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知识

合集下载

中医肛肠科学(中级) 知识点

中医肛肠科学(中级) 知识点

中医肛肠科学(中级) 知识点中医肛肠科学(中级)知识点。

一、肛肠解剖生理。

1. 肛门直肠的解剖结构。

- 直肠。

- 直肠是大肠的末端,位于盆腔后部,全长约12 - 15cm。

直肠在骶、尾骨前方下行,形成凸向后的骶曲和凸向前的会阴曲。

- 直肠壁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

黏膜在直肠壶腹部有上、中、下三个直肠瓣,可防止粪便的逆行。

- 肛管。

- 肛管上自齿线,下至肛门缘,长约3 - 4cm。

齿线是直肠和肛管的分界线,由肛瓣和肛柱下端组成。

- 肛管内括约肌为不随意肌,是直肠环肌在肛管处的增厚部分,有协助排便的作用,但无括约肛门的功能。

肛管外括约肌是围绕肛管的环形横纹肌,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具有括约肛门的功能。

- 肛门直肠周围间隙。

- 肛提肌以上有骨盆直肠间隙、直肠后间隙等;肛提肌以下有坐骨直肠间隙等。

这些间隙内充满脂肪组织,容易发生感染形成脓肿。

2. 肛门直肠的生理功能。

- 排便功能。

- 正常的排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反射活动。

当粪便进入直肠后,直肠壁内的感受器受到刺激,通过神经传导至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至大脑皮层产生便意。

如果环境允许,大脑皮层发出指令,通过神经传导使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腹肌和膈肌收缩,增加腹压,促使粪便排出体外。

- 分泌和吸收功能。

- 直肠和肛管的黏膜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可分泌黏液,对粪便起到润滑作用,有利于排便。

同时,直肠也有少量的吸收功能,主要吸收水分和一些药物等。

二、肛肠疾病的病因病机。

1. 外感六淫。

- 风邪:风邪为百病之长,多夹热邪,可引起肛门瘙痒等症状。

如风热相搏,气血壅滞,可发为肛周痈肿。

- 湿邪:湿邪重浊黏滞,易下注肛门。

湿与热结,可导致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等疾病。

若湿邪久蕴,可致肛门湿疹等皮肤病。

- 热邪:热邪可直接侵袭肛门直肠,或因过食辛辣、醇酒等,内生湿热,热毒蕴结,气血凝滞,发为痔、痈等疾病。

- 寒邪:寒邪侵袭,可使气血凝滞,经络阻塞。

肛肠科疾病的基本知识

肛肠科疾病的基本知识

肛肠科疾病的基本知识肛肠科疾病的基本知识肛肠科疾病是指发生在肛门和直肠部位的病症,其中包括肛裂、痔疮、肛门瘙痒、肛门周围脓肿、肛门狭窄、直肠炎、肛门及直肠肿瘤等多种疾病。

这些疾病常常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和痛苦,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了解肛肠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一、肛肠科疾病的症状肛肠科疾病的症状因病情不同而各异,但是有些症状比较常见,如:1. 肛门疼痛和刺痛感,尤其是排便时更为明显;2. 肛门或直肠部位出现明显的肿块或肿瘤,有些患者还可以出现肛门出血或异物感;3. 肛门瘙痒和灼热感,常常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和生活质量降低;4. 排便困难,如便秘、腹泻等;5. 肛门周围脓肿等感染性疾病,有时会出现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

二、肛肠科疾病的预防肛肠科疾病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1. 科学饮食:食物中含有的纤维素和水分可以增加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油腻和辛辣食品。

2. 恰当用药:滥用泻药和抗生素不仅会破坏肠道的正常菌群,而且还会加重便秘和引起腹泻。

3. 合理运动:适当运动可以增强肠道蠕动,促进消化道代谢,有利于肛肠保健。

4. 排便姿势:传统的坐式排便容易导致肛门部位括约肌失去张力,长期容易导致痔疮等疾病,因此可以采取蹲式排便。

三、肛肠科疾病的治疗肛肠科疾病的治疗要针对不同的疾病进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 药物治疗:痔疮、肛裂等疾病可以采用局部外用药物(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消炎药等)治疗,减轻症状和防止感染。

2. 手术治疗:一些疾病如肛周脓肿、肛垫脱垂、肛门闭锁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达到切除病灶、清除感染和恢复功能的目的。

