关的工作电路图。、 是固定的电磁线圈。衔铁、通过横杆相连并可左右移动,带动传动装置使车门开启或关闭。当接通触点时,线圈(/)具有磁性,吸引衔铁使横杆 向(左/右)运动,带动传动装置关闭车门。

物理测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物理测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1.在游泳池边向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答: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要发生折射,人从空气看河底,实际看到的是河底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河底的位置浅。 2.通常皮鞋的表面有许多毛孔,不是很光滑。当有灰尘附着在表面时,皮鞋就失去光泽,涂上鞋油仔细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看了,为什么? 答:因为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试,使鞋油涂抹得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3.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开水蒸发产生水蒸气。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壁就液化成小水珠,并附在玻璃内壁上,所以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 4.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 答:那是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从壶嘴出来的是水蒸气,而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而那些看得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液化了,成了液态的小水珠,所以看得见。

5.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 答: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 6.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先用大火可以将水迅速烧开,达到相对最高的温度沸点,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但是要保持水持续沸腾,要持续加热,调小火,是为了维持水沸腾,让水温保持最高,及可以使食物熟得快,也可以节能。 7.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为什么? 答: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遇冷而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使平面镜成像模糊. 8.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 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答: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干冰升华使周围的环境温度降低,使其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白雾。 9.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答: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所以形成之前天气很冷,这样才满足降霜的条件。雪是水凝固形成的,凝固放热,所以正下雪时,感觉不是太冷,而雪熔化或升华都要吸热,所以雪后感觉更冷。

汽车里的物理问题

汽车里的物理问题 陶成龙 (绍兴市高级中学 浙江 绍兴 312000) 汽车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正在逐步进入寻常百姓的消费视线。以汽车为知识载体的命题,也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在卷面上,今后也必将是高考能力考查的热点。本文将探讨有关的物理问题。 1.汽车的摩擦力问题 汽车行驶中的主要阻力来源于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空气对车身的摩擦力相对较小)。那么汽车靠什么力行驶呢?很多同学可能会回答,是因为发动机可以产生驱动力,这样只答对了一半。 其实,在研究汽车行驶的时候,应将汽车看成一个整体(但不能看成一质点),因此发动机的驱动力只是一个内力,显然内力不能使整个物体朝某一方向运动。假设当发动机工作时,其驱动力只是驱动后轮转动(设后轮是主动轮),此时后轮胎边缘相 对路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如图1),所以后轮就获得了地面对它的向前 的摩擦力,正是这个向前的摩擦力克服了汽车行驶时的阻力从而使汽车向 前行驶。前轮是从动轮,在汽车向前运动时其相对路面有向前的运动,所以前轮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向后的。另外当发动机关闭后,前后轮所受的摩擦力都向后,都是运动的阻力。 2.汽车的起动问题 汽车由静止开始起动的实际过程较为复杂,在高中阶段我们可以把它简化成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恒定功率起动;另一种是以匀加速起动。 当汽车以恒定功率P e 起动时,由Fv P e =知,V 增大,F 减小;由m f F a -= 知a 减小,汽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当a=0,即F=f 时,汽车达到最大速度f P v e m = ,此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汽车匀加速起动时,加速度m f F a -= 恒定,但V 逐渐增大,由P=FV 可知P 增大,汽车做匀加速直线。当P=P e 时,匀加速运动结束,由Fv P e =知V 增大,F 减小;由m f F a -=知a 减小,汽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直线运动。当a=0,即F=f 时,汽车达到最大速度f P v e m =,此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1]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 ,汽车质量为5t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1)汽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起动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0.5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解析 1)汽车以额定功率起动,先做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加的变加速运动,当a=0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速度最大V m ,则有kmg f F == m e Fv P = 摩擦动力 图1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刚体

