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夏日绝句-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语文S版(共13张PPT)

第四单元 · 民族之魂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学习目标
1、学习李清照热爱祖国的精神。 2、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导入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一段屈辱的历史 ——北宋时期,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 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 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 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李清 照。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女词人? 好,咱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她一首非常 有名的歌颂项羽的诗歌《夏日绝句》。
拓展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 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 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重点赏析
5、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 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诵读
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 项羽那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 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背景介绍
靖康耻——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 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 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之 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 称为南宋。
我会读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思考Βιβλιοθήκη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学习目标
1、学习李清照热爱祖国的精神。 2、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导入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一段屈辱的历史 ——北宋时期,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 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 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 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李清 照。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女词人? 好,咱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她一首非常 有名的歌颂项羽的诗歌《夏日绝句》。
拓展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 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 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重点赏析
5、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 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诵读
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 项羽那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 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背景介绍
靖康耻——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 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 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之 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 称为南宋。
我会读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思考Βιβλιοθήκη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ppt课件

当代的评价
总结词:普遍好评
详细描述:当代读者对《夏日绝句》的评价普遍较好,认为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 爱和追求,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现代的启示
重视女性文学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表现了女性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思想 内涵,启示我们要更加重视女性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发掘 和推广女性作家的优秀作品。
传承传统文化
该诗作是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启示我们要更加重视传统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 信心。
追求艺术创新
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运用了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 式,启示我们要在追求艺术创新的同时,注重思想内涵的 表达和艺术价值的追求。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2 3
代表作品之一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代 表作品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
重要里程碑
该诗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 着宋词的成熟和女性文学的崛起,对中国文学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评价极高
该诗作在文学史上的评价极高,被认为是中国文 学史上的瑰宝,具有不朽的价值和意义。
05
诗作评价
后人的评价
总结词:高度赞扬
详细描述:后人对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评价极高,认为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 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夏日的独特感受和情感。
文学史的评价
总结词:重要地位
详细描述:在文学史上,《夏日绝句》被视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是南宋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 言更加生动形象。
对比强烈
诗中通过“人言”和“我言”的对 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夏日绝句》(李清照)PPT课件

21 古诗三首
战争使多少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
亡,面对战争,南宋诗人李清照写下了
一首诗——
走近作者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 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 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 梦令》《声声慢》等。
我会写
杰亦 雄项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xióng
雄
前两笔横短 撇长,下边的 撇折独立,折 末端有点。
结构:左右 音序:X 部首:隹 组词:雄师 雄心勃勃 笔画:十二
“ 亻”撇短 竖要长。
易错提示:右边 是“隹”,不是 “住”哦!
学法导读
学习《夏日绝句》,要先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 和创作的背景,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理解诗句 隐含的意思,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忍辱偷生。
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 暂避江东重振旗鼓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 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 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 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了人不论是生还是死,都应该 具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
忆项羽败而不屈
齐读诗的后两句,思考:作者思念 项羽的原因是什么?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 江东。
项羽是谁呢?
项羽不肯过江东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 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 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 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 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 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 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战争使多少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
亡,面对战争,南宋诗人李清照写下了
一首诗——
走近作者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 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 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 梦令》《声声慢》等。
我会写
杰亦 雄项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xióng
雄
前两笔横短 撇长,下边的 撇折独立,折 末端有点。
结构:左右 音序:X 部首:隹 组词:雄师 雄心勃勃 笔画:十二
“ 亻”撇短 竖要长。
易错提示:右边 是“隹”,不是 “住”哦!
学法导读
学习《夏日绝句》,要先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 和创作的背景,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理解诗句 隐含的意思,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忍辱偷生。
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 暂避江东重振旗鼓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 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 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 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了人不论是生还是死,都应该 具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
忆项羽败而不屈
齐读诗的后两句,思考:作者思念 项羽的原因是什么?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 江东。
项羽是谁呢?
