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有用的材料成型原理试卷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材料成型试题(含答案)

材料成型试题(含答案)

试卷1一、思考题1.什么是机械性能?(材料受力作用时反映出来的性能)它包含哪些指标?(弹性、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等)各指标的含意是什么?如何测得?2.硬度和强度有没有一定的关系?为什么? (有,强度越高,硬度越高)为什么?(都反映材料抵抗变形及断裂的能力)3.名词解释:过冷度,晶格,晶胞,晶粒与晶界,同素异晶转变,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

4.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什么关系?对晶粒大小有什么影响? (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

)5.晶粒大小对金属机械性能有何影响?常见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些? (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塑韧性越好。

孕育处理、提高液体金属结晶时的冷却速度、压力加工、热处理等)6.说明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和珠光体的合金结构和机械性能。

7.默绘出简化的铁碳合金状态图,并填人各区域内的结晶组织。

8.含碳量对钢的机械性能有何影响?二、填表说明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机械性能指标三、填空1. 碳溶解在体心立方的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称铁素体,其符号为F ,晶格类型是体心立方,性能特点是强度低,塑性好。

2. 碳溶解在面心立方的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称奥氏体,其符号为 A ,晶格类型是面心立方,性能特点是强度低,塑性高。

3. 渗碳体是铁与碳的金属化合物,含碳量为6.69%,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

4. ECF称共晶线线,所发生的反应称共晶反应,其反应式是得到的组织为 L(4.3%1148℃)=A(2.11%)+Fe3C 。

5. PSK称共析线线,所发生的反应称共析反应,其反应式是A(0.77%727 ℃)=F(0.0218%)+ Fe3C 得到的组织为珠光体。

6. E是碳在γ-Fe中的最大溶解度点,P是碳在α-Fe中的最大溶解度点, A l线即 PSK ,A3线即 GS , A cm线即 ES 。

7. 45钢在退火状态下,其组织中珠光体的含碳量是 0.77% 。

8.钢和生铁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钢的含碳量小于2.11%,生铁2.11-6.69% 在组织上的主要区别是生铁中有莱氏体,钢中没有,在性能上的主要区别是钢的机械性能好,生铁硬而脆。

材料成型复习题及答案

材料成型复习题及答案

2-1 判断题(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浇注温度是影响铸造合金充型能力和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

提高浇注温度有利于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

因此,浇注温度越高越好。

(×)2.合金收缩经历三个阶段。

其中,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的基本原因,而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的主要原因。

(O)3.结晶温度范围的大小对合金结晶过程有重要影响。

铸造生产都希望采用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或共晶成分合金,原因是这些合金的流动性好,且易形成集中缩孔,从而可以通过设置冒口,将缩孔转移到冒口中,得到合格的铸件。

(O)4.为了防止铸件产生裂纹,在零件设计时,力求壁厚均匀;在合金成分上应严格限制钢和铸铁中的硫、磷含量;在工艺上应提高型砂及型芯砂的退让性。

(O)5.铸造合金的充型能力主要取决于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条件和铸型性质。

所以当合金的成分和铸件结构一定时;控制合金充型能力的唯一因素是浇注温度。

(×)6.铸造合金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分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

共晶成分合金由于在恒温下凝固,即开始凝固温度等于凝固终止温度,结晶温度范围为零。

因此,共晶成分合金不产生凝固收缩,只产生液态收缩和固态收缩,具有很好的铸造性能。

(×)7.气孔是气体在铸件内形成的孔洞。

气孔不仅降低了铸件的力学性能,而且还降低了铸件的气密性。

(O)8.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

(O)2-2 选择题1.为了防止铸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等缺陷,可以采用的措施有(D)。

A.减弱铸型的冷却能力;B.增加铸型的直浇口高度;C.提高合金的浇注温度;D.A、B和C;E.A和C。

2.顺序凝固和同时凝固均有各自的优缺点。

为保证铸件质量,通常顺序凝固适合于(D),而同时凝固适合于(B)。

A.吸气倾向大的铸造合金;B.产生变形和裂纹倾向大的铸造合金;C.流动性差的铸造合金;D.产生缩孔倾向大的铸造合金。

专升本《材料成型原理》_试卷_答案

专升本《材料成型原理》_试卷_答案

专升本《材料成型原理》一、(共75题,共150分)1. 液态金属本身的流动能力称为()。

(2分)A.流动性B.充型能力C.粘性D.自然对流.标准答案:A2. 当润湿角为()时,称为绝对润湿。

(2分)A.大于90°B.小于90°C.等于0°D.等于180°.标准答案:C3. 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

