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砌体结构计算书

砌体结构计算书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一、结构设计方案本设计方案为三层砌体结构方案,荷载较小。

墙体、基础等采用砌体结构,楼盖、屋盖均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

(1)基础埋深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66.340~67.030m。

地基持力层为第四纪(粉土层),低级承载力标准值ƒk=200kN/m ²,不考虑地基土的液化问题。

钻探至标高为60.00m处未见地下水。

根据气象资料,最大冻结深度为室外地面下0.5m,取地基埋深-0.7m。

(2)楼盖及屋盖的选择客观原因使得工程要尽量快速完成,同时满足相关标准,楼盖及屋盖均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

(3)墙体截面尺寸及材料选择墙体承重方案是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承重墙体截面尺寸当采用普通烧结砖时,不应小于240mm,初步拟定墙体厚度采用240mm,后期验算不满足承重再进行调整。

其中首层采用MU10机制粘土砖和M7.5混合砂浆,2、3层采用MU10机制粘土砖和M5混合砂浆砌筑。

(4)静力计算方案根据房屋的屋盖或楼盖的类别和横墙间距来确定。

横墙最大间距S=9m<32m,楼盖类型为一类,故确定其房屋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

刚性方案房屋的横墙尚应满足如下要求:① 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积不超过横墙截面积的50% ② 横墙厚度不小于180mm③ 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H/2(H 为横墙总高度)。

本办公楼设计方案里,横墙只在走廊处开洞,显然洞口的水平截面积不超过横墙截面积的50%,且墙厚都大于180mm ,满足条件①②。

同时,横墙长度为8 m ,显然不小于H/2=(3.5+3×2+0.5)/2=5m 。

二、高厚比验算纵横墙均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墙体进行验算。

2.1 静力计算方案因最大横墙间距s=9m ,楼盖为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故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

[β]允许高厚比,查表得:首层MU10,M7.5时,墙取[β]=26,柱取[β]=17;2、3层MU10,M5时,墙取[β]=24,柱取[β]=16。

砌体结构计算书

砌体结构计算书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班级:10级建工一班姓名:学号:2012年12月目录一.设计资料-------------------------------------------3二.设计计算-------------------------------------------5(1)墙体强度验算-----------------------------------5(2)高厚比验算--------------------------------------7(3)纵墙内力计算------------------------------------9(4)纵墙内力承载力验算----------------------------13(5)横墙内力计算-----------------------------------15(6)梁局部受压验算---------------------------------16(7)楼梯的设计--------------------------------------16(8)雨棚设计-----------------------------------------20(9)基础设计-----------------------------------------23三.参考文献---------------------------------------------24《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一.设计题目某教学综合楼结构设计二.设计内容(一)墙体设计1、选定墙体承重方案2、判定房屋结构体系的静力计算方案。

3、进行承重墙、柱的稳定性和强度设计计算(包括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强度验算)。

(二)楼、屋盖结构设计1、进行楼、屋盖的结构布置,绘制楼盖平面布置图。

2、选择一楼梯或雨蓬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楼梯和雨蓬的配筋和钢筋表。

(三)基础设计1、确定墙体基础方案。

2、选择外墙基础为一计算单元进行基础设计,确定基础材料、基础埋深、基底宽度及基础剖面尺寸。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题目某教学楼墙下条形基础设计专业班级土木工程072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2010.1.8成绩一.荷载统计 (1)1.屋面荷载 (1)2.楼盖荷载 (1)3.楼(屋)盖大梁自重 (2)4.外墙自重 (2)5.内墙自重 (2)6.窗自重 (2)二.墙体高厚比验算 (3)1.外纵墙 (3)2.内纵墙 (4)3.内横墙 (4)4.隔墙 (5)三.墙体内力计算和截面承载力验算 (6)1.外纵墙内力计算和截面承载力验算 (6)2.内纵墙内力计算和截面积承载力验算 (17)3.内横墙内力计算和承载力验算 (21)四.过梁设计 (22)1.荷载计算 (22)2.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 (22)3.过梁梁端支承处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23)五.挑梁设计 (24)1.抗倾覆验算 (24)2.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验算 (25)3.挑梁承载力计算 (25)六.墙梁设计 (26)1.基本尺寸的确定 (26)2.荷载设计值计算 (26)七.地下室墙体计算 (30)1.內力计算 (30)2.内力组合 (31)3.承载力验算 (33)图 1壁柱墙截面 (3)图 2结构布置图及剖面图 (6)图 3地下室墙 (30)一.荷载统计1.屋面荷载屋面恒荷载标准值:5.13 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2.00 KN/m2 2.楼盖荷载(1)一、二、三、四层楼盖楼盖恒荷载标准值:3.49 KN/m2楼盖活荷载标准值:2.00 KN/m2 (2)地下室楼盖楼盖恒荷载标准值:4.62 KN/m2楼盖活荷载标准值:2.00 KN/m2 3.楼(屋)盖大梁自重设梁截面尺寸为250×550mm梁自重标准值:3.81 KN/m24.外墙自重外墙自重标准值:5.65 KN/m2 5.内墙自重内墙自重标准值:5.10 KN/m2 6.窗自重塑钢窗自重标准值:0.40 KN/m21. 外纵墙(1) 确定静力计算步骤该办公楼采用装配式屋檩条体系屋盖,属一类屋盖,最大横墙间距m m S 328.1036.3<=⨯=,属刚性方案。

