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

合集下载

Colles骨折夹板外固定优点

Colles骨折夹板外固定优点

减少并发症
降低感染风险
由于Colles骨折夹板外固定是非侵入 性的,减少了手术切开带来的感染风 险。
减轻疼痛
降低血栓形成
夹板外固定避免了手术过程中的血管 损伤,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夹板固定能够减轻患肢的疼痛感,有 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和减轻术后疼痛。
促进骨折愈合
提供稳定性
Colles骨折夹板外固定能够为骨 折部位提供稳定的固定,减少骨 折移位和二次损伤的风险,有利
经过4个月的夹板外固定治疗,患 者B的骨折愈合,手部功能恢复良 好。
03
患者B认为夹板外固定治疗操作简 便,无需手术创伤,保护了骨折 部位的血运。
04
案例三:患者C的Colles骨折治疗过程
患者C因高处坠落导致左 腕关节Colles骨折。
在夹板外固定治疗期间, 患者C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6个月后骨折愈合,手部 功能恢复良好。
于骨折愈合。
促进血液循环
夹板外固定能够减轻患肢的肿胀和 淤血,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 部位的营养供给和愈合。
早期功能锻炼
夹板外固定允许患者在一定范围内 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关节功 能的恢复和预防僵硬。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患者A的Colles骨折治疗过程
患者A因不慎摔倒导致左手腕关 节疼痛,经医生诊断为Colles骨
Colles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腕部骨折, 多由跌倒时手掌着地引起。
患者常表现为手腕桡骨远端疼痛、肿 胀和畸形。
02 Colles骨折夹板外固定方 法介绍
夹板材料的特性
轻便柔软
夹板材料通常选用轻便柔软的材质,如泡沫、塑 料等,方便固定在骨折部位,减轻患者负担。
透气性好
夹板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避免长时间固定 导致皮肤潮湿、瘙痒等问题。

手法复位可塑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42例

手法复位可塑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42例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号 : 10 —342 1)20 8 一 1 0 55 0 (0 01—0 3O
20 0 6年 1 - 20 0月- 0 9年 2月, 笔者采用手法复位可塑夹板
外 固 定 治疗 C l e 骨 折 4 例 , 得 了较 好 的 临床 效 果, 总 结 ols 2 取 现
胀 , 能 完 全 或 基 本 恢 复 ; 好 转 :骨 折 愈 合 , 位 欠 佳 , 功 对 或局 部 轻 度 畸 形 、 度 疼 痛 , 关 节 轻 度 活 动 受 限, 满足 日常 生 活 工 轻 腕 可 作 ;未 愈 :骨 折 不 愈合 或 畸 形 愈 合 , 痛 、叩击 痛 存 在 , 压 活动 范
旋 , 入 衬 套 , 手 握 住 肘 部 , 者 双 手 握 住 患侧 大 小 鱼 际 处 , 穿 助 术
法 整复 时患者的痛苦, 在骨 折整复前采 用局部麻 醉, 以免因疼 痛 弓起肌肉痉挛 、晕厥和休克等并发症 。 I 手法整复应早期进行, 施术用力要稳、准, 严禁粗暴, 牵引要缓而有力 。传 统夹板固定
是 针 道 感 染 问题 , 且 也 没 有 证 据 表 明外 固定 架 疗 法优 于 其 并
他 治疗 方法 。
2 治疗 方 法
传 统 手 法 整 复 治疗 安 全可 靠 , 作 方 便 , 效 好 。 解 除 手 操 疗 为
2 1 手 法复位 . 整复前采用 1  ̄ 多卡 因 5 Om %1 J ~1 L缓慢注入骨折 处的血肿 内, 获满意麻醉 。患者平卧位, 患肢 外展 屈肘 9 。, O 保持前臂 内
第 一 位 的 。本 次 临床 观 察 可 知 , 用 手 法 复 位 、可 塑 夹 板 外 固 采 定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

