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矿物
透明矿物镜下鉴定教程课件

4. 试板上的光率体椭圆半径名称和方向是已知的,根据补色法则可确 定出矿片上光率体椭圆半径的名称和方向。
5. 注意: 根据矿片干涉色的高低选择适当的试板.
14
★★★ 正交偏光系统下晶体的光学性质
表1-1
突
突起等级
负高突起
负低突起
正低突起
正中突起 正高突起 极高突起
起等级分类及简要特征
折射率
糙面及边缘特征
实例
1.48 1.48--1.54 1.54—1.60 1.60—1.66 1.66—1.78
糙面及边缘显著,提升镜筒,贝克 线移向树胶.
表面光滑, 边缘不清楚,提升镜筒, 贝克线移向树胶.
No或Nm的颜色及折 射率值、轴性、光 性符号、二轴晶光 轴角及色散
干涉色 最高
闪图
Ne,No或Ng,Np的颜 色及折射率值,最 高干涉色、最大双 折射率, C∧Ng (单斜辉石及闪石。 Nm∥b)
29
❖ 透明矿物系统鉴定模式(以角闪石为例)
晶形
解理组数
解理等级
,
解理夹角
突起等级
消光类型
,
晶系
轴性
晶体延性符号测定步骤示意图 19
★★★锥光正交偏光系统下晶体的光学性质
锥光系统的构成 在正交偏光系统的基础上, 加入聚光镜并将其提升到最高 位置, 换用高倍物镜, 推入勃氏镜或去掉目镜, 便构成了锥 光系统。
• 锥光系统下产生的光学现象---干涉图
在锥光镜下观察到的是锥形偏光束中, 各个不同方向的入射 光波, 通过晶体到达上偏光镜后产生的消光和干涉现象的总 和,它们构成一种特殊的图形, 称为干涉图 (干涉象).
常见透明矿物镜下鉴定

萤石(Fluorite):
CaF2,等轴晶系,无色、黄、蓝、紫色或绿色,薄片中无色透明,有时带有紫色、粉红色,且颜色分布不均,呈带状或斑点状。
负中—高突起,糙面明显,随着Y的含量增加,折射率增高,依(111)成穿插双晶,但薄片中不见。
沿八面体的{111}解理完全,因此在薄片中常见二组菱形解理或三组交角在60°左右解理。
鉴别特征:根据晶形、解理易与蛋白石区别。
与白榴石、方钠石区别在于萤石折射率低,表现为显著的负突起,当有颜色时,常表现为在一个晶体中颜色分布不均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白榴石(Leucite):
K[AlSi2O6],四方晶系(假等轴晶系),成分中可含有微量的Na,Ca和H2O,薄片中常为六边形或八边形。
受熔蚀后多呈浑圆形,无解理。
薄片中无色,负低突起,比正长石的突起略高,,常具车轮状结构。
常可转变成霞石和正长石,经蚀变作用可分解成沸石、绢云母、钠长石等。
鉴别特征:白榴石以其晶形,负低突起,常含有规则排列的包裹体及微弱的双折射并具有多组聚片双晶为主要特征。
我的世界矿物透明原理

我的世界矿物透明原理我的世界是一个开放世界沙盒游戏,其中有各种各样的矿物,包括铁矿、钻石矿等。
在这个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采集这些矿物来制造工具、建造建筑等。
然而,有些矿物具有透明特性,即可以穿过它们看到背后的事物。
接下来我将详细解释我的世界中矿物透明的原理,并且会回答1200字以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矿物的生成机制。
在我的世界中,矿物的生成是通过地图中的“生成算法”来实现的。
这个算法会在地下随机生成各种矿物矿脉。
这些矿脉会根据生成规则分布在不同的地层中,有些矿脉在深层生成,有些则在表层生成。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透明矿物是如何实现透明效果的。
在我的世界中,透明矿物主要有玻璃和冰,玻璃主要是由沙子通过高温加工而成,冰则是通过水源结冰形成的。
这些透明矿物在游戏中的透明效果是通过渲染引擎实现的。
渲染引擎是用于将虚拟场景转化为我们看到的图像的一种技术。
在我的世界中,渲染引擎主要是通过光线追踪技术来实现的。
光线追踪是一种模拟光线在场景中的传播和反射的技术,通过追踪光线的路径来计算最终的图像。
在光线追踪中,透明物体的渲染需要考虑折射的效果。
当光线穿过透明物体时,会根据材质的折射率发生折射。
在我的世界中,透明矿物具有固定的折射率,玻璃的折射率为1.5,冰的折射率为1.3。
这些折射率决定了光线在穿过透明物体时的偏折程度。
当光线穿过透明物体后,会继续向前追踪,直到遇到其他物体或者到达摄像机。
在这个过程中,光线会与其他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如反射、散射等。
这些相互作用会影响光线最终的能量分布,进而决定了最终的图像。
透明矿物的透明效果主要通过折射和反射来实现。
当光线射入透明矿物时,会根据物体的折射率发生折射,一部分光线会通过透明物体继续传播,另一部分光线则会在透明物体表面发生反射。
这种折射和反射交替进行,最终形成透明物体的透明效果。
在我的世界中,透明矿物的透明效果也受到游戏设置的影响。
玩家可以在游戏设置中调整透明物体的透明度,以达到不同的透明效果。
如何确定天然矿物的透明度?

