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引言语文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随着绘本阅读在教育领域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将绘本阅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本文旨在探讨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并分析其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1. 绘本是儿童阅读的好材料2. 绘本能够促进语言发展绘本中的文字往往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声音韵律感,这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非常有益。
通过阅读绘本,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词汇和句型,还能够感受到文字的节奏和韵律,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
3. 绘本有助于培养阅读兴趣绘本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通过绘本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从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情,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1. 配套教材选用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选用一些优秀的绘本作为配套教材,作为教师讲解的对象或者学生的自主阅读材料。
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
2. 课外阅读推荐在课外阅读方面,可以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绘本。
这些绘本既可以是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是有启发性的教育类图书,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3. 课堂教学引导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绘本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绘本作为教学材料,进行整体阅读或者精读讲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1.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绘本的文字简洁明了,图画丰富多彩,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
通过阅读绘本,学生能够接触和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四、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1. 绘本选用不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阅读水平,选用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绘本作为教学材料。
浅谈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绘本是指以图画和文本相结合的形式讲述故事的书籍。
它以其生动活泼的图片和简短易懂的文字吸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成为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资源之一。
本文将浅谈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一、培养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常常缺乏兴趣,往往感到枯燥乏味。
而绘本以其丰富多彩的图画和有趣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通过绘本阅读,学生能够融入情境,体验故事情节,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习的动力。
二、扩大词汇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词汇量较为有限,绘本作为一种文字+图画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绘本中的图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义,学习新的词汇。
同时,绘本中常常反复出现某些生词,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加深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词汇的掌握程度。
三、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绘本是学生进行阅读的一种适宜方式。
绘本的图画和文本相结合的特点,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获得全面的信息,培养综合阅读能力。
通过绘本,学生能够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字,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
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绘本的图画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图像。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故事情节,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同时,绘本中的一些线索和伏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五、培养审美能力绘本以其精美的画面和精彩的文本,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通过欣赏绘本中各种类型的图画,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绘本中的艺术元素,也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他们进行艺术创造。
六、促进情感教育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常常能够触动学生的情感,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通过阅读绘本,学生能够理解和体验不同的情感,进而培养情感教育。
绘本中往往涉及友情、亲情、爱情等主题,能够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社会情感。
七、拓展教学内容绘本不仅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还可以作为课外拓展活动的内容。
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策略论文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绘本深受师生的喜爱,绘本阅读策略是教师教学的一大教学策略。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策略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策略论文篇1:《浅谈低年级绘本阅读指导策略》摘要:在低年级绘本阅读指导中,首先要转变教师角色,寻找给孩子讲故事的感觉;其次要减少阅读的功利性,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再次要在多元评价,指引孩子阅读的方向。
孩子倾听的故事越多,他们的感悟就越多,最后成长为一个会阅读、会思考、会感动、会批判的人。
关键词:教师角色;阅读趣味;多元评价阅读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来说,阅读大篇章的书目对他们来说略显困难,但此刻又急需开始培养他们喜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于是,在这个过渡阶段,就诞生了一个顺应时代的产物――绘本。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直观、色彩鲜艳的图画,配上恰到好处的简短文字帮助理解故事,于是绘本恰好符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深受他们的喜爱。
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绘本阅读承载了文学、绘画、教育三者完美的结合。
而如何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充分感悟到绘本的魅力,爱上阅读,则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
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析一下对低年级绘本阅读指导策略的思考。
一、转变教师角色,寻找给孩子讲故事的感觉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在研究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多次感叹现在的孩子大多在一个缺失讲故事氛围的环境中长大。
他遗憾地指出:不仅孩子的父母不会讲故事,就连老师也只会一味照本宣科,导致孩子从小缺失故事心,童话心。
因此,低年级的绘本阅读指导必须首先转变教师角色,努力寻找一种爸爸妈妈坐在屋檐下讲故事的感觉。
如:在指导《猜猜我有多爱你》等情感类的绘本时,教师应该营造一种亲密的情境,把自己当做故事的主人翁将故事娓娓道来;在指导《蚯蚓日记》等轻松诙谐的绘本时,教师可以把自己当成是小蚯蚓,给学生讲述自己每一天遇到的有趣或不解的事,并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一、绘本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1. 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绘本中包含了大量的图像和文本,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设计各种语言活动,帮助学生扩展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情感教育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丰富多彩,涉及到各种人物性格和情感体验,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创设生动的语言情境绘本中的图像和故事情节往往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场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情境,从而提高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1.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绘本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绘本进行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将绘本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来感受和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和魅力。
