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红楼梦》的版本及“红学”研究

合集下载

《红楼梦》版本研究札记

《红楼梦》版本研究札记

《红楼梦》版本研究札记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作者: 朱淡文摘要红楼梦》版本研究是红学的重要组成和必不可少的基础。

如据今存《红楼梦》的十一个脂本和程甲、乙本综合校勘,可以发见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构思轨迹、修改情况以及版本流传过程中的变异,实在是一项既有学术价值且很有兴味的工作。

现试拈数则,略作考校,以见一斑。

《红楼梦》版本研究是红学的重要组成和必不可少的基础。

如据今存《红楼梦》的十一个脂本和程甲、乙本综合校勘,可以发见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构思轨迹、修改情况以及版本流传过程中的变异,实在是一项既有学术价值且很有兴味的工作。

现试拈数则,略作考校,以见一斑。

(一)英莲与英菊第一回中甄士隐之女甄英莲即后来沦为薛蟠婢妾的香菱,她的名字在三个早期脂本中已出现差异:甲戌本作“英莲”,己卯、庚辰二本为“英菊”.他本皆同甲戌本。

“莲”与“菊”无论字形还是字音相距均很远,故误抄的可能性很小。

这情况显示:在甲戌原本和己卯原本(庚辰秋点改为庚辰原本)上,她的名字即已分别抄为“英莲”和“英菊”.因此这两个名字均应系曹雪芹所拟,均在曹雪芹的原稿上存在过。

笔者在对《红楼梦》版本及成书过程作整体研究后提出一个新的假说:甲戌原本系脂砚斋从乾隆十九年甲戌开始抄阅再评的自留编辑本,而己卯原本系畸笏叟按乾隆二十四年己卯冬的作者定稿抄成。

他们所据以过录的当系作者原稿即已经第五次增删的稿本。

据此版本源流分析,作者为甄士隐之女原拟名“英菊”,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开始第五次增删方点改为“英莲”,因而此时作者原稿上是两名并存的。

脂砚和畸笏分别抄录甲戌原本和己卯原本时,脂砚据改后原新名抄成“英莲”并加批语,畸笏则据其原名抄写为“英菊”.今存甲戌本与己卯本、庚辰本再分别据以录为“英莲”或“英菊”.今存其他脂本都是己卯庚辰原本的子孙,却都抄成“英莲”,乃是因为它们所据的祖本已用甲戌原本(或其过录本)点改过的缘故(请参阅拙稿《红楼梦》版本源流总论》,《红楼梦学刊》1988年第四辑)。

何其芳_红学_研究综述_徐川

何其芳_红学_研究综述_徐川


— —纪 念 何 其 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学 研 究 所《衷 心 感 谢 他 — 同志逝世十周年 》 等相关篇章; 有些存在于某些文学 理 论
瑨 瑏 遗产论文如蓝棣之《略论何其芳的文学理论遗产 》 等的相 瑧 瑏
二 〇 一 三 年 第 二 辑
如刘梦溪 关节段中; 有 些 存 在 于 红 学 评 论 著 作 与 文 章 中,
瑏 瑩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 、 白盾和汪大白合著《红楼争鸣二百 瑠 瑐 瑡 瑐 年》 、 陈维昭《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 》 、 杜 景 华《红 学 瑐 瑢 瑐 瑣 孙玉明《红 学: 1954 》 等; 还 有 一 些 在 研 究 何 其 芳 风雨 》 、
的专 论 中, 如 薛 瑞 生 《论 何 其 芳 在 当 代 红 学 史 上 的 地
型共名 ” 说是对“典 型 ” 内 涵 的 扩 展 。 他 说: “何 其 芳 的‘典 说, 实际上是对于‘典型 ’ 内容的扩展, 将两个人物 型共名 ’ 的精神内涵从狭隘的阶级 或 时 代 典 型 扩 大 为 更 广 泛 的‘共 。 何其芳提出的‘共名 ’ 观点 …… 确实突破当时正盛 行 名’ 的狭隘的阶级 性 观 点, 进 入 到 更 普 泛 的 人 性 领 域, 从而将
瑣 瑑
何 其 芳 ﹃ 红 学 ﹄ 研 究 综 述
315
典型问题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的核心问题 。 当时文坛 居于支配地位的说法 是: 典 型 是 共 性 与 个 性 的 统 一 。 共 性 典 型 的 个 性 不 过 是 阶 级 性 的 具 体 表 现。 “共 就是阶级性, 名说 ” 的提出, 给文坛带来清新 之 风 。 何 其 芳 提 出 的“典 型 说引起 许 多 学 者 重 视, 肯定其理论价值的具有代表 共名 ” 性的学者包括薛瑞生 、 邓庆佑 、 黄霖 、 贺仲明 、 陶德宗等等 。 薛瑞生认 为“共 名 ” 说 是 何 其 芳 评 红 的 理 论 核 心。 他 说的角度, 从人性和人 评论道: “当代红学正应该从‘共名 ’ 道的角度, 去继续 探 求《红 楼 梦 》 的 思 想、 艺术和人物的丰 富意蕴, 才能继续对《红楼梦 》 作 出美 学和 历史 的评 价。而