题:一汽车发动机曲轴的转速在s 12内由13min r 102.1-??均匀的增加到13min r 107.2-??。(1)求曲轴转动的角加速度;(2)在此时间内,曲轴转了多少转 题解:(1)由于角速度 2n (n 为单位时间内的转数),根据 角加速度的定义t d d ωα=,在匀变速转动中角加速度为 ()200 s rad 1.132-?=-= -= t n n t πωωα (2)发动机曲轴转过的角度为 ()t n n t t t 00 202 2 1+=+= +=πωωαωθ 在12 s 内曲轴转过的圈数为 圈3902 20 =+== t n n N πθ 题:某种电动机启动后转速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1(0τ ωωt e - -=,式中 10s rad 0.9-?=ω,s 0.2=τ。求: (1)s 0.6=t 时的转速;(2)角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启动后s 0.6内转过的圈数。 题解:(1)根据题意中转速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将t s 代入,即得 100s 6.895.01--==??? ? ? ?-=ωωωτ t e (2)角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220s 5.4d d ---===t t e e t τ τ ωωα (3)t = s 时转过的角度为 rad 9.36d 1d 60 060 =??? ? ? ?-==? ?-s t s t e t τ ωωθ 则t = s 时电动机转过的圈数 圈87.52== π θ N 题:如图所示,一通风机的转动部分以初角速度0ω绕其轴转动,空气的阻力矩与角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C 为一常量。若转动部分对其轴的转动惯量为J ,问:(1)经过多少时间后其转动角速度减少为初角速度的一半(2)在此时间内共转过多少转 题解:(1)通风机叶片所受的阻力矩为ωM C -=,由转动定律αM J =,可得叶片的角加 速度为 J C t ω ωα-== d d (1) 根据初始条件对式(1)积分,有 ??-=ω ωω00d d d t t J C t 由于C 和J 均为常量,得

高中物理:汽车行驶安全问题

高中物理:汽车行驶安全问题 [探究导入] 在高速公路上,有时会发生“追尾”事故——后面的汽车 撞上前面的汽车.造成追尾的主要因素是超速和精力不集中,如图所示是交 警在处理一起事故. (1)交警同志在干什么呢?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他们在测量距离,目的是判断车是否超速. (2)为什么通过测量距离就能知道是否超速? 提示:因为速度和位移存在一定的关系,即v 2t -v 20=2ax . 1.反应时间与反应距离 驾驶员从看到现象到做出相应的刹车动作的这段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所行驶的距离叫反应距离. 2.刹车距离与停车距离 (1)从制动刹车开始,到汽车安全停下来,汽车做减速运动,所通过的距离叫刹车距离. 说明:刹车距离的长短取决于路面情况和汽车的运动速度. (2)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两者之和就是停车距离. 3.汽车行驶安全问题的分析方法 (1)建立物理模型: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时间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画出示意图. (3)灵活选用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多、推论多,解题时要灵活选择,同时要注意公式中v 0、v t 、a 、x 都是矢量,通常规定v 0方向为正方向. (4)借助v -t 、x -t 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易错提醒] (1)画出物体运动的过程示意图,有助于明确研究过程的已知量和待求量,而明确研究过程的已知量和待求量是选择公式的前提. (2)选取公式时,注意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如初速度(或末速度)为零等. [典例3] 在高速公路上,有时会发生“追尾”事故——后面的汽车撞上前面的汽车.请分析一下,造成“追尾”事故的原因有哪些?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车速限制为120 km /h.设某人驾车正以最高时速沿平直高速公路行驶,该车刹车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司机的反应时间(从意识到应该刹车至操作刹车的时间)为0.6~0.7 s .请分析一下,应该如何计算行驶时的安全车距? [思路点拨] 反应时间内匀速运动,根据最长反应时间求位移x 1.刹车后匀减速运动,根 据x 2=v 0t +12at 2或x 2=0-v 202a 求x 2.x 1与x 2之和即为安全距离.

