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户外运动概述

合集下载

山地自行车骑行活动

山地自行车骑行活动

山地自行车骑行活动山地自行车骑行活动是一项受欢迎的户外运动,它结合了体能训练与自然风光欣赏的乐趣,让参与者能够在挑战自我的同时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本文将介绍山地自行车骑行活动的意义、准备工作以及骑行技巧,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参与这一活动。

意义1.身心锻炼:山地自行车骑行活动可以有效锻炼身体,提高心肺功能和体力水平。

骑行过程中,需要不断蹬踏、控制平衡,对腿部、臀部和核心肌群有良好的锻炼效果。

同时,大自然的美景也能舒缓身心,减轻日常生活压力。

2.探索自然:骑行山地自行车可以将我们带入到城市繁华之外的宁静角落,享受纯净的空气和迷人的风景。

山地自行车适合在山脉、森林和河谷等地骑行,能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的奥妙,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准备工作1.选购适当的装备:选择一辆适合自己身高和体型的山地自行车至关重要。

市面上有多种款式和尺寸可供选择,建议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认真选择。

此外,一把合适的安全头盔、防护手套、骑行服装和骑行鞋也是必备的配备。

2.保养自行车:在骑行前检查自行车的状态是非常关键的。

检查刹车、变速器、轮胎和齿轮是否正常运转,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确认自行车的各个零部件都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确保在骑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了解骑行路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能力和偏好的骑行路线也很重要。

可以通过查阅地图、咨询其他自行车爱好者或参加骑行社群活动来获取相关信息。

要考虑路线的难易程度、路况以及风景等因素,确保自身安全并获得较好的骑行体验。

骑行技巧1.掌握基本姿势:正确的骑行姿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行车,减少能量的耗费。

保持身体放松,上体微微向前倾,手臂微曲,双手握住把手,双脚平行蹬踏。

2.提前预判路况:在山地自行车骑行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路况,如丘陵、石子路、泥泞地等。

提前观察路况,预判前方可能出现的障碍物和变化,合理调整速度和姿势,做好防护措施。

3.运用合理的变速:山地自行车多配备多档变速器,我们需要根据实际路况和自身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档位。

山地运动

山地运动

一、登山活动登山运动的参与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耐力和体力,必须具有登山器材的使用技能(包括绳索、锁具、上升器、下降器的使用等),还有最重要的是心理因素,就是攀登活动中所要求的那种,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身体在登山过程中所需要的平衡和垂直的技巧,甚至是紧急情况下的撤离技巧。

而休闲的登山活动是旅游者想挑战自己的意志,检验自己的勇气,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参与的一种旅游休闲活动。

他们的活动目的在自身条件极限下无法达到时,就会自动放弃,所以山地休闲旅游登山者,他们只需要具备最基本的山地基础知识就可以了。

其他则根据他们的体能、心理承受力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活动。

二、溜索活动溜索活动在山地一般是一端以高山为顶点,另一端以低山为基点,两点之间产生高差,利于速降。

溜索给予了旅游者亲近大自然,忘我的溶入大自然的惊险刺激和超常体验,既扣人心弦,又安全可靠。

一般溜索是采用卧式,使溜索者如燕飞天,感觉跳伞般的惊险刺激。

溜索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必须是身体健康,特别是不可以有心脏病或高血压,主要还不能有恐高症,体重必须得当(太轻者溜不起来)。

三、蹦极活动在群山中飞跃的上升和下降,体验极限的心跳感觉。

1979年4月1日,英国牛津大学冒险俱乐部成员从245英尺高的克里夫顿大桥上用一根弹性绳索飞身跳下,从此蹦极就成为山地竞技活动“勇敢者的游戏”,它让参与者体验一种贴近生命极限和死亡的感觉。

同样,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患者是绝对不能参与这项活动的。

其他醉酒者、近视眼也不能参与蹦极活动。

由于硬式蹦极跳下时人头朝下,人体以加速度下坠时,很容易脑部充血而极易造成视网膜脱落。

四、漂流活动漂流是人类最原始的涉水方式,人们借助简单的漂浮器具,满足了生存和生活的需要。

在二战后,它作为一项真正的山地户外极限运动而风靡世界。

近几年来“漂流旅游”在我国各地蓬勃兴起,水上漂流在全国呈现飞速发展的势头。

漂流活动也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它需要参与者不但有强健的体能,更需要一定的胆量。

