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教学课件

03 肱骨外上髁炎的 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的姿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正确 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 势,如长时间使用电脑、低头看
手机等。
适当休息
避免过度使用手臂和手腕,每隔一 段时间进行适当的休息,缓解肌肉 疲劳。
强化肌肉锻炼
通过锻炼上肢肌肉,提高肌肉力量 和稳定性,有助于预防肱骨外上髁 炎的发生。
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总结该病例对临床实践的启示,如重视早期诊断、加强患者教育等。
05 肱骨外上髁炎的 最新研究进展
最新研究动态
1 2 3
肱骨外上髁炎的发病机制研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肱骨外上髁炎的 发病机制,包括软组织损伤、肌腱炎、神经卡压 等。
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改进 随着对肱骨外上髁炎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非手 术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如物理治疗、药物治 疗、封闭治疗等。
肘关节外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 前臂,尤其是在用力握拳、伸腕 时,疼痛加剧。
病因与病理
病因
多由于长期反复的屈伸和旋转动作, 导致伸肌总腱起点处受到过度牵拉, 出现微小撕裂和慢性炎症。
病理
伸肌总腱起点处发生慢性损伤,出现 纤维化、粘连,导致疼痛和活动受限。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等,可以确诊肱骨外上髁炎。
法,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
03
基于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成果,制定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实践
指南,规范治疗流程。
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提高诊断准确性
通过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深入研究,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该病, 避免误诊和漏诊。
优化治疗方案
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肱骨外上髁炎演示课件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肱骨外上髁炎在人群中发病率较 高,特别是在需要重复进行前臂 旋转和伸屈活动的人群中更为常
见。
年龄分布
本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人群,与 年龄相关的关节退变和劳损有关。
性别差异
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病,但女性发病 率略高于男性。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疼痛、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疼痛可逐渐加重, 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预防复发
避免过度使用手臂和手腕,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对 于需要反复使用手臂的职业人群,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 间,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 食、充足睡眠等,也有助于预防复发。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常见并发症类型 肘关节僵硬
神经损伤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 发病原因:多数发病缓慢,症状初期,患者只是感到肘关节外侧酸痛, 患者自觉肘关节外上方活动痛,疼痛有时可向上或向下放射,感觉酸胀 不适,不愿活动。手不能用力握物,握锹、提壶、拧毛巾、打毛衣等运 动可使疼痛加重。一般在肱骨外上髁处有局限性压痛点,有时压痛可向 下放散,甚至在伸肌腱上也有轻度压痛及活动痛。局部无红肿,肘关节 伸屈不受影响,但前臂旋转活动时可疼痛。严重者伸指、伸腕或执筷动 作时即可引起疼痛。有少数患者在阴雨天时自觉疼痛加重。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肱骨外上髁炎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 轻度患者症状较轻,中度患者症状较为明显,重度患者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长 。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与方法
