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资料
阿克苏简介介绍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资源环境压力
阿克苏地区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的挑战,需要采取可持续的 发展方式,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产业结构调整
阿克苏地区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区域合作与竞争
阿克苏地区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 ,同时也要面对其他地区的竞争,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工业发展
阿克苏地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了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地区内主要工业门 类包括能源、化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其中能源和化工行业是地区的支柱产业,纺织和农副产品加工等轻工业也有一 定的发展。
阿克苏地区还积极引进内地企业来疆投资兴业,推动地区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拓展了工业发展空间。但也要注意到工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技术人才短缺、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需要进一步加 以解决。
经济发展
阿克苏地区计划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 合作,促进外贸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实现经济的全面提升。
城市化建设
阿克苏地区有意推动城市化进程,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 高城市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
教育和科技
阿克苏地区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计划加大对教育和科技领域的投入 ,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提升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水资源
阿克苏地区的水资源较为丰富, 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适合发展
水利设施和农业灌溉。
矿产资源
阿克苏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已 探明的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 、铁矿等,其中部分矿产储量大
,开采价值高。
05
阿克苏简介介绍

艺术文化
传统手工艺
阿克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非常发达,如维吾尔族的制毯、刺绣等手工艺品制作技 艺,以及汉族的剪纸、年画等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艺。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浓 郁的地方特色,而且制作精细、技艺精湛,深受游客的喜爱。
文化交流
阿克苏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这种文 化交流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也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 献。
制造业
阿克苏地区积极推进制造业发展,主要涉及机械 制造、化工、纺织等领域。
建筑业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阿克苏地区的建筑业也 得到了快速发展。
服务业
旅游业
阿克苏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 括天山神秘大峡谷、塔里木河等景点 ,旅游业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优势产业 之一。
餐饮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阿克苏地区的餐饮业也得到了快 速发展,各种特色小吃和美食不断涌 现。
阿克苏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地理位置 • 历史背景 • 文化特色 • 自然资源 • 经济发展 • 旅游景点
01
地理位置
所在省份
•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南麓,东 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南与喀什地区接壤,西与克孜勒 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交界,北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接壤 。
伊斯兰教寺院
阿克苏地区有多座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是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
古代墓葬
在阿克苏地区发掘出了大量古代墓葬,为研究当地历史和文化提 供了宝贵资料。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饮食文化
特色美食
阿克苏地区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著名的美食有烤全羊、手抓饭、羊肉串等。 这些美食以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阿克苏地理简介

阿克苏地理简介阿克苏,那可是个超有趣的地方呢!阿克苏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那是一片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
一提到阿克苏,我就满脑子都是它那超美的自然风光。
你能想象大片大片的棉花田吗?就像白色的海洋一样,风一吹,那“海浪”翻滚,特别壮观。
棉花可是阿克苏的重要作物之一呢,那些白白胖胖的棉花就像是大地孕育出的精灵。
还有那神秘的塔里木河,河水悠悠流淌,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穿梭在这片土地上。
它滋润着周边的一切,河两岸的胡杨林更是美得不像话。