项羽不肯过江东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 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 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 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 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 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 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夏日绝句 李清照 PPT课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 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 前202年),名籍,字羽,泗 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 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 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 孙。
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 下,突围乌江。最后霸王别 姬,自刎于乌江旁。
夏日绝句
题解:“夏日”说明这首诗是夏天写的。 “绝句”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 兴盛于唐朝。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 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文大意: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 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 的英雄。
运用对偶的手法,赞美了项羽宁死 不屈的英雄气概。
赏析
本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 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 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当 时,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 中原河山,苟且偷生。由此,诗人想到项羽因突围乌 江,无脸见江东父老,苦战失败而自刎。诗歌借古讽 今,批判了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慷慨激昂,正气 凛然。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文大意: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 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 江东。 “不肯”二字充分表现了项羽的英雄豪气。诗人追 思项羽,借古讽今,鞭挞了南宋当权派苟且偷生的无 耻行径。
诗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
在北宋南迁的动荡年代,李清照亲眼看到当局 面对强敌仓皇渡江逃窜的丑态,与“不肯过江东” 的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借赞扬项羽来批判 南宋王朝统治者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可鄙行径。
古诗三首之
夏日绝句
生字复习
生字复习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 前202年),名籍,字羽,泗 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 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 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 孙。
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 下,突围乌江。最后霸王别 姬,自刎于乌江旁。
夏日绝句
题解:“夏日”说明这首诗是夏天写的。 “绝句”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 兴盛于唐朝。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 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文大意: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 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 的英雄。
运用对偶的手法,赞美了项羽宁死 不屈的英雄气概。
赏析
本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 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 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当 时,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 中原河山,苟且偷生。由此,诗人想到项羽因突围乌 江,无脸见江东父老,苦战失败而自刎。诗歌借古讽 今,批判了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慷慨激昂,正气 凛然。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文大意: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 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 江东。 “不肯”二字充分表现了项羽的英雄豪气。诗人追 思项羽,借古讽今,鞭挞了南宋当权派苟且偷生的无 耻行径。
诗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
在北宋南迁的动荡年代,李清照亲眼看到当局 面对强敌仓皇渡江逃窜的丑态,与“不肯过江东” 的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借赞扬项羽来批判 南宋王朝统治者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可鄙行径。
古诗三首之
夏日绝句
生字复习
生字复习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学课件(共18张PPT)

知识拓展
课堂集中营
借古讽今(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评论现实,寄予 感情):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大多仕途坎坷、 怀才不遇,心中的不满又不可明说,特别是揭露时弊, 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 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理 解这类古诗,必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 心境。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课堂集中营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 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 叹身世,情调感伤。情势上善用白描手 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 梦令》《声声慢》等。
课堂小结
课堂集中营
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 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 学习,把爱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源自实战练习一、填空。
历史回顾:历史上被称为“西楚霸王”的是__项__羽____, 他与__刘__邦____争夺天下。他在战争中失败,觉得无颜 见江东父老,拒绝渡江,自杀身亡。 作者的观点:希望活着时做_人__中___的__豪__杰____,死后也 要做_鬼__中__的___英__雄__。 感受:_作__者__虽__然___是__位__女__子__,___但__却__具__有___男__子__的__凛___ _然___风__骨__,__令___人__敬__佩___。
整体感知
课堂集中营
诗的前两句言理,从生与死两方面来阐述 人生哲理,志存高远,极富大丈夫之气。
句段解读
课堂集中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思: 思忆,怀念。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导,后来与刘邦争夺天
《夏日绝句》古诗三首PPT课件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 疆、至死未归的人们。
练一练: 读古诗《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会
想到什么景象?
课堂小结
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 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 会受敌人的欺辱。
南园①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②,收取关山五十州③。
请君暂上④凌烟阁⑤,若个⑥书生万户侯⑦?