砌体结构计算书-综合性课程设计

砌体结构计算书-综合性课程设计

综合《砌体结构办公楼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建设地点:南京市工程名称:南京市某办公楼建筑总面积:约1200m2总层数:三层层高:3.3~3.6m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地表下0.5m内为素填土,素填土下1m内为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170kpa),其下层为砾石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kpa),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5m处。

建筑物安全等级:二级建筑抗震设防:本次设计不考虑抗震设防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预制板,容重为18kN/m3(包括灌缝),板厚为120mm,版跨度为1.8m~6.0m,以0.3m进级,板宽有0.9m和1.2m两种。

墙体:墙体厚度全部为240mm,采用240厚多孔粘土砖。

砖强度等级取用MU10,砂浆强度等级取用M5~M7.5。

屋面为不上人屋面,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7kN/m2。

二.设计过程(一)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瓷砖地面,120mm厚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预制板,V性轻钢龙骨吊顶。

(2)屋面做法:三种毡四油防水层,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150mm厚水泥蛭石保温层,120mm厚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预制板,V型轻钢龙骨吊顶。

(3)墙面做法:内外墙面作20mm厚的混合砂浆粉刷后,再饰以乳胶漆。

(4)墙体:采用240厚多孔粘土砖,双面粉刷,均为20mm厚抹灰。

砖强度等级为MU10,砂浆强度等级,底层为M7.5,二~三层为M5。

(5)女儿墙:高600mm。

(6)门窗:采用木门、铝合金框玻璃窗,门洞尺寸为2.0mX1.0m,窗洞尺寸为1.5mX1.5m。

(7)初步设计结构平面、剖面示意图如图A所示。

(二)结构承重方案选择(1)该建筑物共三层,总高11.25m<21m (抗震规范表7.1.2),层高为3.6m ;房屋的高宽比 为11.25/14.04=0.8<2.5(抗震规范表7.1.4);设计要求采用砌体结构,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属大偏心受拉构件 采用 C30 混凝土,HRB335 级钢筋,ξ b=0.55 e = ������0− ℎ������ 0.5 + ������������ = 1.33 − + 0.035 = 1.115������ 2 2 ℎ������ ′ − ������������ = 1.545������ 2 令ξ = ������������ = 0.55 ������������′ (ℎ0 − ������������ ) = 829.90������������2
恒载设计值 q3 =1.2×3.4=4.08kN/m2 活载设计值 q4 =1.4×2.3=3.22kN/m2 卫生间 活载 恒载 恒载设计值 活载设计值 (3)墙体荷载 双面粉刷 240mm 厚砖墙 双面粉刷 370mm 厚砖墙 双面粉刷 490mm 厚砖墙 9.71kN/m2 木窗 0.3kN/m2 5.24kN/m2 7.62kN/m2 2.0kN/m2 4.0+0.1×25=6.5kN/m2
������������ = ������������������ = 1734.05kN > ������1−Ⅱ 横墙承载力足够 ④ 四层④号轴线Ⅰ-Ⅰ截面 屋面传来的集中荷载 ������屋 = 4.986 + 2.8 × 3.6 × 2.7 × ������������ = 112.2mm 2 + ������7 × 2.7 = 60.58kN 3
H0 h
bs 2 = 1 − 0.4 × = 0.89 μc = 1.05 s 7.2
= 13.75 < μ1 μ2 μc β = 28.00,满足要求
④构造柱间内纵墙的高厚比验算 ������0 = H = 3.3m μ2 = 1 − 0.4 β=

