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盆景艺术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论述我国盆景流派及其艺术特色

论述我国盆景流派及其艺术特色

论述我国盆景流派及其艺术特色学校:信阳师院院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学号:20115084001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科目:盆景制作与欣赏老师:卢东升论述我国盆景流派及其艺术特色曹晓东摘要:中国盆景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受各地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民风民俗等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盆景流派,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盆景;流派;艺术特色1我国盆景的发展历史景起源盆于中国,1977年在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距今约7000年的第四文化层中,出土了两块刻有盆栽万年青图案的陶器残块。

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盆栽,是最原始的盆景。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为了把西域的石榴引种到中原来,就采用了盆栽石榴的办法。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木本植物盆栽的文字记载。

据野史所载:“东汉费长房能集各地山川、鸟兽、人物、亭台楼阁、帆船舟车、树木河流于一缶,世人誉为缩地之方。

”这就是所谓的缶景。

从以上描述可以清楚地看出,缶景已不再是原始的盆栽形式了,它已经成了盆栽基础上脱胎而出的艺术盆栽——即真正的盆景艺术了。

是迄今为止我国艺术盆栽的最早的记载。

因此可以说艺术盆栽起始于汉代。

1986年4月,在山东临胞海浮山前山拗发现北齐古墓,墓四壁有彩色壁画,有一壁画,描绘主人欣赏盆景的场面,在一浅盆内,伫立着玲珑秀雅的山石,主人正在品赏盆景,神态如痴如醉,栩栩如生。

这一发现在中国赏石文化史中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证明山水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在文化艺术方面,如诗歌、绘画、雕塑、旅游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当然,盆景艺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式多样、题材丰富、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等方面,而且用途广泛,美学理论也日渐成熟。

宋代盆景是唐代盆景的继续,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主要是将宋代绘画理论更多地应用于盆景之中,使盆景艺术有所提高。

明清是我国盆景史上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盆景技艺亦趋成熟,盆景专著纷纷问世,对盆景树种、石品、制作、摆置、品评等在理论上作了较系统的论述。

盆景复习资料

盆景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苏派盆景:以苏州为中心的盆景艺术,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其特点为:“六台三托一顶”2、盆景:在我国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并借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3、树石盆景:以植物.山石.土为素材,分别应用创作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手法,按立意组合成景,在浅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树木、山水兼而有之的景观神貌的艺术品(P278)4、容器效应:用于盆景的大多数树种,当其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营养面积的容器内的时候,也能产生很多细小的根群,我们把这种反应叫做根系的容器效应(P102)5、断根效应:即根系纤细化,其根系由不定根组成,几乎找不到真正的主根,根系级次难以区分,形成了很多纤细的不定根为主的根系。

(P102)6、蓄枝截干:是岭南盆景的独特手法,蓄枝是指对新萌动出来的枝条进行蓄养,截干就是对干回缩,即把不符合造型要求的主干和长短不合比例要求的枝条截短或疏掉,让树桩再度萌发,重新长出侧枝(P206)7、丈山尺树,寸马分人:是盆中景观的比例关系,盆浅、配件小,树低矮,便显出山的高耸(P264)8、相石:就是对石料认真观察、细心审度并按照美学规律(形式美法则、意境美原则),进行石料筛选和艺术构思的过程(P258)9、掉拐:树成30°-40°斜栽,而后做弯(P204)10、回缩:即对多年生枝截去一段(P199)二、填空选择1、与盆景艺术有直接相关性的艺术有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陶瓷艺术、根雕艺术、书法艺术。

(P3)2、桩景传统性八大流派是:苏派、扬派、川派、岭南派、海派、浙派、徽派、通派。

(P62)3、八大流派的特点:圆片,六台三托一顶;云片,寸枝三弯;规则型为主,弯弯拐拐;大树型,高耸型,大飘枝;微型,自然型;高干型合栽式;规则型为主,游龙式;两弯半。

(P62)4、本书的盆景分类标准:等级类、规格类、系统类三大类(这个不确定)。

(整理)中国盆景的派别及代表作品.

(整理)中国盆景的派别及代表作品.

