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国家标准
锂电池3c认证标准

锂电池3c认证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锂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存储设备,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电动工具、电动车辆等领域。
然而,由于锂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化学活性,不正确的使用和管理可能会导致安全问题,如过度充放电、短路、过热等,甚至发生爆炸和火灾。
为了确保锂电池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3C认证标准被引入并广泛应用。
一、什么是3C认证?3C认证,全称为“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和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指定的对进入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强制性认证制度。
旨在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公共安全。
二、为什么需要锂电池3C认证?由于电池产品直接与用户进行接触,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锂电池的使用中如果不符合标准,存在着电路短路、过充、过放、起火燃烧等风险。
而3C认证是强制性的认证标准,凡是通过3C认证的锂电池产品都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锂电池3C认证的标准主要根据产品类型进行划分,主要分为颗粒锂电池以及聚合物锂电池两类。
1. 颗粒颗粒锂电池是一种以金属锂为正极材料的电池,在3C认证中属于一类特殊锂电池。
颗粒锂电池3C认证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池的外观质量、结构和安全保护措施;(2)电池的电气性能;(3)电池的机械性能;(4)电池的环境适应性;(5)电池的电磁兼容性。
2. 聚合物聚合物锂电池是一种以聚合物材料为电解质的电池,相比颗粒锂电池更加安全可靠。
聚合物锂电池3C认证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池的输入/输出性能;(2)电池的外观尺寸和外观质量;(3)电池的电气性能;(4)电池的机械性能;(5)电池的环境适应性;(6)电池的电磁兼容性。
四、如何进行锂电池3C认证?要进行锂电池3C认证,首先需要申请人准备相关的申请材料,包括产品测试报告、技术文件和产品说明书等。
申请人可以选择授权的机构进行测试和评估,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GB31241—2014浅析

此 外 ,电动 自行车 、电动 汽 车 、电动 轮椅 、电
动叉 车等 由于不属于 “ 电子设 备” ,因而所用 的锂 离
子电池 同样也不适用 于 G B 3 1 2 4 1 。
展了 U L 1 6 4 2《 锂 电池标准 》 、I E E E 1 7 2 5《 移动 电话
包 括 以下 4种 : ( 1 ) 音视频 ( A V) 设备 : 例 如 电视 机 、D V D机 、
MP 3 / MP 4播放器 、照相机 、摄像 机等 ; ( 2) 信息技术 ( I T) 设备: 例如计算机 、 扫描仪 、 打 印机 、复 印机 、网络设 备 、扫码仪 、验钞机等 ; ( 3) 通信技术设 备 : 手机 、电话 、基站 、传真机 、 调制解 调器 等 ; ( 4) 测 量控制设备 : 电压表 、电流表 、测温仪 、 数据采集仪 、示波器等 。 与G B 3 1 2 4 1 不同 ,I E C 6 2 1 3 3 规定的宿主设备是
保 持一致 ; 挤压 、强制 放 电、应 力消 除等试 验项 目
尽量与 I E C 6 2 1 3 3 保持一致 。而对 于过充 电 、 热滥用 、 跌 落等项 目,现有 国际标 准 的试 验方 法并不 能用来
全 面合 理 地 评 估 便 携 式 电 子 产 品 用 锂 离 子 电池 的安
2 . 标 准 的适 用 范 围
在 上 述 背 景 之 下 ,我 国也 开 始 了 锂 离 子 电 池 安 全标 准的制定工 作。2 0 0 7年底 ,相 关 主 管 部 门 组 织
导则 》的规定 。I E C导则 5 1中规 定 了安全 标准之 间 的关 系 、安 全标 准 的种 类 以及 安全 标准 的定位 。本 标 准属 于 I E C导则 5 1 规定 的 “ 专业安 全标 准 ” ,它
锂电池第一部强制性标准GB31241

