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式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分析
三维超声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

为充盈状态。然后 使用 三维 容积探头在屏 幕中心将 患者子宫 则呈现为单角状。 长轴切面进行清晰地显示 。之后将探头进行 固定 , 启 动仪器 3 讨 论 的三维模式 , 并将取样 容积框进 行适 当的调节 。其 的大小为 宫颈以及官腔的长度 , 之后进行 自动扫查 。所得到 的数 据进 行 保存 , 并 进行成像 分析 , 每位患者需 要进行储 存 图像 3 ~ 5 次, 之后选择最好、最清晰的图像进行分析 。 1 . 3 诊断标准 参 照美 国生殖学会分类法和诊断标准 。 在 临床上 , 先天性 子宫 畸形主要 是 因为 胚胎在 发育 时 , 双侧副 中肾管在其他 因素的影 响下 , 导致其发育 停滞 , 并 且
在对 患者进行检查 时 , 让患者处于膀胱 截石位 , 对患者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在 三维超声诊断 中 , 双子宫表现 为 2 个独 立子宫 、纵 隔 采用二维超 声检查时 , 在阴道探头上涂抹耦 合剂 , 之后套上 避孕套 , 并缓慢地插入 到其 阴道 内 , 对 患者的子宫进行 全面 子宫宫底外形表现基本 正常、不完全型纵隔子宫患者的 内膜 v ” 形、 双角子宫官底 中央为凹陷 , 内膜呈现为 “ Y ” 形. 扫查。并观察子宫 的大小 和外形 轮廓等 , 同 时 对 内膜的形态 呈现为“ 结构进行 观察 。 但是其夹 角比较大、 弓形子宫 的外形 表现正常 , 其 宫底部 内
1 资料与方法
。
隔, 并将 宫底 和宫颈进行完全 分离 , 宫底 的外形呈现稍微 外 凸或者存在间隙 , 但是 < 1 c m。 双角子 宫 : 患者存在两个成形且完 整性的宫角 , 并且 患 者的宫底出现凹陷 , 并且裂 隙在 1 c m 以上。 1 . 4 统计学方法 数 据采用 S A S 1 5 . 0 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 采用 检验 , 差异具有 统计 学意义 c J ) < 0 . 0 5 ) 。
实时三维彩超和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对比分析

b y h y s t e r o s lp a i n g o — g r a p h y( H S G). Ho w e v e r A c e r u a c y o f 3 D u l t r a s o u n d i m a 西n g w a s 1 0 0 %. Co n c l u s i o n: 3 D u l t r a s o u n d i s p i r o r t o h y s t e ms a l p i n g o g r a p h y f o r d i a no g s i n g u t e r i n e c o n g e n i t a l m lf a o r ma t i o n s i n o u r s t u d y . 3 D u l t r a s o u n d m a y p r o v i d e m o r e d e t ml e d i n f o r ma t i o n s o b j e c t i v e l y f o r t h e r e a s o n a b l e c l i n i c a l
【 摘 要 】 目的 :探讨 实时三维超声 ( 经 阴道 ) 成像技术与 子宫输卵管碘油 造影术 ( H S G )诊断先天性 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 。方法 : 对
3 7 例经子 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诊断怀疑有子 宫畸形 的病例进行经 阴道三维超声检查 ,比较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与三维超声诊断先 天性 子 宫畸形的诊断结果 。结果 :待诊 的 3 7 例子宫 畸形 , 经 子宫输 卵管碘油造影术 ( H S G) 误诊 6 例 ,漏诊 4 例 。全部病例均经腔 内三维超声 检 查获得 明确诊 断。结论 : 实时 ( 经 阴道 ) 子宫三维超声成像 , 应用价值优于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其能够获得更多子宫发育畸形的相关信息 , 能够 为临床 医师制定 治疗方案提供更加客观详尽 的信息 。
先天性子宫畸形

AFS分类法
Ⅳ级:双角子宫(子宫的两角在宫 底水平未完全融合)。
完全型
部分型
AFS分类法
V级:纵隔子宫(子宫阴道段纵隔 未吸收或未完全吸收)。
完全型
部分型
AFS分类法
Ⅵ级:弓状子宫(子宫阴道段纵隔未完全 吸收,在宫腔及宫底部形成轻微切迹)。
AFS分类法
Ⅶ级:己烯雌酚(diethystilbestrol, DES)相关异常(因胎儿期在宫内受己烯 雌酚暴露因素影响而形成 T形子宫)。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2015)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年9月第50卷第9期第648-651页
Troiano & McCarthy提出的区分 双角子宫和纵隔子宫的方法(2004)
Mu¨llerian duct anomalies: imaging and clinical issues. Radiology 2004;233:19–34.