胡杨的叶子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颜色,秋天的时候,那满树金黄,就像是大自然打翻了金色的颜料盘,把胡杨林染得金灿灿的。
而且胡杨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很让人敬佩,“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简直就是传奇。
阿克苏的水果也超级好吃。
像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咬一口那叫一个甜,甜到心里去了。
果肉脆脆的,汁水还特别多,感觉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
还有那又大又甜的香梨,皮薄肉嫩,口感清甜,吃起来就停不下来。
阿克苏的人们也特别热情好客。
当你走进一个维吾尔族家庭,他们会拿出各种美食来招待你,像馕啊,烤羊肉串啊,手抓饭啊,每一样都充满了民族特色。
大家围坐在一起,唱歌跳舞,那种氛围特别欢快,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阿克苏的天空也是一绝呢。
湛蓝湛蓝的天空,就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绸缎,上面飘着一朵朵洁白如雪的云朵,那些云朵的形状千奇百怪,有时候像骏马,有时候像绵羊,有时候像棉花糖,感觉就像是老天爷在天上作画一样。
在阿克苏的草原上,还能看到成群的牛羊。
那些小羊就像一个个移动的小白球,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吃草。
牧人骑着马,在草原上放牧,那画面就像是从古老的画卷里走出来的一样。
阿克苏的建筑也很有特色,那些传统的维吾尔族建筑,有着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图案。
清真寺的尖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建筑上的花纹细腻而又精美,每一处都体现着维吾尔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阿克苏还有很多有趣的传统习俗呢。
像热闹非凡的古尔邦节,那时候大家都会穿上漂亮的传统服饰,宰羊宰牛,然后把肉分给亲戚朋友和穷人,这是一个充满爱和分享的节日。
新疆“阿克苏地区”概述

新疆“阿克苏地区”概述阿克苏地区地处东经78°03′至84°07′,北纬39°30′至42°41′间,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和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处南疆中部,东接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西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交界,南与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相邻,北以天山为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接壤。
全地区总面积13.25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235千米。
[7]地形地貌阿克苏地区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海拔7435.3米的托木尔峰是境内的最高点;海拔945-1020米的塔里木河两岸则是境内最低处;北部众多山峰,南部是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为山麓砾质扇形地、冲积平原区、戈壁、绿洲相间;中、低山丘陵带分布有大面积水草丰茂的天然草场,其间有黑音山盆地、拜城盆地、柯坪盆地以及乌什谷地;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原中、下部地势平坦,水量丰富,土地肥沃,是地区的老绿洲所在;沙漠区分布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北部。
[4][8]水文阿克苏地区是新疆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重要的有塔里木河、阿克苏河、多浪河,水资源总量6. 3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5亿立方米。
塔河南有胜利水库、北有多浪水库,总库容1. 48亿立方米。
最大淡水湖为艾西曼湖,面积约26. 57平方千米。
气候阿克苏地区位于亚欧大陆深处,远离海洋,为暖温带干旱型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的显著特征: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且年、季变化大;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热量资源丰富;气候变化剧烈,寒冬酷暑,昼夜温差大,年均风速很小。
阿克苏地区幅员广大,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北部、西部山区湿润多雨,夏季凉爽,冬季寒冷,高山带四季降雪;平原区除拜城盆地、乌什谷地以外都比较干燥,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拜城盆地、乌什谷地则夏季略短,冬季略长,降水稍多;南部沙漠区干燥少雨,多风沙,夏季酷热,冬季干冷。
生物资源阿克苏地区主要珍稀野生动物有塔里木马鹿、兔娜、鹅喉羚、赤狐等。
阿克苏概况(新)

水韵森林之城—新疆阿克苏市概况“阿克苏”因水得名,维吾尔语意为“白水城”,座落于世界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的上游。
古为秦汉之际西域三十六国的姑墨、温宿两国属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是阿克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兵团农一师师部所在地。
阿克苏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是南疆重镇和交通枢纽。
全市总面积2.33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37.6平方公里。
市辖4乡、2镇、1场和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0.8万人。
城区绿地率达38.9%,人均公共绿地9平方米。
阿克苏市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中国人居最佳环境范例城市奖”、“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中国西部大开发新疆十座投资环境最佳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市)”、“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和“国家级优质商品棉基地”等荣誉称号。
