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病例分析[参考资料]
口腔执业医生病例分析

试题 1 答案患者,男,8岁主诉:上前牙被门把手撞伤1天(母代诉)。
检查:上唇轻度肿胀,1|1冠完整,松(Io),叩(++),X线片示根尖1/3根折线。
余未见异常。
答案1)诊断:1|1根折2)诊断依据:外伤史;X线片示根尖1/3根折线。
3)治疗:固定1|1,范围321|123;定期复查,监测牙髓活力状态。
试题 1 答案患者,男,59岁。
主诉:左颊部白色斑块1个月。
现病史:于1个月前发现左颊部有白色斑块,无任何自觉症状。
检查:左颊部粘膜咬合线处有一1.0cm×0.5cm的长方形病损,呈灰白色,略高于粘膜面,触诊病损粘膜较硬。
组织病理检查:上皮单纯增生。
答案1)诊断:白斑(均质型)2)诊断依据:①无明确发病原因。
②口腔粘膜单发的白色斑块。
③组织病理所见证实。
3)鉴别诊断:①口腔白色角化病:一般有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损害基底部柔软,致病因素去除后,损害常在2周内消失。
②白色水肿:一般无自觉症状,发生于双颊咬合线附近。
呈半透明或乳白色薄膜,牵拉时变浅,扪之柔软。
4)治疗:①切除局限病损。
②定期追踪复查。
试题 1 答案患者,男,23岁主诉:右下后牙胀痛3天,伴张口受限1天。
现病史:3天前患者自觉右下后牙胀痛,后渐有咀嚼及吞咽时疼痛加重等症状,1天前出现张口受限,无冷热刺激痛及牙齿浮出感。
检查:双侧面部对称,右面部嚼肌区无红肿热痛,张口度一指。
8|近中阻生,周围软组织及牙龈发红,水肿明显,龈瓣边缘糜烂,触痛明显,龈瓣内有脓溢出。
答案1)诊断:8|智齿冠周炎。
2)诊断依据:右下后牙区肿痛3天,右下智齿近中阻生,冠周牙龈红肿、溢脓,开口受限。
3)鉴别诊断:右下磨牙后区或颌骨中枢恶性肿瘤继发感染:该患者无肿瘤特征表现,病史有较长的牙痛史,抗生素治疗有效。
4)治疗:局部冲洗上药,消炎后择期拔除8|。
试题 1 答案患者,女,36岁。
主诉:右上后牙自发性疼痛1天。
现病史:右上后牙1天前出现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向右耳颞部放散,夜间疼痛明显。
精选-口腔病例分析

一、患者,男,68岁。
主诉:戴全口义齿8年,咀嚼无力二年。
检查:上、下颌8—8缺失,全口义齿修复。
义齿易脱落,面重度磨损,息止颌间隙5mm。
义齿摘除后,见基托所覆盖区域的粘膜潮红。
生活史:饭后不清洁义齿,夜间不摘取。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下牙列缺失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义齿性口炎3、分析咀嚼无力的原因:①镶复时间长,基托与粘膜不贴合,义齿固位稳定差。
②面重度磨损,垂直距离过低。
4、若重新修复,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有:①利用息止颌间隙确定②面部比例平分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④旧义齿作参考⑤拔牙前的记录。
5、校对垂直距离的方法:①指感髁状突撞击法②指感颞肌纤维收缩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6、非主诉疾病发生的原因:①义齿清洁差②夜间不摘取。
二、患者,男,56岁。
主诉:上前牙修复二年变色,影响美观。
检查:左上1烤瓷冠,外形如图(显示冠颈缘变黑),全口牙结石(++— +++),X片如图(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牙体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牙周炎3、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拆除修复体②重新制作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龈上洁治术②龈下刮治术③口腔卫生宣教④定期复查,维持疗效。
三、患者,女,52岁。
主诉:下前牙缺失三个月。
检查:下颌1│1缺失,下颌3│3稳固,下唇及颊粘膜处可见3~4个溃疡点。
上颌│2邻面龋。
X片如图(显示:龋达牙本质浅层)。
既往史:溃疡有反复发作史。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下颌牙列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型)②左上2中龋。
3、主诉疾病的修复设计:①固定义齿②可摘局部义齿③种植义齿④粘结桥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消炎止痛,促进愈合②局部、全身用药③消除病因④左上2垫底充填。
5、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溃疡3~4个②有自限性③周期性反复发作④红、黄、凹、痛⑤左上2邻面龋达牙本质浅层。
四、患者,男,36岁。
主诉:左下后大牙咬合痛,面部肿胀三天。
口腔内科典型病例分析

口腔内科典型病例分析病例1患者,男,17岁,学生。