两种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Colles骨折临床观察

两种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Colles骨折临床观察
C C 中医临床研究 2 1 年 第 3 第 3 JM 01 卷 期
1一 7
两 种 手 法 复 位 外 固 定 方 法 治 疗 Cols骨 折 临 床 观 察 l e
Cl i a b e v t n o d c i n i c l s r ai f e u t n o o r o
扣紧大小鱼际肌,先顺势拔伸 ,待移位完全纠正后 ,将远 段旋 前 ,并利用牵 引力 ,骤然猛抖 ,同时迅速 掌 曲尺偏 ,使之复位 。
方法 。尽管骨折复位通常 比较容 易,骨折愈合 良好 ,但并发症 多 ,遗 留功能障碍较多 ,骨折 复位 后腕 关节固定于什么位置为
最佳 尚无定论 。传统治疗采用手法复位石 膏外固定腕 关节于掌 屈尺偏位 ,骨折 再移位 率 1 。本研究分别采用 手法复位石膏 外 固定腕关节于腕屈 曲位和腕伸直 位,就两种方 法的临床疗效 进 行 比较 ,现报告如下 。
周后据复查情况拆除石膏托固定。指导患者及家属用简单的方 前分别拍摄腕关节 比例为 1: 1标准后前位 、侧位片 ,并利用 方豆影像系统测量第 4周 , 拆除外 固定前 x光片 中掌倾角、尺
偏角 、挠骨高度并记录 ,按照 B n e 等提 出的 C l s u gr ol 骨折复 e 位后 的解剖学评分进行评分 。( 见表 1 )
te td wi x en lf ai n a d e tr a x to o i o e t M e h d : l sfa t r f h p t n swe er n o y d v d d i t r ae t e t r a x t h i o n x e lf ai n p s i n b s. n i t t o s Co l c u e o e 1 1 a i t r a d ml i i e o e r t 0 e n te t n r u n o to r u , e t n f5 a e , h s fwrs x e so o i o x d t ec n r l r u 9 c s s t eu eo r ame t o p a d c n r lg o p t ame to 2 c s s t eu eo ite t n i n p st n f e , h o to o p 4 a e , h s f g r i i g wr tf x o x d. l ai n s a tr 3 mo t s t e r t n a e a e 2. y as o o l w- p t e a e a e t o r cu e h ai g i e i n f e Al p t t f nh o 5 y a swi a v r g 3 e ff l s l i e e h r o u , h v r g i f rfa t r e l , me n n t my s o e i tf n t c r r t it al a ay e a ao c r ,wrs u ci n s o e we e s ts c l n l z d a d c mp r d o a i y n o a e .Re u t T e t e tg o p a d c n r lg o p t e a e a e s l: r a m n r u n o to u , v r g r h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临床观察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临床观察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临床观察
吴志国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09(013)013
【摘要】目的观察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的疗效和后遗症.方法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三角中悬吊,固定时间4周~6周.结果 4例功能恢复欠佳,1例出现腕管综合征,1例出现肩手综合征.结论早期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总页数】1页(P480)
【作者】吴志国
【作者单位】江都市中医医院,江苏,江都,22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研究 [J], 俞峰
2.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Colles骨折223例 [J], 马仁超
3.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老年 Colles骨折的护理 [J], 蔡导红
4.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Colles骨折的效果 [J], 马艳辉
5.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观察 [J], 吴永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olles骨折治疗方法

Colles骨折治疗方法

Colles骨折的治疗方法colles骨折即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为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11%,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最早由abrahamcolles于1814年加以详细描述,此后即称此类骨折为colles骨折并沿用至今[1]。

此类骨折如果治疗不当,往往会造成明显的后遗症,如骨折畸形愈合、桡腕关节不稳定、慢性疼痛、腕手部功能障碍甚至关节畸形,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本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现综述如下:1保守治疗无移位的colles骨折,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4周即可,而有移位的colles骨折,大多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的方法治疗。

1.1复位技术colles骨折复位手法较多,一般遵循逆创伤机制复位,即需要应用与致伤应力相反方向的力[2]。

同时复位应注意掌倾角和尺偏角的变化,背倾超过10°或桡偏超过l0°影响腕关节的功能,应予以矫正[3]。

1.2整复时间、麻醉方法多数人都主张尽早复位,延迟整复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也会增加整复的难度,早期整复是减轻创伤后肿胀的关键。