双子宫 双角子宫 纵隔子宫 单角子宫 残角子宫
AFS分类法
美国生育协会(AFS)先天性子宫畸形分类法(1988)
The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classification of adnexal adhesions,distal tubal occlusion, tubal occlusion secondary to tubal ligation,tubal pregnancies,Mullerian anomalies and intrauterine adhesions. Fertil Steril 1988;49(6):944-955
临床处理 单角子宫 及没有内膜的残角子 宫可不手术,有内膜 的残角子宫是手术的 指征。
三维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I 图分 类号】R 4 . 中 4 51
I 献标 识码】A 文
【 编 号】1 7 — 7 12 1 )9 0 2 — 3 文章 6 3 9 0 (0 2 1— 0 6 0
Th r g e so h e - i e so a lr s n g a h l ia p l a i n e p o r s ft r e d m n i n l t a 0 0 r p y i ci c la p i to s u n n c
n si c u a y T i p oo o o l b ev h ag t is ei lil ge n mi u g r . t l ia au sh v o t a c rc . hs rtc lc ud o s ret etre su n mu t e a lsa d mi cs rey Isci c lv e a e c t p n n l b e rv n i e r ie s sa d ftsa n r ai e.T i ril e iwst e po r s ftr e d me so a h a o o r- e n p o e n h a ds ae n eu b o t m l is hs at e rve h rg e so he - i n in u rs n ga t c l
声 更 丰 富 的诊 断信 息 田, 补 了二 维 超声 检 查 的 不 足 , 高 弥 提
了诊 断 的准 确 率 。 1三 维超 声成 像 概念 、 展历 程 与成 像原 理 、 像 过程 发 成 三 维超 声 成 像 f 3 】 称 的立 体 图像 , 维成 像 是 二 度 空 即通 二
三维超声诊断残角子宫和单角子宫的临床价值分析

田3 呈住状. 包头内 寓齄 宦芳 无毫目 重4芷t 千膏. 富硅皇 三角J 謦
囡■■
■5●一 .雠 量隹 千富 机
3 讨 论
阴道 容积 探 头 频 率 为 5 .M z ~75 H 。常 规 行 二维 超 声 检 查 , 全
残角子宫为双侧苗勒管中、 下段不对称性 发育不全 , 形 成一侧小 的子宫 , 有肌层或纤 维带 与发育侧 子宫相连 。根
宫不 相 通 , 因月 经 初 潮 起 残 角子 宫 腔 经 血 潴 留造 成 积 血 常
面观察子宫外形轮廓 、 官腔形态和双侧卵巢 , 注意有无宫旁 包 块 , 宫 旁 包块 者 注 意 观察 其 回声 特 点 及 与 子 宫 的 关 系 。 有
获取 满 意 的二 维 图像 后 嘱 患 者 屏 住 呼 吸 , 动 三 维 功 能 , 启 调
超 声 检 查怀 疑 为 残 角 子宫 或 单 角子 宫 患 者 l 例 , 0 6岁) 。就诊原 因 : 发不孕 5 , 原 例
反复 流 产 史 2例 , 痛经 3 , 工 流 产 失 败 1 , 腔 包 块 1 例 人 例 盆 例, 月经 异 常 2 , 检 2 。 例 体 例 12 检查 方 法 . 应 用 Pip I2 三 维 实 时 超 声 诊 断 仪 , h i U 2 ls 经
・
1 8 ・ 49
浙 江 临 床 医 学 2o 年 1 月 第 l o8 1 O卷第 1 期 1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体检及疾病检查中的作用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体检及疾病检查中的作用【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体检及疾病检查中的作用。
方法:该研究对象为48例妇科体检者与56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妇科疾病患者,入院时间段在2021.06月至2023.06月,所有入选对象均开展经阴道超声检查与经腹部超声检查。
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
结果:在妇科体检异常病变图像的检出率上,两种方法差异不大(P>0.05)。
在子宫内膜病变、卵巢疾病及宫颈疾病的检出率上,经阴道超声检查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P<0.05)。