《红楼梦》版本简介

《红楼梦》版本简介
人民文学出版社 以程乙本为底本
2018年底,时值1953年版《红楼梦》出版六十五周年,人民 文学出版社推出了纪念版《红楼梦》(以程乙本为底本,启功 注释)。纪念版完整保留了周汝昌、周绍良、李易等当年比照 不同版本做的详细校记,很多校记不仅是列出版本差异,还体 现了对于文字取舍、标点使用的理由和心得。由曾经获得“中 国最美的书”荣誉的设计师陶雷担纲整体装帧设计。
脂评本
通常所说的脂评本,是《脂砚斋评石头记》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现代红学界最看重三 个脂本,即 “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 这三个脂本名字都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都是曹雪芹在世时的手抄本。
脂评《石头记》八种: 一甲戌本(1754年,16回);二己卯本 (1759年,40回);三庚辰本(1760年,78 回,缺64、67两回);四列藏本(藏于列宁 格勒,78回,缺第5、6回);五戚序本(戚 蓼生作序,80回);六 戚宁本(藏于南京图 书馆);七蒙府本(又名王府本,120回); 八 靖本(靖应鵾家藏本,已遗失。)
2018年1月发行上市的新版《红楼梦》,所选底本为庚辰本, 以国家之力,召集几十位红学专家,耗时七年时间整理勘校, 包括注释。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说:这部书具有开创性, 第一,开创了《红楼梦》传播史上以脂本为底本整理出来而成 为通行本的一个新时代。第二,开创了红学研究的新时期。
程高本
• 程甲本:清乾隆期文人书商程伟元“竭力收 罗”《红楼梦》(石头记)抄本,在权臣和坤的 支持下,会同友人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 “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以“萃文书 屋”的名义活字排版印刷出版了一百二十回名 《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
• 程乙本:1792年,程高二人再作修订,重排 重印,此即为“程乙本”。程乙本在程甲本基础 上改动极大,修改了很多人物的语言风格,变 更了原作者的原意和思想。该本被垢病较多, 比如抹黑王熙凤。