如何确定天然矿物的透明度?
很多⼈看到这个题⽬,也许要笑了,⼼想:⾁眼看看不就⾏了么?矿物学⾥的矿物按照透明度可以分为透明矿物、半透明矿物及不透明矿物,需要切磨成0.03mm的薄⽚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如果在偏光显微镜下透光,就可以认为它是透明矿物;如果在偏光显微镜下不透光,就可以认为它是不透明矿物;处于半透光状态,就称之为半透明矿物。
但在具体⾁眼鉴定矿物时,我们不可能都进⾏切磨薄⽚进⾏偏光显微镜的观察,这样太过于⿇烦。
因此,矿物⾥通常采⽤条痕⾊和光泽判断其透明度。
条痕⾊、光泽、透明度三者的关系⼤致如下:
⿊⾊或深灰⾊(条痕⾊)——⾦属光泽——不透明
深彩⾊(条痕⾊)——半⾦属光泽——半透明-不透明
(浅)彩⾊、⽩⾊、⽆⾊(条痕⾊)——⾦刚光泽——半透明-透明
⽆⾊、⽩⾊或浅⾊(条痕⾊)——玻璃光泽——透明
当然,上述三者的关系也不是绝对的,我们不能当万能公式来⽤,但可以正确判定90%以上矿物的透明度。
现举例如下:
⽅铅矿:⿊⾊(条痕)——⾦属光泽——不透明
⾚铁矿:樱桃红⾊(条痕)——半⾦属光泽——半透明-不透明
雌黄:柠檬黄⾊(条痕)——⾦刚光泽——半透明-透明
⽯英:⽆⾊(条痕)——玻璃光泽——透明
因此,⼤家不要以为长成下⾯这样的就是透明矿物,其他的都可以⽤不透明或者半透明来描述。
PS:矿物学⾥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与⼤家平常所认为的透明不⼤⼀样。
薄片中透明矿物鉴定方法介绍

第六章透明矿物薄片的系统鉴定偏光显微镜下对透明矿物薄片进行系统的光学性质测定,通常用于鉴定未知矿物或已知矿物的精确定名。
透明矿物薄片的系统鉴定,必须配合手标本观察,在系统测定光学性质之前,首先要观察矿物手标本的晶形、颜色、光泽、硬度、条痕、解理、断口、次生变化及共生组合等,并需了解矿物的野外产状。
如果经过系统鉴定之后,仍不能准确定出矿物名称,还需配合其他方法,作进一步鉴定。
一、透明矿物薄片系统鉴定的内容(一)单偏光镜下的观察晶形: 观察晶体的完整程度,结晶习性。
根据各方向切面形态,初步判断晶体形状及可能属于那一个晶系。
解理:观察解理的完全程度,根据不同方向的切面上的解理,判断解理的组数。
如为两组解理,需要测定解理夹角。
尽可能确定解理与结晶轴之间的关系。
突起:观察矿物的边缘、糙面及突起的明显程度,结合贝克线移动规律确定其突起等级,估计矿物折射率的大致范围。
颜色、多色性: 观察矿片有无颜色,如有颜色,则观察有无多色性、多色性的变化情况。
并在定向切片上测定多色性公式及吸收公式。
此外,还应观察有无包裹体,其排列与分布情况。
有无次生变化,其变化程度及变化产物。
(二)正交偏光镜下的观察干涉色: 观察矿片的最高干涉色级序,在平行光轴或光轴面切片上详细测定干涉色级序。
有无异常干涉色,其特点如何。
测定双折率: 根据矿片的最高干涉色级序、薄片厚度,确定双折射率值。
消光类型: 根据不同方向切片上的消光情况,确定矿物的消光类型。
测定消光角:对斜消光的矿物,在定向切片上测定消光角。
测定延性符号: 对一向延长的矿物,测定其延长方向的光率体椭圆半径名称,确定延性符号。
双晶:观察矿物有无双晶,确定双晶类型。
(三)锥光镜下的观察根据有无干涉色图区分均质体与非均质体。
根据干涉图特征确定轴性(区分一轴晶与二轴晶)、切片方向。
测定光性符号、光轴角大小。
二、定向切片的选择及其特征上述光学性质中,如多色性公式、干涉色级序、双折率大小,消光角大小及光轴角大小等,通常都需要在定向切片上测定。
透明矿物