中国盆景的派别及其代表作品一、苏派盆景苏派盆景是以苏州为中心的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造型结构和艺术风格,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苏派盆景的布局构思精细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富有艺术情趣。

在处理虚实,曲直、疏密、开合、明暗等关系上,脉理清晰,卓具匠心。

苏州盆景艺术具有自然纯朴的风貌,生动活泼的形象,变幻莫测的手法,韵味隽永的情调。

它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地感染着人们,往往表现了原始而纯真的自然美,意欲呼唤人类热爱自然且增强人类保护、尊重自然的意识。

1、苏派树桩盆景苏派盆景以古雅拙朴见长。

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虬干老枝,培植于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自然成态,或悬或垂、或俯或仰,配以古盆和苏式几架,则古趣盎然。

同时,它在吸引了我国传统古典园林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的某些技法,独具匠心地创造,体现了“无声的诗歌、立体的画图、生命的雕塑”。

代表树种: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传统技法:粗扎细剪,以剪为主、扎为辅。

对树桩枝干用棕丝蟠扎成平整而略为倾斜的两弯半S形片子,以后用剪刀修成椭圆形,中间略为隆起,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态,状若云朵。

传统造型:顺风、垂枝、劈干、一顶、六台、三托。

艺术风格:老干蟠枝、清秀古雅。

艺术特点:造型构图简洁,意境深远;制作精细,灵巧入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典雅、绮丽、明快、流畅的感觉,深受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

代表人物:周瘦鹃、朱子安。

代表作品:周瘦鹃有“紫竹林”、“竹林七贤”、“枯木竹石”、“田家小景”、“孤山放鹤图”、“枫林雅集图”、“敬牧图”等作品。

朱子安有圆柏盆景《秦汉遗韵》,大坂松《云蒸霞蔚》、锦松《苍干嶙峋》、榆树《沐猴而冠》和《龙湫》等作品。

朱子安--《秦汉遗韵》朱子安—《云蒸霞蔚》2、苏派山水盆景常用石材:斧劈石、昆山白石、太湖石、英石等。

艺术特点:苏派的山水盆景颇多古诗画意,富有浓郁的诗情,布局简练,章法严谨,生动地再现了江南风光。

盆景艺术五大流派风格特点,附图解析

盆景艺术五大流派风格特点,附图解析

盆景艺术五⼤流派风格特点,附图解析中国地⼤物博,⽂化风情有异,盆景流派也异彩纷呈。

下⾯花友给⼤家介绍下国内流⾏的五⼤盆景流派。

1、海派:以上海为代表,代表树种:常绿针叶树为主:五针松、罗汉松、⿊松艺术风格:海派盆景造型的特点是形式⾃由,不拘格律,⽆任何程式,讲究⾃然⼊画,精巧雄健,明快流畅。

海派盆景分枝有⾃然式与圆⽚式,虽然有些树⽊盆景成圆⽚,但与苏派、扬派的云朵、云⽚不同,主要表现在⽚⼦形状多种多样、⼤⼩不⼀、数量较多等⽅⾯,且分布⾃然、聚散疏密,注意变化,因此形式仍倾向于⾃然。

海派盆景还以⾃然界的千姿百态的古⽊为摹本,参考中国⼭⽔画的画树枝法,因势利导,进⾏艺术加⼯,赋予作品更多的⾃然之态。

因此有“虽由⼈作,宛若天开”的效果。

海派盆景是我国⾸先使⽤⾦属丝加⼯盆景的流派之⼀。

采⽤⾦属丝缠绕⼲、枝后,进⾏弯曲造型,剪扎枝法采⽤粗扎细剪、剪扎并施,成型容易,成条流畅,刚柔相济。

海派盆景的造型形式⽐较⾃然,不受任何程式限制,因此其造型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有直于式、斜⼲式、曲千式、临⽔式、悬崖式、枯⼲式、连根式、附⽯式,还有多于式、双⼲式、合栽式、丛林式,观花与观果盆景。