临床表现
患者主诉肘关节外侧疼痛,握力 减弱,提重物或拧毛巾时疼痛加 重。局部检查可发现肘关节外侧
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一、临床表现:①疼痛:肘部外侧疼痛,重者可牵扯整个前臂痛。
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好转。
②乏力:患者握力下降,严重时握物无力,甚至握在手中的东西被坠落在地。
③压痛:肱骨外上髁压痛明显。
重者局部关节、韧带甚至沿伸腕肌方向均有压痛。
④抗阻痛:被动做伸腕抗阻痛时痛剧。
严重者做主动伸腕时也感疼痛。
⑤密耳氏症(网球肘试验):患肢屈肘屈腕半握拳,医生将其前臂旋前,并被动的将肘伸直,如出现肘外侧疼痛则为阳性。
二、治疗:一部分患者有自愈趋势,在自愈或治疗中,应停止或避免做旋转动作,使患肢休息。
本症力争在初期发作时治愈。
如果反复发作的患者,对治疗不利,影响治疗效果,给治疗造成困难。
操作方法:①松解(放松)手法:采用揉、搓、拿、滚等手法放松整个前臂肌肉,解除肌肉紧张与痉挛。
手法要轻柔,由轻到重,反复多次,约3-5分钟。
②解痉止痛:按揉曲池、肘髎、手三里、合谷,肱骨外上髁,患肢内、外侧。
③松解粘连(拨肱骨外上髁):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另一手握住肘部,拇指在肘内侧,按压在肱骨外上髁上,其余四肢在外侧。
操作时一面使患肘屈伸,同时用拇指在外上髁上作来回拨动。
手法轻重及重复数次,视病情而定。
④旋转拨筋:医者一手握住患肢腕部作旋前、旋后活动,另一手拇指在患肢桡骨小头处,作内外来回拨动,旋前时向外拨,旋后时向内推,反复数十次左右。
⑤梳理筋肉:用掌根或拇指指腹按揉局部,用双手搓上肢,反复数次,以放松整个前臂肌肉而结束。
按摩治疗时间: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每次10-15分钟。
10次为一个疗程约需1-2个疗程。
按摩后可行红外线照射治疗。
或用中药薰洗法以增强疗效。
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B添加义项?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此词条由挂号网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经中国健康教育卫生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专家审核。
肱骨外上髁炎在临床上十分多见,为骨科门诊就诊率最高的常见病之一。
打网球者经常反手挥拍击球,若不得法常引发本病,因此俗称为网球肘(tennis elbow)。
目录1症状体征2用药治疗3饮食保健4预防护理5病理病因6疾病诊断7检查方法8并发症9预后10发病机制症状体征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髁处局限性疼痛,并向前臂放射,尤其是在内旋时。
患者常主诉持物无力,偶尔可因剧痛而使持物失落。
静息后再活动或遇寒冷时疼痛加重。
临床检查时可发现肱骨外上髁处有压痛点;Mills征阳性,即屈腕并在前臂旋前位伸肘时可诱发疼痛。
此外,抗阻力后旋前臂亦可引起疼痛。
用药治疗1.轻型病例可采取休息、服抗炎镇痛药物等治疗;对服药不愈者,可做局部封闭,每周1次,2~4次多可痊愈。
2.顽固性病例可在局部麻醉下于肱骨外上髁处做纵切口,手术剥离或松解伸肌总腱,切断或松解血管神经束。
亦有人认为,顽固性病例大多系由桡侧腕短伸肌腱膜及旋后肌腱膜弓对桡神经深支的牵拉所致,需行该神经松解术方可使症状消失。
饮食保健一、肱骨外上髁炎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尚无有效食疗方。
二、肱骨外上髁炎吃哪些对身体好?1、多吃含有微量元素的食物。
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子、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面粉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
2、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三、肱骨外上髁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1、少食油腻、煎炸食物。
2、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3、茶应少喝,茶中鞣质含量高,能影响钙、铁及蛋白吸收。
预防护理劳作前,进行功能锻炼准备,每天主动进行握拳、屈肘、旋前、用力伸直出拳等锻炼。
劳作中不要经常冲冷水。
避免外伤。
病理病因因职业需反复用力伸腕活动,如乒乓球、网球中的“反拍”击球。
肱骨外上髁炎最佳治疗方法

肱骨外上髁炎最佳治疗方法
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肘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肘部外侧疼
痛和肿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面对这一疾病时,
