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李敏同志生平事迹材料 精品

合集下载

不尽的感激 永远的怀念

不尽的感激 永远的怀念

不尽的感激永远的怀念作者:李光彩来源:《党史文苑》2010年第11期2009年底,我到湖南长沙板仓去拍电视剧《毛岸英》,拍摄之余得知邵华阿姨和岸青同志就安葬在杨宅(杨开慧)附近的烈士陵园里。

一天早晨,我起床后独自登上小山的陵园去拜谒二老合葬墓地。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到墓地,看到眼前的一切,不禁潸然泪下……2008年6月25日凌晨,我从朋友处得知邵华阿姨去世的消息。

噩耗如晴天霹雳,击打着毫无心理准备的我。

午夜的黑暗与梦魇般的悲痛围绕着我,我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更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我怀着悲痛万分的心情,将家里的灯光全部熄灭,点燃了一支蜡烛,但眼前的烛光仍然不能驱逐笼罩在我身边的黑暗和哀痛。

我看着烛光,噙着泪,一幕幕难忘的往事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和邵华阿姨初相识是在2007年3月毛岸青同志的遺体告别仪式上。

由于当时参加悼念的人员较多和现场程序时间的要求,我不能和阿姨进行长时间的交谈,只能在握手时,对陷入巨大悲痛之中的她进行简单的安慰,请她节哀顺便,保重身体。

虽然这只是初次相识,而且我和阿姨也只有寥寥数语,但她在失去亲人时所表现出来的坚韧,在悲痛之中所展现出来的镇定,无一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深深敬佩。

此后,我一直渴望能再次看到邵华阿姨,聆听她的教诲。

终于有这样一个机会满足我的心愿。

那是2007年7月,我与中国京剧院著名编剧邹忆青老师(她是电视剧《西游记》的编剧之一)共同创作完成了一部取名为《家园情深》的电影剧本,主要讲述毛泽东青年时代在北大的工作学习和相关历史,我们特邀邵华阿姨做总顾问。

当时,为了征求她对剧本的意见,我和邹老师一同前往位于北京西山的邵阿姨家里,进门时看到的阿姨虽是面容憔悴,但仍不失精神,她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在她家里,邹老师一口气把剧本《家园情深》读完,而阿姨则一边喝药,一边耐心地听完,并提出了极其宝贵的修改意见。

谈论过电影剧本后,我为她朗诵了毛泽东青年时期所作的《沁园春长沙》。

她听过后,若有所思地说:“是啊!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此时,她的目光凝滞而深邃,似乎已进入词的意境,回到了青年毛泽东所战斗的那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时代……当天我与阿姨有很多交谈,阿姨对我的谆谆教诲至今犹在耳边。

红色英雄个人事迹材料

红色英雄个人事迹材料

红色英雄个人事迹材料(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红色英雄个人事迹材料红色英雄个人事迹材料5篇在神州大地上,从古至今就要为和平、为国家洒汗水和血水的红色英雄,他们的事迹应该被我们记得,不妨来认识一下吧。

抗战伟人事迹材料五篇

抗战伟人事迹材料五篇

抗战时期的伟人事迹材料1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

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

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

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

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

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

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

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

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

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我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

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棵树抬到岸上搭桥用。

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

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最终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

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

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齐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

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

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我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

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之后跳进了冰河里。

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

又过了一会,罗盛教最终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

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

爱国人物事迹材料

爱国人物事迹材料

爱国人物事迹材料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都不陌生吧,事迹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

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爱国人物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国人物事迹材料篇1我们都知道钱学森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人物,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钱学森是加利福尼亚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并且还是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

钱学森为新中国的成立倍感激动,因此决定放弃在美国的机会,回国效力。

但是钱学森的专业是与国防有关的,所以他的归国之路遭到了美方的万般阻挠,钱学森历尽了千辛万苦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钱老先生是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的。

爱国人物事迹材料篇2茅以升是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在20岁的时候到美国去留学,成为了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并且很快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

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白天的时候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他一直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等等,在晚上的时候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成为了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

因此他在美国收到了很多聘请他担任工程师的聘书,但是茅以升并没有接受这些邀请,最终决定回国,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美国人劝他说科学是不分国界的,科学家所作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的条件很差,留在美国才能有更大的贡献。

但是茅以升却说: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

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所以在1919年的时候,茅以升毅然回国,投身到为祖国造桥的事业中,现在我国浙江省钱塘江上的那座雄伟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爱国人物事迹材料篇3说起董存瑞这个人,大家一定不陌生,我们都知道董存瑞背着炸药炸碉堡的英勇事迹。

在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连队任务是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素材2023

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素材2023

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素材2023(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导游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tour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素材2023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素材精选2023当你知道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后,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是不是也觉得他们非常的伟大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素材,欢迎大家来阅读。

李敏:天山脚下的秦腔追梦人

李敏:天山脚下的秦腔追梦人

李敏:天山脚下的秦腔追梦人文\刘军李敏出生在钟灵敏秀的东府渭南,秦之声韵在她的血液里流淌;她曾是一个天资聪敏的小童星,三岁半上电视唱秦腔有板有眼,至今提起人们依旧津津乐道;如今的她坚守边疆,在天山脚下唱响大秦之腔已经整整17年。

