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宋2016)概要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第二课)知识要点第一课《新天地 新感觉》 人民版

第一单元(第一、第二课)知识要点第一课《新天地新感觉》一、知识梳理1、从小学到中学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要跳跃,我们应当尽快适应。
2、“成为中学生了”,这个新的身份給我们带来的感觉:兴奋、激动、好奇、陌生等。
3、成为了中学生了,我们感到很新鲜,别人对我们也有新的看法和要求。
4、初中生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和新困难,我们应学会正确解决。
5、初中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是初中生的一员。
6、因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每一个初中生都存在差异,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7、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愿望和要求,更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剥夺。
8、法律赋予我们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应当充分享受权利和认真履行义务。
二、有问必答1、我们该怎样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答:对我们来说,初中生活是一个全新的生活。
在这种全新的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困难。
我们要学习一些方法和技巧,自己地去解决这些新问题、新困难,提升我们初中生活的质量。
学习成功的秘诀,在于和自己斗争,我们已经长大,要尽快适应中学生活,明确自己的责任,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2、法律是如何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的?答:宪法赋予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侵犯公民这一权利,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3、你是如何看待学校分快慢班或者重点班和普通班的?答:这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表现,会挫伤一部分同学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侵犯了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4、近几年来,虽然义务教育已经普遍实行,但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失学和辍学儿童,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出台了哪些相关政策和措施?答:两免一补、教育资源均衡、贫困生救助等5、作为适龄儿童,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如果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你该怎么办?答: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受教育权,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从书刊、影视等途径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2.能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领;3.能对动、植物生存本领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
科学知识:1.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2.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3.知道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神奇与伟大。
2、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
3于进行发明创造,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生物一些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
难点:分析斑马条纹混淆视觉的作用。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1、播放《变色龙》录像。
2、谈话:在刚才的画面上看到了什么?3、提问:它有什么本领?有什么作用?4、动物们的哪些本领是有利于生存的?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利于动物生存的本领。
二、给动物的本领分类1、谈话:大家刚才了解了很多动物的生存本领,我们来给它们分类。
2、集体讨论。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捕食安家保护自己4、谈话:上课前大家已经找到许多关于动物生存本领的资料,给资料分分类,可以根据找到的资料和自己的兴趣自由分组。
5、学生自由分成捕食、安家等小组。
6、小组互相交流并讨论。
三、交流信息,探讨有利于动物生存的本领1、各小组分组汇报(形式自选),交流补充。
(1)各种动物怎样捕食?捕食的本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2)各种动物怎样安家?安家的本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3)各种动物有哪些保护自己的高招?2、交流、补充还有哪些生存的本领。
3、讨论:受动物生存本领的启示,想到哪些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方案?(1)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2)用图、语言或简单实验、制作介绍方案。
四、巩固、延伸每组利用课余时间尝试设计、实施自己的新方案,做出作品或设计图进行展示。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学习缩写》第1-2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学习缩写》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叙事性文章的缩写【学习目标】1.了解叙事性文章缩写的基本原则,培养把握原文主要内容和理解作品主旨的能力。
2.学习叙事性文章缩写的主要方法,提高概括和表达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1.阅读《故乡》,梳理主要人物和情节。
2.梳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要情节。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拟写《故乡》缩写提纲学习任务二:阅读《故乡》缩写习作,明确短篇小说缩写原则及方法。
《故乡》(缩写)我冒了严寒,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天气阴沉沉的,眼中的故乡没有一丝的活气。
到家后,母亲很高兴,和我坐着谈家事。
说着,就提到了闰土。
我的脑海里突然就闪出一幅带着银项圈的少年“小英雄”月下刺猹的图画来。
那一年他的父亲带他到我家来帮忙。
他告诉了我很多有趣的新鲜事:雪地用短棒支起大竹匾,撒下秕谷捕鸟;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听猹啦啦咬瓜了,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这些带给我无穷的乐趣。
母亲说,闰土可能要来看我。
正说着,突然听到一声尖厉的怪声,出去看时只见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样的女人,原来是以前开豆腐店的“豆腐西施”杨二嫂。
杨二嫂愤愤地指责了我一通,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一个天气很冷的午后,闰土来了。
他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像是松树皮的手里拿着一支长烟管。
我很兴奋,叫他“闰土哥”,可是他却恭敬地叫我“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他叫他的第五个儿子水生给我磕头,我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着头说:“非常难”。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绅苦得他像个木偶人,后来只是默默地吸烟。
过了一天,他拣好了一些桌椅、杆秤,还有烛台、香炉,领了水生回家去了。
我们终于上船离开了故乡。
我觉得非常悲哀。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希望我们的后辈不要像我们,又大家隔膜起来。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高中语文1~6册课文(现代文+文言文)梳理第四册

第1课《故都的秋》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沉沦》。
1.内容概要: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2.艺术手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
2.艺术手法: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平淡朴素而又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第12课《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
1.内容概要:介绍了荔枝的壳、色、形状、大小、膜、肉、生活习性等。
2.艺术手法: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相结合。
第13课《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王磊
1.内容概要:介绍机器人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区别和机器人的过去与将来。
2.艺术手法: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景物描写,用笔精炼,生动形象逼真。
第22课《劝学》荀子
荀子(约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当时人们尊重他,故称),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2.艺术手法:先破再立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运用,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和有效性。
第9课《胡同文化》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1.内容概要:描写了胡同的通俗与平民化,用胡同表达了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以及他们的文化形态.