结论:在妇科体检及妇科疾病检查中,实施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检出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检查;妇科体检;妇科疾病;诊断价值妇科疾病是女性较为常见的疾病,给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针对妇科疾病,在发病早期确诊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治愈疾病,但若未重视早期病变,可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增加癌性病变的风险性,给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因此,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和妇科疾病筛查对于保证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该研究主要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体检及妇科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研究将48例妇科体检者与56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段在2021.06-2023.06。
48例妇科体检者年龄范围在30岁~58岁,平均(44.75±6.23)岁。
56例妇科疾病患者年龄区间范围在28岁~58岁,平均(43.29±5.63)岁;病程时间6个月~3.5年,平均(1.53±0.36)年;疾病类型:子宫内膜病变15例,卵巢疾病11例,宫颈疾病20例。
患者及体检者对拟采取的研究方案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所有入选对象均实施经阴道超声检查与经腹部超声检查,详细方法为:(1)仪器参数:使用荷兰飞利浦公司提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EPIQ5)进行检查,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超声探头设为3.5MHz,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超声探头设为6.5MHz。
2018年度上半年超声影像科工作情况分析总结最终版

2018年度上半年超声影像科工作情况分析总结最终版2018年上半年超声影像科工作总结超声影像科主任王瑜2018年7月1日一、概况2018年上半年超声影像科贯彻落实“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操纵规程,圆满完成医院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并顺利通过医院的各项检查、监督和考评,全科室加班加点,超额完成科室的日常工作任务,同时,我们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全面提高科室整体技术水平。
(一)坚持质量管理科室,做好医疗质量管理并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定期组织本科室成员业务学习,了解国内外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发展,使全科成员的基础理论和专业诊断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高患者和社会对我们医疗质量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三)端正工作态度,加强科室间的合作与沟通,及时出具检查诊断结果,为临床提供诊断参考。
(四)积极开展超声造影检查,拟开展肌骨关节、小儿胃肠超声及盆底超声等检查项目,方便患者,方便临床。
(五)在体检方面,努力配合医院完成了单位健康体检、“两癌”筛查、孕前优生检查。
(六)定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道德规范,以利于保护医患彼此的权益。
(七)做好平常的仪器装备保养工作。
(八)人员配置: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9人,护士1人。
二、上半年各项工作目标与任务完成情况及下半年工作量预计1.科室上半年工作量2018上半年超声影像科共性目标按标准执行,个性目标是:业务指标:实现毛收入20017540元(2018年1月-2018年7月1日),同比上年增长22%。
超声检查总人次76563人(2018年1月-2018年7月1日),同比增长19%。
各类消耗占收入<3%。
2.科室质量控制科室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是医院赖以生存的根本,是科室管理永恒的主题。
先天性子宫畸形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及图像分析

·妇产科超声影像学·先天性子宫畸形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及图像分析何雪冬 刘巧巧 蔡海国 李玲丽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3.07.014作者单位:317000 浙江省临海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女性胚胎第10周双侧苗勒管发生融合,中部吸收形成子宫、宫颈,任何因素影响此过程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子宫发育异常。