国内颁布第一部有关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强制性标准GB31241中国做为全世界锂离子电池的第一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消费国之一,但却一直没有专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无论是GB/T 18287-2013还是CIAPS0001-2014 《USB接口类移动电源》,这些都属于国家推荐标准或行业标准,对锂离子电池的制成并没强制性的约束。
近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颁布了GB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该电池检测认证标准是国内第一部关于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强制性标准,并定于起正式实施。
(图1:截自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4年第27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GB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主要是针对不超过18kg 的预定可由使用人员经常携带的移动式电子产品,主要示例如下:(图2: 截自《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报批稿))与GB/T 18287-2013等标准相比,GB31241-2014更关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除了GB/T18287要求的外部短路、过充、过放、低气压、温度循环、振动等测试项目外,还借签了IEC62133、UL1642及UL2054等国外标准的要求,增加了挤压测试、燃烧喷射、洗涤及阻燃测试等。
与已有的GB/T 18287甚至IEC62133:2012相比,新国标在测试要求上更加严苛。
具体测试项目如下:电池容量测试低气压过压充电保护常温外部短路温度循环过流充电保护高温外部短路振动欠压放电保护过充电加速度冲击过载保护强制放电跌落短路保护低气压应力消除耐高压温度循环高温充电电压控制振动洗涤充电电流控制加速度冲击阻燃要求放电电压控制跌落过压充电放电电流控制挤压过流充电充放电温度控制重物冲击欠压充电热滥用过载短路燃烧喷射反向充电静态放电目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新能源处已经开始受理GB31241-2014标准(CQC3306)的CQC认证。
锂电池组执行标准编号

锂电池组执行标准编号锂电池组执行标准编号是GB/T 31485-2015《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该标准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的,于2015年正式发布实施。
该标准主要规定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包括电池组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和处置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安全要求包括电池组的物理、化学、电学、热学、机械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试验方法包括电池组的性能、安全、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试验方法。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锂电池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锂电池组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具有轻量化、高效率、长寿命等优点,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化学反应活泼、温度敏感等特点,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
因此,制定锂电池组执行标准,对于规范锂电池组的生产、使用和处置,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实施锂电池组执行标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执行标准要求。
生产、使用和处置锂电池组时,必须按照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锂电池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加强监管和检测。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锂电池组的监管和检测,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进行处罚和召回,确保消费者的权益。
3.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锂电池组的安全问题不仅是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的责任,也是广大消费者的责任。
因此,需要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正确使用和处置锂电池组,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总之,锂电池组执行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锂电池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锂电池组的监管和检测,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共同维护锂电池组的安全和可靠性。
锂电池的标准

锂电池的标准锂电池是一种使用锂金属或锂化合物作为正极材料的电池,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轻量化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化学特性,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严格的标准来规范其设计、生产和使用。
首先,锂电池的设计和生产需要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相关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电池的外形尺寸、电池容量、充放电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锂电池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同时,这些标准还规定了电池的标识、包装、运输和回收等环节的要求,以确保锂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够得到合理的管理和利用。
其次,锂电池的使用和维护也需要遵守一定的标准。
例如,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使用的锂电池需要符合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技术条件、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组和系统安全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以确保其在高温、低温、震动等复杂环境下都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同时,用户在充电、放电和储存锂电池时也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以避免因错误使用而引发安全事故。
另外,随着锂电池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例如,近年来针对锂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标准,以确保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
同时,针对锂电池的环境友好性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促使锂电池行业不断推出更加环保的产品和生产工艺。
综上所述,锂电池的标准涉及到设计、生产、使用和回收等方方面面,它不仅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关系到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各个相关方都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的标准意识和技术水平,共同推动锂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环境友好的电池产品的需求,推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锂电池国家消防标准

锂电池的国家消防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池仓库、老化室等区域应与其他区域隔开独立设置,并采用实体砖墙分隔和常闭式防火门。
此外,这些区域还应设置可泄爆的窗口。
电池仓库、老化室内应安装烟感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以及24小时视频监控装置。
消防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禁止锂电池反复充放电,应避免过充过放。
严禁使用已损坏、变形或泄漏的锂电池。
锂电池不应接触高温环境,禁止长时间暴晒于阳光下。
禁止将锂电池泡在液体中或放入火源附近。
此外,锂电池的运输也需遵守国家相关法规,须在合格的包装容器内进行,避免碰撞和挤压。
锂电池的国家标准

