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率计算
煤层最低开采厚度及回采率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7号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我委对《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煤炭工业部令〔1998〕第5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9日起施行。
主任张平2012年12月9日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炭生产的煤矿企业。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执行煤炭开采相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规定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生产煤矿回采率负第一责任人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全国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煤矿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采区设计回采率不得低于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回采率标准第七条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第八条煤矿企业必须开采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的标准如下表:区实际情况制定。
第九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煤层,经具有相关资质单位论证并报请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不采或者暂时不采:(一)具有重大灾害威胁的(水、火、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二)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浆侵蚀破坏严重、不稳定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的孤立块段,开采其他煤层又不会造成破坏的;(三)受其他煤矿、煤层开采影响,无法安全开采或者开采极为困难的。
第十条生产煤矿回采率主要考核采区回采率。
采区回采率按如下公式计算:采区回采率=采区采出煤量(t)————————采区动用储量(t)×100%采区采出煤量是指采区内所有工作面采出煤量与掘进煤量之和。
铁矿开采三率指标

附件1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为加强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的监督管理,促进矿山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依据《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露天开采。
(1)大型、特大型露天矿,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3%。
(2)中小型露天矿,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0%。
特大型露天矿是指铁矿石年产量大于1500万吨/年,或采剥矿岩总量大于6000万吨的露天矿铁矿;大型露天矿是指铁矿石年产量大于500万吨/年,或采剥矿岩总量大于1500万吨的露天矿铁矿;中型露天矿是指铁矿石年产量大于100万吨/年,或采剥矿岩总量大于500万吨的露天矿铁矿;小型露天矿是指铁矿石年产量小于100万吨/年,或采剥矿岩总量小于500万吨的露天矿铁矿。
2.地下开采。
根据铁矿矿床的赋存条件,地下开采铁矿的开采回采率应达到表一规定的指标要求。
表一地下矿山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注:①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将矿体围岩稳固性划分为稳固(Ⅰ级、Ⅱ级、Ⅲ级)、不稳固(Ⅳ级)和极不稳固(Ⅴ级)三类;②缓倾斜是指矿体倾角α<30°、倾斜是指矿体倾角30°≤α≤55°、急倾斜是指矿体倾角α>55°的矿体;③薄矿体是指矿体真厚度h≤0.8m、中厚矿体是指矿体真厚度0.8m<h≤4m、厚矿体、厚大矿体是指矿体真厚度h>4m矿体;④鼓励采用安全、环保、高效、经济的充填采矿方法。
若受客观条件影响,设计采用崩落采矿方法采矿的,最低开采回采率在表一的基础上降低2个百分点。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含铁矿物的主要自然类型和磨矿细度的不同,铁矿的选矿回收率指标应达到表二规定的指标要求。
表二主要铁矿类型的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注:①磁铁矿是特指磁性铁占有率大于65%的铁矿。
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全文)