2010年阿克苏市在西部百强县市的排名位列第42位。
资源优势一、环境、水能资源优势阿克苏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量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
阿克苏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水源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30—14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2750—3078小时,无霜期长达205—219天,是全国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
阿克苏是新疆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辖区内有冰川1293条,面积4098平方公里,储水量约2154亿立方米,有大小河流16条,地表水年径流量129.4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106.2亿立方米,可开采用量51.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达390万千瓦,为大力发展电力工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二、农林畜牧资源优势阿克苏生态的原始性、绿色、无污染等特点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第二批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县(市)”。
林果业是阿克苏市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阿克苏市紧紧围绕苹果、红枣、香梨、核桃、石榴5大优质果品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林果业发展,阿克苏先后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库尔勒香梨原产地”,阿克苏红富士苹果、红枣、核桃、葡萄被指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供果品。
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一、基本概况阿克苏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总面积13.13万平方公里。
东南西分别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为临,北以天山为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交界,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全地区边境线长23 5公里。
全地区辖8县1市,84个乡镇,56个农林牧场。
总人口251.7万(含农一师29.2万)其中,维吾尔族184.4万,占73.26%,汉族63.91万,占25.39%;农业人口171.77万,非农业人口79.93万),阿克苏市总人口48.55万人。
由36个民族组成,是一个以维吾尔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阿克苏史称“龟兹”、“姑墨”,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在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就在此设立西域都护府,龟兹、姑墨、温宿正式列入汉朝版图。
唐朝政府在此设立安西大都护府,管辖西域三十六国,阿克苏是龟兹国、姑墨国、温宿国所在地。
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政府在此设置参赞大臣,冠名以阿克苏(维吾尔语意为“清澈奔流的水”)。
二、资源现状水土光热资源:“阿克苏”是新疆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共有冰川1298条,冰川面积4098平方公里,储水量21 54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其中流量在10000kr.r12以内的河流有15条,塔里木河流量的70%以上为阿克苏河下泄水;地表水年径流量133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7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379.3万千瓦,在全疆仅次于伊犁。
现有耕地920多万亩,宜垦荒地4000多万亩,森林资源1000多万亩,草场5000多万亩。
阿克苏地区气候宜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2800-3831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183-227天,年平均气温9.9。
c-ii.s℃,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和林果业的种植。
年产原棉1000万担,占全国的九分之一、全疆的三分之一,开工和已落实纺锭规模200万锭;已建成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优质特色林果生产基地,林果面积达407万亩,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1 278元,当年增收571元;高效节水面积达169万亩,种植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3.7%。
阿克苏介绍

亟待保护!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Biblioteka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 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肇始于民间文化,发 展于各绿洲城邦国宫廷及都府官邸,是维吾 尔族优秀的古典音乐,即大型音乐套曲的称 谓。它是维吾尔人民创作出来的一部巨大的 音乐财富,素有"东方音乐明珠"之誉称。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唱词包括哲人箴言、 先知告诫、乡村俚语、民间故事等,其中既有民 间歌谣,又有文人诗作,是维吾尔族人民心智的 生动表现。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音乐形态丰富多 样,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感染力。
天山神木园
向前走了几十公里后,远远 地可以看见戈壁上出现了一个 小绿点,那就是神木园。让人 感到惊奇、不可思议
克孜尔千佛洞简介