锂电池的国家标准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1、锂离子电池标称电压3.7V(3.6V),充电截止电压4.2V(4.1V,根据电芯的厂牌有不同的设计)。
(锂离子电芯规范的说法是:锂离子二次电池)2、对锂离子电池充电要求(GB/T18287 2000规范):首先恒流充电,即电流一定,而电池电压随着充电过程逐步升高,当电池端电压达到4.2V(4.1V),改恒流充电为恒压充电,即电压一定,电流根据电芯的饱和程度,随着充电过程的继续逐步减小,当减小到0.01C时,认为充电终止。
(C是以电池标称容量对照电流的一种表示方法,如电池是1000mAh的容量,1C就是充电电流1000mA,注意是mA而不是mAh,0.01C就是10mA。
)当然,规范的表示方式是0.01C5A,我这里简化了。
3、为什么认为0.01C为充电结束:这是国家标准GB/T18287-2000所规定的,也是讨论得出的。
以前大家普遍以20mA为结束,邮电部行业标准YD/T998-1999也是这样规定的,即不管电池容量多大,停止电流都是20mA。
国标规定的0.01C有助于充电更饱满,对厂家一方通过鉴定有利。
另外,国标规定了充电时间不超过8小时,就是说即使还没有达到0.01C,8小时到了,也认为充电结束。
(质量没问题的电池,都应在8小时内达到0.01C,质量不好的电池,等下去也无意义)4、怎样区别电池是4.1V还是4.2V:消费者是无法区分的,这要看电芯生产厂家的产品规格书。
有些牌子的电芯是4.1V和4.2V通用的,比如A&TB(东芝),国内厂家基本是4.2V,但也有例外,比如天津力神是4.1V(但目前也是按4.2V了)。
5、把4.1V的电芯充电到4.2V会怎么样:会使电池容量提高,感觉很好用,待机时间增加,但会减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比如原来500次,减少到300次。
同样道理,把4.2V的电芯过充,也会减短寿命。
新国标锂电池标准