红楼梦版本介绍

红楼梦版本介绍

版本研究
• • • • • • 四、《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简称庚辰本,七十八回,一九三二年 由徐星曙购得,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五、戚蓼生序《石头记》(南京图书馆藏本)简称戚宁本,八十回,南京图 书馆旧藏。 六、梦觉主人序《红楼梦》简称甲辰本,八十回,一九五三年发现于山西, 现藏北京图书馆。 七、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简称梦稿本,一百二十回,一九五九年春 发现,现藏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 八、蒙古王府藏《石头记》简称蒙府本,原八十回,钞配成一百二十回,一 九六〇年发现,现藏北京图书馆。 九、舒元炜序《红楼梦》简称舒序本,残存四十回,吴晓铃旧藏,朱南铣有 影钞本,藏北京图书馆。 十、郑振铎藏钞本《红楼梦》简称郑藏本,残存二十三、二十四两回,郑振 铎旧藏,现藏北京图书馆。 十一、扬州靖氏藏钞本《石头记》简称靖藏本,八十回,靖应鹍旧藏,已佚。 十二、列宁格勒东方学研究所藏钞本《石头记》简称列藏本,八十回,缺五、 六两回,实存七十八回,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旧藏
脂砚斋
• 脂砚斋是《红楼梦》早期抄本的一个批语作者。 脂砚斋的批语在红学界称为“脂评”或“脂批”, 有脂砚斋批语的抄本被称为“脂本”。但脂砚斋 其人是谁,与《红楼梦》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曹 雪芹)是什么关系,迄今未形成一致看法。红学 界主要有四种说法:一、作者说,二、史湘云说, 三、叔父说,四、堂兄弟说。但从脂批的内容看 来,脂砚斋其人与《红楼梦》的作者及其家族应 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有少数研究者认为脂 批只是商家炒作所为),脂批中往往对作者的创 作意图和隐喻进行说明,并为红学的“探佚学” 分支提供了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据。

• •
甲戌本
甲戌本又称脂残本、脂铨本。题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因第一 回正文中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 再评,仍用石头记”一十五字, 指明所据底本年代,故名甲戌本。 甲戌年,是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

《红楼梦》版本比较研究

《红楼梦》版本比较研究
• 出版时间:2007-1-1 版次:1 页数: 223 印刷时间:2007-1-1 包装:平装 把一些孩子不能理解或者不适合读的部分 省去了,诗词部分也基本省略了,孩子应 该可以看懂,大人看可能太简单点。
快读红楼梦
•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 定价:10元 • 保留了原书的全部回目,以两回目为一章。
红楼别梦——红楼梦的衍生书籍
• 红学书籍 专业——《红楼梦魇》《红楼梦版本论》《红楼 梦附集十二种目录》
普及——《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 红楼续梦
红楼梦资料丛书·续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红楼真梦》《红楼复梦》
包装:平装(有实物)
• 权威定本四大名著 (人民文学版)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定价:¥197.00
• 作者:(清)曹雪芹 等著;(清)无名 氏续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7-1 版次:3 开本:32开 I S B N:20605371 包 装:平装
纸张:胶版纸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高中部分 ¥56.00
黛 玉 吃 点 小 醋
玉 秦 钟 喜 相 逢
姥 姥 一 进 荣 府
仙 女 演 唱 红 楼
雨 村 胡 乱 判 案
黛 玉 辞 父 进 京
子 兴 解 说 贾 府
雨 村 巧 认 知 已
姑王事镜凤
名 字 改 了 , 红 得 狗 仔 队 一 群 群 地 在 追 。
了 , 看 人 家 歌 星 王 菲 , 自 打 把 “ 王 靖 雯 ” 的
虽然压缩了五分之四以上的篇目,但原著 的情节、风格、韵味与精华,都基本上得 以保全。
红楼独梦——服务“红迷”,主打专业牌
•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红楼梦古 抄本丛刊》

红楼梦主要版本研究

红楼梦主要版本研究

红楼梦版本及资料,浩如烟海,多年的蒐集小有收获,可惜的是一些极为难得的珍品,为数不少,一时糊涂,未加珍惜,轻易脱手,现已追悔莫及。

至于我收藏的脂评本,除有正大字、小字本未能保住外(最近有幸购到小字本),现将仅有的石头记脂评本,供红学爱好者一览,如有遗漏,尚望补充,已圆收藏之梦。

(一)甲戌本(1)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6月1版1印,线装一函二册,印500部。

此本据胡适原本影印。

著名收藏家吴晓铃藏书,盖有“晓铃藏书”章。

(2)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6月1版1印,线装一函四册,印1500部。

去尽胡适涂抹痕迹,删去胡适的藏章、题署和胡适所作的“缘起”和“跋”。

著名收藏家吴晓铃藏书,盖有“晓铃藏书”章。

(3)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12月1版1印,线装一函四册,印1000部。

卷首有《出版说明》,本集删去了与胡适有关的全部痕迹。

(4)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特印,线装一函五册,印500部,2003年纪念版。

