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国家标准

合集下载

标准电池

标准电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电池Standard cells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428号出版物(1973)《标准电池》。

1 范围1.1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电动势标准用的下列两种类型的标准电池,即:饱和式标准电池;不饱和式标准电池。

1.2 本标准不适用于作为国际电动势基准器或国家电动势基准器的电池;由装有一个或多个标准电池的控温箱组成的装置;提供电流的电动势源。

2 定义2.1 饱和式标准电池作为电动势标准用的电池,其正极为汞、负极为镉汞齐,正极上盖有一层硫酸亚汞(Hg2SO4),糊状物,电解液为硫酸镉的饱和水溶液,由于电解液中存在3CdSO4·8H2O结晶,所以在电池的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电解液始终呈饱和状态。

注:电解液内可以有少量硫酸存在,以改善电池的电气稳定性。

2.2 不饱和式标准电池作为电动势标准用的电池,其正极为汞、负极为镉汞齐,正极上盖有一层硫酸亚汞糊状物,电解液为硫酸镉的不饱和水溶液,在电池的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电解液始终保持不饱和状态。

注:①电解液内可含有少量硫酸,以改善电池的电气稳定性。

②在电池工作温度范围的下限处,电解液可能逐渐变成饱和状态。

2.3 参考温度范围2.3.1 对饱和式标准电池而言:在制造厂规定的那个温度范围内,电池电动势的实测值和由5.3条中的公式所确定的电动势值之间的差值,不得超过相应等级指数值的50%。

2.3.2 对不饱和式标准电池而言:在制造厂规定的那个温度范围内,电池电动势的实测值和检定温度下的电动势值之间的差值,不得超过相应等级指数值的50%。

2.4 电动势的检定值在检定报告上给出的电动势值。

2.5 检定温度在检定报告上给出的、用于确定电动势检定值时的温度。

2.6 温度滞后效应在规定范围的温度循环期之前和以后,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同一电池的两个或多个电动势测定值之间的残余差值(见附录)。

2.7 电动势(相对于检定值)的偏差在检定温度下所测得的电动势值和检定值之间的差值。

铅酸电池国标

铅酸电池国标

铅酸电池国标铅酸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储能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动车、太阳能系统和UPS等领域。

为了规范铅酸电池的生产和使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也称为铅酸电池国标。

铅酸电池国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一、基本要求:国标规定了铅酸电池的技术要求、结构和外观、尺寸和重量、标志与包装等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保证铅酸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确保用户能够获得满意的产品。

二、性能指标:国标对铅酸电池的性能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容量、内阻、循环寿命、自放电率等。

这些指标是衡量铅酸电池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用户选购铅酸电池时的主要参考依据。

三、试验方法:国标规定了铅酸电池的试验方法,包括容量测定、内阻测定、循环寿命试验、自放电率测定等。

这些试验方法是验证铅酸电池性能指标的有效手段,确保铅酸电池符合国家标准。

四、质量控制:国标对铅酸电池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要求,包括原材料和组装过程的控制,产品的检验和验证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铅酸电池的质量稳定可靠,并提供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五、健康安全:国标对铅酸电池的健康和安全性进行了要求,包括防护措施的规定、有害物质的限制等。

这些要求旨在保护用户和环境免受铅酸电池的潜在危害。

铅酸电池国标的制定,对于整个铅酸电池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国标规定了铅酸电池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其次,国标规定了铅酸电池的试验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最后,国标规定了铅酸电池的健康安全要求,保护了用户和环境的健康。

然而,目前铅酸电池国标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国标对于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和自放电率等指标要求相对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其次,国标对于铅酸电池的环境友好性要求不明确,没有对废旧铅酸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提出具体要求。

此外,国标的执行和监督也面临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和监管力度。

总的来说,铅酸电池国标是对铅酸电池行业的管理和规范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用户安全和环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动力电池安全标准

动力电池安全标准

动力电池安全标准动力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储存为电能的装置,用于动力驱动电动车辆等应用。

由于动力电池直接涉及到车辆的安全,因此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安全标准非常重要。

下面是与动力电池安全标准相关的参考内容。

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规范动力电池安全的重要依据。

在中国,国家标准GB/T 31484-2015《动力电池匹配与安全要求》规定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和使用要求,包括动力电池的电气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环境适应性等。

2.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也对动力电池的安全进行了规范。

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了IEC 62619标准,规定了动力电池模块和系统的设计、性能测试和安全要求。

此外,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委员会(UNECE)发布了UN R136标准,规定了动力电池系统在车辆中的安全性能和试验方法。

