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站地区交通枢纽及交通组织规划方案

合集下载

天津站枢纽客运组织方案的研究和思考

天津站枢纽客运组织方案的研究和思考
收稿 日期 : 0 1- 4— 7 修 回 日期 : 0 1- 5— 5 2 1 O 0 2 1 O 0
图 3 天 津 站 交 通 枢 纽 地 下 2层 平 面 图
作者 简 介 : 标 , , 学 本 科 , 程 师 , 运 市 场 部 经 理 , 究 方 向 张 男 大 工 客 研 为 交 通 运 输 管 理 。 。 h n ba @ 13 C r t z a g io 6 O j n
工程设 计 、 客流 预 测 、 流线 特 征 分 析 等入 手 , 阐述 天 津
站 枢 纽的客运 组 织 特 点 、 则 、 求 和 具体 措 施 . 出 原 要 提 完善 枢 纽导 向 系统 、 建 一 体 化枢 纽运 营 管理模 式及 构
与 周 边 协 调 发 展 的优 化 思 路 。 关键 词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天 津 站 枢 纽 客 运 组 织
换乘相衔接 。
图 7 天 津 站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换 乘 客 流 流 线
3 2 枢 纽 客 运 组 织 措 施 .
3 2 1 枢纽 客流控 制 .. 客流组织本着以安全 、 便 、 方 快速 、 舒适 的原则 , 最 大 限度地方便 客流进 、 出站 , 免客流交叉 、 回, 避 迂 确保 在紧急状态下安 全 、 速疏 散。通过合 理 布置车 站人 快
站区 , 前后广场 联 系通道 , 地下 配套商 业 区 , 出租 车地
下接 客 区 , 下 停 车 库 , 地 自行 车 库及 设 备用 房 。

一s I T
天 津站枢纽客运 组织方案 的研究和思考
固定换乘设施和 活动设 备形 成 的整体场 所 , 一个 实 是 现旅客 中转换乘和集散服务 的巨大 系统。 由于枢纽 位

天津站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方案综述

天津站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方案综述

在保 留天津站主站房建筑主立面 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由铁 道部投资并组织建设 , 总建筑面积 63 .5万 m:采用钢结构 , , 地 上 2层 , 局部 4层。共设置 1 0个站台 1 8条线 , 中, 际铁 其 城 路 4台 7线 , 津秦铁路 3台 6线 , 普铁 3台 5线 , 设计铁 路客
工程组成见 图 3 。
枢纽轨道换 乘中心设计方案
经 国际 国内专家和有关部 门对规划布局 、 地铁线 路布 设方 案、 站后 集中设站 的功 能布局和客 流组织、 工程实施难度等 多
图 2 枢纽功能布局 分区
( 功 能 区 1 铁 路 客 站 1) :
方面进行 的论证 , 确定采 用站后集 中设站地 下 4层 方案 , 此方
天 津 站 地 区作 为 公 交 、 路 的 综 合 换 乘 枢 纽 , 、 流 量 铁 人 车
图 1 天津站周 边地 区位置
规 划原 则
以满足枢纽 自身交通功 能为前提 ,与城市 其它功能相协 调: 充分考虑各种 交通 方式 之间的衔接关 系, 人行优 先, 构筑安 全、 便捷 、 高效 的换乘 系统 ; 充分利用地下 空间 , 各功能分区 在 间建立立体 、 循环衔接 系统和静态交通设施。
机。
炙津建《科技J 6 O O.. 0 N 6一
维普资讯
பைடு நூலகம்
【辛 改
用 建 设 】
泊 3 3辆小客车停车场。建筑 面积 36万 m2 2 . 。
项 目子 项 工程 组 成
天津站交通枢纽 工程 按照位置和 功能划分 为铁 路客站 改 造工程 、 前广场工程、 后广场工程和周边市政交通工程 。 各子项
图 3 子 项 工 程

天津2020-2035市域线规划细则

天津2020-2035市域线规划细则

附件1 《天津市市域(郊)铁路专项规划(2019-2035年)》(征求意见稿)一、编制目的为加快市域(郊)铁路发展,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和市交通运输委组织开展了《天津市市域(郊)铁路专项规划(2019-2035年)》编制工作,旨在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的四网融合,有效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扩大交通有效供给,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该项规划已经纳入正在编制的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本次市域(郊)铁路专项规划范围为天津市全市域,研究范围考虑与天津市毗邻的北京市部分地区、河北省部分地区。

