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初中化学九上《2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PPT课件 (14)
合集下载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自然界中的水 课件

水的净化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DGH )属于混合物的是(ABC ) A 自来水 B 海水 C 矿泉水 D 水 E 井水 EFI F 雨水 G 冰水混合物 H 蒸馏水 I 地下水
你用什么方法证明上面的判断? 1、水是纯净物,而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证明的方法是:取样,加热蒸发,若有固体析出, 证明水是混合物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水曾经被看作是一 种元素。
直到18世纪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拉瓦 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确 认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两种元素组成 的化合物。
水的组成 方法一 电解水实验 1、装置 ①在水中通直流电
②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或氢氧 化钠溶液,增强水的导电性
2、现象
正极气体 —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氧气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我们修养生息的地球,虽然有3/4的 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可以直接利用的 淡水不到总水量的1%。
我国的水资源能否适应生产力发展 的需要呢?
1.提高水的利用率 一方面:节约用水
2.防止浪费 另一方面:防止水体污染
• 生活上,改变习惯,一水多用。 • 农业上,变漫灌为喷灌、滴灌。 • 工业上,水的多次循环使用。
负极气体 — 能燃烧
— 氢气
V氢气:V氧气=2:1
注意:(论解:实际上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因为: ①水
H2O
①②通氧氧电气气的与溶电氢H2解极气↑能反+氧力应O气2大。↑于氢气;
②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氢气 ➢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难溶于水。 ➢ 化学性质
(3)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H_2_O____通__电____H_2_↑____O_2↑_____________, 该 (4反)A应试所管属气的体反燃应烧类的型文是字表_分_达_解_式_反___应__H__2__+_。O_2___点__燃____H_2O_, 所属反应类型是_化__合__反__应_____。 该实验说明,水由__氢__氧__两__元__素________组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第3节自然界中的水(共25张PPT)

肥皂水 (1)检查州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 加热煮沸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
(3)活性炭能除去州河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
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性。
过滤 (4)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
C
)
A. 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
2 . 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 , 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C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在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 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
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
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水污染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
工业上: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
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生活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来自例1,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是公民应尽
的义务。在下列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河水污染的 是( )A.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 放 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C.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
例2,为美化城市,各地政府都加大投入,改造市容环境, 采取的措施有:( )
(A)治理河道,修建污水处理厂;(B)将水泥厂、化肥厂搬 离城区,并对排放的尾气进行达标监测; (C)开发清洁能 源,减少劣煤的燃烧;(D)植树造林,增加居民区绿化带。
1.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2∶1 B.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3)活性炭能除去州河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
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性。
过滤 (4)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
C
)
A. 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
2 . 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 , 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C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在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 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
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
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水污染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
工业上: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
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生活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来自例1,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是公民应尽
的义务。在下列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河水污染的 是( )A.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 放 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C.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
例2,为美化城市,各地政府都加大投入,改造市容环境, 采取的措施有:( )
(A)治理河道,修建污水处理厂;(B)将水泥厂、化肥厂搬 离城区,并对排放的尾气进行达标监测; (C)开发清洁能 源,减少劣煤的燃烧;(D)植树造林,增加居民区绿化带。
1.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2∶1 B.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课件-沪教版

活性炭具 有吸附作 用。
活性炭不仅可以滤去 液体中的不溶性物质, 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 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或色素。
自制简易净水器
(4)蒸馏 装置中导管很长, 它起什么作用?
冷凝作用
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当你打开水龙头的时候 你可知道自来水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
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知识点三、水体污染和防治
【典例3】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
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
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
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
的方法是( )D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010·楚雄中考)用右图装置电解 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 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
否则是软水。
(3)硬水的危害 ①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会使衣物变硬。 ②烧锅炉,用硬水易使锅炉内结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时可能引
起爆炸。 ③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4)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或蒸馏
三、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水体的污染
1.水资源的污染
(1)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任意排放 ②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①氢气比氧气更难溶 ②氧化电极消耗部分氧气
(在点燃前必须先检验纯度),并在火焰上 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实验现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 课件 (共21张PPT)

自然界的水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 的常用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方法净水, 并解决净化过程中有关的简单化学问题。 2、实验探究:用过滤法净化水的过程。
讨论:水污染的原因都有哪 些?