此外还有⼀种“点⽯式”盆景,在树⽊盆景内结合树⼲的蟠曲,根系裸露配以⼭⽯,以增加⼭野情趣。

盆景:挂壁式盆景制作要点,不占地⼉还养眼海派盆景不拘⼀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

在制作过程中⼒求体现⼭林野趣,重视⾃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因势利导,随物赋形。

海派:《拂云擎⽇》2、苏派:以江苏省苏州为代表,代表树种:榆、雀梅、三⾓枫、⽯榴、梅艺术风格:苏派盆景风格的特点,第⼀是古雅。

将⼏⼗年甚⾄⼏百年树龄的枯⼲⽼枝,缩龙成⼨,移植在咫尺的盆中,显得古朴苍劲。

例如朱⼦安⽼艺⼈创作的⼀盆雀梅,有⼈称誉它为'盆景之王'。

这盆古雀梅造型优美,姿态奇特,蟠扎粗枝,裸露盆⾯,三⼗七⽚叶⽚,亭亭似盖,苍翠欲滴,既显得苍⽼古拙,⽼⽽弥健,⼜是⽣机蓬勃,葱绿可爱。

盆景八大流派

盆景八大流派

扬派盆景采用棕丝“精扎细剪”的造 型方法, 如同国画中的“工笔细描”。
扬派以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 别树一帜,具有层次分明、严整平稳。
苏派树桩代表:周奉国作品
六月雪
黄杨
《春胜险峰》木纹石 作者:朱金山
扬派

扬派盆景以扬州为中心,包括泰州、泰兴、泰县、兴化、高邮、 东台、盐城、宝应等苏北县市,是以扬州命名 的盆景艺术流派。
扬派盆景唐、宋时已有制作,至清代,扬州广 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 景”之说.
扬派引盆景的艺术特点是 “严整而富有变化, 清秀而不失壮观”
《雀梅》
苏派以树桩盆景和水石盆景为主
树桩盆景
水石盆景
树桩盆景又分为规则和自然两大类。
规则式
自然式
树桩盆景常用的树种有松、柏、雀梅、 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苏派盆景技法:
粗扎细剪, 以剪为主, 以扎为辅。
苏派盆景传统造型有 顺风、垂枝、劈干、 一顶、六台、三托等
垂枝
顺风
三托
水石盆景以奇石怪岩,打磨拼接,冠以流水, 形成绮丽的自然风光,置于盆中
盆景八大流派
之苏派,扬派
第一组:陈佳耀/赵勇博/王程阳/王乐
苏派
• 苏派发源于苏州,是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 姑 苏 志 》
清盘虎 雅松丘 可古人 爱梅善 于 贫 谓置中 之之植 盆几奇 景案花 异 卉
--Βιβλιοθήκη 苏派成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现代。 其风格古雅,制作精细,又秉承中国绘画原理
古雅代表: 朱子安老先 生的雀梅, 人称 “盆景之王”

盘点中国各地盆景风格特色及其代表性盆景园林

盘点中国各地盆景风格特色及其代表性盆景园林

盘点中国各地盆景风格特色及其代表性盆景园林中国各地盆景风格特色及其代表性盆景园林盆景,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将景观缩小成为微缩的景观艺术。

它通过精心布置的奇石、盆土、植物等元素,展示自然界的美景和人文情怀。

中国各地的盆景风格多种多样,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代表性盆景园林。

首先是南方的水景盆景。

中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形成了独特的水景文化。

南方水景盆景以山水、水乡为主题,水面上扬起的轻柔浪花、倒映在水面上的枝叶、倒挂的奇石,构成了富有生活气息的水景盆景。

代表性盆景园林有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及天目山石窟等。

苏州古典园林以拙草、叠石、花木、泉池等元素为特色,如拙草秀丽、石头叠砌的留园;而杭州的西湖则以水面辽阔、杨柳依依、临湖亭台、山水连绵起伏等特点,如断桥残雪和雷峰塔等;天目山石窟则以山水风光和石窟艺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山光水色。