规划期限为2035年,近期为2025年,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三、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满足津城、滨城与外围各区之间中长距离快速客运出行需求,主要服务于通勤客流,兼顾旅游、休闲客流,并与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共同构成天津市轨道交通市域线。

四、总体目标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引导天津城市空间优化拓展,在区域层面构建支撑天津服务京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在市域层面构建支撑津城和滨城及外围组团间便捷快速联系,整体上布局均衡、功能完善、规模合理、内外衔接的市域(郊)铁路体系。

五、线路布局方案根据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规划形成由7条走廊线和2条联络线构成的天津市域(郊)铁路网络,共9条线路,总规划规模681公里(其中新建494公里、利用既有铁路187公里)。

其中,7条走廊线分别为津滨线、津静线、津武线、津蓟线(利用既有铁路)、津宁线、津山线(利用既有铁路)、津港线,2条联络线分别为宁武联络线和双湖联络线。

具体如下:(一)走廊线津滨线:津城核心区与滨城核心区之间快速联系线路,并向武清区延伸。

沿线串联武清城区、北辰环外地区、天津站地区、海河柳林地区、国家会展经济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等重点发展地区。

津静线:津城核心区与静海城区之间快速联系线路,并向滨海国际机场延伸。

天津西站铁路枢纽交通规划的思考

天津西站铁路枢纽交通规划的思考

天津西站铁路枢纽交通规划的思考作者:刘书艳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23期【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天津西站这一新交通枢纽的规划情况,分析了天津西站在交通规划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天津西站;交通枢纽;规划一、天津西站交通规划概况天津西站和北京南站、济南西站、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一起,是京沪高铁线路上的五大始发站,具备始发和终到的功能。

除了京沪高铁,京津城际、津保、津秦三条高速铁路也在此交汇,使天津西站成为我国的铁路交通枢纽。

同时,天津西站铁路枢纽也是天津市规划建设的“一主两副”中两个城市副中心之一,交通特性较为复杂。

首先,天津西站位于子牙河和南运河之间,为区域带来良好发展条件的同时,也阻隔了天津西站与城市功能核心区的联系,天津西站为了促进与城市功能区的联系,根据西站周边实际用地条件,运用了“高架平台南北向匝道进站”的模式,通过复兴路高架桥,引导车辆入站。

其次,从相关资料来看,中心城区核心区内主要通过公共交通进入天津西站,外围主要通过快速路进入天津西站。

最后,从天津西站的总体布局来看,在西站内形成了以南北向出站通道为主、南北广场地下连接交通通道为辅的通道系统,实现以铁路为中心的人流与各交通设施之间的人流联系。

主通道通过步行廊道实现与子牙河以北的城市副中心的连接。

二、天津西站铁路枢纽的交通规划的成功经验天津西站的规划中体现了“公交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人性化换乘系统,充分实现了“人车分流”和“进出分层”。

1.立体的分流和进出站系统针对西站地区交通多方式、客流多方向、流量大而分散、衔接要求快速便捷的特点,天津西站在交通规划时,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为各功能区建立循环、立体的交通衔接和换乘系统,成功解决了车辆过境、公交进站、出租停靠、铁路出站、社会车辆停车等众多功能需求。

其中高架平台是最重要的进站方式,其功能单一,方式直接、快捷,满足送站客流的要求。

市政道路里的西纵联络线立交匝道直接与东侧的高架站台的相连,满足天津市区北部、东部和南部快速进出西站的需求。

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市政道路设计

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市政道路设计
平衡性道路系统, 确定简洁、 明确的交通流向, 合理确 { 建
定 政 路 设 规 和 计 准最 限 发 周 I 市 道 的 计 模 设 标 ,大 度 挥
l 投
Pl an l D e un n,d si
边 路 网的交 通功 能 , 以达 到“ 慢分 行 、 非分 隔 、 快 机 人车 分 离 、 发 分 层 ” 目标 。成 功解 决车 辆 过境 、 交进 到 的 公 站、 出租 停 靠 、 路 出站 、 铁 社会 车 辆 停 车等 众 多 功 能 需 求 ,提 高西 站综合 交 通枢 纽 周边 道路 的通 行 能力 和整
体 交通环 境 。
现全 隧 道 车流 、 环境 、 害 、 电及 机 电设 备 的综 合 监 灾 供
控管 理 , 供各 个 系统之 间的业 务关 联 和触 发联 动 , 提 提 高对事 件 的反应 能力和速 度 。正 常运行 时 , 电系统 自 弱 动控制 并检 测机 电设备运 行 状态 、 灾报 警信 息 、 流 火 车 量数 据 、 自动 进 行 交通 管 制 等功 能 ; 出现 异 常情 况 , 当 弱 电系统 由正 常运 行模 式转 为 灾害运 行 模式 , 防灾 、 为 救援和 事故 处理 指挥使用 提供 方便 。
Pl an and e gn D si
天 津 西站综 合交通枢纽 配套 市政道路设 计
口 文 / 海 燕 王 玉 秀 王