本集除“缘起”未刊外,其余均照胡适原本印刷,还增加了胡适、刘铨福的有关资料,另附有国内外同道的钤印四十五方,卷首冯其庸题记。

此本著名红楼梦文献收藏家杜春耕先生赠送,盖有“春耕赠书”章。

(5)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0月1版1印,线装一函四册,只印240部。

本集系“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扬州国际红楼梦研讨会”特印,盖有“研讨会”大印。

卷首冯其庸“弁言”,并蒙冯先生签署。

(6)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0月1版1印,线装一函四册,印1000部,编号发行。

本集系“北京植物园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特别制作”,盖有“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和“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建馆二十周年纪念”印两方。

卷首冯其庸“弁言”,卷后有植物园园长写的“跋”。

本集编号155,曹雪芹纪念馆馆长“黄叶村李明新”钤印。

红楼梦版本概说

红楼梦版本概说

乱红渐欲迷人眼——《红楼梦》版本概说凡对于古籍的研究,都或多或少要涉及版本问题。

然而《红楼梦》的版本问题犹为特殊,也犹为重要。

《红楼梦》在创作过程中就被亲友传抄借阅,到乾隆中后期,“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程伟元《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序言),这一方面反映出《红楼梦》的受欢迎程度,同时也给后人研究阅读《红楼梦》造成了无法理清的麻烦。

早期的《红楼梦》都是以抄本的形式流传于世的,只有八十回,书名题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这些早期的抄本,一般带有大量署名“脂砚斋”等人的批语,学术界通称为“脂评本”或“脂本”。

可以设想,抄本是难以保证质量的,事实也正是如此,对目前发现的十余种早期抄本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异文现象极其严重,有的是个别文字的差异,有的是明显的错别字,有的是词句、回目上的差异,有的甚至是整段文字上的差异,正如红学家周汝昌在《红楼梦真貌》一书的引言中所举的例子:黛玉第一次出场,“写到林黛玉这位姑娘的‘眉’与‘目’时,竟有七种不同的文本”。

那么哪个才是曹雪芹的原意呢?当然这只是举的一个极其微小的例子,真正的版本研究绝不是仅仅局限在林黛玉的眉目上,其目的是要理清各版本间的源流关系,分析版本的优劣,找出曹雪芹原著的本来面目,这关系到《红楼梦》的创作过程,关系到《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甚至关系到《红楼梦》一书的真伪问题。

于是就形成了红学里的一个重要分支——《红楼梦》版本学。

可以说这部分研究是最枯燥烦琐的也是很不容易出成果的,但却是最重要的,没有版本学、文献学的基础,研究《红楼梦》将是空中楼阁。

因此每一个红学专家对《红楼梦》的版本学都非常精通,否则难以进行其他研究。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完全没有必要达到对版本熟悉的程度,但是了解一些《红楼梦》的版本知识,对于阅读与理解《红楼梦》来说却是有好处的,专家的研究目的也正是要为读者提供一部最接近曹雪芹原著的版本。

造成《红楼梦》版本复杂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曹雪芹的创作过程极其漫长,其间多次修改,直到作者去世,也没有完成定稿,还有一本分散失。

红学家对红楼梦中等级制度的研究

红学家对红楼梦中等级制度的研究

红学家对红楼梦中等级制度的研究【实用版5篇】《红学家对红楼梦中等级制度的研究》篇1《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鲜明等级观念的作品,其中涉及到许多关于等级的描写。

红学家们对这部作品中的等级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观点:1. 贾母和贾政:在《红楼梦》中,贾母和贾政是两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人物。

贾母是贾家的老太太,是贾家的最高权威,而贾政则是贾家的老爷,是贾家的最高统治者。

他们的地位和权威使得他们在家族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2. 丫鬟和小姐:在《红楼梦》中,丫鬟和小姐是两个不同的阶层。

丫鬟是家中的仆人,而小姐则是家中的主人。

丫鬟的地位较低,而小姐的地位较高。

这种等级制度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 家族和亲戚:在《红楼梦》中,家族和亲戚也是两个不同的阶层。

