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身边》主题班会设计
《法在身边》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法在身边》主题班会教案内容《法在身边》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法律。
2.知道法律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与每个人相伴终身。
3.知道法律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4.知道法律赋予每个公民权利和义务。
教学重点:初步了有关法律法规。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法律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三年级学习有关规则的内容时,教科书上曾经提到过法律,并有一个简单的解释,现在谁能说一说,什么是规则,什么是法律?”请几个学生回答。
(规则是人们共处时共同制定和遵守的要求,法律是最大的.规则。
)2.全班讨论。
3.伙伴讨论。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5页下方民警的话,并提问学生,是否见到过,或者自己有过民警叔叔提到的小学生违法的行为;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看法。
教师给学生一些时间,同桌之间相互讨论,然后请他们发表意见。
4.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法律与小学生的密切关系。
布置家庭作业。
第二课时1.导入。
请学生欣赏并阅读教科书第26~27页的图画、照片和文字,并提问学生:“这些内容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应肯定学生回答中合理的方面,告诉他们,这节课要学习更多的有关法律的内容。
2.探究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科书第26~27页的图画和文字,就每一幅图画及文字的具体内容展开讨论:这个法律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内容?教师可以逐一提问学生,看他们是否真正明白了,并加以补充、解释和说明。
3.教师强调:现代社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法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律伴随着人的一生,所有的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法律。
阅读教科书第27页上方小文的话。
4.阅读与讲解。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6~27页的内容。
同学们经常听到的‘依法治国’就是这个意思。
法律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简单解释权利和义务:权利―――可以做什么,义务―――必须做什么)。
教科书第28~29页的内容,就是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部分权利和义务。
法在身边一年级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3月15日地点:一年级教室主持人:班主任参与人员:一年级全体师生一、班会主题本次班会的主题是“法在身边”,旨在通过班会活动,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知识,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从小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2. 法律知识讲座3. 互动环节4. 主题班会总结三、班会记录1. 开场致辞班主任: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要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2. 法律知识讲座(1)法律的定义和作用班主任: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律吗?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法律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维护社会秩序,二是保障人民权益。
(2)小学生应该了解的法律知识班主任: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了解哪些法律知识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制度、任务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
其次,我们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部法律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我们还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
(3)如何遵守法律班主任:了解了法律知识后,我们还要学会如何遵守法律。
同学们,遵守法律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二是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三是尊重他人,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3. 互动环节(1)法律知识问答班主任: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法律知识问答环节,看看同学们都掌握了哪些法律知识。
问题1:什么是宪法?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制度、任务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
问题2: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包括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等。
主题班会——法在身边

家庭保护
强调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责任,要求建立良 好的家庭环境,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学校保护
学校应当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的人身安全和 财产权益,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义务教育法
01
02
03
定义与目的
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 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 利,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 。
义务教育年限
规定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 ,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
义务教育质量
要求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 环境和条件,提高教育质 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劳动法
定义与目的
劳动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 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 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
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 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维护社 会秩序,保障社会公正。
作用
法律的作用在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公正。它 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法律体系简介
中国法律体系
中国法律体系由宪法、法律、行 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 构成,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法
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向青少年普及 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素 养。
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他们的法 律意识对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 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目的
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通过主题班会,让青少年了解法律的 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 该遵守的法律规范。
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
法在身边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法在身边主题班会教案三篇法在身边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2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教学重点: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和侵害。
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一)你对法律知多少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3法律知识检测 A判断题(1)保护在学校中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只是学校的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表明我国用专门法律保护青少年的正当权益,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3)社会保护归根结底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学校和家庭环境。
(×)(4)未成年人除了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外,还需要社会保护。
(√) (5)有违法行为的我国未成年人,不属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
(×)B单项选择题(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 (B) A未满16周岁的我国公民 B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 C未满20周岁的我国公民D未满22周岁的我国公民(2)有的家长规定,儿子可以上学,女儿不给读书,帮做家务。
法在身边主题班会教案范例

法在身边主题班会教案范例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法在身边主题班会教案范例,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参考!法在身边主题班会1一、活动目标: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种法律及安全常识,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增强青少年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搜集法制案例2、准备法制小品3个备用3、准备竞赛用的资料4、主持人串词三、活动过程:主持人甲: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制安全意识,尤其是对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主持人乙:为了加强我班的法制意识,故以法制知识作为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法制安全在我心》主题班会现在正式开始。
主持人甲:首先,让我们来听一则案例。
(由同学读)略(同学讨论、发言)主持人乙:下面请同学们听一则案例《中专生遭抢劫》。
(由同学讲读)王某,15岁,某中学高二学生,一天放学后,和几个同学一起骑车回家。
为显示自己车技高人一筹,于是他在机动车道上飞速骑行,遇红灯也不停,因而受到交通警察的处罚。
他对此很不满,就带着他的同学去与交通警察“评理”。
当他们来到交通岗时,交通警察因忙于疏导交通就告诉王某,有不同意见去找交通队的领导解决,王某却认为,“是你处罚我的,就得找你。
”于是他们几个人继续与交通警察纠缠,并多次推搡交通警察。
当警察说服教育他们时,他们有无中生有大声喊叫:“警察打人啦!!”引来众多路人围观。
由于王某的行为致使交通警察无法执行指挥交通的任务,交通堵塞达数小时,后来王某等人被带到公安局,公安局请来了他们的家长,当着家长的面对王某等几个学生进行了训诫,并处以150元罚款。
主持人甲:听了这则案例,你是否还会有一种疑惑,那些不良少年为什么经常在这家娱乐城附近实施抢劫呢?好了不多说了,请听下一则案例《他们都不愿回家》(由同学为全班讲读)略主持人乙: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回家呢?难道没有家么?现在我们听听办理此案检查官是怎么说的(由同学为全班讲读)略主持人乙:听了又讨论了这么多的法制案例,同学们应该有所收获了吧!现在就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请看小品《钱财外露》。
主题班会——法在身边