1、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2、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3、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2.温度计应位 于支管处,测 蒸气温度;
3.冷凝水的流 向:逆向流,冷 凝效果较好
作为生活用水,要求对人体健康无害而有益。要不含 病菌、病毒,不含有毒、有害的物质,并且要含有人体 所需的成分。
某班同学在讨论喝什么饮用水好时: 甲同学说:饮用水越纯越好。 乙同学说:饮用水不是越纯越好。 到底谁说得对呢?大家来讨论一下。
3.过滤 4.蒸馏.煮沸
5.杀菌消毒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智能点拨
例1:明明将浑浊的湖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
矾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然后进行过滤,请问:
(1)加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杂质 ,漏斗下端紧靠
烧杯内壁是为了防止液滴飞。溅
(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
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
你听说过“水俣病”吗?
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入的废水中 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 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 类中富集,义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最 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瘁挛, 纷纷跳海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 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 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 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 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 的常用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方法净水, 并解决净化过程中有关的简单化学问题。 2、实验探究:用过滤法净化水的过程。
讨论:水污染的原因都有哪 些?
1、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2、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3、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2.温度计应位 于支管处,测 蒸气温度;
3.冷凝水的流 向:逆向流,冷 凝效果较好
作为生活用水,要求对人体健康无害而有益。要不含 病菌、病毒,不含有毒、有害的物质,并且要含有人体 所需的成分。
某班同学在讨论喝什么饮用水好时: 甲同学说:饮用水越纯越好。 乙同学说:饮用水不是越纯越好。 到底谁说得对呢?大家来讨论一下。
3.过滤 4.蒸馏.煮沸
5.杀菌消毒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智能点拨
例1:明明将浑浊的湖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
矾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然后进行过滤,请问:
(1)加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杂质 ,漏斗下端紧靠
烧杯内壁是为了防止液滴飞。溅
(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
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
你听说过“水俣病”吗?
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入的废水中 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 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 类中富集,义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最 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瘁挛, 纷纷跳海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 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 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 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 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 2.3 自然界中的水 (共23张PPT)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上午6时21分5秒06:21:0521.7.30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7月上午6时21分21.7.3006:21July 30, 2021
•Hale Waihona Puke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6时21分5秒06:21:0530 July 2021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可利用淡水资源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且 分布不均。 2、人口增多,用水量增加。 3、水污染现象严重。 4、用水浪费现象严重。
5
水资源 缺乏的危害
• 1、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 • 2、造成土地沙漠化、树木枯死。
解决水资源缺乏的措施:
1、节约用水 2、防水污染 3、海水淡化
20
怎样防止水污染?
①树立环保意识
②工业废水经处理后排放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④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21
节水徽记
徽记上方的弧线代表着自 来水管道和水龙头,龙头 中滴下的一滴水,被一只 伸出的手掌仔细地接住。 徽记巧妙地利用接与节的 谐音,形象而生动地将 “节水”之意寓于其中。 请每一位公民记住这个徽 记,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 珍惜每一滴水。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1.7.3006:21:0506:21Jul-2130-Jul-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6:21:0506:21:0506:21Friday, July 30, 2021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自然界中的水 课件 (共15张PPT)

硬水的危害 ①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
会使衣物变硬。 ②烧锅炉,用硬水易使锅炉内结水垢,不仅浪费燃料,
严重时可能引起爆炸。 ③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分0秒下午8时41分20:41:0021.11.9
二、水的净化
❖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知道,有的看上去澄 清透明的水,其实含有杂质。
❖ 这种水作饮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科 研用水都是不利的。
❖ 下面我们来学习水的净化一些方法。
4.水的净化方法
(1)沉降 ①静置沉降
沉淀物
②吸附沉降
让部分不溶的杂质 沉到水底。
2.合理利用水资源
(1)节约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
现象 结论
水 电解
净化
利用
过滤 蒸馏
节约用水 防止污染
没有永远的成绩,只有不懈的努力。
三、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 些应用实例吗?