3. 生活方式调整:便秘等症状可以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改变排便姿势等生活方式调整,减轻症状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4. 中药治疗:一些肛肠科疾病如肛门瘙痒、肛瘘等也可以采用中药治疗,较为温和,但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肛肠疾病健康宣教课件

肛肠疾病健康宣教课件

肛肠疾病健康宣教课件一、概括肛肠疾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健康问题,不论年龄大小,都有可能遭遇这样的困扰。

这个课件就是带大家了解一下肛肠疾病的基本知识,怎样预防以及遇到问题时如何处理。

我们要一起守护大家的“后门”健康让大家远离痛苦,享受生活。

1. 肛肠疾病概述首先我们要明白,肛肠疾病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有可能出现肛肠疾病。

虽然有些疾病看似不严重,但如果忽视不管,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问题。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肛肠健康,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

那么常见的肛肠疾病有哪些呢?比如痔疮、肛裂、肛周脓肿等等。

这些疾病的症状各不相同,但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

比如痔疮可能让我们坐立不安,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

肛裂则可能让我们在排便时感到剧烈的疼痛,肛周脓肿则会引发局部红肿、疼痛,严重时还会发烧。

2. 肛肠疾病对健康的影响想象一下当肛门附近出现疼痛或不适时,是否感觉心神不宁,甚至连平时最喜欢的美食也让你提不起兴致?这是因为肛肠疾病常常伴随着肛门疼痛、瘙痒等症状,这些症状虽小,但却能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比如痔疮发作时坐立不安,让人难以集中精力工作或学习。

而肛裂则可能导致排便时的剧烈疼痛,严重时甚至影响睡眠质量。

肛肠疾病虽小但不可忽视,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中注意饮食和作息规律,也要定期体检预防肛肠疾病的发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记住身体的任何不适都不是小事,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保护健康的关键。

让我们一起呵护肛肠健康吧!3. 宣教目的与重要性我们知道肛肠疾病在现代生活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这类疾病往往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甚至痛苦。

因此我们制作这个宣教课件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了解肛肠疾病,提高预防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宣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宣传教育,我们可以普及肛肠疾病的相关知识,让大家明白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肛肠疾病的重要性。

同时了解肛肠疾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式,可以帮助大家在面对可能的疾病时,不惊慌失措,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肛肠科治疗常识培训简单版

肛肠科治疗常识培训简单版

混合痔
Page 6
肛肠知识培训
六.肛裂基础知识
1. 【疾病定义】:肛裂是指大便干结排便时用力过猛,导致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其方 向与肛管纵轴平行,常发于肛门前后正中,以肛门后部居多,好发人群在青年和中年人中多见。
图1.
图2.
陈旧性肛裂 肛缘可见较深溃疡面,创缘变硬变厚
2. 【诱发因素】:便秘,肛门狭窄等。
【疾病分析】:外痔在临床上分为四种; 一·结缔组织外痔: 又称皮赘痔,常便秘引起,大便干结排出时过度牵拉肛门部皮肤,撕伤肛门皱襞引起感染发 炎、纤维组织增生,水肿等,炎症消散后皱襞不能恢复正常,这样多次损伤使皱襞增生肥大, 形成皮赘痔。
(附图)
结缔组织外痔 肛周有增生的柔软皮囊
【症状表现】:肛周有结缔组织出现, 痔核内无曲张静脉,血管少,呈黄褐 色或褐黑色,突出易见,大小形状不 等。有时只有一个,多发时数个围绕 肛门一周。
痔疮基础知识
Page 2
肛肠知识培训
二.炎性外痔
常因肛门受损后感染,或肛裂后肛门皱襞发炎和水肿引起。
图1.
图2.
炎性外痔伴血栓形成
炎性外痔充血水肿合并血栓
【症状表现】:肛门灼痛、有分泌物,潮湿瘙痒,活动后或晚间瘙痒加剧,检查可见肛周 充血,肿胀。
炎性外痔
Page 4
肛肠知识培训
三.血栓性外痔
常因排便时用力过猛,剧烈活动或用力咳嗽使肛门缘静脉破裂,血液外 渗到结缔 组织内,成为血块,在肛门部皮下生成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大小不等,位于肛管内或肛 缘外。
图1.
图2.
环形混合痔 外痔部分瘀血水肿,内痔部分糜烂坏死
混合痔 内外痔连为一体
【诱发因素】:习惯性便秘,久站久坐久蹲,饮食刺激,腹内压增高等。 【临床表现】:无痛间歇性便后出血,以滴血为主,中期会有痔核脱出,继而出现疼痛,坠胀等 症状;后期由于痔核长期脱出和肛门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出现,分泌物刺激肛周会引起肛门 瘙痒或肛周湿疹。 【严重后果】:痔核脱出后受到括约肌的夹持,静脉回流受阻,而动脉血仍不断输入使痔核体积 增大,直至动脉血管被压闭而使血栓形成,痔核出现变硬、疼痛,难以回缩进肛门内,形成痔核 的嵌顿。痔核嵌顿后,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疼痛和肛门坠胀感明显,长期不治疗容易使感染扩 散和导致痔核坏死。

