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方案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2)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1、对到君华苑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所有35岁以上人群,进行首诊测血压,以提高高血
压病人的检出率。
2、血压计要标准,测血压技术要规范。
3、血压测量读数要精确: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两次间隔不少于2分钟,如果两次测量
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大于5 mmHg,则需在间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取三次读数的平均值。
4、掌握血压值判定标准及分级: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定义,高
血压为18岁以上成人在未服用搞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 mmHg。
收缩压≥140 mmHg而舒张压<90 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既往
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已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5、所有医护人员为责任人,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
志中记录血压值。
对诊断为高血压的病人要进行管理和访视,每3个月一次(血压控制不满意的加强随访次数);同时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6、加强信息管理,建立报告制度。
7、社区领导组对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本站内
工作考核范围。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表。
35岁及以上患者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及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1、院内各科室要为当年度35岁及以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提高高血压高危人群及患者的检出率。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
2、内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全科等门诊科室,把35岁及以上患者首诊测量血压作为常规检查内容,在电子病历(或门诊日志)中记录血压值。
3、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并为患者提供面对面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患者到辖区镇(街)卫生院/卫生室建立高血压档案,接受规范的治疗和管理。
4、对发现的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及行为干预,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其每半年复查一次血压。
5、镇(街)卫生院根据网络直报系统,及时核实患者信息,对新发现的高血压患者纳入管理。
6、定期对各科室35岁及以上患者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列入责任奖惩范围。
7、定期导出首诊测血压名单存档。
每年1月15日前上报上年35岁及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年度报表至xxxxxxx。
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宿豫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岁以上人群
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
1、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2、门诊及随访时应备有立式水银血压计和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
3、接诊医生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应给予测量血压,并将测得的血压记录在门诊病人登记本及随访记录中。
4、凡测得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者,应将其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高血压病史等内容记录到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并进行随访跟踪。
5、每月2日前将上月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情况汇总上报卫生服务中心。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数据每半年分析一次,以指导辖区内防病工作。
7、对诊断为高血压病患者的,应将其纳入本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体系,根据《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方案》要求,积极开展高血压病专科门诊及社区高血压健康促进干预,实施动态管理。
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
为了切实做好辖区内高血压患者的筛查和管理,按照《2011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测量对象:所有就诊的35岁及以上首诊病人。
二、测量责任人:卫生院内所有临床医生,村医。
三、判定标准:参见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版),未服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即判定为高血压。
四、管理:
1.所有就诊患者均应登记在门诊日志上。
2.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填写“门诊高血压患者筛查登记表”。
按日交到公共卫生科,纳入“慢性病——高血压”常规管理。
五、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
每位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详细对患者进行检查,填写“门诊日志”和“门诊高血压患者筛查登记表”,对确诊患者应进行规范化管理。
2.严格督促检查。
结合今年重点工作和项目要求,将定期对“门诊日志”等进行检查,核实。
对敷衍了事,弄虚作假者进行严肃处理。
泾明乡卫生院
二0一二年四月一日。
中心卫生院2024年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血糖工作实施方案

中心卫生院2024年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血糖工作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行为和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日益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为提高辖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期给予积极的健康指导和合理的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35岁首诊测血压、测血糖筛查工作,早发现,早诊治,落实辖区医疗卫生机构门诊35岁及以上就诊人员、住院患者、体检人员首诊血压,血压、血糖检测率达到100%,加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主动搜索筛查工作力度,对发现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及时建档并纳入我院公共卫生科进行健康管理。
二、实施范围(一)实施单位:清水中心卫生院、清水卫生院辖区各村卫生室。
(二)责任报告单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三)项目覆盖人群:所有35岁及以上首次到医疗机构就诊者。
三、职责与分工(一)卫生院:清水中心卫生院各门诊科室为责任科室,科室所有的临床医护人员为责任人,建立本单位首诊测血压制度,认真组织对本单位的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把首诊测血压血糖工作列入相应责任人员岗位管理目标考核;对就诊的35岁以上病人须在门诊日志或专用血压、血糖登记簿上记录测量结果,同时在病历首页上注明血压值、血糖值及测量日期。
初诊为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要同时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处方;明确专人负责对35岁以上首诊人数、测血压数、血糖数和高血压、糖尿病检出数进行统计,每月报至公共卫生科,公卫科及时将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相关资料及时反馈给患者居住所在地村卫生室,纳入常规管理。
