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什么是意境?什么是情趣?请说出他们的区别。
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
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
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齐白石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诗意,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而那热烈明快的色彩,墨与色的强烈对比,浑朴稚拙的造型和笔法,工与写的极端合成,平正见奇的构成,作为齐白石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觉形状,相对而言则是齐白石艺术的外在生命。
现实的情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而这形式又强化了情感的表现,两者相互需求、相互生发、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齐白石的艺术生命,即齐白石艺术的总体风格。
1864年1月1日(农历癸亥年一八六三年冬月二十二日),齐白石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白石铺杏子坞星斗塘。
名纯芝,字渭清,又字兰亭。
27岁改名璜,字频生,别号白石山人,又号寄园。
1870年,从外祖父周雨若读书,常用习字本、账薄纸作画。
1878年,拜周之美为师学习雕花木工。
做木工之余,以残本《芥子园》为师,习花鸟、人物画。
1888年,拜民间艺人萧芗陔为师学画肖像。
1889年,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文,得胡沁园帮助,脱离木工生活,专习绘画,为人作肖像养家。
1950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
4月间,曾和毛泽东共进晚餐,朱德作陪。
10月,把82岁时所作的《鹰》和篆书对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赠送毛泽东。
参加北京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冬,为《人民日报》画《和平鸽》1951年2月,画作10余幅参加沈阳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1952年,用三天时间,为北京亚太地区和平大会创作丈二巨幅《白花与和平鸽》。
同年,多次创作题为《和平胜利》《和平万岁》的作品。
1953年1月7日,北京文化艺术界200余人参加“齐白石90岁生日庆祝会”,文化部授予齐白石杰出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人教版】美术七下 1-2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课件

情趣盎然的艺术作品
发现情趣
演绎情趣
画面中右上方的
青蛙的 情绪和
找一找画面中最有趣
画面左下方的三只 青蛙请同学们的发挥姿联态想,形
的地方,说一说为什么
成上强台演烈一的演反此刻差画,面中增
有趣?
加的了青蛙画会面进中行怎的样戏的对剧
青
性话效? 果,让画面趣
蛙 (
味生动!
中
国
画
)
齐
白
石
生活当中的美好瞬间 你感受到画家的什么情感?
“情”与“景”的高度融合形成了 耐人寻味的意境!
画面中描绘了什么内容?作品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妙在何处?
画家以“白”当“黑”。以有 限的画面空间,表现出没 有边界的江水,反而令人 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
“情”与“景” 的高度融合 形成了耐人 寻味的意境!
画面中心的扁舟和钓翁 形象刻画细致。
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艺 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 起我们想象的是“虚”。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同学们课前收集的有意义的照片或是图片,并 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图片?
生活中的情趣
让我们看看其他艺术家是 如何表现有情趣的作品的?
体验感受美术作Hale Waihona Puke 情景交融的艺 术感染力——意境美。
欣赏美 体悟美 评述美
艺术作品中的情趣指的是什么?
情趣指的是艺术家寄托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性情和志趣
寒江独钓图(中国画) [南宋] 马远
想一想:
除了绘画作品还有什么作品课以表达出意境与情趣?
试一试:分析作品哪些地方表现出了情趣?
