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工委关于颁布《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设计规定岩洞型处理》等192项行业标准的通知

合集下载

国防科工局关于印发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科研项目申报指南(2018-2020年)的通知

国防科工局关于印发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科研项目申报指南(2018-2020年)的通知

国防科工局关于印发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科研项目申报指南(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公布日期】2018.02.22•【文号】科工二司〔2018〕232号•【施行日期】2018.02.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防科技正文国防科工局关于印发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科研项目申报指南(2018-2020年)的通知科工二司〔2018〕232号各有关单位:现将《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科研项目申报指南(2018-2020年)》(以下简称指南)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项目管理办法》(科工二司〔2017〕1452号)和指南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组织项目的论证和申报工作。

(具体申报流程参考国防科工局网站“办事指南”专栏,“国防科技民用专项科研项目和军用技术推广专项审批”事项)。

联系电话:************附件: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科研项目申报指南(2018-2020年)国防科工局2018年2月22日附件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科研项目申报指南(2018-2020年)一、总体要求贯彻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十三五”规划精神;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核设施退役工程需求为牵引,践行核退役治理“科研先行”理念;以工程应用为目标,建立核退役治理技术体系;鼓励和支持全社会相关单位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集智创新,集中力量突破制约我国核退役治理工作的关键技术;立足自主创新,统筹近期适度兼顾长远;夯实核退役治理技术基础,提高我国核退役治理整体技术水平。

二、支持重点(一)退役技术领域。

1.反应堆退役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掌握反应堆破损乏燃料组件整备、堆芯封堵加固、拆除解体等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高燃耗破损乏燃料组件整备处理技术研究,处理后的乏燃料组件可满足GB11806-2004标准要求;管道系统封堵技术和材料研究;屏蔽混凝土解体拆除、核设施零部件切割、辐照环境下远程切割、高压水切割、等离子切割、水下激光切割,压力容器去污、金属熔炼等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

国务院批转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我国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环境政策的通知-国发[1992]45号

国务院批转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我国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环境政策的通知-国发[1992]45号

国务院批转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我国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环境政策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批转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我国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环境政策的通知(国发[1992]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我国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环境政策》,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一九九二年七月三十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我国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环境政策(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四日)我国的原子能事业从50年代起步以来,为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原子能和平利用还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文教卫生和科学事业的振兴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是,由于经济、技术等多种原因,核工业系统及其他部门30多年来遗留的放射性废物的处置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现在核电站运行又将产生新的废物。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已是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为了消除暂存放射性废物所构成的隐患,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对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提出以下环境政策:一、尽快固化暂存的放射性废液核工业系统及其他部门30多年来暂存的中、低水平放射性废液,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废液固化计划,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原则上不批准核电站设置废液长期暂存罐,核电站产生的中、低水平放射性废液应及时妥善固化。

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单位和其他核科研生产单位暂存的少量放射性废液,也应制定固化计划报所在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进行固化。

二、限制中、低水平放射性废液固化体和中、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暂存年限核电站产生的中、低水平放射性废液固化体和中、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暂存年限暂定为5年,今后有条件时再缩短。

国防科工委关于做好军工企事业单位废弃厂址或生产线危险废物处理工作的通知

国防科工委关于做好军工企事业单位废弃厂址或生产线危险废物处理工作的通知

国防科工委关于做好军工企事业单位废弃厂址或生产线危险废物处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4.03.03•【文号】科工安[2004]226号•【施行日期】2004.03.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防科工委关于做好军工企事业单位废弃厂址或生产线危险废物处理工作的通知(科工安[2004]226号2004年3月3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工委(办),各军工集团公司:近年来,随着国防科技工业布局调整和改革脱困工作的深入,部分军工企事业单位实施了调整搬迁、重组、破产、关闭或生产线异地改建,其中一些火工品、火炸药和弹药研制生产单位和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搬迁或生产线异地改建后,废弃厂址或生产线中残留大量火炸药、剧毒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未进行必要的无害化处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为切实做好军工企事业单位废弃厂址或生产线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理(以下简称危险废物处理)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军工企事业单位调整搬迁、重组、破产、关闭或异地改建后,废弃厂址或生产线残留易燃、易爆、剧毒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质的,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各地国防科工委(办)、各军工集团公司及有关军工企事业单位要从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人民生命安全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上述问题,认真研究,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危险废物处理工作,消除隐患,保障安全。