3. 安全性能: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是评判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安全性能包括短路、过充、过放、高温、高压等方面。

例如,动力电池应具有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短路情况的发生;电池管理系统应能监测和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防止充放电过程中的过充和过放等。

4.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动力电池的安全不仅仅在于电池本身,还包括整个电池的使用过程和管理。

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范操作程序非常重要。

例如,应制定完善的电池使用和维护手册,确保操作人员正确使用电池系统;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电池存在的问题。

5. 安全培训:为了确保操作人员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操作和应急处理能够达到要求,应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电池的基本知识、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方法等。

培训的对象可以包括驾驶员、维修人员等与电池有直接接触的人员。

6. 事故调查和信息共享:动力电池事故的调查和信息共享是提高动力电池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可以确定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要加强信息的共享,通过分享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提高广大使用者和制造商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锂电池的国家标准

锂电池的国家标准

锂电池的国家标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1、锂离子电池标称电压(),充电截止电压(,根据电芯的厂牌有不同的设计)。

(锂离子电芯规范的说法是:锂离子二次电池)2、对锂离子电池充电要求(GB/T18287 2000规范):首先恒流充电,即电流一定,而电池电压随着充电过程逐步升高,当电池端电压达到(),改恒流充电为恒压充电,即电压一定,电流根据电芯的饱和程度,随着充电过程的继续逐步减小,当减小到时,认为充电终止。

(C是以电池标称容量对照电流的一种表示方法,如电池是1000mAh的容量,1C就是充电电流1000mA ,注意是mA 而不是mAh,就是10mA。

)当然,规范的表示方式是,我这里简化了。

3、为什么认为为充电结束:这是国家标准GB/T18287-2000所规定的,也是讨论得出的。

以前大家普遍以20mA为结束,邮电部行业标准YD/T998-1999也是这样规定的,即不管电池容量多大,停止电流都是20mA。

国标规定的有助于充电更饱满,对厂家一方通过鉴定有利。

另外,国标规定了充电时间不超过8小时,就是说即使还没有达到,8小时到了,也认为充电结束。

(质量没问题的电池,都应在8小时内达到,质量不好的电池,等下去也无意义)4、怎样区别电池是还是:消费者是无法区分的,这要看电芯生产厂家的产品规格书。

有些牌子的电芯是和通用的,比如A&TB(东芝),国内厂家基本是,但也有例外,比如天津力神是(但目前也是按了)。

5、把的电芯充电到会怎么样:会使电池容量提高,感觉很好用,待机时间增加,但会减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比如原来500次,减少到300次。

同样道理,把的电芯过充,也会减短寿命。

锂离子电芯是很娇嫩的。

6、既然电池内有保护板,我们是否就可以放心了呢:不是,因为保护板的截止参数是(这还是好的,差的要到,保护板是应付万一的,假如每次都过充,电池也会很快衰减的。

国家动力电池的标准

国家动力电池的标准

国家动力电池的标准国家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安全标准直接关系到电动汽车的使用安全和性能表现。

因此,国家对动力电池的标准制定和执行非常重视。

国家动力电池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家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能量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电池储能量,循环寿命是指电池在规定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内仍能保持规定性能的次数。

国家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要求生产厂家必须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确保动力电池的性能达到国家标准。

其次,国家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短路、过充、过放等安全问题,因此国家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制定了严格的测试标准,要求生产厂家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能测试,确保动力电池在各种极端条件下都能保持安全可靠。

此外,国家还对动力电池的环境适应性和充电性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环境适应性是指动力电池在不同的温度、湿度、海拔等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充电性能是指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充电模式下的性能表现。

国家对动力电池的环境适应性和充电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测试要求,确保动力电池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最后,国家还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和污染物排放进行了相应的标准制定。

动力电池在使用寿命结束后需要进行回收利用,国家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和污染物排放进行了严格的要求,要求生产厂家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回收利用和污染物排放处理,确保动力电池在回收利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国家动力电池的标准涵盖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充电性能、回收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各生产厂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确保动力电池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锂亚电池的国家执行标准

锂亚电池的国家执行标准

锂亚电池的国家执行标准
锂亚电池的国家执行标准主要包括锂亚电池的安全性能、性能、可靠性和环境性能等几个方面。

具体标准如下:
1. 锂亚电池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T 30627-2014《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包括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电流保护等。

2. 锂亚电池的性能:应符合GB/T 32054-2015《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要求,包括额定容量、充放电倍率、循环寿命等。