她是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一位优秀的青年旦角演员。

李敏1989年出生在渭南市一个叫三张镇的地方,吃着渭河水听着大秦腔长大,正如父母给她取的名字一样,从小聪敏机灵,三岁半时就被陈爱美和赵冬安两位主持人抱着登上了陕西广播电视台《秦之声》的大舞台,把一段无师自通的“未开言来珠泪落”唱进了千万百姓家,唱得人们乐开了花。

此后,李敏便成了当时年龄最小、时时亮相荧屏、处处受人追捧的秦腔小童星。

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进西安、下南京、到杭州,走南闯北,不仅连获两届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各种荣誉证书也纷至沓来,“我妈心细,把红本本装了整整两箱,到现在还保存着”。

伴随着女儿的“久经沙场”,李敏讷言敏行的父母也深切感受到了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开始为女儿的将来做着打算。

1999年,父母深思熟虑下带着只有10岁的李敏报考省艺校,“那年只有一个宁夏班,老师见我个头小,年龄也不大,就建议第二年再报考”。

第二年,李敏意料之中地被当时省艺校唯一一个秦腔班——新疆班顺利录取。

面对女儿五年科班毕业后将远赴新疆,爱女心切的母亲有些后悔了,是省艺校任教的乡党“盛凯爷爷”一句“远怕啥,现在交通方便得很,想回来就能回来”让母亲放下了悬着的心。

李敏和新疆,即结缘于此。

初入艺校,李敏“小童星”的优越感瞬间全无。

戏曲岂是一个“唱”字就能概括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你得一点一点练,踢腿、下腰、劈叉,圆场、身段、台步,把子、架子、毯子……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苦到汗水泪水一起流,疼到撕心裂肺闷声吼!感觉“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剧院后台的过道是他们睡觉的地方;初来乍到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发烧感冒时有发生;每人每月只发80块生活费;最要紧的就是赶上人事冻结,编制问题被拖了整整两年,最终通过“特批”才得以解决。

95岁抗联女兵李敏苦寻战友70年

95岁抗联女兵李敏苦寻战友70年

95岁抗联女兵李敏苦寻战友70年作者:冰野来源:《北广人物》2018年第25期她叫李敏,今年95岁。

李敏老人双手捧着一双当年东北抗日联军穿过的鞋来到央视《等着我》节目现场,目光如炬地讲述作为3万东北抗联战士的一员在林海雪原爬冰卧雪、割草为食的故事。

胸前的勋章无声地诉说着她经历的不凡岁月。

已经95岁高龄的李敏是一名抗联老兵。

1938年,父亲在战斗中牺牲,年仅13岁的李敏参军支援前线,成为当年最年轻的东北抗联女战士。

怀着一腔热血,她唱救亡歌鼓舞士气,给战友做军装、做饭,抵御饥寒,也曾只身一人站岗守护伤员战友,勇敢带领队伍与敌人激战。

在漫天飞雪的林海雪原,她曾整整走了三天寻找抗联队伍,喝过雪水、吃过老鼠肉……经历过几番死里逃生的她,内心深处最大的惦念就是战友们,你们身在何方?几十年来,李敏寻找幸存的战友始终没有结果,她心里愈发着急。

最终节目组为老人找到了4位战友—一李在德、周淑玲、孟宪德、张正恩,算上李敏,他们几个年龄加在一起近500岁。

他们向我们徐徐打开70多年前那段惊心动魄的抗战历史……李敏:煮了一晚上的“年夜饭”13岁时父亲在战斗中牺牲后,李敏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抗联女战士。

身经百战的她至今难忘1938年的冬天。

那时,一场大雪覆盖完达山脉,被服厂和医院突然被日伪军包围。

指导员裴成春在阻击中身负重伤,让其他人先撤,自己在后面掩护。

山上积雪足以淹没膝盖,李敏走在前面艰难开道,然而一转身却看到身后的战友又被围击。

那一天,牺牲的战士倒在茫茫雪地里,鲜血染出了一条殷红的路,只剩李敏孤身一人在林海雪原整整走了三天,喝雪水、吃老鼠肉,最终找到抗联队伍。

除了随时应对敌人的追击围攻,战士们还要在天寒地冻中与饥寒作斗争。

至今珍藏在李敏家中橱窗里的一双硬邦邦的鞋,就是战士们在雪地里日夜行军的见证,也曾是战友用生命守护的“年夜饭”。

1939年的大年三十,缴获敌人一批物资后,战士们找到了一个只剩卜山墙的房屋。

当时,司务长煮上雪水、放进桦树的嫩树皮,还有一双鞋,算是为战士们准备的“年夜饭”。

千难万险脱虎口——东北女抗联战士李敏回忆一次严酷的考验

千难万险脱虎口——东北女抗联战士李敏回忆一次严酷的考验

千难万险脱虎口——东北女抗联战士李敏回忆一次严酷的考验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我们抗联第六军一师一支二十来人的小部队,在完达山一个高高的雪峰下,点燃篝火露营了。