家族是指贾家的亲戚,而亲戚是指家族中的亲戚。

家族的地位较高,而亲戚的地位较低。

这种等级制度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 身份和地位:在《红楼梦》中,身份和地位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身份是指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而地位是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身份和地位在小说中有着密切的联系,身份地位越高,社会地位也就越高。

综上所述,《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鲜明等级观念的作品,其中涉及到许多关于等级的描写。

《红学家对红楼梦中等级制度的研究》篇2在《红楼梦》中,等级制度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这种制度在小说中表现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角色之间的差异,包括财富、地位、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婚姻关系等方面。

红学家们对《红楼梦》中等级制度的研究涉及了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研究领域:1. 婚姻制度:在《红楼梦》中,婚姻被视为一种社会地位的交换。

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婚姻被视为一种社会地位的匹配,这种婚姻制度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红学家们对这种婚姻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分析了不同阶层之间的婚姻关系、婚姻对角色命运的影响等。

2. 家族制度:在《红楼梦》中,家族被视为一个封闭的社会单位。

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被视为一种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头记
甲现 戌存 本这 、 已一 卯系 本统 。 、的 庚 辰本 本子 、有 戚 序十 本几 、种 (
列 藏 本 等 十 二 种
“有五流 石“十行 头脂六于 记砚年约 ”斋( 乾 。” 隆 等) 十 评间九 语的年 ( ,抄 题本 名, ) 附到
1791
统一 。是 八 十 回 的 “ 脂 评 抄 本 ” 系
3、程丙本
台湾青石山庄影印乾隆壬子(1792)木活 字本。底本为配本,后半系程甲本, 前半为程丙本。刊行时间在程乙本刊 行同年夏天。
其正文和回目不但与程甲本不同,而 且与程乙本也有显著区别,故称程丙 本。是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萃文书 屋的又一次重排的木活字本,亦称 “第三版原版”。
二、高鹗及《红楼梦》续书
4、脂评本附有大量的脂砚斋等人的评语。
脂砚”是脂砚斋评阅《红楼梦》所使用 砚台。
此砚原为明代江南名妓薛素素(号素卿)之物。 砚盖内刻有薛素素小像一帧,砚侧刻有 “脂研(砚)斋所珍之研其永保”字样, 砚背刻有明代著名文士王稚登题诗手迹。 砚匣底部刻有“万历癸酉姑苏吴万有造” 字样。 此砚1955年发现于雷庆,为吉林博物馆 收藏。薛素素称其书房为脂砚斋。
故或称此本为高鹗补订《红楼梦》的 稿本,此说虽不能确论,但这个本子 或许与程、高刻本有一定关系。 此本据四种抄本过录而成,有意将前 80回批语删去,剩下少量脂批。 清道光年间杨继振旧藏。1959年春在 北京发现,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 研究所。1963年1月中华书局影印出版。
11、己酉本
又称脂舒本、舒序本,书名《红楼梦》。 存40回(1—40)。经过篡改,无批语, 底本仍为脂本。 乾隆五十四年(1789)抄,卷首有舒元炜 “乾隆己酉序”,云:‚就现在之五十 三篇,特加雠校;借邻家之二十七卷, 合付抄胥!”原本即抄配而成,脂批被删 尽。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出版。