(2分)A.越高B.越低C.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D.不一定.标准答案:B4. 结晶温度范围大的液态金属其凝固方式一般为()。

(2分)A.逐层凝固B.中间凝固C.流动凝固D.糊状凝固.标准答案:D5. 除纯金属外,单相合金的凝固过程一般是在()的温度区间内完成的。

(2分)A.固相B.液相C.固液两相D.固液气三相.标准答案:C6. 非共生生长的共晶结晶方式称为()。

(2分)A.共晶生长B.共生生长C.离异生长D.伪共晶生长.标准答案:C7. 液态金属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因气体溶解度下降,析出的气体来不及逸出而产生的气体称为( )。

(2分)A.析出性气孔B.侵入性气孔C.反应性气孔D.都不对.标准答案:A8. 在焊接中的HAZ代表()。

(2分)A.热影响区B.熔池C.熔合线D.焊缝.标准答案:A9. 酸性焊条采用的脱氧剂主要是()。

(2分)A.锰B.硫C.磷D.碳.标准答案:A 10. 试验表明焊接熔池的凝固过程是从边界开始的,是一种()。

(2分)A.两者都有B.均质形核C.非均质形核D.以上都不对.标准答案:C11. 既可减少焊接应力又可减少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之一是()。

(2分)A.刚性夹持法B.焊前预热C.焊后消除应力退火D.反变形法.标准答案:B12. 在焊接接头中,应力的存在也是促使氧进行扩散的推动力之一,并且总是向拉应力大的方向扩散,被称为()。

(2分)A.浓度扩散B.相变诱导扩散C.应力扩散D.氢脆阶段.标准答案:C13. 常见的焊接裂纹包括纵向裂纹、()、星形裂纹。

材料成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材料成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材料成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成型中,哪种方法属于压力加工?A. 铸造B. 锻造C. 焊接D. 热处理2.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哪个阶段?A. 弹性阶段B. 屈服阶段C. 强化阶段D. 断裂阶段3. 材料成型中的铸造工艺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A. 砂型铸造B. 金属模铸造C. 压力铸造D. 所有以上4. 焊接过程中,焊缝金属的熔合线是什么?A. 焊缝与母材的接合面B. 焊接接头的中心线C. 焊缝的起始点D. 焊缝的结束点5. 材料成型中,金属的塑性变形对材料性能有何影响?A. 强度降低B. 塑性降低C. 强度和塑性均提高D. 强度和塑性均降低6.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哪些?A. 退火B. 正火C. 淬火D. 所有以上7. 锻造工艺中,自由锻造和模锻的区别是什么?A. 自由锻造不需要模具B. 模锻不需要模具C. 自由锻造需要模具D. 模锻不需要压力机8. 材料成型中,哪种焊接方法适用于铝及铝合金的焊接?A. 电弧焊B. 气体保护焊C. 激光焊D. 电阻焊9. 材料成型中,金属材料的冷加工和热加工有何区别?A. 冷加工温度低于材料的再结晶温度B. 热加工温度高于材料的再结晶温度C. 冷加工和热加工温度相同D. 冷加工和热加工没有区别10. 材料成型中,金属材料的塑性加工有哪些优点?A. 提高材料的强度B. 改善材料的塑性C. 改善材料的韧性D. 所有以上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材料成型中的锻造工艺及其特点。

2. 描述焊接过程中的焊接缺陷及其预防措施。

3. 阐述材料成型中金属材料的热处理目的及其基本类型。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有一块长为100mm,宽为50mm,厚为10mm的钢板,需要通过锻造工艺将其锻造成一圆柱体,圆柱体的直径为40mm,求锻造后圆柱体的高度。

2. 某焊接件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消除焊接应力,已知焊接件的尺寸为长200mm,宽100mm,高50mm,材料为Q235,求热处理的工艺参数(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

超有用的材料成型原理试卷试题及答案(精选.)

超有用的材料成型原理试卷试题及答案(精选.)