3. 锂亚电池的可靠性:应符合GB/T 34464-2017《锂离子电池的可靠性》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可靠性要求,包括温度范围、振动、冲击等。

4. 锂亚电池的环境性:应符合GB/T 31620.2-2015《锂离子电池的环境性能》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环境性能要求,包括对温度、湿度、海拔等的适应性。

这些标准都是为了保证锂亚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也是各企业进行生产、研发和销售的重要依据。

建议消费者选择符合这些标准的锂亚电池产品,以保障自身的安全和权益。

锂电池的国家标准

锂电池的国家标准

锂电池的国家标准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1、锂离子电池标称电压3.7V(3.6V),充电截止电压4.2V(4.1V,根据电芯的厂牌有不同的设计)。

(锂离子电芯规范的说法是:锂离子二次电池)2、对锂离子电池充电要求(GB/T18287 2000规范):首先恒流充电,即电流一定,而电池电压随着充电过程逐步升高,当电池端电压达到4.2V(4.1V),改恒流充电为恒压充电,即电压一定,电流根据电芯的饱和程度,随着充电过程的继续逐步减小,当减小到0.01C时,认为充电终止。

(C是以电池标称容量对照电流的一种表示方法,如电池是1000mAh的容量,1C就是充电电流1000mA,注意是mA而不是mAh,0.01C就是10mA。

)当然,规范的表示方式是0.01C5A,我这里简化了。

3、为什么认为0.01C为充电结束:这是国家标准GB/T18287-2000所规定的,也是讨论得出的。

以前大家普遍以20mA为结束,邮电部行业标准YD/T998-1999也是这样规定的,即不管电池容量多大,停止电流都是20mA。

国标规定的0.01C有助于充电更饱满,对厂家一方通过鉴定有利。

另外,国标规定了充电时间不超过8小时,就是说即使还没有达到0.01C,8小时到了,也认为充电结束。

(质量没问题的电池,都应在8小时内达到0.01C,质量不好的电池,等下去也无意义)4、怎样区别电池是4.1V还是4.2V:消费者是无法区分的,这要看电芯生产厂家的产品规格书。

有些牌子的电芯是4.1V和4.2V通用的,比如A&TB(东芝),国内厂家基本是4.2V,但也有例外,比如天津力神是4.1V(但目前也是按4.2V了)。

5、把4.1V的电芯充电到4.2V会怎么样:会使电池容量提高,感觉很好用,待机时间增加,但会减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比如原来500次,减少到300次。

同样道理,把4.2V的电芯过充,也会减短寿命。

锂电池的国家标准

锂电池的国家标准

锂电池的国家标准1、锂离子电池标称电压3.7V(3.6V),充电截止电压4.2V(4.1V,根据电芯的厂牌有不同的设计)。

(锂离子电芯规范的说法是:锂离子二次电池)2、对锂离子电池充电要求(GB/T18287 2000规范):首先恒流充电,即电流一定,而电池电压随着充电过程逐步升高,当电池端电压达到4.2V(4.1V),改恒流充电为恒压充电,即电压一定,电流根据电芯的饱和程度,随着充电过程的继续逐步减小,当减小到0.01C时,认为充电终止。

(C是以电池标称容量对照电流的一种表示方法,如电池是1000mAh的容量,1C就是充电电流1000mA,注意是mA而不是mAh,0.01C就是10mA。

)当然,规范的表示方式是0.01C5A,我这里简化了。

3、为什么认为0.01C为充电结束:这是国家标准GB/T18287-2000所规定的,也是讨论得出的。

以前大家普遍以20mA为结束,邮电部行业标准YD/T998-1999也是这样规定的,即不管电池容量多大,停止电流都是20mA。

国标规定的0.01C有助于充电更饱满,对厂家一方通过鉴定有利。

另外,国标规定了充电时间不超过8小时,就是说即使还没有达到0.01C,8小时到了,也认为充电结束。

(质量没问题的电池,都应在8小时内达到0.01C,质量不好的电池,等下去也无意义)4、怎样区别电池是4.1V还是4.2V:消费者是无法区分的,这要看电芯生产厂家的产品规格书。

有些牌子的电芯是4.1V和4.2V通用的,比如A&TB(东芝),国内厂家基本是4.2V,但也有例外,比如天津力神是4.1V(但目前也是按4.2V了)。

5、把4.1V的电芯充电到4.2V会怎么样:会使电池容量提高,感觉很好用,待机时间增加,但会减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比如原来500次,减少到300次。