其次是北方的古典盆景。

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土地广阔,呈现出辽阔大气的特点。

北方古典盆景以山石为主要元素,追求简约、大气、宽容的表现方式。

代表性盆景园林有北京颐和园、山西乔家大院等。

北京颐和园以大自然山石群峰、琉璃瓦亭台楼阁为特点,形成了富丽堂皇的古典园林风格;山西乔家大院则以豪华大气、雕梁画栋、精美的盆景布局、奇石摆设等为特点,代表了北方古典盆景的风格。

再次是西南的山地盆景。

西南地区的地势多为山地,山峦叠嶂,风景秀丽。

西南山地盆景追求山水一体、采用颇具挑战性的盆石,以展示山水的壮丽和神秘。

代表性盆景园林有四川青城山、云南石林等。

青城山以山峦起伏、林木苍翠、溪流飞瀑为特点,其中的盆景艺术巧妙地将自然山水文化融入到园林艺术中;云南石林则是一片奇石遍地、奇峰突兀、奇景如画的天然盆景,是世界上最宏伟、最美丽的石林之一,展示了西南山地盆景的特色。

最后是东北的雪景盆景。

东北地区的气候寒冷,地势多为山地和高原,冬季常年积雪。

东北雪景盆景以雪、冰、石为主要元素,追求冷峻宁静、幽深神秘的表现方式。

中国八大盆景流派,你更喜欢哪个?

中国八大盆景流派,你更喜欢哪个?

中国八大盆景流派,你更喜欢哪个?中国桩景八大流派分别是苏、扬、川、岭、海、浙、徽、通,主要是根据造型因子划分的,其各派造型特点如下。

01苏派——清秀淡雅、古朴自然地区:苏州、无锡、常熟、常州技法:粗扎细剪造型形式:屏风式、顺风式、六台三托一顶式、重枝式、劈干式常用树种:榔榆、三角枫、梅花、石榴、黄杨、六月雪等。

苏派盆景有两大特点,一是古雅清秀,一是制作精细。

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虬干老枝,培植于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

灵巧人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以典雅、绮丽、明快、流畅的感受。

苏派六台三托一顶式(传统)02扬派——层次分明、严谨壮观地区:扬州、泰州、技法:精扎细剪造型形式:采取“一寸三弯”法、提根式、疙瘩式、过桥式常用树种:松、柏、黄扬、六月雪、杜鹃、枸杞等。

扬派盆景的艺术特点可概括为“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

造型特别讲究功力深厚,多自幼苗培养。

以平远式为主,蕴涵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江南情致。

扬派云片式03川派——虬曲多枝、雍容典雅地区:成都、重庆技法:精扎细剪造型形式:对拐、方拐、老妇梳头、滚龙抱柱常用树种:金弹子、六月雪、梅花、贴梗海棠、罗汉松、银杏、竹类等。

川派盆景又分川西、川东两个艺术风格。

川西以成都为中心,讲究写意,清雅秀丽,丰富多彩,也称川西派,又称成都盆景。

川东以重庆为中心,注重写实,浑厚自然,苍劲雅致,也称川东派,又称重庆盆景。

04岭南派——自然苍劲地区: 广东、广西,以广州为中心技法:蓄枝截干造型形式:大树型、自然型、高耸型常用树种:九里香、福建茶、榔榆、雀梅、罗汉松等。

岭南盆景历史悠久,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创作手法独特,师法自然,突出枝干技巧,整形或构图布局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05海派——明快流畅,富有变化地区:上海,历史较短,是后起之秀。