被告
被诉讼的一方,负责反驳原告 的主张并提供证据。
法官
根据法律规定和证据作出裁决 。
04
其他角色
证人、律师等。
互动讨论:如何看待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01
02
03
04
法律是生活的一部分,与我们 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的 重要手段。
法律是保护个人权益的最后一 道防线。
法律与道德密切相关,法律是 道德的底线。
详细描述
消费者权益保护:包括商品和服务质量、价格、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如享有知情权、选择权、投诉举报等权利,同 时应尽到遵守市场秩序、保持诚信等义务。
04 法律意识培养与 行为规范
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01
02
03
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培养法律意识,人们 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维护 社会稳定。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班会总结回顾
增强法律意识
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法律有 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
自身的法律意识。
掌握法律知识
通过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法 律知识,了解了法律的重要性和作 用。
提高法律素养
通过讨论和实践,同学们提高了自 己的法律素养,能够更好地运用法 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对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展望
保障个人权益
了解法律知识有助于保护 个人权益,避免受到不法 侵害。
促进法治建设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推 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法治环 境。
遵守法律法规,做守法公民
了解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 性法规,明确自己的权利 和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
法在身边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男:我们正如展翅欲飞的雏鹰,美好而广阔的天空正等着我们去翱翔。
女:可是我们这一路上有狂风也会有暴雨。
男:曾有多少我们的同龄人,由于不注意自己的行为,沦为少年犯,导致如花的青春不得不在铁窗里度过。
女:是啊,这都是因为平时在学校里不遵守纪律,法制观念淡薄,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男:“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国家制定了那么多法律就是为了保障人们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女:我们学校的各项制度和纪律,也是为了能让大家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方铠打断:我反对。
女:方铠,你又想捣乱了,我们现在是在上班团活动课,请遵守课堂纪律。
方:谁规定班团活动课只能你们讲而不许我说?
男:好吧,让他说吧。
方:我喜欢没有法制纪律,那样多自由啊。
(另一位同学插言。)
吴:我反对,没有法制你才会真的不自由呢。
(学生发言略。有认为这种行为不够文明的,有认为这种行为无伤大雅的,甚至有同学支持的,因为他们自己也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女:好了,下面我们有请“小博士”方洁同学为我们作总结评论。
“小博士”方洁总结: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此,朱振瑶同学的行为属违法行为。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篇1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法律伴我成长”主题队会,使学生对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日常生活中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合法的小学生。
活动形式:班会形式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国家法律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人人都在法律的保护下生活、学习和工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厂、学校、商店要正常地进行工作,就要有各种规章制度,我们的国家要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就要制定法律。
今天我们的班会课,看一看同学们是否知法、懂法,看看同学们会不会在实际情况中,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我们的主题是“法律伴我成长”。
二、法规考验1、同学们,你能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吗?(《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交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法法律知识竞答赛(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B) A、未满16周岁的我国公民B、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C、未满20周岁的我国公民D、未满22周岁的我国公民(2)有的家长规定,儿子可以上学,女儿不给读书,帮做家务。
这种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A)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3)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很弱,甚至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需要法律给予(A) A、特殊保护B、特殊关注C、特殊照顾D、特殊援助3、用法律的武器来解决身边的事情(1)如何防范被拐骗、绑架?1、尽量避免与陌生人打交道。
2、不要轻信熟人(包括亲戚)。
3、不炫耀不露富不谈论家庭情况。
4、注意把自己融入到集体当中。
5、寻求帮助时要找可靠的人。
6、有异样情况及时向家长老师汇报。
(2)受到坏孩子欺负怎么办?1、勇敢面对现实不怯懦不胆颤。
2、惹不起躲得起。
4、设法告诉对方家长或老师。
5、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在身边---遵守校园秩序》主题班会设计
--------朱家聪
班会目的
1、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
会的稳定发展
3、增强班级团聚力,希望加大都能遵守班规班纪,构建一个更加优秀的班级
班会思路
1、通过学校政教处实实在在的材料,来分析同学们的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针对具体的实例,通过同学们自己的讨论,得出违反学校纪律或者违反法律法规可能造
成的危害有哪些
3、通过各种典型的犯罪实例分析,让同学们意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12月4日是法定宣传日,以及我们的美好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入手,进入主题《法在身边》
二、身边的违纪分析
首先介绍由XX中学的“两条禁令”内容,再通过政教处提供的违纪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让同学们看到,各种违纪行为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并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分别针对一种违纪行为讨论它潜在的危害由哪些。
由老师在中间做协调和主持。
三、各种典型的案例分析
事件一
时间:2013年4月
地点:复旦大学
事件:上海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因同学因林森浩投毒,导致急性肝损伤经抢救无效去世。
2015年1月8日,林森浩投毒案二审维持死刑原判。
事件二
时间:2004年3月31日上午9点33分
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学
事件:初一(5)班3名学生在“黑网吧”内通宵玩游戏后,因3人又累又饿,便坐在铁轨上休息,由于实在困乏,很快就睡着了。
罗华(化名)醒来时,猛然发现一列火车正朝自己开过来,他滚出铁轨,王某、熊某当场被火车碾死。
事件三
时间:2004年2月23日
地点:云南大学男生宿舍内
事件:马加爵和几个同学在打牌时,被怀疑出牌作弊,发生了争执,于是积怨已久的他,杀害寝室的四名同窗。
2004年6月17日上午9时,马加爵因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宣判结束,马加爵即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四、总结分析,学生宣誓
班会反思
附件资料一
附件资料二
视频《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北大博士生抄袭门事件资料等。