①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 ②农业上需要水:灌溉农作物。 ③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 ④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
1.水资源的污染
(1)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任意排放 ②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水体污染的危害: 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第3节自然界中的水(共26张PPT)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6.下列现象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的是 B.夏天,槐花飘香 A.春天,黄沙扑面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纷 D.冬天,雪花飘飘
例7.“花气袭人知冷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
句诗。对于前一句,从分子的观点可以
7.分子间是有间隔的,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 时所占的体积不同,就是因为其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的缘故;气体 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间隔大,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 为它们分子间的 间隔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 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8.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一个水分子由_两__个_氢__原__子__和__一_个__氧__原__子_ 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 两个氧原子 构成的。 9.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如水变为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 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如 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可见,分__子__是__保__持__物_质_ _化_学__性__质__的__最_小__微__粒。。
热,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甚至还可能引起爆炸。
6.自然界的水包括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
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总储量约为1.39×1018 m3,
地球地表约 71% 被水覆盖。
7.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它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动
植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
自然界中的水
电解水实验
水 电 接负极:生成气泡(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H2) 解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 自然界中的水(共24张PPT)

水。雾
淡蓝色 火焰,放出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
(2)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文字表达式为
氢气+氧气 水
。
3.结论:水是由 氢元素 和
氧元素 组成的。
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或氧气)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都要检验纯度。
二、水的净化 1.水是纯净物,但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因此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包括沉降、过滤、杀菌消毒。
探究点二:水的净化 2.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看起来无色透明的水一定是纯水吗?如何区分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
答案:无色透明的水不一定是纯水,也可能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各取少量液体,用 玻璃棒蘸取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至水被蒸干。玻璃棒上出现白色固体的是氯 化钠溶液,无变化的是蒸馏水。
(2)什么是硬水和软水?如何区分它们?
自来水厂将天然水净化后得到的自来水中仍有一些可溶性杂质,仍属于混合物。
2.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是加入肥皂水,泡沫丰富的是
软水,泡沫少或没泡沫的
是 硬水 。硬水对人体有害,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3.过滤是将 不溶于液体的固体 物质与
液体 分离的一种方法。
三、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地球上水量很多,但淡水资源缺乏,水体污染也比较严重,因而想办法淡化海水,提高每个
第一天。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
行了相关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2)可用 肥皂水 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煮沸 。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②③ (填序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点击教材]—教学目标
Diagram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过,情程能感与从态方度水法的分解和水的合成 两1.种了变解化水过污程染分的价析因值水素观的和组水成净;化的基本方法
1节惯223....置约和认的知知了和用识区意;道道 解操水水识别过天水作、是;;滤然与方自人操水人法觉类作、 类。不保的自 的可护目来 关缺水的水 系少资,、. 的源学饮宝,习用贵不过水资受滤、源污的和,染基蒸养的本馏成习装水
[水的保护]
图片情景
Company Logo
[水的保护]
图片情景
Company Logo
[水的保护]
图片情景
Company Logo
[教学流程] 水与人类
1.水与人类关系(录像) 2.水的应用 (图片)
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上 安排了一些实验探究活动 ,如水的组成探究、鉴别 食盐水和蒸馏水、鉴别硬 水和软水等活动,在教师 的指导下,学生有组织有 计划的进行研究性学习。
Company Logo
[教学流程] 水与人类
1.水与人类关系(录像) 2.水的应用 (图片)
Company Logo
[水的净化]
[问题情景1]:如何除去水 中的泥沙呢?