汽车中的物理知识

汽车中的物理知识 素材观察 一辆货车撞上路中间的护栏,紧跟的第二辆货车撞上路边的护栏后,侧翻在路边的排水沟里。后面陆续赶至的小车陆续发生碰撞、追尾、、、2009年6月15日上午9时50分,成渝高速公路成都往重庆方向67公里处,陆续发生4起车祸,共有20余辆车碰撞、追尾。 目击者称:“大货车、小轿车横七竖八的摆着,至少有20余辆车连环相撞,相撞车辆绵延约一公里,许多车撞得破烂不堪,感觉就像刚刚发生地震的样子。” 典例分析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高速公路上驾车的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在紧急刹车时由于()而撞到车壁;安全带做得比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对人体的()。有些汽车还设置了安全气囊,一旦发生事故,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能起到缓冲作用。 答案:惯性,压强。 二、小红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见前面有一辆卡车同她的距离不变;看见后面有一辆小轿车同她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小轿车与路旁的交通标志牌间的距离不变。据此回答:如果以交通标志牌为参照物,客车是()的,小轿车是()的;如果以卡车为参照物,小红坐的汽车是()的,小轿车是()。 答案:运动,静止;静止,运动。 三、正在行驶的两辆汽车相撞,会使两辆车子都损坏,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而且力的作用是()的,且这对相互作用力是()的;也说明正在行驶的汽车具有()能,能够对其他物体()。 答案:形变,相互,同时发生,动,做功。 分析:以上题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这类题目学生基本都能正确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对于定义、定理、规律的理解、掌握要清晰透彻,这就能体现出平时知识的积累程度。在平时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弄懂并理解每一个定义、定理、规律,知道该定义、定理规律是如何建立的、建立过程、用何种方法,以及它的内涵及外延。只有这样才算真正理解它,才算真正学会它,到时就能用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练习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难点解析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难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小明测量一支2B铅笔的长度数值为15.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A.mm B.cm C.m D.km 2、如图所示,A为可在斜面上自由移动的小车,B 为固定在斜面一端的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B 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不同时刻小车 A与它的距离,这样计算机就可以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时的速度.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出不同时间测出的物体运动的速度(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t2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t2~t3时间内做加速直线运动 C.t1~t3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D.t3~t4时间内做减速直线运动 3、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的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B.小明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C.以站台为参照物,小明感觉旁边的列车向相反方向开去了 D.小明选择相同的参照物可以造成先后不同的感觉 4、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B.小刚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一半路程大 C.两人的速度一直相同 D.小刚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5、某人骑车向正东方向行驶,看到插在车上的小旗向正南方向飘动,假设风速保持不变.骑车人沿正南方向行驶时,小旗的飘动方向不可能的是 A.正东方向B.正北方向C.东偏南方向D.东偏北方向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相对于地面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九年级物理问答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问答题及答案 1、正在运汽油的汽车尾部常拖着一铁链,铁链的一端与金属车相连,另一端拖在地上这是为 什么? 答:将金属车皮里面的电荷迅速传给大地,避免由于静电过多产生放电现象引起火灾。 2、灯泡用久后会变暗,为什么? 答:一方面,灯泡用久后,其灯丝在高温下升华变细,它的电阻将会变大,根据P=U2/R;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20伏不变,电阻变大将会导致灯泡的电功率变小,因此,灯泡会变暗;3、灯泡用久后,灯丝易烧断,请问灯丝烧断往往发生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这种烧断现象看起来虽然不好,但能否加以利用,举例说明? 答:这是因为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开灯瞬间灯丝的温度比正常工作时低,灯丝的电阻是最小的,由P=UI=U2/R可知,此时灯泡的功率最大,灯泡最亮,温度也是最高的,所以灯丝容易被烧断。这种烧断现象能加以利用,如保险丝,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一定值时,保险丝自动烧断,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4、晚上的用电高峰时,你会发现家里的白炽灯变得昏暗,试分析原因。如何改进? 答:晚上的用电高峰时,因用电器的总功率很大,而使得于路中电流很大,又因为输电线路电阻不变,据U=IR线可知线路中损失的电压较大,造成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较小, 改进措施:减小电线的电阻,如换用较粗的电阻率较小的导线。 5、一根铜线和一根镍铬合金钱,长短粗细相同,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哪根导线两端电压大? 为什么?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哪根导线中电流大,为什么? 答:长短粗细相同的铜线和镍铬合金线,铜线电阻小,镍铬合金线电阻大。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镍铬合金线两端电压大,因为串联电路电流相等,镍铬合金线电阻大,据U=IR可知镍铬合金线两端电压大。把它们共联在电路中,铜线中电流大,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铜线电阻小,据I=U/R可知铜线中电流大。 6、灯泡接入电路中时,灯泡和电线中流过相同的电流,灯泡和电线都要发热,可是实际上灯泡 热得发光,电线的发热却觉察不出来,为什么? 答:灯泡和电线中的电流相等,而灯泡的电阻远大于电线的电阻,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灯泡发热将会远大于电线的发热,所以灯泡热得发光,而电线发热却觉察不出来。 7、照明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用电器容易引起火灾,为什么?如果发生火灾,就采取什么措施?答: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用电器会导致电线中电流过大,据焦耳定律Q=I2Rt,电线的电阻一定,,电流过大将导致电线中产生的热量明显增大,所以容易引起火灾,如果发生火灾,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泼水救火。 8、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的夏季变化比沿海炎热,而冬季又比沿海地区寒冷, 为什么? 答:因为内陆地区以干泥为主,而沿海地区以水为主,水的比热比干泥土大得多,在同样受热 或冷却了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士小得多,所以一年四季,沿海地区的温度变化不大。 9、灯丝断了以后搭在一起,灯泡会变亮,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答: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使使灯丝变短,从而使其电阻减小,灯炮两端的电压是220V不会变,根据P=UI=U2/R可知,灯泡的电功率会变大,所以灯泡变亮。 10、“电饭锅”是我们常用的家用电器,请在它身上找出几个应用物理知识的地方? 答:(1)电流的热效应,(2)导体,绝缘体,(3)保护接地,(4)电能转化内能. 11、一商品仓库,后门进货,前门取货,现有红、绿两只灯泡个一个电铃、一个电池组、两个 开关,还有若干导线, 答:请你为仓库值班人员设计一个电路:电铃响同时红灯亮,表示取货人在门前按开关;电铃响同时绿灯亮,表示送货人在后门按开关,要求设计出电路图,图中要标明红灯、绿灯及对应的前门、后门开关。两灯并联后再与电铃串联,电铃串联于干路中,前门开关与红灯构成一条支路,后门开关与绿灯构成一条支路 12、在桌面上有两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他们的连接电路在桌子下面,无法看到,晓飞试了 一下,闭合开关时两灯泡均亮,断开开关时,两灯泡均熄灭,这两个小灯泡究竟是串联还是并联,请你写出判断方法? 答:拧下其中一只观察另外一只是否仍然发光,若仍然发光则两灯并联,若另一只不再发光则两灯串联。 13.城市中高楼大厦林立,每到夏日,在太阳照射下,市内气温便会升得很高,这种现象称为热岛效应。而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却明显减弱。请根据下表给出的一些物质的比热容,简要解释热岛效应的成因。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有所发现,请填出其中任意三条。