山地户外运动比赛常识精选全文

山地户外运动比赛常识精选全文

历史与现状(二)
我国户外运动发展
登山运动的发展轨迹 山地户外运动的立项:第一百个“我国正式开
展的体育运动项目” 1997年-2004年七星赛(8届) 2000年长白山首届大学生越野赛 2002年浙江德清(首次增加自行车项目、形
成完整比赛路线) 2006年首届俱乐部大赛 2006年首届全国锦标赛 2007年重庆武隆首届国际公开赛
泰山比赛路线图
终点
起点
分日制比赛赛制
强调比赛的阶段性,每天都有比赛的开始 和结束。运动员可以在相对固定和舒适的时间 、环境里得到休息与补充。
特点: ——以竞技为主
此赛制比较著名的有--七星越野挑战赛,2004年其赛程 为80-100km/天,连续4天。最后将每天的比赛时间累计得出总 名次。比赛期间运动员每天完赛后可以得到休息,并有时间准备 和研究接下来的比赛。
旧进行检查) 3、装备安全使用检查。(指对装备可能使用者
对装备的使用能力进行检查) 4、装备的维护和备份
技术安全
装备使用技术
装备使用是否符合规范、标准;道路标识设立清晰准确
赛道标定技术
对路线勘测的距离、赛道和标定的路标是否准确、清晰
裁判执法技术
要求对裁判业务熟悉,对比赛规则利用的把握以及判罚 尺度的把握能力。
拟定通知文件和报名表
发布渠道
文件、网站、媒体、电话
确认回复
审核参赛资格(简历、体检、免责书、保险等)确认 参赛队伍、
完成录取
整理资料,列入计划、进入次序册
人员培训
裁判员培训 工作人员培训 志愿者培训
准备比赛
落实装备器材购置和其它后勤保障准备
场地、交通、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
赛道最终修定,全程试线 检查、落实安全措施

山地户外运动的基本技术与装备

山地户外运动的基本技术与装备

山地户外运动的基本技术与装备•山地户外运动:•是一个庞大的体育项目群,它包括在地面、地下、峡谷、水上、荒漠等多种地形中开展的徒步、攀登、越野、穿越、山地自行车、舟渡和泅渡等多种类型的运动项目。

因此,需要了解多种科学常识,掌握多种运动技术,还要掌握野外求生、安全保护及熟练使用各种户外运动装备的能力,这既是参与者享受户外运动乐趣的需要,也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需要。

培训内容第一节、山地户外运动的服装与装备第二节、野外生存技巧第三节、野外安全知识四、组织纪律五、环境保护(LNT七大环保法则)一、山地户外运动的服装•(一)服装与环境的关系•登山服的选择要符合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在冬季徒步登山或进行户外活动,选择保暖性强的服装是必需的,选择服装首先要考虑与人体热量散失相关的三个因素:风速、湿度、温度。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8℃-37.8 ℃,人体正常体温在凌晨3-5点时最低,寒冷感最强。

•人体热量丧失的四个途径:•对流:风寒效应在温度大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环境中更显著。

•传导:直接接触冷源,导致热量流失•蒸发:余热大部分通过此途径散失,如流汗。

•辐射:公有少部分热量由此途径丧失。

•(二)户外着装的分层原理•在寒冷环境中,通常采用三层式着装法:即里层、中间层和外层,分别起到舒适(Comfort)、保暖(Warm)、保护(Lay)作用。

户外着装的分层原理里层中间层( 抓绒和羽绒) 外层1、里层——贴身内衣层:排汗速干内衣,冬季常用发热内衣。

上衣V 字领、拉索领,插肩结构,通常使用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Coolmax和Thermopile(色母派奥)两种科技面料。

登山者一般很少穿棉质内衣裤,因为棉质内衣虽吸水性强,但不易干,不利于保暖且会摩擦皮肤,使人体感觉不适。

2、中间层——保温层:抓绒衣、中空棉材质防寒服、羊毛绒服、羽绒服。

特点:保暖、透气、速干,易于清洗,用于常规保温,缺点:重量及体积稍大。

最高科技的面料是美国军方现今广泛使用的primaloft。

山地户外运动现况及策略

山地户外运动现况及策略
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推动山地户外运动发展的同时,需要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 境的可持续发展。
05
结语
总结山地户外运动的现况及策略意义
山地户外运动的定 义与范畴
山地户外运动是指在山区、丘陵 等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各类户外活 动,如登山、徒步、攀岩、露营 等。
山地户外运动的普 及程度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山地户外 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方 式。
对未来山地户外运动的展望与期许
提升公众对山地 户外运动的认识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 公众对山地户外运动的认识 和了解,增强参与者的安全 意识和环保意识。
加强山地户外运 动的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规章制 度,加强对山地户外运动的 规范管理,确保其健康、有 序发展。
推动山地户外运 动的创新发展
鼓励企业、社团和公众参与 山地户外运动的创新发展, 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 品牌建设。
促进地方经济与 文化发展
充分发挥山地户外运动在地 方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积极 作用,推动旅游、体育、文 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从最初的徒步、攀岩、露营等传统项目,到如今的各种 新兴项目,如山地自行车、飞越丛林、溯溪等,山地户 外运动的种类日益丰富。
专业化程度提高
越来越多的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加入山地户外运动领域, 提高了运动的专业化水平。
山地户外运动的创新与突破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智能导航、无人机搜救等新技术的应用,极 大地提高了山地户外运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山地户外运动的挑 战与风险
山地户外运动具有较高的风险, 需要参与者具备较高的体能、技 能和心理素质。同时,山区环境 中的天气变化、地形复杂等因素 也给参与者带来较大的挑战。