注释
①南园:泛指作者昌谷故居以南一大片田畴平地。杨其群 《李贺咏昌谷诸诗中专名考》谓:“原”与“园”二字义 可相通,凡李贺宅南“可种谷给食”的大片平地,均可称 为“南原”,亦称“南园”。
②吴钩:一种头部呈弯钩状的佩刀。 ③五十州:指当时被藩镇所占领割据的山东及河南、河北五
十余州郡。
④暂上:一上,试上。 ⑤凌烟阁:唐代旌表功臣的殿阁。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
为表彰太原首义和秦府功臣,命阎立本绘长孙无忌等二十四 人画像于凌烟阁。 ⑥若个:哪个。 ⑦万户侯:受封食邑达一万户的侯爵,借指高位厚禄。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 游
-.
作者诗中的项羽和我 们知道的一样吗,让我 们一起去学习了解吧。
走近作者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 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 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 描手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梦 令》《声声慢》等。
诗的后两句: “思”字转写项羽,特别赞扬了他 “不肯过江东”的败而不屈的英雄气概。因为这与南宋 王朝的渡江南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正是借“思项 羽”来批判南宋统治者的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可鄙行 径,寄予了自己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练一练: 读古诗《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会
想到什么景象?
课堂小结
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 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 会受敌人的欺辱。
南园①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②,收取关山五十州③。
请君暂上④凌烟阁⑤,若个⑥书生万户侯⑦?
注释
①南园:泛指作者昌谷故居以南一大片田畴平地。杨其群 《李贺咏昌谷诸诗中专名考》谓:“原”与“园”二字义 可相通,凡李贺宅南“可种谷给食”的大片平地,均可称 为“南原”,亦称“南园”。
②吴钩:一种头部呈弯钩状的佩刀。 ③五十州:指当时被藩镇所占领割据的山东及河南、河北五
十余州郡。
④暂上:一上,试上。 ⑤凌烟阁:唐代旌表功臣的殿阁。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
为表彰太原首义和秦府功臣,命阎立本绘长孙无忌等二十四 人画像于凌烟阁。 ⑥若个:哪个。 ⑦万户侯:受封食邑达一万户的侯爵,借指高位厚禄。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 游
-.
作者诗中的项羽和我 们知道的一样吗,让我 们一起去学习了解吧。
走近作者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 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 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 描手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梦 令》《声声慢》等。
诗的后两句: “思”字转写项羽,特别赞扬了他 “不肯过江东”的败而不屈的英雄气概。因为这与南宋 王朝的渡江南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正是借“思项 羽”来批判南宋统治者的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可鄙行 径,寄予了自己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夏日绝句-PPT课件

情感真挚
绝句表达的情感通常非常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人生 、自然等方面的深刻感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意境深远
绝句的意境通常非常深远,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 ,创造出深远、悠远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 深层含义。
形式严谨
绝句在形式上非常严谨,每首诗都有固定的格式和韵律, 要求诗人在创作时严格遵守。这种严谨的形式使得绝句具 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02
绝句的起源与特点
起源
绝句起源于唐代,是唐诗的一种形式,通常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
பைடு நூலகம்
绝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唐代达到了鼎盛。
绝句的创作要求简洁、含蓄、意境深远,强调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和思 想。
特点
语言优美
绝句的语言通常非常优美,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夸张等,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李清照在文学创作上勇于尝试和创新, 她的作品不仅继承了传统文学的精髓, 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THANKS
感谢观看
成为文学经典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创作技巧和深刻的 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 典之作,被后人广泛研究和引用。
06
结束语
对《夏日绝句》的总结
主题明确
这首诗以夏日为背景,通过描绘 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表达了作
者对夏日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语言优美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 言,如“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 响”,使得整个作品具有很高的艺 术感染力。
03
《夏日绝句》的赏析
诗词内容
诗词概述
《夏日绝句》是唐代诗人李清照所作,是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夏日的景象,表 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夏日绝句》古诗三首PPT优秀课件【完美版课件】

赏析
本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 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 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当时,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 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由此,诗人想到项羽因突围 乌江,无脸见江东父老,苦战失败而自刎。诗歌借古 讽今,批判了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慷慨激昂,正 气凛然。
作者介绍
李 清 照 ( 1084—1155 ) , 号 易 安
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 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 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 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 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朗读指导
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
新课导入
在众多人的心目中,项羽是力拔山兮气盖 世的英雄人物,西楚霸王有着不可抵御的人格 魅力,可是他终究还是败在了刘邦手下,是什 么原因让这位英雄人物不能笑到人生的最后呢? 而李清照却对他做出了不同的评价,下面就让 我们走进李清照写的《夏日绝句》,来领略女 诗人的风采和西楚霸王的英雄气概吧!