局部血肿内麻醉是最常采用的麻醉方法。

1.3固定位置及固定期限colles骨折整复后的固定位置争议很大,有掌屈尺偏位、旋前位、背伸位、中立位、旋后位等。

传统观点认为应于掌屈尺偏旋前位固定。

因为掌屈尺偏位时桡腕关节前侧桡侧关节囊、韧带及伸肌腱紧张,可防止骨折远端背侧桡侧移位;由于原始损伤时桡骨的远折端常有旋后畸形,复位后多固定在旋前位,以防再度错位。

而腕背伸位固定的理由是桡骨与近排腕骨之间背侧有桡月韧带,而近排与远排腕骨之间背侧无韧带附着,当掌屈位固定时,桡月韧带紧张,向背侧倾斜的头状骨向背侧产生一种变形力,而这种变形力与骨折背向移位的力恰好平等。

因此而产生骨折移位,且长期掌屈位固定,再恢复腕关节背伸活动很困难;另外,腕伸肌倾向于增加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腕屈肌则使骨折断端复位,而桡侧腕伸肌的力量大于桡侧腕屈肌,当背伸位固定时,掌侧的韧带紧张,牵拉骨折块向掌侧,使骨折复位,并且使倾向于增加远折端向背侧的腕伸肌作用减小。

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38例体会

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38例体会

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38例体会colles’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损伤,腕常屈位固定是经典的治疗方法,治疗中易出现再移位和遗留腕指各关节僵硬。

自2000年开始我们接诊的部分colles’骨折患者经手法折顶复位后,掌背侧夹板腕背伸固定,经8年临床应用和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3~70岁,平均36.5岁,左侧21例,右侧17例,横形骨折20例,嵌插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8例。

2 治疗方法有移位骨折先手法复位。

多数病人可直接整复,个别疼痛敏感,肿胀严重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整骨术者做适当麻醉后再予手法复位。

整复时用折顶手法纠正背向移位,嵌插骨折牵引骨折断端松动手,使腕背伸即可。

整复后,若断端不稳定,助手双手分别握拿前臂和掌部作纵向牵引下腕背伸位放置绷带方块垫于骨折远端背侧,若粉碎性骨折块散移不稳定,将护腕套上作弹性固定。

然后在前臂掌背二侧和左右各置一块柳木夹板,夹板的前后宽度与前臂横径相等宽,左右的宽度适当,上述肘关节背侧夹板下抵腕关节掌侧板下抵掌附近掌侧板超过腕关节部分的内侧放绷带胶布固定,使腕部弯形令腕背伸位置,3条布带捆扎后,患肢用三角巾作胸前臂中立位或稍旋后位悬吊。

2~4周拆除夹板,固定期间加强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腕中关节的活动,有利于防止关节僵凝恢复腕力。

3 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2个月~7年随访,治疗中,无发生再移位,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倾迟偏等活动及腕力健患侧比较差异不明显,旋后功能无明显变化。

X线片对比观察,解剖对位32例,功能对位6例,掌倾角迟偏角满意,桡骨茎突无短缩,骨折全部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23.5天。

4 讨论colles’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临床治疗有许多方法,文献报道较多,“掌屈迟偏”的复位与固定是普遍使用的经典方法,此法在复位中需费力拨伸牵引,否者不易牵开移位,整复中突然用力掌屈迟偏易使松骨断面造成挤压损伤,若多次施行手法纠正残余移位,破坏了原骨折面的鼠齿咬合结构,使断端不稳定,增加了掌倾角迟偏角的丧失及桡骨长度的短缩,其结果是腕力不足,屈伸活动范围的缩小,掌指各小关节的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Colles骨折268例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Colles骨折268例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Colles骨折268例刘庆紫【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整骨手法治疗伸直型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1年以来门诊及住院就诊的伸直型Colles骨折患者268例纳入研究,均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观察整复前后掌倾角、尺偏角的改变;依据Dienst腕关节功能标准功能评分评价临床效果。

结果:整复前后对比显示,掌倾角、尺偏角均得到较好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enst腕关节功能标准功能评分,优146例、良106例、可14例、差2例,优良率94.0%。

结论:中医整骨手法疗效明显,可避免患者手术痛苦,发挥了中医药在临床治病中的传统优势。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1)001【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伸直型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作者】刘庆紫【作者单位】永修县中医院,江西永修33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4.11伸直型Colles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远端2~3 cm以内的骨折,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7%~1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骨折后一般会有较为典型的畸形,即“餐叉样”畸形。