技法:剪扎并施造型形式:直干式、曲干式、斜干式、悬崖式、丛林式、附石式常用树种:五针松、罗汉松、银杏、榆树、枫树、雀梅、银杏、火棘、石榴、六月雪、南天竹等。

中国盆景流派介绍

中国盆景流派介绍

京派:北京故宫,如天安门、故宫博物院等
作品价值
1
艺术价值:展现了中国盆景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2
文化价值: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反映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3
历史价值:记录了中国盆景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
4
经济价值:推动了中国盆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盆景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国盆景流派的传承与创新
03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盆景艺术的喜爱和需求增加,各流派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04
主要流派介绍
01
苏派:以江苏苏州为中心,以造型优美、意境深远为特点
02
川派:以四川成都为中心,以造型奇特、气势磅礴为特点
03
岭南派:以广东广州为中心,以造型自然、清新脱俗为特点
04
海派:以上海为中心,以造型简洁、色彩艳丽为特点
05
徽派:以安徽黄山为中心,以造型古朴、意境深远为特点
06
浙派:以浙江杭州为中心,以造型秀美、意境深远为特点
中国盆景流派的特点
2
造型艺术
自然美:模仿自然景观,追求自然美
1
意境美:通过造型和布局,表达意境和情感
2
线条美:注重线条的流畅和优美
3
色彩美:运用色彩对比和搭配,增强视觉效果
4
植物选择
01
植物种类丰富,包括松、柏、榆、槐、枫、杨等多种树种
02
植物形态多样,包括直干式、斜干式、悬崖式、临水式等多种形态
03
植物色彩丰富,包括绿色、黄色、红色、紫色等多种颜色
04
植物生长速度不同,包括慢生、中生、快生等多种生长速度
制作技艺
选材: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材料
造型:通过修剪、蟠扎、嫁接等技艺,塑造独特的造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盆景艺术流派及其特色摘要:盆景起源于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之一。

盆景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在漫长的岁月中,因各地的地理条件、文化发展和民众习俗不同,形成了许多流派,艺术风格和制作手法各有千秋,在此对我国主要盆景艺术流派及其特点作出简要的分析,今后中国盆景的学术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关键词:盆景;流派;艺术;特点引言:盆景艺术在我国流传较为广泛 , 中华文明古国,历来就爱好自然的本性,盆景的本质就是自然风貌与自然精神的再现。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互相结合,溶为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

它运用不同的植物或山石等作基本原料 , 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园艺师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 , 模仿大自然的风姿神韵 , 秀山丽水 , 在大不盈尺的盆盎之中 , 塑造出一幅幅活脱的立体画面 .给人以美的欣赏,古雅秀美,神韵生动,耐人寻味;盆景造型构思,有诗情画意,有高低层次,有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反映出较高的文采水平;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及生长发育的规律,盆景这项科学艺术,在植物栽培加工技术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树,要它生长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桩,能技干虬曲,提根露爪,叶茂花盛,更为难得。

故盆景确是“高等艺术”,有生命的“艺雕”,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近几年来盆景学术界对盆景艺术流派的发展在“百花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各抒已见地进行了争论。

这对于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是件好事。

一、我国流派类别盆景在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因各地的地理条件、文化发展和民众习俗不同,形成了许多流派,艺术风格和制作手法各有千秋,大体上可分成以下几个流派。

1、川派代表树种:金弹子、紫薇、银杏、竹、梅、罗汉松四川盆景在山水盆景中不安放桥亭、船筏、人物等摆件,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山石盆景以砂片石、钟乳石、云母石、砂积石、龟纹石,以及新开发的品种为制作石材做巧妙的组合,给人以“咫尺之内瞻巴山千寻,一盘之中望蜀水万里”的艺术感受。

在制作树桩盆景时,以丰富多彩的蟠扎技艺而见长,树形扎曲多姿,苍古雄奇,悬根露爪,盘根错落,尤以花果盆景著称于世。

2、岭南派代表树种: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朴、榕、满天星岭南盆景以广东、福建盆景为代表。

以“花城”广州为中心的广东盆景,因地处五岭之南面称为岭南派。

这里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草木滋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盆景艺术繁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虽然岭南盆景艺术起步较晚,但也有数百年历史。

然而,岭南派盆景艺术风格的真正形成,则是本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

传统的广东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龙弯”式,树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横出,作五托或七托,树顶扁平,称“古树”,又叫“将军树”,这种盆景很费功夫、时间,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

到上世纪末,随着社会的变革,文化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受到岭南画派的影响。

岭南派桩景的形成过程中受到岭南画派的影响,旁及王石谷、王时敏的树法及宋元花鸟画的技法,创造了以“蓄枝截干”为主的独特的折枝法构图。

一部分广东画家既善于绘事,又爱玩盆景,在造型上进行了大胆改革,有雄伟茂密的大树型、扶疏挺拔的高耸型、野趣横生的自然型和矮干密枝的紧凑型,以画意为本,逐步扩大树种范围,成为当今岭南盆景的雏型。