刷牙时牙龈出血2年。
2年前开始患者每日刷牙时发生牙龈少量出血,未曾治疗。
近一年接受口腔正畸治疗,出血症状加重,并且牙龈肿胀明显,故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无全身慢性系统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无特殊嗜好,每日刷牙两次。
家族史:家人身体健康,无类似疾病。
口腔检查:口腔中戴有固定矫治器,软垢(+),上下前牙牙龈色鲜红,水肿光亮,牙龈乳头成球状突起,肿胀增生,覆盖部分牙冠,探诊出血,探诊龈沟深度4mm,未探及附着丧失。
辅助检查:血象检查无异常,X线片显示牙槽嵴顶无吸收。
诊断:青春期龈炎诊断依据:1.青春期男性患者2.牙龈炎症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程度不成正比3.牙龈乳头球状增生4.X线片正常。
治疗:1.口腔卫生宣教2.进行牙周基础治疗3.定期复查复治4.手术治疗病例2患者男42岁主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两年余。
病史:两年来,牙龈经常出血,咬东西无力,下前牙松动,偶有牙床肿胀,流脓,经口服“消炎药”后症状缓解。
近两周来,后牙遇冷热痛。
无自发痛、夜间痛。
否认全身疾病及家族史。
检查:全口牙龈红肿,点彩消失,? 龈乳头退缩,质软。
牙石(+++),牙周袋3~4mm,探诊出血,可探及龈下牙石,附着丧失3~5mm。
下前牙松动Ⅱ度。
X 线片显示:全口牙槽骨水平吸收Ⅱ度,牙周膜间隙增宽,个别牙的骨硬板消失。
诊断:广泛型中度慢性牙周炎牙龈退缩伴牙本质过敏诊断依据:牙龈出血牙齿松动,下前牙松动,牙床肿胀,流脓,后牙遇冷热痛,全口牙龈红肿,点彩消失,龈乳头退缩,质软,牙石(+++),牙周袋3~4mm,探诊出血,可探及龈下牙石,附着丧失3~5mm,下前牙松动Ⅱ度。
X 线片显示:全口牙槽骨水平吸收Ⅱ度,牙周膜间隙增宽,个别牙的骨硬板消失治疗方案1 全口龈上洁治2 全口龈下刮治3 药物治疗4 下前牙松牙固定5 定期复查6 口腔卫生宣教病例3患者,男,56岁主诉:左下后牙自发痛、持续性胀痛一天。
口腔住院病例展示范文

口腔住院病例展示范文
一、病例概要
患者姓名:王××
年龄:45岁
性别:男
住院日期:2023年5月10日至2023年5月18日
主诉:右侧上颌龈肿痛伴发热3天
诊断:慢性根尖周围炎
二、病史资料
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颌龈部肿痛,伴有发热,体温38.5℃。
就诊后予以抗生素治疗,但症状无明显缓解。
为进一步治疗,经医嘱入院。
三、检查结果
1.体格检查:右侧上颌龈部可见约1.5cm×2cm大小的肿物,肿胀质硬,压痛明显。
2.口腔X线檢查: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周围可见骨质破坏及透射影。
四、诊断分析
根据病史资料、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根尖周围炎。
该病主要由牙髓感染引起,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根尖周围骨质破坏、
肿胀疼痛等症状。
五、治疗经过
1.口服抗生素及消炎药物治疗5天,控制感染;
2.行根管治疗,清创根管;
3.注射消炎针控制肿胀;
4.术后遵医嘱口服抗生素,加强口腔卫生。
六、出院时情况
患者在住院期间经过积极治疗,肿胀逐渐消退,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出院时已无明显不适。
嘱其继续口服抗生素,定期口腔检查,以预防感染反复发作。
七、体会与反思
此病例提示慢性根尖周围炎需要及时根管治疗,以避免继发感染扩大。
同时应重视牙龈卫生,定期检查。
医生诊疗态度认真负责,处理得当值得学习。
口腔典型病例分析

死的可能;┗7 虽有近期充填史,冷热刺激有反应, 很容易误认为病变牙,但无不可复性牙髓炎的检查结 果及叩痛,故诊断难以成立。┗6 虽冷热刺激无反应, 但有轻度叩诊痛,结合昨晚有持续性疼痛,应考虑到 牙髓炎晚期牙髓已坏死的可能。本例诊断难处在于 面无磨损,牙折初发生裂隙小,无明显的痕迹,故视 诊未发现,又未能找到其它感染途径。后经碘酒染色 试验才得以发现,为牙髓坏死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本例开髓后可及坏死的残髓,且有腐臭味,扩大针进 入远中颊根近根尖处尚有痛感,验证了牙髓坏死的诊 断。
侧牙龈轻度萎缩,冷热试验(+),但较轻而迟钝。追 问病史:┗5 半年前曾在他院治疗过,治疗时有剧痛, 后注射麻药,治疗后未再疼痛过。 处理:予以去除残留根充剂,扩大针探无疼痛反应, 根管有偏舌侧现象,再详细探查,颊侧根管探痛明显。 予以浸润麻醉下拔髓,FC 处理后棉球置髓室暂封,2 天后复诊患者诉未再疼痛过。
一些个体牙医常有将三叉神经痛误诊为牙痛,错误的 拔除牙齿;而将牙髓病误诊为三叉神经痛者亦不少见, 其主要原因是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或 对病史的了解分析不够,检查时亦不够仔细,因而造 成误诊误治。