患者往往需要及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下面将介绍肱骨外上髁炎的最佳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休息和减轻炎症。
患者应避免重复性的活动和过度使用肘部,以免加重炎症和疼痛。
此外,可以通过冰敷和局部按摩来缓解肘部的疼痛和肿胀,有助于
恢复。
其次,物理治疗也是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物理
治疗包括热敷、电疗、超声波等,可以有效缓解肘部疼痛,促进炎
症的吸收和组织修复,对于恢复肘部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药物治疗也是肱骨外上髁炎的常用治疗方法。
患者
可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或局部使用消炎止痛药膏,以减轻疼痛和控
制炎症。
此外,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肘部局部的糖皮质激素,以达到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的效果。
最后,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手术是最后的选择。
当保守
治疗无效或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通过清除肘部的炎症组织和修复损伤的肌腱,从而达到减
轻疼痛和恢复功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休息和减轻炎症、物理
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
患者在面对这一疾
病时,应根据自身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对患者有所帮助,早日康复。
肱骨外上髁炎

鉴别诊疗
• 肱桡关节滑囊炎:肘关节酸胀不适,夜间或休息 时加重,变动体位也不能缓解,常影响睡眠。在 肘关节横纹,肱二头肌腱与肱桡肌之间、肱骨外 上髁前内侧和桡骨小头旳内侧有压痛点。将上肢 伸直,在肘关节之掌侧,桡骨粗隆处有明显压痛。 肘关节功能正常。
针刀治疗
• 将肘关节屈曲90°平放于治疗桌面上,在肱骨外 上髁处常规消毒后,使针刀刀口线和伸腕肌纤维 走向平行,使针体和桌面垂直刺入,至肱骨外上 髁,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后,再用切开剥离法, 直至锐边已刮平,然后,使针体与桌面呈45°角, 用横形铲剥法,使刀口紧贴骨面剥开骨突周围软 组织粘连,再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 肌肌腱,出针。压迫针孔片刻,待不出血为止。 也可当即用25mg强旳松龙和120mg普鲁卡因在肱骨 外上髁周围封闭1次,疗效更佳。如无明显炎性肿 胀渗出,则不必打封闭。5天后还未愈,再作1次 治疗,一般只1次可治愈,最多不超出3次。
• 前臂后皮神经(桡神经分支)穿肱三头肌外侧后,沿臂外 侧面及前臂背面下降,分布于外上髁、鹰嘴和前臂背面达 腕。有旳研究者指出,在肱骨外上髁部有如爪状旳神经未 梢紧紧附着在外上髁旳骨面上。这可能是肱骨外上髁产生 顽固性疼痛旳原因之一。
局部解剖
病因病理
• 本病发病可因急性扭伤或拉伤而引起,但多数患者 发病缓慢,无明显外伤史,多见于需反复作前臂旋 转,用力伸腕动作旳成年人,如家庭妇女、羽毛球 运动员。伸指或伸腕肌旳主动收缩和被动牵拉,都 可在伸肌总腱附着处发生一定应力,如应力超出适 应能力,将损伤伸肌总腱及其筋膜。当年龄增长, 纤维结缔组织开始退行性变化,弹性减退时,则损 伤旳机会大为增长。
• 弹拨措施诸多,亦可将患肢前臂旋后、曲肘,安顿 桌上,肘下垫以软物。医生以双手食指和中指将肱 桡肌与伸腕肌向外扳,然后瞩患者将罹患前臂旋前, 用拇指向外方推邻近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 反复多次。
肱骨外上髁炎名词解释

肱骨外上髁炎名词解释
肱骨外上髁炎(Olecranon Bursitis)是指肘部肱骨后外髁凸起部的滑膜的炎症,是由肌腱、纤维膜和肱骨外上髁(Olecranon)在肘部的紊乱组织及流经其间的血液引起的。
滑膜在受损后会收缩,从而导致炎症性变化,可引起肱骨外上髁炎。
这种病症常常是由肘部长期处于受压力状态或原因不明的伤害导致的。
这种病症在激烈的运动员中很常见,同样也常发生在执行重复性工作的普通人群,如常用锤子敲打或重复用肘靠桌面的情形。
肱骨外上髁炎的典型症状是肘部出现肿胀并有疼痛,特别是把手臂移动时。
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累及到整个肘部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有时病症会伴有发热、肿胀和表皮瘙痒症状。
为了准确诊断肱骨外上髁炎,医生会利用 X 光照片或 CT 扫描等方法;如果病情重,需要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有时,还需要抽液以查明炎症源头。
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把肘部内部的紊乱组织和滑膜有效地处理掉,以减轻肱骨外上髁炎所带来的症状。