《2.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案新部编本4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
②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实。
③认识动植物有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能够书刊、影视等媒体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实。
②学生能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③学会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倾听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
④能对动植物生存本领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动植物生存本的神奇与伟大。
②动植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
③受动植物生存本领的启发,乐于进行发明创造,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1、知道动植物多种多样的生存本领。
2、从动物的生存本领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教学准备课件、动植物录像。
搜集有关生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资料等。
课前训练同学们,你们在家里种过花吗?种过什么花?能谈谈你是怎么种的吗?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谈话:课件出示(仙人球),同学们,老师这里也有一种植物,认识吗?你们养过仙人球吗?长得好不好?你是怎么养的?我们知道养花一般都要经常浇水,那仙人掌为什么很长时间不浇水,甚至不浇水照样长得很好呢?2、观察仙人掌,了解仙人掌的生存本领(1)谈话:我们来观察一下仙人掌,看一看,摸一摸,再小组说一说。
(2)学生观察讨论,师巡视指导。
(3)指名交流。
(从针状叶、蜡质皮、肉质茎、白色绒毛、庞大根系等方面说明。
)(4)揭题: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大约有100多万种动物和190多万种植物。
无论是生活在草原、沙漠,还是海洋、丛林,为了生存,它们练就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去领略它们神奇的生存本领。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优秀PPT课件

赏读课文
1.写燕子几种情况的飞行? 两种,第一种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
赏读课文
第二种在波光粼粼的湖面横掠着。
赏读课文
2.小燕子带了它那双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 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 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了。
“斜”字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自由自在。 “叽的一声”写出一了燕子飞行时欢快的心情。
初读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作 批注:用符号标出不会认读的生字以及 不懂的地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通过查字典弄明白字词的意思。
认读生字
líng
伶
学习字词
lì lüè
yì
俐掠翼
yàng juàn xián sǎn
漾倦闲散
xiān gān hén
学习提示4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 四自然段,从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
内容品析
“斜飞”是燕子飞行的特点,也 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 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 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 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 的高柳下了。
稻田
体现出了燕子飞 行速度的“轻”
由
一身乌黑的羽毛,整
体
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到
加上剪刀似的尾巴, 局
部
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 泼的小燕子。
燕子的 外形
( 乌黑的 )的羽毛 ( 如毛 )的细雨 ( 剪刀似的)的尾巴 ( 千条万条)的柔柳 ( 轻快有力)的翅膀 ( 烂漫无比)的春天
按课文内容填一填。
一身( 乌黑)的的羽毛,一对( 轻快)有的力翅的 膀,加上( 剪)刀似似的的尾巴,凑成了那样 ( )的可(爱 )的小活燕泼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复习课件(共39张PPT)

10、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 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 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 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这说明( ) C ①国家要更好、更快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 强国战略②要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一切工作的中 心③发展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关键④青少年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 创新能力 A. 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4.(2017· 南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变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为“Made By China(中国创造)”。这是因为( ) B A.我国科技水平在各个领域都还落后于发达国家 B.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 定性因素 C.我们只能靠本国力量加快科技创新 D.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 能力
C.①③④
D.②