初一物理运动学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物理运动学练习题及答案20题 1. 一个小球以5 m/s^2的加速度以东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过3秒后,它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速度 = 加速度 ×时间 = 5 m/s^2 × 3s = 15 m/s(向东) 2. 一个小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了4秒后,突然刹车,以3 m/s^2的加速度减速,求减速持续的时间和小汽车刹车时走过的距离。 答案:时间 =(速度变化)/ 加速度 =(0 m/s - 20 m/s)/ -3 m/s^2 = 6.7s 距离 =(初始速度 + 结束速度)/ 2 ×时间 =(20 m/s + 0 m/s)/ 2 × 6.7s = 67 m 3. 一个物体沿着一条直线做匀变速运动,起初速度是5 m/s, 加速度是2 m/s^2,经过多长时间物体的速度会达到12 m/s? 答案:速度 = 初始速度 + 加速度 ×时间 12 m/s = 5 m/s + 2 m/s^2 ×时间 时间 =(12 m/s - 5 m/s)/ 2 m/s^2 = 3.5 s

0 m/s,加速度是多少? 答案:加速度 =(结束速度 - 初始速度)/ 时间 =(0 m/s - 20 m/s)/ 10 s = -2 m/s^2 5. 一个人从楼上抛出一个石头,初速度为0 m/s,下落时间为5 s,石头下落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距离 =(加速度 ×时间^2)/ 2 =(9.8 m/s^2 × (5 s)^2)/ 2 = 122.5 m 6. 一辆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了10 s,然后以匀减速减速到 0 m/s,刹车所需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刹车距离 =(速度^2 - 初始速度^2)/ (2 ×加速度) =(0 m/s^2 -(25 m/s)^2)/ (2 × -2 m/s^2) = 312.5 m 7. 一个物体以3 m/s的速度向东运动,经过2 s后速度变为5 m/s,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加速度 =(结束速度 - 初始速度)/ 时间 =(5 m/s - 3 m/s)/ 2 s = 1 m/s^2