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如切开肿胀部位并把滑膜移除)、药物治疗(如抗炎症和止痛药)和物理治疗(如拉伸和牵引疗法)。
- 1 -。
肱骨外上髁炎最佳治疗方法

肱骨外上髁炎最佳治疗方法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员和劳动者的上肢疾病,主要由于肱骨外上髁处肌肉和肌腱的过度使用引起。
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最佳的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
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通常是首选方法,因为它是非侵入性的,可以帮助大多数患者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保守治疗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休息,避免过度使用患肢,是肱骨外上髁炎治疗的首要措施。
这可以减轻肌肉和肌腱的紧张程度,从而减少炎症和疼痛。
患者应尽量避免参与对肱骨外上髁施加压力的活动,例如重型举重和高强度的网球运动。
除了休息外,物理治疗也是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热敷、冷敷、按摩和牵引等手段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这些技术有助于提高患肢的血液循环,并加速康复过程。
此外,药物疗法也是保守治疗的一部分。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并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然而,使用NSAIDs需要谨慎,因为它们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和其他潜在的副作用。
除了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也是一种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
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包括腱肌腱移位术和肱骨外上髁部分切除术。
这些手术可以通过解除肱骨外上髁处的压力来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在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包括恢复肌肉力量和灵活性的练习,以及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日常活动和运动水平。
康复训练应在专业的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有效且安全地恢复功能。
综上所述,肱骨外上髁炎的最佳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
保守治疗是首选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和药物疗法。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考虑。
手术后,恢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功能。
最终,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临床路径
(巫溪县中医院骨伤科)
【定义】
肱骨外上髁炎是指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属于中医“伤筋”、“筋痹”、“肘劳”范畴。
【诊断】
1、肘部损伤史及前臂伸肌群反复牵拉刺激的劳损史。
2、诉有肘外侧疼痛:肘外侧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在某些方向性动作时疼痛加重,如拧衣服、扫地、端水壶、打羽毛球等活动。
疼痛有时可向前臂、上臂放散,但在静止时,疼痛减轻或无症状。
3、常因疼痛而使肘腕部活动受限,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
4、肘外侧、肱桡关节处、环头韧带部有明显压痛,多无肿胀。
5、Mill征阳性:即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尽量掌屈,前臂旋前,再将肘伸直时肱骨外上髁处明显疼痛。
6、抗阻力腕关节背伸痛阳性。
【辨证分型】
本病多由于风寒湿热邪入侵或者慢性劳损,损伤局部经脉,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停于局部,不通则痛。
(一)风寒阻络
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二)湿热内蕴
肘外侧疼痛,有热感,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三)气血亏虚
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并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四)瘀血阻络