先天性子宫畸形是造成成年妇女不孕、习惯性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先露异常等一些产科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经阴道二维超声可对部分子宫异常作出诊断,但对子宫畸形的分类诊断有一定局限性。
三维超声可显示子宫冠状切面的清晰图像,有助于对子宫畸形及其类型作出诊断。
目前国内有关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文献报道较少[1],本研究对82例子宫畸形患者的二维及腔内三维超声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并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以不孕(25例)、自然流产(19例)、痛经(18例)、死胎(3例)、人工流产(21例)等就诊于浙江省临海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及计划生育门诊的患者82例,年龄18~46岁,平均(28.8±5.3)岁。
2.仪器与方法:采用美国GEVoluson730PRO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置腹部二维及三维超声探头,频率为2.0~5.0MHz;经阴道二维及三维容积探头频率为5.0~9.0MHz。
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方法:于月经前3~5d对患者先行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12例未婚女性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外形、子宫内膜形态及厚度、两侧卵巢;在清晰显示子宫矢状切面后切换至三维模式,调整取样框大小,使子宫底、子宫体、宫颈均包含在取样框中,并使子宫腔线与宫颈管在同一直线上;嘱患者屏气,启动三维成像模式,取得三维容积数据后,调整X、Y、Z轴获取满意的子宫冠状切面图像(图1);对过度屈曲的子宫,可采用分段成像法使子宫腔、宫颈管完全显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阴式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经阴式三维超声成像对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采用阴式三维超声针对可疑子宫畸形病例进行筛查,并且与二维超声检查进行比较。
结果:宫腔结构及宫底的外观形态在三维超声子宫冠状切面呈像当中具有立体感强以及图像直观的特点,而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特别是对宫颈管的成像描记将一些科学的诊断依据提供给了临床少见的复杂的子宫畸形。
在超声检查中一共将27例子宫畸形诊断出来,二维超声能够将其中的14例明确诊断出来,而剩下的13例则无法将子宫畸形确定下来。
采用三维扫查的方式可以从子宫冠状切面的三维图像分析对27例患者作为明确的诊断。
在27例子宫畸形患者中,17例纵隔子宫,4例双子宫,4例双角子宫,2例单角子宫。
结论:子宫畸形准确全面的信息能够在子宫冠状切面三维成像当中很好地显示出来,在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特别是诊断临床上特殊类型的、复杂的以及少见的子宫畸形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标签:三维超声;先天性子宫畸形;经阴式
在胚胎发育形成过程中女性的生殖器官出现了双侧副中肾管发育融合障碍,最终就会导致子宫畸形,采用经阴道二维超声能够较好地为子宫发育异常诊断提供诊断信息,但是这种方式很难将正确诊断当中所需要的子宫冠状切面图像提供出来,再加上子宫形态在合并妊娠、肌瘤时会出现改变,因此增加了诊断的难度,所以很容易导致出现部分子宫畸形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子宫畸形。
目前,在临床上普遍的运用到了三维超声,其能够将子宫多种切面提供出来,因此具有更为丰富的诊断信息。
对经阴式三维超声成像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8月接收的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可疑子宫畸形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8月接收的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可疑子宫畸形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19~44岁,平均25.42岁。