2. 结合绘本进行语言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设计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如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教师可以导入绘本中的人物、情节,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活动,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各种情感,通过言语表达来传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4.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创作活动,如续写故事、即兴表演、绘画等,让学生在创作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和表达的乐趣。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绘本进行“读”“说”“写”“表”四个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以下实践案例来展示绘本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1. 绘本《小猫钓鱼》的“读”活动教师可以选择绘本《小猫钓鱼》进行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小猫钓鱼的情节,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有趣的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细节观察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绘本《熊出没》的“说”活动教师可以选择绘本《熊出没》进行口语表达活动,通过图片和情节引导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浅谈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从儿童绘本的特点及优势、促进语文阅读能力提升、激发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儿童绘本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结论部分总结了儿童绘本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未来儿童绘本在教学中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儿童绘本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
【关键词】儿童绘本、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特点、优势、促进、提升、学习兴趣、阅读兴趣、创造力、想象力、课堂教学设计、作用、发展、应用前景。
1. 引言1.1 介绍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儿童绘本是孩子们接触阅读的起点,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好奇心。
通过阅读绘本,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形式的文字和图画,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为今后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儿童绘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容易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通过绘本故事,孩子们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人生故事,从中学习到许多道理和价值观,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儿童绘本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
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思维和品德。
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绘本,将其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儿童绘本的特点及优势儿童绘本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图文并茂的图书,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简短易懂:儿童绘本通常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和图片来呈现故事情节,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摘要】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适合的绘本并巧妙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绘本阅读能够与课文内容相互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写作教学中,绘本阅读也可以作为创作灵感的源泉,引导学生开展写作实践。
绘本阅读还可以结合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绘本阅读的有效融合,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的培养综合素养,为其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未来,绘本阅读仍将扮演重要角色,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有效融合、语文素养、课文内容、写作教学、情感教育、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教学应用1. 引言1.1 绘本阅读的意义绘本是指专门为儿童编写和绘制的图文并茂的读物,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形式。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绘本的图文并茂的特点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图像理解文字,加深对文字的理解。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能力还比较薄弱,通过绘本阅读,他们可以从图像中获取信息,辅助理解文字的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绘本能够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绘本中的精美插图和生动故事情节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到乐趣,激发对语文的热爱。
通过阅读各种绘本,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绘本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绘本,学生可以学会分析故事情节、推理人物行为,培养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绘本中的寓言故事和道德寓意也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绘本阅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
绘本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喜怒哀乐,增强情感体验。
利用绘本指导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

利用绘本指导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绘本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来指导学生进行写话教学。
下面是一个2000字的中文论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绘本来进行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
一、绘本在写话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1. 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绘本中的情节、人物、描写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绘本中的对话和描述语言往往是真实的日常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3. 培养学生的眼观手动能力:绘本中的插图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来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眼观手动能力。
4.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绘本的篇幅相对较短,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可以帮助他们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绘本在写话教学中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1. 绘本导读:教师可以选择一本与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绘本,通过导读绘本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导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绘本的封面、插图等内容,感受绘本的氛围,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绘本欣赏:教师可以放映绘本的插图,让学生欣赏绘本的美丽图画,并引导学生对绘本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描述。
教师可以提问,帮助学生理解绘本的内容。
4. 绘本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绘本的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角色或一幅插图,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扩写或创作新的故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合理的写作。
5. 绘本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本的讨论和交流。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思路,互相学习和进步。
三、绘本写话教学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份绘本写话教学案例分析,以《小毛球的冒险》为例:1. 绘本导读:教师让学生观察《小毛球的冒险》的封面,引导学生猜想故事的内容。
教师提问:你猜小毛球会有什么冒险?3. 绘本讲解:教师逐页讲解绘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绘本的情节和人物。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绘本故事通常以简短的篇幅和生动的图片展现,非常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学生能够较快地进入故事情境,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情感,培养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绘本故事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汉字,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绘本故事的情节、人物、环境等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培养对绘本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促进学生的语文表达绘本故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够促进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阅读绘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图片的描述、对情节的理解、对角色的情感评析等方式,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一些语文表达的活动,比如让学生根据绘本的内容进行创作,写下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或者进行小组交流,彼此分享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四、实践策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融合绘本阅读,需要教师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实践策略。