陕西工学院考试试卷(B)标准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液态金属本身的流动能力主要由液态金属的成分、温度和杂质含量等决定。

2.液态金属或合金凝固的驱动力由过冷度提供。

3.晶体的宏观生长方式取决于固液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梯度,当温度梯度为正时,晶体的宏观生长方式为平面长大方式,当温度梯度为负时,晶体的宏观生长方式为树枝晶长大方式。

5.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的液体流动主要包括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

6.液态金属凝固时由热扩散引起的过冷称为热过冷。

7.铸件宏观凝固组织一般包括表层细晶粒区、中间柱状晶区和内部等轴晶区三个不同形态的晶区。

8.内应力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热应力、相变应力和机械应力三种。

9.铸造金属或合金从浇铸温度冷却到室温一般要经历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三个收缩阶段。

10.铸件中的成分偏析按范围大小可分为微观偏析和宏观偏析二大类。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每空1分,共9分)。

1.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大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大于;B、等于;C、小于;2.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A。

A、理想塑性材料;B、理想弹性材料;C、硬化材料;3.用近似平衡微分方程和近似塑性条件求解塑性成形问题的方法称为B。

A、解析法;B、主应力法;C、滑移线法;4.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A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A、密席斯;B、屈雷斯加;C密席斯与屈雷斯加;5.塑性变形之前不产生弹性变形(或者忽略弹性变形)的材料叫做B。

A、理想弹性材料;B、理想刚塑性材料;C、塑性材料;6.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A。

A、热脆性;B、冷脆性;C、兰脆性;7.应力状态中的B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与压应力;8.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 mB中间主应力 2。

A、大于;B、等于;C、小于;9.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 B 。

成型原理期末考试卷

成型原理期末考试卷

成型原理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型原理中,以下哪个不是常见的成型方法?A. 铸造B. 锻造C. 焊接D. 热处理2. 金属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哪种现象不属于材料的塑性变形?A. 拉伸B. 压缩C. 断裂D. 弯曲3. 在冷成型过程中,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A. 表面层B. 内部层C. 整个材料D. 边缘部分4. 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材料的化学成分B. 材料的微观结构C. 材料的硬度D. 材料的密度5. 以下哪种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精密零件?A. 铸造B. 锻造C. 冷挤压D. 热处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成型原理中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金属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塑性变形的实质是________的重新排列。

3.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可以通过________来提高。

4. 在冷成型过程中,材料的塑性变形通常发生在________。

5. 成型过程中,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与材料的________有关。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金属成型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2. 描述冷成型与热成型的主要区别。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已知一块钢板的厚度为5mm,宽度为200mm,长度为1000mm,材料的屈服强度为250MPa。

若要将钢板冷弯成半径为500mm的圆弧,请计算所需的最小弯曲力。

2. 假设有一块长方体材料,其尺寸为100mm×100mm×200mm,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00GPa,泊松比为0.3。

若对该材料进行拉伸试验,当拉伸力达到材料的屈服点时,试计算材料的伸长量。

五、论述题(共20分)1. 论述金属成型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变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题(共10分)1. 给出一个实际的金属成型案例,分析其成型工艺的选择、成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材料成型原理试卷

材料成型原理试卷

材料成型原理试卷
材料成型原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艺,将原料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在工程领域中,材料成型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材料的加工工艺、成型设备、原料性能等多个方面。

本试卷将围绕材料成型原理展开,考察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

1.材料成型原理的基本原理是()。

A.加热原理。

B.压缩原理。

C.变形原理。

D.化学原理。

2.在材料成型原理中,成型设备是指()。

A.冲床。

B.注塑机。

C.挤压机。

D.以上都是。

3.材料成型原理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生产效率。

B.改善材料性能。

C.降低成本。

D.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

4.材料成型原理中,塑性变形是指材料在()条件下发生的变形。

5.在材料成型原理中,粉末冶金是一种常见的()成型方法。

6.成型温度对材料成型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材料的()越好。

三、简答题。

7.简述材料成型原理中的压力作用对材料的影响。

8.举例说明材料成型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综合题。

9.某工厂使用注塑机进行塑料制品的生产,试分析注塑机在材料成型原理中的作用和影响。

10.以你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材料成型原理,谈谈你对材料成型工艺的理解和认识。

以上就是本次材料成型原理试卷的所有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认真作答。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材料成型原理期末考试题(沈阳理工大学)

材料成型原理期末考试题(沈阳理工大学)

11.凝固速度:单位时间内凝固层的增长速度。

2.凝固时间:液态金属充满铸型的时刻至凝固完毕所需要的时间。

3.液态成型:将液态金属浇入铸型后,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铸件或铸锭的加工方法。