由于此类骨折于1814年由Abraham Colles首次详细报道,故命名为Colles骨折。

伸直型Colles骨折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腕部及手掌部位活动受限、剧烈疼痛、局部肿胀,使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若不及时治疗,甚至存在致残的风险[1]。

目前临床上治疗Colles骨折最常用的方法是正骨手法整复配合外部固定夹板和石膏疗法[2],但固定后患者关节活动受限,且容易造成患者手指及腕部血液循环不畅,影响关节功能恢复,延长患者恢复周期,甚至有可能导致残疾[3]。

笔者自2011年以来,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268例伸直型Colles骨折患者运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手法复位小夹板联合中立板双重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

手法复位小夹板联合中立板双重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
MioW D , oXY, h n M ,ta. ee p re efrfa tr f a Ca Z a gS e Th x e nc o rcu eo 1 i
teakeJ. i h agG e a h,0 4,( )3 8 C iee h l[]LnC u n n uK Z Z i20 7 3 :2 . hn s.
踝 及下 胫腓 关节 的解 剖关 系 和踝 关节 周 围韧带 的力 学 稳 定性 是手术 的关 键 。
参 考 文 献
[ ] 陈 金 栋 , 树 勋 , 文锋 . 关 节 骨 折 手 术 治疗 的 综 合 分 析 [] 1 侯 李 踝 J. 中 国 骨 伤 ,0 7,0 9 :9 -9 . 2 0 2 ( )5 25 3
as cae ir pino ed lodl a n . rame t t o tr- so itdd su t ft eti i me t Te t n h u e o h g wi
piote e o ia n[]J oe on S rAm,9 7,9( ) arfh dl i gmetJ. B n Jit ug t dl 18 6 9 :
C u n S a g uK a h , 0 5 7 2 : 1 — 1 . h n s . hag h n G eZ Z i2 0 , ( ) 1 61 7 C ie e
fatr[]Z o gu uS a gC iaJ r o ru ,0 7,0 rcue J. hn goG h n/ hn O h pTama 20 2 t
( ) 5 25 3 C ie ew t s atnE gi . 9 : 9 -9 . hn s i a t c n l h hb r i s
( 稿 日期 :0 2 0一 0 本 文 编 辑 : 宏 ) 收 2 1— l 3 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 )
【关键词】Colles骨折;治疗
自1999年至2009年9月笔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 骨折678例,经8~ 12周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678例,男355例,女323例,年龄6〜87岁,平均38岁。

其中左侧319例,右侧359例;横形骨折260 例,斜形134例,粉碎性骨折并波及关节面者157例骨骺损伤者127 例(其中Slater- I型83例Slter- H型者44例)受伤至整复时间为伤后20 min ~ 48 h。

1.2治疗方法
1.2.1术前准备一般未用麻醉,对于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者使用血肿内注射局麻药,对于高血压患者复位前酌情使用降压药卡托普利片及硝苯地平片舌下含服,对于冠心病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1.2.2整复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患肘屈曲至90°,前臂
处于旋前位,掌心向下,一助手紧握前臂下段,术者双手紧握患者手掌
根部,两拇指并列置于骨折远断端背侧,其余四指置于腕掌部先顺势牵引2~3 min,待重叠畸形完全矫正后,利用牵引力沿纵轴方向骤然猛抖,同时迅速掌屈尺偏,使之复位,复位后用手指沿桡骨下端背侧、桡侧、掌侧触诊无台阶状感后,用双手握骨断端,使之分离,将前臂下端轻轻做小范围旋前旋后检查下尺桡关系正常,再用单手握持断端,另一手拇指从近至远舒理肌腱。

对于骨骺损伤者,手法基本与上相同,但应注意牵引时一定要将断端牵开,掌屈尺偏时动作要轻柔和缓,不可使用暴力以免加重骨骺损伤;对于粉碎性骨折,骨折线波及桡腕关节面者牵引时用力不可过大复位时也忌暴力,动作宜和缓有力,以免使连结小碎片上筋膜及软组织撕裂,复位后用手指将断端掌,背侧和缓有力相向按压使其平整,复位后还应持患侧手掌进行小范围掌屈背伸通过动作使其关节面趋于平整。