以下是一些实践策略供教师们参考:1. 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绘本故事。
教师在选用绘本故事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生动有趣、内容适宜的绘本故事。
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表达。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表达,比如朗读、分析、讨论、创作等。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 注重情感体验和情节理解。
绘本故事通常富有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并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从而增强对绘本的记忆和理解。
4. 开展相关的艺术活动。
在绘本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艺术活动,比如绘画、手工制作、戏剧表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
学中的运用策略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摘要:儿童L本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儿童文学,在故事讲解中能够融合图画与文字,针对识字量较少、理解能力偏低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绘本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详细探讨了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绘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运用策略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进了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模式,儿童绘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有效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当中的,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绘本具有融合文字与图片的功能,因此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能够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绘本的应用价值
1.与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相符
声音、色彩和形象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的重点要素,而绘本在表达有关故事内容时,通常会结合语言与图画,因此传递到学生面前的信息和文字也更加具有趣味性,由此可见,绘本同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相符,对于提升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例如,针对部分概念性的知识,教师可以应用绘本将知识展现出来,
学生通过观察形象化的内容,能够对知识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
2.与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相符
绘本可以将故事内容应用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因此所呈现出来的故事内容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同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绘本能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来重塑知识内容,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艺术内容,学生在阅读绘本时,会不知不觉在头脑中形成各种画面,文字与画面的转换,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切的体会故事内容,从而掌握基础语文知识。
二、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创设良好情景演读绘本
趣味性和形象化是绘本的主要特点,能够给予小学生充足的空间自由发挥想象力。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展开绘本阅读时,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情境,确保学生能够在绘本阅读中对知识点产生深刻的认知。
例如,在《在家里》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在此基础上播放绘本上有关“我的家”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不知不觉的走入绘本的故事当中,感受家里电视、书架和沙发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深刻体会到家的温暖[3]。
2.激发学生绘本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应用绘本展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关键。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因此对绘本也会形成不同的认知和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就应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选择绘本内容,确保其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积极主动展开绘本的阅读,从而养成仔细认真观察的好习惯[4]。
而学生在利用绘本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职能,通过糖果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展开绘本阅读学习,逐渐形成绘本阅读兴趣。
例如,在《爷爷和小树》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播放《冬天和夏天》绘本,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冬季与夏季穿衣习惯等生活常识,通过绘本,学生可以对季节产生一定感性认知,同时还能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对文章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培养学生绘本阅读能力
绘本可以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更加快速的理解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丰富的绘本内容有助于学生对各种阅读模式进行掌握。
例如,在绘本阅读时学生可以选择跳页阅读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首先阅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将中间部分暂时省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故事情节进行描述[5]。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春雨的色彩》知识讲解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一下春雨,并将《春天的小雨》这一绘本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引导学生根据绘本内容和自己的经验来构建故事情节,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
4.利用多媒体展开绘本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利用绘本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应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内容来构建绘本,利用多媒体将绘本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生动的画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绘本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而教师通过合理的处理,还可以营造出一种神秘感,利用小学生较强的好奇心来展开教学,更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在《柳树醒了》绘本展示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春天里柳树发芽、树叶生长等过程缓慢的展示出来,整个过程新鲜且具有吸引力,将大自然神奇的力量充
分展现在了学生面前,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对于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就应当从学生的特点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绘本能够有效融合图画与文字,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快更好的进行阅读,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从创设良好情景演读绘本、激发学生绘本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绘本阅读能力和利用多媒体展开绘本教学等角度出发,努力将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价值突显出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赵俊峰.浅谈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引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69-69.
[2]许楚屏.初探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教学实践之路--以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9):108-108.
[3]黄爱华.论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0):170.
[4]吴振兴.浅谈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中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24):19-20,79.
[5]朱宁婕.绘本和语文课堂的那些事儿――绘本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6(3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