4.异质形核:在不均匀的熔体中依靠外夹杂质或型壁界面提供的衬底而非自发地形核过程。

5.均质形核:在没有任何外来界面的均匀熔体中依靠液态金属内部自身的结构自发地形核。

6.外生生长:就合金的宏观结晶状态而言,平面生长、胞状生长和柱状树枝晶生长都属于一7.种晶体自型壁生核,然后由外向内单向延伸的生长方式成为外生生长。

8.内生生长:在液体内部形核后,不依靠型壁而是在液体内部自由生长的晶粒的生长方式。

9.热过冷:金属凝固时完全由热扩散控制的过冷度叫做热过冷。

10.氢脆:氢在室温附近使钢的塑性严重下降的现象被称为氢脆。

11.氮对焊缝的影响:使焊缝产生气孔;使材料变脆严重降低金属塑性;促进时效脆化。

4. A-B 二元合金原始成分为C 0 =2.0 %,k 0=0.2,m L =3,自左向右单向凝固, 固相无扩散而液相无对流而只有有限扩散(D L=2×10-4cm2/s )。

凝固达到稳态时,求(1) 固-液界面的成分(2) 固-液界面保持平整界面的条件位移与应变之关系位移与应变之关系叫做小应变几何方程。

用角标符号表示为: ⎪⎪⎪⎩⎪⎪⎪⎨⎧∂∂=∂∂=∂∂=z y x u z y x ωευεε, ⎪⎪⎪⎪⎩⎪⎪⎪⎪⎨⎧⎪⎪⎭⎫ ⎝⎛∂∂+∂∂==⎪⎭⎫ ⎝⎛∂∂+∂∂==⎪⎪⎭⎫ ⎝⎛∂∂+∂∂==x y u x z u z y yx xy xz zx zy yz υγγωγγυωγγ212121 , 42 屈雷斯加屈服准则的普通表达式应为:⎪⎭⎪⎬⎫≤-≤-≤-S S S σσσσσσσσσ133221 密席斯屈服准则的表达式为: ()()()[]s σσσσσσσσ=-+-+-=21323222121 计算题: 假设冲头表面光滑,接触面上摩擦剪应力为零,故沿AB 边界上仅作用有均布的主应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工学院考试试卷(B)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液态金属本身的流动能力主要由液态金属的成分、温度和杂质含量等决定。

2.液态金属或合金凝固的驱动力由过冷度提供。

3.晶体的宏观生长方式取决于固液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梯度,当温度梯度为正时,晶体的宏观生长方式为平面长大方式,当温度梯度为负时,晶体的宏观生长方式为树枝晶长大方式。

5.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的液体流动主要包括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

6.液态金属凝固时由热扩散引起的过冷称为热过冷。

7.铸件宏观凝固组织一般包括表层细晶粒区、中间柱状晶区和内部等轴晶区三个不同形态的晶区。

8.内应力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热应力、相变应力和机械应力三种。

9.铸造金属或合金从浇铸温度冷却到室温一般要经历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三个收缩阶段。

10.铸件中的成分偏析按范围大小可分为微观偏析和宏观偏析二大类。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每空1分,共9分)。

1.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大于工件表面的粗糙
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大于;B、等于;C、小于;
2.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A。

A、理想塑性材料;B、理想弹性材料;C、硬化材料;
3.用近似平衡微分方程和近似塑性条件求解塑性成形问题的方法称为
B。

A、解析法;B、主应力法;C、滑移线法;
4.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A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A、密席斯;B、屈雷斯加;C密席斯与屈雷斯加;5.塑性变形之前不产生弹性变形(或者忽略弹性变形)的材料叫做B。

A、理想弹性材料;B、理想刚塑性材料;C、塑性材料;
6.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A。

A、热脆性;B、冷脆性;C、兰脆性;
7.应力状态中的B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与压应力;
8.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 mB中间主应力 2。

A、大于;B、等于;C、小于;
9.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 B 。

A、提高;B、降低;C、没有变化;
三、判断题(对打√,错打×,每题1分,共7分)
1.合金元素使钢的塑性增加,变形拉力下降。

(X )
2. 合金钢中的白点现象是由于夹杂引起的。

(X )
3 . 结构超塑性的力学特性为m
=,对于超塑性金属m =0.02-0.2。

(X )
S'ε
k
4. 影响超塑性的主要因素是变形速度、变形温度和组织结构。

(√)5.屈雷斯加准则与密席斯准则在平面应变上,两个准则是一致的。

(X )6. 按密席斯屈服准则所得到的最大摩擦系数μ=0.5。

(X )7.变形速度对摩擦系数没有影响。

(X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
1.晶体择优生长
答:在树枝晶生长过程中,那些与热流方向相平行的枝晶较之取向不利的相邻枝晶会生长得更为迅速,其优先向内伸展并抑制相邻枝晶的生长,这种相互竞争淘汰的晶体生长过程称为晶体的择优生长。