病例 3:女性,45 岁 主诉:左下磨牙冷热刺激痛月余。 现病史:患者诉近一个多月来每于进冷热饮食就出现 左下磨牙疼痛,每次痛数秒钟即缓解;有时夜间亦觉 疼痛,张口吸气时尤甚,因此自觉心烦、不爱进食、 睡眠也差。曾到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牙髓炎,拟 行局麻去髓术,但因患者惧怕注射拒绝治疗,今转诊 本科。 检查:左侧上下牙无龋坏,┏ 6 中度磨损,牙龈萎缩, 近中根暴露少许,表面牙骨质稍缺损,探针轻划即有 较强烈酸痛;冷热试验敏感,但刺激移去后疼痛立即 消失;叩诊患者有痛感,但叩击邻牙疼痛程度相同。 初诊:牙本质敏感症。 予以脱敏治疗 2 次症状消失,随访 1 年未再复发,牙 髓活力检测正常。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口腔内科是一门研究口腔疾病的学科,包括口腔黏膜疾病、牙齿疾病、颌面部疼痛等。
本文将分析一个口腔内科的病例,从病史、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
病例患者是一名35岁的女性,主诉左下颌牙齿疼痛伴有腮腺肿胀已经一周。
患者没有其他明显不适症状,之前没有类似的疼痛经历。
根据病史,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种急性腮腺炎引起的症状。
在体格检查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患者左下颌腮腺区肿胀,压痛明显。
口腔内检查中,可以观察到左下颌腮腺口出血,颌下淋巴结无明显异常。
进一步询问患者,未发现有任何潜在的致病因素,如病毒感染、唾液分泌不畅或口腔卫生差等。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诊断这是急性腮腺炎。
急性腮腺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
常见的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引起感染。
症状包括腮腺肿胀、腮腺疼痛、咀嚼困难等。
针对这个病例,我们需要考虑一些治疗方案。
首先,我们应该建议患者休息,并避免咀嚼困难的食物,以减轻疼痛。
其次,可以建议患者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促进病毒的排出。
防止交叉感染,可以嘱患者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毛巾,并嘱咐患者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如果疼痛较重,可以给予非处方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但要遵循剂量和用药时长的建议。
对于这种急性腮腺炎病例,预后通常良好,大多数患者在几天到一周内会自愈。
然而,我们还是需要告知患者密切关注症状的变化。
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伴随有高热、出血、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本文对口腔内科的病例进行了分析。
通过病史、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初步诊断患者为急性腮腺炎,并给予了相应的治疗建议。
这个病例对于了解口腔内科疾病的病程和治疗非常有帮助。
口腔门诊病历及分析三篇

口腔门诊病历及分析三篇篇一:口腔门诊病历1、20XX.6.8主诉:左下磨牙后区胀痛,咀嚼、吞咽时疼痛加重来诊。
现病史:患者一周前感觉左下磨牙区不适,近两天来感觉胀痛明显,咀嚼、吞咽时疼痛加重,有张口不适来院就诊。
既往史:有牙疼痛史,否认重大疾患史。
检查:左侧面部稍肿,颌下淋巴结有压痛,张口轻度受限,左下8 牙周牙龈红肿,探诊易出血,可探到阻生的左下8,有脓液溢出。
X检查:左下8近中低位阻生,融合根,左下7远中邻面未见龋坏。
诊断:左下8 冠周炎鉴别诊断:1.颌智齿冠周炎合并面颊瘘或下颌第一磨牙颊侧瘘时,可被误认为第一磨牙的炎症。
2.与下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引起的牙髓炎或牙槽脓肿相鉴别。
3.应与第三磨牙区牙龈的恶性肿瘤相鉴别。
治疗计划:局部治疗3%双氧水冲洗,上碘甘油。
如形成脓肿及时切开引流。
全身治疗抗生素应用及全身支持疗法。
待炎症消退后切除盲袋或拔除阻生齿2、20XX.7.6主诉:左下牙后牙自发痛3天,昨晚起阵发性加剧,现因剧痛就诊。
现病史:患者因一周前咀嚼食物嵌塞痛,后逐渐冷热激发性疼痛,时痛时停,近三天来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夜间特别痛,有时放射至颞部,现因剧痛难忍就诊。
既往史:否认以往有牙痛史和其他疾患史。
检查:左下6邻面深龋近髓,洞底有大量软化牙本质,探痛明显,叩(—),冷热诊疼痛剧烈,且持续较长时间。
诊断:左下6 急性牙髓炎鉴别诊断:1、龈乳头炎疼痛为持续性胀痛,对温度测试仅为敏感,不发生激发疼痛,对疼痛能定位,患处龈乳头红肿,触痛。
2、三叉神经痛:它有板击点,很少有夜间发作。
3、急性上颌窦炎:疼痛为持续性胀痛,患侧的上颌前磨牙和磨牙可同时受累均有疼痛,但无牙体疾患;上颌窦有压痛,同时有头痛,鼻塞,脓涕等上呼吸道症状。