课堂练习
1.解释词语: 人杰: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不肯过江东”的意思。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 且偷生,退回江东。
3.诗中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表达了豪 迈的理想和爱国精神。
4.这首诗借怀念项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古讽今,鞭挞南宋王朝当权者不顾百姓
死活,抛弃中原,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和对真英雄 的赞美之情。
课后作业
➢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夏日绝
句》。
➢ 结合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你从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 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 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 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 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 自己丈夫之意。
作者亲眼目睹宋朝统治者仓皇难逃,而北方的大好河山沦 落敌手。作者借赞扬 来批评北宋王朝的投降、逃跑和 苟且偷生的可耻行径,并寄予了作者抗击侵略、收复故土 的爱国情怀。
总结: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
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南 宋统治者屈辱偷生、逃跑行径,表 现了作者内心的爱国主义的情怀。
启示:做人要像项羽那样,
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要像李 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 人。
不肯过江东。
诗句理解
生当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杰,死亦为鬼雄。
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应 该做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因 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不一样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 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
《夏日绝句》的作者是( 南宋 )的 ( 李清照 ),采用了( 借古讽今 )表 现手法,。赞颂了 项羽的宁死不屈 ( ),讽刺 了( ), 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
表达了诗人( 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 情怀)
)
思考: 1.本首诗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借古讽今 2.本首诗哪两句表现了女词人无论 生死都浩然正气的情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1084—约1151)
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爱好文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济南章丘人。
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 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 岁时她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婚后居住在汴京,生活幸福。 但好景不长,1127年,靖康之变 后,她与丈夫避乱江南,建炎三 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 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 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她 的作品分为前后期,前期作品 活泼欢快,多写悠闲生活;后 期则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夏日绝句》为后期作品。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南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 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死亦为鬼雄。
亦:也。
至今思项羽,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 霸王。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1.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 愿”、“不想”、“不能”?
“不肯”一词,写出了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 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人杰 鬼雄”之名。
2.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 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 朝的李清照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 一千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呢?
注释
活着的时候,应当 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 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 忆项羽,他在惨遭失败 之时,宁可自杀,也不 肯逃回江东。
在我国群星璀璨的历史长 河中,有数不胜数的杰出的文 学大家。然而,这其中能够留 芳千古的女性作家却廖若晨星, 李清照独出群芳,是最优秀的 一个。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 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 律,善作书画。在诗词创作方 面,她的盛名不仅可与宋朝的 苏轼、陆游、辛弃疾比肩,亦 可直追前代大师如李白、杜甫、 白居易等而与之齐名,跻身于 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列。
人杰:人中的豪杰、人中俊杰、了不起的人物、 杰出的人、出色的人。 鬼雄:鬼中的英雄。
2.你知道成语词典中有哪两个成语 给我们展示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吗?
拔山盖世:项羽说自己的力量足以拔起一座大山, 自己的气概足以超越天下人。形容力大勇猛,无 人能比。【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悲 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 破釜沉舟: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后就命令士兵 把锅都打破,把船都弄沉,激励士兵拼死作战, 不打胜仗决不生还。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 到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 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项羽: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自称西 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而逃 到乌江河边,其手下劝他暂 避江东重整旗鼓,而他认为 当年跟他一起渡江而西的八 千江东子弟无一人生还,自 己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江 边。
破釜沉舟、鸿门宴、 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沐猴而冠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 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 千江东弟子转战中原,消灭了秦军主力,立 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 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 乌江亭长劝他急速离江,回到江东,重振旗 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 漓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 10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