山地户外活动与安全教育

山地户外活动与安全教育

山地户外活动与安全教育山地户外活动是一种以探险、探索为主题的户外运动,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刺激和乐趣。

然而,在享受户外活动的同时,安全教育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山地户外活动与安全教育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首先,了解山地环境对于户外活动的安全至关重要。

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如陡峭的山峰、崎岖的山路、深不见底的峡谷等,都可能给户外活动带来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进行山地户外活动之前,我们应该对目的地的地形、气候、植被等进行足够的了解,以便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其次,装备的选择和维护也是确保山地户外活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合山地环境的装备能够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支持,如防滑鞋、登山杖、头盔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摔倒和碰撞的风险。

此外,定期检查装备的状况,保持其在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因装备故障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是山地户外活动的关键。

在山地环境中,常常出现路线迷失、意外受伤等情况,因此建立一个稳定的团队,互相帮助和支持变得至关重要。

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有效的沟通,分享信息和意见,避免个体行事或独断专行的情况。

此外,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综合的风险评估,有助于应对突发事件,并保障所有成员的安全。

最后,自身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也是确保安全的重要保障。

参与山地户外活动的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户外生存能力和应急救援知识。

例如,了解野外求生的基本技能,学习简单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及掌握导航和地图阅读的基本技巧等,这些都能帮助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综上所述,山地户外活动与安全教育密切相关。

通过了解山地环境、选择合适的装备、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提升自身技能和知识,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户外活动的安全。

因此,在进行山地户外活动之前,我们应该充分准备,并始终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以确保我们能够安全、愉快地享受这一难忘的体验。

山地户外运动的演变

山地户外运动的演变

山地户外运动的演变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极限的探索与追求,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体育运动方式。

而在户外运动中,山地户外运动不仅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也是如今最受欢迎的户外运动之一。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体系。

本文将对山地户外运动的演变进行综述。

一、山地户外运动的产生相信很多人都会对山地户外运动的起源有所了解,这当然离不开瑞士瑞格山区那一段充满悲壮和荣耀的历史。

在19世纪初,瑞士的山地指南和冰川探险家们开始攀登当地高峰,其后用向导和马术技巧探索安全的攀登路线等等,形成了山地旅游和山地运动。

而在二战时期,山地区域在军事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也促进了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

根据历史资料,一战时期的意大利军队就是在阿尔卑斯山脉进行的训练。

为了让士兵们更好地适应战争环境,他们被要求在高山上进行训练,如人工陡壁攀爬、向上绳索攀爬、战斗试验等一系列高强度的指挥技巧和磨练。

而在战争结束后,这些技能也随着退役士兵们的积极推广,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户外活动形式。

二、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1、技术方面最早的山地户外运动主要依靠爬山钩、木柱等工具进行,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登山运动有了更多的技术支持,现在使用的登山绳索、锁定器、高空度假等装备更适用于攀爬高峰等技术活动,也显著降低了山地攀降、滑雪等项目的危险性。

2、比赛运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山地户外运动,这种运动也逐渐变成了一项正式的运动项目。