透明矿物镜下鉴定4、石英单偏光镜下光学特征:无色或白色,薄片中无色透明,表面光滑干净。
他形粒状。
解理不完全,。
正低突起。
正交偏光镜下光学特征:柱状轮廓平行消光,正延性。
最高干涉色为一级黄白(一般干涉色为一级灰白)。
锥光镜下光学特征:一轴晶正光性5、正长石单偏光镜下光学特征:肉红或灰白色,薄片中无色。
表面呈尘土状分解物而变混浊(当分解物中含铁时呈浅褐色)。
正长石晶体多为板状。
两组解理完全,解理夹角90°。
负低突起。
正交偏光镜下光学特征:平行消光或斜消光,负延性。
最高干涉色为一级灰或灰白。
最常见的是卡斯巴双晶。
锥光镜下光学特征:一轴晶负光性(正长石常蚀变为高岭土化)。
6、斜长石单偏光镜下光学特征:白色或灰白色,薄片中无色。
斜长石经常变为绢云母和粘土矿物。
表面混浊,呈土灰或褐色。
晶体多为板状。
两组解理完全斜交,解理夹角86°。
负低突起。
正交偏光镜下光学特征:斜消光,负延性。
最高干涉色为一级灰至黄白。
最常见的聚片双晶。
锥光镜下光学特征:一轴晶光性可正可负,(斜长石常蚀变为绢云母化)。
7、方解石单偏光镜下光学特征:薄片中无色,方解石通常为菱面体,薄片中多为粒状。
因折射率很大,No为正中突起,Ne为负低突起,闪突起明显。
三组菱面体完全解理。
正交偏光镜下光学特征:干涉色为高级白。
其双晶带多与菱形解理长对角线平行或近于平行。
锥光镜下光学特征:一轴晶负光性。
8、黑云母单偏光镜下光学特征:黑色、深褐,薄片中褐色。
片状晶形。
横切面六边形,纵切面一组解理极完全。
有较强多色性和吸收性。
多色性Ng= Nm深褐,黄褐、红褐,Np-浅黄或浅黄褐。
吸收性公式:Ng≥Nm﹥Np。
正中-突起。
正交偏光镜下光学特征:干涉色二级顶部至三级顶部。
铁黑云母可达四级。
但由于黑云母本身颜色干扰,有时不易辨别。
为平行消光。
正延性。
锥光镜下光学特征:二轴晶负光性。
(黑云母最易变为绿泥石)。
实验3 常见透明矿物的鉴定(均质体、一轴晶、二轴晶矿物)