1.2.3固定方法前臂均匀缠绕绷带衬垫后用前臂小夹板固定于中立
位,其中骨远端背侧,桡侧及骨折近端掌侧于相应夹板对应处置棉垫,小夹板固定后四条扎带捆扎,患肢屈肘90°颈腕带悬吊于胸前,固定时间成人共计4〜6周,儿童3〜4周。

1.2.4术后处理固定后及时复查X线片1周内每2〜3天来院门诊
复查随时调整扎带松紧度,指导患者积极进行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的伸
屈功能锻炼,使用抗炎,消肿预防感染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七叶皂
甙钠2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 次, 20%甘露醇
注射液125 ml快速静滴,每日2次,双氢克尿噻片25 mg 每日2次(上
述药物儿童用量视情酌减),预防感染使用相应抗生素,
以后患者每周来院复诊一次每10〜15天复查X线片一次,使用伤科接
骨片4片,每日3次(儿童用量酌减)。

愿意服用中药的患者按三期辨证法用药。

2结果
2.1疗效评价标准优: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断端解剖或近解剖对位,腕关节无痛,无畸形,功能正常。

良: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外观无明显畸形局部偶有酸痛腕关节功能基本正常患侧腕关节掌倾角5°〜9°,尺偏角16°〜20°。

可:X线显示骨折愈合,局部轻度疼痛劳累后加重,腕关节掌倾角0°〜5°,尺倾角10°〜15°。

差:X 线显示骨折愈合,外观有畸形,腕关节功能稍受限或受限,局部疼痛呈持续性,其他指标低于可。

2.2治疗随访结果本组678例均经3个月〜2年随访(骨骺损伤者经3年随访)按上述标准优438例占64.6%,良208例占30.6%,可20例占2.9%,差2例(肢体肿胀消退后小夹板松动断端发生移位畸形愈合患者拒绝再次手法折骨复位治疗)占0.03%。

3讨论
桡骨下端膨大,其横断面近似四方形,由松质骨构成,其上端与桡骨干坚质骨相连,其交界处为力学结构上的薄弱点,此处容易发生骨折,桡骨下端远侧为凹陷的桡腕关节面,容纳舟骨和月骨,正常人此关节面向掌侧倾斜(即掌侧倾斜角)10 °〜15°,向尺侧倾斜(即尺侧倾斜角)20 °〜25°,当人身体前倾摔倒时,出于自我保护的反射动作前臂处于旋前位着地,身体重力的冲击力和地面反作用力共同作
用于薄弱点,即造成桡骨下端骨折远断端向桡背侧移,同时掌倾角和尺倾角也发生变化,有的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手法
复位时要求:(1)骨断端对位对线好;(2)掌倾角和尺倾角正常;(3) 下尺桡关系正常。

笔者使用上述方法基本可达要求,此手法的核心仍为牵抖复位法,有学者认为此法只适用于骨折线未进入关节,骨折段完整者[1],但笔者经过近十年的使用发现只要力度和方法使用得当,用于粉碎性骨折波及关节面和骨骺损伤者疗效亦好。

固定方法有学者认为,Colles骨折多损伤掌侧软组织链而背侧较完整,通过掌屈位固定,可消除骨折端应力,而背侧较完整组织链可维持骨折稳定性,其临床应用效果良好[2]。

笔者认为以中立位固定为好,有利于骨折愈合后腕关节的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较早且较少出现合并症如腕管综合征,腕关节僵硬等。

药物治疗有利于肢体肿胀的早期消退有利于骨断端愈合,笔者使用七叶皂甙钠,甘露醇静滴及双氢克尿噻片口服可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胶体渗透压,消除肿胀疗效确切,黄明镇等[3]对双氢克尿噻的应用有相同观点。

【参考文献】
1张安桢,武春发,刘柏龄,等.中医骨伤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5-266.
2龚立.较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非手术治疗.现代中西医结
合,2004,13(11) : 491-492.
3黄明镇,庄鹏,李永龙,等.双氢克尿噻治疗粉碎性Colles 骨折.中医正骨,2006, 18(12):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