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市场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生物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目录1. 行业概况1.1 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1.2 主要发展方向1.3 竞争格局2. 技术创新2.1 新药研发技术2.2 个性化医疗2.3 生物技术应用3. 政策环境3.1 政府支持政策3.2 行业监管政策3.3 国际合作4. 企业分析4.1 大型生物医药企业4.2 创新型企业4.3 地区分布5. 发展挑战5.1 临床试验难度5.2 风险投资不足5.3 法规限制6. 市场前景6.1 潜在增长机会6.2 市场需求趋势6.3 未来发展预测7. 结语1. 行业概况1.1 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生物医药行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生物医药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1.2 主要发展方向生物医药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生物技术、精准医疗和创新药物研发等领域。

这些方向将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1.3 竞争格局生物医药行业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国际知名药企和国内创新型企业。

企业之间在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2. 技术创新2.1 新药研发技术生物医药行业不断推出新的药物研发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治疗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

这些技术的进步将带来更多创新药物的问世。

2.2 个性化医疗个性化医疗是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基因检测等技术,实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诊疗,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2.3 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在生物医药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生物制药、生物材料和生物检测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推动行业的发展。

3. 政策环境3.1 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对生物医药行业给予了重要支持,包括研发资金、税收优惠和减少审批时间等政策,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2 行业监管政策生物医药行业在临床试验、药品上市和市场监管等方面受到严格监管,政府加强监管力度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

3.3 国际合作生物医药行业在国际合作方面日益密切,通过与国际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促进技术交流和创新合作,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2023年生物制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生物制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生物制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生物制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之一,属于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行业。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生物制药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对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其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行业现状1.市场规模生物制药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涉及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

根据中国药学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市场总规模达到了1083亿元,同比增长19.4%。

其中,抗肿瘤药品是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种,而生长激素类药品是增长最快的品种。

2.市场竞争生物制药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布局。

国外企业主要集中在市场中高端药品,如肿瘤免疫治疗药品、重症医学领域等,而国内企业则主要集中在生物仿制药和基础研究等领域。

3.政策环境生物制药行业是国家高新技术领域,政府一直给予大力支持。

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具体规划和政策指导,指出了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促进了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问题分析1.研发能力不足目前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相对国外企业存在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还需要加强国内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

2.市场信任度低由于公司之间相互效仿,市场上仿制药多种多样,相似度较高,导致市场仿制品信任度比较低,影响市场竞争力。

3.品种申报周期长随着仿制药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品种研发和上市审批周期越来越久,影响了生物制药企业快速上市。

三、未来趋势1.发展示范园区未来生物制药行业需要大面积发展示范园区,将政策扶持、平台资源、企业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更加完整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技术的交叉和协同。

2.绿色制药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绿色制药将逐渐成为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采用绿色制药技术,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加大基础研究力度通过加强基础研究,拓宽技术路线与创新方向,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企业更加精细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奠定基础。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3篇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3篇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
第一篇:生物制药行业概述
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学方法,以生物体或
其代谢产物为原料,生产包括生物制剂、基因工程制品等多种产品的一门高技术产业。

它是生物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也是世界范围内科技领域的热点领域之一。

发展历程:生物制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此后经过
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在9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生物制药已经成为了全球医药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生物制药市场已经成为了全球医
药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化学药物被认为市场饱和的条件下,生物制药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将达到6440亿美元左右,其中,美国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的40%以上。

发展趋势:未来,生物制药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为生物制药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同时,像精准医疗、个性化治疗等概念的提出也将不断地推动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

现状分析:中国生物制药在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与国外领先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一方面是在生产技术和研发技术方面,中国生物制药与国外生物制药相比还较为薄弱;另一方面,政策环境、市场竞争等因素也制约了中国生物制药的发
展。

结论:未来,生物制药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也将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其在全球生物制药市场的影响力。

生物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分析报告一、引言生物医药行业是指以生物技术为基础,开展药物研发、生产和应用的产业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生物医药行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将对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

二、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分析1. 市场规模生物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巨大且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在2019年达到了1.2万亿美元,并以每年10%的增速递增。

2. 增长趋势生物医药行业未来的增长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a) 技术创新:生物医药行业借助基因工程、细胞治疗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带来更多高效、安全、个性化的药物。

b)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对医疗保健品和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c)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持和保护。

d) 国际合作:生物医药行业的国际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促进技术、人才和市场资源的共享。