新国标锂电池标准一、介绍现代社会对电力需求日益增长,锂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优点成为电力储存的首选。
然而,由于过去对锂电池标准的缺乏,导致市场上存在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甚至引发了一些安全事故。
为了规范锂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新国标锂电池标准的制定应运而生。
二、新国标锂电池标准的意义新国标锂电池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电池的安全性、提高质量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新国标锂电池标准的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2.1 安全性保障新国标锂电池标准将对电池的安全性进行严格规定,包括防火防爆、过充过放保护等方面。
这将从源头上杜绝低质量电池的流入市场,提高用户的使用安全。
2.2 提高电池的质量标准新国标锂电池标准将规范电池的容量、充电性能、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了电池的质量标准和用户使用体验。
2.3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新国标锂电池标准的出台将为锂电池行业提供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
这有利于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促进健康竞争,推动锂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国标锂电池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新国标锂电池标准包含众多的内容和要求,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3.1 锂电池安全性要求1.电池应具备防火防爆功能,能承受短路、过充、过放等异常情况,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2.电池应具备过充过放保护功能,避免因为长时间充放电造成电池内部结构和化学组成的破坏。
3.电池应具备温度过高保护功能,能够及时停止充电和放电,防止因高温引发火灾和爆炸。
3.2 锂电池质量要求1.电池的容量应符合标称值,并且具有足够长的循环寿命。
2.电池的充电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包括充电效率和充电速度等。
3.电池的自放电率应符合标准要求,避免在长期存储或未使用状态下过快损耗电量。
3.3 锂电池标识与包装要求1.电池的标识应明确显示电池的相关信息,包括容量、电压、型号等。
2.电池的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具备防震、防水、防摔功能,以确保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损坏和安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锂离子电池标称电压3.7V(3.6V),充电截止电压4.2V(4.1V,根据电芯的厂牌有不同的设计)。
(锂离子电芯规范的说法是:锂离子二次电池)
2、对锂离子电池充电要求(GB/T18287 2000规范):首先恒流充电,即电流一定,而电池电压随着充电过程逐步升高,当电池端电压达到4.2V(4.1V),改恒流充电为恒压充电,即电压一定,电流根据电芯的饱和程度,随着充电过程的继续逐步减小,当减小到0.01C时,认为充电终止。
(C是以电池标称容量对照电流的一种表示方法,如电池是1000mAh的容量,1C就是充电电流1000mA,注意是mA而不是mAh,0.01C就是10mA。
)当然,规范的表示方式是0.01C5A,我这里简化了。
3、为什么认为0.01C为充电结束:这是国家标准GB/T18287-2000所规定的,也是讨论得出的。
以前大家普遍以20mA为结束,邮电部行业标准YD/T998-1999也是这样规定的,即不管电池容量多大,停止电流都是20mA。
国标规定的0.01C有助于充电更饱满,对厂家一方通过鉴定有利。
另外,国标规定了充电时间不超过8小时,就是说即使还没有达到0.01C,8小时到了,也认为充电结束。
(质量没问题的电池,都应在8小时内达到0.01C,质量不好的电池,等下去也无意义)
4、怎样区别电池是4.1V还是4.2V:消费者是无法区分的,这要看电芯生产厂家的产品规格书。
有些牌子的电芯是4.1V和4.2V通用的,比如A&TB(东芝),国内厂家基本是4.2V,但也有例外,比如天津力神是4.1V(但目前也是按4.2V了)。
5、把4.1V的电芯充电到4.2V会怎么样:会使电池容量提高,感觉很好用,待机时间增加,但会减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比如原来500次,减少到300次。
同样道理,把4.2V的电芯过充,也会减短寿命。
锂离子电芯是很娇嫩的。
6、既然电池内有保护板,我们是否就可以放心了呢:不是,因为保护板的截止参数是4.35V(这还是好的,差的要4.4到4.5V),保护板是应付万一的,假如每次都过充,电池也会很快衰减的。
7、多大的充电电流算是合适的:理论上越小对电池越有好处。
但你总不能为了一块电池充电等3天吧。
国标规定的低倍率充电是0.2C(仲裁充电制式),还以上面的1000mAh容量的电池为例,就是200mA,那么我们可以估计出这只电池5个多小时可以充饱。
(容量mAh=电流mA×时间h)
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鉴定锂电容量,是以1C的高倍率充电,以0.2C的低倍率放电,以时间计算出容量值,试验次数5次,有1次容量达到试验结束。
(就是有5次机会,如果第一次试验就合格了,后面的4次不做)检测之前允许有一次预循环,就是以1C恒流充电至4.2V即停止,而没有后面的恒压到0.01C的过程,更没有14小时。
8、锂离子电池能承受多大的充电电流:厂家试验时可以很高,但国标高倍率规定为1C,还以上面的电池为例,1个多小时即可充满。
这么大的充电电流,电池能承受吗?对于目前的锂离子电芯,是小意思而已。
目前没有对充电器的国家标准,所执行的是邮电部行业标准YD/T998 1999/2,里面规定了充电器的电流不得大于1C。
9、寿命是怎样规定的:简单说是指电池经过N次1C充、1C放电后,容量下降到70%,此时的N就是寿命。
并不是说300次还可以用,301次就不能用了。
国标规定寿命不得小于300次。
我们平时使用的条件没有检测时这么严酷,寿命会更长。
鼓起来就是过充的表现,不过像这种电子产品,是应该具备过充保护功能;过放保护功能;短路保护功能;过流保护功能的。
简短点的:
技术参数:过充门限4.25V±50mV、过充延时75mS、过充释放4.05V、过放门限2.9V±50mV 、过放延时10mS、静态功耗<5uA、工作电流2A、过流保护值3A;短路延时时间4~1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