“一家人”椅 (现代家具设计 德国)
这组椅子的设计,别出心裁地采用了“拟人化”的艺 术手法,我们从椅腿的不同姿势上,可以联想到一家 老少促膝谈心的亲切场面。这件实用性的现代工艺产 品设计,有着十分亲切感人的艺术情趣。
七年级美术下册《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

七年级美术下册《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七年级美术下册《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的意境,了解美术作品中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体验分析,欣赏评述,掌握一定的美术批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教学难点理解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讨论。
【教学环节】:前准备:教师布置学生准备几张自己觉得有趣的图片,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到课件中。
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辅助资料,提供一些相关的网址公学生参考。
2.课堂引导阶段:播放课件,展示学生提供的照片,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看看你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3发展阶段:第一环节感受与比较分析。
欣赏一组有关的美术作品,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探讨。
主要围绕问题:你觉得这幅画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这样表现有何效果?讲解齐白石的《青蛙》。
夏加尔的《散步》。
欣赏评述。
尝试对其他几幅美术作品进行评述第二环节:(1)欣赏,感受。
播放多媒体,诗歌,音乐配合下欣赏《独钓寒江雪》和《李白诗意图》,感受画中意境。
(2)分析,探讨。
问题:作品中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学生讨论。
回答。
教师补充。
(3)欣赏,评述。
尝试对《桃潭浴鸭图》进行评述。
4.展示与讲评阶段:学生根据课后单元评价中的选择题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小结:最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业要求欣赏一些美术作品,说说你的感受?板书设计:第一单元第二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看看你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作品中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课后反思:。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说课稿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下面我将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美术作品中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的不同方式及表现形式的分析探讨;感受不同绘画语言独特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品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小学阶段和上学期对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已具有初步的欣赏评述能力..但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对于情趣和意境这样较高层次的欣赏还力不从心..所以;通过引导和自主探究;对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进行整体分析;欣赏评述..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感受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了解美术作品中情趣和意境的一些表现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感悟、欣赏与评述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外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增强学生价值观;培养健康积极、热爱生活的态度..四、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感受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难点是理解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五、教学过程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本课分为以下几个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多媒体播放课件;观看几幅有趣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生动有趣的照片..引出问题:“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呢”激发学生兴趣;导出课题..然后进入到发展阶段2、感受认知:出示李可染的春牧图;对这一作品进行欣赏评述;组织学生分析探讨“你觉得画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这样表现有什么效果”跟学生共同欣赏作品;引导学生从构图、构思及不同寻常等方面分析理解作品——侧坐的牧童转头仰望春柳不是跨在牛背抬头看春柳、悠然行走的牛观察牛的姿态..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悠然自得感觉;是这幅画的情趣所在..然后;让学生分组自主学习;欣赏评述蒲公英、青蛙、散步三幅作品..蒲公英:这幅画里小姑娘吹起蒲公英的花子儿是最有趣的地方;然后引导学生发现画面中用简单的几笔浓墨勾勒出镰刀和篮筐;即丰富了画面;又能表明小姑娘的现状;与吹花子儿抒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形成对比..青蛙:被芦草缠住脚的小青蛙是画面中最有趣的地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缠住脚的小青蛙在挣扎求助;和画面左下方的三只大青蛙悠闲的姿态形成强烈的反差;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效果..如果仅画三只青蛙或只是一只缠住脚的青蛙就缺少情趣散步:最有意思的地方便是画面中被举起的人物像放风筝一样轻松的漂浮在空中以及作者在画面中的面部表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画家喜悦的心情..下一个环节是3、问题探究:在诗歌、音乐配合下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独钓寒江雪和李白诗意图感受画中独特的意境..组织学生围绕问题“作品中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妙在何处”进行分析讨论..结合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句对独钓寒江雪画面的意境进行分析理解;突出一个“独“字;一叶舟;一钓翁;几笔水波;大片的空白显现出江水的辽阔和钓者的悠闲;表现出空蒙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意;已空当实;无声胜有声;增强了空间的表现效果;使画面境界空灵;意趣盎然..李白诗意图根据画面诗句的意境进行讨论..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诗意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诗与画的有机结合;用画来表现诗意;或将诗题在画中;互相衬托;来表达画家的感情..也以大面积空白;表现了大地的空阔与苍茫;表达了思乡之情..4、展示评述:学生根据课后单元评价中的选择题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所学新知识阐述自己选择的理由..5 、本课小结:采用两个设问“你学到了什么”“你的体会是什么”进行回顾总结、巩固知识;激发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注重生活情趣的人..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主要内容是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课应植根于生活,把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将通过欣赏作品、探索尝试、实践创作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生活经验与艺术情趣有机地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欣赏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学习如何从自然景物和人造环境等方面去感受美、发现美和表现美。