要: 天津西站 区域 交通组织复杂, 市政道桥设计难度较大, 设计 中始终将“ 以人为本、 公 交优先” 作为基本的设计理念 , 在人性化 、 合理化 、 经济化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 解
路进 行 新建 或改 造 。
1 配 套 道 路
周 边 道路 工程 主 要包 括 复 兴路 高 架桥 工 程 、西 青 道 下沉 工 程 、 子牙 河 南路 扩 宽工 程 、 运河 北 路拓 宽工 南 程 、 纵 联络 线立 交 工程 、 边 道路 的排水 和 泵站 工 程 西 周

天津西站上场策划方案

天津西站上场策划方案

天津西站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公用工程土建二标段上场方案策划编制:审批: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天津西站交通枢纽工程土建二标段项目经理部2009年4月25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 3 -二、主要工程量....................................................................................................... - 4 -三、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 - 4 -四、工程目标......................................................................................................... - 15 -五、工期策划......................................................................................................... - 16 -六、资源配置......................................................................................................... - 18 -一、工程概况天津西站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公用工程包括以既有天津西站为中心,南起南运河北路,北至子牙河南路,东起大丰路和西纵快速路立交桥,西至复兴路围合成的区域内的公交场站工程、枢纽控制中心工程、配套市政道路工程、广场景观工程、地下停车场及公共换乘区工程、轨道交通地下结构工程等项目。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7.20•【字号】•【施行日期】2023.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市发展改革委、红桥区人民政府:你们关于报审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总体方案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二、红桥区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推动,完善工作机制,制定配套政策,确保《总体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三、市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总体方案》实施的协调和指导,在政策实施、体制创新、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协调解决《总体方案》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市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总体方案》实施的统筹协调,及时开展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适时组织开展《总体方案》实施进展情况评估,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重大问题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天津市人民政府2023年7月20日附件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总体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推进天津西站及周边地区开发建设,打造京津冀同城商务区,更好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全面升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增强产业聚集引领能力,提高科技创新和研发转化能级,提升城市文化和秀美生态吸引力,打造中心城区新的增长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动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天津南站规划

天津南站规划

天津南站规划天津南站位于中国天津市南开区永康路,是天津市一座主要的铁路枢纽站。

该站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高铁交通枢纽,承担着重要的客运和货运任务。

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和提升服务质量,天津南站规划了一系列改造和扩建项目。

首先是站房改造。

天津南站原有站房建筑面积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需求。

规划中将对原有站房进行扩建,增加站房建筑面积,并对候车厅、售票大厅、候车室等区域进行改造,提升旅客候车环境和体验。

同时,在站前广场增设更多的候车座椅、信息查询设施、便利店等配套设施,方便旅客候车和购物。

其次是站场扩建。

天津南站的铁路线路较为拥挤,难以满足高铁列车进出站需求。

规划中将增加站台数量,扩大站台面积,提高列车停靠效率。

同时,还将增设过路线、信号设备等设施,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能力。

此外,规划中还考虑为地铁站开辟专用通道,便利地铁乘客进出站。

再次是区域配套设施建设。

天津南站周边地区发展迅速,规划中将充分考虑站区与周边地区的融合。

计划建设停车场、公交站点、出租车站点等交通配套设施,方便旅客进出站和周边地区的通行。

同时,还将增设商业设施、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提供更多服务选择,满足旅客需求。

此外,天津南站还将引入智慧科技,提升服务水平。

规划中考虑在站内增设自助售票机、自助取票机等设施,方便旅客购票、取票。

同时,还计划推出电子导览系统,为旅客提供更直观、准确的信息服务。

此外,还将提升站内网络覆盖和无线信号,方便旅客上网和使用移动支付等功能。

总之,天津南站规划的改造和扩建项目将全面提升客流能力、服务质量和旅客体验。

通过增设候车座椅、信息查询设施、便利店等配套设施,改造站房建筑和场站设施,建设交通和商业配套设施,引入智慧科技等举措,将打造成一座现代化、便利化、智慧化的铁路枢纽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站地区交通枢纽及交通组织规划方案国际竞赛
项目名称:天津站地区交通枢纽及交通组织规划方案国际竞赛
编制时间:2003-10~2003-11
项目负责人: 马林涛
项目参加人员:杨忠华 李长波 郝钊
项目简介:
项目概况
天津站地区是天津市标志性地区之一,是城市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的重要枢纽。