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炭生产的煤矿企业。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执行煤炭开采相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规定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生产煤矿回采率负第一责任人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全国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煤矿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采区设计回采率不得低于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回采率标准第七条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第八条煤矿企业必须开采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的标准如下表:(表:/zcfb/zcfbl/2012ling/W020121224399732214066.pdf)缺煤地区可采煤层标准,由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
第九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煤层,经具有相关资质单位论证并报请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不采或者暂时不采: (一)具有重大灾害威胁的(水、火、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二)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浆侵蚀破坏严重、不稳定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的孤立块段,开采其他煤层又不会造成破坏的; (三)受其他煤矿、煤层开采影响,无法安全开采或者开采极为困难的。
第十条生产煤矿回采率主要考核采区回采率。
采区回采率按如下公式计算:采区采出煤量( t )采区回采率= —————×100 %采区动用储量( t )采区采出煤量是指采区内所有工作面采出煤量与掘进煤量之和。
采区动用储量是指采区采出煤量与损失煤量之和。
第十一条井工煤矿采区回采率标准:煤层厚度考核指标≤1.3m ≥85%1.3-3.5m ≥80%≥3.5m ≥75%第十二条露天煤矿采区回采率标准:煤层厚度考核指标≤1.3m ≥70%1.3-3.5m ≥80%3.5-6.0m ≥85%≥6.0m ≥95%第十三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煤矿,由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组织对其回采率考核指标进行评估修正,并报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备案:(一)地质构造复杂,厚煤层、中厚煤层和薄煤层的水文地质损失量分别超过可采储量 20%、15%和 10%的;(二)煤层赋存不稳定,采区可采范围经井下勘探证实不足采区开采范围50%的;(三)开采“三下一上”(铁路下、水体下、建(构)筑物下和承压水体上)煤层的。
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的计算方法和提高采出率的途径

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的计算方法和提高采出率的途径介绍了鹤煤集团公司二矿在综放工作面计算回采率时,采用以纯煤产量值计算工作面回采率的方法,即在原煤产量中扣除混入在煤炭中的矸石量、灰分量和外在水分作为真实产量,较准确客观地反应映了综放工作面的采出率。
针对放顶煤工作面的放煤特点,提出了提高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的一些途径。
标签:放顶煤采出率计算方法采出量鹤煤集团公司二矿设计生产能力60万t/a,1958年投产。
矿井主采煤层为二1 煤,煤厚6-8.6m。
矿井现有1个综放工作面,工作面坡度一般在18°以上,最大采面坡度达41°。
通过放顶煤这种特殊的采煤方法不能够直接测量到实际采高,因此,根据实测的结果不能够算出实际采出量。
目前,鹤煤集团二矿在计算工作面采出量和采区回采率时都是以统计产量作为基础来调整含矸、水分、灰分三项指标而算出实际采出量的间接方法。
1 工作面动用储量和采出量的计算方法1.1 工作面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探测煤层厚度时,在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掘进的过程中应当每隔15-20m采一次,同时在工作面煤厚图上标注全厚。
在开采工作面的过程中每隔20m沿工作面布置一个探煤钻孔,并且每月探三次煤层全厚。
每一个探头都应当将顶煤厚、底煤厚以及全煤厚探明,还要丈量采高,然后在工作面的煤厚图上标注这些数字。
计算动用储量的平均煤层厚度应当取全月钻孔煤厚的平均值。
工作面动用储量=a×b×m×d。
式中a——工作面沿走向的实测长度,m;b——工作面沿倾斜方向的实测长度,m;m——工作面探测的平均煤厚,m;d——煤的容重,t/m3。
1.2 统计产量计算方法由于鹤煤集团二矿全矿仅有一部电子皮带秤,作业时还有其他掘进队进行作业,因此,计算出来的工作面的实际出煤量应当扣除其他所有工程的出煤量。
其它工程出煤量主要是两个煤巷掘进队产生的掘进煤量,掘进煤量可以按以下方法计算:掘进煤量=s×b×d。
生产矿井回采率暂行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令第5号《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已经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王森浩一九九八年三月九日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第二十九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炭生产的各类煤矿企业。