同样道理,把4.2V的电芯过充,也会减短寿命。

锂离子电芯是很娇嫩的。

6、既然电池内有保护板,我们是否就可以放心了呢:不是,因为保护板的截止参数是4.35V(这还是好的,差的要4.4到4.5V),保护板是应付万一的,假如每次都过充,电池也会很快衰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4 分析步骤
D.4 .1 试料 将 样 品电 池称重,精确至 0.1 g (扣式电池精确至 0.00 1g )o
D.4.2 测 定 D.4 .2 .1 解剖样品电池 ,将 电池的热缩膜和密封材料弃去。将解剖过的电池放入 250m L-1000m L 烧杯中,按表 D.1 的量加人水、分次加人硝酸(D.2.3),反应平静后加人盐酸(D.2 .1 ),加热微沸 15m in (注意勿使乙炔黑等物溢出烧杯)。 D.4.2.2 稍冷,用定性滤纸过滤溶液 ,滤液和洗液收集于容量瓶中。用硝酸(D.2.4)洗涤烧杯 3次 ,洗
稀释至刻度,混匀 。 D.2.8 汞标准溶液 ,0.1 p .g/go
分 取 1. 0 0m L汞储存溶液(D.2.7),置于 10 00m L容量瓶 中,加人 3m l,重铬酸钾溶液(D.2.5), 66m L硝酸(D.2.3),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
D.3 仪 器
测 汞 仪 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汞测定装置)和汞空心阴极灯 。
S4 鲁BR-P2(2BP4036) 4 R 25 X . 4L R 25 X
4R 2 5 Y 2E P3863 4R 2 5 -2 .4 L R 25 -2
一才州 表 B. 2 第 二 类 电 池 圆 柱 形 电 池
片17345,CR17450一卞寸川
表 B .3 第 三 类 电 池 国 柱 形 电 池 ( 外 形 如 图 2 ,圈 3)
卜毕一{ 1C5LR9h513(ER083-(t)f3]}州
GB 8897.2 - 2005
GB 8897.2- 2005
测定汞的吸光度。
表 D .1 电 池 型 号 与 加 入 的 试 剂 f 单 位为 毫 升
一去村牛一
D.4.2.4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被测元素的量。 D.4.3 工作 曲线绘制
分 取 0. 00 m L,1.00m L,2.00m L,3.00m 1.汞标准溶液(D.2.8),置于一组汞蒸气发生器中,以下 按 D.4.2.3步骤进行测量 ;以汞量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 曲线 。
式 中 : m1 — 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汞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微克(vg); m — 电池的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9); V, — 试料溶液总体积的数值 ,单位为毫升(mL); VZ — 分取的试料溶液体积的数值 ,单位为毫升(ML)o 计 算结 果 用两位有效数字表示。
为 了对 不 同电化学体系的外形尺寸上可互换的电池作比较,给出下表。 电 池 按 类列表,同一类电池分别按其电化学体系和外形尺寸分类 。 电 池 按 标称电压大小升序排列 ,标称电压相同的按体积大小升序排列 。
表 B. 1 第 一 类 电 池 国 柱 形 电 池 (外 形 如 图 t o、 图 1b)
}’
按电化学体系分类
…”
按夕卜形尺寸分类’

S4 ,3Rl2C,3Rl2P,3R12S,4R25X,4R25Y,4R25-2、
4LR61
6F 22,6F100 6 F2 2 ,6 1.R 6 1
CR - P2 ( 2C P 4 03 6 ), B R- P 2( 2 BP 4 03 6 )
GB 8 8 97 .2 - 2 00 5
附 录 B (资 料 性 附 录 ) 相 互 对 照 索 引 具 有 相 同外形尺寸的电池也可属于不同的电化学体系。
D.5 结果计算
汞 (H g) 以质量分数计 ,数值以微克每克(r-,g/g)表示 ,按下式计算 :
H 一g。 (、 K。 g。 /, g。 )· = m导 M, 书Xx ;V v升 2i · ·· ·· · ··· · · · ·· · · ·· … … (,、 。D一 .’ ,1一 、) ’
D.1 方法提要
电 池 除 去外包装后,用硝酸和盐酸分解、过滤。分取部分滤液于汞蒸气发生器 ,加入氯化亚锡使汞 离子还原为金属汞 ,汞蒸气抽入测汞仪(或原子分光光度计)吸收管 ,汞原子对波长 253.7 n m 汞共振线 有特征吸收 ,借此测量吸光度。
D.2 试 剂
除 非 另 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 D.2 .1 盐酸(pl.1 9g /ML)。 D.2.2 盐酸 ,1十1。 D.2.3 硝酸印1.42 g /mlJ)o D.2.4 硝酸,1+99。 D.2 .5 重铬酸钾溶液 ,50g /l_ D.2 .6 氯化亚锡(SnC12·2H20)溶液 ,200g /L
GB 8897.2- 2005
附 录 F (资 料 性 附 录 ) 本 部 分 与 IE C 6 00 86 -2 的 技 术 性 差 异 及 其 原 因
本 部分 与 IEC 60086-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 因见表 F.1 , 本 部 分 与 IEC 60086-2在电池最小平均放电时间(MAD)指标上的差异见表 F.2 0
表 C. 1 索 引