治疗计划:应急治疗开髓引流缓解患牙急性症状。
好转后作根管治疗。
充填后做保护冠修复。
3、20XX.2.12主诉:上颌牙因松动已全部拔除三月余要求修复。
现病史:患者牙齿松动已数年,三个月前已逐步拔除,现要求修复。
口腔外科病例分析

口腔颌面外科试题1、患者,女,19岁.主诉:上前牙外伤3小时现病史:3小时前奔跑时与他人相撞,当时感觉上前牙痛,触碰时加重,牙松动,有伸长感,牙龈出血,上唇肿胀.检查:上唇肿胀,并逐渐加重,右上中切牙处可见粘膜下淤血.11龈沟出血,叩痛(++),松动I度,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牙无明显的移位。
X线片示:11牙周膜增宽,牙槽骨无异常。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11脱位②上唇粘膜挫伤(2)诊断依据①局部外伤史②上唇肿胀,黏膜下淤血③11叩痛(++),松动I度;X线片示:牙周膜增宽(3)鉴别诊断牙槽突骨折:如为骨折,检查患牙时,邻近数牙及骨折片随之移动。
(4)治疗设计:①上唇冷敷。
②11固定3~4周。
③确定牙髓坏死后行根管治疗。
2、患者,男,18岁主诉:上前牙外伤后牙齿变短半小时现病史:半小时前骑自行车不慎摔倒,嘴唇先着地,发现牙齿变短,但不松动。
既往史:否认有全身系统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等。
检查: 11、21牙龈红肿,龈沟渗血,牙冠完整,内倾,但比邻牙短2mm,叩痛(++),松动(+)。
中切牙开合。
上唇粘膜红肿,约有1cm 长的裂口,渗血。
X线片示:11、21根尖周膜间隙消失,未见根折线,38、48地位垂直阻生,龈瓣红,水肿,覆盖咬合面远中,盲袋无分泌物。
病例分析:(1):诊断?(2):诊断依据?(3):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4):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原则?【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11,21嵌入性脱位;上唇挫裂伤.②非主诉疾病的诊断:38,48冠周炎。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患牙有外伤史,11,21牙龈红肿,龈沟渗血,牙冠完整,内倾,但比邻牙短2mm,叩痛(++),松动(+)。
中切牙开牙合.②上唇粘膜红肿,约有1cm长的裂口,渗血。
③X线片示:11,21根尖周膜间隙消失,未见根折线.(3)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38,48低位垂直阻生,龈瓣红、水肿,覆盖咬合面远中,盲袋无分泌物.(4)主诉疾病治疗原则:①局麻下复位、固定.②局麻下行上唇挫裂伤缝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患者,男,68岁。
主诉:戴全口义齿8年,咀嚼无力二年。
检查:上、下颌8—8
磨损,息止颌间隙5mm。
义齿摘除后,见基托所覆盖区域的粘膜潮红。
生活史:饭后不清洁义齿,夜间不摘取。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下牙列缺失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义齿性口炎
3、分析咀嚼无力的原因:
①镶复时间长,基托与粘膜不贴合,义齿固位稳定差。
②
4、若重新修复,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有:
①利用息止颌间隙确定②面部比例平分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
④旧义齿作参考⑤拔牙前的记录。
5、校对垂直距离的方法:
①指感髁状突撞击法②指感颞肌纤维收缩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
6、非主诉疾病发生的原因:
①义齿清洁差②夜间不摘取。
二、患者,男,56岁。
主诉:上前牙修复二年变色,影响美观。
检查:左上1烤瓷冠,外形如图(显示冠颈缘变黑),全口牙结石(++ — +++),X片如图(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牙体缺损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牙周炎
3、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拆除修复体②重新制作
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龈上洁治术②龈下刮治术③口腔卫生宣教④定期复查,维持疗效。
三、患者,女,52岁。
主诉:下前牙缺失三个月。
检查:下颌1│1缺失,下颌3│3稳固,下唇及颊粘膜处可见3~4个溃疡点。
上颌│2邻面龋。
X片如图(显示:龋达牙本质浅层)。
既往史:溃疡有反复发作史。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下颌牙列缺损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型)②左上2中龋。