肘外侧疼痛日久,逐渐加重,拒按,活动后疼痛加重,舌暗或舌下淤青,脉涩。
【治疗方案】
(一)治疗原则
1.针灸及中药疗法:可作为主要及首选的治疗方法,要辨证施治。
2.封闭疗法:疼痛剧烈时,可以封闭止痛。
3.物理疗法:早期可消除水肿,中后期可改善血液循环。
4.手术疗法:顽固的病例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二)辨证施治
1.辨证论治
(1)风寒阻络: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
方药:防风汤
防风9克、当归9克、赤茯苓9克
杏仁6克、黄芩3克、秦艽9克
葛根9克、麻黄3克、肉桂9克
生姜3g 甘草6克、大枣3枚
取穴:曲池、阿是穴
针法:直径0.25cm,长度40cm毫针刺入,曲池、阿是穴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尾灸艾段温针,灸两壮
(2)湿热内蕴
治则:清热化湿止痛
方药:四妙丸
苍术12克、黄柏6克、怀牛膝9克、苡仁15克、
取穴:曲池、丰隆、阿是穴
针法:直径0.25cm,长度40cm毫针刺入,曲池、丰隆穴提插泻法,阿是穴平补平泻手法,留针半小时,出针时摇大针孔,拔罐放血。
(3)气血亏虚
治则:益气血、补肝肾、止痹痛
方药:独活寄生汤
独活9克、寄生6克、杜仲6克、牛膝6克、细辛6克、
秦艽6克、茯芩6克、肉桂心6克、防风6克、川芎6克、
人参6克、甘草6克、当归6克、芍药6克、干地黄6克。
取穴:曲池、中脘、下脘、气海、关元、阿是穴
针法:直径0.25cm,长度40cm毫针刺入,曲池、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用提插补法,阿是穴平补平泻手法,留针半小时
(4)瘀血阻络
治则: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
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
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
五灵脂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
取穴:曲池、阿是穴
针法:直径0.25cm,长度40cm
毫针刺入,曲池、阿是穴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半小时,阿是穴出针时单向捻转,滞针,然后快速出针。
2.其他治法:
(1)其他毫针刺法
齐刺:先在病变部位正中深刺一针,左右或上下再各刺一针,三针齐下,故名齐刺,又称“三刺”
扬刺:先在穴位正中刺一针,然后在其上下左右各刺一针,刺宜浮浅,不可过深,使五针并列于一穴周围。
腹针疗法:取中脘、商曲、滑肉门、上风湿点,留针半小时,每日或各日一次。
(2)小针刀
用于慢性期
体位:屈肘或微屈肘置于床上
定位:A点:肱骨外髁上(压痛点),有压痛和肿胀; B点:在外上髁远端0.5-1cm处。
消毒:碘酒消毒,铺消毒孔巾
定向:垂直于皮肤进针
定线:刀口线与腱纤维平行
层次:A点到骨面; B点到皮下。
内手法:A点纵向纵切2次,纵向横切2次;B点纵向纵切
3-4次,有突破就停,注意不可过深,防止损伤桡神经。
(3)火针:用直径0.34mm、1寸长毫针,在火焰上烧至通红,以“准”、“快”为原则,以痛为腧,迅速刺入,深度0.2~0.5cm,不留针,在其周围同法连续进针3~5下。
(4)钩针:刺入阿是穴后,通过推刮、弹拨、钩拉等手法进行治疗。
(5)温灸疗法:直接灸或间接灸于局部。
(6)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1ml注射于曲池穴,隔日一次。
(三)西医治疗
1.封闭疗法:将醋酸强地松龙1ml和2%普鲁卡因1ml(如普鲁卡因皮试(+)改用利多卡因),注入注射器混匀,注入局部皮下。
2.物理疗法:主要应用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
3.手术治疗:对于极少数顽固的病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总伸肌腱肌皮微血管神经束切除术、环状韧带部分切除术、桡侧腕短伸肌延长术等。
【诊疗策略选择】
(一)诊疗流程
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门诊明确诊断,排除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肱桡滑囊炎及占位等因素,早期中药、针灸辨证施治,或结合局部封闭中后期出现粘连可中药、针灸,亦可选取小针刀、火针。
长久不愈,症状严重可考虑手术
(二)辨证要点:
肘外侧疼痛是其辨证要点。
本病早期中医辨证多为实证,中后期可虚实夹杂或虚证,在临床中不能绝对区分,应结合病程、病史、体质、工作环境及症状施治。
(三)治疗特点
本病西医治疗常用封闭,但期疗效不佳,以针灸疗效最佳,尤其早期积极针灸治疗,配以适当休息可获痊愈,尤以针法与灸法并用疗效较佳,病程越长,疗程易越长,治疗难度易增加。
出现粘连当以滞针手法及小针刀疗效为佳。
中药亦有较好疗效,当辨证论治,但不论何型均需加以活血化瘀,只是在量上有所侧重。
(四)治疗特色:
肱骨外上髁炎是针灸治疗最有效病种之一,但应当以辨证论治为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苑陈则除之,不可一味攻伐,运用重手法及泻法,疗效可能适得其反。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