三、生物医药行业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生物医药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a) 技术风险: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开发风险较高,需要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支持。

b) 法律法规:生物医药行业面临复杂的法律法规环境,涉及临床试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

c) 市场竞争:生物医药行业竞争激烈,各个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寻求突破。

2. 机遇生物医药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a) 新技术突破: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推动行业的发展,并带来更多的商机。

b) 市场需求增长: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增加,对生物医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

c) 国际市场拓展:生物医药行业在国际市场上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四、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策略1.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鼓励科学家和企业进行创新研究,培养高素质的研发人才。

生物药调研报告

生物药调研报告

生物药调研报告调研背景和目的:生物药是指通过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具有高效、高度特异性和少副作用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生物药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和潜在风险,为相关企业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进行调研。

通过收集文献资料、观察实验室和生产线,以及访谈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

调研结果与分析:1. 生物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医疗技术的进步,生物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预计未来几年,生物药市场将持续增长。

2. 关键技术突破提升药物疗效:生物药的研发主要依赖于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这些技术的突破使得生物药的疗效得到了显著提升。

3. 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生物药在癌症治疗、肿瘤免疫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罕见病治疗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 市场竞争激烈:生物药市场竞争激烈,不仅有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的竞争,还有后来者的追赶。

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5. 安全性和便利性需持续改进:生物药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企业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生物药的疗程较长、冷链运输要求严格,企业需要不断改进技术和运输方式,提高产品的便利性。

调研结论与建议:生物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挑战。

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应注重研发创新,提高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企业才能在生物药市场中取得成功。

生物制药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物制药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物制药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在生物体内或外部选用适量的生物材料,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得到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制备成品。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制药在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生物制药相对于化学合成药物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更高的效果,因此备受广泛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生物制药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决策参考,推动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

二、市场分析1. 生物制药市场概况生物制药市场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2019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000亿美元。

其中,抗体药物、蛋白质药物、疫苗等是生物制药市场的主要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 中国生物制药市场发展情况中国生物制药市场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具有较高的增长速度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市场规模达到了25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5000亿元。

中国政府加大对生物制药领域的支持力度,为生物制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 生物制药市场竞争格局生物制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生物制药企业,以及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生物制药企业。

在产品开发、生产技术、市场渠道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市场份额逐渐形成明显的集中态势。

三、行业现状1. 生物制药技术水平中国生物制药技术水平逐渐提升,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和技术体系。

在新药研发、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2. 生物制药生产能力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产能不断提升。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批生产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生物制药企业,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部分产品还具备出口潜力。

3. 生物制药监管政策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生物制药行业的监管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规范了生物制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上市审批流程,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强了产品质量控制。

生物医药行业调研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调研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调研报告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细分含生物医药、生物医疗设备、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产业等等。

下面是一份生物医药行业调研报告,欢送查看!近几年,生命科学的开展也使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相结合,产生了生物医药领域,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加速了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和新药的研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制药巨头都瞄准了生物制药这一新兴的领域,争相生物医药市场。

在中国,制药行业正处于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

新版GMP对制药企业的改造,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格局,目前国内一些知名药企也开始进军生物医药领域。

1、生物医药概念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

各国、各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定义和圈定的范围很不统一,甚至不同人的观点也常常大相径庭。

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分子、细胞、、器官乃至整个人体系统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技术的总称。

生物医药,一个医药行业的新兴产业,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了生物医药开展的重点,包括基因药物、蛋白药物、单抗克隆药物、治疗性疫苗、小分子化学药物等,优良的政策将积极促进我国生物医药的高速开展,生物医药产业令人期待。

确切地说,生物技术药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克隆抗体工程或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的源自生物体内的天然物质,用于体内诊断、治疗或预防的药物,主要指基因重组的蛋白质分子类药物,如激素和酶、疫苗、单克隆抗体等药物。

相对于传统医学,生物技术药物有着突出的疗效和社会效益。

在临床治疗方面,对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的治疗,如遗传性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生物技术药物的作用举足轻重,甚至不可替代。

从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到1982年,FDA批准第一个基因重组生物制品,从此揭开了生物制药的序幕。

20世纪90年代后,生物制药高速开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生物技术异军突起,欧美在研制和生产生物药品方面成绩斐然,韩国、在亚太国家中开展较快,同时,东南亚范围内生物仿制药企业也开展势头良好。

2023年生物制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生物制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生物制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制造制剂的产业,是当前全球医药行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方向之一。

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生物制药具有良好的疗效、高度特异性、较少副作用等优点,已成为各国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规模1. 全球市场规模:根据最新研究报告,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6年达到约5567亿美元,在未来几年内有望以年均复合增长率8.3%的速度增长。

2. 中国市场规模:中国生物制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预计将达到1,262亿元人民币。

未来十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

同时,随着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未来还将有更多的生物制药产品问世。

市场主要因素1. 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对药物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老年人群体对药物的需求量大,涉及领域广泛,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