(2)能力目标: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法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美的独特感受。
(3)情感目标:感受自然美与人文美之间的联系,关注民族传统艺术之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难点:如何运用各种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具有代表性的中外优秀艺术作品及相关的视频资料;准备教具和材料;制定评价标准。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喜欢并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油画棒、水彩颜料、水粉颜料、毛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自然风景优美的图片(如黄山风景、九寨沟风光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之美。
然后问学生:“这些自然美景是否给你带来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引出本课的主题——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2.探究(20分钟)(1)欣赏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中外著名的艺术作品(如张大千的《泼墨山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并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分析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美感。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主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提高对美的认识。
(2)讨论如何运用材料与技法进行绘画创作表现美教师请学生回答自己认为的代表性强并能体现美的绘画作品,并从色彩、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然后教师总结并介绍各种绘画技法和材料,如刮蜡纸、水彩画、油画棒等。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干系,认识到艺术可以营建生活的情趣和意境。
2. 掌握基本的艺术欣赏方法,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作品,深入理解艺术的内涵。
3. 培养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能力,学会用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理解艺术的内涵和美感。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营建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艺术作品图片和视频,如绘画、雕塑、音乐等。
2. 准备教学PPT,包括作品介绍、知识点总结等。
3. 准备教学用具,如笔、纸、橡皮等,以便学生记录和思考。
4. 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以便在教室上更好地理解和参与。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营建艺术”,并以此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1. 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找出关键语句。
2.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理解作者如何营建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文章的要点。
(三)教室互动教师提出一些与营建艺术和情趣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四)安置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
2. 搜集一些与营建艺术相关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建筑或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学生对营建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理解艺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是如何营建的。
2. 掌握如何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和营建意境。
3. 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是如何构成的。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所学到的艺术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培养自己的审美认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艺术作品的PPT,包括图片和文字说明。
六年级美术下册《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艺术创作的氛围中,教师应巧妙地创设教学情景。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如校园的一角、家庭的温馨时刻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经典艺术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此外,还可以通过故事、音乐、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
六年级美术下册《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艺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针对六年级美术下册《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这一课程内容,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意境表达能力。结合教材内容,本案例将重点探讨如何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形式,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和内心情感融入艺术创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美术素养,增强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性化引导,激发学生潜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绘画、手工等基本美术表现技巧,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2.使学生了解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包括观察、构思、表现和反思,并能将这些过程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3.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表现情感和意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美术教案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美术教案单位:XXX学校课程:美术学科:小学年级:三年级课时:2主题: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一、教学背景本课是三年级美术课,主题为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该主题与当前小学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符合,符合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兴趣培养和厚植人文精神的目标。