13、(2018•内蒙古包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断活力进发,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 年的第34位跃升为2017年的第22位。但在一些领域 我国仍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能很 好的满足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化化升级的需要。 材料二: 创新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禀赋,是引领发 展的第一动力。我国不断完善创新制度保障;大众 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在全社会深入人心;企业在创 新中不可或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自主掌握大 国重器的重要性。形成创新合力,“中国号”巨轮 才能顺利驶向富强的彼岸。
5.(2017· 泰安)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试采高 潜力能源“可燃冰”获得成功,实现了在能源勘 查开发领域由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这增强 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改变着国家力量对比。 “可燃冰”的试采成功(B ) ①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表明我国在能源高科技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 ③表明我国教育水平已领先于世界 ④说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 发达的不竭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习天地 学习伴成长》教案 (18)

《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学习伴成长》,本单元是七年级的起始单元。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中的“学习伴成长”主要介绍中学生活是我们生命历程中的新起点,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习没有终点,学习点亮生命等内容。
二、学生分析初入中学校门,学生中学学习与小学学习有着诸多不同,学生对中学时代的感觉是从与小学的对比开始的。
对于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新概念,能够正确看待学习,理解学习态度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的重要性,知道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发展积蓄力量,要珍惜当下,把握学习机会。
三、设计思想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引导和交流中,总结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拓展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会学习道德与法治的乐趣。
课堂拓展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学习”这两个字所表达的内涵。
2、懂得学习是苦与乐的一种活动。
3、对学习的要求有正确的认识。
4、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
(二)能力目标:1、形成一定的搜集、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和撰写小论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求新知的能力。
3、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
4、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知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尤其是能够辨证地理解学习中苦与乐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领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能够喜欢学习。
2、初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终生学习的意识。
3、展示学生的能力和才华。
五、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学习的重要意义。
突破方法: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等一系列活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学习点亮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仙人掌是沙漠中的典型植物,它有什么特点?你 认为它为什么能适应沙漠这种环境?
找一株仙人掌植物,仔细观察它有 哪些特点。试试看,连续一个月不浇水, 看它有什么变化?
肉质茎: 储存水分
白色的绒 毛:防止 太阳照射
腊质皮: 防止水分
蒸发
针状叶:减 少水分蒸发
庞大的根系: 能充分吸收 土壤里的水
分
做下面的实验,验证你的解释。
保护色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隐藏
稚鸡 利于避敌
云豹
利于捕食
警戒色
色彩鲜艳,容易识别,能够对敌害起到预先示警作用 刺蛾 幼虫
警告
防止误伤 自我保护
拟态
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的状态,叫做拟态。
有利于动 物躲避敌 害或捕食
1、不宜被其它水生动物发现; 2、背部颜色深是为了和周围环 境色调保持一致; 3、这些特征都起保护作用。
狮子是草原上的霸主,它捕猎时,往往是认准 了一个目标就牢牢盯住,即使身边有其他更近 的猎物,它也不会改变。斑马是狮子最喜欢的 猎物,斑马会不会束手就擒呢?它们有什么逃 生法宝呢?
斑马身上的条纹有 什么有什么特点, 它有什么作用呢?
如果要南极的企鹅能搬到我们这儿要注意什 么问题?
转移饲养南极企鹅要创 设极地的温度,湿度, 水的盐度等生活环境。
1、生物为了更好地生存而模拟其它生物 形态的本领叫做( 拟态 )。
2、生物为了更好地生存而模拟其它生物 颜色的本领叫做( 拟色 )。
3、所有的生物要更好地生存,都是离不开 ( 与环境相适应 )。
闭。
骆驼耐旱的秘密
骆驼是最能适应干旱环境的动物,因此被人 们称为“沙漠之舟”。骆驼耐旱的本领有多大? 曾经有两位美国科学家,在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 对骆驼进行了一次耐旱的“残忍”实验。他们把 骆驼拴在烈日下整整晒了8天,不给它一口水喝, 这只骆驼体重减少了100多千克,肌肉萎缩,筋 骨裸露。但令人惊讶的是,它很快就复原了。
另外,在辽阔的草原上,斑马的条 纹在阳光和月光的照射下会发出不同的 光,模糊了本身的轮廓,从而让对手造 成错觉,使自己免受更多的攻击。
移栽植 物时应该注 意阳光、温 度、水分、 空气等条件。
如果把沙漠 中的仙人掌类植物, 南极企鹅移到我们居住的地区, 要注意什么?