因此,生物制药产品在老年人群体中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2. 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生物制药产品不仅在治疗癌症、肝炎等传染性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口腔、皮肤、呼吸系统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随着生物制药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新领域的生物制药产品研发越来越活跃,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3. 经济发展的带动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由于生物制药产品的治疗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因此愈来愈多的人开始购买生物制药产品,为市场带来更大的需求。

市场前景生物制药已成为全球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未来几年中,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生物制药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更高。

1.治疗效果更好与传统化学合成药物相比,生物制药产品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生物制药产品来源于天然生物体内的活性成分,更容易被机体吸收和利用,因此药效更好。

2.副作用更少生物制药产品的研究侧重于用低毒性代替高毒性成分,因此生物制药产品的副作用更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生物药市场研究报告第一章生物药行业概览1. 生物药行业概述生物药是指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包括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疫苗及基因和细胞治疗药物等。

与化学药相比,生物药具有更高功效及安全性,且副作用及毒性较小。

由于其具有结构多样性,能够与靶标选择性结合及与蛋白质及其他分子进行更好的相互作用,生物药可用于治疗多种缺乏可用疗法的医学病症。

生物药是目前世界上最畅销的医药产品。

根据各药企年报统计,2018 年全球最畅销的10 个药物中,有9 个药物是生物药,包括7 个单克隆抗体药物和2 个融合蛋白药物。

该九种生物药的销售收入总额为769 亿美元,占2018 年十大畅销药物总销售收入866 亿美元的88.80%。

2. 全球生物药市场发展情况凭借生物药卓越的疗效、生物科技的显著发展以及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从2014 年的1,944 亿美元增长为2018 年的2,618 亿美元,2014 年至2018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7.7%。

随着一些“重磅炸弹”单抗药物专利到期,生物类似药的高速发展和肿瘤免疫疗法的兴起,预计到 2023 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会达到 4,021 亿美元,2018 年至 2023 年的年复合增 长率为 9.0%。

到 2030 年的市场将会扩大至 6,651 亿美元,2023 年至 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7.5%。

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2014-2030E单位:十亿美元中标价口径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注:包含所有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销售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3. 中国生物药市场发展情况2018 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已达到15,334 亿元,2014-2018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1%。

到 2030 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 32,004 亿元,2018-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6.3%。

中国生物药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具有强劲的增长潜力,增速领先于医药市场的整体情况。

2018 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达 2,622 亿元人民币。

随着可支付能力的提高、患者群体的增长以及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预计至 2023 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 6,412 亿元人民币,同期年复合增长率为 19.6%。

而随着医药研发投入的增加,预计在 2030 年生物药市场将会达到 13,198 亿人民币,2023 年至 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0.9%。

548.1 586.4627.5 341.2 370.6402.1435.1 469.9507.5194.4 204.8 220.8240.2261.8 286.7313.1期间 生物药 2014-2018 7.7% 2018-2023E 2013E-2030E9.0% 7.5%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2014-2030E单位:十亿人民币中标价口径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注:包含所有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销售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第二章 单克隆抗体药物及 PD-1/PD-L1 市场分析1. 单克隆抗体市场分析1.1 单克隆抗体药物简介抗体是指能够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球蛋白。

抗体药物是一种由抗体物质组成的药物,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以及 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s ,抗体药物偶联物)、双特异性抗体、Fc 融合蛋白等。

单抗是由单一 B 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达的抗体,具有纯度高、专一性好、重复性好且能持续地无限量供应等优点。

单抗通过与细胞表面的配体或受体结合,可抑制配体与其特定受体结合,阻断目标信号路径并防止下游效应,如炎症级联反应的激活。

单克隆抗体根据免疫原性分为鼠源单抗、人鼠嵌合单抗、人源化单抗以及全人源化单抗。

单克隆抗体有多种功能,包括能够抑制细胞表面抗原与其配体或与其特定受体结合,阻断目标信号路径、抑制上下游生物效应。

1,219.81,319.81,119.1924.91,017.4737.4833.2387.0 464.4548.0641.2116.7 145.3183.6 218.5262.2 317.2期间 生物药 2014-201822.4% 2018-2023E 2023E-2030E19.6% 10.9%1.2 全球单克隆抗体市场发展情况自2013 年以来,单克隆抗体是全球生物药市场最大的类别。

2018 年,全球单抗细分市场占全球生物药市场的55.3%,2014 年至2018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2%。