二、危险废物处理的主体按如下原则确定:单位调整搬迁、异地改建后,主体未发生变化的,由原单位负责组织处理;调整重组的,由重组后的新法人单位负责组织处理;破产关闭的,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军工企改革脱困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7号)和国防科工委《濒临破产军工企业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等危险品处置工作实施意见》(科工二司[2004]93号)的要求,在进入破产程序前将积存的枪支弹药等危险物品安全处置完毕;原搬迁单位已不存在的,按照管理权限分别由原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工委(办)或军工集团公司)负责组织处理。

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的废物接收准则

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的废物接收准则

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的废物接收准则1.0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废物”)近地表处置时,废物接收的基本要求、接收准则和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向近地表处置场发送的废物,其中主要是核电厂、核燃料循环和核设施退役所产生的废物。

对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和应用中所产生的废物也应参照执行。

2.0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0 基本要求3.1 在装卸、运输、贮存和处置废物时必须遵守GB8703-88 规定的基本原则。

3.2 废物产生单位必须按照GB14500-93 规定管理废物,使待处置废物满足具体处置场废物接收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

3.3 废物包装必须满足GB12711-91 和GB11806-89 的规定。

3.4 具体处置场废物接收标准的制订应该以整个处置系统的安全评价为基础。

4.0 废物接收准则4.1 放射性核素含量4.1.1 废物包装体中废物的放射性比活度不应超过GB9132-88 规定的管理限值。

4.1.2 废物包装体中易裂变物质的含量应该加以限制,以保证不会达到核临界条件。

4.2 表面辐射水平废物包装体外表面上任意一点的最大辐射水平和1m 远处任意一点的辐射水平,必须满足GB12711-91 中7.1 规定的要求。

4.3 表面污染废物包装体表面放射性物质非固定污染,必须满足GB12711-91 中8 规定的要求。

4.4 机械稳定性4.4.1 废物包装体的承压能力和完好性,必须满足GB12711-91 中6.2 规定的要求。

4.4.2 水泥和塑料固化体的机械稳定性,必须满足GB14569.1-93 和GB14569.2-93 中规定的要求。

4.5 抗浸出性废物固化体的抗浸出性,必须满足GB14569.1-93 和GB14569.2-93 中4.3.1以及GB14569.3-1995 中4.5.1 规定的要求。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专业实务-放射性废物和核与辐射设施退役安全-低、中放和极低放废物的处置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专业实务-放射性废物和核与辐射设施退役安全-低、中放和极低放废物的处置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专业实务-放射性废物和核与辐射设施退役安全-低、中放和极低放废物的处置[单选题]1.()是放射性废物治理最后一个环节。

A.处理B.处置C.贮存D.固化(江南博哥)正确答案:B[单选题]2.一般来说,隔离()a就可以达到安全水平,所以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低、中放废物采用近地表处置。

A.100-300B.300-500C.500-800D.600-1000正确答案:B[单选题]3.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区域实行()。

A.监督贮存B.近地表处置C.地质处置D.B或C正确答案:B[单选题]4.《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明确指出:“()根据地质、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编制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选址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A.核工业行业主管部门B.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国务院国土资源部门D.A会同B正确答案:D[单选题]5.《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明确指出:“核工业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并进行()的基础上编制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选址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A.可研调查B.场址评价C.安全评价D.环境影响评价正确答案:D[单选题]6.《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明确指出:“核工业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编制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选址规划,报()批准后实施”。

A.中央人民政府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正确答案:B[单选题]7.《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明确指出:“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所选址规划,提供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所的建设用地,并采取有效措施()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

国家标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

国家标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

国家标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文件要求,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承担编制适合我国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的国家标准任务,标准名称为《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国内外同行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编制工作。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组织、管理。