3、主诉疾病的修复设计:①固定义齿②可摘局部义齿③种植义齿
④粘结桥
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消炎止痛,促进愈合②局部、全身用药③消除病因④左上2垫底充填。
5、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溃疡3~4个②有自限性③周期性反
复发作④红、黄、凹、痛⑤左上2邻面龋达牙本质浅层。
四、患者,男,36岁。
主诉:左下后大牙咬合痛,面部肿胀三天。
检查:下颌8近中阻生,龈袋内有少量渗出物。
左下7远中邻面龋,探达髓腔痛(-),叩(+++),颊侧龈沟变平。
左下5远中邻面龋,探(-)。
X片如图(显示:左下7根尖部有阴影,左下5龋达牙本质浅层)。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左下7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骨膜下脓肿期)。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左下8慢性智齿冠周炎②左下5中龋。
3、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左下7远中邻面龋,探达髓腔,探(-)
②咬合痛,叩(+++)③颊侧龈沟变平④X片
4、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左下8近中阻生②龈沟内少量渗出物
③X片④左下5远中邻面龋⑤X片显示龋达牙本质浅层。
5、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
①左下7应急处理(开放髓腔,局麻下脓肿切开)
②待急性炎症消除后行R.T。
6、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左下8择期拔除②左下5垫底充填
五、患者,男,60岁。
主诉:上、下颌后牙缺失两个月。
检查:缺失,,X片如图(牙槽骨吸收)。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下牙列缺损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牙周炎
3、做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该患者的印模类型是:功能性印模
4、
5、在上设计的卡环类型:
①尖牙卡环② RPI 回力卡环 RPA
6、上颌前后腭杆的设计:
①前腭杆:距上前牙腭侧至少6mm,厚1mm,宽8mm.
②后腭杆:位于前颤动线前方,两端弯于67之间,厚1.5mm,宽5mm.
7、若下颌的口底深度为9mm,可设计:舌杆
8、若下颌的口底深度小于7mm,应设计:舌板
六、患者,女,38岁。
主诉:上颌前牙缺失三个月。
检查:1│1缺失,余牙体固。
口角颊粘膜处见一明显白色条索样瘢痕。
既往史: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史。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牙列缺损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腺周口疮
3、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方法:①可摘局部义齿②种植义齿
③ 32│23为基牙的固定义齿。
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消炎止痛,促进愈合。
5、非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①白斑②扁平苔藓③白色角化病④白色水肿
七、患者,男,68岁。
主诉:牙齿松动,咀嚼无力数日,牙齿Ⅰ—Ⅲ松动,牙周袋3—5mm。
检查:全口牙齿颈部牙石(++~+++),下颌6│6 根分叉裸露,全景片如图(显示牙槽骨吸收)。
既往史:烟酒嗜好史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成人牙周炎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根分叉疾病(Ⅳ类)
3、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牙石(++~+++)②牙周袋形成③牙齿松动④X片显示牙槽骨吸收。
4、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下颌6│6根分叉裸露(Ⅳ类)②X 片显示,根分叉处牙槽骨吸收。
5、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龈上洁治②龈下刮治③口腔卫生宣教
④定时复查,维护疗效⑤戒烟限酒。
八、患者,男,68岁。
主诉:口干,有烧灼感两天。
检查:颊、舌、腭、口底见乳白色丝绒状斑片,似凝乳状,不易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