成为山地户外运动比赛项目的有:登山、攀岩、滑雪、越野滑雪、山地自行车、徒步旅行、溯溪、跳伞等。

每年举行各种各样的比赛,例如世界杯皮划艇比赛、世界滑雪锦标赛等,还有泰晤士报托马斯·科克·恩维欧奖等一系列奖项。

3、资源保护随着人们对山地运动的热爱,大量的人造设施和大型旅游景点拥有都破坏了山区环境,因此对保护本地资源更是十分的关键。

随着采取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境内外的山地资源也逐渐得到保护。

山地户外运动概述

山地户外运动概述

第二节:户外运动起源与发展
★户外运动源于欧美早期 的探险、科学考察,它最 主要的表现方式是在规范 和安全的前提下,从事 具有一定风险且具有 挑战性的活动。
★户外运动的起源 与登山运动的诞生 有着不解之缘。
第三节:山地户外运动在中国的起源、发展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 14座海拔8000米 以上的高峰中的9座
为开展登山、攀岩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和广阔的前景
1958年4月, 我国成立中国 登山运动协会
1959年中国男女混合 登山队胜利登上了 号称“冰山之父”的 慕士塔格山顶峰
1960年,中国 登山运动员从北坡 攀登珠穆朗玛峰
1975年春,一支包括 10名女运动员在内的 中国登山队再次攀登 了珠峰
1988年12月中国李致新 王勇峰、金庆民(女)三 人同美国登山家联合 一举登上了南极文森峰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群众性“山地户外运动”的兴起与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密切相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多次参加过登山活动的 张志坚、董范、刘亚非、周云等五位教师,他们在学校的大力支持 下,于1998年初,把登山过程中的经历,演变成运动项目,如自 然岩壁攀爬、岩降、搭绳过涧、野外定向、负重行军、丛林穿越、 涉水、溯溪、独木桥、修建营地、埋锅造饭等,纳入体育教学,开 设了《野外生存体验》课并组织相关活动向社会推广,吸引社会人 士参与此项活动。
体育活动则是规定了 此项活动的性质,排除 了自然场地中进行的其 它活动,如旅游、生产 等活动。
户外运动是一组以自然 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 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 体验探险的体育项目群。
2、山地户外运动的概念
山地户外 运动是指在海 拔3500米以下的 山区、丘陵开展的 与登山有关的 户外运动。
山地户外运动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运动都有参与者与观众互动的过程

运动员 挑战、征服

自然

运动的

惊险、刺激 竞争激烈性
美丽的自然景观
体育促进
劳动者体

力和智力

发展


体育用品 的发展
体育旅游 的发展
水平
运动
群体 活动
定位定向 丛林穿越 丛林宿营 丛林觅食 野外生存
溯溪 溯溪 溪降 搭锁过涧
漂流
以登顶为 沙漠、戈壁 洞穴探险
目的的攀 高运动 攀岩 岩降
及低海拔 区域穿越
生存
高原徒步 借助器械 群众性 高原峡谷 不借助器械 登山活动 穿越等
第二节:户外运动起源与发展
★户外运动的起源 与登山运动的诞生
第一章:山地户外运动概述
第一节:山地户外运动的性质与含义
1、户外运动的概念:
户外运动是指在自 然场地(非专用场 地)开展的体育活 动。
自然场地 (非专用场地),主要 包括大自然和人工非运动 目的的建筑物,如公路、 楼房等,它们对于户外运动 来说,是一种自然(存在)
的状态
体育活动则是规定了 此项活动的性质,排除 了自然场地中进行的其 它活动,如旅游、生产
1960年,中国 登山运动员从北坡 攀登珠穆朗玛峰
1959年中国男女混合 登山队胜利登上了 号称“冰山之父”的 慕士塔格山顶峰
1975年春,一支包括 10名女运动员在内的 中国登山队再次攀登
了珠峰
1988年12月中国李致新 王勇峰、金庆民(女)三“山地户外运动”的兴起与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密切相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多次参加过登山活动的 张志坚、董范、刘亚非、周云等五位教师,他们在学校的大力支持 下,于1998年初,把登山过程中的经历,演变成运动项目,如自 然岩壁攀爬、岩降、搭绳过涧、野外定向、负重行军、丛林穿越、 涉水、溯溪、独木桥、修建营地、埋锅造饭等,纳入体育教学,开 设了《野外生存体验》课并组织相关活动向社会推广,吸引社会人 士参与此项活动。
2005年4月,山地户外运动被国家体育总局 批准成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运动, 标志着这项运动
从自发萌芽阶段走向规范发展的新道路。
第四节:山地户外运动的价值
经济
价值
健身 价值
山地 户外运动 的价值
于人 心智的 价值
观赏
价值
教育
价值
第四节:山地户外运动的价值
古人云: 动则 无疾

吸引人们 参与进而 喜欢她
有着不解之缘。
★户外运动源于欧美早期 的探险、科学考察,它最 主要的表现方式是在规范 和安全的前提下,从事
具有一定风险且具有 挑战性的活动。
第三节:山地户外运动在中国的起源、发展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
14座海拔8000米 以上的高峰中的9座
为开展登山、攀岩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和广阔的前景
1958年4月, 我国成立中国 登山运动协会


对社会的 值 解决了吸
进步发展
引人参加
起到积极
健身运动
作用
的动力问题
第四节:山地户外运动的价值
于 人
心 增强分析 智 判断能力 的
价 值
陶冶情操 愉悦心情
培养坚忍不拔、 拼搏进取精神 处事不惊的性格
团队精神 促进人际关系
的和谐
教 育 山地户外运动的教育价值体现 价 于这个项目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 值 也反映于它受学生喜爱的程度。
等活动。
户外运动是一组以自然 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 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 体验探险的体育项目群。
2、山地户外运动的概念
山地户外 运动是指在海 拔3500米以下的 山区、丘陵开展的 与登山有关的
户外运动。
山地户外运动的内容
山地户外 运动的 划分
丛林
系列
峡谷 系列
登山 攀岩
系列
荒原
系列
高原 探险
系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