本标准的主编单位和参编单位如下:本标准主编单位: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深圳中广核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二、规范内容结构本标准为新编规范,是为了在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而制定的勘察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场的岩土工程勘察,为处置场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分析评价提供基本数据输入。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条文、附录和条文说明,具体目次如下: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基本规定4 岩土工程勘察各阶段任务与要求4.1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4.2 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4.3 初步设计阶段勘察4.4 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4.5 工程建造阶段勘察5 专门的岩土工程勘察5.1 断裂5.2 水文地质5.3 水文地球化学5.4 不良地质作用6 勘察方法6.1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6.2 水文地质测绘与调查6.3 工程物探6.4 钻探6.5 井探、槽探和洞探6.6 取样6.7 原位测试6.8 水文地质试验7 室内试验7.1 一般规定7.2 物理力学试验7.3 地球化学试验8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8.1 一般规定8.2 岩土参数分析9 勘察成果报告编制9.1 一般规定9.2 文字部分9.3 图表及专题报告10 现场检验与监测10.1 一般规定10.2 地基基础的检验和监测10.3 不良地质作用的监测10.4 地下水观测附录A 岩土渗透性分级表附录B 工程物探方法的适用范围附录C 原位测试试验方法附录D 水文地质试验方法附录E 地球化学室内实验方法附录F 岩土参数的统计、计算与确定用表附录G 规范用词说明附录H 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三、规范编制过程、依托工程和成果主编单位在2009年5月收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部门下发的文件后,与参编单位着手开展了规范编制工作,并于2010年1月在广州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主持召开了规范编制大纲审查会,会议明确了规范编制计划。

EJ1109.2-2002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设计规定-岩洞型处置

EJ1109.2-2002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设计规定-岩洞型处置

6.2.3 岩洞的开挖设计应尽 可能不破坏所保留岩体的结构,以保护岩体 的天然屏障功能。岩体的局部裂隙处应浇注混凝土,并保证其隔离性能。 在设计中应预测岩洞的开挖对围岩的破坏程度及应力变化,应通过安全 分析来评价岩洞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可实施性。 6.2.4 处置区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也可以包括若干个处置单元,应设 计水平巷道通向各个处置单元。处置单元的断面及空间的大小应适应岩 体特性及处置操作要求。 6.2.5 应根据岩体的类别、特性和具体情况确定洞内处置区表面是否需 要用混凝土衬砌。 6.2.6 在地表下开挖的岩洞 处置区一般应设置两个出入口,将废物包的 输送与人员的进出分开。出入口应设在能防有历史记载的最高洪水的建 筑物内。废物包由出入口到处置区可以采用安全可靠的升降机运输(竖 井 式 ),也可以通过螺旋式或转 折式逐步下降的车道由运输车辆直接送往 水平巷道。工作人员进入处置区可通过缆车,并设置楼梯通道。 6.2.7 在地面上山体内开挖 的岩洞处置区可设置一个出入口,但在其主 车道两侧应设置人行通道。出入口应设在能防有历史记载的最高洪水的 地坪标高以上,并应设能防止啮齿类动物破坏的门。 6.2.8 岩洞内应设计可靠的通风系统。洞内的通风换气次数应能保证工作 人员的环境要求。 6.2.9 处置区侧壁的下部应 设置明沟,以收集运行期间洞内顶棚及壁面 上的凝结水,以及可能的裂隙水和渗漏水。明沟内的水应能流向集水池, 集水池应有适当的容量,并设有排水泵,监测合格的水排出洞外。 6.2.10 处置区除设一般照明外,还应设置应急撤离指示灯,保证工作 人员在突然停电时能安全撤离处置区。 6.2.11 废物包在处置单元内的摆放设计应体现最优化,以便尽量多的 摆放废物包,并考虑废物包摆放的稳定性,同时应考虑工作人员所受剂 量尽量少。 6.2.12 废物包的转运及放置到处置单元内的装卸和/或吊装设备应能 满足使用要求,性能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更换和维修。 6.2.13 在废物处置过程中应尽可能逐层用回填材料充填废物包之间的 空隙,当一个处置单元装满废物包后,应能将该处置单元内的通风系统、 通信系统、照明系统等设备进行拆除或隔离,并能单独对该处置单元用 回填材料充填剩余空隙并进行封闭。当处置区全部装满废物包后,其所 有剩余空隙(包括竖井和/或水平巷道等)都应进行回填,以增加其整体 稳定性,减少或延缓裂隙水、渗漏水和地下水侵入,阻滞放射性核素的 迁移。 回填材料可以是水泥砂浆或其它天然无机材料。 6.2.14 处 置 区 所 采 用 的 工 程 材 料 及 回 填 材 料 应 考 虑 它 们 的 长 期 耐 久 性,并做耐久性评价。评价应针对与场址环境有关的过程进行,特别是 以下几个方面:

国防科工委、科技部、环保总局关于印发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

国防科工委、科技部、环保总局关于印发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

国防科工委、科技部、环保总局关于印发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规划指南的通知【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科工二司[2006]145号【发布部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已撤销)科学技术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6.02.14【实施日期】2006.02.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防科工委、科技部、环保总局关于印发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规划指南的通知(科工二司[2006]145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工作,全面、系统、科学和协调地部署研究开发工作,在综合分析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完成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予发布。

该《指南》提出了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研究开发规划纲要及“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等。

请各单位围绕《指南》确定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以及“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和研究内容,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国防科工委科技部环保总局二00六年二月十四日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规划指南(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二ОО六年二月)目录一、需求分析二、国内外发展概况2.1 国外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概况2.2 国内研究与开发现状三、总体思路四、发展目标五、研究开发规划纲要5.1 试验室研究与场址选择阶段(2006-2020年)5.2 地下现场试验阶段(2021-2040)5.3 原型处置库验证实验和处置库建设阶段(2040-本世纪中叶)六、“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与研究内容6.1 “十一五” 期间的主要任务6.2 “十一五” 期间主要研究内容七、政策与措施7.1 加强研发资源配置7.2 加强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7.3 加强部门合作7.4 加强国际合作为了在本世纪中叶妥善解决高放废物安全处置问题,保护人类和环境,为核工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需要启动国家级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规划,全面、系统、科学、协调地部署研究开发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防科工委关于颁布《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设计规定岩洞型处理》等192项行业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2.11.20•【文号】科工技[2002]904号•【施行日期】2003.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防科工委关于颁布《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设计规定岩洞型处理》等192项行业标准的通知(科工技[2002]904号)各军工集团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工委(办):经审核,批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设计规定岩洞型处置》等21项标准为核行业标准;批准《固体火箭发动机振动试验方法》等31项标准为航天行业标准;批准《燕尾形榫头、榫槽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等53项标准为航空行业标准;批准《船用柴油机喷油泵总成技术条件》等36项标准为船舶行业标准;批准《弹用粘合剂规范》等51项标准为兵器行业标准。