肛肠科科普知识宣讲ppt课件

肛肠科科普知识宣讲ppt课件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 质量。
正确观念:综合治疗,关注生活质量
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01
针对痔疮的不同类型和程度,采用综合治疗手段,提高治愈率

生活方式的调整
02
改善饮食、增加运动、避免久坐等,有助于预防痔疮的发生和
复发。
关注生活质量
03
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疼痛、出血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

微创手术方式
如PPH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TST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 术)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 点。
注意事项
术前需充分准备,术后注意创面护 理、饮食调节和按时复诊。
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如红外线照射、微波治疗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 环和炎症消退。
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和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宣讲内容总结回顾
肛肠科常见疾病介绍
详细阐述了痔疮、肛裂、肛瘘等常见肛肠疾病的发病机理、症状 表现及治疗方法。
肛肠科检查与诊断方法
介绍了肛肠科常用的检查手段,如肛门指诊、肛门镜检等,以及诊 断流程和标准。
肛肠科治疗与预防措施
重点讲解了针对不同肛肠疾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手术、物理 治疗等,并强调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检查
直肠指检、肠镜检查等。
症状
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等。
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对于良 性肿瘤,可经肛门切除或内镜下摘除;对于恶性 肿瘤,需根据病情选择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性手术 ,并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肛肠科科普知识宣讲课件

肛肠科科普知识宣讲课件

肛肠科科普知识宣讲课件肛肠科是关于肛门、直肠和结肠等器官的疾病和症状研究与治疗的医学科学,也是一个需要大家尊重和关注的领域。

肛肠科疾病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它的宣讲课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本篇文章将会为你详细介绍肛肠科的一些知识点,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医学科学领域。

一、什么是肛肠科肛肠科是专门负责诊治肛门、直肠、结肠和泌尿生殖系统相关疾病和症状的医学科学。

肛肠科医生的主要任务是诊断和治疗肛肠科系疾病以及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和建议。

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包括:痔疮、肛裂、肛门瘙痒、肛周脓肿、结肠炎等。

二、常见病症1.痔疮痔疮是由于流血和肿胀引起的肛门血管病,科学称为痔。

2.肛门瘙痒肛门瘙痒是一种症状,通常还伴有局部的烧灼、刺痛、疼痛、湿润不适感。

3.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局部化脓性疾病,通常由肛腺感染、肛门疖等引起。

4.结肠炎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腹泻、便血、肠鸣、腹胀、失重、低热等症状。

三、如何预防肛肠科疾病1.保持肛门卫生肛门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肛肠健康,应常洗净肛门,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均衡饮食保证饮食中富含膳食纤维素,多吃水果、蔬菜等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也应注意饮食的清淡和卫生。

3.避免久坐久坐会压迫直肠,使痔疮、肛裂等疾病容易发生,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长期久坐不动。

4.运动锻炼适当运动对肛肠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缓解便秘等肛门疾病,提高身体免疫力。

四、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疾病,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消炎药、止痛药、润滑剂、通便剂、抗抑郁药等等。

2.手术治疗手术是为了治疗一些严重的肛肠科疾病而采取的措施,比如痔疮、肛裂、结肠癌等,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手术安全、便捷。

3.生活方式改变患者也可以从饮食和生活方式上进行调整,比如多吃粗粮、水果、蔬菜类食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等等。