近有学者提出,《红楼梦》版本史上 并未有过“甲戌本”原本的存在。这 样的稿本只能存在于曹雪芹身后。
“甲戌”多半是“甲申”之误。
2、己卯本
系 清 怡 亲 王 府 抄 本 。 二月 第 十定 二 四本 册 年” 封 。面 己题 。卯 “ 为己 乾卯 隆冬
(1759)
砚又 斋称 重脂 评怡 石本 头, 记书 》名 。《 脂
楼 梦 》 研 究 所 校 注 本 , 即 以
年 中 国 艺 术 研 究 院 《 红
4、列藏本
并 此未存 不 本分 相条有开回 同夹 ,, 。批 还其 ,条缺中 与眉 一批、 回 般和 脂 回 批 。回
78 110 79 80 5 6 583 《亚 列 石本 宁 头、 格 记俄 勒 》藏 藏 。本 本 ,。 书又 名称 脂
共原 存 回 ; , 回 一 册 分, 装 为 册 。
本头残 。记本 》。 ,书 是名 迄为 今《 发脂 现砚 最斋 早重 的评 版石
1 、 甲 戌 本 。 又 称 脂 铨 本 、 脂
1—8 13—16 25—28 16 4 , 4
接批甲 近 戌 作 本 者条脂 手,评 稿有最 。署多 名, 、 纪回 年共 。有 最脂
9、甲辰本
又称脂晋本、脂梦本。书名《红楼 梦》。存八十回,缺半页。是现存各 种抄本中最完整的本子。系乾隆四十 九年甲辰(1784)抄本。
卷首有“梦觉主人甲辰菊月中浣序”。 正文接近甲戌本,内有脂砚斋批语, 但已被梦觉主人删削,异文较多。
第19回回前总评云: ‚原本评注过多,未免旁杂,反扰正 文,今删去。以俟观者凝思入妙,愈 显作者之机灵耳。‛
3、庚辰本
78 64 67 故十 月 后 名四 定 四 。年 本 册 庚”目 辰字录 ( 样页 ,有 ) 系“ 年乾庚 抄隆辰 ,二秋
1760
未一 现 分册、存 开。 。其回回 中。, 分 回 、册 ,, 缺 两 回回第
斋又 重称 评脂 石京 头本 记。 》书 。名 《 脂 砚
17
1—80 8
10 18
理版 人 ,。 民 便该 文 于本 学 阅字 出 读迹 版 ,工 社 流整 传, 甚清 年 广楚 影 。有 印 条出 1973
缩 有 成 正 小年本 字石印 本印行 ,大过 字三 本次 年,, 再 版 。年一 一 1912 1911 1920
1927
6、蒙古王府本
又称蒙府本、脂蒙本,书名《石头记》。 蒙府本《石头记》存120回,前80回与脂 戚本基本相同。前80回用朱丝栏纸纱写, 后40回续书则系后人用素白纸据程高本 补配。前80回中第57至62回原件遗失, 亦据程高本用素白纸补配。 特点是有六百多条夹批,为其他脂本所 无。清蒙古王府原藏。
徐部旧藏,1933年归北京大学图书馆。 1955年由文学古籍刊行社用朱墨双色 影印出版。其中所缺第64回、67回据 己卯本抄配补足。而75回缺中秋诗, 80回无目,11回之前无批语。抄本系 多人抄写而成。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年影印出版。
1982
脂 本 或 程 本 补 齐 。
庚 辰 本 为 底 本 , 缺 文 依 其 他
原存38回,1—20,31—40、61—70回。 缺64、67回,系抄配而成,故亦称脂配 本。
1959年又发现,55回后半回,56、57、 58回,59前半回,合计共41回又2个半 回。 己卯本由董康、陶洙先后收藏,现藏北 京图书馆。后发现的残抄本(三回又两个半 回)现藏北京中国博物馆。
1981年7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
1361 16
仍话 第 用: 一 石“ 回 头至 有 记脂 其 ”砚 它 字斋 各 样甲 本 ,戌 没 故抄 有 得阅 的 名再 一 。评 句
隆卷 二首 十有 九凡 年例 甲五 戌条 。 其 祖 抄本 本为 。乾
(1764)
清代同治年间大兴刘铨福收藏。1927 年归胡适收藏,胡适去世后,寄藏于美 国Cornell大学图书馆。 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出版。 原件现藏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 甲戌本的评阅年份是甲戌,而抄写年份 难以确定,其批语中羼入了丁亥(1767)和 甲午(1774)的脂批。
6
1986
1010
7、南京图书馆藏本