宿营地只有一个大火堆,战士们由于白天爬山行军疲倦了,在雪地上铺些树枝,把背篼作枕头,紧紧地围着火堆睡了。

黑夜包围着这个火堆,鹅毛大雪飘落在他们的身上,白白的一层。

两个伤员,因为伤口没有药治疗而发炎了,翻来覆去地呻吟着。

只有师政治部徐光海主任借着火光,在写着什么,手冻得好像连铅笔都拿不住了。

他近来肺病复发,咳嗽得很厉害,再加上挨饿受冻,瘦高的个儿显得更细高了。

虽然他才三十二岁,但看他那憔悴的脸色,已像四十多岁的人了。

第二天拂晓,这支小部队开始出发了。

我们已经被敌人围困在山里好久,断绝了粮食,缺乏冬服,正准备冲出重山和敌人的封锁,解决供给问题,并补充部队。

被服厂裴盛春厂长毕竟是心细的女同志,像过去一样,当队伍走后,总要到各个火堆旁检查一遍,然后才放心走开。

她忽然发现我站在一棵大杨树旁,用刺刀刻标语。

“小李子,快走吧!不然你会掉队的!”她着急地催促着,关心着我这个十五岁的小丫头。

“我就要刻完了!”我因为着急,手又冻得不灵活,所以好不容易刻完了最后的“!”号。

我后退两步,小声读了一遍:“抗日救国是每个中国人民的光荣责任!”然后满意地笑着追队去了。

我们踏着深过膝盖的雪地,穿过密密的丛林,爬过一个又一个山峰,横过一个又宽又长的沟塘子,向光秃秃的雪峰一姜家窑山走去。

狂风呼啸着,使人抬不起头来。

正午十二点,我们登上姜家窑山峰了。

徐主任站在同志们新踩的小雪道旁,向后看有没有掉队的同志,嘴里催促着:“,陕跟上队。

”裴盛春厂长在队的中间,前后注视尖兵小马和殿后的刘排长。

队伍离山最高处还有一百米,小马已经爬上了山头。

他忽然发现敌人的一个大个子尖兵也上来了。

那人只顾弯着腰,眼睛看着地爬上来。

小马猛扑过去,但他个子太小,被那敌兵压在下面了。

当敌人拔出刺刀,正要向小马猛刺的时候,刘排长及时赶到,“砰”地一枪,敌人脑瓜开了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敏同志生平事迹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原副主席李敏同志,因病于2019年7月21日3时39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5岁。

李敏,女,朝鲜族,1924年11月5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汤原县梧桐河村(原属萝北县)。

祖籍朝鲜黄海北道风山郡(现银波郡)。

1931年,在梧桐河村由崔石泉(崔庸健)领导组建的松东模范小学校读书时加入列宁主义儿童团。

在父兄的影响下,接受了革命思想,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

1936年冬,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先后在第六军第四师当战士、炊事员,并在军部密营被服厂、临时医院工作。

1937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秋,被派往苏联学习,先后在位于苏联远东地区的抗联驻地野营护士排学习医疗和无线电专业技术,1942年8月,抗联部队编为教导旅(亦称“苏联远东红旗军独立第八十八步兵旅”)后,在通讯营任旅部广播员、政治教员、营党支部副书记等职,曾连续三年被评为旅优秀战士,被授予战斗功勋奖章,并从上等兵晋升为准尉。

1945年8月,随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后,参加绥化建政、建军、妇女群众等工作,曾任黑龙江省军区警卫连副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省中苏友协副总干事长。

1952年8月在东北局党校学习,毕业后任省政府文教办副主任、省教育厅副处长、厅党组成员。

1957年当选为中共黑龙江省第一届党代会代表。

1958年11月至1973年6月,任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党委书记兼道外区党委书记处书记等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受林彪、“四人帮”迫害,入狱五年,身心遭到严重摧残。

1973年至1982年,担任黑龙江省总工会第三、四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省人大第四届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届代表、执行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1982年11月至1987年,历任第五届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兼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并兼任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中共黑龙江省第四届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1987年至1993年,任第六届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兼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

1993年李敏同志离休以后,组建了黑龙江省东北抗联精神宣传队,大力宣传东北抗联历史;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多次带领专家学者及宣传队员到我省山区、林区探访踏查东北抗联战斗和活动的地点并寻找烈士的遗文遗物,深入到部队、工厂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专场文艺演出。

多次到大专院校及相关单位作东北抗联的专题报告,宣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李敏同志生前曾荣获前苏联授予的斯大林勋章、朱可夫勋章、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勋章,苏联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60周年、7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纪念章,以及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章等三十余枚奖章。

李敏同志提出了关于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光辉历史由八年改为十四年并纳入全国中小学教科书的建议被采纳;由李敏同志建议,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文化研究会”,李敏同志担任总顾问。

李敏同志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密切联系群众,艰苦朴素,严以律己,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优秀榜样。

李敏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

李敏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黑龙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倾注了满腔热情和全部心血。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李敏同志的崇高品德、优良作风、光辉业绩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李敏同志永垂不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