物理应用题答案

物理应用题答案 【篇一:高一物理计算题(含答案)】 在距地面10m高处,以10m/s的速度抛出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已知物体落地时的 2速度为16m/s,求:(g取10m/s)(1)抛出时人对物体做功为多少?(2)飞行过程中物体 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多少? (1)经过多长的时间汽车达到额定功率。 (2)汽车达到额定功率后保持功率不变,运动中最大速度多大? 2 (3)汽车加速度为0.5 m/s时速度多大? 3、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使斜面体向右水平匀速移动距离l,求: (1)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2)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的功。 (3)斜面对物体做的功。 图 2 4、如图所示,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质量m=0.1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7m/s在水平地面上向左作加速度 2a=3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4.0m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小球落在c点。求a、c 2之间的距离(g=10 m/s) 5、ab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在下端b与水平直轨道相切,如图所示。一小球自a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小球的质量为m,不计各处摩擦。求 (1)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 a 1(2)时的速度大小 2 (3)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和水平轨道的c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nb、nc各是多大? 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小车与绳子的一端相连,绳子另一端通过滑轮吊一个质量为m的砝码,砝

码离地h高。若把小车静止开始释放,则在砝码着地瞬间,求:(1)小车的速度大小。 (2)在此过程中,绳子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多少? 7、如图,斜面倾角??30?,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高为h,斜面顶点有一个定滑轮,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通过一根不可 伸长的细线连结并跨过定滑轮,开始时两物块都1位于距地面的垂 直距离为h的位置上,释放两物块后,a沿斜面无摩擦地上滑,b沿 斜面2 的竖直边下落,且落地后不反弹。若物块a恰好能到达斜面的顶点,试求m1和m2的比值。(滑轮质量、半径及摩擦均忽略) b 8、如图所示,一对杂技演员(都视为质点)乘秋千(秋千绳处于水 平位置)从a点由静止出发绕o点下摆,当摆到最低点b时,女演 员在极短时间内将男演员沿水平方向推出,然后自已刚好能回到高 处a 。求男演员落地点c 与o 点的水平距离s。已知男演员质量m1,和 m1女演员质量m2之比 =2,秋千的质量不计,秋千的摆长为r , c 点比o 点低5r。 m2 9、如图所示,圆轨道ab是在竖直平面内的1/4圆周,在b点轨道 的切线是水平的,一质量为m质点自a点从静止开始自由下滑,不 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 ①在质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多少? 10、如图13所示,让摆球从图中的a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摆,正好摆 到最低点b位置时线被 拉断.设摆线长l=1.6 m,悬点到地面的竖直高度为h=6.6 m,不 计空气阻力,求: (1)摆球落地时的速度. 2(2)落地点d到c点的距离(g=10 m/s). 图13 11、甲、乙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其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l,求:(12分) (1) 这两颗卫星的转动半径之比; (2) 转动角速度之比; (3) 转动周期之比; (4)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之比。

高中物理 汽车启动问题 机械能守恒 典型例题(含答案)【经典】

汽车启动问题 考点四:汽车启动问题 1.(单选)一起重机的钢绳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起质量为m 的重物,当重物的速度为v 1时,起重机的功率达到最大值P ,以后起重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重物,直到以最大速度v 2匀速上升,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 ,则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绳的最大拉力为P v 2 B .钢绳的最大拉力为mg C .重物匀加速的末速度为P mg D .重物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P mv 1 -g 答案 D 2. (单选)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假 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 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 A 3.(多选)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某一初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保持恒定的牵引功率,其加速度a 和速 度的倒数1v 图像如图8所示。若已知汽车的质量,则根据图像所给的信息,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 A .汽车的功率 选ABC B .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C .汽车所受到的阻力 D .汽车运动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 解析:选ABC 由F -F f =ma ,P =F v 可得:a =P m ·1v -F f m ,对应图线可知,P m =k =40,可求出汽车的功率P ,由a =0时,1v m =0.05可得:v m =20 m/s ,再由v m =P F f ,可求出汽车受到的阻力F f ,但无法求出汽车运动到最大速度的时间。 4.(单选)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 km/h ;则6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答案 C A .120 km/h B .240 km/h C .320 km/h D .480 km/h 5.(单选)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都拖着完全相同的拖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齐头并进,某一时刻两拖车同时与汽车脱离,之后甲汽车保持原来的牵引力继续前进,乙汽车保持原来的功率继续前进,则一段时间后(假设均未达到最大功率)( ).答案 A A .甲车超前,乙车落后 B .乙车超前,甲车落后 C .它们仍齐头并进 D .甲车先超过乙车,后乙车又超过甲车 6.(多选)某科技创新小组设计制作出一种全自动升降机模型,用电动机通过钢丝绳拉着质量为m 的升降