肛肠疾病基本知识

肛肠疾病基本知识

二、导致痔疮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导致痔疮的病因
饮食:饮食中缺乏可溶性维生素以及水的摄入、过度用力排便以及蹲厕所超 过两分钟,上厕所时间过长会加速肛垫的脱垂。 生活习惯:痔疮的发生虽然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是它也有可能仅仅由于 长期行为和饮食习惯导致。比如,不吃早饭。 腹压增加:比如怀孕、肥胖、膀胱肿瘤、负重、长时间久坐、用力咳嗽、便 秘、腹泻、肛门失禁、老年。 支持结构退化:肛管周围结缔组织强度下降,就像在泌尿生殖系统脱垂以及 疝疾病中所见到的那样。 其他:过度的清洗、摩擦、类固醇以及痔疮膏的使用也会导致痔疮的加重。 痔疮下垂的拖拽程度加剧,削弱了周围的支持组织, 增加了肛门括约肌的紧 张性,从而加剧了排便时的摩擦。 。
Treitz肌对痔静脉丛的 约束作用
肛垫与括约肌的关系
A 括约肌松弛时,肛垫增大 B 括约肌收缩时,肛垫缩小
第三节 直肠、肛管 周围间隙
直肠肛管周围间隙: 在直肠与肛管周围有数个间隙,是感染的常见部位。间隙内充 满脂肪结缔组织,由于神经分布很少、感觉迟钝,故发生感染的时 候一般无剧烈疼痛,往往在形成脓肿以后才就医。由于解剖位臵与 结构上的关系,肛周脓肿容易引起肛瘘,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 床 表 现-炎性外痔
因肛门受损后感染,或因肛 裂引起肛门皱襞发炎和水肿所 致。
炎性外痔
3.混合痔
由直肠上、下静脉丛互相吻合交通、扩 大、曲张的静脉团。
病理:出血、栓塞、脱出、嵌顿、绞窄、 感染坏死。 主要临床表现是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可同 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混合痔伴肛乳头肥大
临 床 表 现-混合痔
直肠肛管肌:
肛管周围有内、外两种括约肌环绕。肛门内括约肌(internal anal sphincter m.)为肠壁 环行平滑肌增厚而成,有协助排便的作用,但无括约的功能。肛门外括约肌(external anal sphincter m.)为骨骼肌,围绕于肛门内括约肌的外下方,可分为皮下部、浅部和 深部。肛门外括约肌受意识支配,可随意括约肛门,控制排便。手术时应防止损伤, 以免造成大便失禁。

肛肠疾病健康宣教(改)知识讲稿

肛肠疾病健康宣教(改)知识讲稿
对于少量渗血,可给予局部压迫止血;若出血量大,应立即通 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首先鼓励患者自行排尿,若无法排出,可给予热敷、按摩等物 理方法协助排尿;必要时需插导尿管引流尿液。
轻度狭窄可通过扩肛治疗;重度狭窄则需行手术治疗,如瘢痕 切除术等。
PART 05
康复期管理与注意事项
康复期生活指导
饮食调整
瘙痒
肛门周围潮湿、瘙痒是痔疮、肛瘘等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由于分泌 物刺激皮肤引起。
PART 02
预防与保健措施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01
02
03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 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 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 能。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穿紧身 内裤,以减少局部刺激和 感染风险。
建议患者康复期以清淡、易消化、高纤维食物为 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生活习惯改善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 提肛运动以锻炼肛门括约肌。
心理调适
保持良好心态,减轻精神压力,有助于缓解肛肠 疾病症状。
定期复查和随访安排
定期复查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定期 进行相关检查,如肛门指诊、肠 镜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 或并发症。
医患沟通更加顺畅
宣教活动促进了医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增加, 更愿意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宣教方案 将成为主流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 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未来肛 肠疾病宣教将更加注重个性 化方案的制定,以满足不同 患者的实际需求。
多元化宣教形式 将得到广泛应用
03
加强心理调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肠疾病知识
肛肠疾病的病因
内因:
(1)正常人体解剖因素特殊容易形成痔。

(2)生理因素:残渣中常带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期滞留在结肠直肠中,可诱发肿瘤。

(3)遗传因素:因遗传基因的缺陷,可产生多发性结肠息肉,p-j 综合征等遗传性肛肠疾病。

(4)先天性疾病。

外因:
(1)不良的排便习惯:长时间入厕、入厕抽烟、排便时用力过猛。

(2)排便异常:腹泻和便秘均是肛肠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

(3)饮食因素:长期饮酒或喜食辛辣食品。

(4)职业性因素:长期站立或久坐。

(5)慢性疾病:长期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腹泻、结肠炎等。

肛肠疾病种类
临床最多见的是以下四种
痔疮
概念: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

症状:痔疮最主要的症状是疼痛、便血和脱出,大便时反复多次的出血,会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