3、苏派代表树种:榆、雀梅、三角枫、石榴、梅苏州盆景制作树桩盆景时用棕绳进行蟠扎,将枝盘大都整成云片状,各层云片状枝盘之间几乎绝对水平,并且很薄。

操作时特别着重枝叶·的剪截,粗扎细剪,层次分明,疏密有序,错落有致。

陈放时一般都两盆对称,意为十全十美,尤以梅花桩景著称于世。

苏派盆景的山石盆景也颇多古人画意,富有浓郁的诗情,规划简練,章法严谨,生动地再现了江南风光。

常用的石材有斧劈石、昆山白石、太湖石、英石等。

4、扬派代表树种:松、柏、榆、杨(黄杨)扬州盆景制作树桩盆景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从幼树开始培养,依据“枝无寸直”的国画技法,采用“一枝三弯”的蟠扎技艺。

树顶的枝片浑圆肥厚,中下层枝片薄似手掌。

尤以制作提蓝式、疙瘩式、兰弯五臂式碧桃盆景著称于世。

杨派的山石盆景以平远式为主,蕴涵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江南情致。

山石盆景除用本地出产的斧劈石外,还使用外省的沙积石、芦管石、英德石等。

5、海派代表树种:常绿针叶树为主:五针松、罗汉松、黑松上海盆景制作历史虽起源于近代,但吸收了各派盆景之所长,并以日本盆景为借鉴,因此具有结构严谨、比例协调、加工细腻、点缀不凡等特点。

在蟠扎树桩时改棕线蟠扎为铅丝蟠扎,既省工省时,又大大降低了制作难度,为初学者提供了极大方便。

植物材料多自行繁殖。

整形时因树制景,因势利导,克服了其他流派强作树形以致呆板失真的毛病。

目前海派山石盆景有两大类型:其一是用硬质山石表现近景,盆内奇峰峻峭,林木葱茏;其二是用海母石、浮石等软质石材,细致雕琢出山纹石理,种上小树(小草),以表现平远、深远的意境。

不过,这两种类型的山石盆景,就其总的风格而言,都比较辽阔。

近年来又推出了微型盆景,小巧玲珑,特别适合家庭培养。

二、我国各流派艺术风格我国盆景流派众多,有传统的五大派别:扬派、岭南派、川派、苏派、海派,若这五大派再加上湖北,福建和浙江,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大派。

五大流派盆景各有特点:扬派特点是片式,比较薄,层次分明;岭南派特点是自然,层次清楚,自然生长,自然修剪;川派特点是三弯九拐;苏派特点是技条多,层次不分明;海派特点是饱满。

1、川派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山水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

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2、岭南派师法自然,或效仿岭南画派的笔法,将自然界参天大树的风姿神韵,用“缩龙成寸”的手法,精心栽培,经过千百次锐意裁剪,把优美的自然景物“浓缩”在咫尺小盆之中,酷似自然,又高于自然。

3、苏派苏派盆景风格的特点:第一是:古雅。

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树龄的枯干老枝,缩龙成寸,移植在咫尺的盆中,显得古朴苍劲。

例如朱子安老艺人创作的一盆雀梅,有人称誉它为"盆景之王"。

这盆古雀梅造型优美,姿态奇特,蟠扎粗枝,裸露盆面,三十七片叶片,亭亭似盖,苍翠欲滴,既显得苍老古拙,老而弥健,又是生机蓬勃,葱绿可爱。

第二是:制作精细,灵巧人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以典雅、绮丽、朋快、流畅的感受。