砌体设计计算书原版

砌体设计计算书原版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xx/20xx学年第x学期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砌体结构设计(工程名称)北京体育大学9号学生公寓系别土木工程班级土xx-x班学生姓名xxx学号21完成日期20xx.成绩指导教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诚信说明教育之本在于立人,针对近年来课程设计环节中出现雷同现象与抄袭行为,必须弘扬诚信精神,抵制抄袭行为,以保证我院良好的学风和声誉。

为此,在课程设计中,本人自愿作出如下声明:一、保证遵守院校相关规定和纪律,自觉接受管理;二、郑重声明能为自己的诚信负责,能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工作,不抄袭其他同学的课程设计内容,同时不许他人抄袭自己的课程设计,注意成果保密。

三、如果自己的课程设计出像雷同和抄袭,自愿承担相应后果。

声明人:土xx-x班xxx20xx年x月x日《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目录(一)重力荷载代表值 G 的计算 (19)一.工程概况 (4)二.材料选择 (4)三.荷载计算与屋面板、楼面板选择 (5)1.可变荷载标准值、常用材料自重 (5)2.楼面荷载计算.........................5 3.屋面荷载计算.........................6 4.屋面板与楼面板的选择.....................7 5.墙体荷载计算. (7)四.现浇板设计 (8)五.过梁的选择 (11)1.外墙洞口过梁选择 (11)2.内墙洞口过梁选择 (11)六.墙体高厚比验算 (12)七.重力荷载作用下墙体承载力验算 (13)1.最不利荷载组合与验算部位的选择 (13)2.外纵墙承载力计算 (13)3.横墙承载力计算 (17)4.控制截面内力计算 (18)八.地震作用下墙体承载力验算 (19)i (二)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 (20)(三)横墙抗震承载力验算 (22)(四)外纵墙抗震承载力验算 (23)九.基础计算 (24)1.内横墙基础 (24)2.外横墙基础 (25)3.外纵墙基础 (25)参考资料 (27)《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一、工程概况1、建筑名称:北京体育大学9号学生公寓;2、结构类型:砌体结构;3、层数:5层;层高2.9m;4、开间3.6m;进深6.0m;26#;5、建筑分类为二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6、天然地面以下5~10m范围内无地下水,冰冻深度为地面以下0.8m,推荐持力层为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170an/m2。

最新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最新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作者xxxx------------------------------------------日期xxxx《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计算书班级:姓名:学号:2014。

10《砌体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与任务1 熟悉砌体结构房屋的结构设计程序和内容,为毕业设计和未来工作打下基础;2巩固所学砌体结构房屋设计理论,进一步理解结构布置、荷载传递、承载力计算在工程中的应用;3掌握砌体结构房屋的构造设计;4掌握施工图的画法,学会写计算书。

二、设计题目: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某多层办公楼,建筑条件图见附图,对其进行结构设计。

三、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墙、柱、主梁、圈梁、过梁、构造柱及板的布置,确定各层墙、柱、梁、板的截面尺寸及材料和强度等级;(过梁按钢筋混凝土过梁标准图集选取)2、确定静力计算方案,荷载及内力计算和内力组合;3、墙柱高厚比验算;4、墙柱的承载力的计算;5、墙柱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6、墙梁、挑梁、雨蓬的计算;7、地下室墙体的计算;8、绘制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和圈梁布置及截面图;9、完成结构设计计算书。

四、设计资料某四层砖混结构办公楼,各层建筑平面图见后图,地上各层层高均为3。

3m。

楼板除走廊及卫生间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外,其余均采用预应力空心板,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设置高0。