2.偏析
答:一般情况下,铸件凝固后,从微观晶粒内部到宏观上各部位,化学成分都是不均匀的,这种现象称为偏析。

1.什么是缩孔和缩松?试简要介绍它们的形成原因和控制措施。

答:铸造合金凝固过程中,由于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的产生,往往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出现孔洞,称为缩孔。

其中尺寸细小而且分散的孔洞称为缩松。

产生缩孔和缩松的基本原因均在于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值之和大于固态收缩值。

通过定向凝固,同时凝固,控制浇注条件,应用冒口、补贴和冷铁以及加压补缩等措施可以减小或消除缩孔或缩松。

2.简述提高金属塑性的主要途径。

答案:
一、提高材料的成分和组织的均匀性
二、合理选择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
三、选择三向受压较强的变形形式
四、减少变形的不均匀性
得分 评卷人
1. 某理想塑性材料,其屈服应力为100N/mm 2 ,某点的应力状态为
ij σ =
求其主应力,并将其各应力分量画在如图所示的应力单
元图中,并判断该点处于什么状态(弹性/塑性)。

(应力单位 N/mm 2) 。

{提示:σ3-15σ2+60σ-54=0可分解为:(σ-9)(σ2-6σ+6)=0)}。

Z
X Y 答案:
26.7/100s N mm σσ=<=
因此,该点处于弹性状态。

2.如图所示,假设一定长度的厚壁筒,内径为d ,外径为D ,筒内受均匀内压力 -p ,
4 2 3 2 6 1 3 1 5

321231223321230
15
60
6054
156054093333
x y z x yx y zy z xz xy
y
yz
z
zx
x
I I I I I I I σσσσσσστστσττστστσσσσσσσ---==++=-=
+
+
==-=-+-===+=-得出:解得:
,,
证明该厚壁筒进入塑性状态时极限应力d
D SIn p β= 。

答案:
每一横断面上的应力可认为是相同的,是一个平面问题。

而且应力分布又是轴对称的,θρρττ,z 均为零,因此ρθσσ,都是主应力。

用极坐标表示的平衡微分方程式将有以下形式: 0=-+ρ
σσρσθ
ρρd d 根据屈服准则,有 ρ
ρβσρσσρρθd S
d S
==-
积分得:CP S ln βσρ=
利用边界条件决定常数 C :
当2
D
P =时,0=ρσ
则: D
C 2
=
因此得 D
P
S 2ln βσρ=
当2
d
P =时,有最大的压力—P ,
所以
d
D
S P ln β=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34 分)
1.液态金属或合金中一般存在 起伏、 起伏和 起伏,其中在一定过冷度下,临界核心由 起伏提供,临界生核功由 起伏提供。

2、影响液态金属界面张力的因素主要有 、 和 。

3、纯金属凝固过程中晶体的宏观长大方式可分为和
两种,其主要取决于界面前沿液相中的。

4、金属(合金)凝固过程中由热扩散控制的过冷被称为。

5、铸件的宏观凝固组织主要是指,其通常包括、和三个典型晶区。

6、孕育和变质处理是控制金属(合金)铸态组织的主要方法,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孕育主要影响,而变质则主要改变。

7、液态金属成形过程中在附近产生的裂纹称为热裂纹,而在附近产生的裂纹称为冷裂纹。

8、铸造合金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一般要经历、和
三个收缩阶段。

9、铸件凝固组织中的微观偏析可分为、和等,其均可通过方法消除。

10、铸件中的成分偏析按范围大小可分为和两大类。

11、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

12、对数应变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

13、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

14、钢冷挤压前,需要对坯料表面进行润滑处理。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每空1分,共9分)
1.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
摩擦系数的影响。

A、大于;B、等于;C、小于;
2.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

A、理想塑性材料;B、理想弹性材料;C、硬化材料;3.用近似平衡微分方程和近似塑性条件求解塑性成形问题的方法称
为。

A、解析法;B、主应力法;C、滑移线法;4.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A、密席斯;B、屈雷斯加;C密席斯与屈雷斯加;
5.塑性变形之前不产生弹性变形(或者忽略弹性变形)的材料叫做。

A、理想弹性材料;B、理想刚塑性材料;C、塑性材料;
6.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

A、热脆性;B、冷脆性;C、兰脆性;
7.应力状态中的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与压应力;8.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 m中间主应力 2。

A、大于;B、等于;C、小于;
9.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

A、提高;B、降低;C、没有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