G B 88 9 7. 2 - 2 00 5
附 录 D (规 范 性 附 录 ) 冷 原 子 吸 收 光 谱 法 测 定 电 池 中 汞 t
GB 8 8 97 .2 - 2 00 5
附 录 E (规 范 性 附 录 ) 检 验 规 则
E.1 交收检验 按 G B/ T 8897.1-2003的 7.1.1或 7.1.2进行。
称 取 20 g氯化亚 锡加热 溶于盐 酸 (D.2.2)中,冷 却后再 加 人盐酸 (D.2.2)至溶 液总体 积为
100 m La
D.2.7 汞储存溶液 ,0.1 m g/g. 称取 0. 1353g氯化汞(HgC12)溶于水,加人 66m L硝酸(D.2.3),移人 10 00m L容量瓶中,用水
表 B .4 第 四 类 电 池 圆 柱 形 电 池 ( 外 形 如 图 4)
GB 88 9 7. 2 - 2 00 5
表 B .5 第 五 类 电 池 其 他 杂 类 圆 柱 形 电 池
一片一厂州
表 B .6 第 六 类 电 池 杂 类 非 国 柱 形 电 池
涤滤纸和沉淀 5次。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D.4.2.3 分取 0.01m L-r2m l-试料溶液置于 25m L汞蒸气发生瓶中〔0.1 m L以下用微量吸管分取。 分取溶液少于 0.5 m L时,补加盐酸(D.2.2)5滴〕,用水稀释至 9m L左右 ,加人 1m L氯化亚锡溶液 (D.2 .6) ,迅速盖紧汞蒸气发生瓶塞,读出最大吸光度;或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波长 253.7 n m处
士几
Gs 88 9 7. 2 - 2 00 5 表 F .2 ( 续 )
一洲钊
6A S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A S6
GB 8897.2- 2005
附 录 C (资 料 性 附 录 )
索 引 本索 引 ( 见表 C.1 )提供 了特定 的电池与其外形尺寸及应用检验和放电容量检验等技术要求所处页 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 索 引 中,电池按其型号中字母之后的数字部分升序排列,如果数值相同,则按其字母的顺序排 列 ,若按这两个规则仍不能明确区分,则再以其型号中字母部分之前的数字升序排列。
表 F. 1 本 部 分 与 I EC 6 008 6- 2 的技 术 性 差 异 及 其 原 因
17;WP.A'26D E0rd)* Ai#(f1M}t,np7TDq)*-.I0Kv#ft}1g'V_, JQ94ReF0I.7E2A)tJ,d-Wc8'To*3iA (9Jit61A0匆 表 F .2 本 部 分 与 IE C 6 0086-2在 电池最小平均放电时间(MAD)指标上的差异
E.2 例行检验 按 GB /T 2829的一次抽样方案进行,例行检验 (即周期检查)的项 目、程序、不合格质量水平
(RQL)、判别水平(DL)和判定数组(Ac,R e)见表 E.1 0 表 E .1 例 行 检 验 的 项 目 、程 序 、不合格质,水平 、判别水平和判定数组
司234561 a)t,q1-rI*0A:4}?9 M1k¥,3GF(DBIlV/rpcmgTX 9yq#1h8t3}L`'7g. ri-ob)203MG76B./91T,M8f2U03R7*n. 1D6},5.(736-n0e G*BM/T ,F81t%rkN9}*7.4P2 C,-F(GrM0.fi 23kn,6. 弓
鲁3LR12,41_R61,4 LR25X,4LR25-2, 6L R61 2C R 5( 2 C P3 84 5)
2E P 3 8 63
:6AS4,6AS6 3 R l2 C. 3R l 2P , 3R l2 S .3 1.R 1 2 CR -P2( 2CP4036), 2 CR5( 2CP3845) 6F 1 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