Company Logo
[水的净化]
[实验探究3]:除去水中的 泥沙呢? [实验探究4]:如何鉴别食 盐水和蒸馏水?
Company Logo
[水的组成]
[实验探究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探究2]:电解水的实验;
检验生成的气体。
难点突破
Company Logo
[教学流程]
[问题情景2]:
我们真的认识水了吗?有人说,我们 居住的地球表面积的四分之三都是水 ,所以,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是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的是这样吗 ?
难点突破
Company Logo
[水的净化]
[实验探究5]:如何鉴别硬水和软水?
Company Logo
[教学流程] 水与人类
1.水与人类关系(录像) 2.水的应用 (图片)
水的组成
1.化学史介绍 2.氢气燃烧实验(实验) 3.探究水的组成(探究)
水的净化
1.展示黄河水(图片),如 何除去泥沙呢? (探究)
2.鉴别食盐水和水 (探究) 3.鉴别硬水和软水 (探究) 4.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录像)
水的保护
1.介绍水资源情况(图片) 2.介绍水污染状况(录像) 3.《水停了》 (小品) 4.学生介Comp绍any Lo保go 护母亲河活动
《自然界中的水》 说课
目录
点击教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Company Logo
[点击教材]—教材地位及作用
• 本节课选自九年级教科书《化学》(上教版)第二章第四节。 • 本节课涉及到了身边的物质—水,研究了水的组成、应用、污
染、及保护等知识,学生对相对比较熟悉,可以很好的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 本节课内容属于宏观世界章节与微观世界章节的交界处,如何 从元素角度去理解水的组成对于第三章学习很有帮助。
Company Logo
[教法分析]
情景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
Company Logo
互动教学法
[学法指导]
合作学习
研究性学习
本节课在设计上运用 了合作学习方式,课前让 学生分小组去各地调查水 污染的情况,和保护母亲 河活动,另外在课上合作 完成水的组成实验探究, 课后以大组开式开展“给 市长的一封信”活动,以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Company Logo
[点击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
1.电解水实验; 2.氢气燃烧实验; 3.水的净化过程; 4.鉴别硬水和软水; 5.了解水资源的保 护知识。
1.从元素的角度理解 水的组成;
2.鉴别食盐水和蒸馏 水。
水的组成
1.化学史介绍 2.氢气燃烧实验(实验) 3.探究水的组成(探究)
水的净化
1.展示黄河水(图片),如 何除去泥沙呢? (探究)
2.鉴别食盐水和水 (探究) 3.鉴别硬水和软水 (探究) 4.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录像)
Company Logo
[教学流程] 水与人类
1.水与人类关系(录像) 2.水的应用 (图片)
水的组成
1.化学史介绍 2.氢气燃烧实验(实验) 3.探究水的组成(探究)
水的净化
1.展示黄河水(图片),如 何除去泥沙呢? (探究)
2.鉴别食盐水和水 (探究) 3.鉴别硬水和软水 (探究) 4.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录像)
Company Logo
[水与人类]
[问题情景1]:水对人类有 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水 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Company Logo
[教学流程] 水与人类
1.水与人类关系(录像) 2.水的应用 (图片)
水的组成
1.化学史介绍 2.氢气燃烧实验(实验) 3.探究水的组成(探究)
Company Logo
[水的组成]
化学史情景
早在18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就 在一次氢气和氧气混合爆炸的的实验中发现了玻 璃瓶内壁上布满了晶莹的水珠。随后,英国另一 位科学家卡文迪许又精确地测出了氢气和氧气化 合成拉瓦锡水时的体积比是2:1。但他们由于受 当时一些错误思想的束缚,并头像没有得出正 确结论。一年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重复了卡文 迪许的实验,并做了水的分解实验,终于得出了水 的组成的正确结论。你知道这结论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