移栽仙人掌要努力营造原 产地的气候,高热、干燥、 少雨的沙漠地带;
其实除了仙人掌和骆驼生活在沙漠中, 如果你走进沙漠,仔细搜索一番,结果 会令你大吃一惊,因为很多动植物都住 在这片严重缺水的地方。
沙漠里的植物
胡杨
沙冬青
河西菊
巨人柱 佛肚树
沙漠玫瑰
骆驼刺
沙漠里的动物
蜥蜴
驼羊
蚂蚁
跳鼠
鸵鸟
蛇
在浅海里有一些小动物,他们有的透明,有 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是为什么?
1、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 2、覆上一张橘黄色的透明纸。
在浅海里有一些小动物,他们有的透明,有 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是为什么?
这是鱼适应环境的表现,因为从上面往下看,水里是暗色,所 以鱼上面是深颜色,不容易被海面上的敌人发现。而从海底往 上看,是一片白亮的感觉,所以鱼腹部浅色,不容易被来自海 底的敌害发现。实际上是鱼的保护色。
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是的,那是一个降水量少、气温高、温差大、 蒸发强、相对湿度小 的地方。由于云量少,日 照强,又缺乏植被覆盖,空气湿度小,因此白 天气温上升极快。热带沙漠气候因为经常无云、 风大、日照强、气温高、相对湿度小,因此蒸 发力非常旺盛。可能蒸发散量约为降水量的二 十倍以上,甚至达百倍。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很 小,在埃及撒哈拉沙漠常出现2%左右的相对 湿度。
骆驼为什么能耐旱?过去人们认为在骆驼的 驼峰里储存有大量的脂肪,在缺水的情况下,可 以通过氧化的方式,把脂肪转化为代谢水供身体 之需。又有人认为骆驼的胃里多了一个囊,可以 贮水,其实这些都是想当然的推测。驼峰里的脂 肪是供长途跋涉饲料不足时的使用。解剖学证实 了在骆驼胃里并无贮水的器官。
近年来,科学家终于发现,骆驼耐旱的 秘密是它的血液。原来在骆驼的的血液中有 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当骆驼肌肉在水分明显 减少或快消耗完时,这种蛋白质能保持血液 中的水分,使血液不变稠并能让血液正常流 动循环,科学家把这种蛋白质注射到兔子体 内,然后把兔子放在40度的高温下,7天不 给水喝。结果这些兔子体内水分仅损失3%, 依然活蹦乱跳,而没有注射这种蛋白质的兔 子在同样情况下失水达10%就奄奄一息。
在沙漠中最常见的动物是什么?
沙漠中最典型的动物骆驼,被称为 “沙漠之舟”你知道它有哪些是适应 沙漠环境的特殊本领?
观察骆驼的特点?
骆驼趾 驼 峰
驼峰可以 储存大量 的水分和
养料
身上厚厚的 毛可以减少 水分蒸发的
速度
宽大厚厚的脚掌可 以防止陷入沙子里,
还可以散热
双层睫毛可以 挡住风沙,鼻 孔可以自由关
斑马身上条纹的 作用:
1、条纹使斑马在 草丛中不易被发 现。
2、斑马成群结队 地在一起,可以有 混淆视觉的作用。
斑马就是以条纹当作保护色,好多斑马站在 一起的时候,条纹就会合为一体,看起来就像 一只超大的斑马,肉食动物就不敢攻击它们 啦。
由于本身的弱小和战斗力不强,斑 马总是成群结队地在一起,当天敌来袭, 所有斑马逃跑时,这些明暗相间的条纹 形成了一条绚目的洪流,致使天敌眼花 缭乱,从而有效地保护群体。
1、把三张纸巾弄湿,一张铺平,一 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包起来,都放 置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 度。实验结果证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3、把你的实验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独特的外形特征,既减少 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地储 存水分。这样的外形特征是长 期适应沙漠环境的过程中形成 的。
骆驼身上又厚又密的毛也是耐旱的重 要原因,这层厚厚的毛大大地减少了水分 蒸发的速度。在沙漠烈日的烘烤下,骆驼 背部温度常达70度---80度,而体毛下的皮 肤仍可以保持在40度左右,如果把骆驼的 毛剪掉,通过骆驼皮肤蒸发的体内水分就 会迅速上升30%,骆驼经过长期演化,获得 这些奇特的耐旱本领,即使27天不喝水, 脱水达体重27%时,仍然能够奇迹般地在戈 壁沙漠上昂首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