9m 的女儿墙。

地上各层门窗洞口尺寸:(见附图)室内外高差0.9m,基础顶面距地下室室内地面0。

5m,地下室层高3m,门洞高2400mm,窗洞高450mm,窗台高2300(高窗),门窗宽见图。

砌体采用MU10粘土砖,M5混合砂浆砌筑。

1、楼面荷载取值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号按表一选择相应的荷载值。

表一注:恒载、活载指的是楼面恒载、活载标准值,单位为2kN,要/m 求同学按学号选择自己设计题目的楼面恒载、活载值。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由于首层和其他几层所采用的砂浆等级一样,所以只需验证底层的墙体承载
力,取Ⅰ-Ⅰ,Ⅱ-Ⅱ 两个截面,如附图,查表得墙体强度为 f=1.83Mpa,基本
风压 0.35 KN / m2 ,层高 3.6m<4m,总高<28m,可以不考虑风压的作用。
每层墙的计算截面面积为
A1=370 1200= 444000mm 2 ,A2=A3=A4=240 1200=288000mm 2
所以取,N=274.131KN. C, 第二层墙体Ⅰ-Ⅰ截面
a, 第一种组合
N 2 1.2(GK G4K G3K N l 4gk N l3gk ) 1.4(N l 4gk N 3gk )
1.2 (15.82 40.91 2 49.23 32.42) 1.4 (6.195 26.55)
e Nl3 el3 69.786 47.6 15.17mm
N 3
218.903
B, 第三层墙体Ⅱ-Ⅱ截面 a, 第一种组合
N3Ⅱ 1.2G3K N3 1.2 40.91 211.848 260.94KN
b, 第二种组合
N3Ⅱ 1.35G3K N3 1.35 40.91 218.903 274.131KN
1 荷载资料: (1) 屋面恒荷载标准值
屋面找平层,防水层,隔热层
120mm 厚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包括灌封)
15mm 厚板底粉刷
屋面梁自重 天沟自重
合计
(2)不上人的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 (3)楼面恒荷载标准值
地转地面
120mm 预应力混空心板
2.5 KN / m2 2.0 KN / m2 0.23 KN / m2 4.73 KN / 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班级:11级房屋建筑姓名:张利祥学号:1155305084日期:2013年11月15日题目:某四层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设计说明:1主体结构设计方案本设计房屋为四层混合结构房屋,总高度为15.4米,总宽度为10.4米,层高为3.6米〈4米,房屋的高宽比15.4/10.4=1.48〈2,符合规范要求,采用砌体结构形式,造价低廉,施工简单,满足使用功能要求,采用混合承重体系,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纵横墙承重体系方案,有利于结构受力,既满足灵活的布置的房间,又有较大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2墙体材料首层采用MU15实心粘土砖和Mb5 混合砂浆砌筑,外纵墙墙厚370mm,其他墙体厚为240mm,其他墙体采用240mm并采用MU15实心粘土砖和Mb5混合砂浆砌筑。

3 承重墙体布置进深梁支承在内外纵墙上,为纵墙承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支承在横墙的进深梁上,为横墙承重,此承重体系为纵横墙承重。

4 由设计任务资料知道该建筑物的总长度15m<50m,不设伸缩缝。

没有较大差异的荷载,不设沉降缝,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不设防震缝。

5 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1)构造柱的设置:外墙转角处,内墙与外墙的交接处均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的根部与地圈梁连接,不再另设基础。

(2)圈梁:各层,屋面,基础上面均设置圈梁,横梁圈梁设在板底,纵墙圈梁下表面与横墙圈梁底表面齐平,上表面与板面齐平,当遇窗口时,可兼过梁。

6 结构平面布置设置梁的截面尺寸为250mm 600mm,伸入墙内240mm,首层370mm厚,其余墙厚240mm全部采用Mu15砖和Mb5砂浆砌筑。

窗高1800,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附图在设计书后面)7基础方案由于上部结构为纵横墙承重体系,四层楼荷载较小,基础承载力较高,采用浅埋条形刚性基础,即可满足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8确定静力计算方案由于本房屋结构的屋盖和楼盖类别为一类,其最大横墙间距为s=5.6m为刚性方案。