现将上述标准予以颁布,并自2003年2月1日起实施。

附件:1.21项核行业标准名称目录2.31项航天行业标准名称目录3.53项航空行业标准名称目录4.36项船舶行业标准名称目录5.51项兵器行业标准名称目录国防科工委二00二年十一月二十日附件一21项核行业标准名称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1EJ 1109.2-2002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设计规定岩洞型处置2EJ/T 525.1-2002核电厂用铅酸蓄电池第一部分:容量确定(代替EJ/T 641-1992)3EJ/T 560-2002轻水冷却反应堆压力容器辐照监督(代替EJ/T 560-1991)4EJ/T 712-2002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其相关设备安装要求(代替EJ/T 712-1992)5EJ/T 1140-2002地浸砂岩型铀矿钻探规范6EJ/T 1141-2002铀三硅二-铝燃料板包壳厚度测量相敏涡流法7EJ/T 1142-2002核燃料后处理厂乏燃料溶解系统安全设计准则8EJ/T 1143-2002核电厂控制室设计功能分析与分配9EJ/T 1147-2002核级二氧化钚粉末技术条件10EJ/T 1152-2002研究堆技术规格书编写要求11EJ/T 1154-2002后处理三氧化铀粉末技术条件12EJ/T 1155-2002洗衣房用固定式放射性污染监测仪13EJ/T 1157-2002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勘查规范14EJ/T 1158-2002地浸砂岩型铀矿取样规范15EJ/T 1159-2002地浸砂岩型铀矿钻探工程地质物探原始编录规范16EJ/T 1160-20021:250000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区域评价规范17EJ/T 1161-20021:500000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区域评价规范18EJ/T 1162-2002地浸砂岩型铀矿地球物理测井规范19EJ/T 1163-2002e(188)W-e(188)Re色层发生器20EJ/T 1164-2002二氧化铀粉末中硫的测定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21EJ/T 1165-2002核工业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信息分类与编码要求附件二31项航天行业标准名称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1QJ 1135A-2002固体火箭发动机振动试验方法(代替QJ1135-1987)2QJ 1136A-2002固体火箭发动机振动试验方法(代替QJ1136-1987)3QJ 2338A-2002固体火箭发动机贮存试验方法(代替QJ2338-1992)4QJ 3144-2002复合固体推进剂厂房危险等级和安全距离的确定5QJ 3145-2002航天产品“三化”数据库建库指南6QJ 3146.1-2002普通螺母和开槽螺母第1部分:通用规范7QJ 3146.2-2002普通螺母和开槽螺母第2部分:六角螺母8QJ 3146.3-2002普通螺母和开槽螺母第3部分:六角薄螺母9QJ 3146.4-2002普通螺母和开槽螺母第4部分:六角开槽螺母10QJ 3146.5-2002普通螺母和开槽螺母第5部分:六角开槽薄螺母11QJ 3147.1-2002平垫圈第1部分:通过规范12QJ 3147.2-2002平垫圈第2部分:普通平垫圈13QJ 3147.3-2002平垫圈第3部分:带倒角平垫圈14QJ 3148-2002钢环槽铆钉铆接技术要求(代替QJ200-1980.QJ527-1983.QJ529-1985.QJ1224-1987.QJ1727-1989)15QJ 3149-2002液体火箭发动机吊装安全规定16QJ 3150-2002地球观测卫星对遥感地面站技术要求17QJ 3151-2002航天系统发射.着陆和回收场地地面保障设备通用要求18QJ 3152-2002航天新型电子元器件管理要求19QJ 3153-2002导弹贮存可靠性设计技术指南20QJ 3154-2002计算机辅助设计电气制图基本规定及管理要求21QJ 3155-2002航天电子产品调试工艺编写规定22QJ 3156-2002导弹地面设备大型结构应力测试方法23QJ 3157-2002航天产品结构件数控加工工艺规范24QJ 3158-2002地(舰)面用红外位标器通用规范25QJ 3159.1-2002弹用涡轮喷气发动机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第1部分:台架试验26QJ 3159.2-2002弹用涡轮喷气发动机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第2部分:高空模拟试验27QJ 3159.3-2002弹用涡轮喷气发动机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第3部分:飞行试验28QJ 3160-2002固体火箭发动机铁路运输试验方法29QJ 3161-2002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冗余设计指南30QJ 3162-2002战术导弹装配工艺规范31QJ 3163-2002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总体设计要求附件三53项航空行业标准名称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1HB 5964-2002燕尾形榫头.榫槽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代替HB 5964-1986)2HB 5965-2002枞树形榫头.榫槽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代替HB 5965-1986)3HB 6444-2002铆钉通用规范(代替HB 6444-1990)4HB 6502-2002飞机结构刚度试验通用要求(代替HB 6502-1991)5HB 7708-2002飞机滑油系统安装和试验要求6HB 7709-2002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机械连接设计要求7HB 7710-2002飞机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要求8HB 7711-2002航空轮胎与相邻飞机结构的间隙设计要求9HB 7712-2002飞机燃气涡轮发动机空气起动机控制活门通用规范10HB 7713-2002飞机结构静强度试验通用要求11HB 7714-2002飞机结构疲劳试验通用要求12HB 7715-2002桶形自锁螺母13HB 7716.1-2002钛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第1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含量14HB 7716.2-2002钛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第2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钒含量15HB 7716.3-2002钛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第3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铬含量16HB 7716.4-2002钛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第4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钼含量17HB 7716.5-2002钛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第5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钼含量18HB 7716.6-2002钛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第6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锡含量19HB 7716.7-2002钛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第7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含量20HB 7716.8-2002钛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第8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铜含量21HB 7716.9-2002钛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第9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锰含量22HB 7716.10-2002钛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第10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锰含量23HB 7716.11-2002钛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第11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铁含量24HB 7716.12-2002钛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第12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硅含量25HB 7716.13-2002钛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第13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铝.铬.铜.钼.锰.钕.锡.钒.锆含量26HB 7716.14-2002钛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第14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微量钇含量27HB 7717-2002航空钢制件磨削烧伤酸浸蚀检查28HB 7718.1-2002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湿热环境下层间断裂韧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Ⅰ型层间断裂韧性试验方法29HB 7718.2-2002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湿热环境下层间断裂韧性试验方法第2部分:Ⅱ型层间断裂韧性试验方法30HB 7719-2002航空发动机减速器通用规范31HB 7720-2002机械锁紧鼓包型抽芯铆钉通用规范32HB 7721-2002机械锁紧鼓包型平圆头铝抽芯铆钉33HB 7722-2002机械锁紧鼓包型100。