第三条煤矿企业必须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有关开采的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办法规定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资源回采率负直接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地质测量机构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勘探程度,提交各类合格地质报告,并负责本企业的储量监督管理工作。
设计部门负责从设计参数上保证资源回采率达到技术政策的规定。
生产技术机构负责完成提高资源回采率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煤炭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煤矿企业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管理工作。
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负责所辖煤矿企业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煤炭资源回采率标准第六条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确定必须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第七条煤矿企业必须开采矿井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的标准如下表:可采煤层标准开采主焦煤、肥煤以及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特殊煤种或者稀缺煤种时,要按照有关规定,有计划地进行。
未经批准不得开采,以保证优煤优用。
对于灰分高、含硫高、发热量低、没有销路、不能进行配采的劣质煤,以及开采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危险程度大、开采时将造成严重亏损的煤层块段,经相应的技术咨询部门进行评估审议后,重新界定,并报国务院煤炭管理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审查批准,不采、暂时不采或有条件地开采。
第八条 煤炭资源回采率主要考核采区回采率。
采区回采率按下列计算公式计算:采区回采率=)()(t t 采区动用储量采区采出煤量╳100% 采区采出煤量是指采区内所有工作面采出煤量与掘进煤量之和。
矿山开采设计用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一、矿山服务年限计算N= Q(a)A(1e)式中: N—矿山服务年限(a);Q—设计利用储量万t;η—矿石回采率%;(地下开采80%-90%,露天开采85%-95%)A —矿山年产量万t/a;e —废石混入率%;(地下开采10%,露天开采5%)二、矿山生产能力计算1、按采矿工程延深速度考证确立矿山生产能力(露天)A= P V(a)H (1e)式中: A—矿山生产能力万t/a;P—水均分层均匀矿量万t;V —采矿工程年延深速度m/a ;η—矿石回收率%;H —阶段高度m;e—废石混入率%;2、依据矿山开采年降落速度计算和考证矿山生产能力(地下开采)V S K ·K ·E(万t)A=1 1 2式中: A—矿山年生产能力万t/a;V—回采工作面降落速度m/a ;( 浅孔留矿为 10-25 m/a) S —矿体开采面积m 2;—矿石体重t/m 3;α—矿石回收率% ;(80%-90%)β—废石混入率% ;(10%-20%)E—地质影响系数();K1—矿体倾角修正系数K2—矿体厚度修正系数()3、矿山生产能力计算(地下开采)A=NQKE (万 t/a )1 Z式中: A—矿山生产能力万 t/a ;Q—矿块生产能力万 t/a ;N—散布矿块数个;K—矿块利用系数();E—地质影响系数();Z—废石混入率(10%-20%);4、露天矿总生产能力计算Aα =A(1+n s)=Ak+nsAk(万t/a)式中: Aα—年矿岩总生产能力t/a;A—年矿石生产能力t/a;n s—生产剥采比t/t;5、露天矿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A=N·n· Q(t/a)式中: A—露天矿矿石年产量t/a;Q—发掘机生产能力t/a;n—同时工作的采矿阶段数N—一个阶段可部署的发掘机数(汽车运输为1-2);LN=L oL—一个台阶的矿石匠作线长度m ;L o—一台发掘机占用的工作线长度m;6、依据矿石储量估量露天矿生产能力QA=LL=千Q式中: A—矿山年生产能力t/a;Q—境地内矿石储量t;L—矿山寿命a;三、矿井需风量、负压计算1)风量计算①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qN m3/min式中: Q—矿井需风量m3/min;q—每人用风量4m3/min;N—最多入井人数人;②按矿井各地址实质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a、采场需风量1°按清除采场炮烟计算Q1=A·25 m3/min式中: Q1—按清除采场炮烟所需的风量m 3/min ;A—每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kg ;25—每 kg 炸药爆破后需风量2°按排尘风速计算Q1=V·S式中: Q—按采场排尘所需的风量m 3 /min ;1V—“规程”规定风速取 0.25m/sS—采场通风断面积m 3b、掘进工作面需风量1°按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药量计算Q z=25A m 3 /min2°按生产过程中最多人数计算Q z=Qn m 3 /min3°按排尘风速计算Q z=V·S m 3 /minc、硐室需风量3 3Q3=40m/min ~ 