1.2 方法
采用三维超声诊断仪,在其阴道探头当中不仅具备二维扫查功能,同时还具备三维扫查功能,具有3.5~5.0 MHz探头频率。
首先针对子宫实施三维扫查以及图像分析,对探头进行从左到右以及从前向后的摆动。
对子宫的肌层以及外形轮廓等进行全面观察,针对内膜腔形态进行重点观察。
在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进行诊断。
随后选择三维容积探头实施有效的容积扫描,将三维功能启用,针对取
样容积进行调解,保证其大小能够将宫颈以及宫腔的全长包含进去,将三维扫查功能启动,就可以实施三维多面成像分析,最后得出诊断结果。
1.3 分析三维图像
采用三维成像模式针对子宫冠状切面进行分析,将子宫畸形特征记录下来。
1.4 诊断标准与分类方法
参照美国生殖学会诊断标准以及分类方法,典型的子宫畸形包括:DES相关异常子宫、弓形子宫、双子宫、单角子宫、双角子宫以及纵隔子宫。
2 结果
2.1 二维和三维扫查诊断子宫畸形
在超声检查当中一共将27例子宫畸形诊断出来,二维超声能够将其中的14例明确诊断出来,而剩下的13例则无法将子宫畸形确定下来。
采用三维扫查的方式可以从子宫冠状切面的三维图像分析针对27例患者作出明确的诊断。
在27例子宫畸形患者中,17例纵隔子宫,4例双子宫,4例双角子宫,2例单子宫,详见表1。
2.2 三维声像图表现
三维超声多平面重建能够对子宫的形态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进行观察。
纵切面为A平面,能够对子宫纵切面进行观察,横切面为B平面,能够对子宫的横切面进行观察,冠状面为C平面,其能够对子宫内膜两角和宫颈进行同时观察,这是二维超声不具备的优势。
而且最为主要的优势就是可以对子宫实施冠状面的三维成像,最终能够对宫颈管的形态、子宫腔内膜形态以及子宫外形进行直观立体的观察。
比如子宫外形正常能够清晰的显示在纵隔子宫的冠状切面的三维成像当中,而在宫腔某水平以下不完全型纵隔子宫的内膜会发生汇合,从宫底到宫颈内口完全型纵隔子宫的内膜可以表现为水平分离。
子宫外形宫底中央能够在双角子宫当中显示出>1 cm的凹陷,内膜则会表现为“蝶翅样”。
双子宫的立体状的双内膜以及双子宫外形可以很清晰的显示出来。
3 讨论
在胚胎发育形成过程中女性生殖器官由于受到某些外来或内在因素的干扰,都会出现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的情况,比如两侧副中肾管没有实现完全融合,就会导致各自发育,从而形成两个子宫,左右侧子宫都会出现单一的卵巢和输卵管,这样就会形成双子宫畸形;或者副中肾管尾端实现了大部分的融合,而宫底部则出现了不完全的融合,子宫外形表现出双角的形状,这就是双角子宫。
在临床上经阴道二维超声扫查基本上可以诊断典型的子宫畸形,然而因为一
些病例会出现合并有妊娠、肌瘤或者不明确的分类,从而出现诊断困难的情况,由于无法得到子宫、宫颈冠状切面图像,因此很难进行正确的诊断。
采用多种成像模式功能的三维超声技术能够对二维超声的不足进行有效的弥补,其三维成像功能可以将子宫、宫颈冠状切面的图像准确的提供出来,这样就能够保证对子宫畸形精确诊断。
本次研究中,在超声检查中一共将27例子宫畸形诊断出来,二维超声能够将其中的14例明确诊断出来,而剩下的13例则无法将子宫畸形确定下来。
采用三维扫查的方式可以从子宫冠状切面的三维图像分析对27例患者作出明确的诊断。
在27例子宫畸形患者中,17例纵隔子宫,4例双子宫,4例双角子宫,2例单子宫,充分证明了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子宫畸形准确全面的信息能够在三维超声子宫冠状切面三维成像当中很好地显示出来,在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特别是诊断临床上特殊类型的、复杂的以及少见的子宫畸形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Raga F,Bonilla-Musoles F,Blanes J,et al.Congenital Mllerian anomalies: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J].Fertil Steril,1996,65(3):523-528.
[2]蔡爱露,陈雁威,杨清,等.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20(5):374-378.
[3]谢红宁,朱云晓,李丽娟.三维超声成像对特殊类型子宫畸形的诊断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3):221-223.
[4]蔡爱露,王玥.三维超声冠状面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6):818-820.
[5] Alazar J L.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in gynecolo-gy: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Current Women’s Health Reviews,2005,1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