沉头铝抽芯铆钉34HB 7723-2002机械锁紧鼓包型平圆头钢抽芯铆钉35HB 7724-2002机械锁紧鼓包型100。

沉头钢抽芯铆钉36HB 7725-2002航空用铜合金金属型铸件规范37HB 7726-2002航空发动机用钛合金叶片精锻件规范38HB 7727-2002涡轴发动机用FGH95粉末高温合金盘形件规范39HB 7728-2002航空用高温合金涡轮工作叶片精铸件规范40HB/Z223.15-2002飞机装配工艺实心铆钉铆接后的检查与验收41HB/Z223.16-2002飞机装配工艺电缆敷设42HB/Z223.17-2002飞机装配工艺螺纹连接防松43HB/Z223.18-2002飞机装配工艺压窝与锪窝44HB/Z223.19-2002飞机装配工艺起落架的装配与试验45HB/Z223.20-2002飞机装配工艺导管安装46HB/Z 345-2002铝合金铸件补焊工艺及检验47HB/Z 346-2002熔模铸造钢铸件补焊工艺及检验48HB/Z 347-2002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工艺及质量检验49HB/Z 352-2002航空精密仪器仪表金属制件的尺寸稳定化处理50HB/Z 353-2002航空发动机材料选用原则.程序与要求51HB/Z 354-2002航空发动机材料研制原则.程序与要求52HB/Z 355-2002航空发动机材料采购原则.程序与要求53HB/Z 356-2002航空机电产品绝缘处理附件四36项船舶行业标准名称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1CB/T 707.1-2002船用柴油机喷油泵总成技术条件(代替CB*707.1-1983)2CB/T 707.2-2002船用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偶件技术条件(代替CB*707.2-1983)3CB/T 707.3-2002船用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技术条件(代替CB*707.3-1983)4CB/T 336-2002船用轻型三杆分度仪(代替CB/T 336-1999)5CB/T 3886-2002海洋运输船主要性能水平评级(代替CB/T 3886-1999)6CB/T 3099-2002船用辅锅炉水位表(代替CB*3099-1981)7CB/T 3920-2002船用辅锅炉螺纹管(代替CB/T 3920-1999)8CB/T 3922-2002船用辅锅炉主要受压元件制造技术条件(代替CB/T 3922-1999)9CB/T 3924-2002船用锅炉原材料入厂检验(代替CB/T 3924-1999)10CB/T 3942-2002法兰不锈钢截止阀11CB/T 3943-2002法兰不锈钢截止止回阀12CB/T 3944-2002法兰不锈钢止回阀13CB/T 3945-2002法兰铸钢带波纹管截止阀14CB/T 3946-2002法兰铸钢带波纹管截止止回阀15CB/T 3950-2002坞壁作业车16CB/T 3951-2002船用阻燃橡胶地板17CB/T 3952-2002船用卧式自吸离心旋涡泵规范18CB/T 3953-2002铝-钛-钢过渡接头焊接技术条件19CB/T 3954-2002船用热油炉20CB 203-2002高压螺纹接头通舱管件规范(代替CB 203-1966)21CB 892-2002潜艇跳板规范(代替CB 892-1979)22CB 1356-2002舰用设备包装通用规范23CB 1358-2002舰船计算机辅助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基本格式24CB 1359-2002舰船用橡胶隔振器规范(代替CB/T 3925-1999)25CB 1360-2002计算机软件测试规程26CB 1361-2002假雷规范27CB 1362-2002鱼雷后舱试验方法28CB 1363-2002舰船用汽轮机性能台架试验方法29CB 1364-2002舰船用铜质双卡套式管接头规范30CB 1365-2002舰船用活塞隔离式蓄能器规范31CB 