预期随着全球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新单克隆抗体的研发、渗透率的提高,全球单抗市场在2023 年将继续增长至2,356 亿美元,2018 年至2023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2%,到2030 年将增长为3,280 亿美元,2023 年到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8%。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1.3 中国单克隆抗体市场发展情况与全球市场不同的是,中国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在欧美市场上市的许多药物尚未在中国获批。

2018 年中国单抗市场仅占总生物药市场的6.1%,单克隆抗体药物在中国的种类较少、覆盖率较低。

从2017 年开始,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在单抗药物覆盖方面显著扩大,这有利于提高未来单抗药物的渗透率。

同时,免疫治疗产品的引入,例如特瑞普利单抗等PD-1 抑制剂在中国的获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单抗市场的扩大。

预计到2023 年,该市场将增长到1,565 亿元人民币,2018 年到2023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7.9%。

到2030 年,中国单克隆抗体市场规模将增长到 3,678 亿元,2023 年到 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3.0%。

中国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规模(2014-2030E )单位:十亿人民币中标价口径期间 年复合增长率2014-2018 21.1% 2018-2023E57.9% 2023E-2030E13.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数据来源: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 PD-1/PD-L1 市场分析2.1 全球 PD-1 及 PD-L1 抑制剂市场发展情况截至 2019 年 6 月,全球共批准 9 款 PD-1/PD-L1 产品,包括 6 款 PD-1 和 3 款 PD-L1 产品。

其中百时美施贵宝的 Opdivo 和默沙东的Keytruda 最早于 2014 年获批,目前已获批可用于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霍奇金淋巴瘤、头颈癌、尿路上皮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等多种适应症的治疗。

作为广谱抗肿瘤单抗,PD-1/PD-L1 抑制剂的市场快速增长,从 2014 年的 0.8 亿美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163 亿美元。

随着更多 PD-1/PD-L1 抑制剂的获批、适应症的扩展和渗透率的提高,预期全球 PD-1/PD-L1 抑制剂市场会进一步增长,于 2027 年达到峰值 798 亿美元。

308.9333.6353.6 367.8280.8244.2203.5156.5110.273.57.48.59.811.816.024.944.8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2 中国PD-1 及PD-L1 抑制剂市场发展情况中国PD-1/PD-L1 抑制剂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具有强劲的增长潜力。

预计PD-1/PD-L1 产品将涵盖临床治疗中的不同适应症。

2019 年上半年,共4 款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其中艾瑞卡已获批但于2019 年上半年尚未开始销售)。

预期随着不断扩大的适应症和患者教育带来的可及性的增强,中国PD-1/PD-L1 抑制剂市场迎来快速增长,于2023 年达到664 亿人民币,从2018 年到2023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33.5%。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截至2019 年6 月,中国共有5 种获批的PD-1 疗法,分别为两家进口、三家国产。

两家进口产品分别为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默沙东的Keytruda;三家国产产品分别为君实生物的拓益、信达生物的达伯舒和恒瑞医药的艾瑞卡。

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已申请上市,处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中。

数据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截止到2019 年6 月,国内企业已有17 家企业开展关于PD-1 的临床试验,其中君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百济神州(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默沙东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和百时美施贵宝(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处于研发第一梯队。

中国的临床赛道竞争较为激烈,截至2019 年8 月31 日,国内共有23 个针对PD-1 单抗的III 期单药试验和52 个针对PD-1 单抗的III 期联合治疗试验正在开展。

第三章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市场分析1.1 全球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市场发展情况全球阿达木单抗市场规模从2014 年的129 亿美元增长至2018 年的206 亿美元。

自2018 年起,受全球生物类似药的冲击,原研药修美乐的销售额预期将从2018 年的205 亿美元下降到2023 年的123 亿美元。

和原研药相比,生物类似药研发成本较低,因而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预计2023 年全球生物类似药市场规模达到40 亿美元。

由于生物类似药的占比不断提升,且比原研药价格要低很多,阿达木单抗整体的市场规模呈下降趋势。

1.2 中国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市场发展情况治疗费用过高是原研药在国内渗透率较低的根本原因,而生物类似药研发低于原研药,具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

阿达木单抗原研药修美乐年花费约为20 万元,如考虑该药物生产商艾伯维在中国的4+6 赠药计划,年费用约为6 万元,这对于很多需要长期用药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家庭造成了极大的负累。

2019 年,新闻显示修美乐在北京、江西的部分医院的中标价格下调,分别从7,600 元/支及7,800 元/支下调至3,160 元/支,不排除未来在其他省份也会降价。

此次降价为地市议价结果,是企业自主申请降价得到的价格,但与此同时,艾伯维在北京、江西两地也同步取消了4+6 赠药计划,患者需自付全部花费,因此年均花费仍与其他地市持平,此次降价未对市场渗透率造成显著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