但它的"精",绝不是细密繁琐,而是精巧在布局构思和气韵意境上,"体现了"大胆落墨,小心收拾"的中国画理。

例如朱子安创作的小盆"一枝显秀",利用一棵盘根错节的树桩,以灵巧的艺术手法,使其长出一根枝条,古桩与新枝相映成趣。

第三是:深受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

有人称苏州盆景是浓缩了的苏州园林。

江南的造园名手,明代有张南阳、计成;清代有张涟、石涛等,他们都是既擅长绘画,又以造园闻名。

随举一石,颠倒置之,无不苍古成文,迂回人画。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苏州园林可说是苏州盆景的模本,反之,苏州盆景也可说是苏州园林的小样。

第四是:运用中国绘画的画理,讲究意境。

例如按照文征明诗意创作的水石盆景"倚空石壁",追求潘夭寿画意的千层石水石盆景"云起",以及榆桑合栽的"牧归桑榆晚"等,都是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取法自然,意境深远,寓景抒情,妙趣横生。

4、扬派扬派盆景的艺术特点: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

扬派盆景采用棕丝“精扎细剪”的造型方法,如同国画中的“工笔细描”。

扬派盆景还特别讲究“功力深厚和自幼培养”,这就是“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由于受扬州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扬州盆景和扬州园林一样,既有北方雄建的特点,又有南方秀美之特征。

这也是形成扬州盆景艺术特点的原因。

5、海派海派盆景造型的特点:雄浑苍劲、流畅自然(形式自由,不拘格律,无任何程式,讲究自然入画,精巧雄健,明快流畅)。

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规划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制作过程中力图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因势利导,随类赋彩,按照国画理论要求,努力使之神形兼备。

虽然也同所有北派一样,讲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数量较多,没有固定规格,而且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疏密相间,聚散自由,以欣欣向荣为首要方针。

因此,在技法上另辟蹊径,扎剪并重,不用棕丝而用金属丝缠绕枝干进行弯曲造型,而后细修细剪,以保持优美形态:刚柔相济,流畅自然。

因此其造型也多种多样主要有:直于式、斜干式、曲千式、临水式、悬崖式、枯干式、连根式、附石式,还有多于式、双干式、合栽式、丛林式,观花与观果盆景。

此外还有一种“点石式”盆景,在树木盆景内结合树干的蟠曲,根系裸露配以山石,以增加山野情趣。

三、其它盆景流派1、徽派:徽派盆景是以安徽省的徽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以歙县卖花渔村(雄兴乡洪岭村)为代表,包括绩溪、休宁、黟县等广大地区。

徽派盆景风格独特,形式多种多样,造型技法受扬、苏、沪诸派影响,以古傲苍劲、奇峭多姿为主要特色,尤以梅桩最为著名,称为徽梅,品种有红梅、二红、骨里红、绿萼、玉蝶、素白、台阁;台阁又分为银红阁与香花台阁等等。

在造型上分规则类与自然类,规则类主要有游龙式(多见于梅桩)、扭旋式、三台式、屏风式、疙瘩式等。

自然类则师法造化和表现画意,不拘一格,匠心独运,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徽派树桩盆景,尤为梅桩盆景在造型上更趋自然。

其山石盆景以平远式为基调,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阔,白帆点点,波光粼粼,好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江南图画。

2、浙派:以浙江省杭州、温州两地为中心的浙派盆景。

逐步形成有别于江南其他各派的艺术风格:以松、柏为主,尤其是五针松,继续宋、明以来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的写意传统,薄片结扎,层次分明。

擅长直干或三五株栽于一盆,以表现莽莽丛林的特殊艺术效果。

对柏类的主干作适度的扭曲,剥去树皮,以表现苍古意趣,并且善于用枯干枯枝与茂盛的枝叶相映生辉,大有似入林荫深处,令人六月忘暑的妙境。

树种除松、柏外,其他杂木类和观花、观果、观叶类共约100余种以松、柏为主,尤其是五针松,采用棕丝和金属丝蟠扎与细修精剪相结合的造型技法,对柏类的主干作适度的扭曲,剥去树皮,以表现苍古意趣,并且善于用枯干枯枝与茂密的枝叶相映生辉,,以表现莽莽丛林的特殊艺术效果。

3、闽派:闽派盆景以福建省的福州、泉州为中心;闽派盆景以榕树为盛,榕树为秀,享有“榕树独传”的美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