对于血压、血糖在正常高值的高风险者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指导,并且每半年主动监测血压、血糖变化情况。
(二)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簿,按行政村登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并将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相关资料及时反馈给村卫生室;督促各村卫生室按照《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规范》《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对慢性病进行规范管理;卫生室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簿,按照《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规范》、《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对慢性病进行规范管理;每月将35岁以上首诊人数、测血压数、测血糖数、高血压、糖尿病检出数以及管理情况上报至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辖区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血糖工作开展情况,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
新首诊测量血压规定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规定
根据郑卫疾控【2013】21号《关于印发郑州市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了做好来院就诊人群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期给予健康指南和合理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凡在我院就诊的35岁以上首诊患者必须测量血压,测量血压率>95%。
二、并由首诊医生在“门诊日志”上详细记录首诊患者血压测量情况。
三、在“门诊病历”首页上注明血压值及测量日期,对既往确认高血压患者和初诊高血压的人群进行高血压防控知识教育和指导。
四、门诊登记本项目要填写齐全、清晰。
“年龄”要具体到岁,不能只写“成年”;“初诊”患者在初诊栏中打“√”,“复诊”患者在复诊栏中打“√”。
五、每月由专人负责对本院35岁以上门诊首诊测血压情况进行统计上报。
六、医院把本项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与科室质控挂钩,对工作做得好的在全院院周会上给予表彰,对不重视该项工作,缺乏规范的原始记录者,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根据情节轻重,扣罚科室质控分及个人绩效工资。
具体扣罚如下:
1、填写项目不齐全或不规范(特别是年龄未具体到岁或写成成年,或未填写年龄;未填写初诊或复诊)的,每漏填或不规范的一项扣1分,扣分结果纳入我院医疗质量管理中。
2、对于测量血压率低于90%的,扣分结果纳入我院医疗质量管理中;扣罚当月100元工资;低于90%且在后三名的加扣50元工资。
3、对拒绝提供门诊登记本的扣分结果纳入我院医疗质量管理中;扣罚当月200元工资。
七、本规定自发放之日起执行,以前规定自行作废。
2013年9月4日。
35岁首诊测血压工作方案 35岁以上高血压首诊制度

35岁首诊测血压工作方案 35岁以上高血压首诊制度简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35岁以上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高血压。
为了提前发现高血压患者并做出恰当的干预措施,我们制定了35岁首诊测血压工作方案。
该方案主要针对35岁以上的人群,通过测量血压来筛查潜在的高血压患者。
测血压工作方案目的测血压工作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提早发现35岁以上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以便及时采取控制血压的措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测血压流程1.首次诊断:35岁以上的患者首次就诊时,应该测量其血压。
医生或护士应该正确操作血压计,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测量。
2.测量间隔:若初次测量结果正常,可以每年进行一次血压检测作为随访。
若初次测量结果异常,则应该根据情况进行更详细的测量。
3.血压测量位置:血压应该在安静环境下进行测量。
患者应该坐在舒适的位置上,将袖带正确地绑在上臂上。
测量时,患者的手臂应该平放在桌子上,心脏水平位置。
测量过程中,患者应该放松身体,不要说话或活动。
4.血压测量设备:应该使用经过校准的血压计进行测量。
5.血压测量结果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或者高血压前期,以便决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血压测量标准血压测量的标准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血压范围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分类:•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120毫米汞柱(mmHg)且舒张压小于80mmHg。
•高血压前期:收缩压介于120-139mmHg之间或舒张压介于80-89mmHg之间。
•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且/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测量记录每一次的血压测量结果应该被记录下来,并进行标注。
测量记录的信息可以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测量时间、测量位置、测量设备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跟踪患者的血压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结论通过35岁首诊测血压工作方案,我们可以提早发现3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及时采取控制血压的措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门诊制度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门诊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在给35岁以上人员诊疗时,要求问询是否为首次诊疗,如属首次诊疗,要先行测量血压,将患者的详细信息、测量结果在门诊登记簿上予以记载备查。
二、当测量结果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时,一按医疗规范要求进行治疗或进一步确诊,确诊后填写四病报告卡,由疾病预防控制科按慢性病管理要求进行管理。
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初诊为高血压的病人要同时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处方,进行健康宣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方案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可以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在早期因症状不明显而不易被患者所觉察,易导致严重的后果。
早期发现高血压病人和高危人群,早期进行诊断、治疗和干预,是有效降低和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城镇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根据丰台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加强丰台区356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的通知》,我院实施对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制度。
一、门诊部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各相关诊室醒目位置设置“35岁以上首诊病人请测血压”的标志,以提醒就诊者配合。
二、全院各科室门诊医生,对就诊的35岁以上首诊病人必须进行血压测量,并将血压检测结果记录于就诊者门诊病历和病历首页上。
三、接诊医生必须向就诊者说明血压状况,对高血压病人和血压偏高者应做好健康教育、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患者及时接受正规治疗。
高血压病人再次就诊时应给予常规测量血压和规范治疗。
六、医务部将定期对各科室35对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酌情给予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