授课前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教学素材和教学工具。
本课的教材主要来源于教材《小学美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艺术的情趣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掌握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美术语言,加深学生对艺术语言的理解。
3. 熟练使用基本美术工具和材料,掌握基本绘画技法。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5. 激发学生对美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提高审美水平。
难点:让学生掌握艺术语言的表达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导言(3分钟)通过图片、音乐等艺术形式,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如何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老师说:“请观察这幅画,这幅画有什么感觉?颜色丰富,线条优美,形状生动。
这幅画给我们的感觉是美好的、充满生命力的。
那么如何通过画笔上色、画线来表达出这些感觉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2. 欣赏艺术作品和独立思考(15分钟)老师通过PPT播放先锋派画家戈达尔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并体验画家的创新精神。
完成欣赏后,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独立思考,讨论作品的创新点、传达的情趣和意境。
并询问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体验,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来提高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3. 素描实践(20分钟)老师为学生展示一张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素描作品,并引导学生分析这张作品的构图、线条、形状、表现主题、情趣等。
然后,老师让学生自行选择素描对象进行实践,并结合本课的主题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要求学生在素描中营造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学生的表现:学生通过素描实践,掌握了基本的素描技法,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分析能力,表达出了自己独特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冠中 (1919— )
24
精选课件ppt
吴冠中终生探索中西艺术结合之路, 兼作油画与水墨画,走出了一条油画中国 化,中国画现代化的新路,并被国内外誉 为是中国绘画走向现代的杰出代表。 吴冠中是中国文化部为健在的艺术家首 次举行大型个人作品展的画家;1992年, 他首次打破英国大英博物馆只展古文物的 惯例,成为第一位在大英博物馆举行个人 作品展的中国当代画家;吴冠中被誉为 “艺术诺贝尔奖”中国第一人。
吴冠中 山城 立轴
25
精选课件ppt
26
精选课件ppt
吴冠中,1919年生 于江苏宜兴农村。
吴冠中的作品基本 源于写生,表现手法从 写实、写意、变形、半 抽象偶然涉足抽象、又 返回半抽象、写意、写 实。
吴冠中 《都市》
精选课件ppt
27 吴 冠 中 现 代 水 墨 画
28
精选课件ppt
29
华
笔勾勒出的鸭子,其神
岩
态状貌,不知为什么,
《 桃 潭
总令人生出一股融融暖 意。整个画面简洁,贯浴源自穿着喜气洋洋的气氛,鸭
令人不能闭目不看。
图
》
17
精选课件ppt
散昂蒂布的夜渔(油画 西班牙)毕加索
18
精选课件ppt
“一家人”椅(现代家具设计 德国)
19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精选课件ppt
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艺术家个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 为此他们还要付出艰辛的创造。看一件美术作品时,不可能有文字 或语言的媒介,需要欣赏者自身与艺术作品产生感应。既然任何美 术作品是艺术家们心灵修养与艺术技巧的综合,在欣赏美术作品时, 我们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4
精选课件ppt
四羊图(中国画 南宋)佚名
15
精选课件ppt
杂画册之一(中国画 清)虚谷
16
精选课件ppt
华岩作这幅画时,已
六十一岁,画技无疑达
到了完美之境。观赏画
中笔法,极为纯熟,有
恰如其分之妙。上半幅
的没骨桃花,倒垂柳枝,
不免有点俗艳;但下半
幅的水墨碎石小草,却
颇见文人之心。而以淡
清
颜色染出的水波,以墨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山 月,低 头 思 故 乡。
《江雪》
柳宗元
千 山 鸟 飞 绝,万 径 人 踪 灭. 孤 舟 蓑 笠 翁,独 钓 寒 江 雪.
6
精选课件ppt
寒江独钓图 马远(南宋)
7
精选课件ppt
李白诗意图(中国画 山水册页之一 清)石涛
8
精选课件ppt
1
营造艺术的 情趣和意境
精选课件ppt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2
什么是情趣?
精选课件ppt
• 即情和趣。情是指情感、情调, • 趣是指趣味、乐趣。
什么是意境?
意境指艺术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 情调和境界 。
3
精选课件ppt
斑猫(版画 现代 美国)雅克
4
精选课件ppt
5
精选课件ppt
《静夜思》
精选课件ppt
吴冠中 《湘西水乡》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20
精选课件ppt
1、要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美术创作。 2、要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作品产生的原因、时代背景。 3、要加强广泛的艺术修养、达到艺术的触类旁通 4、要深化对美术作品的思考和认识。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21
精选课件ppt
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美术作品来讲述欣赏美术作品 一般需要思考的内容,也可以说是欣赏方法吧。概括起来对于美 术作品一般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理解美术作品的立意和主题; 2、感受美术作品的情景和意境; 3、分析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4、体会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5、思考对美术作品的自我联想和感受。
22
精选课件ppt
黄永玉的《红荷图》
23
精选课件ppt
在这里我们可以 看到黄永玉画荷花 是有深厚的生活体 验,荷花是他小时 候的庇护神,他爱 池塘,他爱池塘里 的泥、草、苔、光 与色,他爱荷花, 他是在歌颂和赞美 荷花,因而他的荷 花不孤傲不萧条, 这就是画家的个性 与特色。
9
精选课件ppt
画家成功地运用了水 印木刻的技巧,塑形颇 具刀味,而套色却浓淡 有致。背景留白,宛似 国画,人物、道具、款 印不等边三角形的布局, 都体现出他的中国画学 养和他探索民族风神的 用心。
吴凡 《蒲公英》
10
精选课件ppt
青蛙(中国画 现代)齐白石
11
精选课件ppt
秋天的田野(版画 乌克兰)里特维年科
12
这画
种面
表中
现有
有趣
什的
么地
效方
果在
?哪
里
体
现 ?
青 蛙
齐 白 石
精选课件ppt
散 步 夏 加 尔
13
精选课件ppt
马克·夏加尔 Marc Chagall (1887-1985 年) 俄国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 和设计师, 1887年7月7日出生 于俄罗斯西部距离波兰国境不远 的维捷布斯克一个贫穷的犹太人 大家庭。 夏加尔对生活的爱很大一部分源 于他对妻子贝拉的爱。《散步》 是结婚三年后画的。此时的夏加 尔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他高高 扬起手臂,拉着飘在空中的爱妻 贝拉,在平原上愉快地散着步。 因此画中色彩明亮,特别是那左 下角红色的花布,充分体现了喜 庆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