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 7千米的河流 阶地上,它背依明屋达格山,南临木扎提河和雀 尔达格山,其间有渭干河蜿蜒流过,东距库车县城 约69千米。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新疆著 名的古代文物遗迹的旅游胜地。 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 “四大石窟” 之美誉,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绵延数千公里。其 中保存壁画的洞窟有80多个,壁画总面积约1万 平方米。它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 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 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 仅有的。
新 疆 新疆麦西莱甫风 情庄园是吐鲁番地区 麦 的一家四星级度假风 西 情庄园,占地72亩, 是葡萄园、杏园、桑 来 园三园合一的特色民 族餐厅。 甫 风 庄园内建有天下第一大馕坑,高8.8米, 情 坑内直径11.8米,可同时烤制2只骆驼、30 只羊。另有民族特色斗鸡,葡萄长廊餐厅 庄 其中有40亩葡萄自行采摘区,就餐免费品 园 尝。 庄园周边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著名的旅
阿克苏简介

阿克苏简介阿克苏简介阿克苏地区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是新疆的一个盛产农产品、棉花、锅炉和化肥的重要工业基地。
作为新疆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阿克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城市。
阿克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的时期,是古老的西域文明的代表之一。
阿克苏曾是罗布泊地区著名的集市和商贸中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
这个地区曾有过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如丝绸之路上的战役、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等。
阿克苏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包括山脉、河流、湖泊、草原、森林等。
这里的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土地肥沃,是很多农作物的理想种植区。
阿克苏的农业以棉花和水稻为主,是新疆和中国其他地区最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
棉花在阿克苏地区的种植历史悠久,坊间有“新疆棉花王国”之称。
阿克苏还有着丰硕的旅游资源,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而备受关注。
阿克苏的旅游景点主要包括亚克西卡峰、楚图克峰、北江大峡谷、库车大峡谷等自然景观,以及巴音塔拉草原、庙米才拉纪念馆、清真寺等文化景点。
这个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旅游胜地。
阿克苏人善良、友好、勤劳,他们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交汇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和文化。
阿克苏是维吾尔族和汉族的聚居地,这里的文化底蕴非常丰富,包括音乐、舞蹈、诗歌等各个方面。
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饮食文化一直以来深受世界各地的喜爱。
总之,阿克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资源丰富、风景秀丽、人民友好的地方。
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各具特色,经历了多年的沧桑变迁,仍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历史和文化。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新疆,阿克苏绝对会是你一个难以忘怀的地方。
阿克苏地区的经济也非常发达,以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为主要产业。
阿克苏地区的农业生产以棉花、小麦、水稻、瓜果、葡萄、牛羊养殖等为主,其中以棉花和其相关产品为主要农产品。
阿克苏地区的工业以化工、冶金、机械、能源、建材等为主要产业,其中以化工业为支柱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
阿克苏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东与沙雅县相邻,西与柯坪、乌什县毗连,南与阿瓦提、洛浦、策勒县接壤,北与温宿、新和县为界。
地理坐标为北纬39°30'ˇ41°27',东经79°39'ˇ82°01'。
市境总面积18369.9平方公里。
东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隔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和田地区相望,西南连接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北以天山为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相连,西北同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
市内海拔高度1114.9米。
距乌鲁木齐市989公里,距喀什市466公里。
行政区划
阿克苏市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中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
辖7乡2镇1场、130个行政村及农12个国营团场。
新中国成立后,阿克苏从1949年至今为阿克苏专署、地区行署所在地。
阿克苏市辖6个街道、2个镇、4个乡:栏杆街道、英巴扎街道、红桥街道、新城街道、南城街道、柯柯牙街道、喀勒塔勒镇、阿依库勒镇、依干其乡、拜什吐格曼乡、托普鲁克乡、库木巴希乡。
市境内有:良种场、红旗坡、兵团一团、兵团二团。
经济情况
初步核算,预计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含一师、石油开采作业区)778.78亿元,较上年增长14.1%;地方生产总值362.87亿元,增长20.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35亿元,增长9.2%;第二产业增加值128.21亿元,增长29.1%;第三产业增加值142.31亿元,增长20.3%。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45:35.33:39.22。