目前该地区除了现有铁路、公交等交通服务设施外,规划地铁2、3号线与轻轨9号线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在此设站换乘。

准备建设的京津城际客运专线将安排在火车站北侧;沿海河设置水上巴士运营。

规划要求解决好该地区轨道、公交、铁路、城际客运线之间的联系,同时考虑水上巴士码头的设置,方便各种交通方式客流之间的换乘,综合考虑规划范围内的各功能分区及周边环境的人流、车流(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合理安排交通流线,改善该地区的交通状况,并结合海河综合开发和堤岸改造做好沿河景观设计。

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班牙里卡多.波菲建筑设计事务所、英国伟信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新加坡工程国际咨询公司、香港利安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五家规划设计机构,参加为期十天(2003.11.21 - 2003.11.30)的规划方案现场设计竞赛,11月30日经过专家组评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获得竞赛第一名。

一、 项目特色
在对项目规划背景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用地特征和交通特征两个角度,明确规划区域的交通功能定位和景观设计立意,提出轨道交通线路调整方案和火车站总体布局方案,高效利用地面、地下空间解决交通接驳功能,突出火车站前广场地面景观功能,形成与海河融为一体的自然绿化景观。

二、 规划背景分析
1. 天津市处在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环境中
京津城际高速客运专线建成后,由于时空距离的缩短,使得京津两市间的旅行宛如置身于同一城市。

依靠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连接的城市地区将面临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天津站地区就是这一发展要求的突出代表。

2. 规划区处于沿海河两岸大规模开发的发展趋势中
海河经济带和海河风光带的规划定位是当前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战略,并正付诸积极地实施之中。

3.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迫切性
城市轨道交通2、3号线的建设工作即将启动,建设工作的迫切性要求规划方案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4. 对城市历史风貌价值的认识
天津站地区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对其价值的认识和保护利用的要求,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三、 天津站枢纽规划布局
天津站地区交通枢纽布局结构规划为跨铁路南、北站房和南、北广场。

保留现状天津站南站房(上世纪80年代标志性建筑)。

南广场包括副广场和前广场,其中副广场定位为交通集散核心,而前广场地面层突出绿化景观功能。

南广场结合地铁建设,利用地下空间解决交通接驳。

京津城际高速客运专线新站房(北站房)规划位于现状火车站子站房处,规划北广场为北部交通集散广场。

规划一条南北向通道,位于地下一层,连接火车站前广场、副广场和后广场,接驳地铁2、3号线和轻轨9号线车站,是枢纽地区的核心人行交通换乘空间。

四、 区域交通组织
区域范围内将道路按功能分为四个层次,城市快速通道、区域集散道路、枢纽集散道路和片区内部道路。

五、 环境景观规划
规划区沿海河串联景观结点,形成两大景观组团,包括四个景观区。

规划区西部由海河广场景区和意式风情区构成,主要体现标志性建筑和历史性建筑。

规划区东部由沽水流霞景区和老商业历史风貌区构成,主要体现自然绿化水体与传统建筑交相辉映的景观。

各景区间通过沿海河绿带,滨江路步行街、日月同辉桥、解放桥串联,形成游览环线。

火车站前广场的地面层规划为人行和绿化空间,绿地和人行空间延伸至海河边,通过梯步和观景平台到达水面,突出与海河南岸规划绿地以及海河水面溶为一体的景观效果。

前广场地面东西两侧局部堆土起坡,种植乔木,形成自然绿化。

前广场规划两条轴线,分别与东西两座土丘高点形成呼应,由火车站大楼和副广场走向海河的过程中,将形成视线逐步开阔的景观效果。

海河南岸在现状规划绿地内,设计开挖一条人工河,与海河一起围合构成人工洲,人工洲成树叶形状,采用自然岸线形式深入海河水面。

火车站前广场绿化空间与对岸人工洲相对应,两片绿地间通过廊桥相连。

火车站弧形站厅、海河观景台、人工洲头三者处于同一条连线上。

人工洲堆土形成自然坡地,深入水面,与站前广场东西两片坡地相呼应,形成一河两岸自然绿化景观效果。

用地结构分析图
交通组织结构概念图
规划区景观结构分析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