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LT

11.水平飞行的飞机在目标的正上方空投一个木箱(如图11-17),则木箱落地时的位置 ()A.在目标处B.在目标的前方 C.在目标的后方D.无法确定 1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在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13.分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 B.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C.汽车受到的重力与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它受到的阻力 1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在桌面上的杯子,不受力的作用 B.用力将气球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手推门,手距离门轴近时比距离门轴远时省力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5.小红坐在行驶的客车中,看见前面有一辆卡车同她的距离不变,看见后面有一辆小轿车离她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小轿车与路旁的交通标志牌间的距离不变.如果以交通标志牌为参照物,客车是________的,小轿车是________的.如果以卡车为参照物,客车是________的,小轿车是________的. 16.甲物体的速度是乙物体速度的2倍,若甲、乙两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若甲、乙两物体运动相同的时间,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__. 17如图11-18所示,用铁锤拔钉子,手握在铁锤柄的末端比握在柄的中部所需的力要小,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有关. 18.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或安全气囊),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汽车在________时,乘车者由于________而撞伤,使用安全带(或安全气囊)可以起到保护安全的作用. 19.在行驶的火车车厢中,挂在行李架上的小包突然向前摆动,说明火车正在________行驶;若小包突然向右摆动,说明火车正在________. 20.列车从静止变为运动,并且速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受到________的作用.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还能继续行驶是由于________,但汽车速度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

中考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为了监测车辆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公路上都安装了测速仪。一辆从新洲开往武汉的小车经过刘集监测点时,测速仪从第一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4s;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1s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测速仪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2s;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保持不变; 求: (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 (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 (3)小车的速度。 【答案】(1) 68m;(2)34m;(3) 37.78m/s。 【解析】 【分析】 【详解】 (1) 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的时间 因为,所以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 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68m。 (2) 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的时间 因为,所以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 第二次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4m。 (3)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过程中的路程 汽车的行驶时间 汽车的速度 小车的速度是37.78m/s。

答:(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为68m。 (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4m。 (3)小车的速度为37.78m/s。 2.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____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_____的性质。 【答案】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声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超声清洗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的性质工作的,回声定位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的性质。 【点睛】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 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3.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要使得甲杯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大于乙杯,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要使甲杯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于乙杯,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更大的力敲击甲杯减少甲杯中的水 【解析】 【详解】 [1]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要使得甲杯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大于乙杯,甲杯的振动幅度就要大于乙杯,所以就要用更大的力敲击甲杯; [2]用筷子敲击杯子时,是杯子和水发生了振动,当水量越大时,杯子和水越难振动,杯中的水量越大,音调越低,水量越小,音调越高,要使甲杯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于乙杯,应该减少甲杯中的水。 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杯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音调最高是图________。用小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的是图 ________。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抽测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抽测 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36 分) 1.如图所示,汽车在拐弯时做匀速圆周运动,司机A与乘客B相比() A.线速度一定更大 B.角速度一定更大 C.向心加速度一定更小 D.向心力一定更小 【答案】C 【详解】 汽车转弯时,两乘客的角速度是相同的,根据v=ωr,因B乘客的转弯半径较大,则B乘客的线速度更大,根据a=ω2r可知,B乘客的向心加速度更大,因两乘客的质量关系不确定,无法比较向心力关系,故选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如图所示,摄影师调节三脚架使相机高度降低。调节后,水平地面对任意一只支撑杆的 () A.支持力不变 B.支持力变小 C.摩擦力不变 D.摩擦力变小 【答案】A 【详解】