3.4 实验步骤
3.二轴晶矿物的鉴定(辉石或角闪石类)
1)单偏光下的特征
a.形态、粒径大小的观察 b.根据贝壳线和突起的等级确定 c.颜色和多色性的观察 d.解理的观察
3.4 实验步骤
2)正交镜下的特征
a.垂直Bxa(Bxo)的切面的干涉光 b.平行光轴的切面的干涉光 c.斜交光轴的切面的干涉光
实验3 实验3 常见透明矿物的鉴定 (均质体、一轴晶、二轴晶矿物)
3.1实验目的和要求 3.1实验目的和要求
• 1.认识常见透明矿物偏光显微镜下的特 征 • 2.正握萤石、石榴石、橄榄石、辉石、 角闪石、磷灰石、石英等鉴定特征
3.2 实验内容
1.均质体矿物的鉴定(萤石和石榴石例) 2.一轴晶矿物的鉴定(石英或磷灰石) 3.二轴晶矿物 实验步骤
3)锥光镜下的特征
a.垂直Bxa(Bxo)的切面的干涉图 b.平行光轴的切面的干涉图 c.斜交光轴的切面的干涉图 d.确定光性正负、延性符号,2V角大小
3.5 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1和实验 掌握的知识观察 根据实验 和实验2掌握的知识观察下列矿物 和实验
并写出各自的鉴定特征: 并写出各自的鉴定特征:
2.一轴晶矿物的鉴定(磷灰石或石英)
1)单偏光下的特征
a.形态、粒径大小的观察 b.根据贝壳线和突起的等级确定 c.颜色和多色性的观察
3.4 实验步骤
2)正交镜下的特征
a.垂直光轴的切面的干涉光 b. b.平行光轴的切面的干涉光 c.斜交光轴的切面的干涉光
3.4 实验步骤
3)锥光镜下的特征
a.垂直光轴的切面的干涉图 b.平行光轴的切面的干涉图 c.斜交光轴的切面的干涉图 d.确定光行正负
3.3 实验仪器和用品
岩石透明性名词解释

岩石透明性名词解释
透明的岩石矿物很多,如冰洲石(透明的方解石)、水晶(透明的石英)等等。
岩石不同的颜色通常是由于所含化学元素不同而造成的,如含Fe3+的岩石多呈红褐色PS:岩石矿物透明度是指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
矿物薄片能透过光线者叫透明矿物,基本上不能透过光线者称为不透明矿物。
广义地说,所有非金属矿物都是透明矿物,所有金属矿物都是不透明矿物。
岩石有各种颜色是因为岩石吸收了白光中的某种波长的色光后所表现出来的互补色。
如果岩石对各种色光都均匀吸收则表现为黑色或灰色,基本不吸收则表现为白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明矿物镜下鉴定
4、石英
单偏光镜下光学特征:无色或白色,薄片中无色透明,表面光滑干净。
他形粒状。
解理不完全,。
正低突起。
正交偏光镜下光学特征:柱状轮廓平行消光,正延性。
最高干涉色为
一级黄白(一般干涉色为一级灰白)。
锥光镜下光学特征:一轴晶正光性
5、正长石
单偏光镜下光学特征:肉红或灰白色,薄片中无色。
表面呈尘土状分
解物而变混浊(当分解物中含铁时呈浅褐色)。
正长石晶体多为板状。
两组解理完全,解理夹
角90°。
负低突起。
正交偏光镜下光学特征:平行消光或斜消光,负延性。
最高干涉色为
一级灰或灰白。
最常见的是卡斯巴双晶。
锥光镜下光学特征:一轴晶负光性(正长石常蚀变为高岭土化)。
6、斜长石
单偏光镜下光学特征:白色或灰白色,薄片中无色。
斜长石经常变为
绢云母和粘土矿物。
表面混浊,呈土灰或褐色。
晶体多为板状。
两组解理完全斜交,解理夹角
86°。
负低突起。
正交偏光镜下光学特征:斜消光,负延性。
最高干涉色为一级灰至黄
白。
最常见的聚片双晶。
锥光镜下光学特征:一轴晶光性可正可负,(斜长石常蚀变为绢云母化)。
7、方解石
单偏光镜下光学特征:薄片中无色,方解石通常为菱面体,薄片中多
为粒状。
因折射率很大,No为正中突起,Ne
为负低突起,闪突起明显。
三组菱面体完全解
理。
正交偏光镜下光学特征:干涉色为高级白。
其双晶带多与菱形解理长
对角线平行或近于平行。
锥光镜下光学特征:一轴晶负光性。
8、黑云母
单偏光镜下光学特征:黑色、深褐,薄片中褐色。
片状晶形。
横切面
六边形,纵切面一组解理极完全。
有较强多色
性和吸收性。
多色性Ng= Nm深褐,黄褐、红
褐,Np-浅黄或浅黄褐。
吸收性公式:Ng≥Nm
﹥Np。
正中-突起。
正交偏光镜下光学特征:干涉色二级顶部至三级顶部。
铁黑云母可达
四级。
但由于黑云母本身颜色干扰,有时不易
辨别。
为平行消光。
正延性。
锥光镜下光学特征:二轴晶负光性。
(黑云母最易变为绿泥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