80m/mind、矿井各地址用风量总和为Q总 =ΣQ1+ΣQ2+ΣQ3③最后矿井风量确实定3Q=KQ总m/min式中: K—为风量备用系数( K=)2)负压计算2H=RQ PaP LR=S3式中: H—矿井通风摩擦阻力PaR—矿井通风摩擦阻力Q—矿井风量m3/s—巷道通风摩擦阻力系数P —巷道周长mL—巷道长度m四、矿井涌水量计算1、露天采坑最大降雨时涌水量计算Q max=H p·F·φ′/1000式中: Q max—最大降雨时露天采坑的涌水量m3/dH p—设计频次暴雨量mmφ ′—暴雨地表径流系数()2 F—入渗区汇水面积m2、露天采坑正常降雨涌水量计算Q m=H·F·φ /1000式中: Q m—正常降雨涌水量m3/dH—均匀及降雨量mmF —机械排水担负的汇水面积m 2φ—正常降雨地表径流系数直()3、用稳固流分析法(大井法)按潜水含水层计算矿井涌水量Q=1.366K ( 2H S)SRr式中: Q—竖井成矿坑的涌水量m3/dH —潜水含水层厚度mK—浸透系数m/dS—水位降深mR—影响半径mr —竖井半径成矿坑引用半径m矿坑引用半径r 确实定:当开采范围为不规则形状时r= Fa b当日采范围为矩形时r=4F—为开采面积α、 b—分别为开采范围的长度和宽度五、排土场计算1、排土场所需容积V y=V s·K s/ (1+Kc)式中: V—排土场设计的有效容积m 3y3V s—剥离岩土的实系数m3K s—岩土的松懈系数mK c—岩土的下沉率( %)(7%-15%)2、排土场的设计总容积3式中: V—排土场的设计总容积m 33V y—排土场的设计容积mK1—容积充裕系数()六、采场采出矿石品位计算1α2=(1-γ)d21式中:α 2—采区采出矿石品位% (或 g/t )γ—废石混入率%d2—采区矿石地质均匀品位% (或 g/t )七、主要设施生产能力计算1、潜孔钻机台班生产能力计算V b=·υ· T b·η式中: V b—潜孔钻机台班生产能力m/台·班T b—潜孔钻机每班工作时间minη—潜孔钻机时间利用系数()υ—潜孔钻机钻进进度cm/minV b一般为 15-32m/台·班上式中机械钻速可近似的用下式表示①V=-4ank/ π D2 E式中 a- 冲击功( kg/m);n- 冲击频次(次 /min )D-钻孔直径( cm);E- 岩石凿碎功比耗( cm3 ) ;k- 冲击能利用系数,(cm/min)P- 轴压( t );n- 钻头钻速( r/min );D-钻头直径;f- 岩石牢固性系数。
矿井回采率的计算及提高回采率的途径

矿井回采率的计算及提高回采率的途径作者:马维新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3期[摘要]就综放开采丢煤的构成、回采率的计算及如何提高回采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说明。
[关键词]综放开采;回采率;丢煤中图分类号:TD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54-010 前言回采率问题是综放开采必须研究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研究分析综放开采丢煤构成,计算回采率以寻求提高回采率的途径。
1 综放开采丢煤的构成综放开采丢煤基本分为三大部分:即初采丢煤、正常回采丢煤和临近停采丢煤。
1.1 两巷丢煤(4)合理确定采放厚度,增大割煤高度。
采放厚度选择过大将增大初采丢煤、两巷丢煤、临近停采丢煤、端头丢煤等。
正规煤层综放回采时,放煤高度应控制在5m左右。
采放厚度一定,增大割煤高度可减小放煤厚度,使丢煤量减少,综放面割煤高度达3.0m左右较合适。
(5)加长工作面长度。
在没有端头过渡支架的综放面,上下端头不放煤的架数是固定的,加长工作面长度可以减少丢煤比例。
(6)加长工作面走向。
工作面走向加长可减少工作面的搬家次数,从增加回采率考虑,可以减小初采和临采丢煤的比例。
(7)端头采用放煤端头过渡架。
采用放煤端头过渡架是解决综放开采端头丢煤的最终方法。
综放现在要达到高产高效建设(双高),必须使用端头过渡支架,为适应双高建设的需要两巷需要大断面机头机尾放在两巷中,综放不仅达到连续化生产,而保证端头不丢煤。
(8)普遍使用低位放煤的支架。
低位放煤支架可克服脊背损失,减少安息角丢煤,现基本全部是低位放煤支架。
(9)实行综放无煤柱开采。
实行综放无煤柱开采是解决综放开采回采率低的途径之一。
现应进行综放无煤柱开采沿空送巷的试验,重点研究解决沿空送巷的巷道掘进和维护技术,防漏风和防老空区发火技术。
4 结语通过对综放工作面开采丢煤构成分析认为,综放开采丢煤由初采丢煤、工作面丢煤和临近停采丢煤三大部分构成。
巷道丢煤的合理放煤也可增加回收率。
矿井回采率的计算及提高回采率的途径

r
煤 的容 重 ; 采煤 高 度 。
1 . 3工 作面 回采 丢煤
( 1 ) 端头丢煤。 由于没有过渡支架 , 两端头一般2 — 3 组架不放煤, 造成端头丢
2 缘散 开采 工作酉 霹采率的估算
聋 麓畀采工作 Ⅲ一定 穗置茸攥晨■为 为 口‘-( 正 lt正 l ・上 , ) ・ z 7 式中 口 r一 工件 葺一定毽 曩姆蠢量麓力墓t . 糠t 开采 慧 掳 羞攥t -口 l + 口 . +口 l 式中 口 t 一 摹螅丢 量。 工 柞面目牧 宰 ^ 一 C 1 一 ‘ 口 - 一口 - ) , 口 - ) x l ∞- 式中 n —— 回收事。 ・
0酋 曹
口| t工 £ , ‘ 丑一^ )
回采率 问题是 综放 开采必须 研究 的最 为重要 的 问题 之一 , 研究分 析综放 开
采丢煤 构 成 , 计算 回采 率 以寻 求提高 回采率 的途径 。 1综放 开采 丢 煤 的构 成
式中
——_ Ⅱ点 ■失量 l 正 , —— 书 秉羹不麓蘑 匠 重.  ̄ K ' g ( 18 - .
( 4 ) 合理确 定采放厚 度 , 增大割煤 高度 。 采放 厚度选择 过大将增 大初 采丢煤 、 两 巷丢 煤 、 临近 停采 丢煤 、 端 头丢煤 等 。 正 规煤层 综放 回采 时 , 放煤 高度 应控 制 在5 m左右 。 采 放厚 度一定 , 增 大割煤 高度 可减 小放煤 厚度 , 使 丢煤量 减少 , 综 放
煤。 在 倾斜 工作 面支 架上方 的顶 煤 的 冒落 角度 , 在 上下 两处 的过 渡架上 是 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