了署 一 存 大名 祖 量及 本 回 脂纪 。 , 批年 眉 与 。被 批 脂 删、戚 ,批本 保注为 存者同 80 本南 又 )图 称 。本 脂 书、 宁 名脂 本 《宁 ( 石本 戚 头、 宁 记泽 本 》存 , 。
南京图书馆藏 《戚蓼生序石头记 》
戚蓼生序《石头记》,卷首有戚蓼生 之石头记序,故称戚宁本。全存80回。 4回一册,共二十册;10回一卷,共八 卷。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落人汉 奸陈群之手。现藏南京图书馆。
8、靖应鲲藏本
又称脂靖本,书名《石头记》,存78回。 1—27,30—80回。30回残失三页。只 有35回无批语,其余章回均有大量朱墨 批语。有些批语不见于其他脂本。 扬州靖应鲲藏。1959年曾在南京出现, 1964年尚存。南京师大《文教资料简报》 1974年第8、9期合刊刊登全部评语。靖 本脂批国外大量运用。有些批语对于廓 清迷障,了解后四十回情节有重要价值。 可惜此本不慎迷失。
版楼书 本梦名 。》全 ,称 有《 甲新 、镌 乙全 、部 丙绣 三像 种红
影 响 最 大 的 本 子 。
程 本 是 近 二 百 年 来 流 布 最 广 、
1、程甲本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 初次以萃文书 屋木活字印本,120回。卷首有程伟元、 高鹗序,木刻绣像24页,前图后赞。 是为“程甲本”。
本 及 “ 红 学 ” 研 究
第 二 章 : 《 红 楼 梦 》 的 版
探讨要点
一、《红楼梦》的版本 二、高鹗及《红楼梦》续书 三、红学研究概况
一、《红楼梦》的版本
个 系 统 又 有 若 干 版 本 。 系 统 和 程 刻 本 系 统 。 每 分 为 两 个 系 统 , 脂 评 本
《 红 楼 梦 》 版 本 大 致 可
正文每面10行,每行24字。程伟元序 和高鹗序透露了程甲本收集、整理以 及刻印的过程。后来各种通行的120回 本均据此本翻刻刊行。
2、程乙本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程、高对“程 甲本”再度修订出版,萃文书屋木活字 印本,120回。卷首高鹗序,次小泉、 兰墅引言,次木刻绣像24页,前图后赞, 是为“程乙本”。 两本问世时间仅相隔70天。显然,程乙 本删改小说原著的内容比程甲本更多。 因此不及程甲本,直到1927年上海亚 东图书馆据胡适的一个藏本重新排印。
12、郑藏本
郑振铎藏本,又称脂郑本。书名《红 楼梦》。 残存两回,即23、24回。经过篡改删 削,没有批语,但其底本出自脂本, 郑振铎原藏,现藏北京图书馆。
十二脂评本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原本手抄本,即过录时未经 篡改,保存了作者原文和脂批。有甲 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列宁格勒藏 本。 第二类是经过加工整理的抄本,保留 了正文和批语,但脂砚斋等人署名及 纪年被删,书名被改为《石头记》。 有有正本、南京图书馆藏本、蒙古王 府本、靖应鲲臧本。
高鹗(约1738—约1815)字兰墅,一字云士, 别署“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人。 乾隆六十年(1795)进士,官至翰林院侍 读。
历任内阁中书、内阁侍读、江南道御 史、刑科给事中等职,曾在嘉庆六年 (1801)担任顺天乡试的同考官。
程伟元、高鹗在程甲、程乙本前言, 再三说只是在搜集到的80回原稿基础 上,进行了修订。 曹雪芹《红楼梦》多少回,后40回是 否高鹗所作,是《红楼梦》阅读、研 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出楼 版梦 社》 年 《研 , 红究 中 楼所 国 梦校 艺 》注 术 。, 研 人究 民院 文《 学红
1982
目 前 最 好 的 版 本 :
(一)、脂评本
脂评本亦称脂本,附有脂砚斋评语的抄 本。有如下特点: 1、脂评本都是抄本; 2、脂评本只有八十回; 3、脂评本底本书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 记》;
第三类是被增删篡改的抄本,原文被 改动,脂批被删,甚至没有批语,书 名改为《红楼梦》。有甲辰本、科学 院藏本、己酉本、郑振铎藏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