AB.令相机与三脚架总质量为M,对相机与三脚架整体进行分析,在竖直方向上有 3N=Mg 解得 N=Mg 3 即支持力不变,故A正确,B错误; CD.令相机质量为m,根据对称性可知,每一只支撑杆对相机的支持力大小均相等,令该支持力F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对相机分析有 3Fcosθ=mg 支撑杆对地面的压力F与等大方向,则摩擦力 f=Fsinθ 解得 f=Ftanθ 若使相机高度降低,则θ增大,可知,摩擦力增大,故CD错误。 故选A。 3.某同学把一只弹簧秤改装成“竖直加速度测量仪”,用来测量电梯竖直运行时的加速度,他将弹簧秤上原本为1.0N的刻度改为0m s2 ⁄。测量电梯加速度时将重1.0N的钩码挂在弹簧秤上,当指针指在0m s2 ⁄刻度线上方时() A.钩码处于失重状态 B.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C.电梯可能在加速上行 D.电梯可能在减速下行 【答案】A 【详解】 当指针指在0m s2 ⁄刻度线上方时,可知拉力小于1N,对钩码有 mg−F=ma 即加速度向下,钩码处于失重状态,电梯加速上行或者减速下行时均为超重状态。

中考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一辆轿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后6s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20m/s,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空气中声速为340m/s) 【答案】960m 【解析】 【详解】 由速度公式 s v t =得汽车的行驶路程为: =20m/s6s120m s v t =⨯= 车车 声音得传播路程为: =340m/s6s2040m s v t =⨯= 声声 则鸣笛时汽车到高山得距离为: +2040m120m =1080m 22 s s s + ==声车 所以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到高山距离为: 0=1080m120m960m s s s =--= 车 答: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960m。 2.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_产生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响度/音调/音色);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_减弱噪声的。 【答案】振动响度声源处 【解析】 【分析】 【详解】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振动产生的。 [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大小,即指声音的响度。 [3]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指车辆禁止鸣笛,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3.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某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信息响度 【解析】 【详解】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进行防空警报演练时,为了使警报声传

八年级物理计算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十

………○…:_ _ ____ __ ___ … … … ○ … 八年级物理计算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十 1.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假设在反应过程汽车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减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20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0m ,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5s 。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 。求: (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2)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测试路段为一条较直的山路,全长3 km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以15m/s 的平均速度上山,到达山顶后立即原路返回,返回的时间为5 min 。求: (1)该汽车上山所用的时间为多少s ? (2)该汽车下山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 (3)汽车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

…………○……号:_ _ ____ __ ___ … … … … ○ … …3.如下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40cm ,一个体积为1dm 3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4N 。(g =10N/kg )求: (1)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2)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和物块的质量; (3)细线剪断后,物块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4.一辆质量为5t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汽车所受的阻力是汽车本身重力的0.05倍;求: (1)汽车受到的重力G ; (2)汽车的牵引力。

…………外…………………○……:___ _ _____ __班级:_… … … … 内 … … … … … …… ○ … … 5.一位登月宇航员的质量为60千克,已知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求: (1)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的质量m 月。 (2)当他登上月球表面时,他受到的重力G 月。 6.一辆轿车在公路上行驶,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 (1)左侧标志牌表示:_______距郑州60km ,右侧标志牌表示:该路段限速100_______(填单位)。 (2)如果这辆轿车用时25min 行完该路段,通过计算来判断这辆轿车是否超速_______。 (3)如果这辆轿车不违反交通法规行驶,行完该路段最少需要多少小时_______? 7.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太阳能汽车质量为0.5t ,牵引力为100N 。 (1)求汽车的重力;(g =10N/kg ) (2)求汽车受到的阻力; (3)请在图乙上画出汽车受力的示意图。

2021_2022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 1.小明坐在爸爸驾驶的小汽车上,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大客车向自己“倒退”而来,由 此现象可推断小汽车的速度比大客车的速度( ) A. 一定大 B. 一定小 C. 一定相等 D. 无法判断 2.用温度计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情况,其中规范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感觉不太冷,而上岸后却感到冷,原因是( ) A. 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B. 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C. 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D. 人体温度的一部分传给了空气 4.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 控制噪声的是( ) A.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 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C.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6.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清路面。但刚下过雨的路面十分潮湿,司机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由于下雨,路面很黑,不反射光 B. 由于路面潮湿,光发生了折射 C. 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漫反射 D. 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 7.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主要是因为( ) A. 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B. 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C. 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 水将热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8.在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实验中,如图甲:轻敲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时,与左边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被弹起来,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另一 方面说明声音具有______。 9.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棒冰的周围会产生“雾气”,这是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寒冷的冬天,早晨起来会看到窗子上有千姿百态的霜花,它是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霜花在窗的_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