一,高厚比验算(房屋稳定性验算)1 房屋静力计算方案最大纵墙间距s=9.0m<32m,故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最大跨度>9m,故须设置壁柱加强墙体稳定性2 高厚比验算(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查表4-4(砌体结构)Mb5的砂浆[β]=24S=9m >2H=7.2m H0=1.0H=3.6m高厚比验算210.410.4 1.8/3.60.80.7sb sμ=-=-⨯=>012/ 3.6/0.2415[] 1.20.82423.04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2) 内纵墙的高厚比验算0 1.0 3.6m H H ==210.410.4 1.8/3.60.80.7sb sμ=-=-⨯=>同外纵墙 012/ 3.6/0.2415[] 1.20.82423.04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3)承重墙的高厚比验算 s=5.6m H<s<2H当无门窗洞口时,121.2, 1.2μμ==012/ 2.96/0.2412.23[] 1.2 1.22434.56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4)带壁柱墙截面几何特征计算截面面积:A=2401200+490130=3.1575210mm ⨯⨯⨯ 形心位置:151200240120+130490(240+130/2)y =3.51710153.5mm ⨯⨯⨯⨯=⨯2y 240130153.5216.5mm =+-= 惯性矩:31200153.5I=3394490216.5(1200490)(240153.5) 3.2510333mm ⨯⨯-⨯-++=⨯回转半径:95/ 3.2510/3.5171096.13i I A mm ==⨯⨯=折算厚度:h 3.5 3.596.13336.455T i mm ==⨯= 带壁柱的高厚比验算:3.6,9,2H m s m H s H ==<<00.40.20.490.2 3.6 4.32H s H m =+=⨯+⨯=012/ 4.32/0.2418[] 1.20.82423.04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5)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1、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0.240.0420.055.6c b l ==<,取0cb l=,12.827.2s H =>= 0 1.0 3.6H H m ==,1 1.2μ=,210.410.4 1.8/3.60.80.7sb sμ=-=-⨯=>, 11cc b rlμ=+=, 012/ 3.6/0.2415[] 1.20.812423.04c H h βμμμβ===<=⨯⨯⨯=,满足要求。

2、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最大 5.6 3.6s m H m =<=,00.60.6 5.6 3.36H s ==⨯=,1 1.2μ=,20.8μ=,012/ 3.36/0.2414[]23.04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二:内力及纵墙承载力验算1 荷载资料:(1) 屋面恒荷载标准值屋面找平层,防水层,隔热层 2.52/m KN120mm 厚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包括灌封) 2.02/m KN 15mm 厚板底粉刷 0.232/m KN 合计 4.732/m KN 屋面梁自重 2.5KN/m 天沟自重 2.02/m KN (2)不上人的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 0.72/m KN (3)楼面恒荷载标准值地转地面 0.62/m KN 120mm 预应力混空心板 2.02/m KN15mm 厚板底粉刷 0.232/m KN合计 2.832/m KN楼面梁自重 2.5KN/m (4) 墙体自重标准值240mm 厚墙体(包括两侧粉刷)自重 5.422/m KN 370mm 厚墙体(包括两侧粉刷)自重 7.712/m KN 钢窗自重 0.42/m KN (5)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3.02/m KN (6) 基本风压 0.352/m KN 2 内力及纵墙承载力计算和截面承载力验算 1>选取计算单元外纵墙取一个开间为计算单元,根据设计任务书,取土中斜虚线部分为一个计算单元的受荷面积,取窗间墙为计算截面. 2>控制截面由于首层和其他几层所采用的砂浆等级一样,所以只需验证底层的墙体承载力,取Ⅰ-Ⅰ,Ⅱ-Ⅱ 两个截面,如附图,查表得墙体强度为f=1.83Mpa ,基本风压0.352/m KN ,层高3.6m<4m,总高<28m ,可以不考虑风压的作用。

每层墙的计算截面面积为A1=370⨯1200=2444000mm ,A2=A3=A4=240⨯1200=288000mm 23>各层墙体的内力标准值计算 女儿墙及顶层梁高范围墙重:女儿墙采用240mm 厚烧结实心砖双面粉刷(5.24KN/m 2),高度为600+120(板厚)=720mm,梁高600mm 。