1366-2002舰船用刮水器通用规范32CB 1367-2002综合导航系统陆上联调试验规程33CB 1368-2002鱼雷用螺旋桨平衡试验34CB 1369-2002舰船用金属材料进货检验及验收规则35CB 1370-2002舰船用非金属材料进货检验及验收规则36CB/Z 268-2002潜艇操纵性水动力模型试验方法附件五51项兵器行业标准名称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1WJ 266-2002弹用粘合剂规范(代替WJ 266-1985)2WJ 405-2002乙基纤维素规范(代替WJ 405-1979)3WJ 1694-2002装甲车辆制动瓦规范(代替WJ 1694-1986)4WJ 2567-2002防静电复合薄膜包装袋规范5WJ 2568-2002坦克车辆用FC-017芳纶夹层板规范6WJ 2569-2002装甲车辆用酚醛泡沫塑料规范7WJ 2570-2002GHJ-2型光学结构胶规范8WJ 2571-200222SiMn2TiB轧制钢装甲件规范9WJ 2572-2002装甲车辆用高锰钢铸件规范10WJ 2573-2002火炮用平面涡卷弹簧规范11WJ 2574-2002作业场所空气中太安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12WJ 2575-2002作业场所空气中三硝基甲苯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13WJ 2576-2002兵器产品外协件管理要求14WJ 2577-2002兵器工业CAD电子档案的建档要求15WJ 2578-2002航空炸弹铆接技术要求16WJ 2579-2002炮口制退器型式.尺寸系列17WJ 2580-2002炮用简易计算瞄准仪通用规范18WJ 2581-2002准线仪检定规程19WJ 2582-2002经纬仪检定装置检定规程20WJ 2583-2002装甲车辆主动轮规范21WJ 2584-2002迫弹引信涡轮发电机规范22WJ 2585-2002甲苯二异氰酸酯(80/20TDI)规范23WJ 2586-20021XZ20/30W微通道板倒像式像增强器规范24WJ 2587-2002激光眩目器规范25WJ 2588-2002主战坦克松香型物理响应组合装甲规范秘密26WJ 2589-2002大口径炮弹弹体超声波检测27WJ 2590-2002中大口径榴弹铸装药通用规范28WJ 2591-2002加榴炮用塑料药筒规范29WJ 2592-2002双四象限光电探测器组件规范30WJ 2593-2002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规范31WJ 2594-2002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通用规范32WJ 2595-2002电子束焊活塞焊缝的超声波检测方法33WJ 2596-2002兵器工业生产现场管理要求34WJ 2597-2002光纤倒像器通用规范35WJ 2598-2002半可燃药筒底座通用规范36WJ 2599-2002底凹和底排装置通用规范37WJ 2600-2002非箱式发射地空导弹公路运输车通用规范38WJ 2601-2002轮式步兵战车车桥总成通用规范39WJ 2602-2002火炮电动擦炮机通用规范40WJ 2603.1-2002航空炸弹试验方法第1部分:破片初速41WJ 2603.2-2002航空炸弹试验方法第2部分:破碎性42WJ 2603.3-2002航空炸弹试验方法第3部分:穿甲效能43WJ 2604-2002火炮校靶镜通用规范44WJ 2605-2002预制破片弹用钨合金球体规范45WJ 2606-2002小口径火炮自动机机框运动参数测试方法46WJ/Z 428-2002冷冲模具分类代码系统47WJ 9033-2002单基猎枪药48WJ/Z 9034-2002无壳高能气体压裂弹通用技术条件49WJ 9035-2002油气井用导爆索50WJ/T 9036-2002油气井用套管爆炸整形弹51WJ/T 9037-2002油气井用聚能切割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