在地方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贡献率为14.14%,拉动经济增长2.86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8.97%,拉动经济增长9.8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93.93亿元,增长35%,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0.66%,拉动经济增长8.2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6.89%,拉动经济增长7.45个百分点。
2011年,阿克苏地区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全疆平均水平,且名列全疆各地州前列,经济增势在全疆看好,跨越发展态势稳健。
2012年,预计实现全地区生产总值 947.7亿元、增长14%(含地方生产总值,兵团农一师,石油作业区),其中:地方生产总值455.6亿元、增长18.5%。
全口径财政收入264.1亿元、增长18.8 %,其中,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亿元、增长13.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4亿元、增长 6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5亿元、增长18.8%;外贸进出口总额5亿美元、增长66.7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8266元、增长 1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09元、增长 15.1%。
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跨越奋进超千亿、两个率先铸辉煌”崭新篇章。
自然气候
阿克苏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地区,降雨量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
市境内有阿克苏新大河、老大河及长年不冻的多浪河流过,年径流量114亿立方米,还有储量5亿立方米的地下水。
市境内的天然河、湖与人工引、排渠系、水库等组成密
布的水网,滋养着广阔无垠、郁郁葱葱的肥美农田和绿洲。
市境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水源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30~14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2855~2967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量较多的地区之一,光热资源十分丰富,无霜期长达205~219天,昼夜温差大适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水资源
阿克苏在维吾尔语中意为“清澈的水”。
阿克苏地区是新疆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境内共有冰川1298条,面积为4098平方公里、储水量约2154亿立方米。
高山冰川、天山积雪是地表河水的主要补给源泉,区内主要有阿克苏河、渭干河、塔里木河三大水系及大小16多条河流和60多条泉流。
地表水年径流量129.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106.2亿立方米,可开采利用量51.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达390万千瓦。
地表水形成许多小湖泊。
全地区有各类水面l865万亩,可养殖水面23万亩,己利用水面18.65万亩。
目前,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己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体系。
由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投资8亿多元人民币的塔里木环境保护和灌排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成,现己进入二期工程。
由国家投资兴建储水量为6.4亿立方米的克孜尔大型水库已开始产生灌溉、防洪、发电效益,东部的渭干河水系基本步入科学化管理轨道。
西部的阿克苏河水系,是今后地区水利开发建设的重点。
水利概况
阿克苏市水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河流、水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地下水蕴藏量非常可观。
阿克苏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阿克苏河和多浪渠。
阿克苏河源于天山南脉,由昆马力克河和托什干河汇流而成。
年径总流量67.33亿立方米,流经乌什、温宿两县的山间谷地,从北向南穿越阿克苏市境70余公里,至肖加克汇入塔里木河,全长132公里。
多浪渠除从阿克苏河东岸引进部分河水外,主要靠温宿县青年渠和唐阿克渠供水,全长75公里,年径流量7.86亿立方米。
多浪灌区和老大河灌区,现有耕地64万亩,灌溉面积102万亩。
为保证塔里木的生态平衡,《阿克苏河流域规划》规定,阿克苏河在保证每年向塔里木河下泄|33亿立方米水的基础上,对阿克苏市承担的额定供水量2000年前为9.3亿立方米,至2050年为9.7亿立方米,阿克苏市目前灌区年用水量为8.6亿立方米。
近年来,阿克苏市大搞节水工程。
对渠道进行了工程化防渗处理,修建了大量的水利配套设施;大搞土地平整,引进了先进的灌溉管理技术,渠系水利用系数不断提高,亩灌溉定额不断下降,在实施节水工程,,大灌溉面积方面,潜力很大。
灌区内水能蕴藏总量勘测为8450千瓦,目前仅开发出5350千瓦,开发潜力很大。
阿克苏市灌区地处山前盆地潜水溢出带的冲积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丰富,蕴藏量为8.9亿立方米,可供开采量为5.35亿立方米。
交通通讯
阿克苏交通、通讯事业发达。
市境内公路总里程2584公里,314国道贯穿境内。
阿克苏市扼南北疆交通要隘。
北跨天山,可达伊犁洲;南越沙漠,直至和田地区;西抵喀什地区、莎车县;东通库车达库尔勒、吐鲁番和首府乌鲁木齐。
黑色公路通往地区各县及本市各乡场、农一师各团场。
民航班机北达乌鲁木齐延伸至全国各地,南飞喀什、和田地区。
邮电局(所)31个。
程控电话、无线电话、传真方便快捷。
邮电通讯事业的发展,大大缩短了阿克苏与国内外交往的距离。
其他资源
阿克苏地区土地人均111.34亩,是全国人均15亩的七倍多。
木材蓄积量7万立方米。
草场总面积549.31万亩,实际利用面积541.9万亩。
全市胡杨林20余万亩,人工林9万亩,宜地林71.6万亩,另有515.6万亩荒漠宜地林。
是西北地区发展畜牧、林业、园艺难得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