G K =0.72⨯3.0⨯5.24+0.6⨯3.0⨯2.5=15.82KN二,三,四层墙重:KN G G G K K K 91.404.08.18.14.5)8.18.136.3(432=⨯⨯+⨯⨯-⨯===首层墙重:KN G K 58.594.08.18.171.7)8.18.136.3(1=⨯⨯+⨯⨯-⨯= 屋面梁支座反力:由恒荷载传来:KN N gk l 23.499.52/15.29.50.373.42/14=⨯⨯+⨯⨯⨯= 由活荷载传来:KN N gk l 195.69.50.37.02/14=⨯⨯⨯=楼面梁支座反力:由恒荷载传来:KN N N N gk l gk l gk l 42.322/9.55.29.50.383.22/1123=⨯+⨯⨯⨯=== 由活荷载传来:KN N N N gk gk l gk l 55.269.50.332/1123=⨯⨯⨯===有效支承长度:mma a a a mm mm f h a 0.1812400.18183.160010100403020104====<=⨯==各层墙体受的轴向力如附图4>内力组合A. 第三层墙体Ⅰ-Ⅰ截面a. 第一种组合(4.1,2.1==Q G γγ)mmN e N e mm a e KN N N N KNN N N N G G N l l l gk l gk l l gk l gk l gk l gk l K K 01.17848.2116.47074.766.470.1814.02/2404.02240074.7655.264.142.322.14.12.1848.211)55.26195.6(4.1)42.3223.4991.4082.15(2.1)(4.1)(2.1333033333343443=⨯===⨯-=-==⨯+⨯=+==+++++⨯=+++++=I Ib. 第二种组合:(7.0,4.1,35.1===C Q G ψγγ)mm N e N e KN KN N N N KNN N N N G G N l l gk l gk l l gk l gk l gk l gk l K K 17.15903.2186.47786.69786.6955.267.04.142.3235.17.04.135.1903.218)55.26195.6(7.04.1)42.3223.1991.4082.15(35.1)(7.04.1)(35.1333333433443=⨯=⨯==⨯⨯+⨯=⨯+==+⨯++++⨯=⨯++++=I IB, 第三层墙体Ⅱ-Ⅱ截面a, 第一种组合KN N G N K 94.260848.21191.402.12.1333=+⨯=+=I Ⅱb , 第二种组合KN N G N K 131.274903.21891.4035.135.1333=+⨯=+=I Ⅱ所以取,N=274.131KN. C, 第二层墙体Ⅰ-Ⅰ截面a, 第一种组合mm N e N e mm e KN N N N KNN N N N G G G N l l l gk l gk l l gk gk l gk l gk l K K K 87.13982.2606.47074.766.47074.7655.264.142.322.14.12.1982.260)55.26195.6(4.1)42.3223.49291.4082.15(2.1)(4.1)(2.122222223434342=⨯====⨯+⨯=+==+⨯+++⨯+⨯=++++++=I Ib,第二种组合mm N e N e KN N N N KNN N N N G G G N I l l gk l gk l l gk l gk l gk l gk l k k k I 11.12132.2746.47786.69786.6955.267.04.142.3235.17.04.135.1132.274)55.26195.6(7.04.1)42.3232.49291.4082.15(35.1)(7.04.1)(35.12222224334432=⨯===⨯⨯+⨯=⨯+==+⨯+++⨯+⨯=+⨯+++++=D, 二层墙体Ⅱ-Ⅱ截面 a ,第一种组合KN G N K 074.310982.26091.402.1982.2602.122=+⨯=+=Ⅱb,第二种组合KN G N K 361.329132.27491.4035.1132.27435.122=+⨯=+=Ⅱ所以,取N=329.361KN.E, 第一层墙体Ⅰ-Ⅰ截面(考虑二,三,四层的楼面活载折减系数0.85) a,第一种组合mm N e N e N N KN N N N N N N N N G G G G N I l l l l ggk l gk l gk l gk l gk l gk l gk l gk l K K K K 48.8738.4266.47074.76738.426)]355.26(85.0195.6[4.1)342.3223.49391.4082.15(2.1)](85.0[4.1)(2.111121123412344321=⨯====⨯++⨯++⨯+⨯=+++++++++=I b, 第二种组合mm N e N e KN N N KN N N N N N N G G G G N I l l l l gk l gk l gk l gk l gk l gk l K K K K I 27.7684.4566.47786.69786.69684.456)355.2685.0195.6(7.04.1)342.3223.49391.4082.15(35.1]385.1[7.04.1)(35.1111213412344321=⨯=====⨯⨯+⨯+⨯++⨯+⨯=⨯⨯+⨯++++++++=F, 第一层墙体Ⅱ-Ⅱ截面 a, 第一种组合KN N G N I K 234.498738.42658.592.12.1111=+⨯=+=Ⅱb, 第二种组合KN N G N I K 117.537684.45658.5935.135.1111=+⨯=+=Ⅱ所以,取N=537.117KN5> 截面承载力验算A, 三层墙体Ⅰ-Ⅰ截面(m H Mpa f mm A 6.3,83.1,288000023===) a, 第一种组合07.024001.17,1524036000.10===⨯==h e hH βγβ查表3.12得 ϕ=0.612KN N KN fA I 8486.21154.32283.1288000612.03=>=⨯⨯=ϕ 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