治疗:
(1)药物疗法:一般适用于轻者,目的是起到减轻痔疮症状。

(2)手术疗法:环性切除手术、外剥内扎术、激光疗法、PPH手术及HAL痔动脉闭锁术等。

(3)外科疗法中的非手术疗法:对于那种脱出的痔疮或会脱出肛门外但可自动回缩的痔疮,都可考虑用非手术疗法。

一般都有硬化剂注射、橡皮圈结扎、红外线烧灼或低温冷冻法。

肛裂
概念:是齿线以下肛管皮肤破裂形成棱形裂口或溃疡。

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比女性多见。

病因:长期大便秘结的病人,因粪块干而硬,便时用力过猛,排出时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肛门后方承受的压力较大,所以容易产生肛裂。

症状:疼痛、出血及大便困难等。

治疗:新鲜肛裂:经非手术治疗可达愈合。

陈旧性:经上述治疗无效,可采用手术切除,术后保持排便通畅,热水坐浴和伤口换药,直至完全愈合。

肛周脓肿
概念:是指肛门周围软组织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脓肿的结果。

症状:红肿发热,坠胀不适,坐卧不宁,里急后重,大便秘结,排尿不畅,有直肠刺激症状,并随之出现如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寒战、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治疗:应早期手术,不仅可使脓腔早愈,防止蔓延,而且也不易形成肛瘘。

若脓肿延误了早期手术治疗,则感染灶就很可能向周围附近间隙转移,形成多种类型的复杂性肛瘘。

肛瘘
概念:瘘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

症状:
1、流脓是主要症状;
2、疼痛;
3、瘙痒及湿疹;
4、排便不畅;
5、全身症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或伴有消瘦、贫血、体虚等长期慢性消耗症状。

治疗:肛瘘不能自愈。

不治疗会反复发作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因此必须手术治疗。

在肛肠疾病中,肛瘘手术后的复发率是比较高的,这主要是指高位复杂性肛瘘。

危害
导致贫血:以便血为主要症状的痔疮患者,往往出现贫血。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虚弱,久坐久蹲后突然站立,可导致虚脱或晕厥。

导致皮肤湿疹:由于痔块脱出及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外刺激皮肤,而导致皮肤瘙痒和肛门湿疹。

导致直肠恶化:痔疮若不能及时治疗,病灶不断加重,使病灶区域的细胞发生病变,导致直肠病变的产生。

妇女痔疮患者会引发妇科炎症:如果痔疮出血或发炎往往会导
致病菌大量繁殖,引发各种阴道炎、尿道炎、膀胱炎、附件炎等泌尿妇科炎症。

预防
劳逸结合:不要长久站立和蹲坐,也不要长时间骑自行车。

便后护理肛门:每次大便后避免用粗糙便纸反复擦拭肛门,可用温凉水进行清洗,再用干布或吸水纸擦干,并用意识收缩肛门。

睡前可用中药或温热水熏洗坐浴,避免使用皂水、酒精等刺激性液体。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做到每日定时排便;不在厕所里长时间蹲坐;排便不要看书、看报;最好是不费力气、用最短时间排出不便,以减少局部刺激。

饮食调理:有规律、合理饮食,避免偏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含纤维素蔬菜,多喝水。

大便情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改变饮食来调理。

防便秘:可通过饮食及药物来调理。

也可将中药决明子单味药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或用肉苁蓉、何首乌等水煎后加入蜂蜜服用。

三大误区
了解肛肠疾病的误区,把握治疗时机,提高保健意识是根本。

误区一:肛门痛就是肛裂
肛门痛、大便痛是肛裂的明显症状,但并不意味着痛了就是肛裂。

可能为痔疮、脓肿及肛管癌等
误区二:大便出血就是痔
痔疮的发病率高,加上多数伴随着大便出血,一些人就误认为大便出血就是痔。

其实,除痔疮外,还有肛裂、结肠炎、肠息肉、肠癌等疾病都会伴有不同类型的便血。

误区三:去药店买些药就可以治痔疮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治疗痔疮的药物,主要分为贴片和栓剂两种。

但不管是贴片还是栓剂,治疗痔疮的基础是对症治疗。

如果不能对症治疗,再好的药也是白用。

因此,患上痔疮后必须到医院由医生诊断,然后进行对症治疗。

专家提醒:因为这些误区的存在,所以,很多的人都会小病养成大病,最后追悔莫及,所以专家提示,注意肛肠疾病的及时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